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4815
題名: 陳士元易學研究
A study on Chen Shiyuan’s Yi Theory
作者: 鄭丹倫
ZHENG, DANLUN
貢獻者: 陳睿宏
鄭丹倫
ZHENG, DANLUN
關鍵詞: 陳士元
《易象鉤解》
《易象彙解》
明代易學
象數易學
日期: 2019
上傳時間: 7-Aug-2019
摘要: 陳士元(1516-1597)雖師承甘泉學派,因置身晚明的復古思潮,於心學方面的承續較少,著重闡揚湛若水重「學問思辨行」的特色,積極回歸對傳統儒學理想價值的追尋。他擅長經史地理,博聞強記,又根柢漢儒的治經門徑,勤於鉤稽文獻,蒐集古注佚文,注重五經文本的校勘,使之更貼近經典的原義。在此基礎上辨字訓詁,考據名物,往往博徵廣引,信而有據,成為漢宋學術轉型的先驅者。但因陳士元而立之年即辭官歸里,僻居應城,鮮有知名朋好,雖學殖深厚、著述宏富,其學說卻並未得到廣泛的重視。直至四庫館臣採編其書,方才於海內外流傳日廣。本文以陳士元《易象鉤解》、《易象彙解》兩部《易》著為關注點,陳氏於《易》亦推尊漢《易》,專意於象旨,採漢儒之舊法取象釋義。在義理易學與圖書之學主流風尚的時代氛圍中,陳氏接續斷裂千年的易學傳統,使沉寂已久的漢代象《易》得以重新振興,為明代易學建立新的典範與活力,可以視為乾嘉漢《易》之先聲。\n本文著重從象數與義理兩個面向梳理陳士元易學的重要內涵。陳士元治經重考究而略於哲理的闡發,以傳統儒學的政教關懷作為《易》著的思想基調,表露出對聖賢的景仰、崇禮的儒家傳統、以君臣為主的儒家倫常觀以及君子小人的治道關懷,於《易》理則多有人事懲戒之言。晚明哲學思潮以及甘泉的心學觀點在其書中也時有體現。\n在象數方面,陳士元將漢儒所創立的互體、伏卦、反對、卦變、卦主、納甲、十二消息卦、爻位、陰陽等取象方法巧為運用,純熟周洽,多能本諸己意,不墨守承襲舊說,積極地探尋不同的取象釋義路徑。時常數義並舉,展現出其獨特的象數風格。其八卦取象主要本於《說卦》,於虞翻逸象也多有根據,在取象釋義的過程中對於八卦用象有著精詳的認識,足以得見其治漢《易》之功力。《易象彙解》分類彙總經傳之象,《易象鉤解》亦努力地找尋卦爻辭背後暗藏的取象表意規律,認為取象取應有舉一反三、觸類旁通的靈活思維。陳士元於《易》數及宇宙論著墨不多,確立大衍之數與天地之數之間的推原關係,不失為獨到之見;以太極為未分之元氣,分化為陰陽二氣即是乾、坤,進而衍生出八卦、自然界的十二種物象,天地萬物之中皆具一太極。\n陳士元廣摭漢以來諸家《易》說及經史子籍,要以訓詁考據為主,雖然對程、朱等宋儒之部分觀點予以批評駁斥,但同時接納其認為合理的釋義內容,並沒有顯露出明顯的黜宋揚漢傾向,而以求真為治《易》的最終目的。\n約言之,陳士元易學雖有取象過於繁複、先後天八卦方位兼採等失當之處,但瑕不掩瑜,對明代純粹的象數易學建構有著重要的學術意義,如潘雨廷所云,該書「以取象為主,頗能駕王弼而上之,優游於漢儒之林」、「因象明義,已多足取」;總結卦爻辭規律「皆能比類明義,象理互通,於經文多所闡明」;考據名物「可謂能明辨焉」;人事哲理之論「乃藥石之言,讀《易》之君子可不引以為戒乎」。雖有小疵,但「全書解經之法甚正,凡初究漢象者,於《集解》或未能得其要,此書足為之階。」
參考文獻: 一、陳士元論著\n[明]陳士元:《易象彙解》,收於《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二輯》經部一,重慶: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n[明]陳士元:《易象彙解》,收於《湖北先正遺書》,民國十二年沔陽盧氏慎始基齋借蒲圻張氏無倦齋藏明本影印。\n[明]陳士元:《易象彙解》,收於《叢書集成續編》第28冊,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9年。\n[明]陳士元:《易象彙解》,收於《叢書集成續編》第2冊,上海:上海書店,1994年。\n[明]陳士元:《易象彙解》,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n[明]陳士元:《易象彙解》,收於《續修四庫全書》第8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年。\n[明]陳士元:《易象鉤解》,《域外漢籍珍本文庫第二輯》經部一,重慶 : 西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11年。\n[明]陳士元:《易象鉤解》,收於《百部叢書集成》第52輯,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年。\n[明]陳士元:《易象鉤解》,收於《湖北先正遺書》,民國十二年沔陽盧氏慎始基齋借蒲圻張氏無倦齋藏明刊本影印。\n[明]陳士元:《易象鉤解》,收於《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53冊,臺北:成文出版社,1976年。\n[明]陳士元:《易象鉤解》,收於《叢書集成初編》0425冊,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五至二十八年。\n[明]陳士元:《易象鉤解》,收於《叢書集成新編》第16冊哲學類,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5 年。\n[明]陳士元:《易象鉤解》,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n[明]陳士元:《易象鉤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1冊,1986年。\n[明]陳士元:《五經異文》,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n[明]陳士元:《古俗字略》,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n[明]陳士元:《名疑》,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n[明]陳士元:《江漢叢談》,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n[明]陳士元:《姓匯》,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n[明]陳士元:《姓觿》,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n[明]陳士元:《孟子雜記》,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n[明]陳士元:《孟子雜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07冊,1986年。