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6458
題名: 中晚唐時期的彌勒信仰與社會關係
Maitreya Belief and Society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作者: 劉育辰
Liou, Yu-Chen
貢獻者: 謝世維<br>林佩瑩
Hsieh, Shu-Wei<br>Lin,Pei-Ying
劉育辰
Liou,Yu-Chen
關鍵詞: 彌勒
大輪金剛
密教
末法救度
中晚唐佛教
Maitreya
Mahā-cakra-vajra
Esoteric Buddhism
Salvation
Buddhism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日期: 2021
上傳時間: 4-Aug-2021
摘要: 佛教當中有過去、現在、未來的空間與時間觀念,在佛滅之後,積極\n針對正法延續性,發展出彌勒信仰,不管是大乘佛教或是上座部佛教,彌勒都包含在內,成為佛陀授記的未來佛。彌勒信仰中有多種表示信仰的方式:上生信仰、下生信仰、轉輪聖王、菩薩信仰。分類的原因來自於彌勒在佛教當中具有多重角色,釋迦牟尼佛所授記的未來佛、轉輪聖王的形象,促使許多起義或政權需要以彌勒作為理由,來幫助著自己能夠有理由或正當性。除此之外,在彌勒為未來佛之前,彌勒以菩薩是以菩薩的身份,在兜率天說法。\n唐代社會具有豐富多元的宗教,加上唐代是佛教興盛之時,佛教各宗派在當時各大展身手,百家齊鳴,彌勒信仰有不例外。本論文利用社會學理論-布赫迪厄(Pierre Bourdieu)的場域(fields)理論來討論中晚唐時期的宗教場域發展,以不同面向探討彌勒信仰興盛緣故,並觀察中晚唐時期宗教與社會關係以及宗教流行的關鍵原因。\n在中晚唐時期,密教興盛於唐代社會,因為系統化的密教傳入,加上當時政權的支持,不管是佛教、道教、或是民間信仰都有受到密教的影響。密教與大乘佛教一同傳入中國,主要多以陀羅尼方式與佛教其他宗派或是民間信仰一同在中國社會存在,但等到中晚唐時期系統化的密教傳入,加上善無畏、金剛智、不空從印度學習,並到中國譯經、教法,密教廣為流行,也影響彌勒信仰形象、修行方法等,甚至密教經典《大妙金剛大甘露軍拏利焰鬘熾盛佛頂經》看到與彌勒末法救度形象相似,也是佛陀授記的金剛-大輪金剛。雖然密教沒有改變彌勒信仰核心,但是增添彌勒信仰的多樣性。\n宗教、社會、信仰者三者關係緊密。宗教的流行除了社會關係之外,不可忽視信仰者的需求性。彌勒信仰因為多重身份,發展出不同的信仰,站在信仰者角度,去探討彌勒信仰所發展出不同型態、目的的信仰。綜合彌勒信仰、社會關係、信仰者來討論彌勒信仰核心末法救渡的概念。
A core concept of Buddhism i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space and time. It actively focuses on the continuation of Dhamma and builds Maitreya belief after the Buddha`s death. Whether it be Mahayana or Theravada Buddhism, Maitreya is mentioned as becoming Buddha in the future by Shakyamuni Buddha. Maitreya Belief has many interpretations, which can be considered in different categories, including. Previous Lives, Future Lives, Bodhisattva Belief, and Chakravartin.\nThe basis for this division is due to Maitreya’s numerous responsibilities in Buddhism. Many uprisings or governments have used the image of the coming Buddha and the Chakravartin taught by Buddha Shakyamuni as a rationale to assist their cause or legitimacy. It`s also worth noting that Maitreya was a bodhisattva in Tuṣita before becoming the future Buddha.