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4630
題名: 你在玩工作還是工作玩了你? 探討電視劇製作人的工作心態
Do you play with work, or the work playing with you? Exploring the work mindset of TV drama producers
作者: 鮑依欣
Pao, Yi-Hsin
貢獻者: 陳儒修
Chen, Ru-Shou
鮑依欣
Pao, Yi-Hsin
關鍵詞: 電視工作者
影視戲劇製作人
工作心態
遊戲化
生命史
media professionals
film and television producers
work mindset
gamification
life history
日期: 2019
上傳時間: 7-Aug-2019
摘要: 台灣有線頻道眾多加上網路普及發達,收視廣告競爭激烈更勝以往,導致整個媒體市場產出收益粥多僧少,為降低支出風險,自製戲劇數量相對緊縮,儘管本地產業萎縮混亂,筆者卻極少聽說資深電視工作者轉換跑道或完全淡出媒體的消息,到底媒體產業具有甚麼樣的吸引力,讓能夠讓人即使在其中受挫也不輕易退縮;本研究將研究範圍限縮於媒體產業中的影視戲劇製作人,主要探究媒體產業對於戲劇資深製作人的從業的吸引力、工作心態以及資深製作人與產業環境互動後,對於工作心態的轉變與前後觀照。\n\n本研究將援引馬克思・韋伯(Max Weber)的新教倫理理論來探究個案訪談的影視戲劇製作人的工作宗教觀;以布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場域習態與文化資本來探究製作人如何在工作環境中與人際及社會關係作整體的互動;再來,提出近年流行於行銷商學領域的新趨勢──遊戲化(Gamification)來探討其實早已存在於製作人場域的工作遊戲化概念。\n\n本研究將採用個案分析法來作為研究的主要方法,以深度訪談的方式了解五位資深影視戲劇製作人的職涯生命史,並試圖了解五位受訪者在其工作轉折點中之心理狀態及其當下對環境的看法;最後,再跳脫受訪者的主觀情境,以客觀的分析整合來探究,希冀藉由個案分析方法,來達到以媒體產業環境探討影視戲劇製作人的工作心態之研究目的。
Because of the popularity of Taiwan`s cable channels and Internet access, the competition for viewing ads profit is fiercer than in the past. To reduce the risk of spending, the number of self-made dramas is relatively tight. Although the domestic TV industry is shrinking, I seldom heard that senior TV workers changing their career path or completely fading out of the media. What kind of attraction does the media industry have, so that media professionals won’t quit even if they are frustrated? This study limits the scope of research and focuses on the television drama producers. The purpose of study is to explore what the media industry`s attraction to the senior producers and the interaction of their work mindset between them and the industrial environment, and how they change their work mindset before and after.\n\nThis study will cite Max Weber`s Protestant ethics theory to explore the “work as religion” attitude of television producers in case interviews. And it will then explore the producers interacting with their interpersonal and social relationships in the work environment through Pierre Bourdieu`s field behavior and cultural capital. Finally, this study proposes the theory of Gamification to explore the concept of work gamification that already exists in the producer`s field.\n\nThis study will use case analysis as the main method of research, through in-depth interviews to understand the life history of five senior film and television drama producers,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the five respondents in their turning points of work and his/her current view of the environment. Finally, by analyzing interview results and case studies, we can achieve the research goal of understanding the work mindset of television drama producers in the media industry.