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6046
題名: 圖書教師資訊素養能力之調查研究
The Research of Information Literacy of Teacher-librarians
作者: 郭靜儒
Kuo, Ching-Ju
貢獻者: 林巧敏
Lin, Chiao-Min
郭靜儒
Kuo, Ching-Ju
關鍵詞: 圖書教師
圖書教師
問卷調查
Teacher-librarians
Information literacy
Survey
日期: 2021
上傳時間: 1-七月-2021
摘要: 教師在培植學生閱讀能力時,不僅需要傳統閱讀素養,也需包含數位閱讀素養。在科技日新月異之下,圖書教師是否具備充足的資訊素養能力以進行數位閱讀的指導與教學,便是本研究的關注重點。\n閱讀推廣教育因為PISA國際學生能力評量測驗而受到重視,隨著PISA 2015首次將施測方式從紙本轉為電子施測,反映數位時代的資訊科技與閱讀密切相關,故在科技日新月異的發展下,圖書教師是否具備充足的資訊素養能力以進行數位閱讀的指導與教學,為本研究探討的問題。本研究目的在於瞭解我國圖書教師資訊素養能力現況、分析我國圖書教師對於資訊素養能力之認知與需求,並提出對於我國圖書教師提升資訊素養能力之研究觀察與建議。資料來源為臺灣19個縣市共166位國中小圖書教師所填答之圖書教師資訊素養能力問卷與圖書教師資訊素養能力感受困難問卷,再以SPSS 25為統計工具進行描述性統計、探索性因素分析與單因子變異數分析。\n圖書教師資訊素養能力問卷調查結果顯示:(一)圖書館素養、圖像媒體素養、電腦網路素養、教學設計素養四個因素能解釋圖書教師資訊素養能力79%的變異。(二)圖書教師的資訊素養能力狀況良好。(三)圖書館素養與教學設計素養認同度較低,代表此兩項能力略為不足。(四)圖像媒體素養能力普遍良好。(五)電腦網路素養中能力落差情況較大。(六)國小圖書教師的資訊素養能力顯著優於國中圖書教師。(七)擔任圖書教師年資越長,資訊素養能力越佳。(八)圖書教師職務異動狀況較以往研究改善,留任時間較久。\n圖書教師資訊素養能力感受困難分析結果顯示:(一) )圖書館素養、圖像媒體素養、電腦網路素養、教學設計素養四個因素能解釋圖書教師資訊素養能力感受困難72.33%的變異。(二)圖書教師資訊素養能力感受困難狀況良好,未有明顯遭遇困難的狀況。(三)圖書館素養與教學設計素養上感受到的資訊素養能力困難較多。(四)圖像媒體素養中對指導學生感到困難。(五)電腦網路素養中呈現圖書教師對媒體素養增能研習參加踴躍。(六)性別在資訊素養能力感受困難上有顯著差異,男性圖書教師感受困難程度較女性圖書教師良好。\n本研究建議,針對圖書教師資訊素養能力方面認為:(一)加強或增設圖書館專業相關的培訓,提供進修與實際操作的課程。(二)增加媒體識讀的深度培訓,使圖書教師具備優良媒體識讀能力。(三)加強進階電腦網路技能與概念,熟悉操作資訊媒體設備,並提高教師電腦自我效能。(四)增加資訊素養教學設計的培訓與課程,提升圖書教師教學設計技能。在圖書教師資訊素養能力困難方面,建議:(一)教師職前圖書資訊專業學習與培訓,且圖書教師須有固定進修培訓的管道。(二)增加媒體素養教育資師培訓,辦理相關圖像媒體知能實作研習,另外教育學術機構師資培育需加強知識整合、教才教法設計,並有跨領域合作社群研究相關教學教材。(三)舉辦新興資訊科技工具與資訊媒體設備研習。(四)加強圖書教師資訊素養融素教學的技能,如熟悉探究式教學法、Super 3 、Big 6 等教學方法的使用;此外也須與合作教師互相討論省思建構教學設計與流程,並選擇符合學生程度的教學法加深學習成效。
Reading outreach education has received much attention due to the international reading assessment, Programme for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 (PISA). In 2015, PISA administrated the computer-based test to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paper-based assessment for the first time. The change of assessment mode reflects the significant role of informatio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n reading literacy in the digital age. This study explor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eacher-librarians informational literacy and their capabilities of teaching and guiding digital reading given the rapid-changing nature of technologies. More specifically, the current study surveyed teacher-librarians information literacy and analyzed their needs and understandings to propose institutional and practical suggestions for promoting teacher-librarians information literacy. Using surveys, a total of 166 teacher-librarians at elementary schools and junior high schools were included in this study. Results found that library literacy and instructional design literacy were relatively inadequate among all informational literacy. Teacher-librarians had a good command of visual media literacy but perceived difficulties in teaching visual media literacy. Computer and internet literacy variations were high, but teacher-librarians were willing to attend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programs, such as seminars on media literacy. Moreover, the demographic analysis showed that information literacy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elementary-school teacher-librarians than in junior-high-school teacher-librarians. The tenure of teacher-librarians was positively related to their information literacy. Also, our gender analysis showed that male teacher-librarians have fewer difficulties in information literacy than females. Overall, the condition of frequent job shifts has been improving.