\nTang Dynasty had rich and diverse religions. In particular, Tang Dynasty was a time when Buddhism was flourishing. Buddhism sects showed their talents at that time. There were hundreds of schools of thought, and Maitreya belief was no exception. We utilize Pierre Bourdieu’s sociological theory of fields to explain the religious fields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ies, and investigate the reason for the prosperity of the Maitreya Belief, and investigate the reasons for the prosperity of the Maitreya belie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religion and society, and the popularity of religions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ies.\nEsoteric Buddhism affected society in the middle and late Tang Dynasty. Esoteric Buddhism influenced mainstream Buddhism, Taoism, and the belief imprinted in folks. Although Esoteric Buddhism did not change the core of Maitreya Belief, it added diversity to Maitreya Belief.\nReligion, society, and believers are all intertwined. Religion`s popularity, in addition to social ties, cannot neglect the requirements of believers. And for its various identities, the Maitreya Belief has implemented a number of beliefs. From the standpoint of the believer, we shall investigate the various sorts and purposes of the Maitreya Beliefs. We will consider interactions between Maitreya Beliefs, social interactions, and believers to address the central concept of Maitreya Belief: salvation.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n古籍文獻:\n漢・趙岐注,世一編輯部編著,《新注新譯孟子讀本》,台北:世一編輯部,2002。\n僧伽提婆所翻譯的,《佛說彌勒下生經》,《大正藏》第14 冊 第0454號。\n支謙譯,《佛說無量門微密持經》,《大正藏》第19冊 第1011號。\n支謙譯,《佛說持句神呪經》,《大正藏》第21冊 第1351號\n西晉・竺法護譯,《彌勒菩薩所問本願經》,《大正藏》第12冊 第349號。\n西晉・竺法護譯,《賢劫經》,《大正藏》第14冊 第425號\n東晉・瞿曇僧伽提婆譯,《增壹阿含經》,《大正藏》第2冊 第125號\n東晉・佛馱跋陀羅譯,《大方廣佛華嚴經》,《大正藏》第9冊 第278號\n東晉 ・瞿曇僧伽提婆譯,《中阿含經》,《大正藏》第1冊 第26號\n後秦・鳩摩羅什譯,《佛說彌勒大成佛經》,《大正藏》第14冊 第456號\n後秦・竺佛念譯,《佛說長阿含經》,《大正藏》第1冊 第1號\n後秦・鳩摩羅什譯,《妙法蓮華經》,《大正藏》第9冊 第262號\n後秦・鳩摩羅什譯,《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大正藏》第8冊 第223號\n姚秦・竺佛念譯,《菩薩瓔珞經》,《大正藏》第16冊 第656號\n姚秦・鳩摩羅什譯,《佛說彌勒大成佛經》,《大正藏》第14冊 第456號\n劉宋・沮渠京聲譯,《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大正藏》第14冊 第452號\n劉宋・求那跋陀羅譯,《雜阿含經》,《大正藏》第2冊 第99號\n劉宋・曇摩蜜多譯,《佛說為女身經》,《大正藏》第14冊 第564號。