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6447
題名: 荀子「群」之概念在晚清民初(1894–1937)的接受——以報刊為核心的展開
The Acceptance of Xunzi’s “Qun” Conception in Late Qing Dynasty and the Early Republic of China(1894-1937)——An Exploration Extending from the Focus on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作者: 莊紫雲
Chuang, Tzu-Yun
貢獻者: 周志煌
莊紫雲
Chuang, Tzu-Yun
關鍵詞: 荀子

晚清民初
概念接受
報刊
日期: 2021
上傳時間: 4-八月-2021
摘要: 荀子作為先秦儒家最後一位重要學者,身處於戰國之板蕩,面對陷落的社會秩序以及日漸崩壞的傳統,其提出一連串緻密而肯要的理論來應對。經過兩千多年的歷史洪流,荀學幾經發展與波折,並在晚清民初以不同的樣貌呈現。晚清民初是中國歷史上非常特別的時代,自甲午戰爭(1894)以來,中國被迫面對國家積弱的事實,在列強一波又一波的侵擾與掠奪之下,尊嚴遭受踐踏的痛楚刺激出知識分子愛國的焦慮,而此焦慮促進更多的改革與蛻變,傳統思想也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中發生變化。\n荀學作為淵遠流長的傳統思想,歷經兩千多年以來歷代學者的詮解發展,早已與原始理論不同,而至清末民初時代,更由於社會劇烈變動、國家型態與社會關係改變,以及西方與日本新思想傳入等複雜原因,荀學逐漸產生富有時代特色的「再詮釋」。荀子的思想深刻地植根於社會現實,是故近代的荀學思想也應當有吸收當時社會狀況的可能性,從而構成新時代的荀學。綜觀荀子的理論,其中有很多概念時至今日依然可以詳加討論,甚至能夠應用於現代社會,本文以「群」概念為研究主題,探論「群」概念在晚清民初的接受,而在此接受過程中,可以看見當時學人文化上的「意義危機」,這種「意義危機」在中國過去的歷史中並不常見,就歷史背景方面來看更可說是前所未有,從「群」概念的蛻變裡能夠照映出一個大時代的脈動。\n在荀子本身的理論系統中,「群」概念主要是用於社會論,其並非社會論的核心,而是社會論的基礎,各種理論的推展都是在「群」的場域中進行,只有當個體需要在「群」中生活,必須與其他個體相與時,「分」才有其存在意義,「禮」才能彰顯其核心價值。然而,事實上「群」概念也能在許多學門中討論,包括政治論以及教育論,此皆不能忽視「群」在其中的作用,而「群」也透過這些學門展現出它的特殊意義。這樣的現象在近代中國的思想中更是如此,「群」概念透過學術著作、報刊文章等途徑被展示出來,學人們提到「群」概念時,一方面是向荀子萃取傳統之精華與精神之支撐;另一方面也試圖從西方理論以及時代氛圍中求索中國思想的可能與未來。\n在廣闊而繁盛的思想世界,「群」概念僅能佔據一隅,就此難以窺見晚清民初中國思想的全貌,不過也可由此看見中國在世紀之交面對時代的巨輪,是如何面對與應變、如何拆解與構築。先秦荀子極具現實特色的理論,在晚清民初內憂外患的困阨中,是與時俱進的,學人們在時代的刺激之中看見其價值,而富有時代特色的概念接受史,更可是荀學在近代非常重要的呈現。
參考文獻: 一、古籍與近現代文獻\n\n(一)專書\n\n1.中文著作\n(魏)何晏集解,(宋)邢昺疏,(清)阮元校勘:《論語注疏》,臺北:財團法人子峰文教基金會弘毅出版社,1994年。\n(明)王夫之:《船山全書(四)禮記章句》,長沙:嶽麓書社,1996年。\n(清)王先謙撰,沈嘯環、王星賢點校:《荀子集解》,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n(清)郭慶藩撰:《莊子集釋》,北京:中華書局,1961年。\n(清)夏曾佑著,楊琥編:《夏曾佑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n(清)梁啟超:《儒家哲學》,臺北:中華書局,1956年。\n(清)梁啟超:《先秦政治思想史》,臺北:中華書局,1962年。\n(清)梁啟超:《飲冰室文集類編》,臺北:華正書局,1974年。\n(清)梁啟超撰、朱維錚導讀:《清代學術概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8年。\n(清)梁啟超:《梁啟超全集》,北京:北京出版社,1999年。\n(清)康有為撰,湯志鈞編:《康有為政論集》,北京:中華書局,1981年。\n(清)康有為撰,姜義華、張榮華編校:《康有為全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n(清)章太炎撰,劉凌、孔繁榮編校:《章太炎學術論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n(清)章太炎、劉師培等撰,羅志田導讀,徐亮工編校:《中國近三百年學術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年。