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8937
題名: 「不安」與「流離」:試探真杉靜枝、中山侑、龜田惠美子的「灣生」書寫
〝Anxiety〞and 〝Diaspora〞:A Study of Masugi Shizue , Nakayama Susumu , and Kameda Emiko’s 〝Wansei〞 Writings
作者: 周嘉俊
Chou, Chia-Chun
貢獻者: 吳佩珍
Wu, Pei-Chen
周嘉俊
Chou, Chia-Chun
關鍵詞: 灣生
灣生認同
離散
真杉靜枝
中山侑
龜田惠美子
日期: 2022
上傳時間: 10-Feb-2022
摘要: 本論文以日治時期三位作家:真杉靜枝(1901-1955)、中山侑(1909-1959)、龜田惠美子(1921-2014)的「灣生書寫」為中心,討論「灣生」試圖在台灣建立「歸屬感」的過程裡呈現的「不安」與「流離」(Diaspora)的情感。首先,藉由擴大「灣生」的定義,在探討「灣生書寫」時得以涵蓋更多與「殖民地台灣」緊密連結的日人作家。接著,透過分析三人的「灣生書寫」,闡明「灣生」是如霍米巴巴(Homi Bhabha)說的「中介者」(in-between)的存在,其文化主體具有超越內地/本島二元對立圖式的「混雜性」(hybridity)。儘管「殖民地台灣」在整個日本帝國的構圖是「他者」的存在,但是卻承載著「灣生」對於家人/殖民地文化/土地的連結。從三人的「灣生書寫」中,可以看出「灣生認同」的形成與日本近代國家的發展有著密切關係。從戰前至戰後,從宗主國至殖民地,從1900出生的世代至1920出生的世代,都影響到「灣生書寫」裡呈現的「不安」與「流離」。相較於前行研究對於「鄉愁」與「土地認同」之強調,本論文目的在於突顯「灣生書寫」重層化的面向。
參考文獻: 一、中日文文獻\n\n(一)史料、文獻\n中村哲,〈文化政策としての皇民化問題〉,《台灣時報》(1941年1月)。\n中山侑,〈南千住隣保館追想〉,《社會事業の友》第86期,(1936年1月)。\n中山侑,〈南千住隣保館追想(二)〉,《社會事業の友》第87期,(1936年2月)。\n中山侑,〈南千住隣保館追想(四)〉,《社會事業の友》第91期,(1936年5月)。\n中山侑,〈理蕃閑語〉,《理蕃の友》(1936年10月)。\n中山侑,林信甫譯,〈日有所感-關於皇民化戲劇〉,黃英哲編,《日治時期台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 第二冊》(台南:台灣文學館,2006年)。\n志馬陸平,〈青年と臺灣(一)-藝術運動の再吟味〉,《臺灣時報》(1936年2月)。\n志馬陸平,〈青年と臺灣(三)-新劇運動の理想と現實〉,《臺灣時報》(1936年5月)。\n志馬陸平,〈青年と臺灣(四)-新劇運動の理想と現實〉,《臺灣時報》(1936年6月)。\n志馬陸平,〈青年と臺灣(五)-新劇運動の理想と現實〉,《臺灣時報》(1936年7月)。\n志馬陸平,〈青年と臺灣(六)-藝術運動の再吟味〉,《臺灣時報》(1936年9月)。\n志馬陸平,〈青年と臺灣-文學運動の變遷〉,《臺灣時報》(1937年1月)。\n志馬陸平,〈時局下台灣の娯樂界〉,《臺灣時報》(1940年1月15日)。\n志馬陸平,〈討伐譚-父‧戰慄を語る-第一話 月光に閃く短槍〉,《台灣警察時報》第284期,(1939年7月10日)。\n志馬陸平,〈討伐譚-父‧戰慄を語る-第二話 狙擊された憲兵〉,《台灣警察時報》第286期,(1939年9月10日)。\n蓬頭兒,〈點心〉,《民俗台灣》3卷2號,(1943年2月5日)。\n\n \n(二)文本\n中山侑,〈ある抗議〉,《台灣文學》1卷1號(1941.5)。\n中山侑,〈客間〉,《台灣文學》2卷1號(1942.2)。\n中山侑,〈客間〉,《台灣文學》2卷2號(1942.3)。\n中山侑,涂翠花譯,〈抗議〉,《華麗島的冒險-日治時期日本作家的台灣故事》(台北市:麥田出版,2010年)。\n真杉靜枝,〈ひなどり〉,《ひなどり》(東京市:竹村書房,1939年)。\n真杉靜枝,〈烏秋〉,《南方紀行》(東京:昭和書房,1941年)。\n真杉靜枝,黃玉燕譯,〈烏秋〉,《文學台灣》96期(2015.10)。\n真杉靜枝,《甲斐なき羽擊き》(東京市:協力出版社,1940年)。\n黒羽恵美子,《旅の朝》(東京:日本随筆家協会,1986年)。\n龜田惠美子,〈ふるさと寒く〉,《文藝台灣》第2卷第4號(1941.7)。\n龜田惠美子,葉石濤譯,〈故鄉寒冷〉,《台灣文學集1-日文作品選集》(高雄市:春暉,1996年)。\n\n二、 選集、全集與復刻\n柳書琴主篇,《日治時期台灣現代文學辭典》(新北市:聯經,2019年)。\n真杉靜枝,原ひろ子監修,《女性のみた近代24:《南方紀行》》(東京:ゆまに書房,2000年)。\n陳萬益編,《張文環全集〔卷6〕(隨筆集(一)》(台中縣:台中縣立文化中心,2002年)。