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138938
題名: 2000年後台灣小說的語言政治: 以《文藝春秋》、《哀豔是童年》、《太陽的血是黑的》、《等路》為例
The Politics of Language in Post-2000 Taiwanese Novels: Focusing on The Contents of the Times, Woeful and Gay is Childhood, The Sun’s Blood is Black and Tán-lōo.
作者: 朱喆晨
Chu, Che-Chen
貢獻者: 陳佩甄
Chen, Pei-Jean
朱喆晨
Chu, Che-Chen
關鍵詞: 語言政治
台灣當代小說
後殖民
口音政治
白色恐怖
Politics of language
Contemporary Taiwan fictions
Post-colonial
Politics of accent
White Terror
日期: 2021
上傳時間: 10-Feb-2022
摘要: 本研究關注2000年後出版之四部台灣當代小說《文藝春秋》(2017)、《哀豔是童年》(2006)、《太陽的血是黑的》(2011)、《等路》(2018)中的語言政治,探問蘊含在文學、語言之中的「國族」、「性別」、「階級」面向,檢視語言何以被塑造為控制、支配社會與文化階序的工具。第一章「導論」討論台灣現代化後的語言變化。曾經是日本殖民地、中華民國政府主要反共基地的台灣,在兩次國語政策下,國民接收了政府建構的國族想像,也是台灣初次接觸具有強烈政治意識的語言。本研究則觀察到後代文學作者再藉著各種身分、階級、成長環境與性別的角色,重現台灣語言的歷史與內裡的政治性,開展屬於自己的語言史觀。第二章聚焦分析《文藝春秋》中呈現的「歷史/語言史重構」。透過文學重構的語言史,讓讀者也能假託角色與文字,再思語言為何得以左右人與社會的意識形態養成,以此探究國族意識和語言是否必然不可分割。第三章則以《哀豔是童年》、《太陽的血是黑的》兩部小說中的女性角色為分析主軸,討論性別化的語言政治。本章凸顯的命題是社會既定的性別框架與威權力量的箝制如何滲透到語言內,而女性的語言經驗如何揭露日常語言中的歧視與不公。第四章以《等路》的口音和國語正音議題切入,深究口音歧視何以形成。國語「正音」的迷思如何體現語言資源分配不均,「口音」如何展現隱匿在語言背後的權力結構,同時隱含了人對於社經地位的期待與偏見,更彰顯城市和鄉間的資源差異,是本章分析重點。本研究認為,語言政策與主流歷史只反映了語言政治的部分面向,而經由文學作品的重構,我們得以看見中、台、日、英四種語言的權力結構與形象流變,讀者亦能借助不同作品的參照,看見屬於新一代作家的文學史觀,以及從當代視角回望並歷史化語言政治。
This thesis investigates the politics of language through the readings of contemporary Taiwanese novels published after 2000s, with special focus on The Contents of the Times, Woeful and Gay is Childhood, The Sun’s Blood is Black and Tán-lōo. By investigating the social-historical aspects of nation, gender and class in these literary works, this research seeks to elucidate how languages are constructed as a medium to control and dominate the social and cultural hierarchy.\nThe introduction chapter briefly historicizes the transformation of languages in the past century. Taiwan was colonized by Japanese Empire (1895-1945), and became the main Anti-Communism base of ROC in postwar era (1949-2000). The two political regimes all utilized “language” to create a collective imagination of a “nation” trough the policies of “national language”, which makes Taiwan people perceive the language with solid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Against this backdrop, “language” becomes an important theme in the development of cultures and literature, as well as political identity in Taiwan across generations. What I observe from the writers of new generation is that, they tend to revisit the history of Taiwan’s languages by creating the characters with diverse backgrounds, identities and genders. Chapter 2 engages the “history of language” represented in The Contents of the Times. By reading this novel, I discuss how the novel articulates the ideology of social and political systems with various languages (Japanese, Chinese Mandarin, Taiwanese, etc.), and inquiry whether political consciousness and language are inseparable. Chapter 3 focuses on female characters in Woeful and Gay is Childhood and The Sun’s Blood is Black to examine how languages are gendered and socialized via women’s language experiences. Chapter 4 takes accents and correct pronunciation in Tán-lōo as focal theme. The novel shows how accents display the power structure of languages and a person’s social class. Furthermore, it implies the Urban-Rural gap in education system.\nWith the discussions and findings above, I argue that language policy and dominant narrative only reflect partial aspect of a language. The representation of different languages such as Chinese, Taiwanese, Japanese and English in literature shows the changing of power structure and the dynamic experiences of people in Taiwan. This can be best observed in the novels written by the writers of new generation, and the contemporary attitudes toward literature and languages in post-2000 novels.
