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2453
題名: 陸資企業來臺投資現況與未來發展之探究
A study on China`s investment in Taiwan and future developments
作者: 謝國弘
Shieh, Gow-Horng
貢獻者: 魏艾
謝國弘
Shieh, Gow-Horng
關鍵詞: 中國對外投資
陸資來臺
國家安全
Outward foreign investment
Chinese investment in Taiwan
National security
日期: 2019
上傳時間: 7-Mar-2019
摘要: 中國大陸自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為求經濟的快速發展,採取「以市場換取資金、技術」策略,同時採取策略性的關稅與非關稅貿易障礙措施,輔以產業、匯率政策,扶植國內經濟發展,至1990年代已逐漸累積出對外投資的實力,在「走出去」的經濟戰略指導下,中國大陸對外直接投資迅速增長,但是陸資來臺投資囿於兩岸關係的特殊性遲遲未能開展。2008年馬政府上臺後由於兩岸關係較前緩和,在過去30餘年以來單向傾斜投資型態下,逐步擴大開放陸企來臺投資,2009年6月30日,臺灣正式開放陸資來臺投資事宜,為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邁出第一步,主管機關並採取「先緊後鬆、循序漸進、先有成果、再行擴大」原則,分三階段逐步擴大陸資來臺投資範圍,陸資無論在投資金額、件數上皆逐年有所成長。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統計,截至2018年12月底為止,累計核准陸資來臺投資件數為1,228件,核准投(增)資金額約計22億美元。然而,相較於同期臺灣對中國大陸投資之金額、件數,兩岸投資往來仍處於極度不平衡的狀態。\n臺灣開放陸資來臺,作為建構兩岸經貿關係正常化之重要政策,但基於經濟、社會及國家安全等因素考量下,有著較多的管理與限制,造成開放陸資來臺投資政策之成效不彰情況,鑒於兩岸經貿交流發展已是不可逆之趨勢,陸資來臺政策如何在經濟利益害與國家安全間取得平衡已為兩岸關係發展不可忽視之課題。本論文研究藉由梳理中國大陸推動對外直接投資政策,探究陸資來臺在兩岸經貿交流的政治、經濟意涵,以及兩岸在WTO架構下,陸資來臺投資是否應比照外資來臺投資政策,取消歧視性規定,最後,藉由探討臺灣開放陸資來臺投資相關政策之發展、演進,歸納此政策之未來走向,據以提出具體建議,供政府未來擬定陸資來臺投資政策之參考。
Since the opening up and reform, China`s economy has enjoyed enormous growth. Until the 1990s, the economic power China accumulated for decades enables China to invest overseas. Guided by China`s "going out" strategy, China`s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FDI) ha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On the contrary, thanks to the political turbulence between two sides of the strait, China`s investment in Taiwan has yet developed. After president MA Yig-jiu took office on June 30, 2009, Taiwan officially opened its border to China`s investment, which marched the first step for the normalization of cross-strait relationships. The supervised department took the principle of " tightening the regulations first, then loosening " step by step", " reaching initial achievements first then expanding the scale," and adopted a three step approach to gradually open China`s investment. Afterwards, both the amount and applications of China`s FDI has increased each year. According the Investment Commission of the Ministry of Economy Affairs (MOEA) in Taiwan, as of December 2018, there has been 1,228 China`s FDI applications while the approved amount has reached 2.2 billion USD. Nevertheless, compared the the amount and cases of Taiwan`s investment in China, the investment exchanges between two sides of the strait is extremely unbalanced.