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8018
題名: 中共新聞媒體融合宣傳策略研究─以人民日報紙質報紙、手機APP及新浪微博為例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s Strategies of Converging Publicity and News Media: Based on the Versions of Paper, Mobile APP and Sina Weibo of People’s Daily
作者: 蔣世偉
Chiang, Shih-Wei
貢獻者: 寇健文
蔣世偉
Chiang, Shih-Wei
關鍵詞: 政治傳播
新聞宣傳
媒體融合
人民日報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News publicity
Media convergence
People`s Daily
日期: 2021
上傳時間: 1-Dec-2021
摘要: 宣傳是中共建黨以來即極為重視的功能機制,隨著歷史演進及技術變遷,宣傳的載體也從早期的報紙刊物、廣播電視,至廿一世紀後逐漸將重心轉移至網路新媒體。中共中央在2014年將媒體融合發展正式拉高成為國家戰略高度的重大政策,即意味著對於網路新媒體的監管運用,是實現宣傳思想工作的重要途徑。\n本研究意欲探討在媒體融合背景下,中共如何運用從傳統媒體到網路新媒體的多元傳播媒介進行宣傳,其宣傳策略及內容為何,用戶導向及回饋情形如何。研究採量化為主,質化為輔的方法進行,擇取人民日報紙質報紙、手機APP及新浪微博等三種媒介在特定時間區間及範圍的報導樣本,採內容分析法,設定報導主題、報導框架、報導方式及疫情相關報導內容等類目,藉以統計及描述不同傳播媒介有怎樣不同的傳播特點,呈現出怎樣的傳播內容,反映出怎樣的傳播策略。\n研究過程發現,紙質報紙在報導取向上以政治性新聞為主,且以傳達官方立場的報導為多,行文方式頗異於西方新聞學語境;手機APP及新浪微博二者取向接近,在報導取向上社會、國際等非政治性新聞較多,且更多運用圖表、視頻、直播等新媒體可視化傳播工具。此傳播特點差異亦反映出各媒介的分眾宣傳,紙質報紙的讀者以黨員幹部或公職人員為多,關注議題有泛社會特徵;網路新聞及社群微博用戶集中於高學歷青少年,關注議題有泛娛樂特徵。\n各傳播媒介雖有不同傳播特點,但透過單一重大事件報導的質化分析,發現其具有一貫的意識形態宣傳內容,簡言之即愛國與擁護政府框架。網路新聞用戶確實也對上述價值產生較高偏好,致使在主流媒體網路平台社群裡,呈現官民良好互動,共同追求中國夢的宏大圖景。
Since the founding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CPC), publicity has been an important functional mechanism for the party. As technologies evolved over the years, the media through which publicity is conducted have gradually shifted from print publications and broadcasting to a 21st century focus on new media. In 2014, the CPC government officially elevated the development of media convergence into a major policy in its national strategy, indicating that the regulation and use of new media is an important avenue for the CPC in achieving publicity results.\nThis study aims to explore, in the context of media convergence, how the CPC uses both traditional media and new media to spread publicity, as well as the CPC’s publicity strategy and content and implementation of user orientation and feedback. This study adopted a quantitative study approach supplemented by qualitative methods to extract samples of news reports from specific time ranges and areas from the newspaper, mobile application, and Sina Weibo of the People`s Daily. Subsequently, content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establish various categories, such as the topic and framing of news reports, approaches to reporting, and the content of pandemic-related news reports, etc., in order to identify and describ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used by different media.