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1381
題名: 移工議題紀錄片之閱聽人接收體驗分析──以《再見可愛陌生人》為例
Reception Experience and Analysis of Migration Worker-Related Documentary: Using See You, Lovable Strangers as a case study.
作者: 李宜靜
Li, Yi-Ching
貢獻者: 陳儒修
Chen, Ru Shou
李宜靜
Li, Yi-Ching
關鍵詞: 逃跑移工
閱聽人
接收分析
反身性
再見可愛陌生人
Runaway migrant workers
Audience
Reception analysis
Reflexivity
See You, Loveable Strangers
日期: 2020
上傳時間: 3-Aug-2020
摘要:   東南亞移工在台灣社會是第四大族群,早在2015年黃金交叉超越原住民的總人數,在2019年到達七十餘萬人的高峰。而移工在台灣所面對的跨文化生活挑戰,也衍伸出許多社會議題值得探討。在面對這樣的社會現象,自然也出現了許多以東南亞移工為題材的影像作品。結合以上現象及自身興趣,揉合出本研究的命題:探討台灣閱聽人在觀看異質、邊緣文化群體(逃跑移工)之紀錄片時,在進行接收與理解時,揉合自身獨一無二的生命經驗,會產生如何的觀影體驗及解讀?對此議題的認知和態度是否會改變,或者不變?並且是否會產生反身性的思考呢?\n\n  本研究之個案選擇為紀錄片《再見可愛陌生人》,此片是以在高山上從事農務工作的逃跑移工為主軸之故事,也是一般台灣民眾在生活或影像作品上,甚少接觸到的異質文化族群。本研究採用深度訪談法,以半結構式的訪問大綱,探索閱聽人的個人接收體驗,並比較不同經驗的閱聽人,會得到怎樣差異的觀影經驗與態度變遷,進而影響其對此議題的想法及後續行動。
Southeast Asian migrant worker is the fourth largest ethnic group in Taiwan. Its population surpassed that of indigenous people in 2015 and reached a peak of more than 700,000 in 2019. Meanwhile, the cross-cultural life challenges faced by migrant workers in Taiwan have also brought forth many social issues worthy of discussion. This study proposes to explore what kind of movie experience and interpretation Taiwanese audience will have when grasping documentaries of a heterogeneous and marginal cultural group (runaway migrant workers).\n\nThis thesis presents the documentary See You, Loveable Strangers as a case study, which is a work uncommonly focusing on runway migrant workers. This group of subjects is also a cultural heterogeneity that ordinary Taiwanese people rarely encounter in daily life or film works. This study adopts an in-depth interview approach to examine the personal reception of audiences with diverse backgrounds. These differences in their backgrounds have impacts on not only movie experience and attitude change but also audiences’ perspective and follow-up action.
參考文獻: 一、影片\n何蔚庭(導演)(2010)。臺北星期天【影片】。(長龢有限公司,台北)\n蔡崇隆、阮金紅(導演)(2016)。再見可愛陌生人【影片】。(獨立發行,台北)\nAlex Wolfgram、Nick Vaky(導演)(2014)。快跑三十六小時【影片】。(獨立發行,台北)\n\n二、出版書籍\n四方報(2012)。《逃∕我們的寶島,他們的牢》。台北:時報出版。\n李道明(2013)。《紀錄片:歷史、美學、製作、倫理》。台北:三民書局。\n陳芝安著(2019)。《一雙紀錄片的眼睛》。臺北市:遠流出版。\n鄭義愷譯(2009)。《消失的現代性:全球化的文化向度》。臺北市:群學出版。(原書Arjun Appadurai[1996].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n謝國雄主編(2007)。《以身為度、如是我做:田野工作的教與學》。臺北市:群學出版。\n蘇蘅(2018)。《傳播研究方法新論》。台北:雙葉書廊。\nAppadurai, A. (1996). Modernity at large: cultural dimensions of globalization (Vol. 1), United State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nHarding, S. (1986). The Science Question in Feminism.