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6934
題名: 唐到北宋華北的河患──環境史角度的考察
Floods in North China from the Tang Dynasty to the Northern Song Dynasty: An Investig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nvironmental History
作者: 顧立誠
KU, LI-CHENG
貢獻者: 王德權
顧立誠
KU, LI-CHENG
關鍵詞: 氣候變遷
黃河河患
蝗災
開墾拓殖
建築營造
農業生產
西北邊防
災害賑濟
日期: 2021
上傳時間: 2-Sep-2021
摘要: 自東漢王景成功地治理黃河,數百年間河流相對處於安定狀態,直至五代時黃河開始頻繁地出現潰決,華北大地因此飽受破壞,經常性的河決日後甚至持續至20世紀。氣候變遷,應是唐宋之際黃河發生巨變的原因之一,當時華北氣候先旱後水,由長期乾旱轉變為多雨,各持續長達數十年之久。乾旱使植物生長不易,尤其是黃河中上游及其眾多支流,河流流域兩岸土壤因缺乏植被保護,容易受到外力所搬移;日後當氣候改變,在持續多雨氣候侵襲下,已缺乏植被覆蓋的裸露表土,易被雨水沖刷至河流中,並被河水帶引至中下游平坦處河床堆積,導致河決的出現。除自然因素外,人為長期過度的開墾,大面積森林遭到砍伐以滿足營造所需,在在對脆弱的黃河水文產生破壞。而在頻頻河決下,潰決河水往往形成廣大黃泛區,先水後旱,若氾濫區再遭逢乾旱,很容易成為蝗蟲孳生溫床。在經常性河決及蝗害的肆虐下,對中國北方生態環境形成嚴重衝擊。\n在經濟上,傳統中國以農立國,河患與蝗災發生頻率大幅增加,農業生產遭受損害。而黃河河決,遭氾濫土地後遇乾旱,在長期陽光照射下,除了易生蝗害外,土壤也容易出現鹽化,影響作物生長。為治河、修河或捕蝗,故政府差遣眾多百姓服勞役,徭役的增加排擠農事,也影響農產。農業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根基,因災害而導致華北農產下降,也損害了當地的經濟。在社會上,沉重的賦稅、徭役,或是戰爭的爆發,都可能迫使百姓拋棄家園逃亡,若再遭遇災害肆虐,政府又無法有效進行賑濟,天災人禍下,輕則盜匪出現危害社會秩序,重則引起改朝換代的動盪。在軍事上,以北宋為例,由於當時氣候偏向乾旱,西北邊區的環境又已趨於惡化,宋廷且失去戰略要地靈州等地,種種原因讓西北邊防成為北宋最棘手之問題,耗費大量錢糧於此,而黃河中上游及眾多支流,多流經此區,由於當地環境生態惡劣,可以想見北宋時為何黃河經常於華北平原潰決氾濫。\n對唐宋兩朝而言,政府的荒政涉及賦稅、漕運與倉儲制度,賑濟的執行,救災錢糧的籌集,有賴於賦稅等制度之有效運作,彼此能相互配合。首先,有良好賦稅制的配合,才能有穩定賑濟物資的來源。唐朝是中國賦稅制發展的重要變革期,前期主要是施行與均田制配合的租庸調制,後期則施行兩稅法,以兩稅而言,自楊炎推行兩稅後,《舊唐書》指出是「輕重之權,始歸於朝廷」,唐至北宋,地方政府財政權不斷為中央所侵奪,賦稅財政權逐漸集中於中央。其次,自隋朝興建運河,運河串聯黃河、長江與淮河,方便的水運,有利於賦稅錢糧的傳輸,自然也有助於救災物資的轉運,遠方的穀糧更容易輸往災區進行賑濟,由於其涉及到跨區域的調度,非地方政府所能完全掌握,必須由中央出面主導。其三,在倉儲制度上,與救災關係最密切的常平、義倉,其倉儲來源來自於賦稅,如北宋時,朝廷以兩稅所徵收之錢,出部分為常平倉本購糧;或將兩稅所徵收穀糧中,部分入義倉儲存備荒。而運河等水運運輸要地,也多設置倉儲,如京師設有太倉,倉內經由漕運而來的儲糧,必要時可以釋出進行救助。唐朝時,中央雖曾數次下放開倉權予地方,允許其先開倉後上報;但基本上在唐宋兩朝,主要還是維持著地方遇災後須先上報,經中央同意後才能開倉賑濟,開倉權在中央。
參考文獻: 徵引書目\n一 史料文獻:按時代及作者姓氏筆劃排列\n1. 班固(漢),《漢書》,王先謙漢書補注本為底本,北京:中華書局,1975。\n2. 元稹(唐),《元氏長慶集》,《四部叢刊初編》據明嘉靖刊本影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n3. 元結(唐),《元次山集》,《四部叢刊》景印上海涵芬樓借江安傅氏雙鑑樓藏明正德郭氏刊本為底本,臺北:河洛圖書出版社,1975。\n4. 白居易(唐),《白居易集》,宋紹興刻本為底本,臺北:漢京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4。\n5. 白居易(唐)撰、孔傳(北宋)續撰,《白孔六帖》,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n6. 司空圖(唐),《司空表聖文集》,《四部叢刊正編》據上海涵芬樓藏校鈔本影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9。\n7. 杜佑(唐),《通典》,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n8. 杜牧(唐),《樊川文集》,以《四部叢刊》影印本明翻宋刊本為工作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n9. 李吉甫(唐),《元和郡縣圖志》,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n10. 李林甫(唐)等,《唐六典》,明正德本為底本,北京:中華書局,1992。\n11. 