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6945
題名: 書寫「瘋癲」——臺灣小說中的精神障礙
Articulated by Madness: Mental Disabilities in Taiwanese Fiction
作者: 王譽潤
Wang, Yu-Run
貢獻者: 紀大偉
Chi, Ta-Wei
王譽潤
Wang, Yu-Run
關鍵詞: 瘋癲
精神障礙
臺灣精神醫學
現代性
臺灣小說
Madness
Mental Disabilities
Taiwanese Psychiatry
Modernity
Taiwanese Fiction
日期: 2021
上傳時間: 2-九月-2021
摘要:   臺灣日治時期,日本殖民者在殖民地臺灣引進現代精神醫學學科、建立精神病院。一九二○至一九三○年代的「瘋癲」書寫主要作為「除魅」的敘事樞紐,以現代性思維反傳統禮教、迷信觀念。「瘋癲」本身卻未現代化,依然呈現單一扁平的傳統「瘋癲」刻板印象。直至臺灣日治晚期,一九四○年代前半,臺灣小說中的「瘋癲」才漸漸現代化成「精神障礙」、「精神異常」。\n  冷戰時期,一九四○年代中期後到一九八○年代,臺灣精神醫學受美國精神醫學影響,以著重心理治療的動力精神醫學(Psychodynamic Psychiatry)為主。一九六○年代臺灣現代主義文學盛行「瘋癲自白」的文學敘事。臺灣小說的「瘋癲」書寫開始圍繞「自我」,借文學敘事說出「瘋癲」角色壓抑在心底的話。一九七○年代臺灣婦女權益運動興起,一九八○年代後臺灣小說的「瘋癲」書寫大量呈現女性與父權體制(patriarchy)的關係。\n  後冷戰時期,一九八○年代以降,臺灣精神醫學除了持續受美國精神醫學影響外,還開始受到國家重視而建構了全國性系統。臺灣精神醫學的現代性治理越發重要。一九九○年代後,臺灣精神醫學發展偏向以藥物治療為主的生物精神醫學(biological psychiatry)。延續冷戰時期「瘋癲」與女性關係的討論,本研究指出,臺灣小說的「瘋癲」書寫不但描繪出性別化處境,與女性的關係也經常牽涉到「性」的問題。跨過二○○○年,「瘋癲」書寫除了著重於替精神障礙去汙名(destigmatization),也賦予「瘋癲」角色的個體獨特性。
  In Japanese colonial rule, the colonizers introduced psychiatry to Taiwan and built early asylums in Taiwan. From the 1920s to the 1930s, Taiwanese intellectuals advocated for the new literature and the new culture movement and were opposed to the traditional etiquette in Taiwan. Influenced by Japanese literature on madness, Taiwanese fiction during the period merely shows the stereotypes of mad people. Until later period of Japanese colonial rule, Taiwanese fiction demonstrates psychiatry enabled by modernity.\n  During the cold war, psychiatry in Taiwan was so deeply affected by American experts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psychiatry in Taiwan focused on “psychodynamic psychiatry.” Literary narratives in the form of monologues from made people are trendy in local modernism in the 1960s. Then, local literature on madness turned to concentrate on the self-identify of the mad. Further, due to women`s movement in Taiwan in the 1970s, local literature on madness is largely concerned with women’s destinies after the 1980s.\n  After the Cold War, psychiatry in Taiwan has been subject to both American psychiatry and the values of the Taiwan government. Taiwan government started to build a nation-wide system, showing the importance of modernity of psychiatry. After the 1990s, psychiatry in Taiwan has shown a trend away from psychodynamic psychiatry but toward biological psychiatry. Literature in this decade reflects the gender discrimination in Taiwanese fiction. In addition, the discussions on sex and sexuality often paid attention to the connection between mad women and patriarchy. Since the 2000s, local fiction has been committed to destigmatization of mental disabilities.