\nDuring the research process, this study found that the newspaper primarily focuses on producing political news that aligns with the government’s position and uses a writing approach that differs greatly from the context of Western news reports. On the other hand, the mobile application and Sina Weibo both produce more non-political international and local news reports and utilize more new media data visualization tools such as charts, videos, live streams. These differences in communications reflect the segmented publicity employed in the different media, where readers of the newspaper are mostly party officials or public servants who are more interested in general social topics, while the online news and Weibo social network are mostly followed by well-educated teenagers who are interested in general entertainment topics.\nAlthough communications characteristics differ among the media, a qualitative analysis of the reporting on single major events shows a unified publicity ideology—a framing that focuses on patriotism and support for the government. Readers of online news indeed showed a higher preference for the aforementioned values, resulting in friendly interactions between citizens and the government on the social media platforms of mainstream media and reflecting the common pursuit of the grand vision of the Chinese dream.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n丁曉芬,「新媒體環境下《人民日報》和《新京報》災難報導的框架比較分析」,浙江傳媒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碩士論文(2017年)。\n刁毅剛,「媒體融合的先鋒─專訪人民日報媒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葉蓁蓁」,中國傳媒科技(北京),2017年第4期,頁34-35。\n毛升,「余敏玲,《型塑「新人」:中共宣傳與蘇聯經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集刊,第103期(2019年),頁127-134。\n方可成,「社交媒體時代黨媒「重奪麥克風」現象探析」,新聞大學(上海),2016年第3期,頁45-54。\n方漢奇主編,中國新聞傳播史(北京市: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n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新華通訊社,毛澤東新聞工作文選(北京:新華出版社,1983年)。\n王石番,傳播內容分析法:理論與實證(臺北: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6年)。\n王念綺,「另類醫療、醫療化與健康商品化現象:以芳香療法的新聞報導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n王佳航,「黨報機制體制創新三十年回顧與思考」,中國報業(北京),2008年09期,頁12-16。\n王佳煌,「淺析中國大陸的網路監控政策」,展望與探索,第12卷第10期(2014年),頁35-41。\n王彥,「沈默的框架:框架理論六十年的時間脈絡與空間想像」,發表於中華傳播學會2015年年會(臺北:中華傳播學會主辦,2015年7月3日)。\n王振業、方毅華、張曉紅,廣播電視新聞性節目規範研究(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2年)。\n王菲,媒介大融合:數字新媒體時代下的媒介融合論(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7年)。\n王傳玉主編,電視宣傳管理論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n王毓莉,具有中國特色的新聞自由:一個新聞輿論監督的考察(新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n王毓莉,「中國大陸駐點臺灣記者新聞報導之研究-以《新華社》與《人民日報》為例」,遠景基金會季刊,第6卷第1期(2005年),頁1-49。\n王毓莉,「馴服v.s.抗拒:中國政治權力控制下的新聞專業抗爭策略」,新聞學研究,第110期(2012年),頁43-83。\n王毓莉,「中國新聞傳媒的組織場域、領導風格與文化:以《南方周末》與《南方都市報》為例」,傳播研究與實踐,第7卷第1期(2017年),頁207-239。\n王毓莉,「中國大陸《南方周末》跨地區新聞輿論監督報導之研究」,新聞學研究,第100期(2009年),頁137-186。\n王毓莉,「網路論壇與國家機器的碰撞:從三個新聞事件看大陸網路論壇對公共性的實踐」,新聞學研究,第92期(2007年),頁 37-95。\n王瑞霞、鄭茂瑜,「人民日報微博的運營研究」,金田(廣西玉林),2013年第10期,頁418。\n王衛明,黨報定位與功能新論(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09年)。\n王曉嵐,中國共產黨報刊發行史:中國新聞思想與時俱進的歷史考察之一(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9年)。\n王耀煒,「中國大陸媒體管制與文化產業發展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中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2010年)。