長孫無忌(唐)等,《唐律疏義》,收入萬有文庫薈要四百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n12. 皇甫枚(唐),《三水小牘》,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n13. 柳宗元(唐),《柳河東集》,文津閣四庫全書影印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n14. 孫樵(唐),《孫可之文集》,據中國國家圖書館藏宋刻本影印,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3。\n15. 陳子昂(唐),《陳伯玉集》,《四部叢刊》據秀水王氏二十八宿研齋明刻本影印,收入《中國西南文獻叢書》,蘭州:蘭州大學出版社,2003。\n16. 陸贄(唐)撰,王素點校,《陸贄集》,1941年儀宣閣刊董士恩匯注陸宣公全集為底本,北京:中華書局,2006。\n17. 張鷟(唐),《朝野僉載》,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n18. 戴孚(唐),《廣異記》,收入史仲文編,《中國文言小說百部經典》,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n19. 韓愈(唐),《韓昌黎集》,收入萬有文庫薈要四百種,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n20. 魏徵(唐),《隋書》,宋刻遞修本等,北京:中華書局,1973。\n21. 釋圓仁(唐),《入唐求法巡禮行記》,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7。\n22. 劉昫(後晉)等,《舊唐書》,清道光年間揚州岑氏懼盈齋刻本為底本,北京:中華書局,1975。\n23. 王安石(北宋),《臨川先生文集》,收入《四部叢刊初編集部》,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n24. 王欽若(北宋)等,《冊府元龜》,以宋殘本及其他印本校補明崇禎黃國琦刻本為底本,北京:中華書局,1989。\n25. 王溥(北宋),《五代會要》,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n26. 王存(北宋),《元豐九域志》,清光緒八年(1882)金陵書局刊本作底本,北京:中華書局,2005。\n27. 王令(北宋),《廣陵先生集》,明鈔本影印,北京:線裝書局,2004。\n28. 王珪(北宋),《華陽集》,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n29. 王曾(北宋),《王文正公筆錄》,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n30. 王讜(北宋),《唐語林》,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n31. 文彥博(北宋),《潞公文集》,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六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n32. 方勺(北宋),《青溪寇軌》,學海類編‧集餘二影印本,收入《中國野史集成》,成都:巴蜀書社,1993。\n33. 孔武仲(北宋)等,《三孔先生清江文集》,清鈔本影印,北京:線裝書局,2004。\n34. 包拯(北宋),《孝肅包公奏議》,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n35. 司馬光(北宋)等,《資治通鑑》,清胡克家翻刻元刊胡注本為底本,臺北:天工書局,1983。\n36. 司馬光(北宋),《司馬溫公文集》,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n37. 司馬光(北宋),《涑水紀聞》,文瀾閣四庫全書影印本,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n38. 宋敏求(北宋),《唐大詔令集》,鐵琴銅劍樓原藏顧廣圻舊抄本為底本,北京:中華書局,2008。\n39. 呂陶(北宋),《淨德集》,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n40. 余靖(北宋),《武溪集》,常熟瞿氏藏明成化本影印,臺北:新文豐出版公司,1976。\n41. 沈括(北宋)著、胡道靜校證,《夢溪筆談校證》,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n42. 李昉(北宋)等編,《文苑英華》,文津閣四庫全書影印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n43. 李昉(北宋)等編纂、夏劍欽校點,《太平御覽》,《四部叢刊三編》影印宋刊本為底本,石家莊,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n44. 李昉(北宋)等編,《太平廣記》,據清孫潛手校談本影印,京都:中文出版社,1972。\n45. 李覯(北宋),《直講李先生文集》,《四部叢刊初編》據江南圖書館藏明刊本影印,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5。\n46. 