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28950
題名: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後農民工流動趨勢的變化(1978~2018)─經濟發展、農民工移動與制度變遷之探討
Changes in Migrant Workers` Mobility after the Reform and Opening in Mainland China (1978 ~ 2018) ─Economic development, migration of migrant workers and institutional changes Discussion
作者: 劉衛邦
Liu, Uei-Bang
貢獻者: 傅豐誠
Fu, Feng-Cheng
劉衛邦
Liu, Uei-Bang
關鍵詞: 戶籍制度
土地承包制度
剩餘勞動力
兩權分離
三權分置
集體土地所有權
日期: 2020
上傳時間: 2-三月-2020
摘要: 中國大陸改革開放前,農民在人民公社制度束縛下無法退出農村,不能自由遷徙,更難進入城市。1978年農村經濟改革之初,安徽、四川等地農民摒棄集體勞動生產,自發進行包產到戶;隔年中共中央允許試行,成效顯著,1981年開始推廣。1982年中共中央發出關於三農問題的「一號文件」,對農村家庭聯產承包制全面肯定,至1984年全面施行,隨後人民公社正式廢除。\n在新制度下,省掉農業集體生產過程中過高的監督成本;交足集體所需,剩餘歸承包農戶,有效改善農民生產的激勵機制:農業生產力提升後,農戶平均分配的狹小耕地中原隱藏性失業的勞動力就變成顯性的過剩,此時過剩勞動力便有從生產率低下的農業中退出的誘因。僅靠制度改革或強化農業技術投入等措施,無法全面實現農村發展,農村要發展就須解決農業勞動力過多的問題。1978年後中國大陸農業剩餘勞動力開始向外轉移,40年來已有兩億以上的農民轉往非農部門發展,對大陸經濟成長做出巨大貢獻,也改變了城市及鄉村發展的風貌。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n一、中文部分\n(一)專書\n中共農業部鄉鎮企業司。中國鄉鎮企業統計摘要。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1992年。\n中共農業部。新中國農業60年─統計資料。北京:中國農業出版社,2009年。\n中共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1992-2008版)。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2-2008年。\n中共國家統計局。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2009-2019年版)。北京:中國國家統計局,2009-2019年。\n中共國家衛生和計劃生育委員會流動人口司。中國流動人口發展報告。北京:中國人口出版,2013年,頁3~4。\n白南生、宋洪遠。回鄉還是進城:中國農村外出勞動力回鄉研究。北京:財政經濟出版社,2002年。\n朱啟臻、宗成峰。「2008年中國農民工報告」。李小雲、左停、葉敬忠主編。中國農村情況報告(2008)。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9年。\n宋洪遠。改革以來中國農業與農村經濟政策的演變。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0年。\n杜鷹、白南生。走出鄉村:中國農村勞動力實證研究。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7年。\n李若建、閻至剛。走向有序:地方性外來人口管理法規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7月。\n汪洪濤。制度經濟學:制度及制度變遷性質解釋。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n汝信、陸學藝、李培林。2011年中國社會形勢分析與預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n孟昕。「中國勞動力市場緊張局勢和未來城鎮化挑戰」。宋立剛、郜若素、蔡昉主編。深化改革與中國經濟發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5年。\n林毅夫。中國經濟專題。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8年7月。\n林毅夫、蔡昉、李周。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臺北:聯經出版社,2017年4月。\n周其仁。產權與制度變遷─中國改革的經驗研究。北京:社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9月。\n周其仁。城鄉中國。北京:中信出版集團,2017年5月。\n周其仁。產權與中國變革。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7年7月。\n珀金斯(Dwight H. Perkins)著,宋海文譯。中國農業的發展(1368-1968)。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1984年9月。