\n(清)章太炎撰:《章太炎全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n(清)譚嗣同:《譚嗣同全集》,北京:中華書局,1998年。\n(清)譚嗣同:《仁學》,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n(清)嚴復撰、王栻主編:《嚴復集》,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n(清)嚴復撰,林載爵編:《嚴復文集編年》,臺北:辜公亮文教基金會,1998年。\n(民國)王煥鑣撰:《墨子集詁》,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n(民國)任時先:《中國教育思想史》,上海:上海書店,1992年。\n(民國)胡適:《中國哲學史大綱》,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8年。\n(民國)陳奇猷校注:《韓非子集釋》,臺北:華正書局,1977年。\n(民國)馮友蘭:《中國哲學史》,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1990年。\n\n2.翻譯著作\n〔英〕Herbert Spencer著,嚴復譯:《群學肄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9年。\n〔英〕John Stuart Mill著,嚴復譯:《群己權界論》,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9年。\n〔英〕Edward Jenks著,嚴復譯:《社會通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9年。\n\n\n(二)報刊文獻\n\n1.社會學方面\n丁留餘:〈荀子性惡論與其哲學〉,《約翰聲》第37卷第2期,1926年。\n太田代恒德:〈雜錄:荀子論〉,《亞東時報》第16-17期,1899年。\n太虛:〈荀子論〉,《海潮音》第2卷第2期,1921年。\n王榮曾:〈荀子心理學說研究(附表)〉,《學術世界》第1卷第8期,1936年。\n伍啟元:〈荀子的經濟思想〉,《清華周刊》第38卷第3期,1932年。\n佚名:〈社說:愛為群之主力說〉,《東方雜誌》第3卷第12期,1906年。\n李俊:〈荀子與霍布士〉,《珞珈月刊》第1卷第4期,1934年。\n吳竟成:〈荀子性惡篇平議〉,《國專月刊》第2卷第2期,1935年。\n汪精衛:〈犧牲之意義(一)錄旅歐雜誌〉,《東方雜誌》第14卷第1期,1917年。\n章嫻:〈孟子與荀子〉,《振華季刊》第1卷第3期,1934年。\n明夷:〈孟子微(續第十九號)〉,《新民叢報》第20期,1902年。\n馬敘倫:〈論性〉,《國粹學報》第3卷第8期,1907年。\n馬敘倫:〈論性二〉,《國粹學報(分類合訂本)》第4卷第3期,1908年。\n馬元材:〈荀子之經濟思想〉,《河南政治》第2卷第1期,1932年。\n馬維忠:〈教育先進人物評傳荀子〉,《現代教育評論》第1卷第3期,1937年。\n胡樸安:〈荀子學說(五):大分說〉,《國學週刊》第31期,1923年。\n陳三立:〈讀荀子〉,《東方雜誌》第13卷第10期,1916年。\n陳登元:〈荀子之心理學說〉,《國學叢刊(南京)》第2卷第2期,1924年。\n陳忠藎:〈荀子不入於儒家辯〉,《國立四川大學週刊》第1卷第9期,1932年。\n陳定閎:〈荀子的社會思想〉,《社會學刊》第5卷第3期,1937年。\n梁啟超:〈說群一:群理一〉,《知新報》第18期,1897年。\n梁啟超:〈霍布士學案(未完)〉,《清議報》第96期,1901年。\n梁啟超:〈霍布士學案(接前冊)〉,《清議報》第97期,1901年。\n梁啟超:〈德育鑑(新民叢報第二次臨時增刊)〉,《新民叢報》臨時增刊–德育鑑,1905年。\n張培宗:〈荀子哲學的研究〉,《真光》第25卷第2期,1926年。\n馮振:〈荀子性惡篇講記〉,《學藝》第10卷第9期,1930年。\n萬斯:〈論著:讀了荀子性惡篇以後〉,《國立浙江大學校刊》第188期,1934年。\n雷慧英:〈孟子與荀子〉,《南昌女中》第3期,1936年。\n趙竹光:〈荀子的禮治主義與批評〉,《滬大週刊》第21卷第8期,1933年。\n盧畇原:〈平荀子心性說(下)〉,《國立四川大學週刊》第1卷第10期,1932年。\n簡忠實:〈說性〉,《東方雜誌》第05期,1911年。\n\n2.政治學方面\n中國之新民:〈新民說九:第十節、論自治〉,《新民叢報》第9期,1902年。\n王佩秋:〈學術:荀子法後王說〉,《蘇州女子中學月刊》第1卷第1期,1929年。\n田惠伯:〈學術荀子法後王辯〉,《國立四川大學週刊》第1卷第6期,1932年。\n匡祝三:〈荀子的政治學說〉,《讀書青年》第1卷第3期,1936年。\n佚名:〈荀子之學說〉,《教育世界》第104期,1905年。