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1523
題名: 兩岸全民國防教育比較研究
作者: 帥開圓
Shuai,Kai-Yuan
貢獻者: 郭武平
帥開圓
Shuai,Kai-Yuan
關鍵詞: 全民國防
全民國防教育
國家安全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14-Sep-2009
摘要: 國防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更與每位國民的安危禍福密不可分,因此,現代國防就是全民國防,若能獲得越多民眾的關心與支持,國防基礎就越能鞏固。「全民國防」是軍民一體、文武合一、有形戰力與無形心防合一的總體國防力量展現,不僅應考量制度面的健全與觀念普及,更須深思如何與民生相結合,以落實全民國防,達到「全民關注、全民支持、全民參與」的目標,激發國人愛國、衛國情操,堅定對國軍建軍備戰工作的信心,厚植國防安全基礎。\r\n\r\n 「全民國防」是提升一個國家自我防衛能量,確保國家安全的務實理念,也是全民參與、全民信賴、總體防衛的國防。由於現代戰爭已非單純的武力戰,而是國家整體力量的綜合展現,勝負關鍵取決於全民支援軍事作戰的能力與意志,如何持續強化全民國防教育,凝聚軍民抗敵意志,有效嚇阻敵人進犯野心,實為全民應共同正視的重要課題。本文旨在從兩岸全民國防教育相關法令規章及實施現況中,檢視並比較兩岸全民國防教育的機制,嘗試提出我國推展全民國防教育之相應措施,審視我國全民國防教育之優劣得失為何,並提出具體建議,俾提供政府、學校及軍事單位之參考。
National Defense is closely related to national security and countrymen’s lives as well. So, modern defense is definitely all-out defense. The more supports people give, the more stable the defense foundation will be. All-out defense displays the total defense of each effort coming from the military and civilian, and the visible and invisible forces. We should not consider the system and thoughts only, but ponder how to combine it with the people’s livelihood to fulfill all-out defense, reach the goal of “getting the whole people’s attention, support, and participation”, inspire patriotism, and enhance the defense foundation.\r\n “All-out defense” is practical belief to promote self-defense ability and total defense involved and trusted by the whole people. Since modern wars are not simply forces combat, they are countries’ whole power integrated performance. The ability and will from the whole people decide the war result. How to continually enhance the all-out defense education is truly an important issue for all people. The thesis attempts to promote practical measures for the related units’ reference and inspects the pros and cons of our all-out defense in the current rules and status between the two sides of the Taiwan Straits.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王加益,《軍事理論與訓練教程》,(北京,科學出版社,2008年9月)。
任連奎,《國防教育教程》,(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1991年8月)。
吉恩.夏普(Gene Sharp) 《群眾性防衛》(Civilian-Based Defense),李方譯(台北;前衛出版社,1994年)。
江慶榮、王江琦、任志強,《國防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