\n姚洋。發展經濟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4月。\n《南方都市報》特別報導組。「四川成都:登廣告喊鄉親回家」。中國農民工30年遷徙史─洪流。佛山市:花城出版社,2012年4月。\n徐友漁。形形色色的造反─紅衛兵精神素質的形成及演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9年。\n陳金永。「中國戶籍制度改革和城鄉人口遷移」。蔡昉、白南生主編。中國轉軌時期勞動力流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6月。\n陳釗。「改革開放中的戶籍制度:歷史、當下與未來」。張軍、王永欽主編。大轉型:中國經濟改革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上海:格致出版社,2019年1月。\n麥迪森(MaddiSon,A.),伍曉鷹、馬德斌譯。中國經濟的長期表現(西元960年-2030年)。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年3月。\n清華大學社會學系課題組。「短工化:農民工就業趨勢研究」。沈原主編。清華社會學評論第6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n梁海艷。「新生代農民工的困境」。中國流動人口的生存與發展狀況研究。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18年3月。\n張五常。賣橘者言。四川:人民出版社,1988年。\n張五常。再論中國。台北:遠流出版公司,1989年。\n張五常。經濟解釋(三卷本)。香港:花千樹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n張路雄。耕者有其田—中國耕地的現實與邏輯。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12年。\n張曉山。「中國農業農村改革與發展的幾個熱點問題」。蔡昉、李揚主編。解圍「十三五」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n陶文達。發展經濟學。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88年9月。\n賀雪峰。誰是農民:三農政策重點與中國現代農業發展道路選擇。北京:中信出版社,2016年。\n楊思遠。中國農民工的政治經濟學考察。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年7月。\n楊繼繩。「各省饑荒縱覽」。墓碑─1958-1962年中國大饑荒紀實(上篇)。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11年第9版。\n蔡昉、都陽、王美艷。勞動力流動的政治經濟學。上海:三聯書店,2003年。\n蔡昉、都陽編。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o.8劉易斯轉折點及其政策挑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n蔡昉主編。中國人口與勞動問題報告N0.11後金融危機時期的勞動力市場挑戰。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n蔡昉、趙文。「人口紅利何時消失:中國經濟的可持續性」。遲巍、理查德‧弗里曼、李宏彬。「適應真正的大變化:1989~2009年中國的勞動力市場」。青木昌彥、吳敬璉編。中國經濟新轉型。南京:譯林出版社,2014年。\n鄭海航。國有企業虧損研究。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8年。\n劉小萌。中國知青史─大潮(1966-1980年)。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2009年6月版。\n劉少奇。劉少奇選集(下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18年11月。\nDemurger, S.。「中國農村勞動力遷移的映射模式」。Huw Mckay、宋立剛主編。中國經濟再平衡與可持續增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nFFurubotn, E. G. and R. Richter,顏愛靜主譯。制度與經濟理論:新制度經濟學之貢獻。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1年9月。\n(二)期刊論文\n毛丹、王萍。「村級組織的土地調控權」。社會學研究(北京),2004年第6期,頁41-51。\n文貫中。「市場畸形發育、社會衝突與現行的土地制度」。經濟社會體制比較(北京),2008年第2期,頁45-51。\n王永欽、張晏、章元、陳釗、陸銘。「中國的大國發展道路—論分權式改革的得失」。經濟研究(北京),2007年第1期,頁4-16。\n王海光。「當代中國戶籍制度形成與沿革的宏觀分析」。中共黨史研究(北京),2003年第4期,頁22-29。\n王美豔。