\n吳虞:〈讀荀子書後〉,《新青年》第3卷第1期,1917年。\n吳虞:〈儒家主張階級制度之害〉,《新青年》第3卷第4期,1917年。\n吳鼎南:〈荀卿政治論與孔孟一貫說:荀卿是儒非儒辨中論上之四〉,《國立四川大學週刊》第1卷第23期,1933年。\n吳實明:〈荀子政治思想的探討〉,《政治月刊(南京)》第1卷第6期,1934年。\n李桂生:〈荀子法後王說〉,《勵學》第1期,1933年。\n秀生:〈評墨子非樂篇及荀子樂論〉,《翊教》第4卷第8期,1935年。\n定一:〈論道德與法律之區別〉,《新民叢報》第3卷第23期,1905年。\n胡韞玉:〈荀子學說(未完)〉,《夏星》第1期,1914年。\n胡樸安:〈荀子學說(六):重禮說〉,《國學週刊》第32期,1923年。\n胡樸安:〈荀子學說(七):尊君說〉,《國學週刊》第33期,1923年。\n倚劍生:〈社說:論中國政教宜求進化〉,《東方雜誌》第3卷第5期,1906年。\n陳鐘凡:〈荀子哲學敘〉,《國學叢刊(南京)》第2卷第2期,1924年。\n張馥荍:〈孔孟仁政論與荀子君政論之比較研究〉,《新民》第2卷第1期,1936年。\n飲氷:〈開明專制論〉,《新民叢報》第4卷第1期,1906年。\n程樹德:〈哲學大家荀子之政治論(未完)〉,《福建法政雜誌》第1卷第4期,1908年。\n程樹德:〈哲學大家荀子之政治論(續前)〉,《福建法政雜誌》第1卷第5期,1908年。\n雲鉞:〈浩布士與荀子政治哲學之比較(讀書錄)〉,《清華週刊》第26卷第7期,1926年。\n劉光漢:〈週末學術史序〉,《國粹學報》第1卷第5期,1905年。\n劉光漢:〈典禮為一切政治學術之總稱考〉,《國粹學報》第2卷第1期,1906年。\n劉師培:〈儒學法學分歧論〉,《國粹學報》第3卷第7期,1907年。\n魏世珍:〈荀子哲學之中心點〉,《學藝》第10卷第1期,1930年。\n\n3.教育學方面\n佚名:〈是汝師錄〉,《新民叢報》滙編,1904年。\n更生:〈講孟子荀卿列傳〉,《月月小說》第2卷第10期,1908年。\n吳康:〈中國教育學的研究:(二)荀子教育學〉,《新教育》第3卷第2期,1911年。\n吳竹友:〈荀子之教育哲學〉,《江蘇教育(蘇州1932)》第5卷第7期,1936年。\n迪懋:〈關於荀子為學的觀察〉,《北極光》第1卷第2期,1935年。\n胡樸安:〈荀子學說(三):貴學說〉,《國學週刊》第29期,1923年。\n涂文淦:〈讀荀子勸學篇後〉,《浙江青年(杭州)》第2卷第1期,1935年。\n孫特夫:〈荀子的教育思想〉,《楚雁》第2期,1935年。\n清流:〈荀子對於教育思想之我見〉,《春笋》第3卷第1期,1931年。\n張為銘:〈荀子的教育思想〉,《哲學與教育》第2卷第2期,1933年。\n黃昌年:〈荀子教育學說〉,《教育學期刊》第1卷第2期,1933年。\n蛻菴:〈泰西敎育學沿革小史〉,《新民叢報》第35期,1903年。\n楊大膺:〈荀子的認識論〉,《世界旬刊》第13期,1932年。\n楊大膺:〈荀子教育哲學〉,《哲學評論》第5卷第2期,1933年。\n瞿世英:〈荀子之社會的教育論〉,《社會學界》第4期,1930年。\n\n二、當代論著\n\n(一)專書\n\n1.中文著作\n王爾敏:《中國近代知識普及運動與通俗文學之興起》,臺北:中央研究院,1983年8月。\n王楷:《天然與修為——荀子道德哲學的精神》,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n王汎森:《執抝的低音:一些歷史思考方式的反思》,臺北: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n王汎森:《近代中國的史家與史學(增訂版)》,香港:三聯書店,2020年。\n方維規:《概念的歷史分量:近代中國思想的概念史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n田富美:《清代荀子學研究》,《中國學術思想研究輯刊》十二編第26冊,新北: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1年。\n朱維錚:《求索真文明——晚清學術史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6年。\n牟宗三:《中國哲學的特質》,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98年。\n江心力:《二十世紀前期的荀子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n任強:《知識、信仰與超越——儒家禮法思想解讀》,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n余英時:《中國近代思想史上的胡適》,臺北:聯經出版社,1984年。\n余英時:《中國知識分子論》,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7年。