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165
題名: 台灣節目製作業商品化歷程分析:一個批判政治經濟學的考察
The Commodification of TV Program Producer in Taiwan-from an Critical Political-Economy Perspective
作者: 張時健
Chen, Chang-Shih
貢獻者: 曾國峰
張時健
Chen, Chang-Shih
關鍵詞: 批判的傳播政治經濟學
商品化
電視產業
節目製作業
節目廣告化
critical political economy
commodification
TV industry
TV programmer production industry
advertised programmers
日期: 2004
上傳時間: 17-Sep-2009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討台灣電視產業中,商品為何、商品的特性、商品的生產過程,以及與生產結構間的對應關係。本研究採行批判的傳播政治經濟學視野,對台灣四十餘年來的電視事業進行考察。研究結果指出,電視事業中的商品,首要應為節目本身,而台灣的電視節目的首要消費者,是廣告業主而不是觀眾。同時因為國民黨時期無線三台特殊的經營體制,形塑本地節目製作業的特性:規模小、業務人員為公司主要人力。導致台灣節目的廉價化與廣告化,不論在三台寡占市場時期,或衛星電視頻道百家爭鳴時期,皆是如此。
My objective is to find out the commodity in TV industry in Taiwan, and figure ou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commodity, the production process,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commodity and the production structure. Therefore, I studied the TV production process in Taiwan for 40 years from an critical political-economy perspective. At the end, I figure out that the commodity in TV industry is programmers, and the very first consumer of this commodity is advertisers rather than audiences. Because of the special operate model of three main TV broadcasters protected by KMT, TV program producers are small and poor, and they spend too much time in maintain the relationship with advertisers and TV managers. After all, TV program in Taiwan looks like advertisement and the quality of it is low end. No matter the market is monopolized by the three main broadcasters, or opened for hundred of satellite channels, the circumstance are all the same.
參考文獻: 一.報紙與雜誌
民生報,1989.03.25,10版。〈綜藝戲劇 製作人 易有跨台雄心:站穩腳步後再開疆闢土 今年特別多〉。
民生報,1989.10.12,12版。〈電視快餐 電視台求才 轉向「強勢班底」〉。
民生報,1990.05.11,10版。〈瓊瑤“搬家”有後遺症 中視製作人情緒反彈〉。
民生報,1991.01.10,9版。 〈前腳想走 後腳被困 蘇明明疲於“原地踏步”〉。
民生報,1991.11.21,12版。〈拆帳話題 搬上檯面 武士嵩邀綜藝節目製作人餐敘〉。
民生報,1992.04.11,12版。〈《幕後傳真》製作人身價知多少﹖瓊瑤125萬頂尖 楊佩佩110萬緊追在後〉。
民生報,1992.08.07,14版。〈製作費少得可憐 不\"增闢財源\" 難為無米之炊 治本應針對\"貧血\"下藥 〉。
民生報,1993.03.04,11版。〈經費有限 加上藝人不是自由身 衛視自製綜藝還得披荊斬棘〉。
民生報,1993.03.12,10版。〈電視台選企畫案被指黑箱作業 新聞局決促三台公開流程〉。
民生報,2003.05.06,A11版。〈拍優質電視劇 有補助〉。