參考文獻: 一、 中文文獻\n(一) 文學創作\n1. 小說\n洪明道,《等路》(台北:九歌出版,2018年)\n胡淑雯,《太陽的血是黑的》(台北:印刻出版,2011年)\n胡淑雯,《哀豔是童年》(台北:印刻出版,2006年)\n黃崇凱,《文藝春秋》(台北:衛城出版,2017年)\n2. 散文\n孫康宜,《走出白色恐怖》(台北:允晨文化,2007年)。\n3. 專輯\n衛城出版編輯部,《字母 LETTER:胡淑雯特輯》(台北:衛城出版,2018年)\n\n(二) 學術研究專書\n弗朗茲.法農(Franz Fanon)著,陳瑞樺譯,《黑皮膚,白面具》(台北:心靈工坊,2011年)。\n伊斯邁‧達立著(Ismail S. Talib);李勤岸譯,《後殖民文學的語言》(台北市:書林,2011年)\n安田敏朗著,林琪禎、黃耀進譯,《他們的日本語》(台北:群學,2016年)。\n米歇爾.傅柯(Michelle Foucault)著,劉北成譯,《規訓與懲誡》(苗栗:桂冠圖書出版,2011年)。\n邱貴芬,《仲介台灣‧女人》(台北:元尊文化,1997年)\n阿希克洛夫特、格理菲斯、蒂芬著(Ashcroft, B., Griffiths, G., Tiffin, H.),劉自荃譯,《逆寫帝國:後殖民文學的理論與實踐》(板橋:駱駝出版社,1998年)\n林孝庭,《台海‧冷戰‧蔣介石:解密檔案中消失的台灣史1948-1988》(台北:聯經,2015年)。\n洪郁如,《近代台灣女性史:日治時期新女性的誕生》(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17年)。\n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台北:時報出版,2011年)。\n陳培豐,《想像和界限:臺灣語言文體的混生》(台北:群學,2013年)\n\n(三) 論文集\n安田敏朗著,簡月真譯,〈「日本語配線系統」-其複製與承襲-〉,收於古川ちかし、林珠雪、川口隆行,《日本語在台灣‧韓國‧沖繩做了什麼?》(台北:致良出版社,2008年),頁101-121。\n貝爾.胡克斯(bell hooks)著,王昶譯,〈語言,鬥爭之場〉,收於許寶強、袁偉,《語言與翻譯的政治》(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年),頁101-108。\n邱貴芬,〈翻譯驅動力下的文學生產〉,收於陳建忠,《臺灣小說史論》(台北:麥田出版,2007年),頁197-262。\n陳培豐,〈以日本的「國語」教育來看台灣的殖民和後殖民〉,收於古川ちかし、林珠雪、川口隆行,《日本語在台灣‧韓國‧沖繩做了什麼?》(台北:致良出版社,2008年)。\n蓋雅翠.史碧娃克(G.C. Spivak)著,許兆麟、郝田虎譯,〈翻譯的政治〉,收於許寶強、袁偉,《語言與翻譯的政治》(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年),頁253-282。\n\n(四) 學術期刊論文\n方耀乾,〈少數文學史書寫理論ê思考-以台語文學為論述中心〉,《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8期(2009年4月),頁171-224。\n王梅香,〈文學、權力與冷戰時期美國在臺港的文學宣傳(1950-1962年)〉,《台灣社會學刊》第57期(2015年9月),頁1-51頁。\n安田敏朗著,呂美親譯,〈日本「國語」的近代〉,《東亞觀念史集刊》第三期(2012年12月),頁71-117。\n何萬順,〈語言與族群認同: 從台灣外省族群的母語與台灣華語談起〉,《語言暨語言學》第10卷第2期(2009年4月),頁375-419。\n李振清,〈台灣英語教育的演進與前瞻思維〉,《台灣教育》 第674期( 2012年4月),頁31-40。\n李淑君,〈言說之困境與家/國「冗餘者」:論胡淑雯的白色恐怖書寫與政治批判〉,《台灣文學學報》第36期(2020年6月),頁53-92。\n李蕙如、唐文慧,〈性別的多數、權力的少數——以台南市國中女教師的職業選擇與晉遷為例〉,《師大學報:人文與社會科學類》第49卷1期(2004年),頁29-52。\n林淑慧,〈《今日世界》所載移動敘事的文化冷戰符碼〉,《文與哲》第32期(2018年6月),頁433-458。