\n余英時:《民主制度與近代文明》,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n余英時:《中國思想傳統及其現代變遷》,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14年。\n吳方:《末世蒼茫:細說晚清思潮》,臺北:風雲時代出版,1993年。\n宋文明:《梁啟超的思想》,新北:宋氏照遠出版社,1997年。\n宋國愷:《中國變革:社會學在近代中國興起的視角》,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1年。\n李培林等:《20世紀的中國:學術與社會(社會學卷)》,濟南:山東人民出版社,2001年。\n李明偉:《清末民初中國城市社會階層研究(1897-1927)》,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n李茂民:《在激進與保守之間:梁啟超五四時期的新文化思想》,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n佐藤將之:《荀子禮治思想的淵源與戰國諸子之研究》,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3年。\n佐藤將之:《荀學與荀子思想研究:評析.前景.構想》,臺北:萬卷樓,2015年。\n東方朔:《合理性之尋求:荀子思想研究論集》,臺北:臺大出版中心,2011年。\n周群振:《荀子思想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1987年。\n周熾成:《荀.韓:人性論與社會歷史哲學》,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9年。\n周德良:《荀子思想理論與實踐》,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11年。\n周志煌:《物類與倫類:荀學觀念與近現代中國學術話語》,臺北:洪葉文化,2013年。\n金觀濤、劉青峰:《觀念史研究:中國現代重要政治術語的形成》,北京:法律出版社,2012年。\n金妍妍:《「群居和一」:荀子社會倫理思想研究》,長沙:中南大學出版社,2015年。\n韋政通:《儒家與現代中國》,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1年。\n韋政通:《荀子與古代哲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2年。\n韋政通:《人文主義的力量:韋政通文集》,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n姚純安:《社會學在近代中國的進程(1895-1919)》,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6年。\n徐復觀:《中國思想史論集(續編)》,臺北:時報文化出版,1985年。\n徐復觀著、蕭欣義編:《儒家政治思想與民主自由人權》,臺北:臺灣學生書局,1988年。\n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先秦篇》,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n徐克謙:《荀子治世的理想》,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9年。\n陶東風:《社會轉型與當代知識分子》,上海:上海三聯書店,1999年。\n陸建華:《荀子禮學研究》,合肥:安徽大學出版社,2004年。\n袁信愛:《荀子社會思想研究》三編第3冊,新北:花木蘭出版社,2008年。\n高春花:《荀子禮學思想及其現代價值》,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n高明士、蔣竹山、陳俊強、李君山、楊維真:《中國近現代史——大國崛起的新詮釋》,臺北:五南出版社,2009年。\n孫偉:《重塑儒家之道——荀子思想再考察》,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n陳光連:《荀子「分」義研究》,南京:東南大學出版社,2013年。\n陳昭瑛:《荀子的美學》,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6年。\n陳默:《荀子的道德認識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6年。\n陳來:《孔子.孟子.荀子:先秦儒學講稿》,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7年。\n陳偉:《荀子「分」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8年。\n張灝:《幽暗意識與民主傳統》,北京:新星出版社,2006年。