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6466
DC 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advisor涂艷秋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Tu, Yen-Chiu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黃健綸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Huang, Chien-Lunen_US
dc.creator黃健綸zh_TW
dc.creatorHuang, Chien-Lunen_US
dc.date2021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21-08-04T07:34:58Z-
dc.date.available2021-08-04T07:34:58Z-
dc.date.issued2021-08-04T07:34:58Z-
dc.identifierG0105912003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6466-
dc.description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zh_TW
dc.description105912003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本研究以晉宋之間,由慧琳〈白黑論〉所引發之兩階段佛儒論諍(白黑論諍及達性論諍)為討論核心,先釐清兩階段論諍的論諍點,再透過《弘明集》中的往來書信等材料,分析論諍過程,並從中勾勒何承天及佛教的思想內涵。\n\n全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為緒論,說明研究動機與目的、研究範圍、研究方法並回顧前人相關研究成果。第二章針對廬山慧遠的因果思想觀進行探討,以此作為理解白黑論諍及達性論諍的背景,並試著觀察慧遠的思想與後來顏延之、宗炳等捍衛佛教的論者有何異同,試圖勾勒出晉宋時代佛儒論諍的脈絡。\n\n第三章探討慧琳〈白黑論〉及其所引發何承天與宗炳的「白黑論諍」,主要從以下三個論諍點進行討論,分別為「有關『神明有無』之論諍」、「有關『空』之論諍」及「有關佛教現實批判之論諍」。第四章延續白黑論諍,聚焦由何承天撰寫〈達性論〉所引發與顏延之的「達性論諍」進行討論,其主要論諍點有以下三項,分別為「對於人的存在與本質的探討」、「對於『聖人』有別與眾生說的辯論」以及「對於『施恩求福』與『因果報應』的質疑」。\n\n第五章為結論,總結兩階段論諍特點,也發現晉宋時代佛儒論諍的發生,主要來自於雙方對於「因果報應觀」的理解程度不同,因此,此階段的佛儒思想依舊處於「文化衝突」的階段,尚未達到「思想文化融合」的境界。此外,本研究亦發現佛教在中國的發展,到了晉宋時代,似乎分成「僧團」及「民眾」兩階,廬山慧遠之思想體系完整,對僧團影響大,但民間依舊還在對佛教最根本的因果報應觀進行論辯。zh_TW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第一章 緒論\n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n一、研究主題的聚焦 1\n二、慧琳〈白黑論〉引發論諍之觀察重點 2\n(一)因果思想的衝擊 3\n(二)佛教取代儒家影響政治社會 4\n第二節 研究範圍與研究方法 6\n一、研究範圍 6\n(一)僧祐與《弘明集》 6\n1.僧祐生平概述 7\n2.《弘明集》的內容特色 9\n(二)「白黑論諍」及「達性論諍」相關背景 11\n1.慧琳生平及〈白黑論〉 11\n2.〈白黑論〉、〈達性論〉引起論諍的人物背景 12\n(三)研究篇章選擇 14\n二、研究方法 15\n(一)論諍點釐清 15\n(二)論諍過程分析 15\n(三)思想內涵建構 16\n第三節 前人研究回顧 16\n一、《弘明集》相關研究 16\n二、慧琳〈白黑論〉及何承天〈達性論〉等相關研究 19\n三、魏晉六朝因果形神論諍相關研究 21\n\n第二章 慧遠的因果思想觀\n一、生命的存在與本質討論 25\n(一)形為神之宅 26\n(二)情之所感與報應的產生 28\n二、形神之論與因果業報觀 30\n(一)形神之論 30\n(二)因果報應觀 33\n三、對儒佛道的解釋 36\n(一)聖人不言 36\n(二)試圖調和玄佛 38\n\n第三章 〈白黑論〉引起的佛儒論諍\n第一節 「白黑論諍」內容提要 42\n第二節 論諍過程 48\n一、論諍點一:有關「神明有無」之論諍 49\n(一)聖人不言 49\n1.神明存在卻又不實 49\n2.儒家對「神」概念的回應 50\n3.六經為應世之治道 51\n4.文獻記載的問題 52\n5.儒家所論侷限於耳目之內 53\n(二)形神之論 56\n1. 宗炳的形盡神不滅 56\n2. 「形盡神滅」的思想回應 61\n(三)神通感應 64\n1.佛儒對神通感應的爭論 64\n2.宗炳對「神」之說明 67\n3.儒家的事例,佛教的道理 70\n二、論諍點二:有關「空」之論諍 73\n(一)慧琳〈白黑論〉中對「空」的說明 73\n(二)「空」的論辯 75\n三、論諍點三:有關佛教現實批判之論諍 79\n(一)〈白黑論〉中對於佛教文化的呈現 79\n1.懼地獄以求天堂 79\n2.建寺造像以求福 82\n(二)宗炳與何承天之論辯 84\n1.從「佛教以欲念勸善」回應 84\n2.