\n邱貴芬,〈「咱攏是臺灣人」——答廖朝陽有關臺灣後殖民論述的問題〉,《中外文學》第21卷3期(1992年8月),頁29-46。\n邱貴芬,〈「發現臺灣」:建構臺灣後殖民論述〉,《中外文學》第21卷 2 期(1992 年 2 月),頁151-167。\n崔末順,〈戰爭時期台灣文學的審美化傾向及其意義〉,《台灣文學研究學報》13期(2011年10月),頁95-126。\n莊雅雯,〈七○年代鄉土小說華臺語語碼轉換之意涵 —以黃春明作品〈鑼〉為觀察對象〉,《台灣語文研究》第10卷2期(2015年),頁75-103。\n許慧如,〈後國語運動的語言態度-台灣年輕人對五種華語口音的態度調查〉,《臺灣語文研究》第14卷2期(2019年10月),頁217-254。\n陳意曉,〈王禎和小說《玫瑰玫瑰我愛你》中的文化板塊運動〉,《中國現代文學》第22期(2012年12月),頁155-170。\n黃美娥,〈聲音.文體.國體-戰後初期國語運動與臺灣文學(1945-1949)〉,《東亞觀念史集刊》第三期(2012年12月),頁223-270。\n黃英哲,〈魏建功與戰後台灣「國語」運動(1946-1968)〉,《台灣文學研究學報》第1期(2005年10月),頁79-107。\n楊信彰,〈性別與語言的多視角研究〉,《當代外語研究》2010年第1期(2010年1月),頁14-18。\n楊喬伍,〈《國語日報》與國語推行〉,《臺灣學通訊》第85期,(2015年),頁18-19。\n詹閔旭,〈媒介記憶:黃崇凱《文藝春秋》與台灣千禧世代作家的歷史書寫〉,《中外文學》第49卷2期(2020年6月)。\n廖炳惠,〈母語運動與國家文藝體制〉,《中外文學》第22卷4期(1993年9月),頁9-17。\n趙綺娜,〈觀察美國 臺灣菁英筆下的美國形象與教育交換計畫,1950-1970〉,《台大歷史學報》第48期(2011年12月),頁 97-163。\n蔡明賢,〈解嚴前後臺灣母語運動的發起〉,《中興史學》復第16期(2014年8月),頁33-68。\n蔡芬芳,〈語言與國族認同?〉,《新世紀智庫論壇》第42期,頁110-121。\n蔡珮,〈從污化女性髒話看父權在語言使用的權力展現〉,《新聞學研究》第82期(2005年1月),頁133-170。\n蔡淑鈴,〈語言使用與職業階層化的關係:比較台灣男性的族群差異〉,《台灣社會學》第1期(2001年6月),頁65-111。\n蕭嫣嫣,〈我書故我在——論西蘇的陰性書寫〉,《中外文學》第24卷11期(1996年4月),頁56-68。\n\n(五) 雜誌文章\n王柏偉,〈溝通、語言與文化:朱駿騰《我叫小黑》個展中共同體建構之媒介物問題〉,《藝術家》第443期(2012年4月),頁318-319。\n朱嘉漢,〈等著正規時間之外的時間:讀洪明道《等路》〉,《文訊》第400期(2019年2月),頁156-157。\n朱嘉漢,〈當代文學史的自我經驗:讀黃崇凱《文藝春秋》〉,《文訊》第384期(2017年10月),頁170-172。\n吳叡人,〈國家向來就不問〉,《春山文藝》第二期(2020年9月),頁186-215。\n李敏勇,〈「台客」的泥沼與迷惘〉,《新世紀智庫論壇》第31期(2005年9月),頁112-114。\n季季,〈書評:從廢墟中雕出的《台北人》變體—評介胡淑雯《太陽的血是黑的》〉,《文訊》第315期(2012年2月),頁112-114。\n紀大偉,〈資本主義:一個愛的故事——讀胡淑雯《太陽的血是黑的》〉,《印刻文學》第96期(2011年8月),頁60-63。\n華強,〈我們需要什麼樣的語言政策?〉,《暢流半月刊》907期(1987年11月16日),頁2。\n楊凱麟,〈黃崇凱與essai〉,《春山文藝》創刊號(2019年11月),頁104-109。\n賴香吟,〈提早開催的玩具展〉,《春山文藝》創刊號(2019年11月),頁92-96。\n\n(六) 報紙文章\n〈小山舍監の暴言 生徒無念の涙に咽ぶ 三木主事迄大憤慨〉,《台灣民報》,1928年11月18日,版次11。\n〈臺南第二高女的怪現象 卒業生痛責校長不公平 級主任見拙將要跪下!〉,《台灣民報》,1928年4月1日,版次03。\n王榆楦,〈教台灣同胞說國語 要把國語運動滲入人民的生活 訪播種者魏建功先生〉,《中央日報》,1945年11月5日,第5版。\n汶津,〈國語是社會和諧之寶〉,《中國時報》,1969年8月26日,第10版。