\n陳萬益編,《張文環全集〔卷7〕(隨筆集(二)》(台中縣:台中縣立文化中心,2002年)。\n黃英哲編,《日治時期台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 第一冊》(台南:台灣文學館,2006年)。\n黃英哲編,《日治時期台灣文藝評論集雜誌篇 第二冊》(台南:台灣文學館,2006年)。\n\n \n三、專書\nHomi Bhabha , The Location of Culture(London and New York:Routledge , 1994)。\n一青妙著,張雅婷譯,《我的台南:一青妙的府城紀行》(台北市:聯經,2015年)。\n十津川光子,《悪評の女-ある女流作家の愛と悲しみの生涯》(東京都:虎見書房,1968年)。\n大東和重,《台南文学:日本統治期台湾•台南の日本人作家群像》(西宮:関西学院大学出版会,2015年)。\n小熊英二,黃耀進、鄭天恩譯,《「日本人」的界線:沖繩˙愛努˙台灣˙朝鮮,從殖民地支配到復歸運動》(新北市:聯經,2020年)。\n井手勇,《決戰時期台灣的日人作家與「皇民文學」》(台南市:台南市立圖書館,2001年)。\n弗朗茲˙法農(Frantz Fanon),陳瑞樺譯,《黑皮膚,白面具》(臺北市:心靈工坊文化,2005年)。\n竹中信子,熊凱弟譯,《日治台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灣(昭和篇)(上)》,(台北市:時報文化,2009年)。\n竹中信子,熊凱弟譯,《日治台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灣(昭和篇)(下)》,(台北市:時報文化,2009年)。\n竹中信子,蔡龍保譯,《日治台灣生活史:日本女人在台灣(明治篇)》(台北市:時報文化,2007年)。\n吳佩珍,《真杉靜枝與殖民地台灣》(台北市:聯經,2013年)。\n吳豪人,《殖民地的法學者:「現代」樂園的漫遊者群像》(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2017年)。\n吳叡人,《受困的思想:台灣重返世界》(新北市:衛城出版,2016年)。\n呂紹理,《水螺響起-日治時期台灣社會的生活作息》(臺北市:遠流,1998年)。\n阮斐娜,吳佩珍譯,《帝國的太陽下:日本的台灣及南方殖民地文學》(台北市:麥田,2010年)。\n周婉窈,《台灣歷史圖說》,(台北市:聯經,2016年)。\n林慧君,《日據時期在台日人小說重要主題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2015年)。\n近藤正己,林詩庭譯,《總力戰與台灣:日本殖民地的崩潰(上)》(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2014年)。\n星名宏修,《植民地を読む:「贋」日本人たちの肖像》(東京都:法政大学出版局,2016年)。\n范燕秋,《疫病、醫學與殖民現代性:日治台灣醫學史》(台北縣:稻鄉,2005年)。\n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Imagined Communities: Reflections on the Origin and Spread of Nationalism)。\n荊子馨(Leo T.S Ching),鄭力軒譯,《成為「日本人」:殖民地台灣與認同政治》(Becoming“Japanese”: Colonial Taiwan and the Politics of Identity Formation)(台北市:麥田,2006年)。\n酒井直樹,《死産される日本語˙日本人 「日本」の歴史―地政的配置》(東京都:講談社,2015年)。\n張素玢,《未竟的殖民:日本在台移民村》(新北市:衛城出版,2017年)。\n陳芳明,《台灣新文學史》(台北:聯經,2011年)。\n陳培豐,王興安、鳳氣至純平譯,《「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治時期台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台北市:麥田出版,2006年)。\n游珮芸,《日治時期台灣的兒童文化》(台北市:玉山,2007年)。\n新垣宏一,張良澤編譯,《華麗島歲月》(台北市:前衛,2002年)。\n鈴木怜子,邱慎譯,《南風如歌:一位日本阿嬤的台灣鄉愁》(台北市:蔚藍文化,2014)。\n鳳氣至純平,《日治時期在臺日人的臺灣歷史像》(臺北市:南天書局,2020年)。\n駒込武, 蘇碩斌 、許佩賢、林詩庭譯,《「台灣人的學校」之夢:從世界史的視角看日本的台灣殖民統治(上)》(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2019年)。