\nTaiwan`s opening policy for China`s investment served as an important cornerstone for the normalization the cross-strait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hips. However, due to economic, social and national security concerns, Taiwan has stricter requirement and regulations for Chin`a investment, leading to the ineffective implementation of Taiwna`s opening policy for China`s investment. Since the momentum for economic and trade exchanges and development between the two sides are irreversible, how to strike a balance between economic benefits and national security with regard to China`s investment is the issue that is pivotal to the development cross-strait relationships. This essay researched the political and economic implications of China`s investment in Taiwan to cross-strait economic and trade exchanges, as well as under the WTO framework, is it plausible to cancel the discriminative regulations against China`s investment and treating it as foreign investment? In the end, this essay would provide concrete proposals to the government for future policy-setting reference, by researching the development and history of Taiwna`s opening policy for China`s investment, as well as the trend of the policy directions.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n一、專書\nNavarro Peter著,褚耐安譯,中國戰爭即將到來(臺北:臺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n王裕民,社會科學研究方法(臺北:洪業文化出版社,1994年)。\n王健壯、朱磊、童振源主編,二○一五年投資臺灣藍皮書(臺北:博誌文化股份有限公司,2015年)。\n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國家統計局、國家外匯管理局共同编辑,2017年度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公報(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2018年)。\n宋鎮照,新世紀之臺灣-中國-東協的新三角政經發展:區域經濟整合戰略思維(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4年)。\n李翀,加快推進中國對外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研究(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6年)。\n李登輝,臺灣的主張(臺北:遠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n邱垂正,兩岸和平三角建構(臺北:秀威資訊出版社,2008年)。\n周文欽,研究方法:實徵性研究取向(臺北:心理出版社,2004年)。\n周志懷,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鞏固與深化(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年5月)。\n周葉中、祝捷,構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的法律機制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13年)。\n張厚明,兩岸投資與產業合作研究(北京:九州出版社,2014年1月)。\n彭紅斌,論中國對外貿易的可持續發展(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n童振源、曹小衡主編,兩岸經貿關係的機遇與挑戰(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n葉至誠、葉立誠,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2000年)。\n溫芳宜、劉孟俊、劉柏定、鍾富國,「2017年僑外及陸資投資事業營運狀況調查分析報告(調查年度:2016年)」(臺北:經濟部投審會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編撰,2017年)。\n蘭文, 臺海財經風雲(北京:九州出版社,2015年)。\n顧瑩華,大陸對外投資趨勢與策略以及對臺灣的影響(臺北:行政院經濟建設委員會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報告,2011年3月)。\n顧瑩華,由外人來臺投資效益評估陸資來臺投資的影響(臺北:經濟部投審會委託中華經濟研究院研究計畫,2010年)。\n二、期刊論文\n王太,「中國大陸實施『走出去』戰略之發展與成效」,中國大陸研究(臺北),第6卷第7期(2002年7月),頁2。\n王建民,「變局下的兩岸經濟合作形勢、趨勢與路徑」 ,中國評論(香港),第234期(2017年6月),頁46-52。\n王璐瑤,「國際投資規制下的中國主權財富基金對外投資:現狀、爭議與未來」,東亞論文(新加坡),第92期(2012年2月9日),頁9。\n史惠慈、陳澤嘉,「臺灣在陸資國際投資佈局中的角色」,經濟前瞻(臺北),第170期(2017年3月),頁111-118。\n林祖嘉,「我國擴大開放陸資來臺之前景與政策建議」,亞太和平月刊(臺北),第4卷第3期(2012年3月),頁88-92。\n林祖嘉、曾志超,「海峽兩岸投資保障和促進協議評析與對臺商的建議」,展望與探索(臺北),第10卷第9期(2012年9月),頁101。\n姜志俊,「兩岸洽簽投資保障協議之雛見」,臺商張老師刊物( 臺北),第145期 (2010年11月),頁6。\n姚枝仲 李眾敏,「中國對外直接投資的發展趨勢與政策展望」,國際經濟評論(北京), 2011年第2期,頁127-140。