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29728
題名: 企業合併之形象發展策略探討-以國泰世華銀行為例
作者: 李慧芳
貢獻者: 祝鳳岡
李慧芳
關鍵詞: 企業合併
企業形象
銀行業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11-Sep-2009
摘要: 近幾年來的台灣,成立金融控股公司之風盛行,各銀行間為求提高經營績效,合併、釋股等方式大行其道,在銀行相互合併的情況下,不論是新加入戰場之挑戰者,或是既有市場業者,如何建立消費者心目中對其之新印象、或維持舊有良好形象、以維護顧客忠誠度皆是當前重要課題。\r\n\r\n本研究之目的在於探討銀行在進行合併之後,針對企業形象之重塑所採行的策略,以及探討消費者對於合併前後的銀行企業形象認知有何差異,最後根據兩造之研究結果,建立一完善型塑企業形象之模式,提供未來進行相關研究者參考。本研究採個案研究法,以國泰世華銀行作為研究對象,在企業面的部分,以次級資料的收集,分析其合併之後在企業形象上所採行的策略;在消費者的部分,則以問卷調查方式,了解消費者對於企業形象重視度及對合併前後企業形象的認知有何不同。\r\n\r\n研究結果發現,在企業體的部分,就整體方針來看,國泰世華銀行所採行的是以國泰銀行為主的「單一型」企業形象策略,但在產品及活動部分,則是採取延續雙方既有優勢的「互補型」策略;至於消費者部分,透過問卷的整理得知,消費者普遍對於合併後的國泰世華銀行企業形象滿意度有「提升」之情況,且以「機構形象」與「功能形象」滿意度提升最為明顯。另外,本研究認為企業合併後,應透過外在形象辨別度、形象獨特性、顧客信賴度、加值服務等有效的形象差異化建立機制,型塑出與眾不同的企業形象,達到出奇制勝的效果。\r\n\r\n本研究建議企業在合併之後,應建立完善的視覺識別系統,並妥善運用合併後所具備的硬體設備優勢;再者,可利用年輕族群重視企業形象之特性,建立其對企業的忠誠度;最後,如能定期針對消費者做意見調查,除可得知消費者之反應外,也可依此建立資料庫,作為未來規劃產品、服務、活動時的重要參考。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書籍】
方世榮譯、Philip Kotler著(2000),《行銷管理學》,台北:東華。
李美枝(1983),《社會心理學》,台北:大洋。
李美華等譯、Earl Babbie著(1998),《社會科學研究方法》,台北:時英。
林陽助(1991),《如何建立CIS》,台北:遠流。
林磐聳(1988),《企業識別系統》,台北:藝風堂。
尚榮安譯、Robert K. Yin著(2001),《個案研究法》,台北:弘智文化。
胡幼慧主編(1996),《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台北:巨流。
翁景民譯、David A.Aaker著(2000),《策略行銷管理》,台北:華泰。
張百清(1999),《企業形象CIS的另類主張》,台北:五南。
張百清等著(2003),《CIS發展與國別模式:超值企業形象設計》,台北:巨流。
【論文】
丁靜蓉(2001),《企業購併後行銷通路整合之探索性研究》。國立台灣科技大學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江惠君(1993),《商業銀行形象之研究及其與往來意願之相關分析》。國立交通大學管理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池進通(1985),〈產品形象理論知探討及其對行銷策略之貢獻〉,中華民國市場拓展協會七十四年年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市場拓展協會。
池進通、郭崑謨(1986),〈塑造行銷形象重要構面之探討-貿易商服務形象之例〉,中華民國市場拓展協會七十五年年會論文集,台北:中華民國市場拓展協會。
沈志賢(2003),《實質選擇權用於金融機構合併之評價---以國泰金控,世華銀行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國際企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殷仲華(1997),《品牌聯盟動機、聯盟形態與品牌權益關係之研究》。私立中原大學企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袁愛亭(1999),《從產品互補性、品牌聲望一致性與訂價方式探討品牌聯盟之效果》。私立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士斌(1984),《企業形象之研究》。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家範(1989),《企業形象之形成因素及其對顧客往來意願之影響-以台北市商業銀行為例》。國立台灣大學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肇華(1991),《銀行之形象與地位的比較》。國立台灣工業技術學院工程技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尹洲(1989),《企業公共事務策略之實證研究-由企業形象的觀點》。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宏鈞(2001),《企業形象與服務品質對消費者再購行為之影響:顧客關係的中介效果》。國立台灣大學心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郁恬(2002),《品牌權益、品牌聲譽一致性、品牌互補性、以及品牌來源國對品牌聯盟成效之影響》。國立中央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達妮(2002),《企業網路謠言之危機管理策略研究-消費者行為與企業策略觀點》。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永智(2002),《台北市立動物園企業識別系統對企業形象影響之研究》。私立世新大學觀光研究所碩士論文。
【網頁及報刊】
李紀珠(2002)《台灣開放民營銀行設立之經驗與展望》〔線上〕。網址: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FM/091/FM-R-091-063.htm