李新(北宋),《跨鰲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n47. 范純仁(北宋),《范忠宣集》,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八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n48. 范祖禹(北宋),《范太史集》,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初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69。\n49. 晁補之(北宋),《雞肋集》,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1989。\n50. 孫憲光(北宋)撰、林艾園點校,《北夢瑣言》,繆荃孫本為底本,收入《歷代筆記小說大觀(五代)》,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n51. 黃庭堅(北宋),《山谷集》,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1986。\n52. 陳襄(北宋),《古靈集》,收入《四庫全書珍本三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2。\n53. 曾鞏(北宋),《隆平集》,清康熙四十年七業堂刻本影印,收入《宋代傳記資料叢刊》,北京:中華書局,2007。\n54. 張耒(北宋),《柯山集》,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n55. 張方平(北宋),《樂全集》,文津閣四庫全書影印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n56. 張舜民(北宋),《畫墁集》,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n57. 張師正(北宋),《括異志》,《四部叢刊續編》據上海涵芬樓景印常熟鐵琴銅劍樓藏宋鈔本,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6。\n58. 趙抃(北宋),《趙清獻公文集》,明汪旦嘉靖四十一年(1562)刻本影印,北京:線裝書局,2004。\n59. 歐陽修(北宋)等,《新唐書》,百衲本影印北宋嘉祐十四行本等為底本,北京:中華書局,1975。\n60. 歐陽修(北宋),《新五代史》,百衲本影印南宋慶元本為底本,北京:中華書局,1975。\n61. 歐陽修(北宋),《歐陽文忠集》,聚珍仿宋版影印,臺北:臺灣中華書局,1965。\n62. 劉敞(北宋),《公是集》,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n63. 劉攽(北宋),《彭城集》,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別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8。\n64. 鄭俠(北宋),《西塘先生文集》,明萬曆刻本影印,北京:線裝書局,2004。\n65. 樂史(北宋),《太平寰宇記》,金陵書局本為底本,北京:中華書局,2007。\n66. 蔡襄(北宋),《端明集》,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n67. 薛居正(北宋),《舊五代史》,1921南昌熊氏曾影印出版為底本,北京:中華書局,2007。\n68. 錢易(北宋),《南部新書》,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n69. 韓琦(北宋),《韓魏公集》,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8。\n70. 韓琦(北宋),《安陽集》,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四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3。\n71. 蘇軾(北宋),《東坡全集》,文津閣四庫全書影印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n72. 蘇轍(北宋),《欒城集》,文津閣四庫全書影印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n73. 蘇轍(北宋),《蘇黃門龍川略志》,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n74. 釋文瑩(北宋),《玉壺清話》,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n75. 釋贊寧(北宋)撰、范祥雍點校,《宋高僧傳》,1936年上海影印磧砂藏經本為底本,北京:中華書局,1997。\n76. 王明清(南宋),《揮塵錄》,《四部叢刊續編》本為底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n77. 王應麟(南宋),《玉海》,清光緒九年(1883)浙江書局刊本為底本,揚州:廣陵書社,2003。\n78. 呂祖謙(南宋)編,《宋文鑑》,景印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臺北:世界書局,1986。