\n梁・慧皎撰《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 第2059號。\n陳・慧思寫,《南嶽思大禪師立誓願文》,《大正藏》第46冊 第1933號。\n陳・真諦,《婆藪槃豆法師傳》,《大正藏》第50冊 第2049號。\n唐・達磨栖那譯,《大妙金剛大甘露軍拏利焰鬘熾盛佛頂經》,《大正藏》第19冊 第965號。\n唐・窺基撰,《觀彌勒上生兜率天經贊》,《大正藏》第38冊 第1772號。\n唐・善無畏譯,《慈氏菩薩略修瑜伽念誦法》,《大正藏》第20冊 第1141號。\n唐・不空譯,《慈氏菩薩所說大乘緣生稻曚喻經》,《大正藏》第16冊 第710號。\n唐・不空譯,《八大菩薩曼荼羅經》,《大正藏》第20冊 第1167號。\n唐・玄奘譯,《大般若波羅蜜多經》,《大正藏》第5冊 第220號。\n唐・玄奘譯,《八名普密陀羅尼經》,《大正藏》第21冊 第1365號。\n唐・玄奘譯,《辯中邊論》,《大正藏》第31冊 第1600號。\n唐・義操譯,《胎藏金剛教法名號》,《大正藏》第18冊 第864號。\n唐・阿地瞿多譯,《陀羅尼集經》,《大正藏》第18冊 第901號。\n唐・智昇譯,《開元釋教錄》,《大正藏》第55冊 第2154號。\n唐・地婆訶羅譯,《佛頂最勝陀羅尼經》,《大正藏》第19冊 第969號。\n唐・金剛智譯,《藥師如來觀行儀軌法》,《大正藏》第19冊 第923號。\n唐・不空譯,《底哩三昧耶不動尊聖者念誦祕密法》,《大正藏》第21冊 第1201號。\n唐・窺基譯,《大乘法苑義林章》,《大正藏》第45冊 第1861號。\n唐・達摩流支譯,《佛說寶雨經》,《大正藏》第16冊 第660號。\n唐・慧力編撰,《大唐大慈恩寺三藏法師傳》,《大正藏》第50冊 第2052號。\n唐・冥詳撰,《大唐故三藏玄奘法師行狀》,,《大正藏》第50冊 第2053號。\n唐・佛陀波利譯,《佛頂陀羅尼經》,《大正藏》第19冊 第967號。\n唐・道世撰,《法苑珠林》,《大正藏》第53冊 第2122,號。\n後晉・劉昫等撰, 《舊唐書》 ,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75。\n宋・志磐譯,《佛祖統紀》,《大正藏》第49冊 第2053號。\n宋・法賢譯,《佛說瑜伽大教王經》,《大正藏》第18冊 第890號。\n宋・法賢譯,《佛說八大菩薩經》,《大正藏》第14冊 第490號。\n宋・法賢譯,《佛說慈氏菩薩誓願陀羅尼經》,《大正藏》第20冊 第1143號。\n宋・法賢譯,《佛說慈氏菩薩陀羅尼》,《大正藏》第20冊 第1142號。\n宋・歐陽修、宋祁撰, 《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75。\n元・脱脱編,《宋史》,〈列傳兩百五十・外國七-日本〉,北京:中華書局出版,1975。\n清・紀昀編,《欽定四庫全書》集部,〈白氏長慶集〉,卷七十一。\n清・紀昀編,《欽定四庫全書》史部,〈太平寰宇記〉,卷九十五。\n清・紀昀編,《欽定四庫全書》史部,〈太平寰宇記〉,卷一百零三。\n失譯,《佛說大輪金剛總持陀羅尼經》,《大正藏》第21冊 第1230號。\n失譯,《大輪金剛修行悉地成就及供養法》,《大正藏》第21冊 第1231號。\n失譯,《七佛八菩薩所說大陀羅尼神呪經》,《大正藏》第21冊 第1232號。\n期刊論文:\n丁仁傑,〈象徵資本、宗教場域與村落的地方自主性─臺南西港保安村的例子〉,收入於丁仁傑、曾慶豹、吳昶興、陳方中、張中復、康豹編 《近代中國的宗教發展論文集》,台北,2005,頁1~92。\n丁敏,〈佛教經典故事的主題特色及創作技巧〉,《台北市立師範學院學報第》 23 期,台北,1992,頁265-280\n丁仁傑,〈在啟示中看見經典:以一貫道的經典運用為例與原教旨主義概念相對話〉,《臺灣社會學》14期,台北,2007,頁1-49。\n大西蘑希子著,祝世潔譯,〈武則天與佛教〉,《敦煌寫本研究年報》13,京都,2019,33-50。\n王雪梅,〈試論彌勒信仰與密教的融合〉 ,《宗教學研究》第4期,四川,2010,頁77~85。