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nHarding, S.(1991). Whose Science? Whose Knowledge? Ithaca, New York: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nMorley, D. G. (1980). The nationwide audience. London, UK: British Film Institute.\n\n三、期刊與博碩士論文\n王宜燕(2012)。〈閱聽人研究實踐轉向理論初探〉。《新聞學研究》,113:39-75。\n余意(2006)。〈台灣單身都會女性主體分析---以《慾望城市》女性閱聽人為主〉。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學位論文。\n吳佳穎(2007)。〈誰鐐銬住了移工?─越南移工在台的勞動狀況〉。國立暨南國際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n吳晉瑋(2009)。〈她們為什麼逃跑?從外籍勞工逃跑現象檢視我國看護類移工政策〉。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阮氏海燕(2017)。〈移工跨文化適應與社群媒體使用——以在台越南移工臉書使用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n林芳玫(1996)。〈《阿信》連續劇觀眾研究:由觀眾詮釋模式看女性與社會規範的互動關係〉。《臺灣社會研究》,22: 153-193。\n邱貴芬(2004)。〈紀錄片/奇觀/文化異質:以《蘭嶼觀點》與《私角落》為例〉。《中外文學》,32:123-140。\n夏春祥(1997)。〈文本分析與傳播研究〉。《新聞學研究》,54:141-166。\n徐豪鍵(2008)。〈國際勞工移動與全球治理:以我國產業外籍勞工為例〉。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n張正(2008)。〈全球化之下新移民╱工社群的跨界文化鬥爭 --移民媒體與弱勢發聲,台灣立報越南文版《四方報》的實驗與實踐〉。國立暨南大學東南亞學系學位論文。\n張玉佩(2007)。〈從抗拒到思辨:以鄂蘭哲學探討迷群閱聽人的思辨過程〉。《新聞學研究》,88:1-41。\n梅氏賢(2016)。〈在臺的越南「逃跑外勞」的生活困境-以《四方報》的《逃》為例〉。勞動與就業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集,21-3。\n許如婷(2014)。〈台灣閱聽眾之實境/真人秀《Running Man》節目觀看的「迷」身份實踐〉。《國際文化研究》,10(1):25-55。\n許偉晉(2003)。〈一個手機、兩個世界─以越籍移工的手機消費實踐為例〉。國立中興大學行銷系研究所碩士論文。\n許靜文(2007)。〈音樂娛樂節目閱聽人之接收分析〉。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n陳知寧(2017)。〈論紀錄片中的被攝者表演與權力位移:《我的強娜威》與《兒戲》比較分析〉。《奇萊論衡:東華文哲研究集刊》,3:99-132。\n曾惟農(2009)。〈跨國移工傳播權初探─以台灣東南亞籍移工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n甯應斌(1998)。〈Harding 的女性主義立場論〉。《哲學論文集》,261-296。\n黃毅志(2003)。〈「臺灣地區新職業聲望與社經地位量表」之建構與評估:社會科學與教育社會學研究本土化〉。《教育研究集刊》,49-4:1-32。\n楊芷茜(2006)。〈移住家庭監護工的媒體再現:以台灣報紙對「劉俠事件」與「馮滬祥事件」之報導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n萬文隆(2004)。〈深度訪談在質性研究中的應用〉。《生活科技教育月刊》, 37:17-23。\n蔡敏秀(2017)。〈臺灣移工電影中的家、城市和第三空間: 以《我倆沒有明天》、《娘惹滋味》 和《臺北星期天》為例〉。國立清華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賴建宏(2015)。〈東南亞移工在台灣電影中的後殖民呈現─以《台北星期天》、《歧路天堂》為例〉。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應禹琦(2010)。〈藝術電影觀眾觀影動機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文化創意產業經營學系學位論文。\n謝敏芳(2004)。〈外籍勞工報紙形象之趨勢研究〉。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n韓佩潔(2017)。〈取消移工三年須出境一日與失聯移工人數成長之關聯性〉。內政部移民署自行研究報告。\n簡曉娟(2010)。〈暴動?抗暴?論移工團體與新聞媒體對「高捷泰勞事件」的意義建構與互動分析〉。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n羅兆婷(2004)。〈檢視外籍勞工在台灣的污名現象:以高捷泰勞抗爭事件為例〉。