從「佛寺造像建寺」回應 87\n\n第四章 〈達性論〉引起的佛儒論諍\n第一節 「達性論諍」內容提要 89\n第二節 論諍過程 94\n一、論諍點一:對於人的存在與本質的探討 95\n(一)中國傳統文化的防備之道 95\n1.命定論 95\n2.一切命定,何以積行? 96\n(二)佛教因果思想的傳入與挑戰 102\n1.以「三世因果」挑戰「命定論」 103\n2.基於因果輪迴,所以積行 109\n二、論諍點二:對於「聖人」有別與眾生說的辯論 110\n(一)中國傳統文化的防備之道 110\n1.用禮教回應眾生說 110\n2.對於「聖人禮教」之於「人與社會」的解釋 113\n3.聖人的出現與定位 116\n(二)佛教因果思想的傳入與挑戰 118\n1.對於「禮教」與「眾生」的回應:因果報應 119\n2.對於「聖人」之於「人與社會」的解釋 124\n3.聖人的出現與定位 129\n三、論諍點三:對施恩求福與因果報應的質疑 133\n(一)中國傳統文化的防備之道 133\n1.以「施恩求福」質疑「報應思想」 134\n2.以「人倫本位」及「現世經驗」批判報應思想 135\n3.處世態度 140\n(二)佛教因果思想的傳入與挑戰 143\n1.對於「施恩求福」與「報應思想」的釐清 143\n2.「報應思想」帶給中國傳統文化的衝擊 146\n3.處事態度 151\n4.兩方對於報應問題的比較討論 152\n\n第五章 結論\n一、何承天反佛的思想內涵 155\n(一)何承天論辯的前提 155\n(二)關注於現世的討論 156\n1.眾生有別 156\n2.修行的目的 157\n3.以「施恩求福」及「以有欲求無欲」批評佛教 158\n(三)何承天反佛原因 158\n二、佛教的思想內涵 160\n(一)佛教論辨前提:因果報應思想 160\n(二)以因果報應帶動三世流轉 161\n1.眾生平等 161\n2.修行的目的 162\n三、論諍結果及態度 164\n\n參考文獻 168\n\n表 次\n表一 何承天與顏延之聖人眾生概念圖示比較表 132\n表二 何承天與顏延之對三世的理解 154\n表三 佛儒論諍思想內容比較表 165zh_TW
dc.format.extent4786198 bytes-
dc.format.mimetypeapplication/pdf-
dc.source.uri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912003en_US
dc.subject佛儒論諍zh_TW
dc.subject白黑論zh_TW
dc.subject達性論zh_TW
dc.subject弘明集zh_TW
dc.subject因果報應zh_TW
dc.subject形神論諍zh_TW
dc.title晉宋間佛儒論諍研究—— 以〈白黑論〉、〈達性論〉為中心的展開zh_TW
dc.titleThe Study on the Argument of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Between Jin and Song Dynasty: Based on the core concept of "Bai Hei Lun" and "Da Xing Lun"en_US
dc.typethesisen_US
dc.relation.reference一、古典文獻(按年代排序)\n〔漢〕孔安國傳、〔唐〕陸德明音義、〔唐〕孔穎達疏、〔清〕阮元撰校勘記:《尚書正義》,上海:中華書局,1936年。\n〔漢〕班固撰、〔清〕王先謙補注:《漢書補注》,新文豐出版,1988年。\n〔梁〕僧祐:《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冊。\n〔梁〕僧祐撰、李小榮校箋:《弘明集校箋》,上海古籍出版社,2013年。\n〔梁〕僧祐撰、劉立夫、魏建中、胡勇譯注:《弘明集(上)(下)》,中華書局,2019年。\n〔梁〕沈約:《宋書》,鼎文書局,1990年。\n〔梁〕慧皎:《高僧傳》,《大正藏》第50冊。\n〔梁〕釋慧皎撰、湯用彤校注、湯一玄整理:《高僧傳》,北京:中華書局,1992年。\n〔唐〕釋道世撰、周叔迦、蘇晉仁校注:《法苑珠林校注》,中華書局,2003年。\n〔唐〕釋道宣:《廣弘明集》,《大正藏》第52冊。\n〔宋〕朱熹注:《四書章句集注》,上海:商務印書,1947年。\n〔清〕阮元校刻:〈周易正義〉,《十三經注疏》,中華書局,1979年。\n〔清〕孫希旦:《禮記集解(三)》,長沙:商務印書館,1939年。\n〔清〕王先謙:《荀子集解》,台北:藝文印書館,1977年。\n陳鼓應註譯:《莊子今註今譯》,臺灣商務印書,2020年。\n\n二、近人著作(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n王邦雄、岑溢成、楊祖漢、高柏園:《中國哲學史》,臺北:里仁書局,2008。\n方立天:《佛教哲學》,臺北:弘葉文話,1994年。\n吳汝鈞:《佛學研究方法論》,臺北:臺灣學生書局,2006年4月三版。\n吳汝鈞:《印度佛學的現代詮釋》,文津出版,1994年。\n李幸玲:《廬山慧遠研究》,臺北:萬卷樓,2007年。\n李小榮:《《弘明集》《廣弘明集》述論稿》,成都:巴蜀書社,2002年。\n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一)》,臺北:三民書局,1997年,頁139。\n湯用彤:《漢魏兩晉南北朝佛教史》,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1年。\n劉立夫:《弘道與明教:弘明集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n鎌田茂雄著、關世謙譯:《中國佛教通史》,高雄:佛光出版社,1990年。