\n王雪梅,〈未來佛的期待:彌勒信仰的形成〉,《人間佛教學報(藝文)》第八期,宜蘭,2017,頁62~99。\n王雪梅,〈中古西行求法僧與彌勒信仰的傳播——以法顯、玄奘為中心的考察〉,《法顯研究》,新加坡,2019,頁120~150。\n王雪梅,〈古代印度彌勒信仰歷史淵源研究述論〉,《世界宗教研究》,北京,2012,頁49~56。\n王公偉,〈從彌勒信仰到彌陀信仰— 道安和慧遠不同淨土信仰原因初探〉,《世界宗教研究》,北京,1999,頁113~118。\n王永平,〈論唐代民間道教對陳碩真起義的影響一兼與林梅村同志商確〉,《首都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北京,1995,頁100~107。\n方廣錩,〈佛教的時間與空間〉,《南亞研究》,四川,1993,頁34~41。\n古正美,〈北涼佛教與北魏太武帝發展佛教意識形態的歷程〉,《中華佛學學報》13,台北,2000,頁233-275。\n古正美,〈佛教傳播與中國佛教國家的形成〉,《成大歷史學報》40,台南,2011,頁1-60。\n李玉珉,〈敦煌初唐的彌勒經變〉,《佛學研究中心學報》第五期,台北,2000,頁220~251。\n李玉珉,〈隋唐之彌勒信仰與圖像〉,《藝術學》第一期,台北,1987,頁91~117。\n李玉珉,〈西元第十至十三世紀的中國佛教雕塑〉,《故宮文物月刊》,第四卷第一期,台北,1986,頁106~115。\n李玉珉,〈南北朝彌勒圖像與信仰〉,《故宮學術季刊》第三十卷第二期,台北,2011,頁1~101。\n李向平, 〈儒教宗教論再討論-中國宗教社會學視角〉,《齊魯學刊》2006卷5期 ,山東,2006,頁 20~26。\n李向平、楊林霞, 〈宗教、社會與權力關係〉,《華東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43卷5期 ,上海,2011,頁 1~7。\n李志鴻,〈隋代的王權與佛教-以仁壽設塔活動為核心〉,《中華佛學研究》 第十六期,台北,2015,頁105~126。\n李佩師,〈佛教末法思想與基督教末世論比較〉,《世界宗教學刊》19期,嘉義,2012,頁73-103。\n李祥,〈董仲舒的祥瑞災異之說與讖緯流〉,《吉首大學學報》第24期,湖南,2003,頁47-51。\n李祥,〈唐代讖緯的興衰〉,《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黑龍江,2019,頁140~142。\n李淑媛,〈唐代的「典賣妻女」現象-以律令為中心〉,《臺灣師大歷史學報》 42期 ,台北,2009,頁51 - 80。\n吳先核,〈彌勒信仰衰落原因〉,《宗教學研究》第一期,四川,2008,頁178~181。\n汪娟,〈唐代彌勒信仰與政治關係的一側面 ──唐朝皇室對彌勒信仰的態度── 〉,《中華佛學學報》第四期, 台北,1991,頁288-296。\n汪娟,〈佛名經典和佛教禮懺的關係〉,《法鼓佛學學報》第一期,台北,2007,頁35–69。\n汪娟,〈唐代彌勒信仰與佛教諸宗派的關係〉,《中華佛學學報》第5期,台北,1992,頁197-237。\n汪娟,〈敦煌景教文獻對佛教儀文的吸收與轉化〉,《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八十九本第四分,台北,2008,頁631~661。。\n汪娟,〈敦煌禮懺多重網絡的建構〉,《敦煌寫本研究年報》10(1),京都,2016,頁155-168。\n張平,〈道安佛學思想及其彌勒淨土信仰〉,《現代哲學》第四期,廣東,2009,頁102~110。\n沈游振,〈析論布迪厄之象徵性文化產品的生產與消費〉,《國家發展研究》第三卷第二期 ,台北,2004,頁163-186。\n沈遊振,〈論布迪厄的傑出階級與反思社會學〉,《哲學與文化》30(11),台北,2003,頁93-120。\n夏廣興,〈唐宋时期佛教流播與祈雨活動的盛行〉,《上海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上海,2010,頁124~130。\n林崇安,〈佛教的宇宙觀〉,《佛學與科學論文集》,宜蘭,1998 ,頁1~16。\n林錚,〈韋伯論佛教在中國:一項明顯誤解還是一個未被發掘的問題?〉,《社會分析》2期,台北,2011,頁149-171。\n林聰舜,〈漢代儒學的一個側面 ──思想、統治與權力運作〉,《清華中文學報 》 6期 ,新竹,2011,頁3~30。\n吳季洋,〈唐代浙江宗教信仰與地域性格-以陳碩真叛亂為中心〉,《中正歷史學刊 》22期 ,嘉義,2019 , 頁55 - 73。