\n[明]陳士元:《荒史》,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n[明]陳士元:《夢占逸旨》,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n[明]陳士元:《論語類考》,收於《歸雲別集》,道光十三年應城吳氏寶善堂刻本。\n[明]陳士元:《歸雲外集》,臺北:漢學研究中心,1990年。\n[明]陳士元,錢熙祚校勘:《易象鉤解》,收於《守山閣叢書》,民國十一年上海博古齋影印本。\n\n二、古籍《易》著(依年代先後排序)\n《子夏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7冊,1986年。\n[漢]孔安國傳,[唐]孔穎達疏:《尚書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13年。\n[漢]孟喜:《孟氏章句》,臺北:成文出版社《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73冊,1976年。\n[漢]京房:《京氏易傳》,臺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印行,第98冊,1978年。\n[漢]焦延壽:《焦氏易林》,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n[漢]班固撰,[唐]顏師古注:《漢書‧藝文志》,臺北:鼎文書局,1981年。\n[漢]趙岐注,[宋]孙奭疏:《孟子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13年。\n[漢]鄭玄注,[唐]孔穎達疏:《禮記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13年。\n[漢]魏伯陽等撰:《古文參同契箋註集外二種》,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87年。\n[魏]何晏注,[宋]邢昺疏:《論語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13年。\n[魏]王弼、[晉]韓康伯注,[唐]孔穎達正義:《周易正義》,臺北:藝文印書館,2013年。\n[魏]王弼著,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臺北:華正書局,1981年。\n[晉]范寧集解,[唐]楊士勛疏:《春秋穀梁傳注疏》,臺北:藝文印書館,2013年。\n[唐]李鼎祚:《周易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6年。\n[宋]歐陽修、宋祁等:《新校本新唐書附索引》,臺北:鼎文書局,1998年。\n[宋]劉牧:《易數鈎隱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冊,1986年。\n[宋]周敦頤:《周敦頤集》,北京:中華書局,2014年。\n[宋]張載:《張載集》,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n[宋]程顥,程頤:《二程集》,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n[宋]程頤:《伊川易傳》,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冊,1983年。\n[宋]程頤撰,王孝魚點校:《易程傳》,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n[宋]鄭剛中:《周易窺餘》,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2冊,1983年。\n[宋]朱震:《漢上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1冊,1986年。\n[宋]朱震:《漢上易傳》,臺北:廣文書局《易學叢書續編》本,1974年。\n[宋]楊萬里:《誠齋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4冊,1986年。\n[宋]朱熹:《朱子全書(修訂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年。\n[宋]朱熹:《周易二種.周易本義》,臺北:大安出版社,2012年。\n[宋]朱熹著,黎靖德編:《朱子語類‧太極圖》,北京:中華書局,1999年。\n[宋]朱熹撰,岡田武彥編:《晦庵先生朱文公文集》,臺北:廣文書局,1972年。\n[宋]林栗:《周易經傳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2冊,1986年。\n[宋]張栻:《張栻集》,北京:中華書局,2015年。\n[宋]王宗傳:《童溪易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7冊,1986年。\n[宋]王應麟:《周易鄭康成註》,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冊,1983年。\n[宋]雷思齊:《易圖通變》,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1冊,1986年。\n[宋]吳澄:《易纂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2冊,1986年。