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6944
題名: 路上軌跡:侯孝賢與楊德昌電影的交通工具空間與移動性
Track on the road:The Transportation of Space and Mobility in Hou Hsiao-Hsien and Edward Yang’s Films
作者: 賴玟秀
Lai, Wen-Hsiu
貢獻者: 楊小濱
賴玟秀
Lai, Wen-Hsiu
關鍵詞: 侯孝賢
楊德昌
交通工具
移動性
空間
日期: 2021
上傳時間: 2-九月-2021
摘要: 本研究從空間與移動性的角度出發,全面檢視侯孝賢與楊德昌的電影當中的交通工具特徵,藉由對照台灣交通工具在社會中的歷史演變,重新審視個別交通工具在兩位導演電影中空間與移動性呈現的共同傾向及美學差異,並從中延伸探討交通工具在台灣電影整體發展上的關聯。電影與交通工具,同是二次世界大戰工業革命後的現代性產物,對於台灣來說,兩者時空壓縮的移動性質更與政治經濟、傳播美學具有相互影響。本文主張,在侯孝賢與楊德昌電影裡的交通工具和移動,體現了台灣新電影背景的寫實主義,以及兩位導演對於現代性的回應。藉由觀察電影裡二/三輪車、汽車與火車這三大類台灣常見交通工具,並結合各別交通工具的空間、移動與時代、藝術的對話,導引出現代性與台灣電影發展間錯綜複雜的關係,以及電影研究上對侯孝賢、楊德昌並置共論的補遺。
參考文獻: 一、電影列表\n(一)侯孝賢\n《就是溜溜的她》(Lovable You)(1981)。\n《風兒踢踏踩》(Cheerful Wind)(1982)。\n《在那河畔青草青》(Green, Green Grass of Home)(1982)。\n《兒子的大玩偶》(The Sandwich Man)(1983),第1段〈兒子的大玩偶〉。\n《風櫃來的人》(The Boys From Fengkuei)(1983)。\n《冬冬的假期》(A Summer At Grandpas)(1984)。\n《童年往事》(A Time To Live, A Time To Die)(1985)。\n《戀戀風塵》(Dust In The Wind)(1986)。\n《尼羅河女兒》(Daughter of The Nile)(1987)。\n《悲情城市》(A City of Sadness)(1989)。\n《戲夢人生》(The Puppetmaster)(1993)。\n《好男好女》(Good Men, Good Women)(1995)。\n《南國再見,南國》(Goodbye South, Goodbye)(1996)。\n《海上花》(Flowers of Shanghai)(1998)。\n《千禧曼波》(Millennium Mambo)(2001)。\n《珈琲時光》(Coffee Jikou)(2003)。\n《最好的時光》(Three times)(2005)。\n《紅氣球》(Le Voyage du Ballon rouge)(2007)。\n《刺客聶隱娘》(The Assassin)(2015)。\n\n(二)楊德昌\n《光陰的故事》(Time Story)(1982),第2段〈指望〉。\n《海灘的一天》(That Day, on the Beach)(1983)。\n《青梅竹馬》(Taipei Story)(1985)。\n《恐怖分子》(Terrorizers)(1986)。\n《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Brighter Summer Day)(1991)。\n《獨立時代》(A Confucian Confusion)(1994)。\n《麻將》(Mahjong)(1996)。\n《一一》(A one and a two)(2000)。\n\n二、專書\n(一)中文專書\n1、電影論述\n王昀燕,《再見楊德昌:台灣電影人訪談紀事》(台北:時周文化,2012年)。\n王君琦、施如芳等著,何曉芙、王念英、卓庭伍、張玄竺譯,,《百變千幻不思議:台語片的混血與轉化》,(台北:聯經,2017年)。\n白睿文,《煮海時光:侯孝賢的光影記憶》(台北:印刻文學,2014年)。\n吉爾.德勒茲(Gilles Deleuze)著,黃建宏譯,《電影Ι:運動—影像》(台北:遠流,2003年)。\n江凌青、林建光主編,《新空間.新主體:華語電影研究的當代視野》(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圖書館出版中心,2015年)。\n沈曉茵,《光影羅曼史:台港電影的藝術與歷史》(台北:遠流文化,2020年)。\n呂彤鄰著,蕭聿譯,《大陸台灣文化論壇:新電影與現代性》(香港:香港大學出版社,2004)。\n李天鐸,《當代華語電影論述》(台北:時報文化,1996年)。\n林文淇、沈曉茵、李振亞編著,《戲戀人生:侯孝賢電影研究》(台北:麥田出版,2000年)。\n林文淇、沈曉茵、李振亞編著,《戲夢時光:侯孝賢電影的城市、歷史、美學》(台北:國家電影中心,2014年)。\n卓伯棠主編,《侯孝賢電影講座》(香港:天地圖書,2008年)。\n尚.米榭爾.弗東(Jean-Michel Frodon)著,楊海帝、馮壽農譯,《楊德昌的電影世界:從《光陰的故事》到《一一》》(台北:時周文化,2012年)。\n洪國鈞(Guo-Juin Hong)著,何曉芙譯,《國族音影:書寫台灣.電影史》(台北:聯經出版,2018年)。