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6949
題名: 紅包場歌女與老兵的文化再現與情感政治(1970—1990)
Cultural Representation and Affective Politics of Sing-Song Girls and Veterans in the Red Envelope Singing Halls(1970-1990)
作者: 魏子翔
Wei, Zih-Siang
貢獻者: 陳佩甄
Chen, Pei-Jean
魏子翔
Wei, Zih-Siang
關鍵詞: 紅包場歌女
外省老兵
文化再現
情感政治
感覺結構
情動
日期: 2021
上傳時間: 2-九月-2021
摘要: 本研究以情感研究理論為分析框架,探討戰後大眾論述與文學作品中的紅包場歌女與外省老兵,於空間、性別、階級和國族議題下展現的情感樣貌。紅包場作為1970年代台灣秀場文化風光的一頁,在約五十年後的當代台灣已寥寥無幾。隨著政府將都市中心移轉東區、娛樂消遣多樣化和1987年後開放兩岸探親,種種因素影響下導致紅包場逐漸沒落。紅包場雖然在今日已經逐漸被世人遺忘,但過去紅包場作為讓歌女和外省老兵交會的重要場所,它的特殊性與意義值得後人進一步爬梳和探討。隨著紅包場的凋零,紅包場中的工作者歌女與當時主要消費者外省老兵的身影,也逐漸消失在歷史的漩渦中。他們在歷史中的人物形象模糊不清、千篇一律,甚至成為帶有負面意涵的指稱。\n本研究重新閱讀紅包場相關的報章雜誌、文化再現的歌女、外省老兵的生命經驗,並提出以「情感」重思上述負面內涵,包括:情感反映了被污名化的職業身分、歌唱作為職業提供的能動性、對回不去家國的忠貞、以及寂寞的生活。據此,本研究聚焦在紅包場歌女與外省老兵面臨權力關係展現的情感內涵,欲藉此觀察、呈現二者有別於大歷史記載下的他者形象。
參考文獻: 一、文本\n白先勇,〈金大班的最後一夜〉,《台北人》(台北:爾雅,1983)。\n朱自清,〈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槳聲燈影裡的秦淮河》(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2)。\n汪笨湖,〈山海關〉,《三字驚》(台中:晨星出版有限公司,2007)。\n李國修,《西出陽關》(新北:印刻文學,2013)。\n林海音,《孟珠的旅程》(台北:純文學出版社,1983)。\n張文環,〈藝旦之家〉,《張文環全集》(台中:台中縣立文化中心,2002)。\n張放,《漲潮時》(台北:昭明出版社,2001)。\n蔡玫姿,〈暮情〉,《指染女身》(台北:清蔚科技,2002)。\n\n二、專書\nGrossberg, Lawrence, Dancing in Spite of Myself (USA: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7).\nWilliams, Raymond and Orrom, Michael, Preface to Film (London: Film Drama Limited, 1954).\nWilliams, Raymond, Culture and Society (USA: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58).\nWilliams, Raymond, The Long Revolution (UK: Chatto & Windus, 1961).\nWilliams, Raymond, The Country and the City (UK: Chatto & Windus, 1973).\nWilliams, Raymond, Marxism and literature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7).\nHardt, Michael, and Negri, Antonio, Multitude: War and Democracy in the Age of Empire (New York: Penguin Press, 2004).\nSeigworth, Gregory J. and Gregg, Melissa, The Affect Theory Reader (USA: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10).\nLinda McDowell著,徐苔玲、王志弘譯,《性別、認同與地方:女性主義地理學概說》(Gender, Identity and Place, 1999)(台北:群學出版,2006)。\nRaymond Williams著,王爾勃、周莉譯,《馬克思主義與文學》(Marxism and literature, 1977)(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08)。\nVirinder S. Kalra, Raminder Kaur, John Hutnyk著,陳以新譯,《離散與混雜》(Diaspora and Hybridity, 2005)(新北:韋伯文化,2008)。\n史書美,《反離散:華語語系研究論》(Against Diaspora Discourses on Sinophone Studies, 2017)(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7)。\n佛洛姆(Erich Fromm)著,鄭秀美譯,《愛的藝術》(The Art of Loving, 1956)(台北:金逸圖書有限公司,1975)。\n李海燕(Haiyan Lee)著,修佳明譯,《心靈革命:現代中國的愛情譜系(1900-1950)》(Revolution of the Heart: A Genealogy of Love in China, 1900-1950 , 2007)(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8)。