參考文獻: 一、中文文獻\n(一)文學作品\n七等生,《精神病患》(新北:遠景,1986年)。\n王禎和,《香格里拉》(臺北:洪範書店,1980年)。\n甘耀明,《邦查女孩》(臺北:寶瓶文化,2015年)。\n吳濁流著,張良澤編,《亞細亞的孤兒》(新北:遠景,1980年)。\n呂赫若著,林至潔譯,《呂赫若小說全集》(臺北:聯合文學,1995年)。\n李昂,《殺夫》(新北:聯經,2016年)。\n李智良,《房間》(香港:廿九几,2008年)。\n杏林子,《生之歌》(臺北:九歌,1995年)。\n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臺北:游擊文化,2017年)。\n施叔青著,陳萬益編,《施叔青集》(臺北:前衛,1993年)。\n柳原漢雅(Hanya Yanagihara)著,尤傳莉譯,《渺小一生》(A Little Life)(臺北:大塊文化,2017年)。\n胡淑雯,《太陽的血是黑的》(新北:INK印刻文學,2011年)。\n袁瓊瓊,《春水船》(臺北:洪範書店,1985年)。\n袁瓊瓊,《滄桑》(臺北:洪範書店,1985年)。\n張文環著,張恒豪編,《張文環集》(臺北:前衛,1991年)。\n陳映真,《陳映真全集》(卷一)(臺北:人間,2017年)。\n陳雪,《陳春天》(新北:INK印刻文學,2005年)。\n陳雪,《惡魔的女兒》(臺北:聯合文學,1999年)。\n楊守愚著,施懿琳編,《楊守愚全集》上冊(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5年)。\n楊守愚著,許俊雅編,《楊守愚作品選集(補遺)》(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8年)。\n賴東進,《乞丐囝仔》(臺北:平安文化,2000年)。\n龍瑛宗著,陳千武、林至潔、葉笛譯,陳萬益主編,《龍瑛宗全集〔一〕小說集(1)》(臺南:國家臺灣文學館籌備處,2006年)。\n謝坤山,《我是謝坤山》(臺北:實踐家文化,2001年)。\n聶華苓,《桑青與桃紅》(臺北:漢藝色研,1988年)。\n蘇偉貞,《離開同方》(新北:聯經,2002年)。\n\n(二)學術研究專書\n厄文‧高夫曼(Erving Goffman),《汙名:管理受損身分的筆記》(Stigma: Notes On The Management OF Spoiled Identity)(新北:群學,2013年二版)。\n厄文‧高夫曼(Erving Goffman),《精神病院:論精神病患與其他被收容者的社會處境》(Asylums: Essays on the Social Situation of Mental Patients and Other Inmates)(新北:群學,2012年)。\n王文基、巫毓荃主編,《精神科學與近代東亞》(新北:聯經,2018年)。\n王德威主編,《封閉的島嶼》(臺北:麥田,1996年)。\n史考爾(Andrew Scull)著,梅苃芢譯,《瘋癲文明史:從瘋人院到精神醫學,一部2000年人類精神生活全史》(Madness in Civilization: A Cultural History of Insanity, from the Bible to Freud, from the Madhouse to Modern Medicine)(臺北:貓頭鷹,2018年)。\n弗朗茲‧法農(Frantz Fanon)著,陳瑞樺譯,《黑皮膚,白面具》(Peau Noire, Masques Blancs)(臺北:心靈工坊,2014年)。\n米歇爾‧傅柯(Michel Foucault)著,林志明譯,《古典時代瘋狂史》(Histoire de la folie à l’âge classique)(臺北:時報文化,1998年)。\n克莉絲‧維登著(Chris Weedon),白曉紅譯,《女性主義實踐與後結構主義理論》(Feminist Practice and Poststructuralist Theory)(新北:桂冠,1994年)。\n吳佩珍主編,《中心到邊陲的重軌與分軌──日本帝國與臺灣文學‧文化研究(下)》(臺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2年)。\n汪其楣編著,《歸零與無限:臺灣特殊藝術金講義》(臺北:聯合文學,2018年)。\n河合香織(かわいかおり)著,郭玉梅譯,《性義工》(セックスボランティア)(臺北:八方,2007年)。\n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後殖民女性觀點的台灣閱讀》(臺北:元尊文化,1997年)。\n孫小玉,《失能研究與生命書寫:失能女性之性/別、身體/政治、與詩/美學》(高雄:中山大學,2014年)。\n桑德拉‧吉爾伯特(Sandra M. Gilbert)、蘇珊‧古芭(Susan Gubar)合著,楊莉馨譯,《閣樓上的瘋女人:女性作家與19世紀文學想像》(The Madwoman in the Attic: The Woman Writer and the Nineteenth-Century Literary Imagination)(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年)。\n海澀愛(Heather Love)著,劉人鵬、宋玉雯、鄭聖勳、蔡孟哲編,《酷兒‧情感‧政治──海澀愛文選》(新北:蜃樓,2015年)。\n許俊雅,《日據時期臺灣小說研究》(臺北:文史哲出版社,1995年)。\n陳建忠、應鳳凰、邱貴芬、張誦聖、劉亮雅合著,《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2007年)。