\n范立舟,〈彌勒信仰與宋元白蓮教〉,《中山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廣東,2012,頁118~124。\n徐賁, 〈布迪厄論知識場域和知識份子〉,《二十一世紀雙月刊》 2002年4月號 總第七十期,香港,2002,頁75~81。\n孫英剛,〈空海僅僅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使者嗎〉,《文史知識》6期,北京,2018,頁3~9。\n孫永生,〈宗教場域論:一個宗教社會學的分析框架〉,《雲南社會科學 》2015卷1期,雲南,2015 , 頁143 ~ 148。\n高振宏,〈道教月孛法研究-道經和通俗文學的綜合考察〉,《政大中文學報》,台北,2019,頁129-171。\n宮治昭著,賀小萍譯,〈彌勒菩薩與觀音菩薩—圖像的創立與演變〉,《敦煌研究》,甘肅:2014,頁64~78。\n張子開,〈試論彌勒信仰與彌陀信仰的交融性〉,《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期,四川,2006,頁53~61。\n張文良,〈玄奘與彌勒淨土信仰〉,《法音》, 北京:1992,頁24~28。\n陳寅恪,〈武盟與佛教〉,《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5本2分,台北,1935,頁137-147。\n陳一標,〈中日法相宗傳承與宗風之比較〉,《玄奘佛學研究 》3期,新竹,2005 , 頁105 ~ 125。\n陳金華,〈代序身份認同、網絡營建與場域營建:一種宗教歷史研究方法論發微〉,釋妙江主編《身份認同及群體建構:第四屆五臺山信仰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2019,頁20~31\n郭祐孟,〈敦煌密教石窟體用觀初探─以莫高窟 14 窟為例看法華密教的開展〉,《圓光佛學報》10,桃園,2006,頁154~160。\n郭祐孟,〈敦煌石窟“盧舍那佛併八大菩薩曼荼羅”初探〉,《敦煌學輯刊》第一期,蘭州,2007,頁45~63。\n康樂,〈轉輪王觀念與中國中古的佛教政治〉,《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七本,第一分,台北,1996,頁109~143。\n黃陽興,〈中晚唐時期密教發展〉,《宗教學研究》第一期,四川,2008),頁107~112。\n楊惠南 ,〈漢譯佛經中的彌勒信仰--以彌勒上、下經為主的研究〉,《文史哲學報》第 35 期,台北,1987,頁119-181。\n楊郁如,〈中國佛教授記思想與授記圖像〉,《玄奘佛學研究》第二十二期,新竹,2014,頁1~36。\n劉永霞,〈中國彌勒信仰探因〉,《天水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 第3期,甘肅,2002,頁5~7。\n劉淑芬,〈《佛頂尊勝陀羅尼經》與唐代尊勝經幢的建立-經幢研究之一〉,《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67本第一份,台北,1996,頁145~193。\n劉永增,〈敦煌石窟八大菩薩曼荼羅圖像解說(下)〉,《敦煌研究》第五期,甘肅,2009,頁8~17。\n劉慧珍,〈從《佛般泥洹經》線索探討漢譯佛經中轉輪王觀念〉,《文與哲 》第三十一期 ,高雄,2017 ,頁 141~190。\n蔡惠明,〈無著、世親兩菩薩的學說〉,《內明》n218,香港,1990,頁21 - 24。\n顏娟英,〈生與死─北朝涅槃圖像的發展〉,《美術史研究集刊 》第三十九期 ,台北,2015,頁1~48。\n顏娟英,〈盛唐玄宗佛教藝術轉變〉,《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集刊》第六十六本第二分,台北,1995,頁559~678。\n霍蘶 ,〈早期密教圖像在敦煌的傳播及其來源的新探索-田中公明《敦煌密教與美術》評介〉,《敦煌研究》第二期,蘭州,2006,頁110~113。\n謝世維,〈密法、道術與童子:穢跡金剛法與靈官馬元帥 秘法中的驅邪法式研究〉,《國文學報》51期,台灣,2012 , 頁1 - 36。\n釋永東,〈武則天與佛教互動關係之探討〉,《新世紀宗教研究》第六卷三期,永和,2008,頁42~98。\n釋道昱,〈中國早期的彌勒信仰--- 以道安為主的探討〉,《正觀雜誌》第二十期,南投,2002,頁141~226。\n釋見量,〈《未來史》研究-主要以漢譯彌勒下生經比對〉,《中華佛學研究》, 第十四期,台北,2013, 頁155-197。