\n[宋]丁易東:《大衍索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06冊,1986年。\n[宋]丁易東:《易象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1冊,1986年。\n[宋]俞琰:《周易集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1冊,1986年。\n[宋]俞琰:《讀易舉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1冊,1986年。\n[宋]胡一桂:《周易啟蒙翼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2冊,1986年。\n[宋]胡方平:《易學啟蒙通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0冊,1986年。\n[元]張理:《易象圖說》,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06冊,1986年。\n[元]董真卿:《周易會通》,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6冊,1986年。\n[元]熊良輔:《周易本義集成》,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4冊,1986年。\n[明]陳獻章:《陳獻章集》,北京:中華書局,2012年。\n[明]胡居仁:《易像鈔》,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1冊,1986年。\n[明]蔡清:《易經蒙引》,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29冊,1986年。\n[明]湛若水:《湛甘泉先生文集》,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n[明]湛若水:《聖學格物通》,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5年。\n[明]湛若水:《泉翁大全集》,臺北:中研院文哲所,2017年。\n[明]韓邦奇:《啟蒙意見》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0冊,1986年。\n[明]楊慎:《升庵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270冊,1986年。\n[明]熊過:《周易象旨決錄》,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1冊,1986年。\n[明]熊過:《南沙先生文集》,收於《四庫全書存目叢書》集部第91冊,濟南:齊魯書社,1997年。\n[明]來知德:《周易集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2冊,1986年。\n[明]章潢:《周易象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第9冊,2002年。\n[明]章潢:《讀易雜記》,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第9冊,2002年。\n[明]魏濬:《易義古象通》,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4冊,1986年。\n[明]黃道周:《三易洞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5冊,1986年。\n[明]黃道周:《易象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5冊,1986年。\n[明]何楷:《古周易訂詁》,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6冊,1986年。\n[明]董守瑜:《卦變考略》,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35冊,1986年。\n[明]方以智:《周易時論合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第15冊,2002年。\n[清]黃宗羲:《明儒學案》,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n[清]黃宗羲:《易學象數論》,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黃宗羲全集》第9冊,1993年。\n[清]顧炎武著,黃汝成集釋:《日知錄》,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n[清]黃宗炎:《周易象辭》,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3冊,1983年。\n[清]黃宗炎:《尋門餘論》,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3冊,1983年。\n[清]王夫之:《船山易學》,臺北:廣文書局,1981年。\n[清]毛奇齡《仲氏易》,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3冊, 1983年。\n[清]毛奇齡《易小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41冊,1986年。\n[清]朱彝尊:《經義考》,臺北:中央研究院文哲所籌備處,1997年。\n[清]閻若璩:《潛邱劄記》,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859冊,1986年。\n[清]李光地《周易折中》,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n[清]李塨:《周易傳註》,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47冊,1986年。