\n胡台麗,《性與死》(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6)。\n侯如綺,《雙鄉之間:台灣外省小說家的離散與敘事(1950-1987)》(台北:聯經出版公司,2014)。\n洪芳怡,《天涯歌女:周璇與她的歌》(台北:秀威出版社,2008)。\n———,《上海流行音樂(1927-1949):雜種文化美學與聽覺現代性的建立》(台北:政大出版社,2015)。\n洪郁如著,吳佩珍、吳亦昕譯,《近代台灣女性史:日治時期新女性的誕生》(台北:國立臺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n亞倫.強森(Allan G. Johnson)著,成令方、王秀雲、游美惠、邱大昕、吳嘉苓譯,《性別打結——拆除父權違建》(The Gender Knot: Unraveling Our Patriarchal Legacy, 1997)(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08)\n胡台麗,《性與死》(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86)。\n紀登斯(Anthony Giddens)著,周素鳳譯,《親密關係的轉變——現代社會的性.愛.慾》(The Transformation of Intimacy: Sexuality, Love and Eroticism in Modern Societies, 1992)(台北:巨流圖書公司,2001)。\n高格孚,《風和日暖——外省人與國家認同轉變》(台北:允晨文化,2004)。\n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Imagined Communities, 1983)(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16)。\n殷寶寧,《情欲、國族、後殖民--誰的中山北路?》(台北:左岸文化,2006)。\n張偉編,《昨夜星光燦爛(下)——民國影壇的28位巨星》(台北:秀威資訊科技,2008)。\n黃武忠,《美人心事》(台北:出版街雜誌社,1987)。\n菲伊.邦德.艾貝蒂(Fay Bound Alberti)著,涂瑋瑛譯,《寂寞的誕生:寂寞為何成為現代流行病?》(A Biography of Loneliness, 2019)(台北:商周出版,2020)。\n斯維特蘭娜.博伊姆(Svetlana Boym)著,楊德友譯,《懷舊的未來》(The Future of Nostalgia, 2001)(南京:譯林出版社,2010)。\n斯圖爾特.霍爾(Stuart Hall)著,徐亮、陸興華譯,《表征——文化意象與意指實踐》(Representation: Cultural Representations and Signifying Practices, 1997)(北京:商務印書館,2003)。\n游鑑明、吳美慧等著,《走過兩個時代的臺灣職業婦女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1994)。\n駱頴佳,《情感資本主義:從情感獨裁到情感救贖》(香港:dirty press,2020)。\n薇薇安娜.澤利澤(Viviana Zelizer)著,姚偉、劉永強譯,《親密關係的購買》(The Purchase of Intimacy, 2005)(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n《自由中國的婦女》(台北:婦友社,1957年三版)。\n\n三、論文\n(一)專書論文\nGrossberg, Lawrence, “Another Boring Day in Paradise: Rock and Roll and the Empowerment of Everyday Life.” Dancing in Spite of Myself (USA: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7), pp29-63.\nHardt, Michael, “What affects are good for?” The Affective Turn:Theorizing the Social(USA: Duke University Press, 2007), pp. ix-xiii.\n丁乃非,〈置疑婚姻.轉譯家庭〉,《置疑婚姻家庭連續體》(新北:蜃樓股份有限公司,2011),頁135-166。\n王德威,〈老去空餘渡海心〉,《最後的黃埔:老兵與離散的故事》(台北:麥田出版,2004),頁9-13。\n司黛蕊,〈「我們哭得好開心!」:戰後歌仔戲的感情結構與台灣女性的生活轉變〉,《台閩民間戲劇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南:成大閩南文化研究中心,2013),頁101-120。\n米歇.傅寇(Michel Foucault)著,陳志梧譯,〈不同空間的正文與上下文(脈絡)〉(Of Other Spaces, 1986),《空間的文化形式與社會理論讀本》(台北:明文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3),頁400-409。\n范銘如,〈空間、身分與敘事〉,《空間/文本/政治》(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5),頁69-100。\n海澀愛(Heather Love)著,楊雅婷譯,〈強迫幸福與酷兒存在〉(Compulsory Happiness and Queer Existence, 2008),《酷兒.