參考文獻: Hahnel, C., Goldhammer, F., Naumann, J., & Kröhne, U. (2016). Effects of linear reading, basic computer skills, evaluating online information, and navigation on reading digital text.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55, 486-500.\nSullivan, G. M., & Artino, A. R., Jr (2013). Analyzing and interpreting data from likert-type scales. Journal of graduate medical education, 5(4), 541–542. https://doi.org/10.4300/JGME-5-4-18\nKaiser, H. F. (1974). An index of factorial simplicity. Psychometrika, 39(1), 31-36. Miniwatts Marketing Group. Internet usage statistics: the internet big picture - world internet users and 2021 population stats. Available at: https://www.internetworldstats.com/stats.htm . Accessed March 21, 2021\nOECD. (2019). PISA 2018 assessment and analytical framework. OECD Publishing.\nOECD. (2016). PISA 2018 draft analytical frameworks. OECD Publishing.\nRESouRCE, A., & GuidE, P. (2008). 21st Century Skills, Education & Competitiveness. Partnership for 21st Century Skills.\nTinsley, H. E., & Tinsley, D. J. (1987). Uses of factor analysis in counseling psychology research. Journal of counseling psychology, 34(4), 414.\nLansdown, G. (2003). The global situation of young people. World Youth Report 2003.\n王盈文(2016)。高雄市政府公務人員公文線上簽核系統滿意度之研究-以資訊素養為調節變項〔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n杜素豪、廖培珊(2007)。態度量表的回答模式:以外來人口影響與兩岸統合兩題組為例,臺灣政治學刊,頁3-51。\n朱俊翰(2020)。資訊素養及專業能力對軍事採購人員作業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n朱則剛(1995)。國家教育研究院: 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n朱則剛(2005)。加拿大媒體素養教育探討。圖書資訊學刊,3:12,1-13。\n江俊賢(2006)。台南縣國中教師資訊素養信念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嘉義大學。\n行志誠(2020)。中學教師的資訊素養對參與數位學習與資訊化管理之意願〔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n佘曉清、林煥祥主編(2017)。PISA 2015臺灣學生的表現。新北市:心理。\n吳明隆(2006)。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三版)。台北:\n吳明隆(2007)。SPSS統計應用學習實務-問卷分析與應用統計。臺北:知城。\n吳明隆、涂金堂(2011)。SPSS與統計應用分析。台北市:五南。\n吳采蓉(2015)。大富翁遊戲融入國小三年級自然科課程對學生探究能力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n吳美美(1997)。自學式網路資源知識庫。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計畫編號: NSC 86-2417-H-003-003)\n吳美美(2004)。資訊素養與媒體素養-數位時代的素養與素養教育。臺灣教育,629,9-14。\n吳美美,洪儒,袁汾,何啟君,王瑋婷,林佳蓉,金仲傑(2005)。學校教師資訊素養培育模式探究。學校圖書館現況與發展的期待。數位學習與圖書館研習班,國立政治大學。\n吳清山、林天佑(2004)。教育名詞-資訊素養、媒體素養。教育資料與研究,57,93。\n吳雅雯(2016)。行動DOC翻轉偏鄉教育提升資訊素養與幸福感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仁科技大學。\n呂瑞蓮(2013)。臺灣地區國中小學校圖書館經營管理調查研究。圖書資訊學研究,7(2),29-79。\n呂瑞蓮、林紀慧(2005)。全國國民小學圖書館現況調查。中華民國圖書館學會會報,75,261-309。\n呂瑞蓮、林紀慧(2008)。國民小學圖書資訊教師知能指標及現況之研究。師大學報;教育類,53(2),83-110。