林建山(1989)《行職業展望-銀行業》〔線上〕。網址:http://www.evta.gov.tw/employee/emp/001/007/a024
財政部金融局網頁(2004)〔線上〕。網址:http://www.boma.gov.tw
國泰世華銀行網頁(2004)〔線上〕。網址:http://www.cathaybk.com.tw
國泰金控網頁(2004)〔線上〕。網址:http://www.cathayholdings.com.tw
吳雯雯、羅兩莎、孫中英 (2004年5月10日)。<銀行改名 求好運 打單一品牌 >,《聯合報》,第26版
英文部分
Aaker, D. A. (1991). Managing Brand Equity: Capitalizing on the Value of a Brand Name. The Free Press,N.Y.
Aaker, D. A. (1996). Measuring Brand Equity Across Products and Markets.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38, 102-120
Boulding, E.K.(1956). The Image,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3-18
Broniarczyk, S. M. and Alba, J. W. (1994). The Importance of the Brand Extension.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31, .214-228
Dowling, G.R.(1986). Managing Your Corporate Images , Industrial Marketing Management, 15, 109-115.
Dowling, G.R.(1988). Measuring Corporate Images:A Review of Alternative Approaches,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17, 27-34.
Guiltinan,J.P.(1987).The Price Bundling of Services:A Normative Framework. Journal of Marketing, 51 , 74-85.
Keller, K. L (1993). Conceptualizing, Measuring, and Managing Customer-Based Brand Equity. Journal of Marketing, 57 , 1-22
Kunkel, J.H. & Leonard, L.B.(1986). ”A Behavioral Conception of Retail Image”, Journal of Marketing, 32, 21-27
Rao, A.R. and Ruekert, R.W. (1994).Brand Alliance as Signals of Product Quality.Sloan Management Review, 36, 87-97
Selame,Elinor and Joe Selame(1975). Developing a Corporate Identity. Chain Store Publishing Co.
Simon, C. J. and Sullivan, M. W. (1990).The Measurement and Determinants of Brand Equity: A Financial Approach. working paper, Graduate School of Business, University of Chicago.
Simonin, B.L. and Ruth, J.A. (1995).Bundling as a Strategy for New Product Introduction: Effects on Consumer’s Reservation Prices for the Bundle, the New Product, and Its Tie-in.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33, 219-230
Simonin, B.L. and Ruth, J.A (. 1998). Is a Company Known by the Company It Keeps? Assessing the Spillover Effect of Brand Alliance on Consumer Brand Attitudes. Journal of Marketing Research, 35, 30-42
Spector, A.J.(1961). Basic Dimension of the Corporate Image. Journal of Marketing, 25, 47-51
Walton, S.D.(1966). American Business and Its Environment, New York:The Macmilton Company.
Willian, H. K.(1965).The Role of Consumer In Image Building ,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7
Walters, C.G.(1970). Consumer Behavior-Theory & Practice , New York:Richard D Irwin Inc.
Worcester, R. M.(1972). Consumer Market Research Handbook. New York:McGraw-Hill Book Company.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告研究所
91452008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1452008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115 BHTML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