\n白宇,「官方微博的話語模式研究─以人民日報微博為例」,傳播與版權(廣西南寧),2016年第4期,頁88-90。\n田牧,走進中國新聞出版審查禁地(臺北:允晨文化實業股份有限公司,2018年)。\n田秋生,市場化生存的黨報新聞生產:《廣州日報》個案研究(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10年)。\n田智雄,「《人民日報》如何建構『中國夢』中的『幸福』概念」,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n田聰明,「村村通廣播電視的提出與實施」,百年潮(北京),2012年第1期,頁4-14。\n田麗,「中國共產黨對外宣傳戰略研究」,中共中央黨校研究生院博士論文(2016年)。\n申琦、趙鹿鳴,高能政務:政務新媒體高效運營指南(北京:中信出版集團股份有限公司,2020年)。\n司明宇、金紫薇,「新媒體視野下黨報面臨的困難及其對策」,新聞戰線(北京),2018年24期,頁21-22。\n司昕山,「習近平主政以來的中國政治宣傳:網路時代的思想工作、意識形態與中國夢」,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4年)。\n朱宏文,「中共網路管制政策之變革」,國立臺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2013年)。\n朱柔若譯,紐曼(W. Lawrence Neuman)著,社會研究方法:質化與量化取向(臺北:揚智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n朱智賓、程徵,「媒體微博運營策略創新及效果分析─2017年、2018年人民日報微博全國兩會報導研究」,中國記者(北京),2018年第6期,頁42-46。\n朱鴻軍、農濤,「媒體融合的關鍵:傳媒制度的現代化」,現代傳播(北京),2015年第7期,頁6-11。\n朱慶躍,「馬克思、恩格斯與列寧的宣傳思想比較」,理論探索(山西太原),2010年第3期,頁20-23。\n安瑪麗‧布蕾迪(Anne-Marie Brady),推銷中共─中宣部運作:讓黨繼續掌權(紐約:明鏡出版社,2015年)。\n杜駿飛主編,中國網絡傳播研究(總第2輯)第二卷第一輯(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8年)。\n杜聖聰,兩岸真相密碼—中共對台宣傳的政策、作為與途徑(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n李小勤,「傳媒越軌的替代性框架:以《南方周末》為例」,傳播與社會學刊(香港),第2期(2007年),頁133-160。\n李天行、周婷、賈遠方,「人民日報中央廚房「融媒體工作室」再探媒體融合新模式」,中國記者(北京),2017年01期,頁9-11。\n李永剛,我們的防火牆:網絡時代的表達與監管(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年)。\n李明,中國社會主流意識形態的建構與變遷:以1949-2008年《人民日報》社論為例(上海市:復旦大學出版社,2013年)。\n李東曉,「我國貪腐新聞的媒介框架及影響因素研究」,社會科學論壇(河北石家莊),2012年第7期,頁206-216。\n李金銓,超越西方霸權:傳媒與文化中國的現代性(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年)。\n李金銓編,報人報國:中國新聞史的另一種讀法(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13年)。\n李欣榮,「《紐約時報》與《人民日報》形塑台灣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n李春媚,「大眾傳媒的本質屬性與權力特徵」,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江蘇揚州),第7卷第6期(2003年),頁88-92。\n李宗建,「建國以來中國共產黨宣傳思想工作轉變研究」,南開大學馬克思主義教育學院博士論文(2013年)。\n李森永,「中共建構重點新聞網站的政策目標及其實際運作分析」,展望與探索,第4卷第1期(2006年),頁41-55。\n李潔、祝翔,「微博、今日頭條、微信的媒介框架差異分析─以對「江歌案」的報導和討論為例」,品牌研究(山西太原),2018年04期,頁115-116。\n李懷亮主編,新媒體:競合與共贏(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9年)。\n李艷紅,「政治新聞的模糊表述:從中國大陸兩家報紙對克林頓訪華的報導看市場化的影響」,新聞學研究,第75期(2003年),頁169-199。\n李艷紅、龍強,「新媒體語境下黨媒的傳播調適與『文化領導權』重建:對《人民日報》微博的研究(2012-2014)」,傳播與社會學刊(香港),第39期(2017年),頁157-187。\n何川,中共新聞制度剖析(臺北:正中書局,1994年)。\n何舟、陳懷琳編,中國傳媒新論(香港:太平洋世紀出版社,1998年)。\n何振慶,「中共網路輿論引導之研究─以南韓部署薩德系統為例」,國防大學政治作戰學院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n何清漣,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策略大揭秘(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n何清漣,紅色滲透:中國媒體全球擴張的真相(新北:八旗文化,2019年)。\n何威,網眾傳播:一種關於數字媒體、網絡化用戶和中國社會的新範式(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1年)。\n何煒、張暘,「『中央廚房』烹製新聞美味─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創新融合發展途徑的實踐」,中國報業(北京),2016年07期,頁16-18。\n肖立建,「新媒體語境下黨報理論宣傳創新思考」,中國報業(北京),2018年23期,頁80-81。\n肖贊軍,「黨報發行體制改革研究」,當代傳播(烏魯木齊),2013年第2期,頁76-79。