\n宋曜廷、吳昭容、劉子鍵、廖遠光、洪煌堯、吳心楷、籃玉如、周倩、廖楷民、辛靜婷、潘佩妤(2011)。數位學習研究方法,高等教育出版社。\n巫怡慧(2017)。大臺北地區成人學生資訊素養與數位閱讀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巫采蓉(2018)。國中圖書教師閱讀課教學對七年級學生閱讀理解與資訊素養能力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n李佩綺(2019)。數位時代之媒體素養教育融入中小學課程。臺灣教育評論月刊,8(3),259-267。\n李政忠(2003)。從抽樣與統計方法探討網路問卷調查的可行性:比較電話訪談與網路問卷樣本的實質差異性。廣播與電視,21,55-95。\n李炯德(2013)。軍方航管人員資訊素養、知識管理能力與工作績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台科技大學。\n沈芝戎(2017)。人事人員資訊素養、數位學習動機及使用人力資源資訊系統應用效益之相關性─以臺中市政府所屬人事人員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n沈毓瑋(2014)。電腦補習班教師資訊素養、知識管理能力與教學效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n周曉慧(2017)。生命活力、資訊素養與社群環境對組織知識分享影響之研究-以Facebook『阿榮福利味』社團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n季李豪(2017)。審計人員的資訊素養與資訊倫理對查核品質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n林巧敏(2009)。推動國中小數位學童數位閱讀計畫之探討。臺灣圖書館管理季刊,5(2),49-67。\n林巧敏,羅嘉雲(2018)。國小圖書教師與學科教師協作教學意見調查。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44(1),69-94。\n林育立(2006)。國民中小學教師資訊素養之現況調查-以宜蘭縣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人文社會學院。\n林孟璇(2012)。新移民學童電腦自我效能與資訊素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n林昇瑜(2014)。資訊素養與社群網站使用者之人際關係 與再行為意圖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勤益科技大學。\n林泇妤(2018)。國小學童資訊素養對網路倫理影響之研究─以高雄市某國小六年級學童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n林冠呈(2016)。企業員工資訊素養、科技接受模型探討ERP系統應用效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n林美蓮(2019)。馬來西亞華文獨中高中生資訊素養與網路學習成效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n林茹芯(2016)。提升原住民資訊素養計畫之個案研究—以花蓮縣秀林鄉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n林淑萍(2009)。新竹縣國民小學圖書館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n林菁(2020)。探究式資訊素養融入國中階段課程之追蹤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57(1),73–120。DOI:10.6120/JoEMLS.202003_57(1).0039.RS.CM\n林菁,顏仁德,黃財尉(2014)。探究式資訊素養融入課程成效之四年長期研究。教育資料與圖書館學,51(4),561-595。\n林菁、陳尚蕙(2009)。國民小學教師媒體素養之調查研究。臺中教育大學學報,23(2),1-28。\n林靚柔(2018)。兩岸軟體資訊專業人員職場資訊素養與軟體知識技能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林薏欣(2015)。國小特殊教育教師之資訊素養、教學效能與教學創新行為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屏東大學。\n林麗娟(1998)。大學生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輔仁學誌:人文藝術之部,27,109-127。\n金生忠(2003)。澎湖縣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之調查研究。國立臺南大學。\n柯雲娥(2012)。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8715/\n洪千惠(2019)。高齡者學習智慧手機資訊素養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n洪振堯(2017)。警察人員在職進修、資訊素養與工作滿意度之研究-以高雄市警察局為例。義守大學。\n倪淑娟(2013)。臺北市國民小學圖書館現況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北市立教育大學。