「城市勞動力市場上的就業機會與工資差異:外來勞動力就業與報酬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北京),2005年第5期,頁36-46。\n王永培、晏維龍。「中國勞動力跨省流動的實證研究」。人口與經濟(北京),2013年第2期,頁53-59。\n王春雷。「鄉鎮企業對農業剩餘勞動力轉移的影響(1984~1992)」。晉陽學刊(太原),2013年第3期6月,頁136-137。\n王麗麗、梁丹妮,「兩代農業轉移人口市民身份認同影響因素的異同」,城市問題(北京),總第259期2017年第2期,頁97-103。\n申靜、王漢生。「集體產權在中國鄉村生活中的實踐邏輯」。社會學研究(北京),2005年第1 期,頁113-148。\n朱翼。「略論農村流動人口」。財經研究(上海),總第164期1995年第7期,頁41-42。\n朱冬亮。「土地調整:農村社會保障與農村社會控制」。中國農村觀察(北京),2002年第3期,頁14-28。\n朱玲。「經驗研究中的關鍵細節」。經濟研究(北京),2002年第12期,頁81-95。\n朱華友。「新經濟地理學經濟活動空間集聚的機制過程及其意義」。經濟地理(長沙),第25卷第6期2005年11月,頁753-756。\n任常青。「進城落戶農民三權問題研究」。河北學刊(石家莊),2017第1期,頁109-114。\n折曉葉、陳嬰嬰。「產權怎樣界定?」。社會學研究(北京),2005年第4期,頁1-43。\n邢春冰。「農民工與城鎮職工的收入差距」。管理世界(北京),2008年第5期,頁55-64。\n李小琪、Richard Freeman。「新〈勞動合同法〉如何影響農民工的勞動權益?」,勞動經濟研究(北京),第2卷第3期2017年6月,頁17-41。\n李玉榮、王海光。「一九五八年《戶口登記條例》出台的制度背景探析」。中共黨史研究(北京),2010年第9期,頁45-54。\n李寧、何文劍、仇童偉、陳利根。「農地產權結構、生產要素效率與農業績效」。管理世界(北京),2017年第3期,頁44-62。\n李周。「農民流動:70年歷史變遷與未來30年展望」。中國農村觀察(北京),2019年第5期,頁2、5。\n李竟博、高璦、原新。「積分落戶時代超大城市流動人口的永久遷移意願」。人口與經濟(北京),2018年第1期,頁17-27。\n李健英。「戶籍制度在轉軌時期的特點及其路徑依賴」。華南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廣州),2005年第6期,頁21-27。\n李榮耀、葉興慶。「農戶分化、土地流轉與承包權退出」。改革,2019年第2期,頁17-26。\n李瀟曉、徐水晶。「外出務工對農村人口婚姻滿意度的影響」。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廣州市), 2018年第17卷第6期,頁114-125。\n杜鳳蓮。「蘋果為什麼落不遠?農民工經濟融合代際傳遞的理論分析」。勞動經濟研究(北京),2014年第2卷第5期,頁148-160。\n匡遠配、楊佳利。「農地流轉的全要素生產率增長效應」。經濟學家(成都),2019年第3期,頁102-112。\n周其仁。「農地產權與徵地制度─中國城市化面臨的重大選擇」。經濟學(季刊)(北京),第4卷第1期2004年10月,頁193-210。\n周光霞、林樂芬。「農村勞動力流動與城市收入差距—基於集聚經濟視角」。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8卷第1期,2018年1月,頁137-148。\n林毅夫。「我在經濟學研究道路上的上下求索」。經濟學(季刊)(北京),第17卷第2期2018年1月,頁732、742、730-731。\n吳一恆、徐礫、馬賢磊。「農地『三權分置』制度實施潛在風險與完善措施─基於產權配置與產權公共域視角」。中國農村經濟(北京),2018年8月,頁46-47。\n吳要武。「非正規就業者的未來」。經濟研究(北京),2009年第7期,頁91-106。\n吳毅、陳頎。「農地制度變革的路徑、空間與界線─『賦權─限權』下行動互構的視角」。社會學研究(北京),2015年第5期,頁36-62。\n柯炳生。「我國農民工工資變化及其深遠影響」。農業經濟問題(北京),2019年第9期,頁6。\n段成榮。「戶籍制度50年」。人口研究(北京),第32卷第1期2008年1月,頁43-50。\n侯亞杰。「戶口遷移與戶籍人口城鎮化」。人口研究(北京),第41卷第4期2017年7月,頁82-96。\n姚洋。「中國農地制度: 一個分析框架」。中國社會科學(北京),2000年第2期,頁54-65。\n秦立建、王震、葛玉好。「城鄉分割、區域分割與流動人口社會保障缺失」。經濟理論與經濟管理(北京),2015年第3期,頁103-112。\n秦暉。「農民地權六論」。社會科學論壇(石家莊),2007年第5期,頁122-146。\n郝大明。「1978-2014年中國勞動配置效應的分離與實證」。經濟研究(北京),2015年第7期,頁16-29。\n高飛。「農村土地『三權分置』的法理闡釋與制度意蘊」。法學研究(北京),2016年第3期,頁3-19。\n高聖平。「論農村土地權利結構的重構─以《農村土地承包法》的修改為中心」。法學(上海),2018年第2期,頁12-24。\n孫文凱。「中國的戶籍制度現狀、改革阻力與對策」。勞動經濟研究(北京),2017年第5卷第3期,頁51-53。\n桂華。「集體所有制下的地權配置原則與制度設置」。學術月刊(上海),2017第2期,頁80-95。\n陳永生。「中國大陸農村經濟制度變遷的邏輯─中共歷年『一號文件』」的內容分析」。展望與探索(台北),第15卷第12期2017年12月,頁56-75。