\n陳昭如,《幽黯國度:障礙者的性與愛》(臺北:衛城,2018年)。\n黑川綠(Krokawa, Midori, 1958-)、藤野豐(Fujino, Yutaka, 1952-)著,黃耀進譯,《歧視:統合與排他的日本近現代史》(差別の日本近現代史──包摂と排除のはざまで)(臺北:游擊文化,2017年)。\n楊芳枝主編,《邊緣主體:性別與身分認同政治》(臺南:成大人文社會科學中心,2017年)。\n劉人鵬、宋玉雯、蔡孟哲、鄭聖勳編,《抱殘守缺:21世紀殘障研究讀本》(新北:蜃樓,2014年)。\n劉人鵬、宋玉雯、鄭聖勳合編,《憂鬱的文化政治》(新北:蜃樓,2010年)。\n蔡友月、陳嘉新主編,《不正常的人?──台灣精神醫學與現代性的治理》(新北:聯經,2018年)。\n鍾慧玲編,《女性主義與中國文學》(臺北:里仁書局,1997年)。\n羅伊‧波特(Roy Porter),巫毓荃譯,《瘋狂簡史:誰定義了瘋狂?》(新版)(Madness: A Brief History)(新北:左岸文化,2018年)。\n蘇珊‧桑塔格(Susan Sontag)著,程巍譯,《疾病的隱喻》(Illness as Metaphor and AIDS and Its Metaphors)(臺北:麥田,2012年)。\n露西‧伊瑞葛來(Luce Irigaray)著,李金梅譯,《此性非一》(Ce sexe qui n’en est pas un)(新北:桂冠,2005年)。\n顧燕翎、鄭至慧主編,《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臺北:女書文化,1999年)。\n\n(三)期刊論文\n沈素因,〈論袁瓊瓊小說〈瘋〉──以女性主義為觀察視角〉,《立德學報》6卷1期(2008年12月),頁8-20。\n季季,〈從廢墟中雕出的《台北人》變體──評介胡淑雯《太陽的血是黑的》〉,《文訊》第316期(2012年2月),頁112-114。\n邱大昕,〈男性視覺障礙者勞動邊緣化的陽剛困境〉,《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第23期(2007年6月),頁71-91。\n邱大昕,〈盲人如何成為異性戀──再談障礙者的性/別教育〉,《性別平等教育季刊》第62期(2013年3月),頁14-20。\n邱大昕,〈為什麼需要女性主義身心障礙研究?〉,《婦研縱橫》第96期(2012年4月),頁16-24。\n金榮哲,〈從《花季》與《殺夫》論李昂小說的內在價值〉,《國立臺北教育大學語文集刊》第13期(2008年1月),頁223-232。\n紀大偉,〈汙名身體──現代主義,身心障礙,鄭清文小說〉,《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6期(2013年4月),頁47-83。\n紀大偉,〈洪醒夫──從文學認識歷史中的障礙〉,《臺灣社會學會通訊》第87期(2017年11月),頁70-73。\n紀大偉,〈情感的輔具:弱勢,勵志,身心障礙敘事〉,《文化研究》第15期(2012年秋季),頁87-116。\n紀大偉,〈資本主義,一個愛的故事──讀胡淑雯《太陽的血是黑的》〉,《印刻文學生活誌》7卷12期(2011年8月),頁60-63。\n唐毓麗,〈從殺夫小說〈女陪審團〉與《殺夫》──探勘手刃親夫的隱喻世界〉,《東海中文學報》第15期(2003年7月),頁269-306。\n陳正芳,〈以「瘋」的自白探究現代主義小說之跨文化比較研究〉,《文與哲》第24期(2014年6月),281-332。\n陳兆珍,〈試論楊守愚小說中的女性關懷〉,《中國文化大學中文學報》第15期(2007年10月),頁169-190。\n陳義芝,〈悲憫撼人,為一個時代作結──評蘇偉貞長篇小說《離開同方》〉,《文訊》第65期,1991年3月,頁60-61。\n馮品佳,〈離散的親密關係──蘇偉貞眷村小說中的感官書寫〉,《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5期,2012年10月,頁185-204。\n黃心村,〈從醬園弄到鹿港:詹周氏殺夫的跨國演繹〉,《台灣文學學報》第18期(2011年6月),頁1-26。\n黃宗慧,〈走出歇斯底里之後──試論以戀物癖建構女性主體之可能與困境〉,《歐美研究》35卷1期,2005年3月,頁51-95。\n黃儀冠,〈性別‧凝視‧再現──李昂小說《殺夫》、《暗夜》之電影改編與影像詮釋〉,《東吳中文學報》第22期(2011年11月),頁345-374。\n黃儀冠,〈鄉關何處──論《桑青與桃紅》的陰性書寫與離散文化〉,《政大中文學報》第一期(2004年6月),頁269-302。\n趙慶華,〈相聚、離開、沉默、流浪──閱讀蘇偉貞「眷村四部曲」〉,《台灣文學研究》創刊號,2007年4月,頁141-187。\n蕭義玲〈愛、疏離與暴力──論七等生〈精神病患〉的疾病與醫療之路〉,《文與哲》第13期,2008年12月,頁299-339。\n薛清江,〈李昂小說《殺夫》中的倫理與人性關懷──以柏納德‧威廉斯的「道德運氣」為核心的詮釋〉,《漢學研究集刊》第7期(2008年12月),頁197-222。\n蘇子中,〈黃壁紙的魅影與黑煙囪的清掃:「醫學/文學」的「歇斯底里」想像──從「休息治療」和「談話治療」談起〉,《中外文學》31卷10期,2003年3月,頁110-148。\n\n(四)學位論文\n王幸華,《日治時期台灣新文學之醫病書寫研究》(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研究所博士論文,2008年)。\n王靜禪,《日治時期的疾病書寫研究:以短篇小說為主要分析範疇(1920-1945)》(臺南: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8年)。