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n\n丁興祥、張慈宜、賴誠斌等譯(2002)。《生命史與心理傳記學:理論與方法的探索》。台北市:遠流。\n\n于曉等 譯(2008)。《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台北:左岸文化。\n\n王正慧(2011)。《記者團隊之衝突效能-合作性衝突之再議》。中央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博士論文。\n\n王海燕、任愷(2010)。〈企業倫理對員工忠誠度的影響探討〉。《價值工程》,47-48。\n\n王婷、張海燕(2007)。〈員工忠誠度的影響因素及培養對策就述評〉。《科技信息》,1:18-19。\n\n王月新、劉耀中、譚慧潔、華瑩(2005)。〈心理契約違背與員工忠誠度管理〉。《商場現代化》,234。\n\n王永貞(2009)。<台灣戲劇在華語市場之競爭力座談會報導(下)>。上網日期2010年10月15日。取自https://tavis.tw/files/14-1000-11023,r8-1.php\n\n中國電視公司(1981)。《中華民國電視事業的回顧與前瞻》。台北:中國電視公司。\n\n<公視建台歷史>(無日期)。取自公視官網http://info.pts.org.tw/intro/ab_history.html\n\n文化部(2017)。<前瞻基礎建設-數位建設 新媒體跨平台內容產製計畫(核定本)>\n\n田芳華(1998)。〈自傳記憶與事件-生命史調查之應用與前瞻〉。《調查研究》,6: 5-38。\n\n沈漢、王加豐 譯(2002)。《共有的習慣》。上海:人民出版社。(原書:Thompson, E.P.〔1991〕.Customs in common)\n\n吳家駟 譯 (1990)。《資本論 第一卷》。台北市:時報出版。(原書 Capital vol 1,馬克思/恩格斯著)\n\n吳務貞(2005年6月)。〈從遊戲中學習-談童軍教學的遊戲化〉。《公民訓育學報》,129-150。\n\n吳思華(1998)。《策略九說》。台北:臉譜文化。\n\n呂政達(2006)。《身體與勞動-工作、身體意識的世代差異研究》。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n\n肖斐(2007)。〈提高員工忠誠度的策略分析〉。《商場現代化》,508:262-263。\n\n余明宣(2010)。〈試論員工忠誠度對企業發展的作用〉。《經濟師論壇》,7:294。\n\n王婷、陳紅、安玉南(2007)。〈情緒管理與員工忠誠度的培養〉。《商場現代化》,506:312。\n\n李文益、黃毅志(2004)。〈文化資本、社會資本與學生成就的關聯性之研究-以台東師院為例〉。《台東大學教育學報》,15(2):23-58。\n\n李君、方堅(2009)。〈現代商業管理中員工忠誠度與心理契約關係的研究。《商場現代化》,571:303-30\n\n李瞻(1984)。《電視》。台北:允晨。\n\n李正忠(2003)。〈以連結觀點思考媒體業者在全球化趨勢中的經營策略〉。《新聞學研究》,75:1-36。\n\n李宗定(2000)。〈許文學一個未來--從「人間四月天」的流行談文學的永恆與再生〉。《聯合文學》,187:120-130。\n\n呂美惠(2008)。〈M. Foucault與D. E. Smith論述分析之比較及其對教育研究之啟示〉。《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39(2):71-104。\n\n林富美(2003)。〈試論名聲基礎與專業自主的弔詭〉,「傳播研究與台灣社會」學術研討會,台北市木柵。\n\n林富美(2006)。《台灣新聞工作者與藝人-解析市場經濟下的文化勞動》。台北市:秀威資訊科技。\n\n林富美(2006)。〈當新聞記者成為名嘴:名聲、專業與勞動商品化探討〉。《新聞學研究》,88:43-81。\n\n林志明 譯(2002)。《布赫迪厄論電視》。台北市:麥田人文。\n\n林宜萱 譯(2003)。《我們嫁給了工作》。台北市:大塊文化。\n\n林育陞(2014)。《以遊戲化概念融入Exiel`s Padded Weapons(EPW)安全兵器設計之研究》。台北教育大學理學院數位科技學系玩具有遊戲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n\n林希中(2014)。《從遊戲化觀點探討生產力App對學業推延的改善成效》。台北科技大學創新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n\n林信昌、臧國仁(2000)。〈新聞從業人員之工作倦怠現象—以台北市平面媒體路線記者為例〉。《新聞學研究》,63:91-135。\n\n林俊瑩(2010)。〈工作滿意度、組織承諾與離職意圖:中小學教師與其他教師之比較〉。《教育實踐與研究》,23(1):1-30。\n\n林麗雲(2005)。〈威權主義國家與電視:台灣與南韓之比較〉。《新聞學研究》,85:1-30。\n\n林麗雲(2006)。〈威權主義下台灣電視資本的形成〉。《中華傳播學刊》,9:71-112。\n\n林沿杉(2009)。《劍及履及~一位擊劍教練的生命史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碩士論文。\n\n周品均(2007)。《男人在唱歌–論昇歌(哥)對男性昇迷生命經驗之撞擊與開展》。國立台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n\n洪銘成(2008)。《玩家勞動 以商品化概念對線上遊戲玩家的反思》。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n\n侯曜秦(2012)。《 賦權和工作投入之研究-以內外控制性格為干擾變數》。