\n洪致文,《鐵道電影院:電影裡火車的世界》(台北:時報文化,2003年)。\n徐樂眉,《百年台灣電影史》(新北:揚智文化,2012年)。\n野島剛著,張雅婷譯,《銀幕上的新台灣:新世紀台灣電影裡的台灣新形象》(台北:聯經,2015)。\n張炎憲、胡慧玲、高淑媛,《悲情車站二二八》(台北:吳三連台灣史料基金會,2011年)。\n張靄珠,《全球化時空、身體、記憶:台灣新電影及其影響》(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出版,2015年)。\n張誦聖,《現代主義‧當代台灣:文學典範的軌跡》(台北:聯經出版,2015年)。\n陳儒修,《台灣新電影的歷史文化經驗》(台北:萬象圖書,1993年)。\n黃建業,《楊德昌電影研究》(台北:遠流,1995年)。\n黃建業等著,《楊德昌─台灣對世界影史的貢獻》(台北:躍昇文化,2007)。\n焦雄屏,《台灣新電影》(台北:時報,1990年)。\n焦雄屏,《映像台灣》(台北:蓋亞出版,2018年)。\n馮品佳、趙順良,《(洞)見:視覺文化與美學》(台北:書林出版,2011年)。\n詹姆斯‧烏登(James Udden)著,黃文杰譯,《無人是孤島:侯孝賢的電影世界》(北京:復旦大學出版,2014年)。\n楊德昌,《獨立時代-楊德昌的活力喜劇》(台北:萬象圖書,1994年)。\n楊小濱,《你想了解的侯孝賢、楊德昌、蔡明亮(但又沒敢問拉岡的)》(台北:印刻文學,2019年)。\n葉月瑜、戴樂為著,曾芷筠、陳雅馨、李虹慧譯,《台灣電影百年漂流》(台北:書林出版,2016年)。\n葉蓁(June Yip)著,黃宛瑜譯,《想望台灣:文化想像中的小說、電影和國家》(台北:書林出版,2011年)\n奧利維耶.阿薩亞斯(Olivier Assayas)等著,林志明、吳珮慈、謝忠道、黃建宏、王派彰、劉永皓、陳素麗、林晏夙譯,《侯孝賢》(台北:國家電影資料館,2000年)。\n聞天祥,《過影:1992-2011台灣電影總論》(台北:書林出版,2012年)。\n鄭樹森主編,《文化批評與華語電影》(台北:麥田出版,1995年)。\n謝世宗,《電影與視覺文化:閱讀台灣經典電影》(台北:五南出版,2015年)。\n謝世宗,《侯孝賢的凝視:抒情傳統、文本互涉與文化政治》(台北:群學,2021年)。\n劉現成,《台灣電影、社會與國家》(台北:揚智文化,1997年)。\n盧非易,《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遠流文化,1998年)。\n顏忠賢,《影像地誌學:邁向電影空間的理論建構》(台北:萬象圖書,1996年)。\n2、空間與移動理論\n王志弘,《流動、空間與社會 : 1991-1997論文選》(台北:田園城市文化,1998年)。\n王志弘,《減速慢行》(台北:田園城市文化,1999年)。\n王璦玲主編,《空間與文化場域:空間移動之文化詮釋》(台北:漢學中心,2009年)。\n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著,張旭東、王斑譯,《啟迪:本雅明文選》,(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8年)。\n米歇爾‧德‧塞托(Michel De Certeau)著,方琳林、黃春柳譯,《日常生活實踐─1.實踐的藝術》(南京:南京大學,2015年)。\n沃爾夫岡·希弗爾布施(Wolfgang Schivelbusch)著,金毅譯,《鐵道之旅:19世紀空間與時間的工業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n亨利.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著,李春譯,《空間與政治》(上海:人民,2015年)。\n亨利.列斐伏爾(Henri Lefebvre)著,葉齊茂、李曉暉譯,《日常生活批判(全3卷)》(上海: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8年)。\n李志銘,《單聲道:城市的聲音與記憶》(台北:聯經出版,2013年)。\n彼得.艾迪(Peter Adey)著,徐苔玲、王志弘譯,《移動》(台北:群學出版,2013年)。\n約翰.艾倫(John Allen)、朵琳.瑪西(Doreen Massey)、邁可.普瑞克(Michael Pryke)著,王志弘譯,《騷動的城市:移動∕定著》(台北:群學,2009年)。\n約翰.湯林森(John Tomlinson)著,趙偉妏譯,《速度文化:立即性社會的來臨》(台北:韋伯,2011年)。\n哈特穆特·羅薩(Hartmut Rosa)著,董璐譯,《加速:現代社會中時間結構的改變》(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5年)。\n范銘如,《文學地理:台灣小說的空間閱讀》(台北:麥田文化,2008年)。\n范銘如,《空間/文本/政治》(台北:聯經出版,2015年)。\n夏鑄九、王志弘編譯,《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1993)。\n麥克.沙維奇(Mike Savage)、艾倫.渥德(Alan Warde)著,王志弘譯,《都市社會學、資本主義與現代性》(臺北:自印,2000年)。\n理查‧桑內特(Richard Sennett)著,黃煜文譯,《肉體與石頭:西方文明中的人類身體與城市》(台北:麥田,2003年)。