民生報,2003.06.29,C5版。〈鄭文華:電視劇都是垃圾〉。
動腦,2000.03。〈電視媒體惡性競爭 CPRP是罪魁禍首?〉,頁138- 40。
動腦,2003.10。〈保證CPRP的始作俑者 梁富廣說他錯了!〉,頁18- 9。
經濟日報,1991.05.11,7版。〈媒體集中購買新手法受重視〉。
經濟日報,1993.12.27,15版。〈衛星電視搶廣告出奇制勝〉。
經濟日報,1994.04.18,15版。〈衛星電視推出新型企業廣告〉。
經濟日報,2002.10.07,27版。〈檔次購買銷售機制掀起漣漪〉。
遠見雜誌,1987,四月號。〈面對三台掌舵人〉。,頁37– 51。
廣告雜誌,2002.08。〈CPRP或檔次購買?媒體代理商有話要說〉,頁10。
廣播與電視 (1969)〈廣告市場產生新的競爭局面〉。《廣播與電視》,第十二期,頁60-1。
聯合晚報,1993.02.19,15版。〈三個基督徒總統〉。
聯合晚報,1995.04.24,15版。〈電視廣告 廣告電視〉。
聯合晚報,1999.01.06,10版。
聯合晚報,2003.06.30,5版。〈東森媒體變天 王令麟卸任 去年虧損 27億 股東不滿 新加坡梁家鏘出任董事長〉。
聯合報,1990.12.23,28版。〈三台明爭暗鬥-雪珂製作費創新天價〉。
聯合報,1991.03.07,26版。〈藝人與三台官司層出不窮〉。
聯合報,1991.09.30,20版。〈製作單位撈錢有道 想上螢幕就拿錢來〉。
聯合報,1992.08.07,22版。〈節目廣告化 縱容外製單位 三台不過丟面子〉。
聯合報,1992.10.29,22版。〈總統:請把觀眾當自己家人看待〉。
聯合報,1993.04.12,22版。〈張菲連導帶演,還和彭達分海外版權,創下藝人主持節目新紀錄〉。
聯合報,1993.05.07,22版。〈電視製作生態新象2 權利意識高漲 只賣播映權〉。
聯合報,1995.07.05,22版。〈綜藝王國之門 愈來愈窄〉。
聯合報,2001.10.30,26版。〈不景氣打敗收視冠軍 「綜藝有樂町」將停播〉。
聯合報,2002.08.09,11版。〈亂象皆因媒體起?言重了〉。
聯合報,2003.07.03,A5版。〈演戲誇張 有這麼嚴重嗎〉。
聯合報,2003.09.30,D2版。〈沈玉琳搞反動Who怕Who〉。
聯合報,2003.10.03,C2版。〈東森寬頻小股東要求減資還錢〉。
聯合報,2004.01.02,D6版。〈偶像劇置入性行銷 賣翻天〉。
聯合報,2004.02.28,B2版。〈瞭解媒體座談會 呼籲自律〉。
聯合報,2004.07.27,D3版。〈製作人:沒錢沒戲唱 「戰神」、「極速」、「鬥魚2」靠贊助提升品質 暫以不變應變〉。
二.中文書籍與期刊
丁穩勝 (2000) 《資本主義計件外包生產制:家庭代工、勞動控制與性別宰制意函的政治經濟學批判分析》。國立政治大學勞工研究所碩士論文。
中國電視公司 (1981)《中華民國電視事業的回顧與前瞻》。台北:中國電視公司。
中國電視公司 (2001)《中國電視公司八十九年.九十年頻率運用績效報告暨九十一.九十二年營運發展計劃》。台北:中國電視公司。
中華民國電視學會 (1986)《中華民國電視年鑑—民國七十三年至七十四年》。台北:中華民國電視學會。
中華民國廣告年鑑編纂委員會 (2001)〈「媒體計畫」的回顧與前瞻〉。《中華民國90年廣告年鑑》,頁107-111。
中華電視公司 (2001)《中華電視公司過去二年頻率運用績效報告及未來二年營運發展計畫》。台北:中華電視公司。
王振寰 (1993)〈廣播電視媒體的控制權〉。鄭瑞城等編著,《解構廣電媒體—建立廣電新秩序》。台北:澄社。頁75-128。
王菲林 (1998)〈電視.電視公司.演藝勞工〉。馮建三 編著,《大媒體》。台北:元尊文化。頁135- 56。
王德馨 (1989)〈回顧四十年—廣告大事紀〉。《中華民國廣告年鑑1988~1989》。台北: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頁97-110。
王韻儀 (1986)《我國電視戲劇節目製播過程中的影響因素分析》。台北: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台灣電視公司 (1982)《台視二十年》。台北:台灣電視公司。
台灣電視公司 (1992)《台視三十年》。台北:台灣電視公司。
台灣電視公司 (2002)《台視四十年》。台北:台灣電視。
朱元鴻 (2000)〈文化工業:因繁榮而即將作廢的類概念〉。《文化產業:文化生產的結構分析》,張苙雲主編。台北:遠流。頁11-45。
朱雲漢 (1992)〈寡占經濟與威權政治體制〉。蕭新煌 等著,《解剖台灣經濟:威權體制下的壟斷與剝削》。台北:前衛。頁139-60。
江述凡 (1997)〈意想不到的一種編劇構思法:輪盤賭 Roulette〉。《廣電人》,1997二月號,頁27-9。
行政院新聞局 (2003)《廣電政策白皮書》。台北:行政院新聞局。
何貽謀 (1964)〈電視節目的安排〉。《廣播、電視、電影》。台北: 新聞記者公會,頁121-71。
