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5967
題名: 翻牆而出:新媒體藝術的美術館出走
Reaching Beyond the Wall: New Media Art`s Breakout from Museums
作者: 李頤欣
貢獻者: 陶亞倫
Tao, Ya-Lun
李頤欣
關鍵詞: 新媒體藝術
媒體藝術
科技藝術
數位藝術
媒介情境
日期: 2019
上傳時間: 5-Sep-2019
摘要: 2016年,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執行長黃文浩在「第十屆台北數位藝術節」開幕講席間坦言,台北數位藝術中心將於該年度歇業,而十年來由數位藝術中心所承辦的數位藝術節,也將交由其他單位負責承攬。台北數位藝術中心雖立足「台北」,實際上卻扮演整個台灣新媒體藝術重要推手的角色。當時消息一出,的確令人感嘆十年來兢兢業業的成功將付諸流水,但卻也是一個值得重新檢視新媒體藝術發展歷程的時點。\n新媒體藝術在台灣發展,最早可追溯至1979年澳洲藝術家Gary Levenberg的雷射藝術公演,及其後幾年之間由旅日藝術家盧明德、郭挹芬帶起的媒體藝術風潮。隨著媒介的推陳出新,新媒體藝術的形式及內涵不斷演進,而藝術形式的轉變,也牽動著新媒體時代下的藝術行為,對既有的規範提出挑戰。\n本研究以釐清新媒體藝術在台灣發展路徑及其所祭出挑戰為研究目標,結合文獻分析及業內人士訪談,釐清新媒體藝術的演進歷程及其發展動能,再以梅羅維茨的媒介情境理論理解新媒體藝術對當代藝術界所提出挑戰,試以從媒介觀點理解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藝術行為。\n研究結果發現,由於新媒體藝術與新傳播科技之間的連動關係緊密,只消科技發展,藝術形式及創作內涵便會跟著有所進展,以至於在發展近四十年的今日,新媒體藝術的面貌及其疆界尚屬模糊,而其發展歷程及定義在國內學者、藝評家及創作者也仍未有定論。但我們仍能追蹤新媒體藝術的發展路徑,便以其媒介性質辨識出數個其已為當代藝術界帶來的挑戰,包括觀眾的角色變化、詮釋性媒體與藝術媒體之爭,以及新媒體藝術的收藏及再詮釋問題。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n王品驊(2005)。意念成「真」—快感——奧地利電子藝術節25年大展。典藏今藝術,155,106-107。\n王柏偉(2017)。台灣數位藝術趨勢觀察初探:2006-2016。給下一輪台灣數位藝術的文件:2006-2016(吳嘉瑄編,頁39-47)。台北市:數位藝術基金會。\n王貞子、劉志強(2006)。從旁觀到參與:新媒體敘事結構解析。媒介擬\n想:數位媒體與科技文化,4,92-112。\n王聖閎(2014,7月)。行為表演、裝置與錄像的模糊交會:從臺灣錄像藝術史書寫中的類型化問題談起。藝術觀點,59,36-59。\n王嘉驥(2004)。台灣媒體藝術發展評述。漫遊者:數位媒體的行進與未\n來國際論壇峰會。台中:國立台灣美術館。\n台北縣文化局(2000)。發光的城市:2000北縣國際科技藝術展。台北縣:台北縣文化局。\n曲德益(主編)(2015)。啟視錄:臺灣錄像藝術創世紀。台北:台北藝術大學關渡美術館。\n吳嘉瑄(2017年11月30日)。方舟航向何處? 國立臺灣美術館數位藝術發\n展的初步觀察。台灣數位藝術資料庫。上網日期:2019年1月4日,取自http://www.digiarts.org.tw/DigiArts/DataBasePage/4_91982254211000/Chi\n李立鈞(2014,2月)。類比與數位1:數位(新)時代,典藏今藝術,257,108-109。\n李鳳鳴、張晴文(2008)。新媒體藝術Q&A。藝術家,398,368-375。\n杜珮瑩(2014)。當代新媒體藝術之特質與展覽成效研究—以台北數位藝術節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所,台北市。\n肖志軍譯(2002)。消失的地域:電子媒介對社會行為的影響。北京:清華大學。(原書:Meyrowitz, J. [1985]. No sense of place: The impact of electronic media on social behavior. London, U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n林志明(2005,12月)。新媒體藝術之「新」的藝術向度。哲學與文化,\n32(12),125-136。\n林其蔚(2006,9月)。知識份子與一群不怕死的混混—林其蔚談龐克與台灣學運反文化。典藏今藝術,156,94-95。\n林怡秀(2016,12月)。以參觀人數決定實驗發展 台北數位藝術中心的不\n明將來。典藏‧今藝術,291,84-85。\n林素惠(2012,11月)。當代藝術與傳播媒介關係之研究:以法國藝術家馬修.羅罕特(Matthieu Laurette)和閱聽人互動的作品為例。現代美術\n學報》,24,115-137。\n邱誌勇(2010,7月)。從白色方塊到黑盒子,及其超越:論新媒體藝術的策展現實。藝術觀點 ACT,43。\n邱誌勇(2011)。當代藝術集體運動:新媒體藝術跨領域發展趨勢,及其\n可能。數位藝述,1,8-21。\n邱誌勇(2012,7月)。填補空隙:論新媒體藝術作品中觀者的位置。傳\n播研究與實踐,2(2),101-138。\n邱誌勇(2014年9月29日)。從曼諾維奇(Lev Manovich)的觀點看演化中的新媒體。台灣數位藝術資料庫。上網日期:2018年12月18日,取自http://www.digiarts.org.tw/DigiArts/DataBasePage/4_88532502521216/4_88532\n姚瑞中(2007,2月)。