\n提姆.克瑞斯威爾(Tim Creswell)著,王志弘、徐苔玲譯,《地方:記憶、想像與認同》(台北:群學,2006年)。\n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帝國邊緣:台灣現代性的考察》(台北:群學,2010年)。\n齊格蒙.包曼(Zygmunt Bauman),陳雅馨譯,《液態現代性》(台北:商周出版,2018年)。\n3、交通工具\n王振寰、溫肇東,《百年企業.產業百年:臺灣企業發展史》(台北:巨流圖書,2011年)。\n交通部編著,《運輸政策白皮書》(台北:交通部,1995)。\n洪致文,《台灣鐵道傳奇》(台北:時報文化,1992年)。\n洪致文,《台灣鐵道文化志》(台北:遠足文化,2011年)。\n高淑媛,《臺灣工業史》(台北:五南出版,2016年)。\n陳柔縉,《囍事台灣》(台北:東觀國際,2007年)。\n陳家豪,《從臺車到巴士:百年臺灣地方交通演進史》(台北:左岸文化,2020年)。\n張維,《台灣地區汽車產業傳》(台北:中華徵信,1999)。\n張崇山編,《台灣工業史蹟館展示專輯》(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06年)。\n許正和、邱創勳,《躍上峰頂的台灣鐵馬─台灣自行車產業發展史》(高雄:國立科學工藝博物館,2007)。\n劉文駿、王威傑、楊森豪,《百年台灣鐵道》(台北:果實出版社,2003年)。\n\n(二)英文專書\nBruce Bennett,Cycling and Cinema(London: Goldsmiths,2019).\nDavid Thoms, Len Holden, The Motor Car and Popular Culture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Ashgate,1998).\nFlorian R. Hertel, Social Mobility in the 20th Century(Florence, Italy,2015).\n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UK:Blackwell,1991).\nHenri Lefebvre, Rhythmanalysis:Time and Everyday Life(NY: British Library,2004).\nJohn Urry, Sociology beyond societies: mobilities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London:Routledge,2000).\nJohn Urry, Mobilities(Malden, Polity,2011).\nJohn Urry, Joanne Leach, Nick Dunn, Claire Coulton and the Liveable Cities Team, The Little Book of Car Free Cities(Lancaster University,2017).\nJoseph Frank, The Ideal of Spatial Form(Rutgers University,1991).\nKaren Beckman, Crash: Cinema and the Politics of Speed and Stasis(Duke University,2010).\nPeter Adey, David Bissell, Kevin Hannam, Peter Merriman, Mimi Sheller,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Mobilities(Routledge,2013).\nSteven E. Alford, Suzanne Ferriss, Motocycle(London: Reaktion Books,2007).\nTim Cresswell, On the Move: Mobility in the Modern Western World(Taylor & Francis,2006).\n\n三、期刊論文\n(一)中文期刊\n王志弘,〈多重的辯證:列斐伏爾空間生產概念三元組演繹與引申〉,《地理學報》55期(2009),頁1-24。\n王志弘,〈人人需要「補缺式移動」:身障者經驗的啓示〉,《文化研究》10期(2010年3月),頁139-167。\n王志弘,〈傅柯Heterotopia翻譯考〉,《地理學報》65期(2016),頁75-105。\n卞冬磊,〈路上無風景:城市「移動空間」中的交流〉,《傳播與社會學刊》47期(2019年1月),頁29-54。\n李秀娟,〈誰知道自己要的是什麼?:楊德昌電影中的後設「新」台北〉,《中外文學》33卷3期(2004年8月),頁39-61。\n李紀舍,〈台北電影再現的全球化空間政治:楊德昌的《一一》和蔡明亮的《你那邊幾點?》〉,《中外文學》33卷3期(2004年8月),頁88-99。\n李振亞,〈歷史空間/空間歷史︰從《童年往事》談記憶與歷史空間的建構〉,《中外文學》26卷10期(1998年3月),頁48-64。\n李振亞,〈從歷史的回憶到空間的想像︰侯孝賢電影中都市影像的失落〉,《中外文學》27卷5期(1998年10月),頁120-135。