\n徐式寬、關秉寅(2011)。國民中小學教師資訊融入教學素養 評量表之建構與調查。科學教育學刊,19(4),335-357。\n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2008)。2008數位學習白皮書。臺北市:工業局,國科會,數位典藏學習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n高美玲(2010)。台南縣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教學自我效能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致遠管理學院。\n高瑞翎(2017)。旅行社票務人員人格特質、資訊素養、工作壓力與工作風險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餐旅大學。\n國家教育研究院(2020)。教育部部史【網站文字資料】取自: http://history.moe.gov.tw/index.asp\n國家圖書館(2015)。我國國中圖書館館員專業知能指標研訂芻議。臺北:國家圖書館。\n張乃權(2013)。資訊素養與行動通訊裝置使用行為相關因素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勤益科技大學。\n張羽晴(2014)。透過資訊科技近用探討人格特質與自我導向學習對資訊素養之關係研究-以桃園地區社區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萬能科技大學。\n張松露(2013)。資訊素養訓練對婦女與高齡者電腦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n張雨青(2006)。高級商業職業學校學生資訊素養之調查研究—以資料處理科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張郁雯、柯華葳(2019)。影響數位閱讀表現的學生與環境因素 :PIRLS 2016資料探討。教育心理學報,51(1),161-182。DOI:10.6251/BEP.201909_51(1).0007\n張郁蔚(2003)。從資訊素養標準探討我國小學資訊教育課程。國立中央圖書館臺灣分館館刊,9(2),58-72。\n張國祥(2017)。PISA 2018閱讀素養評核框架。https://www.um.edu.mo/fed/pisa/FT2018_pdf/20170315_Introduction%20of%20PISA%202018%20reading%20framework_CHI_V1.pdf\n張智雄(2020)。資訊素養對國文學習成效之影響研究—以國中九年級學生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吳鳳科技大學應用數位媒體研究所碩士論文,嘉義縣。\n張琬翔(2007)。我國資訊教育之沿革,網路社會學通訊,61。取自: https://mail.nhu.edu.tw/~society/e-j/61/61_24.htm\n張瓊穗,翁婉慈(2006)。台北縣(市)國小教師資訊科技融入教學知能現況調查研究。國立臺北教育大學學報,19(2),129-162。\n扈航(2013)。資訊安全、資訊素養、資訊倫理之關聯性研究─以行動裝置使用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n教育部(1997):「資訊教育基礎建設計畫內容概要」計畫書。取自: http://ws.moe.edu.tw/001/Upload/userfiles/guideline(8607).pdf\n教育部(2011)。2011在職教師閱讀教學增能研習手冊。臺北市:教育部。\n教育部(2011)。圖書教師手冊。臺北:教育部。\n教育部(2012)。第七次中華民國教育年鑑。教育部。GPN:1010103364\n教育部國民及學前教育署(2017)。跨領域素養導向課程設計-初階工作坊實踐手冊。臺中市。\n教育部資訊教育總藍圖規劃小組 (2016)。資訊教育總藍圖草案(2016年4月19日)。ISBN:978-986-04-8715-2。取自:http://history.moe.gov.tw/policy.asp?id=11\n章明哲(2015)。媒體記者與國小教師協同實施媒體素養教育研究。南台人文社會學報,13,45-77。\n莊承翰(2020)。資訊素養融入大學專業課程的教與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淡江大學。\n莊道明(2012)。國家教育研究院:圖書館學與資訊科學大辭典。取自: http://terms.naer.edu.tw/detail/1679154/\n莊道明(2012)。國家教育研究院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取自: 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1678729/\n莊維貞,許金發(2008)。國小教師電腦自我效能與資訊融入教學效能相關研究。遠東學報,25(3),411-430。\n許純菁(2015)。公共圖書館員資訊素養與專業成長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暨南國際大學。\n許獻元(2012)。網路問卷風險知覺與填答率之研究。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計畫編號: NSC 100-2410-H-003-107-)\n郭藍儀、陳海泓(2011)。Super3技能融入國小一年級生活課程之探究。