\n肖武,「吳海民─都市報的冬天提前來到了」,傳媒(北京),2005年第7期,頁20-21。\n沈湘燕,「開放探親前後人民日報有關臺灣報導的比較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1年)。\n宋國誠,「為什麼「黨媒必須姓黨」?」,展望與探索,第14卷第4期(2016年),頁23-28。\n宋建武,「論新聞媒介的雙重性質─兼論傳媒產業化運作的條件、方式及後果」,新聞與傳播研究(北京),1997年01期,頁26-40。\n宋筱元,「習近平時期中共的網絡輿論管理」,展望與探索,第14卷第3期(2016年),頁46-66。\n吳鋒、李耀飛,「媒體融合發展背景下我國新聞出版改革的六大任務」,編輯之友(山西太原),2015年第1期,頁29-33。\n吳鋒、羅贇杰,「媒體融合發展的四種策略─基於國內4家上市新聞傳媒單位的個案分析」,中國出版(北京),2015年第2期,頁10-14。\n余敏玲,型塑「新人」:中共宣傳與蘇聯經驗(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2015年)。\n林中瑛,「從中共輿論導向析論新華社災難新聞報導框架─以2008年川震為例」,復興崗學報,102期(2012年),頁91-116。\n林月芬,「有線電視新聞台之選舉新聞分析-以台中民主台及允中傳播公司為例」,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年)\n林江主編,中國報業發展報告2007:創新成就未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n林明萱,「胡錦濤時期中共之宣傳政策(2003-2008)─張藝謀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1年)。\n林姿君,「中共新聞圖片宣傳策略之研究-以1995-2005年《人民日報》為例》」,國立東華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n林祐斳,「創新與持續:論中共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宣傳機制」,展望與探索,第12卷第3期(2014年),頁54-75。\n林新,語言、媒體與社會交流:中國網絡新聞話語研究(2009-2015)(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17年)。\n金達凱,中共宣傳政策與運用(香港:近代史研究所出版,1954年)。\n周必勇,「報業『媒介融合』熱的冷思考」,當代傳播(烏魯木齊),2013年第5期,頁53-33。\n周光明,「『完全黨報』:延安整風運動中的一個話語事件」,傳播文化與政治,第10期(2019年),頁43-74。\n周翼虎,中國超級傳媒工廠的形成:中國新聞傳媒業30年(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n周麗婷,「融媒時代主流媒體如何發揮輿論主導作用」,中國報業(北京),2018年05期,頁74-75。\n尚策,「融媒體的構建原則與模式分析」,出版廣角(廣西南寧),2015年第14期,頁26-29。\n南方報業傳媒集團新聞研究所主編,南方傳媒研究第14輯:報業生存(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8年)。\n南振中,「把密切聯繫群眾作為改進新聞報道的著力點」,中國記者(北京),2003年第3期,頁6-10。\n胡正榮,中國廣播電視發展戰略(北京: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3年)。\n胡泳,網絡政治:當代中國社會與傳媒的行動選擇(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14年)。\n胡為雄,「論毛澤東的宣傳與新聞思想」,毛澤東研究(長沙),2016年04期,頁14-24。\n胡詩然、張志安,「中國黨媒借助社交媒體的政黨認同話語建構—以《人民日報海外版》微信公眾號『俠客島』為例」,傳播與社會學刊(香港),第48期(2019年),頁57-91。\n胡線勤,「中國報業現狀與未來趨勢探究」,中國報業(北京),2019年15期,頁34-39。\n胡興榮,大報紙時代:黨報改革八十年(1925-2005)(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5年)。\n洪敬富,「科技時代下中國宣傳體系之嬗變與調適:以「甕安事件」中的網路評論員為例」,中國大陸研究,第56卷第2期(2013 年),頁1-30。\n姜紅、許超眾,「從『鬥士』到『智者』:輿論監督的話語轉型──新世紀以來《南方周末》文本分析」,新聞與傳播評論(武漢),2008年第00期,頁157-164。\n姚科名,「冷戰後中共對外宣傳系統的組織與策略:軟實力研究途徑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18年)。\n姚遙,新中國對外宣傳史:建構現代中國的國際話語權(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4年)。\n馬章喆,「新浪微博的「語─圖」互文分析─以人民日報微博為例」,新媒體研究(北京),2016年第19期,頁54-55。\n唐偉偉,「新媒體環境下新聞宣傳工作的實踐與思考」,傳媒論壇(江西南昌),2018年18期,頁64-66。\n唐緒軍主編,中國新媒體發展報告(2016)(香港:和平圖書有限公司,2016年)。\n梁正清,「中國大陸網路傳播的發展與政治控制」,資訊社會研究,第4期(2003年),頁211-252。\n高名凱譯,費爾迪南‧德‧索緒爾(Ferdinand de Saussure)著,普通語言學教程(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9年)。\n高長力,「2014年廣播電視宣傳回顧與展望」,中國廣播電視學刊(北京),2015年03期,頁8-10。\n高尚、林升棟、翁路易、梁玉麒、宋玉蓉、趙成棟,「基於身份識別對中國微博活躍用戶的分群研究」,現代傳播(北京),2013年第10期,頁116-121。\n高迪,「中央日報與人民日報在鄧後時期言論之分析比較(1997.2.19∼1998.2.28)」,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7年)。