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5743
題名: TFT師資培訓模式及組織營運之創新與影響
作者: 蕭宏倉
Hsiao, Hung-Tsang
貢獻者: 莊國榮
蕭宏倉
Hsiao, Hung-Tsang
關鍵詞: 為台灣而教
師資培訓
組織營運創新
影響力
日期: 2019
上傳時間: 5-Sep-2019
摘要: 台灣師資培育體系走到今日,培育出無數個教師,但是這些教師真的符合我們心中所期待的老師嗎?教育本身,應該處於競爭或是合作關係?為台灣而教在2013年來到台灣之後,自詡為領導力人才培育的航空母艦,也可以視為另類的師資培育系統,關心偏鄉地區「教育不平等」的問題,希望透過組織的力量可以做到為在台灣生長的每一個孩子創造平等教育機會,因此想藉此機會了解「為台灣而教」對於台灣所帶來的影響是什麼?而TFT的師資培訓模式對比於過去傳統師資培育模式有何不同?而這種模式的創新之處為何?這樣的組織營運方式,有什麼創新的地方?\n而本研究透過內容分析法、實地訪談、新聞、影音媒體的分析,最後輔以研究者本身在組織實習的經驗作為此次研究的主要方向。而在研究之後發現為台灣而教所產生的影響包括:一、對於所謂的優質教育有不一樣的定義;二、越來越多人願意對於教育付諸行動;三、更多的跨領域合作,影響更多群眾;四、對於偏鄉的想像不再只是片面;五、培育出越來越多的領導人才開始發揮影響力。而為台灣而教的創新之處在於:一、師資培訓課程的創新;二、組織營運以故事的方式行銷;三、與政府維持友好關係;四、與體制內學校採取雙向合作模式。
參考文獻: 王千美(1992)。利益團體遊說活動對於政策制定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台北市。\n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台北:幼獅。\n王麗雲、徐銘璟(2015)。芬蘭師資培育制度特色及其對台灣師資培育之啟示。教育實踐與研究,28(1),167-206。\n吳明玨、黃仁瑜、羅天豪、傅雅蘭(2010)。芬蘭教育:理論與實務(修訂初版),台北,教育資料館。\n李俊湖(2009)。教育品質與管控機制。師苑鐸聲,26(6),1-2。\n李淑菁(2015)。師資培育多元化了嗎?2015年11月19日,取自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54/article/3537。\n李淑菁(2017)。師培教育缺少了什麼?未來教師需要的能力,2017年10月24日,取自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54/article/6262。\n李淑菁(2018)。如何選出適合成為教師的師資師培生?台灣教育評論月刊,7(5),167-171。\n周世娟(2004)。屏東縣團小級任教師情緒管理與班級氣氛關係之研究。屏東師範學院教育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未出版,屏東市。\n周祝瑛(2003)。誰捉弄了臺灣教改?。臺北:心理。\n帕思.薩爾博格(2013)。芬蘭教育這樣改!(林曉欽譯),台北:商周出版。\n林志華(2008)。高雄縣國小兼任行政職務教師人格特質、工作滿意度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國立台東大學教育學系(所)學校行政碩士班碩士論文,未出版,台東縣。\n林國棟(2009)。日本的Lesson Study 如何引發教師專業發展之探究。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5(1),165-184。\n林雪惠、潘靖瑛(2012)。教師人格特質、情緒管理、領導行為與 班級經營效能相關性之統合分析。教育與多元文化研究,6,23-59。\n肯‧貝恩(2005)。如何訂做一個好老師(傅士哲譯),台北:大塊文化。\n姚如芬(2011)。緣「案例研討」之路徑學習教數學-以職前教師為例。科學教育學刊,19(4),283-308。\n姜元閔(2009)。國內報紙如何形塑「中國形象」之內容分析–以聯合報、自由時報、蘋果日報為例。國防大學政戰學院新聞學系碩士學位論文,未出版,台北。\n施又瑀、施喩琁(2019)。務實的教師專業發展。台灣教育評論月刊,8(2),37-45。\n為台灣而教(編)(2014)。TFT2014年度報告。台北:為台灣而教。\n為台灣而教(編)(2016)。TFT2016年度報告。台北:為台灣而教。\n為台灣而教(編)(2017)。TFT2017年度報告。台北:為台灣而教。\n為台灣而教(編)(2019)。為台灣而教的五年。台北:為台灣而教。\n孫本初(2005)。非營利組織之政策影響以及社會期待。T&D飛訊,32,1-2。\n徐淑華、葉弼雯(2010)。人格特質、工作特性、工作滿意度之研究 -以苗栗地區國小教師為例。台灣首府大學學報,1,1-21。\n高富美(2014)。改善偏鄉小校教師流動率之淺見。台灣教育評論月刊,3(5),75-76。\n國家教育研究院(編)(2018)。中華民國教育年報106年版。台北,國家教育研究院。\n張鈿富、吳慧子、吳舒靜(2010)。問題建構分析台灣師資培育政策之規劃。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6,207-230。\n張德銳(2003)。中小學初任教師的教學困境與專業發展策略。教育資料集刊, 28,129-144。\n張繼寧(2010)。為美國而教。台灣師資培育電子報,5,1-3。\n張繼寧(2011)。教師效能對學生學業成就的影響力有多大。台灣師資培育電子報,16,1-5。\n教育部(2012)。中華民國師資培育白皮書。台北,教育部。\n符碧真(2016)。實地學習:銜接師資培育理論與實務的藥方?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2(2),57-84。\n許禎元(2003)。內容分析法的研究步驟與在政治學領域的應用。師大政治論叢,創刊號,1-29。\n陳之華(2008)。沒有資優班-珍惜每個孩子的芬蘭教育。台北:木馬文化。\n陳政智、林于雯、黃千育(2006)。非營利組織行銷與募款的新通路:網際網路。社區發展季報,115期,101-111。\n陳盈宏(2013)。