\n洪財隆,「兩岸經貿關係的拓展與正常化」,臺灣經濟研究月刊(臺北),第31卷第4期(2008年4月),頁54–59。\n唐永紅、孫海雅,「陸資入臺對臺灣經濟的影響」,兩岸關係(北京),第2期(2011年7月),頁36-37。\n唐永紅、陳艷艷,「臺灣當局陸資入臺投資政策檢視:開放過程、執行現狀與調整趨勢」,臺海研究(上海),第2期(2013年12月),頁59-68。\n耿曙、林琮盛,「全球化背景下的兩岸關係與臺商角色」,中國大陸研究(臺北),第48卷第1期(2005年3月),頁1-28\n曹海濤、葉日崧,「中國大陸企業海外直接投資之分析」,中國大陸研究(臺北),第51卷第1期 (2008年3月),頁31-65。\n陳恩、王方方、譚小平,「陸資入臺的過程、現狀、作用和障礙探析」,產經評論(廣州),第3期(2010年5月),頁80-81。\n彭莉,「臺灣地區“陸資入臺”法律制度評析」,廈門大學學報(廈門),第209期(2012年6月),第57-64頁。\n童振源,「兩岸經濟整合與臺灣的國家安全顧慮」,遠景基金會季刊(臺北),第4卷第3期(2003年7月),頁41-57。\n童振源,「臺灣與「中國」經貿關係一經濟與安全的交易」,遠景基金會季刊(臺北),第1卷第2期(2000 年4月),頁31-81\n楊書菲,「自由經濟vs.國家安全?—開放陸資來臺之思考」,經濟前瞻(臺北),第126期(2009年11月),頁68-74。\n溫芳宜,「美國及歐盟對於近期中國大陸海外併購之因應」,經濟前瞻(臺北),第174期 (2017年11月),頁73-77。\n溫芳宜,「陸資來臺與外資來臺投資之政策差異探討」,經濟前瞻(臺北),第154期(2014年7月),頁52-56。\n劉孟俊,「近年中國大陸全球大型併購之趨勢及意涵」,經濟前瞻(臺北),第169期 (2017年1月),頁56 - 61。\n蕭芃連,「中國『走出去』戰略與中國企業跨國投資關聯性研究」,私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學位論文(2005年7月)。\n戴肇洋,「中國大陸推動企業對臺投資經緯及其影響評估」,臺灣經濟金融月刊(臺北),第46卷第2期(2010年2月),頁11-15。\n戴肇洋,「兩岸經濟關係的往昔、現今與未來之研究」,臺灣經濟金融月刊(臺北),第49卷第3期(2013年3月),頁30。\n戴肇洋,「陸企來臺投資策略、影響與管理」,亞洲金融季報(臺北), 2014夏季號 (2014年4月1日),頁52–59。\n孫明德,「中國大陸對外投資「走出去」戰略背景、現況及可能影響評析」,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兩岸經濟統計月報(臺北),第177期(2007年6月),頁67-73。\n三、報章雜誌\n「WTO檢討會議 我限制陸資 對岸關切」,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922000101-260203〉(2014年9月22日)。\n「大舉海外併購外資轉陸資案例多」,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70321000892-260309〉(22017年3月21日)。\n「大陸學者:陸資入島投資對臺灣經濟更有益」,華夏經緯網,〈http://big5. huaxia.com/tslj/lasq/2011/03/2329258.html〉(2011年3月14日)。\n「工程會:涉國安採購 不准陸資參與〉,聯合新聞網,〈https://udn.com/news/ story/11311/3034116〉(2018年3月16日)。\n「中投登全球第2大主權財富基金」,工商時報,〈https://m.ctee.com.tw/ focus/dlcj/162937〉(2017年9月30日)。\n「中資收購愛思強喊卡 德國政府:「有國安疑慮」」,上報,〈http://www.upmedia.mg/news _info.php?SerialNo=6363〉(2016年10月26日)。\n「王敏:臺灣應積極構建吸引陸資的新戰略」,中國新聞網,〈http://www.chinanews.com/tw/2014/10-27/6720893.shtml〉(2014年10月27日)。\n「王建民:陸資在臺成 “三等公民”」,你好臺灣,〈http://www.hellotw.com/lajl/j qhd/201212/t20121201_797594.htm〉(2012年12月01日)。\n「李世光談陸資來臺 列3前提未表態」,中時電子報,〈https://www.chinatimes.com/ cn/reatimel-ews/20160525003984-260410〉(2016年05月25日)。\n「吸引陸資瓶頸待突破」,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002001050-260310〉(2013年10月2日)。\n「沈榮津爆不少陸資疑是空殼公司」,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s0904000902-260301〉(2014年9月4日)。\n「投審會嚴審陸資37%案件遭駁回」,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 newspapers /20140419000952-260301〉(2014年4月19日)。\n「兩岸低盪 立院從嚴把關陸資」,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 newspapers/20141030000912-260301〉(2014年10月30日)。\n「法案卡關 陸資外資卻步」,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 /20141120004732-260410〉(2014年11月20日)。\n「拒絕陸資對產業的影響」,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60705000907-260303〉(2016年7月5日)。\n「花蓮大地震在臺陸企捐款超過千萬」,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 news/20180214001213-260409〉(2018年2月14日)。\n「柏林擬加大中資併購德企的難度」,法國國際廣播電臺,〈http://trad.cn.rfi.fr/20180128%E6%9F%8F%E6%9E%97%E6%93%AC%E5%8A%A0%E5%A4%A7%E4%B8%AD%E8%B3%87%E4%BD%B5%E8%B3%BC%E5%BE%B7%E4%BC%81%E7%9A%84%E9%9B%A3%E5%BA%A6/〉(2018年1月29日)。