\n釋道昱,〈兜率內院疑點之探討〉,《普門學報》第11 期,高雄,2002,頁1~8。\n國外文獻:\nCharles D. Orzech , “Looking for Bhairava: Exploring the Circulation of Esoteric Texts Produced by the Song Institute for Canonical Translation”,Pacific World: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Buddhist Studies .n8 Third Series (2006):139~166。\nJan Nattier ,“The Meanings of the Maitreya Myth”, Maitreya the Future Buddha,(Cambridge Univ Pr,1988)。\nPierre Bourdieu ,”The social Space and Its Transformations”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Harvard University Pr, 1984) :P101~103。\nJan Nattier, Once upon a Future Time, (Asian Humanities Pr,1991)。\n\n工具書:\n小野玄妙, 丸山孝雄,《佛書解說大辭典》,大東出版社,1974。\n電子資料:\n《佛光大辭典》:https://www.fgs.org.tw/fgs_book/fgs_drser.aspx\n《丁福保佛教辭典》:http://buddhaspace.org/dict/dfb/data/\n國家教育辭典:https://terms.naer.edu.tw\n《星雲大師全集》電子資料:https://reurl.cc/kZVX53。\n碩、博士論文:\n王航,〈敦煌密教鬼神信仰研究〉,陝西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8。\n古騏英,〈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彌勒圖像與信仰〉,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碩士論文,2006。\n吳政哲,〈崇緯抑讖:東漢到唐初讖緯觀念的轉變〉,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2007,。\n林欣儀,〈捨穢歸真:中古漢地佛教法滅觀與婦女信仰〉,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學位論文,2007。\n林淑惠,〈武周政權和佛教關係之探討〉,華梵大學東方人文思想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n高秀軍,〈敦煌莫高窟第55 窟研究〉,蘭州大學中國史敦煌學博士論文,2016。\n許景華,〈化身與救度及其象徵-毗師孥與觀世音圖像之宗教美學〉,南華大學宗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n魏曉婷,〈敦煌初唐彌勒經變的發展及其意義〉,新加坡大學中文系碩士論文,2003。\n霍建美〈中古时期彌勒與彌陀信仰研究〉,曲阜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12。\n劉小平,〈中古佛教寺院經濟與世俗王權社會〉,西北師范大學碩士論文,2003,。\n黨措,〈瑜伽密教神發研究〉,陝西師範大學博士論文,2014。\n釋性玄,〈佛教末法思想在中國之受容與開展─以南嶽慧思之末法思想為中心─〉,圓光佛學研究所,2009。\n\n專書:\n丁保福,《說文解字詁林》,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1988。\n上田義文著,陳一標譯,《大乘佛教思想》,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2。\n王雪梅,《彌勒信仰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6。\n王路平,《大乘佛學與終極關懷》,成都:巴蜀書社,2000。\n立川武藏、賴富本宏, 《中國密教》,東京:春秋社,2005。