何貽謀 (1966)《電視節目製作》。台北:台北新聞記者公會。
何貽謀 (1981)〈十年來電視事業的發展〉。《中華民國七十年新聞年鑑》。台北:台北市新聞記者公會。頁105-32。
何貽謀 (2002)《台灣電視風雲錄》。台北:商務印書館。
余亞客 (1968)〈電視節目的開創〉。《廣播與電視》,第九期,頁45-9。
吳言 (1987)〈收視率可信嗎?〉。《廣播與電視》,第51期,頁80- 1。
吳東權 (1986)《螢光幕後》。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
吳祥寬 (2000)《政治、金權、線纜:台灣有線電視產業的政治經濟分析》。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萬萊 (1997)《台灣電視節目製作業之政治經濟分析》。台北:私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道一 (1968)《中廣四十年》。台北:中國廣播公司。
呂學正 (1986)《電視節目製作的組織研究:以綜藝節目「週末派」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乃翰 (1962)《廣播與電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宋瑛堂 (1994)《有線電視的人才荒》。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光輝 (2002)〈陣痛不斷的電視媒體—革命、衝擊與改變〉。《廣告雜誌》,第136期,頁86- 8。
李金銓 (1987)《傳播帝國主義》。台北:久大。
李國川 (1999)《台灣廣告市場「媒體集中購買」制度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瞻 (1971)〈我國電視節目內容之統計分析〉,《廣播與電視》,第十九、二十期,頁19-33。
李瞻 (1978)《我國電視系統與政策之研究》。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專題研究報告。
李瞻 (1979)〈我國電視系統與政策之研究〉。《廣播與電視》,第三十六期,頁 65-9。
李瞻 (1984)《電視》。台北:允晨。
李瞻 (1985)〈當前我國電視問題〉,收錄於李瞻等著,《當前電視的新課題》。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李瞻 (1987)《電視制度》。台北:三民書局。
周天翔 (1968)〈台灣電視公司的回顧與前瞻〉。《廣播與電視》,第八期。頁14-20。
林宜蓁 (2003)《收視率於廣告主、廣告代理商、媒體購買公司的電視媒體購買策略應用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秋夫 (1996)〈國內電視新聞採訪作業器材演變回憶錄〉。《廣電人》第十九期,頁48-9。
姜龍昭 (1973)〈電視連續劇的現在、過去、將來〉。《廣播與電視》,第二十四期,頁84-90。
姜龍昭 (1978)〈談電視劇的演變及突破〉。《廣播與電視》,第三十三期,頁99-102。
姜龍昭 (1981)〈電視劇的回顧與展望〉。《廣播與電視》第四十期,頁93-5。
姜龍昭 (1987)〈「電視編審」縱橫談〉。《廣播與電視》,第五十二期,頁6-13。
施俊吉 (2001)〈有線電視 無限爭執〉。《中國時報》,90.01.10,民意論壇。
洪鎌德 (2000)《人的解放:21世紀馬克思學說新探》。台北:揚智。
洪瓊娟 (1994)〈電視節目廣告化問題初探〉。《廣播與電視》,第一卷第三期,頁123-35。
紀效正 (1996)〈為建立更好的電視制度進言—從英國無線電視台之結構面看國內無線電視台之結構〉。《新聞局83-84年度研究報告彙編》,行政院新聞局。
唐琪珮 (2002)《影響台灣媒體代理商購買方式因素之研究》。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論文。
孫樸圓 (1992)〈銓敘部長、總統機要都在中視兼差—華視三大神祕「民股」總曝光〉。《財訊》,118期,頁69- 78。
徐祟溫 (1999)《阿圖色》。台北:東大。
徐鉅昌 (1970)〈電視台的組織與批判—中〉。《廣播與電視》,第十六期,頁 86-91。
徐鉅昌 (2001)《電視理論與實務》。台北:亞太
袁志業 (2002)〈理想的電視政策圓桌論壇發言記錄〉。《台灣電視四十年回顧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頁387- 92。
馬克思 (2002)《資本論》。北京:人民出版社。
馬克思與恩格思 (2002)《馬恩全集》。北京:人民出版社。