\n79. 李燾(南宋),《續資治通鑑長編》,清光緒七年(1881)浙江書局本為底本,北京:中華書局,2004。\n80. 林駉(南宋),《古今源流至論》,收入《四庫全書珍本十二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n81. 祝穆(南宋),《方輿勝覽》,南宋咸淳三年(1267)吳堅、劉震孫刻本為底本,北京:中華書局,2003。\n82. 高斯得(南宋),《恥堂存稿》,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n83. 真德秀(南宋),《西山先生真文忠公文集》,明正德元年(1506)刻本影印,北京:線裝書局,2004。\n84. 袁甫(南宋),《蒙齋集》,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n85. 章如愚(南宋)輯,《山堂考索續集》,元延祐七年(1320)圓沙書院刻本影印,北京: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6。\n86. 黃榦(南宋),《勉齋集》,文瀾閣四庫全書影印本,杭州:杭州出版社,2015。\n87. 張守(南宋),《毘陵集》,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n88. 程大昌(南宋),《考古編》,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5。\n89. 彭百川(南宋),《太平治迹統類》,收入《四庫全書珍本五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4。\n90. 葉適(南宋),《水心先生文集》,明正統、景泰間刻本,北京:線裝書局,2004。\n91. 趙汝愚(南宋)編,《宋名臣奏議》,收入《四庫全書珍本二集》,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n92. 樓鑰(南宋),《攻媿集》,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9。\n93. 龔明之(南宋),《中吳紀聞》,原刻景印百部叢書集成,臺北:藝文印書館,1966。\n94. 佚名(宋),《五代周史平話》,據毘陵董氏誦芬室新刊《景宋殘本五代平話》影印,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4。\n95. 脫脫(元)等,《宋史》,百衲本影印元「至正本」和明「成化本」配補為底本,北京:中華書局,1977。\n96. 馬端臨(元),《文獻通考》,文津閣四庫全書影印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n97. 王夫之(明),《讀通鑑論》,金陵書局本為底本,收入《船山全書》,長沙:嶽麓書社,1989。\n98. 徐光啟(明)著、羅文華等校注,《農政全書》,清道光二十三年(1843)上海王壽康曙海樓刊本為底本,長沙:岳麓書社,2002。\n99. 陶宗儀(明)輯,《說郛》,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3。\n100. 楊士奇、黃淮編(明),《歷代名臣奏議》,文津閣四庫全書影印本,北京:商務印書館,2006。\n101. 王昶(清)編,《金石萃編》,收入《歷代碑誌叢書》,南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8。\n102. 徐松(清)輯,《宋會要輯稿》,中央研究院漢籍電子文獻資料庫,四川大學古籍整理研究所標點校勘,王德毅教授校訂。\n103. 陸心源(清)緝,《唐文拾遺》,據清光緒十四年(1888)陸心源刻潛園總集本影印,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n104. 陳崇砥(清),《治蝗書》,清光緒六年(1880)吳縣潘氏滂喜齋刻本。\n105. 黃以周(清)等輯注,《續資治通鑑長編拾補》,北京:中華書局,2004。\n106. 彭定求(清)等編,《全唐詩》,北京:中華書局,1985。\n107. 董誥(清)等緝,《全唐文》,據清嘉慶內府刻本影印,收入《續修四庫全書》,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n108. 顧祖禹(清)撰、賀次君等點校,《讀史方輿紀要》,據北京圖書館特藏善本「商丘宋氏緯蕭草堂寫本」為底本,北京:中華書局,2005。\n109. 仁井田陞,《唐令拾遺》,東京:東京大學出版社,1998。\n110. 陳尚君輯校,《全唐文補編》,北京:中華書局,2005。\n二 專書: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外國作者按姓氏字母順序排列\n1. 卜正民著、黃中憲譯,《維梅爾的帽子》,臺北:遠流出版社,2009。\n2. 么振華,《唐代自然災和及其社會應對》,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n3. 上海古籍出版社等編,《法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西域文獻》,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n4. 王德毅,《宋代災荒的救濟政策》,臺北:中國學術著作獎助委員會,1970。\n5. 