\n吳佩樺,《李昂及其〈殺夫〉人物心理分析》(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教學碩士班碩士論文,2005年)。\n巫毓荃,《「病態」的民族──日治晚期台灣的民族性精神疾病史》(新竹:國立清華大學歷史研究所科技與社會組碩士論文,2005)。\n李欣倫,《戰後台灣疾病書寫研究》(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n李冠穎,《她方閾境的犯罪敘事:《殺夫》》(臺南:南臺科技大學財經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n李珮宜,《周芬伶與陳雪疾病書寫比較研究》(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中國文學系(暑碩專班)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5年)。\n沈沛湘,《從屈從到協商:台灣當代女性小說中的暴力敘事》(臺南: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n林靜容,《陳雪小說中的精神疾病書寫》(屏東:國立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12年)。\n施佩伶,《李昂《殺夫》的女性書寫》(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0年)。\n洪玉梅,《鍾理和疾病文學研究》(屏東:屏東教育大學中國語文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n唐毓麗,《罪與罰:臺灣戰後小說中的疾病書寫》(臺中:東海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6年)。\n許蕙薪,《惡夢成真──女性哥德小說中的社會幽禁:以安.瑞克莉芙的《義大利人》和李昂的《殺夫》為例》(新北:輔仁大學英國語文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n郭蕙芳,《當「女性主義」躍上大螢幕:以《殺夫》看小說與電影的敘事軌跡》(新北: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n陳秀玲,《後二二八世代療傷進行式:台灣小說的「創傷記憶」與「代際傳遞」》(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19年)。\n陳珊,《林奕含《房思琪的初戀樂園》之研究》,(高雄:國立高雄師範大學國文學系碩士論文,2018年)。\n陳稚宜,《從多重身體觀論性創傷的身體書寫──以林奕含及其《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為例》,(臺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2020年)。\n陳薇如,《論《杜瓦特家族》與《殺夫》中的女性形象》(新北:淡江大學西班牙語文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2010年)。\n黃美玲,《李昂《殺夫》的兩性角色研究》(彰化:國立彰化師範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2年)。\n廖修緯,《女性身體書寫的爭議:《心鎖》、《秋葉》、《殺夫》的再閱讀》(臺北:國立政治大學國文教學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2年)。\n蔡佩家,〈《太陽的血是黑的》、《房思琪的初戀樂園》的女性創傷敘事〉(新竹: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年)。\n賴慧如,《現實與文學的糾纏──談鍾理和的貧與病》(桃園: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n\n(五)電子媒體\n教育部國語推行委員會,《重編國語辭典修訂本》(來源:http://dict.revised.moe.edu.tw/cbdic/search.htm)。\n\n二、英文文獻\n(一)學術研究專書\nEunjung Kim, Curative Violence: Rehabilitating Disability, Gender, and Sexuality in Modern Korea (Durham and London: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7).\n \n三、日文文獻\n(一)學術研究專書\n小森陽一、高橋修、紅野謙介編集,《メディア・表象・イデオロギー──明治三十年代の文化研究》(東京:小沢書店,1997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10415900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4159009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900901.pdf2.92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Altmetric

Altmetric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