\n[清]惠士奇:《惠氏易說》,臺北:藝文印書館:《皇清經解易類彙編》本,1992年。\n[清]張廷玉等:《明史》,北京:中華書局,1974年。\n[清]李可寀纂修:《(雍正)應城縣志》,收於《中國地方志集成5》,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n[清]惠棟:《九經古義》,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191冊,1986年。\n[清]惠棟:《周易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52冊,1986年。\n[清]惠棟:《易例》,臺北:成文出版社《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50冊,1976年。\n[清]惠棟:《易漢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叢書集成新編》第17冊, 1985年。\n[清]惠棟:《增補鄭氏周易》,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第7冊,1986年。\n[清]全祖望:《鮚埼亭集》,臺北:文海出版社,1988年。\n[清]章學誠纂:《(嘉慶)湖北通志檢存稿》,民國劉氏嘉業堂刻章氏遺書本。\n[清]莊存與:《卦氣解》,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7冊,1983年。\n[清]張惠言:《周易荀氏九家義》,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9冊,1983年。\n[清]張惠言:《周易虞氏義》,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9冊,1983年。\n[清]張惠言:《周易鄭氏義》,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9冊,1983年。\n[清]張惠言:《周易鄭氏學》,臺北:成文出版社《無求備齋易經集成》第176冊,1976年。\n[清]張惠言:《易緯略義》,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續修四庫全書》第40冊,2002年。\n[清]紀磊:《九家逸象辨證》,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叢書集成續編》第30冊,1989年。\n[清]紀磊:《虞氏逸象攷正》,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叢書集成續編》第30冊,1989年。\n[清]李富孫:《易經異文釋》,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20冊, 1983年。\n[清]王引之:《經義述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年。\n[清]李銳:《周易虞氏略例》,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9冊,1983年10月初版。\n[清]紀昀等編纂:《四庫全書總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6年。\n[清]李道平:《周易集解纂疏》,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n[清]方申:《方氏易學五書》,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叢書集成續編》第29冊,1989年。\n[清]黃奭:《漢學堂經解》,揚州:廣陵書社,2004年。\n[清]馬國翰:《玉函山房輯佚書》,京都,中文出版社,1979年。\n[清]趙在翰輯:《七緯(附論語讖緯)》,北京:中華書局,2012。\n[清]陳壽熊:《讀易漢學私記》,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8冊,1983年。\n[清]俞樾:《周易互體徵》,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8冊,1983年。\n[清]俞樾:《周易平議》,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大易類聚初集》第18冊,1983年。\n[清]戴望:《顏氏學記》,北京:中華書局,2009年。\n[清]皮錫瑞:《經學歷史》,臺北:河圖洛書出版社,1974年。\n[清]王樹枏:《費氏古易訂文》,臺北:文史哲出版社影印光緒辛卯季冬文莫室刻本,1990年。\n[清]王仁俊輯:《玉函山房輯佚書續編三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9年。\n[清]章太炎等撰:《易學論叢》,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n[清]王承禧纂,羅緗、陳豪修:《(光緒)應城縣志》,收於《中國地方志集成5》,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01年。\n[清]朱希白,沈用增,周桂清:《(光緒)孝感縣志》,收於《中國地方誌集成湖北府縣志輯7》,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2013年。\n[清]賡音布等修,劉國光等纂:《(光緒)德安府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70年。\n[清]楊文鼎等修:《灤州志》,臺北:成文出版社,1969年。\n[清]胡鳴盛:《陳士元先生年譜》,《北京圖書館藏珍本年譜叢刊》第49冊,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1999年。\n[清]胡鳴盛:《陳士元先生年譜》,《明代名人年譜續編》第8冊,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2年。