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nccu.edu.tw/handle/140.119/16202
|
Title: | Was Haben Konfuzianismus und Heidegger dem Heutigen Systemdenken zu Sagen? |
Other Titles: | 從儒家與海德格的眼光看現代系統思想 |
Authors: | 項退結 |
Date: | 1995-06 |
Issue Date: | 2008-12-17 14:07:45 (UTC+8) |
Abstract: | 從儒家與海德格的眼光看現代系統思想(提要)
*這篇文章是民國八十一年六月十二至十四日參加布拉格哲學研討會的論文,其內容如下: A.儒家又被重新發現本世紀二十年代,儒家曾被當時的中國知識份子(如陳獨秀、吳虞等)澈底否定。但七十年代末期以來,儒家又被兩岸的知識份子重新發現:大家都認為它有助於現代化。本文則主張:儒家的最重要貢獻在於孟子以仁為人性,並以實現仁性( 盡性)為人的基本任務。這纔是儒家對全世界的普遍意義。 B.海德格對理則推論的理性思考之批判及對「歸屬事件」的轉向海氏認為理則思考或者使人一味對事物採取有距離的觀察(Theoria),或者以數理計算作科技的實用思考;二者均一 味以存有者為事而遺忘存有(Seinsvergessenheit),而科技思想更是權力意志的表現。1989年始付印的「論歸屬事件」(Vom Ereignis)一書格外指出,海氏在他的後期思想中要使人從「理性動物」走向歸屬事件,亦即透過屬己的抉斷而在「天、地、會死者、神」四者之中「居住」(Wohnen),並藉此而使人心中有友愛。 C.儒家對現代系統思想能說什麼? 海氏後期思想發展非常接近孟子:透過屬己的決斷走向四者並走向友愛。孔子雖未發展出系統思想,其後輩(孟子、荀子、宋明思想家)卻發展出數種思想系統;傾向儒家的現代學者也都不反對西方的系統思想。 儒家的核心思想卻可促使現代系統思想關心下列三點: 第一、系統思想不可遺忘基本人性的實現,否則沒有血肉。 第二、任何系統都有特殊的著眼點,因此祇在某種範圍以內有效,不可排斥其他觀點及其他系統。 第三、亞伯爾(Apel)與哈伯馬斯(Habermas)的「先驗實踐」(Transzendental-pragmatik)與溝通道德預設人有仁性,這正是儒家的中心思想。 |
Relation: | 國立政治大學學報, 70:1, 291-298 |
Data Type: | article |
Appears in Collections: | [哲學系] 期刊論文 [第70期] 期刊論文 |
Files in This Item:
|
All items in 學術集成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社群 shar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