\n陳良敏、丁士軍。「進城農民工家庭永久性遷移意願和行為的影響因素」。農業經濟問題(北京),2019年第8期,頁117-128。\n陳釗、陸銘、佐藤宏。「誰進入了高收入行業?─關係、戶籍與生產率的作用」。經濟研究(北京),2009年第10期,頁121-132。\n陳峰,「罷工潮與工人集體權利的建構」。二十一世纪(香港),第124期2011年4月,頁15-24。\n陳朝兵。「農村土地『三權分置』:巧功能作用、權能劃分與制度構建」。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濟南),2016年第4期,頁135-141。\n陳錫文、韓俊。「如何推進農民土地使用權合理流轉」。中國改革(農村版),2002年第3期9月。\n章元、劉修岩。「集聚經濟與經濟增長:來自中國的經驗證據」。世界經濟(北京),2008年第3期,頁60-70。\n章元、陸銘。「社會網絡是否有助於提高農民工的工資水平?」。管理世界(北京),2009年第3期,頁45-54。\n曹正漢。「產權的社會建構邏輯:從博奕論的觀點平中國社會學家的產權研究」。社會學研究(北京),2008年第1期,頁200-216。\n曹錦清。「中國土地制度、農民工與城市化」。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北京),第33卷第1期2016年2月,頁24-39。\n陸益龍。「戶籍:一種對中國城市化制度性的扭曲」。探索與爭鳴(上海),2012年第12期,頁60-64。\n郭于華、沈原、潘毅、盧暉臨。「當代農民工的抗爭與中國勞資關係轉型」。二十一世紀(香港),第124 期2011年4月,頁4-14。\n郭曉鳴、張克俊。「讓農民帶著土地財產權進城」。農業經濟問題(北京),2013年第7期,頁4-11。\n童玉芬。「中國農村勞動力非農化轉移規模估算及其變化過程分析」。人口研究(北京),第34卷第5期2010年9月,頁70-73。\n童玉芬、王瑩瑩。「中國流動人口的選擇:為何北上廣如此受青睞?──基於個體成本收益分析」。人口研究(北京),第39卷第4期2015年7月,頁49-56。\n張安毅。「戶籍改革背景下農民集體所有權與收益分配權制度改造研究」。中國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北京),第32卷第2期2015年4月,頁28-34。\n張展新。「從城鄉分割到區域分割:城市外來人口研究新視角」。人口研究(北京),第31卷第6期2007年11月,頁16-24。\n張展新。「雙重轉型、均等化改革與農民工地位提升」。勞動經濟研究(北京),第3卷第6期,2015年11月,頁59-81。\n張曉山。「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變革的回顧與展望」。學習與探索(哈爾濱),2006年第5期,頁172-179。\n張曙光。「城市化背景下土地產權的實施和保障」。管理世界(北京),2007年第12期,頁31-47。\n張翼。「當前中國社會各階層的消費傾向——從生存性消費到發展性消費」。社會學研究(北京),2016年第4期,頁88。\n張斌、鄒靜嫻。「中國經濟結構轉型的進展與差距」。國際經濟評論(北京),2018年第6期11月,頁9-24。\n張建雷、曹錦清。「無正義的家庭政治:理解當前農村養老危機的一個框架─—基於關中農村的調查」。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南京),第16卷第1期2016年1月,頁132-143。\n賀雪峰。「農村土地的政治學」。學習與探索(哈爾濱),2010年第2期,頁70-75。\n黃仁宗。「城鎮化抑或遷徙自由:反思我國戶籍制度改革的價值取向」。求實(南昌),2002年第5期,頁38-41。\n黃宗智、高原。「大豆生產和進口的經濟邏輯」。開放時代(廣州),2014年第1期,頁176-188。\n黃楓、孫世龍。「讓市場配置農地資源:勞動力轉移與農地使用權市場發育」。管理世界(北京),2015年第7期,頁71-81。\n黃鵬進。「農村土地產權認知的三重維度及其內在衝突─理解當前農村地權衝突的一個中層視角」。中國農村觀察(北京),2014年第6期,頁14-23。\n程令國、張曄、劉志彪。「農地確權促進了中國農村土地的流轉嗎?」。管理世界(北京),2016年第6期,頁89-98。\n程名望、賈曉佳、俞寧。「農村勞動力轉移對中國經濟增長的貢獻(1978-2015年):模型與實證」。管理世界(北京),2018年第10期,頁161-172。\n崔世泉、王紅。「建立農民工子女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的思考─以廣州市為例」。教育發展研究(上海市),2012年第4期,頁38-44。\n傅晨、任輝。「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背景下農村土地制度創新的機理:一個分析框架」,經濟學家(成都),2014年第3期,頁74-83。\n喬曉春。「戶籍制度、城鎮化與中國人口大流動」。人口與經濟(北京),總第236期2019年第5期,頁1-17。\n彭希哲、萬芊、黃蘇萍。「積分權益制:兼顧戶籍改革多重目標的普惠型制度選擇」。人口與經濟(北京),2014年第1期,頁28-36。\n楊思帆。「組織信任文化研究綜述」。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成都),2009年第4期,頁132-136。\n楊菊華。