吳建德,《中國威脅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社,1996年4月)。
吳溫暖,《高等學校國防教育》,(廈門,廈門大學出版社,2007年6月)。
李元喜,《國防教育百題問答》,(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1989年3月)。
李松林,《蔣經國的台灣時代》,(台北,風雲時代出版社,1993年11月)。
李保忠,《中外軍事制度比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3月)。
〈全民國防教育向下紮根凝聚國人共識捍衛家園〉,《青年日報》,2008年10月6日,版2。
承德日報,2008年10月27日,6版。
陳偉寬,〈深耕全民國防堅定愛國信念〉,《青年日報》,2008年11月7日,版7。
李登科,〈全民國防教育內容多元成效卓著〉,《青年日報》,2008年11月14日,版7。
〈落實防衛動員機制提升國家總體戰力〉,《青年日報》,2008年12月3日,版2。
王瑞麟,〈活路外交務實可行兩岸和解參與國際〉,《青年日報》,2008年12月4日,版7。
〈大三通開啟兩岸「共榮雙贏」新局〉,《青年日報》,2008年12月16日,版2。
黃介正,〈兩岸全方位談判時代來臨〉,《聯合報》,2009年1月1日,版A2。
中時電子報,2009年1月30日,政治新聞版。
〈推動全民國防社會教育根植理念〉,《青年日報》,2009年2月2日,4版。
汪慶榮、王江琦、任志強,《國防教育》,(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
陳子平,〈透視2008年中共國防白皮書意涵〉,《青年日報》,2009年2月4日,版7。
〈厚植軟實力開創兩岸和平新局〉,《青年日報》,2009年3月9日,版2。
〈全民國防在職教育凝聚向心深化共識〉,《青年日報》,2009年3月24日,版2。
汪毓瑋,〈落實平戰合一確保國土安全〉,《青年日報》,2009年3月25日,版7。
〈中共國防報告白皮書剖析〉,《青年日報》,2009年3月30日,版7。
李登科,〈實踐全民國防厚植防衛能量〉,《青年日報》,2009年4月13日,版7。
顏瑞宏,〈兩岸和解是符合多數民意的正確方向〉,《青年日報》,2009年4月16日,版7。
(五)網站資料
中共教育部網頁:http://www.moe.edu.cn/tiyuyishu/gfjiaoyu/2.htm
新華網網頁:http://www.xinhuanet.com
林哲夫,《全民國防與國家安全》,(台北,前衛出版社,2002年12月)。
中華民國國防部:http://www.mnd.gov.tw/
政治大學網頁:http://www.nccu.edu.tw/
軍事新聞網頁:http://news.gpwb.gov.tw/subpage.asp
教育部軍訓處網頁:http://www.edu.tw/military/index.htm
二、外文部分
Chen, Edward I-hsin,“U.S. AND TAIWAN’S RESPONSES TO CHINA’S ROLE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in Security And Development Challenges In The Asia-Pacific Region Amidst A Changing Environment,(The Asia Foundation In Taiwan,2002),100。
Moller, Bjorn,Security,Arms Control And Defence Restructuring In East Asia(Copenhagen Peace Research Institute,1998)。
Sharp Gene,Civilian-Based Defense(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Oxford,1990)。
林哲夫,《新時代小國的防衛策略》,(台北,前衛出版社,2001年9月)。
林逸,《社會科學概論》,(台北,五南出版社,1977年10月)。
夏功權,《現代國防戰略》,(台北,中華戰略學會,2001年12月)。
徐博東,《大國格局變動中的兩岸關係》,(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8年3月)。
郝翔,《國防教育概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年7月)。
國防部主編,《中華民國81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1992年12月)。
國防部主編,《中華民國93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2004年12月)。
國防部主編,《中華民國95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2006年8月)。
國防部主編,《中華民國97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2008年5月)。