\n「政府首提用外匯儲備支援企業“走出去”」,中國物流與採購網,〈 http://www.chinawuliu.com.cn/zixun/200907/27/103254.shtml〉(2009年7月27日)。\n「風評:在國安與獵巫之間拔河的中資問題!」,風傳媒,〈https://www.storm.mg/article/515397- papers/〉(2018年9月28日)。「美限制陸資收購 防堵科技間諜」,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 papers/20180502000110-260309〉(2018年5月2日)。\n「美築貿易壁壘 拿國安當掩護」,經濟日報,〈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29/3044791〉(2018年3月22日)。\n「限制中國投資美擬動用緊急法」,中央社,〈https://www.cna.com.tw/news/aopl/201803280056.aspx〉(2018年3月28日)。\n「前聯發科工程師竊程式碼 投靠港商遭起訴」,聯合新聞網,〈https://video.udn.com/ news/634019〉(2017年1月26日)。\n「宸鴻攜手歐菲光,力抗鴻家軍分食蘋果」,新新聞,第1569期(2017年3月29日),〈https://www.new7.com.tw/SNewsView.aspx?Key=%E5%85%A9%E5%B2%B8&i=TXT20170329172706IL6&p=7〉。\n「馬曉光:陸資入臺是戴著鐐銬跳舞」,中時電子報,〈 http://www.chinatimes.com/news papers/20140515000906-260102〉(2014年5月15日)。\n「唐永紅答中評:陸資入臺難 長期難以改善」,中評臺灣網,〈http://www.crntt.tw/doc/1046/5/2/8/104652885_3.html?coluid=93&kindid=15733&docid=104652885&mdate=0427003608〉(2017年4月27日)。\n「國安局列入投審會當然委員」,中時電子報,〈www.chinatimes.com/ newspapers/-20140412000128-260203〉(2014年4月12日)。\n「國務院設400億創投基金」,信報,〈http://startupbeat.hkej.com/?p=13126〉(2015年1月15日)。\n「張家祝交棒 叮囑陸資來臺嚴審」,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40816000984-260302〉(2014年8月16日)。\n「敏感政府採購防堵中資 擬建廠商資料庫」,經濟日報,〈https://money.udn.com/money/ story/5641/2850675〉(2017年12月1日)。\n「陸企海外併購升溫 歐美掀起防堵聲浪」,中央社,〈http://www.cna.com.tw/news/ acn/201705140218-1.aspx〉(2017年12月15日)。\n「陸資入臺能否成為今年兩岸新亮點?」,投資臺灣網,〈http://www.iitw.taiwan.cn/response/201203/t20120306_2372845.htm〉(2012年3月6日)。\n「陸資入臺穩定兩岸關係 應正面期待」,中國評論新聞網,〈http://hk.crntt.com/doc/1012/4/2/101214207.html?coluid=7&kindid=0&docid=101214207&mdate=0219002911〉(2010年2月19日)。\n「陸資來勢洶洶 德義法要求歐盟設防火牆」,中央社,〈http://.cna.com.tw/news/acn/2017021604751.aspx〉(2017年2月16日)。\n「陸資暴增…其實是外資變身」,聯合新聞網,〈https://udndata.com/ndapp/ udntag/finance/Article?origid=8680398〉(2017年3月21日)。\n「陸資襲臺 熟世代戒心、青世代歡迎」,聯合新聞網,〈https://vision.udn.com/vision/ story/7677/735845〉(2014年8月30日)。\n「陸學者尹茂祥:臺年輕世代政治認同特點」,中國評論通訊社,〈http://www.cdnews.com.tw/cdnews_site/docDetail.jsp?coluid=141&docid=103724586&page=37677/735845〉(2016年6月19日)。\n「替中資設空殼公司 前國會助理被起訴」,自由時報,,〈http://news.ltn.com.tw/news/ politics/paper/871886〉(2015年4月15日)。\n「愛奇藝揪歐銻銻共製臺灣原創節目」,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news papers/20170421000137-260204〉(2017年4月21日)。\n「預告修正「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第93條之1草案」,公共政策網路參與平臺,〈https://join.gov.tw/policies/detail/e5752692-485d-468c-9d18-1b87df950702〉(2018年2月23日)。\n「臺灣學生搶進中國銀行實習見證競爭力」,臺灣中評網,〈http://www.crntt.tw/doc/1047/8/3/8/104783813.html?coluid=253&kindid=14685&docid=104783813〉(2017年8月24日)。)\n「蝦皮掩蓋陸資身分?投審會下通牒2周內說明」,中時電子報,〈http://www.chinatimes.com/realtimenews/20171109004716-260410〉(2017年11月9日)。\n「蝦皮遭疑陸資身分 律師批投審會自廢武功」,中央社,〈http://www.cna.com.tw/news/afe/201710200056-1.aspx〉(2017年10月30日)。\n「聯詠2科技主管偷機密跳槽中資公司 交保限制出境」,經濟日報,〈https://money.udn.com/money/story/5641/2738494〉(2017年10月4日)。