「中國流動人口的社會融入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北京),2015年第2期,頁61-79。\n楊照東、任義科、杜海峰。「確權、多種補償與農民工退出農村意願」。中國農村觀察(北京),2019年第2期,頁93-109。\n溫鐵軍。「我國為什麼不能實行農村土地私有化」。紅旗文稿(北京),2009年第2期,頁1-17。\n趙軍潔、范毅。「改革開放以來戶籍制度改革的歷史考察和現實觀照」。經濟學家(成都),2019年第3期,頁71-80。\n趙德昭。「FDI、協力廠商效應與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空間集聚:基於中國省際面板資料的空間計量檢驗」。南開經濟研究(天津),2014年第6期,頁105-124。\n趙德昭。「FDI對農村剩餘勞動力轉移的影響:集聚抑或是擴散」。財貿經濟(北京),2018年第1期,頁118-131。\n管洪彥、孔祥智。「『三權分置』中的承包邊界與立法表達」。改革(重慶),2017年第12期,頁68-79。\n董昕。「住房支付能力與農業轉行人口的持久性遷移意願」。中國人口科學 (北京),2015年第6期,頁91-99。\n董新輝。「新中國70年宅基地使用權流轉:制度變遷、現實困境、改革方向」。中國農村經濟 (北京),2019年6月,頁16-17。\n廖洪樂。「農戶兼業及其對農地承包經營權流轉的影響」。管理世界(北京),2012年第5期,頁62-87。\n齊良書、劉嵐。「中國勞動力市場上的工作時間及其戶籍差距」。經濟學家(重慶),2019年第11期,頁45-54。\n葉劍平、豐雷、蔣妍、羅伊·普羅斯特曼、朱可亮。「2008年中國農村土地使用權調查研究—17省份調查結果及政策建議」。管理世界(北京),2010年第1期,頁66-67。\n葉劍平、豐雷、蔣妍、郎昱、羅伊·普羅斯特曼。「2016年中國農村土地使用權調查研究—17省份調查結果及政策建議」。管理世界(北京),2018年第3期,頁98-108。\n鄭淋議、錢文榮、郭小琳。「農村土地制度改革的研究進展與經驗深化─來自改革先行地浙江的探索」。當代經濟管理(石家莊市),網路首發時間:2019年9月3日。\n鄭陽陽、羅建利。「農民緣何不願流轉土地:行為背後的經濟解讀」。經濟學家(成都),2019年第10期,頁104-112。\n蔡禾。「從『底線型-利益到『增長型』利益─農民工利益訴求的轉變與勞資關係秩序」。開放時代(廣州:廣州市社會科學院),2010年第9期,頁37-45。\n蔡昉。「中國勞動力市場發育與就業變化」。經濟研究(北京),2007年7月,頁4-14。\n蔡昉。「改革時期農業勞動力轉移與重新配置」。中國農村經濟(北京),2017年第10期,頁2-12。\n蔡昉。「歷史瞬間和特徵化事實:中國特色城市化道路及其新內涵」。國際經濟評論(北京),2018年第4期,頁9-24。\n蓋慶恩、朱喜、史清華。「勞動力轉移對中國農業生產的影響」。經濟學(季刊)(北京),13卷3期,2014年4月,頁1147-1170。\n寧光傑。「中國大城市的工資高嗎? 來自農村外出勞動力的收入證據」。經濟學(季刊)(北京),2014年第3期,頁1021-1046。\n鮑海君、方妍、雷佩。「徵地利益衝突:地方政府與失地農民的行為選擇機制 及其實證證據」。中國土地科學(北京),第30卷第8期2016年8月,頁21-37。\n劉秀梅、田維明。「我國農村勞動力轉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分析」。管理世界(北京),2005年第1期,頁91-95。\n劉守英。「土地制度變革與經濟結構轉型─對中國40年發展經驗的一個經濟解釋」。中國土地科學,(北京),第32卷第1期2018年1月,頁1-10。\n劉守英、王一鴿。「從鄉土中國到城鄉中國─中國轉型的鄉村變遷視角」。管理世界(北京),2018年第10期,頁136。\n劉彬彬、崔菲菲、史清華。「勞動力流動與村莊離婚率」。中國農村經濟(北京),2018年第10期,頁71-92。\n劉程。「流動人口的永久性遞移意願及其決定機制」。華南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廣州市),2018年第3期,頁62-72。\n冀名峰。「關於解決農民失地失業問題的幾點思考」。農業經濟問題(北京:中國農業經濟學會) ,2004年第5期,頁13-16。\n冀縣卿、錢忠好。「改革30年中國農地產權結構變遷:產權視角的分析」。南京社會科學(南京),2010年第10期,頁73-79。\n鍾寧樺。「農村工業化還能走多遠?」。經濟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經濟研究所),2011年第1期,頁18-27。\n豐雷、蔣妍、葉劍平。「誘致性變遷還是強制性制度變遷?─中國農村土地制度調整的制度演進及地區差異研究」。經濟研究(北京),2013年第6期,頁7。\n豐雷、任芷儀、張清勇。「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改革:誘致性變遷還是強制性變遷」。農業經濟問題(北京),2019年第1期,頁32-45。\n豐雷、鄭文博、張明輝。「中國農地制度變遷70年:中央—地方—個體的互動與共演」。管理世界(北京),2019年第9期,頁40。\n蕭子華、徐水源、劉金偉。「中國城市流動人口社會融合評估——以50個主要人口流入地城市為物件」。人口研究(北京),第43卷第5期2019年9月,頁108。\n黨國英。「關於深化農村土地改革的思考」。國土資源(瀋陽),2003年第6期,頁13-15。\n釋啟鵬。