國防部主編,《中華民國98年「四年期國防總檢討」》(台北:國防部,2009年3月)。
國家安全會議主編,《2006國家安全報告》(台北:國家安全會議,2008年3月)。
張力、李新峰,《國防教育》,(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2007年2月)。
張大杰,《高中級幹部國防教育讀本》,(北京,解放軍出版社,1997年1月)。
張正明,《軍事理論與技能教程》,(西安,西安交通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
張明慶,《軍事社會學》,(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9月)。
張金鑑,《行政學研究》,(台北,商務出版社,1970年)。
張建邦,《跨世紀國家安全戰略》,(台北,麥田出版社,1998年1月31日)。
郭岳,《兩岸關係展望》,(台北,永然文化出版社,1993年4月)。
陳式平,《國防教育效能》,(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出版社,1986年4月)。
陳式平,《國防教育概論》,(台北,黎明文化事業出版社,1986年4月)。
喬良、王湘穗,《超限戰》,(北京,解放軍文藝出版社,2000年6月)。
曾章瑞,《全民國防概論》,(台北,國立空中大學,2006年6月)。
馮井紅,《軍事理論教程》,(成都,四川大學出版社,2006年8月)。
楊思偉,《當代比較教育研究的趨勢》,(台北,師苑出版社,1996年3月)。
雷劍彩、賴曉樺,《軍事理論讀本》,(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
齊俊橋、王萬軍,《高等學校國防教育教程》,(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7年8月)。
劉榮傳,《大學軍訓第一冊》,(台中,宇陞文化出版社,2005年3月)。
劉精松、王祖訓,《跨世紀的國防建設教程》,(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1年7月)。
劉劍、趙良淵,《普通高等學校軍事教程》,(北京,國防工業出版社,2008年7月)。
歐用生,《質的研究》,(台北,師大書苑出版社,1989年2月)。
編委會,《軍事理論教程》,(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5月)。
羅慶生、李志誠,《國防安全》,(台北,華揚文教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3月)。
嚴玉明、呂家興,《高校國防教育理論與實踐》,(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2008年6月)。
(二)期刊
王秀華,〈對改進中小學國防教育〉,《國防》,第5期(2002年4月)。
江迅,〈胡錦濤擬撤對台導彈內情〉,《亞洲週刊》,23卷2期(2009年1月11日)。
吳朝富,〈領袖 蔣公之建軍思想〉,收錄《先總統 蔣公百年誕辰紀念專輯》,卷14。
李天明,〈當前國防教育的缺失與對策〉,《中國民兵》,第1期(2009年)。
李安景,〈兩岸軍事衝突與展望〉,《前瞻兩岸關係發展的趨勢》,(台北,國防大學戰略研究所出版,2007年12月)。
李秀勤,〈高等院校國防教育初探〉,《平原大學》,(2007年10月)。
夏保國、任宏權,〈略探我國普通高校國防教育發展失衡現象〉,《科技信息》,(2007年5月)。
馬文婷、蔣琳,〈對普通高校國防教育的現狀分析與對策研究〉,《東南大學》,(2008年3月)。
張延廷,〈當前中共對台戰略之研究〉,《空軍月刊》,(台北,國防部軍備局,2009年2月)。
張銘清,〈緊緊抓住來之不易的歷史機遇〉,《中國評論》,(香港,中國評論文化有限公司,2009年1月1日)。
梁仕新,〈加強國防教育基地建設促進高校國防開展〉,《中國科技信息》,12期,(2005年6月)。
盛昌明,〈關於軍事課教學中的幾點思考〉,《銅陵學院學報》,第5期(2008年)。
黃引珊,〈2008年中共軍力概況〉,《國防譯粹》,36卷5期,(2009年5月)。
黃卓,〈發展高校國防教育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探討〉,《湖南財經高等專科學校學報》,第24卷114期(2008年8月)。
黃財官,〈中共與我國防教育之比較研究〉,《國防雜誌》,21卷6期,(2006年10月)。
萬延泰,〈認識動員〉,《大學軍訓第一冊》,(宇陞文化國際行銷有限公司,2005年3月)。
蔡海璋、程曦華、程芬蘭,〈美、俄、中共全民國防教育之比較〉,《國防雜誌》,23卷5期(2008年7月4日)。
蕭朝琴,〈兩岸國防政策比較初探〉,《國防雜誌》,(第23卷第2期,2008年4月)。
龔彥忠,〈關於我國普通高校國防教育的現狀與思考〉,《中國電力教育》,總第124期(2008年11月)。
(三)論文
王高成、羅慶生,〈從中共三戰威脅探討我國全民國防教育之具體實踐〉,《96年全民國防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2007年10月)。
