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6148
題名: 十八世紀的恰克圖大黃貿易-以穆氏家族為例
Kyakhta Rhubarb Trade Business under the 18th Century: The Mu Family Case
作者: 王士銘
Wang, Shih-Ming
貢獻者: 政大史粹
關鍵詞: 大黃;恰克圖;穆氏家族
Rbubarb ; Kyaktba ; Mu family
日期: Dec-2012
上傳時間: 10-Sep-2019
摘要: 自大航海時代以來,歐洲各國分別透過陸地與海洋的貿易路線,與中國往來。例如:清代,歐洲人在廣州、恰克圖等貿易口岸購買茶葉、大黃、棉布、絲網等商品。在傳統西洋醫學裡,歐洲人認為中國甘肅、陝西地區出產的大黃是具有強健臟腑、鎮靜清熱等療效的藥材;因此,他們希望透過各種管道取得大黃。雍正五年(1727)年起,清廷與俄羅斯簽訂《恰克圖條約》在國境上互設市集以後,清廷准許穆氏家族每年輪班從甘肅、陝西地區運大黃至恰克圖販賣;俄羅斯也派遣商人前往恰克圖購買大黃。乾隆三年(1738),俄羅斯官方獨攬大黃生意,指定穆氏家族為唯一締結合約的大黃商人;並且,差派代表以毛皮或其他物資,向穆氏家族交易大黃。由於清廷與俄羅斯多次外交衝突,導致恰克圖市集數度關閉。關閉市集期間,清廷限制大黃不得出口俄羅斯;俄羅斯需求大黃熱切,無論是內地商人、新疆回商都願意冒險走私大黃圖利;他們透過蒙古王公、官員、喇嘛間接交易;或從新疆的布魯特、安集延等地出口轉賣。清廷查禁越嚴,大黃價格越好。面對這些商人的非法競爭,穆氏家族的利潤逐漸流失,資金週轉困難,他們多次請求清廷協助,維持生計。自乾隆五十七年(1792),清廷與俄羅斯簽訂《恰克圖市約》後,至鴉片戰爭前夕,恰克圖市集未再中斷,貿易活動穩定成長。這段期間,穆氏家族在清廷監督下,持續賣大黃給俄人。
關聯: 政大史粹, 23, 37-75
資料類型: article
Appears in Collections:期刊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33.pdf18.36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