「制度變遷中的時間與結構:新中國戶籍制度的演化」。經濟社會體制比較(北京),2019年第1期總第201期,頁181-191。\n嚴宇鳴。「鄉鎮企業改制的社會歷史學分析——以浙江省慈溪市為例」,中共黨史研究(北京),2019年第5期,頁86-103。\nDeBrau, A., and S. J. Rozelle。「遷移與中國農村的家庭投資」。中國勞動經濟(北京),第二卷第二期2005年4月,頁21-34。\n(三)網路資料\n木佳,〈中國耕地靠什麼保護?現行徵地制度亟需改進〉,《人民網》,2004年3月3日,<http://www.people.com.cn/BIG5/jingji/1046/2370938. html>。\n王海光,<從政治控制到社會控制:中國二元戶籍制度的建立(下)>(2019年2月28日),2019年10月14日瀏覽,《合傳媒》<http://www.21join.com/index.php?m=content&c=index&a=show&catid=24&id=637&more=1>。\n中國家庭追蹤調查(CFPS),《北京大學中國社會科學調查中心》,<http://isss.pku.edu.cn/sjsj/cfpsxm/index.htm>。\n中共發改委關於印發《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通知,《發展改革委網站》(2019年4月8日),2019年6月6日瀏覽, <http://www.gov.cn/xinwen/2019-04/08/content_5380457.htm>。\n張曉輝,「廉價勞動力並非無限供給:珠三角民工荒真相調查」(2004年12月21日),2019年1 月20日瀏覽,《中國勞工通訊》,<https://clb.org.hk/content/廉价劳动力并非无限供给-珠三角民工荒真相调查>。\n搜狐新聞中心, 2011/10/17)。「城市化:出路還是陷阱?」,《搜狐新聞》,<http://news.sohu.com/20111017/n322465563.shtml>。\n郭曉鳴主持,2012/07/05。「農村土地流轉的基本態勢、主要問題與政策調整思路」研究計畫,《全國哲學社會科學工作辦公室》, <http://www.npopss-cn.gov.cn/BIG5/n/2012/0705/c346149-18451127.html>。\n \n二、外文部分\n書籍、期刊與研討會論文\nA. Alchian.(1987), “Property Rights”, The New Palgrave: A Dictionary of Economics , Vol.2.\nBarrett, C.B., T. Reardon , and P. Webb (2001), “ Nonfarm income diversification and household livelihood strategies in rural Africa: concepts, dynamics,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Food Policy , Vol. 26 , No.4, pp. 315–331.\nBarzel, Yoram. (1977), “An Economic Analysis of Slavery”,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17: 73-96.\nBarzel, Yoram, (1989), Economic Analysis of Property Rights. The Press of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New York.\nBarzel, Yoram, (1997), Economic Analysis of Property Rights, The Press of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New York., 2nd edition.\nBao, S., O. B. Bodvarsson, J. W. Hou and Y. Zhao, “ The Regulation of migration in a Transition Economy: China’s Hukou System”, Contemporary Economic Policy, Vol. 29, No. 4, October 2011, pp.564–579.\nBrabdt, Loren, and Thomas G. Rawski, (2008), China’s Great Economic Transform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174~176.\nCheung, Steven N. S.(1968), “Private property rights and sharecropping&quot;,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Vol. 76, Vol. 6, pp. 1107–1122.\nCheung, Steven N. S.(1974), “A Theory of Price Control”,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 17, No.1, pp. 53–71.