\n[清]胡鳴盛:《陳士元先生年譜》,收於《儒藏‧史部‧儒林年譜》第22冊,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7年。\n[清]陳士珂輯:《孔子家語疏證》,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n\n\n二、當代論著(依姓氏筆劃排序)\n丁維杰:《周易哲學》,臺北:藝文印書館,1959年。\n于化民:《明中晚期理學的對峙與合流》,臺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n中國古籍善本書目編輯委員會編:《中國古籍善本書目‧叢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n孔繁詩:《易經繫辭傳研究》,臺北:晴園印刷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n王居恭:《周易旁通》,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n王重民:《中國善本書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3年。\n王章陵:《周易思辨哲學》,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4年。\n王博:《易傳通論》,臺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n王新春:《周易虞氏學》,臺北:頂淵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9年。\n王瓊珊:《易學通論》,臺北:廣文書局,1971年。\n王鐵:《宋代易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n成中英:《易學本體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6年。\n朱伯崑:《易學哲學史》,臺北:藍燈出版社,1991年。\n朱維煥:《周易經傳象義闡釋》,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3年。\n江國樑:《易學研究基礎與方法》,臺北:學易齋,2000年。\n牟宗三:《周易的自然哲學與道德函義》,臺北:文津出版社,1998年。\n牟宗三:《周易哲學演講錄》,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n艾爾曼:《從理學到樸學》,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1995年。\n余敦康:《內聖外王的貫通──北宋易學的現代闡釋》,上海:學林出版社,1997年。\n余敦康:《周易現代解讀》,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n余敦康:《漢宋易學解讀》,北京:華夏出版社,2006年。\n吳康:《邵子易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年。\n吳懷祺:《易學與史學》,臺北:大展出版社有限公司,2004年。\n呂紹綱:《周易闡微》,臺北:韜略出版有限公司,2003年。\n呂紹綱主編:《周易辭典》,長春:吉林大學出版社,1992年。\n李周龍:《易學窺餘》,臺北:文津出版社,1991年。\n李學勤:《周易經傳溯源》,北京:長春出版社,1992年。\n李樹菁:《周易象數通論──從科學角度的開拓》,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4年。\n杜信孚纂輯,周光培、蔣孝達參校:《明代版刻綜錄》,揚州:廣陵古籍印刻社,1983年。\n汪忠長:《讀易劄記》,臺北:考古文化事業公司,1982年。\n汪致正:《易學津梁》,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年。\n汪學群:《清初易學》,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n邢文:《帛書周易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n周止禮:《易經與中國文化》,北京:學苑出版社,1990年。\n周伯達:《周易哲學概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9年。\n孟森:《明史講義》,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2018年。\n尚秉和:《周易尚氏學》,北京:中華書局,2003年。\n尚秉和:《焦氏易詁》,北京:光明日報出版社,2005年。\n屈萬里:《先秦漢魏易例述評》,臺北:聯經出版公司,1984年。\n林尹等著:《易經研究論集》,臺北:黎明文化事業公司,1981年。\n林文欽:《周易時義研究》,臺北:鼎文書局,2002年。\n林忠軍、張沛、張韶宇等著:《明代易學史》,濟南:齊魯書社,2016年。\n林忠軍、張沛、趙中國等著:《清代易學史》,濟南:齊魯書社,2018年。\n林忠軍:《周易鄭氏學闡微》,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n林忠軍:《象數易學發展史(第二卷)》,濟南:齊魯書社,1998年。\n林忠軍主編:《歷代易學名著研究(上、下)》,濟南:齊魯書社,2008年。\n林耕年:《易學通論》,臺北:大溢出版社,2003年。\n林慶彰:《明代經學研究論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n祁潤興:《周易義理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n金景芳、呂紹綱:《周易全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n南懷瑾、徐芹庭註譯:《周易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年。\n胡自逢:《先秦諸子易說通考》,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89年。