台灣新媒體藝術發展回顧1984-2006。藝術認證,12, 24-31。\n孫松榮、王品驊、王柏偉(2014,7月)。錄影藝術的跨地鍵結:盧明德與郭挹芬的複合媒體創作。藝術觀點,59,45-55。\n孫松榮(2017,11月)。延遲影形力:1980年代華語語系單頻道錄像藝術的政治批判芻議。現代美術學報,34,65-90。\n席慕蓉(1980,6月)。試探雷射繪畫的創作。藝術家,61,141。\n袁廣鳴(2016年9月22日)。初探台灣媒體藝術發展脈絡1979-2000。台灣數位藝術資料庫。上網日期:2018年11月20日,取自http://www.digiarts.org.tw/DigiArts/DataBasePage/4_88361759652867/Chi\n張凱翔(2017年1月2日)。〈台北都會〉數位藝術中心將閉館 藝文團體:\n倒退10年。自由時報。取自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1067751\n張榮森(2001)。楊英風與台灣雷射藝術之技術發展。人文‧藝術與科技\n-楊英風紀念文集,頁369。新竹:交通大學。\n張賜福(2017)。數位藝術的科學研究。給下一輪台灣數位藝術的文件:2006-2016。(吳嘉瑄編,頁39-47)。台北市:數位藝術基金會。\n陳界仁(2018,5月)。關於「美國文化中心」封殺「告白二十五」個展事件--補述。藝術觀點,74,130-132。\n陳禹先(2017)。數位科技文化資產的保存與維護:以國立台灣美術館新媒體藝術典藏品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與古物維護研究所,台南市。\n陳禹先(2018年9月18日)。「藝術家,你的原作呢?」談台灣時基媒體藝術的保存與再現。數位荒原。上網日期:2019年2月26日,取自http://www.heath.tw/nml-article/where-is-your-original-work-lets-talk-about-the-\npreservation-and-the-re-exhibition-of-taiwanese-time-based-media-art/\n曾鈺涓(2009)。缺席的一段歷史 從「藝術與科技」到「數位藝術」。美育,196,12-21。\n曾鈺涓(2010)。當代數位互動藝術之特質。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新竹市。\n游崴(2005)。不只是一場瞬時愉悅—「快感—奧地利電子藝術節25年大展」國美館登場。典藏今藝術,155,92-93。\n游崴(2014,7月)。地下與主流文化場域的交鋒—吳中煒與九O年代破爛視聽。藝術家,470,212-219。\n游崴(2018年7月10日)。2005-2006台灣視覺藝術評論觀察報告(二)。上網日期:2018年11月18日,取自http://news.deoa.org.tw/index/contentpage?id=161\n游崴、吳垠慧(2006年9月)。是沃土還是荒地?──台灣新媒體藝術發展環境現況考察,典藏‧今藝術,168,126-130。\n馮馨(2015)。新媒體策展的開端—「發光的城市」(2000)。台灣當代策展二十年(呂佩怡編,頁228-243)。台北:典藏藝術家庭。\n黃海鳴(2005,12月)。城市的生產性藝術介入網絡。典藏今藝術,\n159,109-114。\n黃學碩(2015)。新媒體藝術的語藝意涵研究:社會符號學取徑的探索。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台北市。\n黃麗絹譯(1996)。藝術開講。台北:藝術家。(原書:Atkins, R. [1990]. Art Speak: a guide to contemporary ideas, movement and buzzwords.)\n楊英風(2007)。雷射在藝術上的震撼與期待。楊英風全集第十三卷:文集I(蕭瓊瑞編,頁115-117)。台北市:藝術家。\n葉謹睿(2005)。數位藝術概論:電腦時代之美學、創作及藝術。台北市:藝術家。\n廖雪芳(1979,12月)。席幕蓉從繪畫到雷射,藝術家,55,104-108。\n劉俊裕(2018年8月28日)。文化與科技共融:浮現中的臺灣文化科技政策。台灣數位藝術資料庫。上網日期:2019年1月4日,取自https://www.digiarts.org.tw/DigiArts/DataBasePage/4_115410750937010/Chi\n劉海北(1985)。雷射光電之基本嘗試。雷射藝術特展-雷射•藝術•生\n活,頁69。台北:台北市立美術館。\n蔡昀芝(2018年5月8日)。從臺北數位藝術中心「被閉館」,看政府的「佛系」文化推廣。The News Lens關鍵評論。上網日期:2018年8月26日,取自 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95150\n盧玉涵(2010)。未來的備忘錄:新媒體藝術典藏的展示預備。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南藝術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台南市。\n盧明德(1987,12月)。20世紀美術複合媒體的傾向—媒材、環境、行為、記號,雄獅美術,202,47-48。\n駱麗真(2011)。台灣新媒體藝術教育與創作發展間之相互影響。未出版之博士論文,交通大學應用藝術研究所,新竹市。\n駱麗真(2017)。在下一個十年:回望台灣數位藝術歷程。給下一輪台灣數位藝術的文件:2006-2016(吳嘉瑄編,頁39-47)。