\nCoase, R. H.(1937),“The Nature of the Firm”, Economica 4:386-405.\nCoase, R. H.(1960), “The Problem of Social Cost” ,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s, Vol.3,No.1, pp.1-44.\nCook, Sarah, (1999), “Surplus labor and productivity in Chinese Agriculture: Evidence from Household Survey Data”,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Vol.35, No.3, pp.16-44.\nDe Brauw, Alan, Jikun Huang, Scott Rozelle, Linxiu Zhang,“ The Evolution of China’s Rural Labor Markets During the Reforms”,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ol.30, (2002), pp. 329-353.\nDouglass C. North, (1990), Institutions, Institutional Chang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62.\nCui, Can, PieterHooimeijer, Stan Geertman, and Yingxia Pu.,(2015), Residen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Emergent Class of Skilled Migrants in Nanjing. Housing Studies, 30: 1235-1256.\nGustav Ranis and John C. H. Fei,”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Published by: American Economic Association, Vol. 51, No. 4 (Sep., 1961), pp. 533-565.\nHarris, J., and M. Todaro(1970). &quot;Migration, Unemployment and Development: A Two-Sector Analysis,&quo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40, pp. 126-142.\nJorgenson, D. (1961). &quot;The Development of a Dual Economy,&quot; Economic Journal 71, pp. 309-334.\nJorgenson, D. W.,Griliches Z. (1967.), The explanation of productivity change, The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34(3):249-283.\nKnight, J., and L. Yueh, (2004), “ Job Mobility of Residents and Migrants in Urban China”,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ol.32, No.3, pp.637-660.\nKuznets, S., (1957), “Quantitative Aspects of the Economic Growth of Nations II: Industrial Distribution of National Product and Labor Force”,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Cultural Change, Vol.5 , No.4, (Supplement), pp.3-110.\nLewis, W. A. , (1954), &quot;Economic Development with Unlimited Supplies of Labor&quot;. The Manchester School. 22 (2): 139-191.\nLewis, W.A., (1979), “The Dual Economy Revisited,” Manchester School, Vol. 47, No.3, pp. 211-229.\nLi, Q., J. Huang, R. Luo, and C. Liu, (2013), “China`s Labor Transition and the Future of China`s Rural Wages and Employment”, China &World Economy, Vol.21, No.3, pp. 4-24.\nLin, J. Y., (1989) “An Economic Theory of Institutional Change: Induced and Imposed Change”, Cato Journal, Vol. 9, No. 1 (Spring/Summer), pp.1-33.