情感.政治——海澀愛文選》(新北市:蜃樓股份有限公司,2012),頁25-49。\n———,張瑜玶譯,〈論情感政治:感覺倒退、感覺「背」〉,《酷兒.情感.政治——海澀愛文選》(新北市:蜃樓股份有限公司,2012),頁175-195\n張小虹、王志弘,〈台北情慾地景 家/公園的影像置移〉,收錄於張小虹《慾望新地圖》(新北:聯合文學出版,1996),頁78-107。\n崔基淑著,趙穎秋譯,〈鄙視與厭惡,啟蒙背後的情感政治〉,《集體情感的譜系:東亞的集體情感與文化政治》(台北:台灣學生書局,2018),頁19-66。\n彭仁郁,〈過不去的過去:「慰安婦」的戰爭創傷〉,收錄於汪宏倫主編,《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頁435-513。\n曾淑惠,〈台灣文學中的老兵形象〉,收錄於李廣均主編,《離與苦:戰爭的延續》(台北:群學出版有限公司,2010),頁207-244。\n趙彥寧,〈親密關係倫理實作:以戰爭遺緒的男性流亡主體為研究案例〉,收錄於汪宏倫主編,《戰爭與社會:理論、歷史、主體經驗》(台北:聯經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4),頁515-572。\n劉峻著,官晨怡譯,〈情緒的文化政治〉,《精神科學與近代東亞》(台北:聯經出版,2018),頁219-267。\n\n(二)期刊論文\nHarding, Jennifer and Pribram, Deibre, “Losing our cool?” Cultural Studies Vol.18, No.6(2004), pp863-883.\nHardt, Michael, “Affective Labor.” Boundary Vol.26, No.2(1999), pp89-100.\nHu Tai-Li, “Ethnic Identity and Social Condition of Veteran-Mainlanders in Taiwan” Revue Europeenne des Sociences Sociales, Tome XXVII, No.84(1989), pp.253-265.\n丁乃非,〈看/不見疊影——家務與性工作中的婢妾身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8期(2002.12),頁135-168。\n王志弘,〈女性主義與後現代主義的地理學鍵結——重要文獻之評介〉,《建築與城鄉研究學報》第8期(1996.06),頁117-128。\n———,〈台北新公園的情慾地理學:空間再現與男同志認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2期(1996.04),頁195-218。\n———,〈傅柯Heterotopia翻譯考〉,《地理研究》第65期(2016.11),頁75-105。\n史畢娃克(Gayatri Spivak)著,邱彥彬、李翠芬譯,〈從屬階級能發言嗎?〉(Can the Subaltern Speak, 1988),《中外文學》第24卷第6期(1995.11),頁94-123。\n朱德蘭,〈日治時期台灣花柳業問題〉,《國立中央大學文學院人文學報》第25期(2002),頁99-174。\n江寶釵,〈日治時期臺灣藝旦養成教育之書寫研究 以「三六九小報花系列」為觀察場域〉,《中正大學中文學術年刊》第6期(2004.12),頁29-63。\n李明璁,〈去/再領域化的西門町:「擬東京」消費地景的想像與建構〉,《文化研究》第9期(2009.08),頁119-163。\n姚政志,〈《三六九小報》中的台灣藝妲(1930~1935)〉,《政大史粹》第7期(2004.12),頁37-90。\n宋玉雯,〈階級.性.變態——舒暢小說中的分斷情感〉,《女學學誌:婦女與性別研究》第33期(2013.12),頁79-117。\n吳乃德,〈認同衝突和政治信任:現階段台灣族群政治的核心難題〉,《台灣社會學》第4期(2002.12),頁75-118。\n吳慧娟,〈文學敘事與人權想像 移民工文學獎〉,《中外文學》第48卷(2019.09),頁89-132。\n侯如綺,〈必要與艱難——張放解嚴後小說身分敘事探析〉,《政大中文學報》第32期(2019.12),頁281-314。\n胡台麗,〈芋仔與蕃薯——台灣「榮民」的族群關係與認同〉,《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第69期(1990.06),頁107-131。\n洪芳怡〈玫瑰薔薇同根生:1940年代上海流行歌曲中的三朵「花」研究〉,《音樂藝術上海音樂學院學報》第4期(2009)。\n陳光興,〈為什麼大和解不/可能?〈多桑〉與〈香蕉天堂〉殖民/冷戰效應下省籍問題的情緒結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3期(2001.09),頁41-110。\n陳翠蓮,〈歷史正義的困境——族群議題與二二八論述〉,《國史館學術集刊》第十六期(2008.06),頁179-222。\n許雪姬,〈去奴化、趨祖國化的書寫——以戰後臺灣人物傳為例〉,《師大臺灣史學報》第4期(2011.09),頁3-65。\n張文薰,〈評論家/小說家的雙面張文環-以藝旦、媳婦仔問題為中心〉,《台灣文學學報》第3期(2003.12),頁209-228。\n張松建,〈家國尋根與文化認同:新華作家謝裕民的離散書寫〉,《清華中文學報》第12期(2014.12),頁425-467。\n馮品佳,〈離散親密關係——蘇偉貞眷村小說中的感官書寫〉,《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5期(2012.10),頁185-204。\n趙彥寧,〈國族想像的權力邏輯——試論五〇年代流亡主體、公領域、與現代性之間的可能關係〉,《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36期(1999.12),頁37-83。