\n展江、田青,「《世界大戰中的宣傳技巧》與『宣傳世紀』」,騰訊網,https://new.qq.com/omn/20200816/20200816A037IJ00.html?pc。\n孫旭培,坎坷之路:新聞自由在中國(高雄: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2013年)。\n孫旭培,當代中國新聞改革(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n秦豔華、路英勇,「媒體融合發展的幾個關鍵問題」,中國出版(北京),2015年第13期,頁18-21。\n徐蕾、常曉洲、姚雯雯,「媒介融合背景下《人民日報》數字化轉型研究」,人民網,2018年3月29日,http://media.people.com.cn/BIG5/n1/2018/0329/c418769-29896533.html。\n梅寧華、支庭榮主編,中國媒體融合發展報告(2018)(香港:和平圖書有限公司,2018年)。\n陸地、高菲,新媒體的強制性傳播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年)。\n郭心怡,「以戲劇五因分析法解析習近平政治語藝動機:論中共機關報政治宣傳效能」,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碩士論文(2017年)。\n郭鎮之,中外廣播電視史(第二版)(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8年)。\n郭赫男、閆允麗,「媒介融合時代下新聞生產模式的嬗變」,編輯之友(山西太原),2014年第4期,頁57-59。\n寇健文,中共菁英政治的演變─制度化與權力轉移1978-2010(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n寇健文、鄭兆佑,「黨報版面語言和中共高層互動:以《人民日報》、《解放軍報》為例」,政治學報,第42期(2006年),頁37-78。\n寇健文,「中共對網路資訊傳播的政治控制」,問題與研究,第40卷第2期(2001年),頁33-54。\n寇健文、梁書瑗,「中共領導人權力消長在黨報新聞照片上的呈現」,政治科學論叢,第38期(2008年),頁35-70。\n寇健文主持,「中共「十九大」政改思路及作為展望」,亞太和平研究基金會,2017年7月,https://www.faps.org.tw/files/5829/40A3779F-0F4A-4C70-A96B-8ED712E7AF10。\n許志暉,「媒體融合的經濟學分析─探詢媒體融合的動因、路徑及其效應」,北京師範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博士論文(2011年)。\n許婷婷,「融合時代地市黨報發展策略探析」,中國報業(北京),2019年09期,頁68-69。\n許慎元,兩岸政治傳播與議題報導取向分析(臺北:華泰書局,1999年)。\n許豔,「兼顧兩種利益的理念是什麼?」,新聞記者(上海),2007年第1期,頁81-82。\n張春林,「網絡輿論監督反腐敗的制度化思考」,重慶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重慶),2013年第19卷第3期,頁125-132。\n張裕亮,變遷中的中國大陸報業制度圖像(新北:晶點文化事業出版社,2006年)。\n張裕亮,「從黨國化到集團化—大陸報業結構變革分析」,東亞研究,第36卷第1期(2005年),頁49-103。\n張裕亮,「大陸推進網路安全與媒體融合發展之評述」,展望與探索,第15卷第6期(2017年),頁38-44。\n張殿元,中國報業傳媒體制創新(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7年)。\n張運泉,「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宣傳機制構建探析」,廣西社會科學(廣西),2012年第1期,頁20-23。\n張藝兵,「毛澤東的宣傳思想研究」,廣西師範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博士論文(2014年)。\n陳力丹,馬克思主義新聞觀思想體系(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n陳力丹、黃煜、廖雪婷,「對話陳力丹:馬克思主義新聞學」,傳播與社會學刊(香港),第50期(2019年),頁1-26。\n陳力丹,「當前治理黨政部門報刊對我國報刊體制改革的啟示」,新聞記者(上海),2004年第2期,頁3-5。\n陳力丹,「陸定一《我們對於新聞學的基本觀點》思維模式對後世的影響」,湖南大眾傳媒職業技術學院學報(湖南長沙),第4卷第3期(2004年),頁21-22。\n陳力丹,「打破條塊,做大報業」,新聞實踐(浙江),第5期(2003年),頁27。\n陳宇,「看不見的維穩:中國群體性事件的媒介框架與話語」,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2015年)。\n陳旭管、曹雨薇,「媒體融合背景下的可視化探索—訪人民日報媒體技術股份有限公司視覺總監吳鶯」,中國傳媒科技(北京),2017年第7期,頁10-11。\n陳如音、劉家凱,「中共黨對媒體的領導—從國家領導人的新聞思想與政策內容出發」,展望與探索,第5卷第2期(2007年),頁79-101。\n陳明珠,「符號學研究的反身自省:返回符號體系的思考」,圖書資訊學研究,2卷2期(2008年),頁17-38。\n陳昌鳳,中國新聞傳播史:媒介社會學的視角(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n陳昌鳳,「『媒體融合』的學術研究態勢與業界變遷方向─21世紀以來媒體融合研究的文獻分析」,新聞與寫作(北京),2015年第3期,頁40-43。\n陳昌鳳、楊依軍,「意識形態安全與黨管媒體原則─中國媒體融合政策之形成與體系建構」,現代傳播(北京),2015年第11期,頁26-33。\n陳軍須、李穎、張利敏,「『融媒體』時代郵政報刊發行創新業務模式研究」,出版廣角(廣西南寧),2014年第2期,頁82-84。\n陳國權,新媒體拯救報業?(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12年)。\n陳國權,「2017中國報業發展報告」,編輯之友(山西太原),2018年第2期,頁28-36。\n陳國權,「誰為媒體提供經濟支持—1949年以來中國媒體經濟體制變遷與趨勢」,新聞與傳播研究(北京),2018年第10期,頁113-125。