王培華,《元代北方災荒與救濟》,北京: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2010。\n6. 王利華,《徘徊在人與自然之間―中國生態環境史探索》,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2。\n7. 毛陽光等編,《洛陽流散唐代墓誌彙編》,北京:國家圖書館出版社,2013。\n8. 中國文物研究所等編,《新中國出土墓誌》,北京:北京文物出版社,2008。\n9. 史念海,《黃土高原歷史地理研究》,鄭州:黃河水利出版社,2001。\n10. 史念海,《河山集.二集》,收入《史念海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2013。\n11. 包偉民,《宋代地方財政史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1。\n12. 北京圖書館金石組編,《北京圖書館藏中國歷代石刻拓本彙編》,鄭州:中州古籍社出版,1989。\n13. 全漢昇,《唐宋帝國與運河》,臺北: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1956。\n14. 全漢昇,《中國經濟史論叢》,香港:中文大學新亞研究所,1972。\n15. 伊懋可著、梅雪芹等譯,《大象的退卻:一部中國的環境史》,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4。\n16. 宋致新編,《1942:河南大飢荒》,武漢:湖北人出版社,2005。\n17. 李克讓編,《中國氣候變化及其影響》,北京:海洋出版社,1992。\n18. 李華瑞,《宋代救荒史稿》,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2014。\n19. 李偉國,《宋代財政和文獻考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n20. 岑仲勉,《黃河變遷史》,北京:中華書局,2004。\n21. 吳松弟,《中國移民史》,福州:福建人民版社,1997。\n22. 周一良,《周一良集》,瀋陽:遼寧教育出版社,1998。\n23. 周紹良等編,《唐代墓誌匯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n24. 馬立博著、王玉茹等譯,《虎、米、絲、泥:帝制晚期華南的環境與經濟》,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11。\n25. 唐納.沃斯特著、侯文蕙譯,《自然的經濟體系:生態思想史》,北京:商務印書館,1999。\n26. 高聰明,《宋代貨幣與貨幣流通研究》,保定:河北大學出版社,1999。\n27. 章義和,《中國蝗災史》,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2008。\n28. 許倬雲,《從歷史看組織》,臺北:洪建全基金會,1997。\n29. 許倬雲,《萬古江河》,臺北:漢聲出版公司,2006。\n30. 梁庚堯,《宋代社會經濟史論集(上)》,臺北:聯經出版社,1997。\n31. 梁庚堯,《中國社會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4。\n32. 陳明光,《唐代財政史新編》,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1。\n33. 陳登武,《從人間世到幽冥界:唐代的法制、社會與國家》,北京:北京大學民版社,2007。\n34. 陳業新,《災害與兩漢社會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n35. 清木場東,《帝賜の構造:唐代財政史研究》,福岡:中国書店,1997。\n36. 清木場東,《宋代の商業活動》,福岡:中国書店,2005。\n37. 船越泰次,《唐代兩稅法研究》,東京:汲古書院,1996。\n38. 康樂,《唐代前期的邊防》,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委員會,1979。\n39. 菲利浦.鮑靈著、馮奕達譯,《風之帝國》,新北:聯經出版社,2021。\n40. 島居一康,《宋代財政構造の研究》,東京:汲古書院,2012。\n41. 曾我部靜雄,《宋代財政史》,東京:大安株式会社,1966。\n42. 張國剛,《唐代藩鎮研究》,長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7。\n43. 張芳,《中國古代灌溉工程技術史》,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9。\n44. 張全明,《兩宋生態環境變遷史》,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16。\n45. 張弓,《唐朝倉廩制度初探》,北京:中華書局,1986。\n46. 張其昀監修、程光裕等編,《中國歷史地圖》,臺北:中國文化大學出版部,1980。\n47. 張素玢,《濁水溪三百年──歷史、社會、環境》,新北:衛城出版社,2014。\n48. 程民生,《北宋開封氣象編年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n49. 黃宗智,《華北的小農經濟與社會變遷》,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n50. 