淡江大學未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羅禕英(2012)。〈他者的焦慮-論新世紀以來台灣紀錄片的倫理與美學〉。《文化研究月報》,132:2-14。\n龔尤倩(2005)。〈在他眾到我眾間的游移:我的外勞經驗與置身投入〉。《應用心理研究》,26:189-216。\n胡婉玲、蔡明宏(2008)。〈運動迷國族感對賽事轉播收視動機與行為之影響〉。《體育學報》,41(1):51-68。.\n張瑄純、張敏華(2002)。〈外籍勞工媒體形象建構之研究-以框架理論的觀點〉。中華傳播學會年會論文。\n陳郁安、謝雨生(2016)。〈臺灣民眾社經地位對環境行為的影響〉。《調查研究-方法與應用》,35:7-45。\n陳婷玉、張志遠(2013)。〈「尸位素餐」的大學生﹖-大學生形象的媒體再現與閱聽人解讀研究〉。《傳播與管理研究》,13:73-114。\n楊宜婷、黃靖惠(2016)。〈女性職場新鮮人的成功歷程:電影敘事與年輕女性之接收〉。《新聞學研究》,128:135-180。\n詹琇惠、盧鴻毅、侯心雅、馬立君(2013)。〈從媒體與閱聽人解讀都會型男之意涵:敘事、符號學及接收分析〉。《台灣性學學刊》,19:67-94。\nAlcoff, L. (1991). The problem of speaking for other, United States: Cultural Critique, 20:5-32.\nCorner, J. (1991). Meaning, genre and context. London, UK: Mass Media and Society, 267-284.\nHall, S. (1980). Encoding/Decoding. In S. Hall, D. Hobson, A. Lowe, & P. Willis (Eds.), New York, NY: Culture, media, language, 128-138.\n\n四、網路資料\n《勞動部統計查詢網》。上網日期2019年8月17日。取自:\nhttps://statdb.mol.gov.tw/statis/jspProxy.aspx?sys=100&kind=10&type=1&funid=q1301&rdm=dalg9imm\n吳仁捷(2018年9月6日)。〈逃逸女外勞遭控制賣淫 被抓反而開心可回鄉〉,《自由時報》。上網日期2019年9月3日。取自:https://news.ltn.com.tw/news/society/breakingnews/2543048\n唐鎮宇(2020年2月11日)。〈【菲禁台人】我也有外交籌碼! 史上曾3次凍結菲勞輸入反制〉,《蘋果新聞網》。上網日期2020年3月7日。取自:https://tw.appledaily.com/life/20200211/5RQZSLFXTYTXLQXTFLXV5XIE7U/\n張喻晴(2018年6月21日)。〈菲籍看護工談《快跑36小時》:在貼上「逃跑」標籤前,請正視我們到底經歷過什麼?〉,《移人》。上網日期2019年9月2日。取自:https://mpark.news/2018/06/21/4386/\n陳子琳(2017年6月13日)。〈【逃跑之後】再給我一點時間,我會自己離開台灣〉,《One Forty》。上網日期2019年8月27日。取自:https://one-forty.org/2017/06/13/migrationspotlight_escape_3/\n陶本和(2020年4月14日)。〈阿滴《紐約時報》廣告全文一次看:沒有人能孤立台灣!〉,《ETtoday新聞雲》。上網日期2020年5月10日。取自:https://www.ettoday.net/news/20200414/1691525.htm\n彭政添(2017年8月8日)。〈移工抗爭現場:惡法使移工背負「逃跑」惡名,撤銷逃跑遙遙無期〉,《移人》。上網日期2019年9月6日。取自:https://mpark.news/2017/08/08/3233/\n廖元鈴(2019年3月19日)。〈《我們的青春,在台灣》挺進奧斯卡 傅榆要讓世界看懂台灣〉,《今周刊》。上網日期2019年8月30日。取自:https://reurl.cc/A18dRp\n謝孟穎(2019年8月6日)。〈歧視殺人!懷孕外籍移工被迫逃跑,「黑戶」寶寶悲歌:不能打疫苗染病死,媽媽說想把他埋在清真寺…〉,《風傳媒》。上網日期2019年9月2日。取自:https://www.storm.mg/article/1546158\n蘇健忠(2019年4月22日)。〈影/移工付5萬5千換工 慘變逃跑外勞〉,《聯合報新聞網》。上網日期2019年9月6日。取自:https://udn.com/news/story/7269/3769755\n吳權原、樸星宇、何孟倫(2019年2月19日)。〈【台語新聞】從捆工變主謀越南籍山老鼠橫行南投〉,《華視》。上網日期2019年9月3日。取自:https://news.cts.com.tw/cts/society/201902/201902191952337.html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傳播碩士學位學程
10746403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464038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403801.pdf3.8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Altmetric

Altmetric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