台北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n\n胡幼慧、姚美華 (1996)。《質性研究: 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n\n孫智綺 譯(2002)。《布赫迪厄社會學的第一課》。台北市:麥田。\n\n高政義(2007)。《衛星新聞台駐地記者勞動過程研究─控制與回應》。政治大傳播學院在職專班碩士論文。\n\n連宜萍 譯(2013)。《從思考、設計到行銷,都要玩遊戲!: Gamification 遊戲化的時代》。台北市:時報文化。\n\n章世政(2010)。《2010兩岸合拍電視劇創業財務策略之研究》。台北教育大學人文藝術學院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n\n郭東益(2004)。〈以製片角度談電影產製:從好萊塢製片人與美國商業電影談起〉。《傳播與管理研究》,4(1):85-112。\n\n張美惠 譯(2014)。《企業遊戲化:5年級、90後,一起玩出競爭新策略》。台北市:麥格羅・希爾。\n\n張可婷 譯(2010)。《對話、論述研究法語文件分析》。台北縣:韋伯文化國際出版有限公司。\n\n張舒斐(2012)。〈藝人經紀實務、場域與中國大陸:另一種政治經濟學研究架構〉。《新聞學研究》,114:165-191。\n\n張時健(2005)。《台灣節目製作業的商品化歷程分析 一個批判政治經濟學的考察》。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n\n康育萍(2013)。《集體北上—中港合製電影中的文化勞動分工:以CEPA為分界》。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n郭建志(2011)。《我真的願意加班?雇傭關係與工作酬賞知覺之研究》。中原大學心理學系碩士論文。\n\n陳關英(2010)。〈基於管理心理學視角的企業員工忠誠度研究〉。《石家庄經濟學院學報》,33(5):93-95。\n\n陳佩君(2006)。《公視「文學劇」:影像美學、文化符碼與性別建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n陳麗環(2017)。《「從心」形塑自我教師圖像––以人智學氣質說的觀點》。國立中興大學教師專業發顫研究所碩士論文。\n\n陳向明(2002)。《社會科學值得研究》。台北市: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n\n陶建宏、孫紅梅(2006)。〈雷尼爾效應對提高員工忠誠度的啟示〉。《商場現代化》,495:300-301。\n\n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調查研究》,8:5-42。\n\n黃瑞琴(1991)。《質的教育研究方法》。台北市:心理出版社有限公司。\n\n黃國甦(2011)。《台灣新聞工作者的偶發行動研究:以〈民生報〉為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n\n黃義書(2004)。《新聞產製場域中的攝影記者-認知、角色、專業權力及生存心態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n\n黃毅志(1998)。〈工作特質、工作報酬,與階級意識及工作滿意度〉。《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成果報告》,(編號NSC 87-2412-H-143-001)。台東市:國立台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n\n馮建三(2010)。〈2010 傳播、文化與勞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7:369-385。\n\n楊奕源、林建志、吳耀昌(2009)。〈台灣地區紀錄片製作關鍵成功因素之探討〉。《中州學報》,28:249-264。\n\n董萍、王如燕(2009)。〈薪酬激勵審計下建築監理企業員工忠誠度的研究〉。《中國管理信息化》,12(8):60-62。\n\n經濟部、新聞局、文建會(2009)。<創意台灣—文化創意產業發展方案 行動計畫 98—102 年(核定本)>。彙整自文建會。\n\n蒯光武、羅琦文(2013)。〈難以言喻的工作寫照:以隱喻抽取技術探索報社攝影記者的心理範式與價值〉。《新聞學研究》,115:187-236。\n\n熊同鑫(2001)。〈窺、潰、饋:我與生命史研究相遇的心靈起伏〉。《應用心理研究》,12:107-131。\n\n管婺媛(2008)。《 1980年代《自立晚報》社會運動線記者的專業意理形成與實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灣。\n\n趙耀(1988)。《圖框世界》。台北市:志文\n\n監察院文化與教育委員會,(2005) 。《我國影音媒體政策及其執行績效總體檢》。台北: 監察院文化與教育委員會。\n\n潘淑滿(2003)。《質性研究:理論與應用》。台北市:心理出版。\n\n鄭麗玉(1993)。《認知心理學:理論與應用》。台北市:五南。\n\n劉一民(1991)。《運動哲學研究-遊戲、運動與人生》。台北市:師大書院。\n\n劉靜貞、洪金珠譯 (1997)。《父權體制與資本主義 : 馬克思主義之女性主義》。台北市:時報文化。\n\n劉昌德(2012)。〈舊時王謝堂前燕:台灣電視新聞勞動五十年簡史〉。《中華傳播學刊》,22:67-98。\n\n劉昌德(2007)。〈媒體倫理的政治經濟學:國家、資本與新聞專業規範流變〉。《中華傳播學刊》,11:111-152。\n\n劉昌德(2008)。〈大媒體,小記者:報禁解除後的新聞媒體勞動條件與工作者組織〉。《新聞學研究》,95:239-268。\n\n劉漢軍(1984)。〈我國電視發展史〉,梅長齡(編),《電視的原理與製作》,頁5-18。台北:黎明。\n\n劉毓婷(2015)。《以產業組織和公共經濟角度比較台灣與英國電視媒體產業》。