促進學生學習力的中小學校長領導,2013年11月1日,取自https://epaper.naer.edu.tw/print.php?edm_no=75&content_no=1948。\n陳瑜容、林世崇(2009)。優良英文教師特質研究優良英文教師特質研究-以台南市國中生為調查樣本。南台人文社會學報,2,219-249。\n游美惠(2000)。內容分析、文本分析與論述分析在社會研究的運用。研究調查,(8),5-42。\n楊孝嶸(1989)。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13版。台北:東華。\n楊振昇(2014)。教學領導與教師專業發展。教育資料集刊,28,287-311。\n葉丙成(2015)。為未來而教-葉丙成的BTS教育新思維。台北:天下雜誌。\n詹志禹(2017)。詹志禹:學習實驗教育精神,師資培育的藍海策略,2017年8月2日,取自https://flipedu.parenting.com.tw/article/3736。\n詹惠雯(2014)。初任導師的困境與所需協助之探討。台灣教育評論月刊,3(7),107-109。\n甄曉蘭(2007)。偏遠國中教育機會不均等問題 與相關教育政策初探。教育研究集刊,53(3),1-35。\n趙曉美、潘淑芬(2003)。台北市立體育學院值錢教師學習策略與學習適應之研究。北體學報,11,127-142。\n劉妙真(2005)。我國師資培育之現況與檢討。學校行政,39。201-212。\n劉宗明、黃德祥(2008)。國中教師人格特質與教學效能之研究。臺北市立教育大學學報,39(2),1-34。\n劉政暉(2018)。「偏鄉教育」問題在哪?打破低期待與標籤化,別讓他們繼續被犧牲2018年3月14日。取自\n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407/article/6685。\n劉述懿、劉延昌(2016)。給偏鄉孩子穩定優質師資。台灣教育評論月刊,5(9),126-130。\n簡紅珠(2006)。優質教學釋義與啟示。教育研究與發展期刊,2(2),1-17。\n顏佩如、歐于菁、王蘊涵(2012)。芬蘭中小學師資培育碩士化制度與 最新師資培育政策發展之研究。國立台中教育大學學報,26(1),31-54。\n魏曼伊(2009)。芬蘭小學師資培育 課程規劃之探究。教育資料集刊,41,233-252\n饒見維(2003)。教師專業發展:理論與實務。台北市:五南。\nBabbie, E.(1995).The Practice of Social Research (Seventh Edition). Belmont: Wadsworth Publishing Company.\nDeborsh,A(2009)Counterpoint: Why I oppose Teach for America. https://web.archive.org/web/20090707055850/http://www.startribune.com/opinion/commentary/49234672.html\nGreg,P(2009)Teach for America: Elite corps or costing older teachers jobs?USA Today. Retrieved 2009.\nLewis, C., Perry, R., & Murata, A.(2006). How should research contribute to instructional improvement?The case of lesson study. Educational Researcher,35(3),3-14.\nLi-fangZhang(2007). Do personality traits make a difference in teaching styles among Chinese high school teachers? Personality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s(p668-p679).ELSEVIER\nMcCrae & Costa (1987). Validation of the five-factor model of personality across instruments and observers. J Pers Soc Psychol, 81-90\nNeuman, W. L.(1997). Social Research Methods-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Approaches. Allyn and Bacon.\nRoberts, M. S. & Pruitt, Z. E.(2003).School as professional learning communities: Collaborative activities and strategies fo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Thousand Oaks,CA: Corwin Press,Inc.\nValerie,S(2014). This took Teach For America 24 years to figure out? The Washington post. https://www.washingtonpost.com/news/answer-sheet/wp/2014/03/11/this-took-teach-for-america-24-years-to-figure-out/?utm_term=.fce6900385af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公共行政學系
105256037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52560372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37201.pdf3.7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Altmetric

Altmetric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