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2011(2),329-362。\n郭齡慧(2020)。幼兒園教師資訊素養及其教學效能之相關〔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開南大學。\n陳正昌(2017)。SPSS與統計分析。台北市:五南。\n陳妏綺(2013)。資訊安全評估、資訊素養與資訊倫理的關聯性研究 -以台灣銀行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大同大學。\n陳玟樺(2016)。圖書教師之理想角色和實際角色知覺差距及專業成長需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n陳秉倫(2017)。新北市國小教師使用資訊科技行為與資訊素養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n陳芳雅、林心茹、傅宓慧、林秀娟、朱惠美(2020)。圖書資訊利用教育教學綱要資訊素養綱要的修訂說明。圖書教師電子報,72期。\n陳昭珍(2013)。國中小圖書館與圖書教師發展現況。中華民國一○二年圖書館年鑑,27-38。\n陳昭珍、趙子萱(2010)。圖書教師的角色及任務。圖書教師電子報,1期。\n陳昭珍、林吟燕、陳雅萍、高榛澧、張羽芳、梁鴻栩(2017)。概念導向閱讀教學(CORI)對國中生閱讀投入影響之研究。圖書資訊學研究,12(1),36-78。\n陳秋慧(2003)。綜合高中教師對學生資訊素養能力培養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大學。\n陳海泓(2015)。閱讀教學。載於國家圖書館編,中華民國圖書館年鑑:一〇四年(頁 138-140)。臺北市:國家圖書館。\n陳海泓、陳昭珍(2018)。國民中小學閱讀與資訊素養融入教學現況調查。圖書資訊學研究,13(1),1-50。\n陳素娥(1996)。圖書館員於電子圖書館時代的角色轉變與因應之道。圖書與資訊學刊,17,47-55。\n陳雲上(2020)。辨別假新聞:資訊素養、新聞素養、資訊驗證態度、資訊驗證行為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n陳銘泰(2013)。政府機關對電子化政府的資訊素養認知與應用:以臺北市及新北市客家行政機關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n麥孟生 (2000) 。個人心理類型、自我效能及態度對電腦學習成效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央大學,桃園市。\n黄子芸(2020)。探討長期照顧機構員工資訊素養對於組織知識管理能力之影響〔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嘉南藥理大學。\n曾正宜,陳舜芬(2008)。網路彈性化學生評鑑教師教學系統對評鑑行為與結果的影響。課程與教學季刊,11(4),213-236。\n曾伊束(2014)。臺南市國中學生資訊素養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臺灣首府大學。\n曾禮珍(2015)。「圖書教師」對國小圖書館經營推動及閱讀態度影響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北市。\n游宗憲(2013)。資訊科技、資訊素養、工作特性與組織績效關係之研究─以電信業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東吳大學。\n程文政(2020)。技術型高中汽車科學生資訊素養融入專業科目學習動機及其學習滿意度之關係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彰化師範大學。\n童師薇(2015)。資訊素養融入教學。載於國家圖書館編,中華民國圖書館年鑑:一〇四年(頁 151-152)。臺北市:國家圖書館。\n馮靖惠(2019年10月7日)。調查報導/圖書館之母:每校都應有一名專職圖書教師。聯合新聞網聯合晚報。https://udn.com/news/story/6898/4090743。\n黃一婷(2017)。資訊素養與使用者誤點釣魚信件的關聯分析-以C電信公司的使用者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n黃上旻、曾榮斌、陳怡芝(2015)。圖小圖書教師的角色期待和工作之研究。區域與社會發展研究第六期,國立臺中教育大學。\n黃幸雯(2002)。小學自然學科資源式教學個案〔未出版之碩士論文〕。輔仁大學。\n黃建國(2019)。後備軍人資訊素養與工作績效之探討—以高雄市某輔導中心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樹德科技大學。\n黃雅琪(2020)。國民小學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的工作特性與留任意願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清華大學,新竹市。\n黃達昇(2018)。家庭教養態度、資訊素養與家庭數位溝通工具使用行為之相關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佛光大學。\n黃銘宗(2005)。嘉義縣國民小學教師資訊素養與資訊科技融入教學使用意願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華大學。\n楊仁志(2015)。