\n陳鈞剛,「中國電視改革的營利性及宣傳性分析」,新聞研究導刊(重慶),第8卷第10期(2017年),頁297。\n陳慧,「中國共產黨政治宣傳方法研究」,徐州師範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2011年)。\n陳鵬,制度與空間─中國媒介制度變革論(北京:中國書籍出版社,2011年)。\n陳懷林,「論中國報業市場化的非均衡發展」,新聞與傳播研究(北京),1996年第2期,頁2-11。\n曹晉、趙月枝,「傳播政治經濟學的學術脈絡與人文關懷」,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天津),2008年第5期,頁32-43。\n崔保國主編,2007年: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n崔保國主編,2010年: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0年)。\n崔保國主編,2013年中國傳媒發展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3年)。\n崔保國主編,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2016)(香港:和平圖書有限公司,2016年)。\n崔保國、徐立軍、丁邁主編,中國傳媒產業發展報告(2019)(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19年)。\n彭蘭,中國網絡媒體的第一個十年(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5年)。\n馮建三、程宗明譯,傳播政治經濟學─再思考與再更新(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8年)。\n馮建三,「傳播政治經濟學在台灣的發展」,新聞學研究,第75期(2003年),頁103-140。\n馮建三,「傳播政治經濟學與文化研究的對話」,傳播與管理研究,第2卷第2期(2003年),頁97-104。\n馮建三,「中國『市場社會主義』電視媒體的探索」,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56期(2004年),頁93-131。\n馮建三,「考察中國輿論監督的論說與實踐,1987-2007」,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71期(2008年),頁157-195。\n傅玉輝,大媒體產業:從媒介融合到產業融合(北京: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2008年)。\n傅紹萬,「融媒體業態將決定報業未來─關於傳統報業向何處去的思考」,中國記者(北京),2016年06期,頁28-31。\n覃安邦,「習近平主政後中共對臺統戰策略之研究:以宣傳工作為例」,國防大學中共軍事事務研究所碩士論文(2016年)。\n黃奕維,「中國大陸媒體融合政策分析」,展望與探索,第16卷第10期(2018年),頁94-101。\n黃楚新、王丹,「2014-2015中國媒體融合發展狀況、問題與趨勢」,現代傳播(北京),2016年第5期,頁131-136。\n景躍進、陳明明、肖濱主編,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6年)。\n程文香,「媒介框架視角下的網絡輿論引導研究」,視聽(廣西南寧),2019年01期,頁154-155。\n曾虛白主編,中國新聞史(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n游青山,「中共電視媒體宣傳策略之研究─以中央電視台─《海峽兩岸》節目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n游承季,「大陸經濟改革的內容和宣傳策略研究(1992-1996)─以『人民日報』社論內容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n喻國明主編,中國傳媒發展指數報告(2009)(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09年)。\n喻國明,中國居民的媒介使用圖譜:全民媒介使用與媒介觀調查報告(北京:人民日報出版社,2020年)。\n董瑜玥,「1949年的新聞、出版及廣播:中國共產黨宣傳政策探微」,安徽大學文學院碩士論文(2016年)。\n董德福、杜年濤,「官員微博:微博政治的發展方向」,邊疆經濟與文化(哈爾濱),2013年第7期(總第115期),頁36-38。\n楚玉春,「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共產黨農村宣傳方式變遷研究」,福建師範大學法學院碩士論文(2017年)。\n楊孝濚,傳播研究方法總論(臺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n楊建華,「廣播電視村村通工程建設與新農村文化建設思路」,西部廣播電視(成都),2015年14期,頁194。\n楊進,「社會主義在世界政壇蔚為潮流,但你真的認識社會主義嗎?」,關鍵評論網,2015年5月13日,https://www.thenewslens.com/article/17276。\n楊麗、沈嘉達、黃琪,「論政務微博的議題建構特徵與話語表達方式─以《人民日報》新浪微博『你好,明天』欄目(2012-2016)為例」,今傳媒(西安),2017年第12期,頁10-12。\n萬小廣,「王石捐款事件報導的媒介框架分析」,傳播與社會學刊(香港),第12期(2010年),頁79-110。\n萬小廣、程徵,「人民日報媒體融合發展戰略與啟示」,中國記者(北京),2016年10期,頁57-59。\n趙玉明主編,中國廣播電視通史(第2版)(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06年)。\n趙月枝原著,吳暢暢譯,中國傳播政治經濟學(臺北:唐山出版社,2019年)。\n趙毅衡,符號學(臺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2012年)。\n臧國仁,「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理論的觀點」,傳播研究集刊,第3期(1998年12月)頁1-102。