\n———,〈戴著草帽到處旅行——試論中國流亡、女性主體、與記憶間的建構關係〉,《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1期(2001.03),頁53-97。\n———,〈家國語言的公開秘密:試論下階層中國流亡者自我敘事的物質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6期(2002.06),頁45-85。\n———,〈情感政治與另類正義:在台大陸配偶的社會運動經驗〉,《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16期(2006.03),頁87-152。\n黃英哲,〈戰後初期台灣之台灣研究的展開:一個歷史斷裂中的延續〉,《台灣文學研究集刊》第2期(2006.11),頁105-128。\n游鑑明,〈當外省人遇到台灣女性:戰後台灣報刊中的女性論述(1945-1949)〉,《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47期(2005.03),頁165-224。\n———,〈是為黨國抑或是婦女?1950年代的《婦友》月刊〉,《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19期(2011.12),頁75-130。\n———,〈國民黨走向家庭:婦女之家的社會服務(1956-1998)〉,《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第27期(2016.06),頁191-264。\n鄭亘良,〈「捍衛民主」的悖論 試論台灣「超越藍綠」的政治文明化情感〉,《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111期(2018.12),頁59-108。\n蕭義玲,〈「文化清潔運動」與五O年代官方文藝論述下的主體建構-一個詮釋架構的反思〉,《台灣文學研究集刊》第9期(2011.02),頁139-172。\n蘇國賢、喻維欣,〈台灣族群不平等的再探討:解釋本省/外省族群差異的縮減〉,《台灣社會學刊》第39期,頁1-63。\n\n(三)學位論文\n杜小蓮,〈紅包內的秘密—紅包場歌手生活策略〉,(台北: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在職專班,2013)。\n吳明季,〈失落的話語——花蓮外省老兵的流亡處境及其論述〉,(花蓮: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2001)。\n李亦修,〈李國修劇作中的男性角色〉(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16)。\n李泳杰,〈國語流行歌曲成為經典之過程:以紅包場作為實踐場域〉,(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2007)。\n張華蓀,〈認同、空間與權力:檳榔西施情慾解放之機會與限制〉(台北: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博士論文,2007)。\n張瑜玶,〈張亦絢《壞掉時候》與《最好的時光》中的情感糾結〉(桃園:國立中央大學英美語文學研究所,2012)。\n廖怡錚,〈傳統與摩登之間——日治時期臺灣的珈琲店與女給〉,(台北:國立政治大學臺灣史研究所,2011)\n錢弘捷,〈戰後台灣小說中老兵書寫的離散思維〉,(台南: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2005)。\n\n四、報刊雜誌\n〈大學之「娼」〉,《聯合報》(1977.11.11)。\n〈老歌廳敵不過新型西餐廳的圍攻 「宏聲」黯然地告別歌迷〉,《民生報》(1983.07.25)。\n〈紅包場歌廳 多少魂牽夢縈〉,《聯合報》(1992.11.04)。\n〈幕前笑靨台下淚 歌女滿腹有苦水世途坎坷 三教九流不好惹 星夢難圓 嘗遍辛酸受足罪〉,《聯合報》(1979.05.27)。\n慷儂,〈「婦女之家」服務部開幕紀盛〉,《婦友》第17期(1956.02),頁6。\n薄慶容〈為什麼男女不能公平求職?〉,《婦女新知》第6期(1982.07),頁5-6。\n簡蕙蓉,〈紅包場的世界〉,《人間》第40期(1989.02),頁77-86。\n\n五、電子資源\n張夢瑞,〈錦歌繁弦夢一場——「秀場文化」話滄桑〉,《台灣光華雜誌》(2004.02)(來源:https://www.taiwan-panorama.com/Articles/Details?Guid=D6911D76-A965-4D03-BF3C-1BD60146D5C5&CatId=8)(最後查閱日期:2021年4月20日。)\n〈張小蘭被強暴究竟誰的錯?〉,《電視綜合週刊》第168期(1979.07.02),頁70-73。(來源:https://kgbz.pixnet.net/blog/post/352850831-張小蘭被強暴究竟誰的錯?%E3%80%881979年)(最後查閱日期:2021年3月15日。)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10615900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6159007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007101.pdf1.56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Altmetric

Altmetric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