\nMa, X.,(2016), “Determinants of the Wage Gap between Migrants and Local Urban Residents in China: 2002-2013”, Modern Economy, Vol.7, No.7, pp. 786-798.\nMartin Bell, Gary Ward. Comparing Temporary mobility with permanent migration. Tourism Geographies, 2000. 2(1): pp.87-107.\nMullan, K., P. Crosjean, and A. Kontoleon, (2011), “ land Tenure arrangement and Rural-Urban Migration in China”, World Development, Vol.39, No.1, pp.123-133.\nNee, V. (1992), “Organizational Dynamics of Market Transition: Hybrid Forms, Property Rights and Mixed Economy in China”, Administrative Science Quarterly, Vol.37, No.1, pp.1-27.\nRanis G. and Fei J. (1965.), A Theor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51,No. 4, pp.533-565.\nRozelle, S. J., E. Taylor, and A. deBrau, (1999), “Migration, Remittances, and Agricultural Productivity in China”,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89, No. 2, pp. 287-291.\nStark, O. and D. E. Bloom, “ The New Economics of Labor Migration”,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75, No. 2, (May, 1985), pp.173-178.\nTodaro, M., (1976), Interior Migr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A Review of Theory, Evidence, Methodology and Research Priorities, Geneva: International Labor Office.\nWeingast , B .,(1995), “The Economic Role of Political Institutions: Market-Preserving Federalism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 Journal of Law and Economic Organization , Vol.11, No.1, April, pp.1-31.\nWeitzman, M. L. and Xu,C.,(1994), &quot;Chinese Township Village Enterprises as Vaguely Defined Cooperatives,&quot; Journal of Comparative Economics, Vol.18, No.2, pp.121-145.\nZhang, D., and X. Meng(2007), Assimilation or Disassimilation ? The Labor Market Performance of Rural Migrants in Chinese Citie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6th conference on Chinese Economy( CERDI-IDREC, Clermont-Ferrand, France, Oct. 18-19.).\nZhang, H. , (2010), “ The Hukou System’s Constraints on Migrant Workers’ Job Mobility in Chinese Cities”, China Economic Review, Vol.21, No.1, pp.51-64.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826050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8260505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050501.pdf2.93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Altmetric

Altmetric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