\n潘忠黨,「架構分析:一個亟需理論澄清的領域」,傳播與社會學刊,第1期(2006年),頁17-46。\n鄧紹根,「『黨媒姓黨』的理論根基、歷史淵源和現實邏輯」,新聞與傳播研究(北京),2016年第8期,頁5-14。\n葛燕燕、劉威、蘇影、程暢,「媒體融合一周年‧主流媒體深度融合四大途徑」,人民網,2015年8月17日,http://media.people.com.cn/n/2015/0817/c14677-27475001.html。\n樂媛,超越左與右:中國網絡論壇的公共討論與意識型態圖景(北京:中國傳媒大學出版社,2014年)。\n劉成付,中國廣電傳媒體制創新(廣州:南方日報出版社,2007年)。\n劉珊、黃升民,「解讀中國式媒體融合」,現代傳播(北京),2015年第7期,頁1-5。\n劉海龍,宣傳:觀念、話語及其正當化(北京: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2013年)。\n劉超、裴永剛,「媒介融合視域中的報刊微博互動」,出版發行研究(北京),2012年第7期,頁80-83。\n劉潔,主導‧協作‧博弈─當代媒介產業與政府關係(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06年)。\n齊峰,「媒體融合認識誤區與路徑選擇」,中國出版(北京),2015年第2期,頁3-9。\n鄭欽仁,「什麼是中國藉以統治的『馬克思列寧主義』與『毛澤東思想』」,民報,2018年11月22日,https://www.peoplenews.tw/news/2a0733ea-74e1-446a-9919-7ffd70f46edf。\n賴哲偉,「中共網際網路管制之研究─以習近平建立網路主權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6年)。\n盧文斌,「人民日報報系的歷史沿革(1937.12.11~1949.8.1)」,新聞戰線(北京),2008年第2期,頁48-50。\n盧文斌,「中共中央機關報歷史沿革」,中國報業(北京),2011年第11期,頁9-14。\n龍劍梅、張維,「陸定一黨報新聞思想論要」,山東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山東淄博),第31卷第1期(2015年),頁63-67。\n錢鋼,中國傳媒與政治改革(香港:天地圖書有限公司,2008年)。\n錢鋼,語象詭譎─中國政情解碼(香港:香港大學新聞及傳媒研究中心,2015年)。\n錢蔚,政治、市場與電視制度─中國電視制度變遷研究(鄭州:河南人民出版社,2002年)。\n錢鋼,「中共歷屆黨代大會報告語象分析」,早報,2017年10月19日,https://www.zaobao.com.sg/forum/views/opinion/story20171019-804125。\n閻立峰、徐歡,「《人民日報》微博新聞的敘事主體姿態分析」,現代傳播(北京),2014年第12期,頁24-29。\n閻沁恆,「傳播內容之定量分析與定質分析」,新聞學研究,第1期(1967年),頁305-324。\n戴瑜慧,「意識形態娛樂化:習近平新時代下的政治與流行文化雙重奏」,中華傳播學刊,第36期(2019年),頁195-235。\n謝新洲主編,輿論引擎:網絡事件透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13年)。\n鍾之靜,「媒介框架競爭:群體性事件網絡輿論話語實踐」,今傳媒(陝西西安),2015年第11期,頁16-19。\n儲著源,「主流意識形態研究評述」,湖南人文科技學院學報(湖南),第33卷第5期(2016年),頁1-5。\n簡妙茹,「中國大陸對台宣傳策略之研究─以推動兩岸文化交流為例」,淡江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12年)。\n羅文輝、陳韜文等,變遷中的大陸、香港、臺灣新聞人員(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4年)。\n羅世宏譯,塞夫蘭(Severin, Werner J.)、譚卡德(Tankard, James W.)著,傳播理論-起源、方法與應用(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n羅娟,「媒體融合的消極影響探究」,編輯之友(山西太原),2013年第10期,頁74-75。\n關玉霞、宋曼、楊知然,「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基於媒體融合的產業供應鏈再造」,南方電視學刊(廣州),2017年01期,頁35-40。\n鍾穎,「再論陸定一《我們對於新聞學的基本觀點》」,新聞知識(陝西西安),2004年02期,頁36-38。\n顧勇華、田宏明,「輿論監督與正面宣傳何以『是統一的而不是對立的』─廣東新聞輿論業界學界四人談」,新聞戰線(北京),2017年02期,頁5-7。\n人民網研究院,「中國媒體融合傳播指數報告(2019-2020)」。\n人民網研究院,「2019-2020全國黨報融合傳播指數報告」。\n人民網輿情監測室,「2016互聯網輿論治理成效研究報告」。\n人民網輿情數據中心,「2019年政務指數‧微博影響力報告」。\n中華全國新聞工作者協會,「中國新媒體年鑑」。\n中國社會科學院新聞與傳播研究所,「中國新聞年鑑」。\n中國廣告協會,「中國廣告年鑑」。\n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1997-2020)」。\n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CNNIC),「2016年中國互聯網新聞市場研究報告」。\n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2019年中國網絡狀況白皮書(精簡版)」。\n國家統計局,「中國統計年鑑」。\n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信息中心與中國傳媒大學,「中國廣播電視年鑑」。\n新浪微博數據中心,「2020年微博用戶發展報告」。\n\n英文部分\nBrady, Anne-Marie, Marketing Dictatorship: Propaganda and Thought Work in Contemporary China(Lanham,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2007).