\n胡自逢:《周易鄭氏學》,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0年。\n胡自逢:《程伊川易學述評》,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n范良光:《易傳道德的形上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0年。\n唐明邦、汪學群:《易學與長江文化》,武漢:湖北教育出版社,2004年。\n唐琳:《朱震的易學視域》,北京:中國書社,2007年。\n孫劍秋:《易理新研》,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7年。\n容肇祖:《明代思想史》,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16年。\n徐芹庭:《易經研究》,臺北:五洲出版社,1997年。\n徐芹庭:《易經源流》,北京:中國書店,2008年。\n徐芹庭:《易經詳解》,北京:中國書店,2008年。\n徐芹庭:《虞氏易述解》,臺北:五洲出版社,1974年。\n高懷民:《大易哲學論》,臺北:作者自印,1988年。\n高懷民:《中國哲學在皇皇易道中成長發展》,臺北:作者自印,1999年。\n高懷民:《先秦易學史》,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90年。\n高懷民:《宋元明易學史》,南寧: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年。\n高懷民:《兩漢易學史》,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0年。\n高懷民:《邵子先天易哲學》,臺北:作者自印,1987年。\n常秉義:《周易與歷法》,北京:中國華僑出版社,2002年。\n張立文:《周易帛書今注今譯》,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1年。\n張吉良:《周易哲學和古代社會思想》,濟南:齊魯書社,1998年。\n張善文:《象數與義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7年。\n張善文:《歷代易家與易學要籍》,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8年。\n張漢:《周易會意》,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n張濤:《秦漢易學思想研究》,北京:中華書局,2005年。\n張濤主編:《周易文化研究(第一輯)》,北京:東方出版社,2009年。\n章秋農:《周易占筮學》,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99年。\n郭建勳注譯、黃俊郎校閱:《新譯易經讀本》,臺北:三民書局,1996年。\n郭彧:《京氏易傳導讀》,濟南:齊魯書社,2002年。\n郭彧:《京氏易源流》,北京:華夏出版社,2007年。\n郭齊勇主編:《宋明時期湖北的儒學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3年。\n郭慶藩:《莊子集釋》,臺北:貫雅文化,1991年。\n陳來:《宋明理學》,臺北:允晨文化,2010年。\n陳鼓應、趙建偉:《周易注譯與研究》,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n陳鼓應:《易傳與道家思想》,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4年。\n陳睿宏(伯适):《義理、象數與圖書之兼綜-朱震易學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1年。\n陳睿宏:《宋元時期易圖與數論的統合典範──丁易東大衍數說圖式結構化之易學觀》,臺北:文史哲出版社,2014年。\n陳睿宏:《宋代圖書易學之重要輯著──《大易象數鈎深圖》與《周易圖》一系圖說析論》,臺北:政大出版社,2016年。\n陳寶良:《明代士大夫的精神世界》,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7年。\n傅隸樸:《周易理解》,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9年。\n程石泉:《易學新探》,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3年。\n黃沛榮:《易學論著選集》,臺北:長安出版社,1985年。\n黃忠天:《周易程傳註評》,臺北:高雄復文圖書出版社,2006年。\n黃慶萱:《周易縱橫談》,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5年。\n楊吉德:《周易卦象與本義統解》,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n楊自平:《世變與學術──明清之際士林易學與殿堂易學》,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2年。\n楊自平:《清初至中葉易學十家之類型研究》,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7年。\n楊錦銓:《易經古義解讀》,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2年。\n葉福翔:《易玄虛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n廖名春:《帛書易傳初探》,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8年。\n劉大鈞:《周易概論》,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n劉大鈞:《象數精解》,成都:巴蜀書社,2004年。\n劉大鈞主編:《大易集述》,成都:巴蜀書社,1998年。