台北市:數位藝術基金會。\n羅悅全(2011)。台灣的聲音解放運動。2011年威尼斯雙年展台灣館導\n覽手冊。\n蘇守政(1996,3月)。從「錄影藝術」的脈絡省視台灣的錄影藝術。雄\n獅美術,301,15-18。\n\n英文文獻\nCook, S., Graham, B. (2010). Rethinking Curating: Art After New Media. Cambridge, MA: The MIT Press.\nCook, S., & Barkley, A. K. (2016). The Digital Arts In and Out of the Institution—Where to Now?. A Companion to Digital Art, 494-515.\nDekker, A. (Ed.). (2013). Speculative Scenarios: or what will happen to digital art in the future? Baltan Laboratories.\nDietz, S. (2005). Collecting New Media Art: Just Like Anything Else, Only Different. In B. Altshuler (Eds.), Collecting the New: Museums and Contemporary Art, 85-101\nJorgensen, B. S., & Stedman, R. C. (2001). Sense of place as an attitude: Lakeshore owners attitudes toward their properties.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psychology, 21(3), 233-248.\nManovich, L. (2001). The language of new media. MIT Press.\nMoores, S. (2012). Media, Place & Mobility. Macmillan International Higher Education.\nMorris, S. (2001, October, 4). Museums and New Media Art: A Research Report Commissioned by the Rockefeller Foundation. Retrieved February 24, 2019, from http://www.rockfound.org/Documents/528/MuseUlTIs_and_New\n_Media_Art.pdf\nMuller, L., Edmonds, E. (2006). Living Laboratories: making and curating interactive art. SIGGRAPH `06 ACM SIGGRAPH 2006, 160-163.\nPendit, U. C., Zaibon, S. B., & Abubakar, J. A. (2015). Digital interpretive media usage in cultural heritage sites at yogyakarta. Jurnal Teknologi, 75(4).\nRinehart & J. Ippolito (2014), Re-collection: Art, New Media, and Social Memory. MIT Press.\nRinehart, R. (2016). One of Us! On the Coupling of New Media Art and Art Institutions. In C. Paul (Eds.), A Companion to Digital Art, 482-493\nRush, M. (2005). New media in art. Thames & Hudson.\nSmithsonian American Art Museum, Smithsonian’s Time Based Media and Digital Art Working Group (2014, July). The Smithsonian Interview Project: Questions on Technical Standards in the Care of Time-Based and Digital Art: Ten Insights from Artists and Experts in the Field. Retrieved December 7, 2018, from https://www.si.edu/content/tbma/documents/SI_TBMA_10_Insights.pdf\nTribe, M., Jana, R. (2009). New media art. Taschen.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10546404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46404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404101.pdf17.1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Altmetric

Altmetric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