\n汶津,〈方言與電視節目〉,《中國時報》,1970年7月7日,第10版。\n汶津,〈再談電視內容〉,《中國時報》,1970年6月13日,第10版。\n施文杞,〈台娘悲史〉,《台灣民報》第二卷第二號,1924年2月11日,頁15-16。\n\n(七) 電子媒體\nBIOS monthly編輯部,〈下女的越位,專訪胡淑雯:寫作是將你的舌頭贖還〉,(來源:https://www.biosmonthly.com/article/9768,檢索日期:2020年11月19日)\n井上亮著,許郁文譯,〈關東大地震後流言四起,日本市民群起虐殺朝鮮人〉,(來源:https://news.readmoo.com/2020/06/29/kanto-great-earthquake/,檢索日期:2021年6月24日)\n王子瑜,〈探討《文藝春秋.宇宙連環圖》知識的存在〉,(來源:http://language.site.nthu.edu.tw/p/404-1212-175369.php?Lang=zh-tw,檢索日期:2021年3月29日)\n民視新聞,〈文人之爭 黃春明對槓副教授〉,(來源:https://youtu.be/xAAoBENFKkw,檢索日期:2020年11月22日)\n成功大學越南研究室,〈524 台文事件 黃春明爆粗口 錄音檔逐字稿 還原真相〉(來源:http://uibun.twl.ncku.edu.tw/chuliau/lunsoat/taibun/2011/NgChhunBeng_kongpoo.pdf,檢索日期:2020年11月22日)\n青年創作出版媒合平台,〈2019台北國際書展|南國之音—《等路》新書座談〉,(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1451018201701560/photos/a.1451039948366052/1615913645212014)\n洪明道,〈閣有啥物所在--地方書寫反醒〉,(來源:https://sincos600.medium.com/%E9%96%A3%E6%9C%89%E5%95%A5%E7%89%A9%E6%89%80%E5%9C%A8-%E5%9C%B0%E6%96%B9%E6%9B%B8%E5%AF%AB%E5%8F%8D%E9%86%92-9f5d05a93043 ,檢索日期:2021年6月4日)\n活水來冊房,(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ngtsinlam/posts/273645727459625,檢索日期:2021年3月20日)\n活水來冊房,(來源:https://www.facebook.com/ngtsinlam/posts/276009310556600,檢索日期:2021年3月20日)\n紀大偉,〈視覺霸權時代的小說家反擊:評《文藝春秋》〉(來源: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61 ,檢索日期:2021年3月22日)\n張亦絢,〈閱讀隨身聽EP1:張亦絢/一位台灣文學青年作家的第一本書,洪明道《等路》〉,(來源: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2223 ,檢索日期:2021年6月2日)\n張亦絢、鍾旻瑞、洪明道,〈〈線上對談〉青年小說家生存手記:張亦絢、洪明道、鍾旻瑞雲端交鋒〉,(來源: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63576 ,檢索日期:2021年6月2日)\n莊勝涵,〈10月伴讀 #English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美國夢——黃崇凱、蔡振興對談《文藝春秋》之〈狄克森片語〉〉,(來源:https://www.openbook.org.tw/article/p-793),檢索日期:2021年12月13日)。