\n自由時報(臺北),2016年4月30日,A3版。\n自由時報(臺北),2016年6月11日,A10版。\n旺報(臺北),2012年8月22日,A15版。\n旺報(臺北),2013年1月23日,A9版。\n三、網路專文\n田君美,「臺資赴中、中資在港及中資來臺問題研析」,臺灣新社會智庫,〈http://www.taiwansi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729&;Itemid=117〉(2009年8月28日)。\n朱豐瀛,〈宸鴻攜手歐菲光,力抗鴻家軍分食蘋果〉,《新新聞》,第1569期,〈https://www.new7.com.tw/SNewsView.aspx?Key=%E5%85%A9%E5%B2%B8&i=TXT20170329172706IL6&p=7〉(2017年3月30日)。\n李沃牆,「陸資來臺投資概況及對經濟的影響分析」,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post/3/13551〉(2014年5月5 日)。\n吳孟道,「陸資來臺投資擬進一步放寬之評析」,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tw/3/10473〉(2012年3月12日)。\n徐東海,「陸資來臺政策研析」,臺北論壇,〈http://140.119.184.164/taipeiforum/print/P_73.php〉。\n張莉,「大陸企業赴臺投資亟待新突破」,中華人民共和國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合作研究院,〈http://www.caitec.org.cn/c/cn/news/200902/20/news_1429.html〉(2009年2月20日)。\n溫芳宜,「陸資及外資來臺投資之現況說明及差異探討」,經濟部電子報,第254期,〈http://www.twbusinessnet.com/epaperArticle.do?id=261488640〉(2014 年 10 月 28 日)。\n童振源,「兩岸互動新模式?從馬政府的兩岸政策遺緒談起」,菜市場政治學,〈http://whogovernstw.org/2016/03/06/chenyuantung1/〉(2016年3月6日)。\n楊家彥,「陸資來臺對我國經濟的影響與因應之道」,臺灣新社會智庫,〈http://www.taiwansig.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task=view&;id=1616&;Itemid=117〉(2009年7月17日)。\n謝明輝,「陸資鬆綁為兩岸金融平衡之道」,臺灣競爭力論壇,〈http://www.tcf.tw/index.php?option=com_content&view=article&id=4564:69201303&catid=195:2011-09-11-17-43-30&Itemid=797〉(2013年3月28日)。\n戴肇洋,「以寬中帶嚴的思維因應陸資來臺」,臺灣綜合研究院,〈http://www.tri.org.tw/page/discuss_.php?id=30〉(2011年3月1日)。\n戴肇洋,「開放陸資來臺投資利弊分析」,臺灣綜合研究院,〈http://www.tri.org.tw/iresearch/impdf/1100.pdf〉(2009年11月16日)。\n戴肇洋,「擴大開放陸資來臺的是非與因應」,臺灣綜合研究院,〈http://www.tri.org.tw/research/impdf/1249.pdf〉(2012年9月20日)。\n譚瑾瑜,「擴大陸資來臺投資之策略建議」,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http://www.npf.org. tw/post/2/8200〉(2010年10月5日)。\n三、官方資料\n「106年第4季陸資在臺事業國內員工人數資訊」,中華民國行政院經濟部投審會,〈https://www.moeaic.gov.tw/news.view?do=data&id=1250&lang=ch&type=business_ann〉(2018年5月1日)。\n「2009年兩岸關係國內各界民意調查綜合分析」,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s://ws.mac.gov.tw/001/Upload/OldFile/public/Attachment/012517295478.pdf〉(2010年1月25日)。\n「大陸政策文件資料(民國97年-105年)」,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s://www.mac.gov.tw/News_Content.aspx?n=9223A12B5B31CB37&sms=35FA2C4073CF4DFB&s=9E4C933FACE5362A〉(2008年)。\n「中國對外投資報告」,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http://www.ndrc.gov.cn/gzdt/201711/W020171130400470019984.pdf〉(2017年10月)。\n「立法院第8屆第5會期外交及國防委員會第13次全體委員會議議事錄」,中華民國立法院,〈https://www.ly.gov.tw/Pages/ashx/File.ashx?FilePath=~/File/Attach/1262/ File_3344.pdf〉(2014年4月23日)。\n「兩岸政策說明系列(二):開放陸資來臺從事事業投資政策說明」,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public/Data/97171524171.pdf〉(2009年6月30日)。\n「海基會與海協會就「陸資赴臺投資」事宜達成共識」,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http://www.mac.gov.tw/public/Attachment/972110461265.pdf〉(2009年4月26日)。\n「僑外資及陸資登記資料清冊」,經濟部商業司全國工商行政服務入口網站,〈https://gcis.nat.gov.tw/mainNew/subclassNAction.do?method=getFile&pk=866〉。