\n張志宏:《德性與權利——先秦儒家人權思想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年。\n張城:《直道而行:孟子與荀子》,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14年。\n曹興江:《荀子禮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7年。\n傅偉勳:《從創造的詮釋學到大乘佛學:哲學與宗教四集》,臺北:東大圖書公司,1990年。\n黃進興:《皇帝、儒生與孔廟》,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14年。\n黃克武、張哲嘉主編:《公與私:近代中國個體與群體之重建》,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00年。\n彭歲楓:《禮義、禮法與君子——荀子「群居和一」理想社會的構建》,長沙:湖南大學出版社,2017年。\n曾暐傑:《性惡論的誕生——荀子「經濟人」視域下的孟學批判與儒學回歸》,臺北:萬卷樓,2019年。\n楊寬:《戰國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8年。\n楊艾璐:《解蔽與重構:多維視界下的荀子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5年。\n葛兆光:《古代中國的歷史、思想與宗教》,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06年。\n葛兆光:《宅茲中國:重建有關「中國」的歷史論述》,北京:中華書局,2011年。\n葛兆光:《歷史中國的內與外:有關「中國」與「週邊」概念的再澄清》,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7年。\n雷家驥:《中國古代史學觀念史》,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年。\n鄭觀應著、王貽梁評注:《盛世危言》,鄭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n鄭大華:《晚清思想史》,湖南:湖南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n廖名春:《荀子新探》,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年。\n劉又銘:《一個當代的、大眾的儒學——當代新荀學論綱》,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9。\n儲昭華:《明分之道——從荀子看儒家文化與民主政道融通的可能性》,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n譚紹江:《荀子政治哲學思想研究》,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4年。\n\n2.翻譯著作\n〔日〕須藤瑞代著,姚毅譯:《中國「女權」概念的變遷:清末民初的人權和社會性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n〔美〕柯雄文(Antonio S. Cua)著,李彥儀譯:《君子與禮:儒家美德倫理學與處理衝突的藝術》,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n〔德〕Hans-Georg Gadamer著,洪漢鼎譯:《真理與方法》,臺北:時報文化,1993年。\n〔德〕羅哲海(Heiner Roetz)著,陳詠明、瞿德瑜譯:《軸心時期的儒家倫理》,鄭州:大象出版社,2009年。\n\n(二) 期刊與專書論文\n王汎森:〈近代中國的線性歷史觀——以社會進化論為中心的討論〉,《新史學》第19卷第2期,2006年8月。\n卞冬磊:〈識「時務」者為俊傑:晚清知識轉型與中國現代報刊的興起(1896–1898)〉,《傳播與社會學刊》(總)第32期,2015年。\n牛嗣修:〈荀學在晚清的歷史命運——以晚清政府、譚嗣同、章太炎對荀子的態度為例〉,《東岳論叢》第37卷第4期,2016年。\n牛嗣修:〈20世紀荀子研究熱點與論爭綜述〉,《國際儒學發展報告》(2016-2017),2019年7月。\n孔定芳、朱冉琦:〈荀學復興與清代學術轉向〉,《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年。\n石永之:〈「二千年學者皆荀子之學也」:康有為荀學思想研究〉,《中山大學學報》2016年第6期,2016年。\n伍振勳:〈從語言、社會面向解讀荀子的「化性起偽」說〉,《漢學研究》26卷1期,2008年3月。\n伍振勳:〈荀子的「身、禮一體」觀—從「自然的身體」到「禮義的身體」〉,《中國文哲研究集刊》19期,2001年9月。