\nBreed, Warren, “Social Control in the Newsroom: A Functional Analysis,” Social Forces, Vol. 33, No. 4 (May 1955), pp. 326-335.\nBowers, John Wait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Methods(Glenview, Illinois: Scott, Foresman, 1984).\nCohen, Akiba A., & Wolfsfeld, Gadi, Framing the Intifada: People and Media(Santa Barbara, California: Praeger, 1993).\nDan Schiller ,The Legacy of Robert A. Brady: Antifascist Origins of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s, 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 Vol. 12, No. 2(1999), pp. 89-101.\nFuchs, Christian & Collier, John, “A Dynamic Systems View of Economic and Political Theory,” A Journal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Theory, No. 113(August 2007), pp. 23-52.\nGilpin, Robert,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87).\nGoffman, Erving,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Boston, Massachusetts: Northeastern University Press, 1986).\nGandy, Oscar H., “The political economy approach: A critical challenge,” Journal of Media Economics, Vol. 5, No. 2(1992), pp. 23-42.\nKahneman, Daniel, & Tversky, Amos, “Prospect Theory: An Analysis of Decision under Risk,” Econometrica, Vol. 47, No. 2(Mar 1979), pp. 263-292.\nLiu, Alan P. L., Communication and National Integration In Communist China(Berkeley,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71).\nMcChesney, Robert W.,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communication and the future of the field,” Media, Culture & Society, Vol. 22, No. 1(2000), pp. 109-116.\nPool, Ithiel De Sola, Technologies of Freedom(Cambridge, Massachusetts: Belknap Press, 1984).\nSiebert, Fred S, & Peterson, Theodore, & Schramm, Wilbur, Four Theories of the Press: The Authoritarian, Libertarian,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Soviet Communist Concepts of What the Press Should Be and Do(Urbana, Illinois: University of Illinois Press, 1984).\nStockmann, Daniela, Media Commercialization and Authoritarian Rule in China(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3).\nTanner, Murray Scot, “China rethinks unrest,”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27, No. 3(2004), pp. 137-156.\nWang, Haiyan, & Sparks, Colin, “Chinese Newspaper Groups in the Digital Era: The Resurgence of the Party Pres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 69, NO. 1(February 2019), pp. 94–119.\nWimmer, Roger D. & Dominick, Joseph R., Mass Media Research: An Introduction 10th(Boston, Massachusetts: Cengage Learning, 2013).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10692104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921044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4401.pdf7.86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Altmetric

Altmetric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