\n駒込武,吳密察、許佩賢、林詩庭譯,《殖民地帝國日本的文化統合》(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2017年)。\n橋本恭子,《島田謹二:華麗島文學的體驗與解讀》(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2014 年)。\n四、 單篇論文\nDavid Arnold,蔣竹山譯,劉士永、傅大為校訂,〈醫學與殖民主義〉,吳嘉苓、傅大為、雷祥麟主編,《科技渴望社會》(台北市:群學,2004年)。\n吳宗佑,〈生活就是報國-中山侑的青年劇運動〉,《往返之間:戰前台灣與東亞文學˙美術的傳播與流動》(台北市:國立政治大學圖書館,2017年)。\n吳密察,〈《民俗臺灣》發刊的時代背景及其性質〉,《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化狀況》(台北市:播種者出版,2008年)。\n吳佩珍,〈血液的「曖昧線」-台灣皇民化文學中「血」的表象與日本近代優生學論述〉,《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3期(2011.10)。\n吳佩珍,〈皇民化時期的語言政策與內台結婚問題-以真杉靜枝〈南方的語言〉為中心〉,《台灣文學學報》12期(2008.6)。\n吳佩珍,〈真杉靜枝的「故鄉」/「異鄉」:〈女兒〉、〈某個女人的生平〉中的「殖民地台灣」記號〉,《台灣文學學報》22期(2013.6)。\n吳佩珍,〈日人作家的「文學史觀」疑義〉,《聯合文學》328期(2012.2)。\n吳佩珍,〈明治「敗者」史觀與殖民地台灣-以北白川宮征台論述為中心〉,《台灣文學研究學報》20期(2015.4)。\n洪郁如,〈灣生記憶如何閱讀:我們準備好了嗎?〉,《南風如歌:一位日本阿嬤的台灣鄉愁》(台北市:蔚藍文化,2014年)。\n酒井直樹,〈現代性與其批判:普遍主義與特殊主義的問題〉,《台灣社會研究季刊》30期,(1998.6)。\n酒井直樹,〈序論-ナショナリティと母(国)語の政治〉,酒井直樹、巴里 (バリー‧ブレット‧ド) 、伊豫谷登士翁編,《ナショナリティの脫構築》(東京都:柏書房株式會社,2003年)。\n鍾淑敏,〈導讀-為變動的大時代留下珍貴的證言〉,《灣生回家》(台北市:遠流出版,2014年)。\n垂水千惠,〈台湾という身体の「再現」-真杉静枝を書くということ〉,張季琳主編,《日本文学における台湾》(台北市:中央研究院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2014年)。\n星名宏修,〈植民地の「混血兒」:「內台結婚」の政治學〉,《台灣の「大東亞戰爭」》(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02.12)。\n中島利郎,〈中山侑という人〉,《日本統治期台湾文學序說》(東京:綠蔭書房,2004年)。\n中島利郎,許佳璇譯,〈西川滿與日本殖民地時代的臺灣時代〉,《中心到邊陲的重軌與分軌:日本帝國與台灣文學、文化研究(上)》(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2012年)。\n鳳氣至純平,〈中山侑的戲劇論述-藝術理念和政策之間的協力關係及其糾葛〉,《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化狀況》(台北市:播種者出版,2008年)。\n柳書琴,〈「總力戰」與地方文化:地方文化論述、台灣文化甦生及台北帝大文政學部教授們〉,《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9期(2010.9)。\n柳書琴,〈誰的文學?誰的歷史?-日據末期臺灣文壇體與歷史詮釋之爭〉,《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化狀況》(台北市:播種者出版,2008年)。\n柳書琴,〈導言 帝國空間重塑、近衛新體制與臺灣「地方文化」〉,《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化狀況》(台北市:播種者出版,2008年)。\n楊智景,〈解題〉,《華麗島的冒險:日治時期日本作家的台灣故事》(臺北市:麥田出版,2010年)。\n李文茹,〈植民地を語る苦痛と快楽―台湾と日本のはざまにおける真杉静枝のアイデンティティ形成〉,《日本台湾学会報》5號(2003.5)。\n李文茹,〈殖民地˙戰爭˙女性-探討戰時真杉靜枝台灣作品〉,《台灣文學學報》12期(2008.6)。\n林慧君,〈日據時期在台日人小說中灣生的認同歷程〉,《國文天地》21期(2009.8)。\n林慧君,〈新垣宏一小說中的台灣人形象〉,《台灣文學學報》16期(2010.6)。\n林初梅,〈比較日治時期小/公學校的鄉土讀本-灣生學童的鄉土意識及台灣學童的日本認同〉,《台灣學通訊》93期(2016.5)。