\n朱湘鈺:〈告子性論定位之省思─從〈性自命出〉與告子性論之比較談起〉,《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科學類》52卷1&2期,2007年10月。\n朱麗霞、裴曉楠:〈「荀」、「孔」危機與中國近世精神緯度——從一個側面看二十世紀初新文化運動的必然〉,《管子學刊》2009年02期,2009年。\n江心力:〈荀學在晚清的歷史命運——以晚清政府、譚嗣同、章太炎對荀子的態度為例〉,《東岳論叢》第37卷第4期,2016年4月。\n匡釗:〈論荀子的「解蔽」之方與「治氣養心之術」〉,《安徽師範大學學報》第47卷第4期,2019年。\n李哲賢:〈荀子之性惡說析論:從文本談起〉,《哲學與文化》第40卷第5期,2013年5月。\n李賢中:〈傳統思想的現代重構與轉化——以墨、荀為例〉,《哲學與文化》42卷3期,2015年。\n李雨鍾:〈為承認而制禮:重審荀子思想定位的當代可能性〉,《清華學報》新47卷第4期,2017年12月。\n何睦:〈清末新政到五四運動期間法治與民主關係的嬗變及影響〉,《江蘇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42卷第4期,2016年7月。\n吳祖剛:〈荀子「虛壹而靜」探釋〉,《鵝湖月刊》517期,2018年7月。\n周紹賢:〈荀子之教育論〉,《哲學與文化》14卷10期,1987年10月。\n周志煌:〈性惡.原罪.染識:清末民初荀學觀念與西學、佛學之對話〉,《邯鄲學院學報》第24卷第4期,2014年。\n金觀濤、劉青峰:〈從「格物致知」到「科學」、「生產力」—知識體系和文化關係的思想史研究〉,《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四十六期,2004年。\n東方朔:〈秩序與方法——荀子對政治與道德之關係的理解〉,《復旦學報》2017年第1期,2017年。\n東方朔:〈「欲多而物寡」則爭——荀子政治哲學的邏輯前提和出發點〉,《社會科學》2019年第12期,2019年。\n姚潤月:〈晚清民初知識分子價值體系的變化〉,《東南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3卷第4期,2011年7月。\n陳朝暉:〈荀子教育思想探析〉,《管子學刊》1992年第3期,1992年。\n陳昭瑛:〈「通」與「儒」:荀子的通變觀與經典詮釋問題〉,《臺大歷史學報》28期,2001年。\n陳勇勤:〈晚清知識分子褒貶荀子的背後〉,《安徽史學》2005年04期,2005年。\n陳福濱:〈荀子的教育思想及其價值〉,《哲學與文化》34卷12期,2007年12月。\n陸建洪、侯強:〈論清末民初中國知識分子的轉型〉,《江蘇社會科學》2003卷6期,2003年11月。\n陸正新、周曉理:〈論晚清資產階級文化的嬗變〉,《江西社會科學》2004年03期,2004年。\n夏勇:〈飄忽的法治——清末民初中國的變法思想與法治〉,《比較法研究》2005年第2期,2005年。\n桑玉成:〈論和諧社會的政治基礎〉,《復旦學報》第4期,2005年7月。\n孫旭鵬:〈如何「群居和一」——荀子社會理想解讀〉,《第九屆寒山寺文化論壇論文集》,2015年。\n孫堯天:〈章太炎的荀學研究與近代法家的復興——從晚清「孟、荀之爭」說起〉,《杭州師範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年02期,2015年。\n張灝:〈中國近代思想史的轉型時代〉,《二十一世紀雙月刊》1999年4月號,總第五十二期,1999年。\n張頤武:〈晚清「現代性」:欲望的發現〉,《江蘇社會科學》2003年第2期,2003年。\n張超:〈從「群學」到「社會學」:近代中國社會學學科的形成與演變〉,《中山大學研究生學刊(社會科學版)》第33卷第1期,2012年。\n張海鵬:〈中日甲午戰爭的世紀影響〉,《海峽評論》284期,2014年8月。\n章征科:〈清末民初知識分子趨新意識的成因及特點〉,《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7卷第1期,2009年1月。\n梁永康、李浩:〈海外留學知識份子與晚清經濟思想的近代化(1895-1911年)〉,《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二○○九年第四期,2009年。\n曹樹明:〈論荀子的「群居和一之道」〉,《齊魯學刊》2019年第3期,總第270期,2019年。\n黃俊傑:〈論東亞儒家經典詮釋傳統中的兩種張力〉,《臺大歷史學報》28期,2001年12月。\n黃雅琦:〈梁啟超的荀學論述〉,《人文與社會學報》2卷4期,2009年。\n黃興濤:〈概念史方法與中國近代史研究〉,《史學月刊》2012年第9期,2012年。\n黃玉順:〈儒學的「社會」觀念——荀子「群學」的解讀〉,《中州學刊》第11期,2015年11月。\n菅本大二:〈荀子對法家思想的接納:由「禮」的結構來考察〉,《政治大學哲學學報》第十一期,2003年。