高世威 (2000)《電視戲劇節目製播流程之品質管制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平、郭耘、翁桂堂 (1988)〈電視演員制度問題之探討及因應改進辦法〉。《新聞局77 年度研究報告彙編》,行政院新聞局。
張正修 (1994)〈國內廣電法制之分析與批判:以「廣播電視法」、「公共電視法草案」為探討對象〉。江文渝 編《媒體改造與民主自由》。台北:前衛。頁213- 53。
張依雯 (2000)《解構台灣地區電視經營生態與收視率之關連》。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崇仁、黃建威 (1995)〈我國衛星電視管理之研究〉。《第二屆廣電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總集》。台北: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
張繼高 (1994)〈台灣電視有哪些問題?--探討電視生能的發展與未來〉。《第一屆廣電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總集》。台北: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
張繼高 (1995)《必須贏的人》。台北:九歌。。
梁世武、郭魯萍 (2001)〈收視率調查與電視廣告的販售〉。郭良文 編《台灣的廣告發展》。台北:學富。頁95-126。
梁淑麗 (2000)《協力外包制度下暫時性人力管理之分析-以中鋼公司及其協力廠商為例 》。高雄:國立中山大學人力資源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莫季雍 (2001)〈評估公共電視節目:以收視狀況分析衡量閱聽眾〉。《新視野─公共電視台的發展與未來研討會》引言論文。台北,公務人力發展中心。
莊千紅 (1991)〈電視企業文化的探討與塑造〉。《「邁向二十一世紀」電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華視文化。
莊春發 (1994)〈電視媒體市場的寡占〉。江文渝 編《媒體改造與自由民主》。台北:前衛。頁41- 66。
許聖梅 (1999)《挑戰不可能:再造中視CTV》。臺北:遠流。
野地見二 (1972)〈對於台灣電視事業現狀的觀感〉。《廣播與電視》,第二十二期,頁 61-2。
陳介玄 (1994)《協力網絡與生活結構-台灣中小企業社會的經濟分析》。台北:聯經。
陳介玄 (1998)《台灣產業的社會學研究》。台北:聯經。
陳宇卿 (2001)〈跨國廣告集團對廣告代理業的影響。郭良文 編《台灣的廣告發展》。台北:學富。頁27-59。
陳明輝 (2002)《台灣無線電視產業的政治經濟分析》。新竹:國立交通大學文化社會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炳宏 (1999)〈台灣有線電視產業 集團化趨勢研究:以和信與力霸企 業集團為例〉。《廣播與電視》,第14期,頁89-110。
陳炳宏 (2002)〈台灣電視產業組織與經營管理之變遷〉。《台灣電視四十年回顧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頁351- 78。
陳炳宏、王泰俐 (2003)〈媒介內容產製與流程管理〉。彭芸、關尚仁主編,《媒體經營管理》。台北:雙葉。
陳炳宏、鄭麗琪 (2003)〈臺灣電視產業市場結構與經營績效關係之研究〉。《新聞學研究》,第75期,頁37-71。
陳國智 (1987)〈對電視廣告計費制度之商榷〉。《廣播與電視》第五十二期,頁16-7。
陳清河 (1995)〈電視營銷體制之評估研究--以無線電視間接經營為例探討其利弊〉,《廣播與電視》,第2卷,第2期,頁31-56。
彭芸、王國樑等 (1997)《影視媒體產業(值)調查分析》。行政院新聞局綜合計畫處委託研究報告。
彭芸等 (1997)《我國媒體人才供需研究》。行政院新聞局委託研究報告。
游志郎 (1991)〈從媒體集中購買看媒體計畫理論的實現〉。《動腦》,第172期,頁27-8。
程宗明 (1999)〈「黨政軍退出三台」之後—從批判政治經濟學思考無線電視台制度的改造〉。《廣播與電視》,第13期,頁87-122。
程宗明 (2002)〈電視政策對制度型塑的回顧與前瞻〉。《台灣電視四十年回顧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pp.303-50。
馮建三 (1992a)〈廣告的符碼譯者導論〉。Jhally, S. 著, 馮建三 譯,《廣告的符碼》,頁5-26。
馮建三 (1992b)《文化、賄賂、脫衣秀:解讀資本主義的傳播符碼》。台北:時報。
馮建三 (1992c)《資訊、錢、權:媒體文化的政治經濟研究》。台北:時報。
馮建三 (1992d)〈再思考「傳播帝國主義再思考」〉,《當代》,十月,頁98-121。
馮建三 (1995)〈塑造台電視動向的非政治因素之初步考察(1962~1995),特別以衛星電視為例〉。《台灣近百年史研討會(1985-1995)論文》。