趙岡,《中國歷史上生態環境之變遷》,北京:中國環境科學出版社,1996。\n51. 葛全勝等著,《中國歷朝氣候變化》,北京:科學出版社,2009。\n52. 鄧雲特,《中國救荒史》,上海:上海書店,1990。\n53. 鄒逸麟編,《黃淮海平原歷史地理》,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3。\n54. 滿志敏,《中國歷史時期氣候變化》,濟南:山東教育出版社,2009。\n55. 鄭學檬,《中國古代經濟重心南移和唐宋江南經濟研究》,長沙:岳麓書社,2003。\n56. 劉翠溶、伊懋可編,《積漸所至》,臺北: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1995。\n57. 劉玉峰,《唐代經濟結構及其變化研究》,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14。\n58. 錢穆,《中國歷代政治得失》,臺北:東大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01。\n59. 藍勇,《歷史時期西南經濟開發與生態變遷》,昆明:雲南教育出版社,1992。\n60. 韓茂莉,《宋代農業地理》,太原:山西古籍出版社,1993。\n61. 魏丕信著、徐建青譯,《十八世紀中國的官僚制度與荒政》,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2。\n62. 譚其驤,《中國歷史地圖集》,上海:地圖出版社,1982。\n63. 譚其驤,《長水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n64. 礪波護,《唐代政治社會史研究》,京都:同朋社,1986。\n65. 嚴耕望,《中國歷史地理》,臺北:中華文化出版事業社,1961。\n66. 嚴耕望,《治史經驗談》,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97。\n67. Brian M. Fagan. "The Great Warming: Climate Change and the Rise and Fall of Civilizations", New York: Bloomsbury Publishing Plc, 2008.\n68. Donald Worster. "The End of the Earth: Perspectives on Mordern Envionmental History", Cambridge an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n三 論文:按作者姓氏筆劃排列,外國作者按姓氏字母順序排列\n1. 丁岩欽、李典謨、陳玉平,〈東亞飛蝗分布型的研究及其應用〉,《昆蟲學報》,1978年3期。\n2. 王東倉,〈北宋與西夏的對峙及其對陜北生態環境的影響〉,《延安教育學院學報》,2006年4期。\n3. 王尚義,〈唐代黃河土壤強烈侵蝕區人類活動的研究〉,《生產力研究》,2002年3期。\n4. 王紅,〈北宋三次回河東流失敗的社會原因探討〉,《河南師範大學學報》,2002年2期。\n5. 王元林,〈唐代關中的“雨土”〉,《中國歷史地理論叢》,1997年1期。\n6. 王壽南,〈唐代災荒的救濟政策〉,收入《慶祝朱建民先生七十華誕論文集》(臺北:正中書局,1978。\n7. 毛陽光,〈唐代中央的救災〉,收入閻守誠編,《危機與應對:自然災害與唐代社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n8. 勾利軍、彭展,〈唐代黃河中下游地區蝗災分佈研究〉,《中州學刊》,2006年3期。\n9. 朱德軍,〈關中流民成因與唐代國家對策述論〉,《唐都學刊》,2016年3期。\n10. 杜林淵、張小兵,〈陝北宋代堡寨分布的特點〉,《延安大學學報》,2008年3期。\n11. 李殷,〈唐後期應災政策的演變及其實踐探析—以江淮地區為中心〉,《中國社會經濟史研究》,2018年2期。\n12. 李軍、閻守誠,〈唐代自然災害與社會危機〉,收入閻守誠編,《危機與應對:自然災害與唐代社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n13. 李根蟠,〈環境史視野與經濟史研究〉,收入王利華編,《中國歷史上的環境與社會》,北京:三聯書店,2007。\n14. 竺可楨,〈中國近五千年來氣候變遷的初步研究〉,《考古學報》,1972年1期。\n15. 尚義、任世芳,〈唐至北宋黃河下游水患加劇的人文背景分析〉,《地理研究》,2004年3期。\n16. 周春燕,〈明清華北平原城市的民生用水〉,收入王利華編,《中國歷史上的環境與社會》,北京:三聯書店,2007。\n17. 室永芳三,〈唐末內庫の存在型態について〉,《史淵》,1969年101冊。\n18. 郝延平,〈中國三大商業革命與海洋〉,收入張炎憲主編,《中國海洋發展史論文集》,第6輯,臺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1997。\n19. 原宗子,〈環境資訊傳達上存在的問題:以居延地方農地灌溉、鹽類集積、沙漠化為例〉,收入劉翠溶編,《自然與人為互動:環境史研究的視角》,臺北:中央研究院、聯經出版社,2008。\n20. 秦敏,〈試論兩宋時期陝西的戰時農業經濟〉,《西北農林科技大學學報》,2004年3期。\n21. 翁俊雄,〈唐後期民戶大遷徙與兩稅法〉,《歷史研究》,1994年3期。