\n劉大鈞主編:《大易集奧》,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n劉玉建:《兩漢象數易學研究》,南寧:廣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n劉瀚平:《宋象數易學研究》,臺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n劉瀚平:《周易思想探微》,臺北:商鼎文化出版社,1997年。\n潘雨廷:《易學史叢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n潘雨廷:《讀易提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n鄧球柏:《帛書周易校釋》,長沙:湖南出版社,1996年。\n鄭衍通:《周易探原》,臺北:文史哲出版社, 2002年。\n鄭萬耕:《易學源流》,瀋陽:瀋陽出版社,1997年。\n盧央:《京氏易傳解讀》,北京:九州出版社,2004年。\n盧央:《京房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8年。\n盧央:《易學與天文學》,臺北:大展出版社,2005年。\n賴貴三:《易學思想與時代易學論文集》,臺北:文津出版社,2007年。\n戴君仁:《談易》,臺北:臺灣開明書店,1982年。\n戴璉璋:《易傳之形成及其思想》,臺北:文津出版社,1989年。\n鍾泰德:《易經研究》,臺北:文英堂出版社,1998年。\n顏國明:《易傳與儒道關係論衡》,臺北:里仁書局,2006年。\n嚴靈峰:《馬王堆帛書易經斠理》,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4年。\n\n三、論文期刊(依姓氏筆劃排序)\n(一)學位論文\n王新生:《《俚言解》整理與研究》,上海:上海師範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3年。\n吳菁珂:《北宋易學的開放性詮釋》,石家莊:河北大學中國古代史碩士論文,2012年。\n周志波:《《古俗字略》研究》,保定:河北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論文,2008年。\n胡傑:《張栻經學與理學探析》,成都:四川師範大學政治教育學院碩士論文,2010年。\n孫計康:《明代:《孟子》考據學研究》,揚州:揚州大學中國古典文獻學碩士論文,2010年。\n涂雲清:《吳澄易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97年。\n張嘉雯:《明陳士元:《論語類考》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n許秀貞:《明代易學著述考》,臺北:國立臺北大學古典文獻與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n曾復祺:《朱震易學之研究》,臺北:私立銘傳大學應用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n楊東:《王弼易學與程頤易學的比較研究》,成都:四川省社會科學院中國哲學碩士論文,2002年。\n楊淑瓊:《虞翻易學研究──以卦變和旁通為中心的展開》,臺中:國立中興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n葉穗:《《古俗字略》注音釋羲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漢語言文字學碩士論文,2014年。\n葛雅:《《論語》名物詞研究──以陳士元《論語類考》為研究基點》,西安:西北大學古代文學碩士論文,2005年。\n詹景安:《熊過《周易象旨決錄》研究》,高雄:高雄師範大學經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n劉新平:《易學中的五行思想研究》,長沙:湖南師範大學中國哲學碩士論文,2014年。\n韓賀舟:《邵雍易哲學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學中國哲學碩士論文,2014年。\n江弘毅:《宋易大衍學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1年。\n官岳:《來知德易學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08年。\n林志孟:《俞琰易學思想研究》,臺北:私立文化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4年。\n徐瑞:《周易符號結構論》,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10年。\n高新滿:《俞琰易學研究》,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12年。\n張國洪:《吳澄的象數義理之學》,濟南:山東大學中國哲學博士論文,2006年。\n許朝陽:《胡煦易學研究》,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年。\n許維萍:《宋元易學的復古運動》,臺北:私立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0年。\n陳睿宏(伯适):《惠棟易學研究》,臺北: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n黃忠天:《宋代史事易學研究》,臺北: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博士論文,1994年。\n劉慧珍:《漢代易象研究》,臺北:私立輔仁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1997年。\n\n(二)中文期刊\n王新春:〈哲學視野下的漢易卦氣說〉,《周易研究》,2002年第6期,頁50-61。\n王樹人、喻柏林:〈《周易》的「象思維」及其現代意義〉,《周易研究》,1998年第1期,頁1-8。\n任蘊輝:〈論漢代易學的納甲〉,《中國哲學史》,1993年第8期,頁73-80。