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7277
題名: 路跑中的打卡— 馬拉松跑者的身體實踐與社群媒體展演
Photo-taking practices in the marathon- The runner˙s training preparation and social media performance
作者: 林鈺文
Lin, Yu-Wen
貢獻者: 王淑美
Wang, Su-Mei
林鈺文
Lin, Yu-Wen
關鍵詞: 路跑
身體實踐
展演
打卡
社會資本
marathon
body practice
performance
check-in
social capital
日期: 2021
上傳時間: 1-Oct-2021
摘要: 本研究探討跑者的身體實踐,路跑衣著與運動商業化的關聯,以及路跑中打卡的展演與社會資本累積。\n從我多年的路跑經驗觀察,以及社群網站「痞客邦」的統計報告指出「拍照」是參與路跑的理由引發研究動機。研究走向以深度訪談法還原5位路跑實踐者的經驗,從中理解對於路跑意義轉變之認知、跑者在準備路跑活動的身體實踐、打卡現象看社群參與的意義,從訪談分析的異同與歸納回應我的研究問題。
My research motive arises from my past marathon experiences, as well as a statistic report by the social media PIXNET. In-depth interviews were conducted to illuminate the personal experiences of 5 marathon runners who had shared their training preparation, their expectations for photo-taking on social media, and their changing perceptions of marathon actives. The result reveals that the photo-taking practices and social media performance during marathon tournaments are related to the runners’ accumulation of social capital.
參考文獻: 一、 中文資料\n王仁怡(2015),〈路跑賽事產業品牌發展之探討〉,《國民體育季刊》第44卷第4期,頁34-39。\n石婉婷(2012)。〈Facebook打卡和自我表現— —從所在地意識出發〉,中華傳播學會2012年年會論文。\n田中正人(2015),卓惠娟, 江裕真譯《哲學超圖解》,野人文化。\n谷玲玲(2013),〈網路親密關係中的自我揭露〉,《資訊社會研究》24(2013),頁1-26。\n何冠昇(2014),〈以社會資本角度探討虛擬社群成員分享意圖─以虛擬路跑社群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村上春樹(2008),賴明珠譯,《關於路跑,我說的其實是……》,時報文化。\n辛金順(2015),《中國現代小說的國族書寫: 以身體隱喻為觀察核心》,秀威資訊。\n李全興(2010),〈「超級關係—弱連結法則所爆發的強大社群力量」,泛泛之交隱藏的強大力量!〉,https://www.inside.com.tw/2010/12/19/superconnect_boo\n李協正(2014),〈路跑活動對國人健康效益之探討〉,《運動健康休閒學報》,第5期,頁118-122。\n李銘薰(2008),〈電腦與數位3C專業虛擬社群知識分享之影響因素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呂欣萍(2010),〈影響虛擬社群實際使用行為因素之研究-以社會資本特性論〉,國立東華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n李麗卿、郭進財、江毓華(2014),〈參與動機與再參與意願之研究-以2013年跑出金虎爺全國路跑賽參與者為例〉,《嘉大體育健康休閒期刊》,第13卷第2期,頁231-242。\n林金定、嚴嘉楓、陳美花(2005),〈質性研究方法:訪談模式與實施步驟分析〉,《身心障礙研究》3卷2期,頁122-136。\n林南(2007),〈社會資本理論與研究簡介〉,《社會科學論叢》第1卷第1期,頁1-32。\n林南(2005),《社會資本》,台北,弘智。\n林佳音(2012),〈以自我揭露、人格特質的觀點探究智慧型手機打卡行為-以Facebook地標為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n林思齊(2013),〈以動機理論探討社群網站使用者持續打卡意圖-以Facebook為例〉,真理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n知的發現!探險隊(2014),詹慕如譯,《哲學家看世界的47種方法》,聯經。\n吳永發(2006),〈路跑運動者參與者持續涉入、休閒效益與幸福感之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推廣學系碩士論文。\n吳若慈(2008),〈「身體」與「意識」概念在梅洛龐蒂「肉身主體」所獲得新的意義視野〉,96學年度政大現象學研究生論文發表會。\n吳秀瑾(2002),〈傅科和布爾迪厄身體觀之比較〉,文化研究學會2002年會。\n吳筱玫(2016),〈網上行走:Facebook使用者之打卡戰術與地標實踐〉,《新聞學研究》第126期,頁93-131。\n周俊三、張佩婷(2014),〈休閒運動參與運動涉入、運動行為及社會支持之研究〉,《休閒運動健康評論》,第5卷第2期,頁63-77。\n洪煌佳(2006),〈現代奧林匹克運動會之運動商業化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體育學系博士論文。\n施伯燁,身體控制,柯裕棻老師〈媒體與文化〉課程題綱http://www3.nccu.edu.tw/~yfko/page3-2004-2-19.htm\n施致平(2000),〈媒體與運動商業化互動關係之研究〉,《體育學報》第28輯,頁87-100。\n唐婉珊(2013),〈公民?學生?你今晚選擇哪一個?學生使用者在Facebook上公民參與經驗之探究〉,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n郭怡伶(2015),〈運動筆記Facebook粉絲團使用者涉入程度與運動參與之探討〉,《運動健康休閒學報》,第6期,頁11-22。\n郭豐洲(2017),郭老師的跑步教室》用圖表回顧 2016 台灣路跑賽事,取自《自由時報》自由評論網專欄http://talk.ltn.com.tw/article/breakingnews/2010810\n郭鴻儒(2008),〈路跑比賽運動員動機、健康行為與自覺健康之探討〉,大葉大學運動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 陳韋廷(2013)〈Facebook社交網站的個人展演行為與印象管理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n陳姿蓓(2010),〈請看我表演!探討網路社交平台的自我展演〉,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n張欣潔(2016),〈大學生網路使用者拍照與分享及其線上與線下人際互動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n張孝銘、林樹旺、余國振,(2004),〈慢跑消費者動機、持續涉入與休閒行為之相關研究〉,《大專體育學刊》,第6卷第1期,頁83-89。