\n古正美,《從天王傳統到佛王傳統》,台北:商周出版社,2003。\n伊利亞德(Mircea Eliade)著,楊素娥譯,《聖與俗-宗教的本質》,台北:桂冠\n出版,2000。\n沖本克己, 菅野博史主編,《興盛開展的佛教:中國II 隋唐》,台北:財團法人法鼓山文教基金會-法鼓文化 ,2016。\n汪娟,《唐宋古逸佛教懺儀研究》,臺北:文津出版社,2008。\n汪娟,《敦煌禮懺文研究》,臺北:法鼓文化),1998。\n李玉珉、林保堯、顏娟英,《寫給大家的佛教美術》,台北:東華書局,1992。\n杜普雷(Louis K Dupre’)著,傅佩榮譯,《人的宗教向度》,台北:立緒出版社,2006。\n呂建福,《中國密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出版,1995。\n呂建福,《中國密教史(一):密教的起源與早期傳播》,新北:空庭書苑,2010。\n呂建福,《中國密教史(二):唐代密宗的形成和發展》,新北:空庭書苑,2011。\n呂建福,《中國密教史(三):五代至近代密教的流傳》,新北:空庭書苑,2011。\n呂建福 《密教的派別與圖像》,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14。\n沈衛榮主編,《論漢傳密教-何謂密教?關於密教的定義、修習、符號和歷史的詮釋與爭論》,北京:中國藏學出版社,2013。\n松本文三郎著,張松元譯,《彌勒淨土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04。\n段文傑主編,王惠民編,《敦煌石窟全集:彌勒經畫卷》,台北:商周出版社,2002。\n保羅・田力克著,魯燕萍譯,《信仰的動力》,台北:桂冠出版社,1994。\n夏廣興,《密教傳持與唐代社會》,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n唐・道厄殳等,《準提修發顯密圓通成佛心要》,台北:老古出版社,1985。\n韋伯著,簡惠美譯, 《中國宗教:儒家與道教》 ,桂林:廣西師範大学出版社,2010。\n韋伯(Weber,M.)著,馬奇炎、陳婧譯, 《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2。\n許理和著,李四龍、裴勇等譯, 《佛教征服中國》 ,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98。\n渥德爾(Warder, Anthony Kennedy)著,王世安譯,《印度佛教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7。\n彭金章,《敦煌石窟藝術全集-10密教畫卷》,台北:商務出版社,2003。\n劉淑芬,《慈悲清淨: 佛教與中古社會生活》,台北:三民書局,2019。\n劉淑芬,《中古佛教與社會》,上海:上海古籍書局,2008。\n劉淑芬,《滅罪與度亡–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之研究》,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n輔仁宗教學系編,《宗教學導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7。\n藍吉富,《彌勒菩薩聖德編彙》,台北:迦陵出版社,1998斯坦利・威斯坦因,《唐代佛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0.08。\n謝世維,《道密法圓-道教與密教之文化研究》,臺北:新文豐出版社,2018。\n涂爾幹(Émile Durkheim)著,芮傳明、趙學元譯,《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臺北:桂冠穿版社,1992。\n釋悟因主編,,《亙古容顏: 佛教造像藝術專輯》,嘉義:香光莊嚴雜誌,201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宗教研究所
10715600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715600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Altmetric

Altmetric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