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台究所碩士論文。\n\n劉啟宇(2006)。《台灣電視劇節目跨國輸出之研究》。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n\n蔡侑儒(2014)。《遊戲化對記帳App的應用設計》。台北教育大學理學院數位科技學系玩具有遊戲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n\n蔡念中、劉立行、陳清河(1996)。《電視節目製作》。台北:五南。\n\n鄭人豪(2017年12月18日)。<台灣電視劇製作演進>。《新活水雜誌》線上取自https://www.fountain.org.tw/r/post/taiwan-tv-series\n\n賴以瑄(2011)。〈國家、無線電視台、製作人:台灣電視戲劇節目跨國生產的形1989-1992)〉。《新聞學研究》,107:133-172。\n\n鍾聖校(1990)《認知心理學》。台北:心理出版社。\n\n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n\n簡旭伶(2011)。《兩岸電視劇合拍對台灣影視工作者的影響》。政治大學新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n謝玉華、曹建(2005)。〈職業生涯各階段員工忠誠度控制策略〉。《湖南大學學報》,12(8):60-64。\n\n謝秀琦(2011)。《一位優秀國小科學教師的專業成長歷程》。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自然科學教育學系碩士論文。\n\n管婺媛(2008)。《 1980年代《自立晚報》社會運動線記者的專業意理形成與實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科學院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台灣。\n\n滕莉鈴(2017)。《何處是歸家:三位印尼華裔新移民女性的離散敘事》。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n\n龔婉如 譯(2008)。《窮忙族:新貧階級時代的來臨》。台北市:聯經。\n\n\n外文文獻\n\nBaldamus, W. (1961) Efficiency and Effort, London: Tavistock Publication\n\nBogdon, R.C. & Biklen, S. K.(1982)Qualitative research for education: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methods.Boston: Allyn and Bacon.\n\nBourdieu, P.(1986)The forms of capital. In J. Richardson (Ed.) Handbook of Theory and Research for the Sociology of Education (pp. 241-258).New York: Greenwood.\n\nBourdieu, P. (with Wacquant, L.J.D.)(1992)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Oxford: Polity Press.\n\nDeci, E. L. & Ryan, R. M.(1991).A motivational approach to self: Integration in personality. In R. Dienstbier (Ed.), N: Vol. 38. Perspectives on motivation( pp. 237-288). Lincoln: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n\nLawler III, E. E. & Hall, D. T.(1970).Relationship of job characteristics to job involvement, satisfaction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 54(4). 305-312.\n\nMeyer, J. P. & Allen, N. J.(1991). A three-component conceptualization of organizational commitment.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review, 1(1), 61-89.\n\nMoerman, M.(1992). Life After C. A.: An Ethnographer’s Autobiography. Text In Context. Newbury Park: Sage\n\nWerbach Kevin and Dan Hunter.(2012). For the Win: How Game Thinking Can Revolutionize Your Business . Wharton Digital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99941014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9941014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14101.pdf3.06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Altmetric

Altmetric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