馮建三 (1998)《媒體工作者工作權問題的初步探討:特別以英美兩國的歷史經驗對照台灣的當代情境》。台北:行政院國科會專題研究報告。
馮建三 (2003)〈傳播政治經濟學在台灣的發展〉。《新聞學研究》,第七十五期,頁103-40。
馮建三 編著(1998)《大媒體》。台北:元尊文化。
黃仁 (1979)〈怎樣培養電視編劇人才〉。《廣播與電視》,第三十八期,頁 68-9。
黃新生 (1986)〈依附理論與台灣的經濟、電視發展〉,馬起華 (編) 《主義與傳播》。台北:黎明書局。頁143-168。
黃瑞祺 編著 (1997)《馬克思論現代性》。台北:巨流。
黃黎明 (1991)〈台灣電視節目品質提昇的瓶頸—獨立製作生存空間的省思〉。《「邁向二十一世紀」電視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華視文化。
楊士仁 (2003)〈東森媒體 商譽資產逾百億元 資產負債表奇特現象 會計師都跌破眼鏡〉。《Taiwan News總合周刊》,2003. 06. 12,頁30- 1。
楊仲揆 (1986)〈電視劇何去何從〉。《廣播與電視》第五十期,頁90-5。
楊孝濚 (1978)《電視與電視問題》。台北:東吳大學社會系社會研究中心。
楊孝濚 (1983)〈我國電視媒介的製作方向之探討—從一次系統性評估研究談起〉。《廣播與電視》第四十四期,頁41-3。
溫世光 (1983)《中國廣播電視發展史》。台北:三民。
漆敬堯 (1983)〈有誰知道電視節目收視率?〉。《東方雜誌》,17:1,頁13- 4。
管中祥 (1996)《我國有線電視發展歷程中的國角色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管中祥 (2003)《全球資本下地方文化的衰退與再生產—以新店地區有線電視地方頻道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研究所博士論文。
裴君著 (1971)〈市場變遷與廣告經營座談會發言紀錄〉。《廣播與電視》,第十九、二十合刊,頁9-10。
劉文龍 (1991)〈卅年來我國電視廣告經營之演進〉,《中華民國79年廣告年鑑》,台北: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頁52-61。
劉文龍 (1994)〈迎接多元電子媒體之來臨—兼談各媒體的發展及消長〉,《中華民國82年廣告年鑑》,台北: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頁69-81。
劉文龍 (2001)〈「電視環境與業務變遷」的回顧與前瞻〉,《中華民國90年廣告年鑑》,台北: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頁90-106。
劉幼琍 (1997)《多頻道電視與觀眾》。台北:時英。
劉先雲口述;遲景德、陳進金訪問紀錄(1995):《劉先雲先生訪談錄》。台北:國史館。
劉真口述;胡國台訪問、郭瑋瑋紀錄 (1986)《劉真先生訪問紀錄》。台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院。
劉漢軍 (1984)〈我國電視發展史〉,梅長齡 編《電視的原理與製作》。台北:黎明。頁5-18。
廣播與電視 (1972)〈電視節目廣告化問題漫談〉。第二十二期,頁 9-13。
蔣安國 (1995)〈亞太媒體中心與影視傳播法制之研究〉。收於《第二屆廣電學術與實務研討會論文總集》。台北: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
蔡秀玲 (2000)《無線電視台八點檔連續劇行銷研究》。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念中 (2003)〈電視節目與廣告管理〉。蔡念中、張宏源、莊克仁合著,《傳播媒介經營管理》。台北:亞太。
蔡念中等 (1995)《電視台外製外包制度研究報告》,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鄭瑞城 (1993)〈頻率與頻道資源之管理與配用〉。收於鄭瑞城等編著,《解構廣電媒體》。台北:澄社。
鄭陸霖 (2004)〈擁抱後工業的實踐想像〉。Block, Fred著,鄭陸霖、吳泉源校譯,《後工業機會—一個批判性的經濟社會學論述》。台北:群學,頁1 –28。
鄭禮忠 (2000)《「唯經濟論謬誤」扭曲下的收視戶抗爭:1999年台北市有線電視費率爭議的道德經濟分析》。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朝中 (2002)《廣告媒體產業知識特性之研究--以電視媒體企劃與購買為例》。台北: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蕭涵 (1968)〈六年來台灣電視公司節目瑣談〉。《廣播與電視》,第八期,頁21-39。