\n何茂活:〈從《古俗字略》看漢字簡化的歷史基礎──兼論該書的辭書學價值〉,《辭書研究》,2012年第1期,頁67-73。\n李輝:〈《孟子》句讀考異〉,《古籍整理研究學刊》,2015年第1期,頁38-46。\n杜文才:〈《歸雲別集》與《歸雲外集》子目探討〉,《圖書情報論壇》,1997年第2期(總第34期),頁74-75。\n周山:〈《周易》詮釋若干問題思考〉,《中國哲學》,2004年第期,頁49-55。\n周立升:〈虞翻象數易論綱──兼論虞氏易注的道家傾向〉,《中國哲學》(長沙:岳麓書社,1993)第十六輯,頁173-296。\n林辰:〈《荒史》不荒〉,《中國圖書評論》,2003年第3期,頁36-37。\n林忠軍、張沛:〈略論明代易學的形成、演變及意義〉,《周易研究》,2016年第3期,頁37-43。\n林忠軍:〈《易緯》宇宙觀與漢代儒道合流趨向〉,《中國哲學》,2002年第12期,頁52-56。\n林金泉:〈《周易》與陰陽五行思想〉,《孔孟月刊》,1981年9月,第21卷第1期,頁4-9。\n林麗真:〈如何看待易「象」──由虞翻、王弼與朱熹對易「象」的不同看法說起〉,《周易研究》,1994年第4期,頁35-41。\n邵則遂:〈陳士元《俗用雜字》中的應城方言詞〉,《語言研究》,2008年第4期,頁89-93。\n金生楊:〈明代西蜀熊過之易象學〉,《周易研究》,2013年第5期,頁56-65。\n胡鳴盛:〈陳士元先生年譜〉,收於《國立北平圖書館館刊》第三卷第五輯,1929年,頁605-635。\n唐明貴:〈陳士元《論語類考》探微〉,《齊魯文化研究》,2010年第9輯,頁233-238。\n徐朝陽:〈理學中的寂感形態及其意義〉,《國文學報》,2015年6月,第57期,頁113-144。\n郝繼東:〈陳士元《俗用雜字》說略〉,《文化學刊》,2018年第09期,頁191-195。\n常秉義:〈「卦變」說辨析〉,《周易研究》,1997年第4期,頁15-24。\n張沛:〈李道平疏文中的易學思想〉,《蘭州學刊》,2014年第4期,頁12-17。\n張素卿:〈從典範轉移論惠棟《周易本義辨證》,2013年6月,第53期,頁93-118。\n張素卿:〈惠棟論《易》之「大義」與「微言」〉,《國文學報》,2014年12月,第56期,頁123-152。\n曹樹明、宋錫同:〈王弼「卦主說」探微〉──對《易傳》以來「卦主」思想的繼承與發展,《管子學刊》2009年第1期,頁74-88。\n郭彧:〈卦變說探微〉,《周易研究》,1998年第1期,頁9-20。\n郭素紅:〈明代易學中的漢學傾向〉,《東嶽論叢》,2009年10月,第30卷第10期,頁110-113。\n陳睿宏:〈《大易象數鈎深圖》所見鄭東卿易學圖式之象數觀析論〉,《成大中文學報》,2015年12月,第51期,頁1-30。\n陳睿宏:〈《大易象數鈎深圖》所見鄭東卿易學圖式之義理思想析論〉,《清華中文學報》,2015年12月,第14期,頁175-230。\n陳睿宏:〈丁易東大衍數說聯結圖書易學析論〉,《東吳中文學報》,2014年5月,第27期,頁145-184。\n陳睿宏:〈圖書易學的延續與開展──論元代張理圖書易學之重要內涵〉,《東華漢學》,2014年6月,第19期,頁195-242。\n傅榮賢:〈孟喜易學略論〉,《周易研究》,1994年第3期,頁4-7。\n黃君棚、鍾雅瓊:〈张浚、张栻父子易学思想比较研究〉,《中華文化論壇》,2018年第8期,頁4-11。\n楊正業:〈簡論《古俗字略》──兼及《漢語大字典》疑難字〉,《辭書研究》,2003年第5期,頁127-130。\n楊自平:〈何楷《古周易訂詁》的訂詁成果析論〉,《鵝湖學誌》,2011年12月,第47期,頁93-139。\n楊自平:〈胡炳文易學學統的建立與《本義》會通眾說析論〉,《成大中文學報》,2017年9月,第58期,頁23-58。\n楊自平:〈從《周易集說》、《讀易舉要》談俞琰的《易》學觀及治《易》特色〉,《政大中文學報》,2015年6月,第23期,頁103-130。\n楊自平:〈黃道周《易象正》治《易》析論〉,《當代儒學研究》,2010年6月,第8期,頁19-55。\n楊效雷:〈吳澄的卦主、卦統、卦變說〉,《周易研究》,2012年第5期,頁41-49。\n葉穗、鄭賢章:〈《古俗字略》疑難注音釋義札考〉,《桂林航天工業學院學報》,2013年第4期,頁434-438。\n葉穗、鄭賢章:〈《古俗字略》與《龍龕手鏡》注音釋義對比研究〉,《懷化學院學報》,2014年第6期,頁89-91。\n熊加全:〈第二版《漢語大字典》引《古俗字略》疑誤舉例〉,《保定學院學報》,2014年06期,頁76-80。\n趙榮波:〈卦主說芻議〉,《周易研究》,2003年第2期,頁66-73。\n劉玉建:〈五行說與京房易學〉,《周易研究》,1996年第4期,頁1-11。\n劉玉建:〈試論京房易學中的世卦起月例〉,《周易研究》,1996年第2期,頁17-20。\n劉玉建:〈論魏氏月體納甲說及其對虞氏易學的影響〉,《周易研究》,2001年第4期,頁21-25。\n劉瑾輝、孫計康:〈明代《孟子》考據學綜論〉,《求是學刊》2011年第2期,頁140-146。\n劉瑾輝、孫計康:〈明代《孟子》考據學舉要〉,《閱江學刊》,2010年第6期,頁91-98。\n劉體勝:〈晚明陳士元易學思想探繹〉,《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年8月,第4期,頁148-151。\n劉體勝:〈陳士元的《語》《孟》學〉,《江漢論壇》,2009年第7期,頁41-45。\n鄭萬耕:〈易學中的陰陽五行觀〉,《周易研究》,1994年第4期,頁24-32。\n鄭萬耕:〈易學中的整體思維方式〉,《周易研究》,1995年第4期,頁62-70。\n韓佳琦:〈《俚言解》研究〉,《文化學刊》,2008年第4期,頁109-114。\n聶玉海:〈《左傳》記載的《周易》應用情況〉,《殷都學刊》,1997年第2期,頁24、25、4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515102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151029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2901.pdf3.57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Altmetric

Altmetric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