\n張烽益(2014),〈「路跑」的資本主義:台灣本地的初步觀察〉,巷仔口社會學,https://twstreetcorner.org/2014/12/30/changfengyi/\n教育部體育署委託、世新大學執行(2020),〈中華民國109年運動現況調查〉。 黃思維(2013),〈使用Facebook大學生之網路人際關係與自我展演〉,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曾志文、許晉龍(2008),〈以社會資本觀點探討 使用者參與部落格行為之研究〉,《資訊社會研究》(15) 頁 209-232,2008 年 7 月\n湯和展(2014),〈路跑運動參與者參與動機、遊憩專業化與流暢體驗之研究〉,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學系碩士論文。\n湯雅琪(2014),〈主題性路跑參與者參與動機、涉入程度與滿意度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運動與休閒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n痞客邦(2014),Running Man!台客路跑理由是為了...?,PIXinsight,https://www.pixinsight.com.tw/industry/post/27 楊荏傑(2016),〈社群網站打卡行為動機之研究〉,國立臺灣科技大學企業管理系博士論文\n趙俊亮(2013),〈到此一遊-以「臉書」的打卡現象為例〉,實踐大學時尚與媒體設計研究所碩士創作論述。\n董佳瑜(2016),〈針對跑步女性撰寫運動廣告文案原則之研究〉,明志科技大學視覺傳達設計系碩士論文。\n蔡至欣、賴玲玲(2011),〈虛擬社群的資訊分享行為〉,《圖書資訊學刊》,第9卷第1期(2011.6),頁161-196。\n齊偉先(2008),〈權力的身體與消費的身體:以身體為媒介的考察〉,《政治與社會哲學評論》第25期,頁89-142。 蔣昕(2010),〈臉書上的一張臉譜:社交網站上的劃界與展演〉,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劉健祥(2007),〈平台式網站的內容多元價值再造與獲利模式分析〉,世新大學傳播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劉維公(2006),《風格社會》,台北,天下雜誌。\n劉慧雯(2018),〈以數據方法考察臉書上的「公開分享」:以懶人時報在學運期間的貼文為例〉,《傳播研究與實踐》第8卷第1期,頁183-217。\n謝雅卉(2008),〈梅洛龐蒂的現象學〉,http://hsiehyahui.pixnet.net/blog/post/30171342\n羅珮瑄(2016),〈以印象管理探討FB使用者分享運動紀錄行為研究〉,世新大學廣播電視電影學研究所碩士論文。\n蘇湘棻(2016),〈我迷我打卡?台灣K-POP迷妹的打卡實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n龔卓軍(2006),〈身體感:胡塞爾對身體的形構分析〉,應用心理研究,200603(29期)\nBryan S. Turner(2010),謝明珊譯,《身體與社會理論》(Body and Socity: Explorations in Social Theory , 3rd ed)新北市,韋伯文化。\nDon Slater(1997),林祐聖、葉欣怡譯,《消費文化與現代性》。台北,弘智\nGarmin Blog(2020/12/11),《智能手錶為什麼逐漸成為了必需品?》https://www.garmin.com/en-HK/blog/why-smartwatch-becomes-necessary/\nGoffman, E(1992),徐江敏等譯,《日常生活中的自我表演》The Presentation of Self in Everyday Life,台北,桂冠。\nHoulihan,B.(Ed)(2005),劉宏裕等譯,《運動社會學導論》,師大書苑。\nJohn O’Neill(2001),張旭春譯,《五種身體》(Five bodies: the human shape of modern society)台北,弘智。\nJohn Urry and Jonas Larsen(2016),黃宛瑜譯,《觀光客的凝視3.0 The Tourist Gaze 3.0》,台北,書林。\nMichel Foucault(1992),《規訓與懲罰:監獄的誕生》(Discipline and Punish..The Birth of Prison),桂冠。\nMark Buchanan(2003),胡守仁譯,《連結》(Nexus),台北,天下文化。\nOurjournal,〈第三部分 規訓 第一章 柔順的身體 摘要〉,http://journal.pixnet.net/blog/post/24634176-%E7%AC%AC%E4%B8%89%E9%83%A8%E5%88%86---%E8%A6%8F%E8%A8%93------%E7%AC%AC%E4%B8%80%E7%AB%A0----%E6%9F%94%E9%A0%86%E7%9A%84%E8%82%89%E9%AB%94----\nTim Dant(2009),龔永慧譯,《物質文化》。台北,書林。\nTony Schirato(2009),何哲欣譯,《運動的文化分析》,韋伯。\nSherry Turkle(2017),洪世民譯,《在一起孤獨:科技拉近了彼此距離,卻讓我們害怕親密交流?》,時報。\n\n英文資料\nAlan Warde(2015)The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 Its Recent Development.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nMichael de Certeau(1984)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nPierre Bourdieu(1985), Distinction: A Social Critique of the Judgement of Tast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nRoy D.Pea(1997)Practices of Distributed Intelligence and Designs for Education,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nTim Ingold(2004)CULTURE ON THE GROUND, SAGE lications\nTim Dant(1999)Material Culture in the Social World. Open University Press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10594101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5941014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1401.pdf3.85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Altmetric

Altmetric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