\n英文部分\n一、專書\nBarbieri, Katherine, The Liberal Illusion: Does Trade Promote Peace?(Ann Arbor: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2005).\nBrown, Michael E. etc., Theories of War and Peace(Cambridge, Massachusetts: The MIT Press, 1998).\nChoucric, Nazli and North, Robert., Growth and International Violence.(San Francisco: W. H. Freeman, 1975).\nCopeland, Dale C.,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War(N.J.: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14).\nDomke, William K., War and the Changing Global System(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88).\nGowa, Joanne, Allies, Adversaries, and International Trade(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5).\nHirschman, Albert Otto. National Power and the Structure of Foreign Trade(Berkeley: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0).\nKeohane, Robert O. and Nye, Joseph S..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New York: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7).\nKeohane, Robert O. and Nye, Joseph S.,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 Second Edition(Illinois: Scott, Foresman and Company, 1989).\nMansfield, Edward d., Power, Trade and War(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4).\n二、期刊論文\nArad, Ruth and Hirsch, Seev. “Peacemaking, Vested Interests and International Transactions,” International Studies Quarterly, 25(1981), pp. 439-468.\nBarbieri, Katherine.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 Path to Peace or a Source of Interstate Conflict?”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Vol. 33, No. 1(February 1996), pp. 29-49.\nCopeland, Dale C.. “Economic Interdependence and War: A Theory of Trade Expectations,”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0, No. 4(Spring 1996), pp. 5-41.\nGrieco, Joseph M. “Anarchy and the Limits of Cooperation: A Realist Critique of the Newest Liberal Institutionalism,”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 42, No. 3(Summer 1988), pp. 485-507.\nOneal, John R. and Russett, Bruce M.. “The Kantian Peace: The Pacific Benefits of Democracy, Interdependence,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1885-1992,” World Politics, Vol. 52, No. 1(October 1999), pp.1-37.\nPark,Tong and Abolfathi, Farid and Ward, Micheal. “Resources Natiomalism in Foreign Policy Behavior of Oil Exporting Counties,” International Interactions 2(1976) , pp. 247-262.\n三、網路專文\n“Hinkley Point gets the green light,” The economist, 〈http://www.economist.com/news/britain/21707303-theresa-may-putspolitical-considerations-economic-and-energy-related-arguments-hinkley〉(Sep 15 201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1029810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298100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0101.pdf2.46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Altmetric

Altmetric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