賴國洲 (1986)〈國內運用收視率資料的現況探討〉。《新聞學研究》,第39期,頁167- 94。
賴國洲主編 (1996)《電視從業人員培訓制度研究》。台北:電視文化研究委員會。
應未遲 (1979)〈我看電視〉。《廣播與電視》,第三十八期,頁 79- 81。
戴伯芬 (2000)《媒體產業的全球地方形構-台灣有線電視的政治經濟學分析》。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薛榮英 (1995)〈台灣媒體企畫之回與未來〉,《中華民國83年廣告年鑑》,台北:台北市廣告代理商業同業公會,頁46-50。
謝國雄 (1989)〈外包制度-比較歷史的回顧〉,《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2卷,第1期。
謝國雄 (1997)《純勞動》。台北: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
謝鵬雄 (1979)〈電子攝影機製作節目甘苦談〉。《廣播與電視》,第三十五期,頁 112-3。
謝鵬雄 (1991)《漫談世紀的媒體文化》,台北:行政院文建會。
鍾蔚文、黃新生、林東泰、曠湘霞 (1988)〈台灣地區節目供應事業調查評估研究報告〉,《新聞局77 年度研究報告彙編》,行政院新聞局。
顏伯勤 (1987)《二十五年來台灣廣告量研究》。台北:中央日報出版部。
顏伯勤 (1990)《廣告學》。台北:三民。
魏宏展 (2000)《收視質與廣告媒體企畫之應用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廣告研究所碩士論文。
關尚仁 (1993)〈從電台評鑑看民營廣播生態之探索性研究〉,收錄在《廣電與電視》,第二期。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廣播電視學系。
關尚仁 (1994)〈台灣地區廣播電視教育之回顧、現況與前瞻〉。《廣播與電視,第一卷第四期,頁89-106。
關尚仁 (1999)〈廣電節目品質管理研究〉,《廣播與電視》,第14期: pp.1- 24。
關尚仁等 (1994)《電視事業節目品質管理研究報告》。台北:文化總會電研會。
三.英文書籍與期刊(含譯作)
Arriaga, P. (1984) ‘On advertising. A Marxist critique.’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no.6, pp.53-64.
Baran, P. A., P. M. Sweezy (1966) Monopoly capital : an essay on the American economic and social order, New York : Monthly Review Press.
Barret, R. E. 著,張苾蕪 譯 (1999)〈在台灣問題上美國國家政權的自主性與內部意見分歧〉,Winckler E. A. and Greenhalgh S.(ed.) 張苾蕪 譯《台灣政治經濟學諸論辯析》。台北:人間。頁165-88。
Bell, D. 著,張瑞猛 等譯 (1989)〈經濟論壇上的模型與實體〉。Bell, D. and I. Kristol著,張瑞猛 等譯《現代經濟理論危機》。台北:遠流,頁73-128。
Braudel, F.著,楊起 譯 (1994)《資本主義的動力》。香港:牛津。
Braverman, H., 佚名 譯 (1977)《勞動與壟斷資本》。台北:谷風。
Brown, A. (1986) Commercial Media in Australia: Economics,Ownership, Technology and Regulation, St. Lucia: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
Burawoy, M. (1979) Manufacturing Consent-Changs in the Labor Process under Monopoly Capitalism.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allinicos, A., 簡守邦 譯 (2000)《社會學理論思想的流變》。台北:韋伯。
Caves, Richard E. 著,仲曉玲與徐子超 譯 (2003)《文化創意產業—以契約達成藝術與商業的媒合》。台北:典藏藝術家庭公司。
Chanan, M. (1980) ‘Labour power and aesthetic labour in film and television in Britain’,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no.2, pp.117- 37.