\n黃世宜,〈為什麼我們不定義歐盟國家的基督徒為「難民」〉,(來源:https://forum.ettoday.net/news/598111,檢索日期:2021年5月1日)\n黃建豪,〈挽救李佳芬「母語在家學」 韓營:學校應學競爭力語言〉(來源:https://newtalk.tw/news/view/2019-11-05/321627,檢索日期:2020年11月19日)\n鄭清鴻,〈「可恥」之重:台灣文學對蔣黃事件應有的反思〉,(來源:https://www.ptt.cc/bbs/TW-language/M.1334234114.A.F61.html ,檢索日期:2020年10月25日)\n\n二、 外文文獻\n(一) 學術研究專書\nBarthe,Roland. S/Z, trans.Richard Miller (United Kingdom: Blackwell, 2002)\nBhabha, Homi K. The location of culture. (London: Routledge, 1994)\nButler, Judith. Gender Trouble. (New York: Routledge, 1990)\nChow, Rey. Not like a native speaker. (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2014)\nhooks,bell. Talking Back: Thinking Feminist, Thinking Black. (New York: Routledge, 2015)\nLoomba, Ania. Colonialism/Postcolonialism. (USA & Canada: Routledge, 1998)\nMugglestone, Lynda. Talking Proper: The Rise of Accent As Social Symbol.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7)\nWajnyrb, Ruth. Language Most Foul. (Australia: Allen & Unwin, 2004)\n\n(二) 期刊論文\nBandia, Paul. “Postcolonial literary heteroglossia- a challenge for homogenizing translation,” Perspectives: Studies in Translatology, 20.4 (2012): 419-431.\nCixous, Hélène, trans. Keith Cohen, Paula Cohen, “The laugh of the Medusa,” Signs, 1.4 (1976): 875-893.\nLakoff, Robin. “Language and woman`s place,” Language in Society, 2.1 (1973): 45-80.\nSakai, Naoki. “Translation and the Figure of Border: Toward the Apprehension of Translation as a Social Action,” Profession, 1 (2010): 25-34.\nYarrow, Andrew. L. “Selling a New Vision of America to the World: Changing Messages in Early U.S. Cold War Print Propaganda,” Journal of Cold War Studies, 11.4 (2009): 3-45.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10715900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107159007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007101.pdf2.72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Altmetric

Altmetric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