\n范銘如,〈小說中的複合空間〉,《臺灣文學學報》36期(2020年6月),頁1-27。\n郭恩慈,〈空間、時間與節奏:列斐伏爾的空間理論初析〉,《城市與設計》5&6期(1998年),頁171-185。\n唐宏峰,〈日常生活、視覺經驗與文學事:近代文學中的新式交通工具(1870s-1910s)〉,《東華人文學報》20期(2012年1月),頁107-136。\n張小虹,〈身體-城市的淡入淡出:侯孝賢與《珈琲時光》〉,《中外文學》40卷3期(2011年8月),頁7-37。\n張必魯,〈翻譯也會說故事-談楊德昌《麻將》中的敘事〉,《藝術欣賞》6卷4期,頁84-89。\n焦雄屏,〈臺灣電影的大陸情節─從家鄉到異鄉〉,《廣播與電視》創刊號(1992年7月),頁65-74。\n廖瑩芝,〈重繪台灣現代性:楊德昌電影中的現代性認同危機〉,《明道通識論叢》6期(2009年5月),頁201-214。\n鄧紹宏,〈這次他開始旅行了:侯孝賢《珈琲時光》的陰性轉向〉,《文化越界》2卷1期(2015年),頁135-160。\n鄭美里,〈看得見與看不見的城市--「尼羅河女兒」、「千禧曼波」中的空間與性別〉,《電影欣賞》23卷2期,頁76-84。\n謝世宗,〈侯孝賢的末世圖像與時間意識:從《尼羅河女兒》、《南國再見,南國》到《千禧曼波》和〈青春夢〉〉,《東吳中文學報》36期(2018年11月),頁155-180。\n〈楊德昌專輯〉,《聯合文學》385期(2016年11月)。\n\n(二)英文期刊\nMimi Seheller, John Urry, The City and the Car,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rban and Regional Research, , Volume24, Issue4(2000),p737-757.\nMimi Seheller, John Urry, The New Mobility Paradigm, Environment and Planning A 2006,volume38(2006),p207-226.\nMimi Seheller, Theorising mobility justice, Tempo Social, Volume30, Issue2(2018),p17-34.\nRon Eyerman, Orvar Löfgren,Romancing the Road: Road Movies and Images of Mobility,Theory,Culture &Society,volume12,(1995),p53-79.\n\n(三)碩博士論文\n王悅丞,〈台灣戰後文學小說中的現代交通移動性及其空間敘事(1948-2008)〉(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n李美融,〈另一種電影詩學:侯孝賢電影裡的火車-影像〉(新竹,國立交通大學外國文學與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n高瑞陽,〈《恐怖份子》的分裂城市——電影的都市象徵研究〉(台北,淡江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1999)。\n許桓輔,〈現實與真實之間-剖析楊德昌電影中的住宅空間與設計的可能性〉(台南,國立中興大學建築學系碩士論文,2016)。\n張耀升,〈楊德昌「風格」敘事事件—楊德昌電影研究〉(台中,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n黃詩凱,〈1990年代台灣電影工業的政治經濟分析〉(嘉義,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n黃孫權,〈失敗者的迴返-台灣後-新電影空間敘事與地方性〉(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跨領域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5)。\n\n(四)報紙文章\n〈車夫打廚子 賠款二十元〉,《聯合報》,1952年01月17日,六版。\n〈使用牌照稅徵收細則 財部核定昨公佈施行〉,《聯合報》,1952年04月13日,二版。\n〈三輪車滄桑 當年寵兒同秋扇 連帶車廠也改行〉,《聯合報》,1968年06月18日,三版。\n\n(五)電子媒體\n連橫,〈卷十九 郵傳志〉,《台灣通史》,(來源:https://zh.wikisource.org/wiki/%E8%87%BA%E7%81%A3%E9%80%9A%E5%8F%B2/%E5%8D%B719,2021年4月22日)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10415900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159005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900501.pdf7.27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Altmetric

Altmetric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