\n楊貞德:〈自由與限制——梁啟超思想中的個人、禮與法〉,《臺大歷史學報》34期,2004年。\n楊琥:〈戊戌時期章太炎尊荀思想及其中西學術淵源〉,《傳統思想的近代轉換》,2007年。\n葉世昌、馮華:〈論荀子的以欲望論為基礎的經濟思想〉,《河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4年。\n葉世昌、丁孝智:〈伍啟元的經濟思想〉,《河北經貿大學學報》第30卷第3期,2009年5月。\n鄭永福:〈論晚清資產階級對孔學的衝擊〉,《漢中師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5年01期,1985年。\n鄭文惠:〈近代中國知識轉型與概念變遷/觀念形塑——觀念史/概念史視域與方法〉,《東亞觀念史期刊》4期,2013年6月。\n劉文郎:〈荀子性惡論對其政治經濟思想的影響〉,《哲學論集》14期,1982年2月。\n劉振琪:〈論清末民初學界之「排荀」與「尊荀」〉,《東海大學圖書館館訊》67期,2007年。\n潘小慧:〈荀子言性惡,善如何可能?〉,《哲學與文化》39卷10期,2012年10月。\n潘小慧:〈荀子以「君—群」為架構的政治哲學思考〉,《哲學與文化》40卷9期,2013年9月。\n蔡昱:〈資本邏輯下的欲望異化及人類的自我奴役〉,《山東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年第4期,2015年。\n賴建誠:〈西洋經濟思想對晚清經濟思潮的影響〉,《新史學》2卷1期,1991年3月。\n賴建誠:〈梁啟超的經濟論述——綜述、回顧、省思〉,《新史學》12卷1期,2001年。\n謝保成:〈學術史視野下的社會史論戰〉,《學術研究》2010年第1期,2010年。\n魏義霞:〈論梁啟超對康有為孔教思想的介紹、評價和誤讀〉,《孔子研究》2015年第1期,2015年。\n魏義霞:〈康有為排荀及其原因〉,《管子學刊》2015年第2期,2015年。\n羅來瑋:〈論譚嗣同對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批判和轉化〉,《學術交流》2018年01期,2018年。\n譚光輝:〈論欲望:社會發展的情感動力〉,《西南民族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年第1期,2020年。\n蘇全有:〈論近代中國知識分子的思想轉型問題〉,《中國知識分子與近代社會變遷》,2005年。\n蘇久青:〈晚清「排荀運動」與戊戌維新理論〉,《渤海大學學報》二○一八年第五期,2018年。\n\n(三)學位論文\n李超:《晚清批判專制主義理論思潮的研究:從甲午到辛亥》,武漢:湖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2年。\n宋健:《試論梁啟超的「荀學」研究》,哈爾濱:黑龍江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8年。\n楊亢:《民國湘籍學者的荀子研究》,長沙:湖南大學碩士學位論文,2017年。\n康廷山:《清代荀學史略》,濟南: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6年。\n盧永鳳:《社群主義視野下的荀子政治哲學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博士學位論文,2011年。\n薛裕民:《晚清「排荀」與「尊荀」》,臺南:國立成功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學位論文,2005年。\n韓承樺:《當「社會」變為一門「知識」:近代中國社會學的形成及發展(1890-1949)》,臺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學位論文,2017年。\n\n三、報刊電子資料庫\n《晚清期刊全文數據庫》(1833-1911),上海圖書館: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出版,臺灣漢珍數位圖書股份有限公司代理。\n《民國時期期刊全文數據庫(1911-1949)》(1~11輯),上海圖書館:上海科學技術情報研究所出版,臺灣漢珍數位圖書股份有限公司代理。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系
10715101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151014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1401.pdf4.44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Altmetric

Altmetric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