王偉建、陳顥,〈全民國防教育在大學校院落實的教學策略探討〉,第三屆全民國防教育學術研討會,東吳大學主辦,2008年10月2日。
周玄明,〈中共高等學校國防教育實施現況之研究〉,《96年全民國防教育全國大專院校論文甄選》,2007年11月。
周茂林,〈中華民國國防與軍事轉型〉,《國防大學政戰學院亞太政治情勢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防大學政戰學院,2008年6月18日)。
邱伯浩,〈我國全民國防教育政策內涵探討〉,《97年全民國防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防大學,2008年9月)。
施政峰,〈全民國防教育的突破與挑戰〉,《96年全民國防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2007年10月)。
郭春龍,〈全民國防教育之定位、現況與發展建議〉,第三屆全民國防教育學術研討會,東吳大學主辦,2008年10月2日,頁1。
陳子平,〈全民國防意涵演進與國家安全〉,《全民國防與國家安全之剖析》,(台北,國防大學,2008年8月)。
陳子平,〈從中共三戰威脅探討我國全民國防教育之具體實踐〉,《96年全民國防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2007年10月)。
陳東波,〈我國全民國防教育的定位與理論基礎〉,《97年全民國防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防大學,2008年9月)。
陳津萍,〈中共「國防教育」發展之探究〉,《全民國防與國家安全之剖析》,(台北,國防大學,2008年8月)。
陳偉華,〈臺海兩岸衝突預防窒礙因素與因應之道〉,《廿一世紀初台海安全與衝突預防》,(台北,國防大學,2002年4月)。
彭錦珍,〈雙贏或零和?台海新情勢兩岸互信機制之建立〉,《國防大學政戰學院亞太政治情勢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防大學政戰學院,2008年6月18日)。
張哲愷,〈全民國防教育法理論初探〉,《96年全民國防教育全國大專院校論文甄選》,2007年11月。
黃財官,〈兩岸國防教育政策之比較研究〉,《96年全民國防教育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防部總政治作戰局,2007年10月)。
黃筱薌,〈全民國防與戢略心戰:兩岸交流的背後〉,《國防大學政戰學院亞太政治情勢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國防大學政戰學院,2008年6月18日)。
劉鎮燈,〈新安全觀下兩岸全民國防教育之比較研究〉,(中興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蔡國堂,〈他國與我國實施全民國防教育之研究〉,《全民國防與國家安全之剖析》,(台北,國防大學,2008年8月)。
蕭全政,〈臺灣威權體制轉型中的國家機關與民間社會〉,收錄《威權體制的變遷解嚴後的臺灣》,中央研究院臺灣研究推動委員會主編(台北,中央研究院臺灣史研究所籌備處,2001年1月)。
賴岳謙、韓建慧,〈全民國防教育之定位、現況與發展建議〉,第三屆全民國防教育學術研討會,東吳大學主辦,2008年10月2日。
羅慶生,〈中國大陸高等學校國防教育的實踐-以蘇州大學為例〉,第三屆全民國防教育學術研討會,東吳大學主辦,民國2008年10月2日。
(四)報紙
人民日報,2001年7月14日,5版。
〈建立全民共識支持國防建設〉,《青年日報》,2007年8月9日,版7。
林奕成,〈提升防衛力量因應中共威脅〉,《青年日報》,2007年11月16日,版7。
汪毓瑋,〈提升防衛動員能量落實全民國防理念〉,《青年日報》,2007年11月19日,版2。
吳建德,〈軍民雙向溝通凝聚國防共識〉,《青年日報》,2008年2月19日,版7。
施澤淵,〈全民國防紮根國家安全更添保障〉,《青年日報》,2008年7月11日,版7。
黃鐘立,〈全民國防植基於生命共同體信念〉,《青年日報》,2008年7月18日,版4。
吳冠輝,〈強固全民國防展現國家總體戰力〉,《青年日報》,2008年8月29日,7版。
余景文,〈兩岸外交休兵開創雙贏新願景〉,《青年日報》,2008年9月4日,版7。
林冠佑,〈追求兩岸和平必先厚植國防實力〉,《青年日報》,2008年9月11日,版7。
〈強化建軍備戰建構堅實國防奠定兩岸和平穩定基礎〉,《青年日報》,2008年9月23日,版2。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96981004
9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00106044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115 BHTML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