\n\n三、期刊論文(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n王月清:〈中國佛教善惡報應論初探〉,《南京大學學報》第1期,1998年,頁62。\n宋立道:〈《弘明集》所反映的佛教觀念〉,《中國佛學學報》第12期,1999年,頁34-49。\n林素瑜:〈慧遠的因果報應思想探究〉,《鵝湖學誌》第35期,2005年,頁195-216。\n林湘華:〈形神論爭與南朝思想:從「神」的三種涵義看南朝的思想課題〉,《鵝湖學志》(26),2001,頁159-193。\n姜劍雲、孫耀慶:〈論何承天之反佛思想〉,《理論月刊》,2017年7月,頁62-66。\n紀志昌:〈六朝形神生滅論爭中的玄思綜論〉,《臺大中文學報》第45期,2014年6月,頁31-86。\n紀志昌:〈慧琳〈白黑論〉儒佛交涉之思想探微——以其運用「得意」方式為主所作的觀察〉,《文與哲》第18期,2011年,頁201-240。\n紀志昌:〈辨名析理與儒佛交涉—以南朝「達性」論諍為例〉,《文與哲》第16期,2010年6月,頁99-138。\n夏德美:〈論梁武帝的《斷酒肉文》與佛教的中國化〉,《煙台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第25卷第3期(2010年7月),頁86-92。\n馬建華:〈羅含的〈更生論〉與佛教輪迴說〉,《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學報》,1996年第1期,頁14-16。\n馬建華:〈《弘明集》研究之一:儒、道、釋論與夷夏論〉,《福建師大福清分校報》,第28期(1995年第3期),1995年,頁8-19。\n郭淑新:〈慧遠的「因果報應」論新詮〉,《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8卷第5期,2010年,頁571-575。\n悉劉琴:〈兩晉南北朝儒士排佛思想探微〉,《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7年第4期。頁60-63。\n黃俊威:〈從羅含的《更生論》論晉人對佛教輪迴觀念的初步確立〉,《問哲》第一期,蓮華佛學研究所,2016年6月,頁34-43。\n黃偉倫:〈六朝隱逸文化的新轉向——一個「隱逸自覺論」的提出〉,《成大中文學報》第19期,2007,頁1-26。\n黃啟江:〈佛教因果論的中國化〉,《中華佛學學報》第16期,2003年,頁233-261。\n廖明活:〈中國佛教徒和反對佛教者之間的神滅神不滅論〉,《哲學與文化》21(4),1994。\n樊志成:〈從《弘明集》看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與中國文化的衝突與融合〉,《黑龍江史志》第17期,2013,頁17。\n黎惟東:〈何承天形神思想研究〉,《鵝湖月刊》,第457期,2013年,頁25-41。\n黎惟東:〈「達性論之爭」評析〉,《鵝湖月刊》,第427期,2011年,頁2-12。\n黎惟東:〈慧琳〈白黑論〉探究〉,《宗教哲學》第48期,2009,頁61-77。\n劉立夫、周欣:〈「白黑之爭」及其對「緣起性空」說的誤解〉,《宗教學研究》第一期,2005年,頁54-59。\n劉立夫:〈晉宋之際佛教因果報應論爭述評〉,《世界弘明哲學季刊》2001年第1期,2001年3月。\n\n四、學位論文(依作者姓名筆劃排序)\n王志楣:《從《弘明集》看佛教中國化》,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1993年。\n李侑芝:《弘明集因果報應論爭研究》,國立嘉義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08年。\n李幸玲:《六朝神滅不滅與佛教輪迴主體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集刊》39期,臺北市: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國文研究所,1995。\n黃盛璟:《從「弘明集」看魏晉南北朝儒釋道三家的訾應》,東吳大學中國文學系碩士論文,1984年。\n謝如柏:《從神不滅到佛性論——六朝佛教主體思想研究》,國立臺灣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6年。\n顏秀珍:《宗炳形神思想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n\n五、電子資源\nCBETA中華電子佛典協會:http://www.cbeta.org/zh_TW
dc.identifier.doi10.6814/NCCU202100976en_US
item.openairetypethesis-
item.cerifentitytypePublications-
item.openairecristypehttp://purl.org/coar/resource_type/c_46ec-
item.fulltextWith Fulltext-
item.grantfulltextopen-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00301.pdf4.67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simple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Altmetric

Altmetric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