\n22. 連菊霞,〈北宋經制西北民族對生態環境造成的影響〉,《敦煌學輯刊》,1999年2期。\n23. 陳明光,〈唐宋田賦的「損免」與「災傷檢放」論稿〉,《中國史研究》,2003年2期。\n24. 郭暘、李華罡,〈茶稅研徵—唐代稅榷制下的茶政經濟思想分析〉,《上海財經大學學報》,2006年8期。\n25. 梅雪芹,〈從環境的歷史到環境史〉,收入田豐、李旭明編,《環境史:從人與自然的關係敘述歷史》,北京:商務印書館,2011。\n26. 梅原郁,〈宋代の內藏と左藏—君主獨裁制の財庫〉,《東洋學報》,1971年42冊。\n27. 曾華璧,〈論環境史研究的源起、意義與迷思:以美國的論著為例之探討〉,《臺大歷史學報》,1999年23期。\n28. 景愛,〈環境史引論〉,收入王利華編,《中國歷史上的環境與社會》,北京:三聯書店,2007。\n29. 欽俊德、郭郛、鄭竺英,〈東亞飛蝗的食性和食物利用以及不同食料植物對其生長和生殖的影響〉,《昆蟲學報》,1957年2期。\n30. 榮新江,〈安史之亂後粟特胡人的動向〉,《暨南學報》,2003年2輯。\n31. 劉洋、王慰卿,〈唐代自然災害發生的社會因素〉,收入閻守誠編,《危機與應對:自然災害與唐代社會》,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n32. 劉俊文,〈唐代水害史論〉,《北京大學學報》,1988年2期。\n33. 劉翠溶,〈中國環境史研究芻議〉,《南開學報》,2006年2期。\n34. 盧厚傑,〈唐代折變考論〉,《雲南社會科學》,2015年4期。\n35. 韓茂莉,〈歷史時期黃土高原人類活動與環境關係研究的總體回顧〉,《中國史研究動態》,2000年10期。\n36. 羅彤華,〈唐代和糴問題試論〉,《新史學》,2004年1期。\n37. 羅彤華,〈唐朝官倉的出貸與糴糶—以義倉、常平倉為主〉,《臺大歷史學報》,2007年39期。\n38. De’er Zhang(張德二) & Longhua Lu. "Anti-correlation of summer and winter monsoons?." Nature, Brief Communications Arising.\n39. Gergana Yancheva, Norbert R. Nowaczyk, Jens Mingram, Peter Dulski, Georg Schettler, Jörg F. W. Negendank, Jiaqi Liu(劉嘉麒), Daniel M. Sigman, Larry C. Peterson & Gerald H. Haug, "Influence of the intertropical convergence zone on the East Asian monsoon." Nature, Vol. 445, (04 January 2007).\n40. Mark Elvin, "The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China: An Agenda of Ideas", Asian Studies Review, 14:2, (1990).\n41. Pingzhong Zhang(張平中), Hai Cheng(程海), R. Lawrence Edwards, Fahu Chen, Yongjin Wang, Xunlin Yang, Jian Liu, Ming Tan, Xianfeng Wang, Jinghua Liu, Chunlei An, Zhibo Dai, Jing Zhou, Dezhong Zhang, Jihong Jia, Liya Jin, Kathleen R. Johnson, "A Test of Climate, Sun, and Culture Relationships from an 1810-Year Chinese Cave Record." Science, Vol. 322, Issue 5903 (07 Nov 2008).\n42. Kim M. Cobb, Christoper D. Charles, Hai Cheng & R. Lawrence Edwards, "El Niño/Southern Oscillation and tropical Pacific climate during the last millennium." Nature, Vol. 424, (17 July 2003).\n43. Xiaojiao Guo, Qiaoqiao Yu, Dafeng Chen, Jianing Wei, Pengcheng Yang, Jia Yu, Xianhui Wang & Le Kang, "4-Vinylanisole is an aggregation pheromone in locusts." Nature, Vol. 584, (12 Aug 2020).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歷史學系
10015350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0153507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350701.pdf16.85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Altmetric

Altmetric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