\n林初梅,〈灣生日本人同窗會及其台灣母校-日本引揚者故鄉意識與台灣人鄉土意識所交織的學校記憶〉,所澤潤、林初梅主編,《戰後台灣的日本記憶-重返再現戰後的時空》(台北市:允晨文化,2017年)。\n林雪星,〈兩個祖國的漂泊者-從坂口䙥子的《鄭一家》及真杉靜枝的《南方紀行》《囑咐》中的人物來看〉,《東吳外語學報》22期(2006.03)。\n范燕秋,〈熱帶風土馴化、日本帝國醫學與殖民地人種論〉,《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7期,(2005.3)。\n邱雅芳,〈殖民地新故鄉?真杉靜枝從〈南方之墓〉到〈南方的語言〉的台灣意象〉,《帝國浮夢:日治時期日人作家的南方想像》(台北市:聯經,2017年)。\n邱坤良,〈戰時在台日本人戲劇家與台灣戲劇―以松居桃樓為例〉,《戲劇學刊》12期(2010.7)。\n阮斐娜,陳美靜譯,〈性別與現代性:日本台灣文學中的殖民身體〉,李奭學主編,《異地繁花:海外台灣文論選譯(上)》(台北市:台大出版中心,2012年)。\n顏杏如,〈流轉的故鄉之影-殖民地經驗下在台日人的故鄉意識、建構與轉折〉,《跨域青年學者台灣史研究論集》(台北縣:稻鄉,2008年)。\n\n五、網路資源與資料庫\n中研院台史所,《台灣總督府職員錄系統》。\n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台灣總督府府(官)報資料庫」。\n《台灣日日新報》電子資料庫,漢珍知識網(報紙篇)。\n日治時期期刊影像系統,國立台灣圖書館。\nJapan Knowledge+線上資料庫。\n黒羽夏彦,〈「湾生」だった祖母について(一)〉,(來源:http://formosanpromenade.blog.jp/archives/72198377.html,2021年5月4日)。\n黒羽夏彦,〈「湾生」だった祖母について(二)〉,(來源:http://formosanpromenade.blog.jp/archives/72198441.html,2021年5月4日)。\n黒羽夏彦,〈「湾生」だった祖母について(三)〉,(來源: http://formosanpromenade.blog.jp/archives/72198580.html,2021年5月4日)。\n\n六、學位論文\n石婉舜,《一九四三年台灣「厚生演劇研究會」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戲劇學系碩士論文,2002年)。\n石婉舜,《搬演「台灣」:日治時期台灣的劇場、現代化與主體型構》(國立台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博士論文,2010年)。\n吳宗佑,《「民眾」的戲劇實踐:以日治時期日台知識人的劇本創作為中心(1923-1943)》(國立政治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19年)。\n吳曉恬,《殖民間隙裡的糾葛與記憶:以立石鐵臣的創作為中心》(國立中興大學台灣文學與跨國文化研究所,2016年)。\n李文茹,《帝国女性と植民地支配:1930~1945年における日本人女性作家の台湾表象》(名古屋大学大学院人間情報学研究科博士論文,2004年)。\n柳書琴,《戰爭與文壇──日據末期臺灣的文學活動(1937.7-1945.8)》(國立台灣大學歷史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年)。\n鳳氣至純平,《中山侑研究-分析他的「灣生」身份及其文化活動》(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n鳳氣至純平,《日治時期在台日人的台灣歷史像》(國立成功大學台灣文學系博士論文,2014年)。\n蔡知臻,《灣生的記憶與認同:以鈴木怜子及《南風如歌》為探討中心》(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台灣語文學系,2018年)。\n\n七、其他\n黃銘正導演,陳宣儒監製,紀錄片《灣生回家》,2015年10月16日於台灣上映。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106159011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10615901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901101.pdf2.09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Altmetric

Altmetric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