大學教學助理資訊素養之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教育大學。\n楊宗海(2020)。高雄市國小教師資訊設備使用與教師資訊素養融入教學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n陳志豪(2015)。臺中市國民小學參與教育部「圖書館閱讀推動教師計畫」實施情形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逢甲大學。\n楊韻蓉(2014)。以SCONUL資訊素養標準探討數學領域學科服務需求〔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n溫嘉榮、施文玲、林鳳釵(2004)。中小學教師應具備之資訊素養能力指標之研究。高雄師大學報,17,97-113。\n詹雅筑(2018)。校務研究人員資訊素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n賈馥茗、何澍、鄭湧涇、陳李綢等編纂(2000)。教育大辭書。臺北:文景。\n圖書教師電子報(無日期)。關於我們。民109年6月28日,取自:http://teacherlibrarian.lib.ntnu.edu.tw/index.php?file=about.php\n廖士閑(2012)。桃園縣高中職軍訓教官資訊素養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元智大學。\n廖淑真(2007)。碩士生對資訊素養之熟練度與態度之調查研究-以亞洲大學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興大學。\n趙敏含(2013)。以企製為核心談經營雲端影視策展頻道之資訊素養與能力-以9x9.tv策展人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政治大學。\n劉孝有(2020)。護理人員資訊素養、電腦使用經驗與護理資訊系統使用滿意度之相關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長庚科技大學。\n劉宜芳、柯華葳(2017)。線上閱讀研究之回顧與展望。教育科學研究期刊,62(2),61-87。doi:10.6209/JORIES.2017.62(2).03\n劉青(2012)。台灣半導體產業資訊素養與資訊倫理之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中正大學。\n樊台聖,李一靜,蔡翌潔(2011)。資訊教育領域的性別差異。商管科技季刊,12(3),315-341。\n歐鳳仙(2010)。澎湖縣幼兒園教師資訊素養之現況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南大學。\n蔡進財(2008)。高中職學校教師資訊素養調查之研究—以基隆市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北科技大學。\n鄭羽涵(2014)。國稅人員資訊素養與知識分享關聯性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高雄師範大學。\n鄭彧如(2020)。高雄市公立國中學校與機關行政人員資訊素養現況之探討〔未出版之碩士論文〕。義守大學。\n蕭名志(2011)。宜蘭縣國民中小學教師資訊素養及資訊設備使用現況調查〔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東華大學。\n賴苑玲(2000)。以資訊素養教育為基礎之國小圖書館利用教育課程規劃之探討。台中師院學報,14,293-320。\n賴苑玲,呂瑞蓮,呂明珠 (2011)。國民中小學圖書館編目工作手冊。臺北市:教育部。\n駱英豐(2013)。數位閱讀-閱讀的現在與未來。中時新聞網,取自: https://www.chinatimes.com/newspapers/20131109000726-260116?chdtv\n薛智中(2019)。資訊素養、工作壓力、工作績效與自我效能之研究-以海洋委員會海巡署為例〔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東大學。\n謝寶媛(1999)。資訊素養網路教學之學習行為與學習成效-以『資訊與網路資源利用』課程為例。資訊素養與終身學習社會國際研討會會議論文集(頁171-183)。台北市:師大社教系。\n簡嘉君(2014)。空軍人員資訊素養、資訊倫理與品格教育關係之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南臺科技大學。\n蘇國榮(1988)。如何推展圖書館教育。國教輔導,27:6,8-14。取自: http://faculty.ndhu.edu.tw/~su7702/lib/lib15.html\n龔進庭(2019)。大學生使用資訊科技行為與資訊素養之現狀調查研究〔未出版之碩士論文〕。國立臺灣海洋大學。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圖書資訊學數位碩士在職專班
10891300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8913005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300501.pdf4.95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Altmetric

Altmetric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