Curran, J., Seaton, J.著, 魏玓、劉昌德 譯,2001,《有權無責:英國的報紙與廣電媒體》。台北:國立編譯館。
Davis, Howard and Richard Scase (2000) Managing Creativity. Buckingham and Philadelphia: Open University Press.
DiMaggio, Paul (1977) ’Market structure, the creative process and popular culture: towards an organizational reinterpretation of mass-culture theory’, Journal of Popular Culture, 11: 436-52
Elliott, P. (1977) ‘Media Organisations and Occupations: an overview’, in J. Curran et al. (eds), Mass communication and Society, London: Edward Arnold, Pp. 142-73.
Galbraith, J. K. 著,譚天 譯 (1997)《新工業國:企業經營者如何左右經濟與政治大局》。台北:智庫。
Garnham, N. (1990) Capitalism and Communication: Global Culture and the Economics of Information.,London: Sage.
Giddens, A.著, 簡惠美 譯 (1994)《資本主義與現代社會理論:馬克思.涂爾幹.韋伯》。台北:遠流。
Golding, P and G. Murdock著,莊麗莉 譯 (1995)〈文化、傳播與政治經濟學〉。《當代》,第114期。頁32-51。
Heilbroner, R and W. Milberg (1995) The Crisis of Vision in Modern Economic Thought. NY: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Hesmondhalgh, D. (2002) The Cultural Industries. London: Sage.
Higgins, C. and P. Moss (1982) Sounds Real: Radio in Everyday Life, St lucia: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Press.
Hobsbawm, E.著, 張曉華 等譯 (1997)《資本的年代》。台北:麥田。
Hobsbawm, E.著, 黃煜文 譯 (2002)《論歷史》。台北:麥田。
Horkheimer, Max. and T. Adorno著,渠敬東與曹衛東 譯 (2003)《啟蒙辯證法:哲學斷片》。上海:人民出版社。
Jhally, S. and B. Livant (1986) ‘ Watching as working: the valorization of audience consciousnes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vol. 36, no.3, pp. 124-43.
Jhally, S. 著, 馮建三 譯 (1992)《廣告的符碼》。台北:遠流。
Livant, B. (1979) ‘The audience commodity. On the “Blindspot” debate.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Theory. Vol. 3, no. 1, pp. 91-106.
Marcuse, Herbert 著, 劉繼譯 (2001)《單向度的人—發達工業社會意識形態研究》。台北:桂冠。
Maxwell, R. (1991) ‘The image is gold: value, the audience commodity, and fetishism.’ Journal of Film and Video, vol. 43, no1-2, pp. 29-45.
Meehan, E.著, 顧玉珍譯 (1995)〈商品閱聽人與真正的閱聽人:一場盲點論戰〉。《當代》,第114期。頁18-31。
Meehan, Eileen (1984) ‘Ratings and the Institutional Approach: A Third Answer to the Commodity Question’ ,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Jun. 1984: Pp.216-225.
Meige, B. (1987) ‘The logics at work in the new cultural industries.’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vol. 9, pp.273-89.
Miege, B. (1989) The Capitalization of Cultural Production, New York : International General.
Miller, T., Govil, N., Mcmuria J.and Maxwell R.,著,馮建三 譯 (2003)《全球好萊塢》。台北:巨流。
Mises. Ludwig Von 著,梁小民譯 (2001)《經濟學的認識論問題》。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
Mosco, Vincent著, 馮建三與程宗明 譯 (1998)《傳播政治經濟學—再思考與再更新》。台北:五南。
Murdock, G.., 1992, "Blindspots about Western Marxism`, 馮建三譯,見《島嶼邊緣》第4期,頁34-48。
Padioleau Jean G.. (1987) ‘The management of communications’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Vol. 9, Pp. 291-300.
Picard, R.著,馮建三 譯 (1994)《媒介經濟學》。台北:遠流。
Polanyi, K. 著,渠敬東 譯 (2000)〈經濟:制度化的過程〉。許寶強 渠敬東選編,《反市場的資本主義》。香港:牛津。頁33-62。
Robins, K. and F. Webster (1987) ‘Cybernetic Capitalism’ Mosco and Wasko,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formation., Madison: U of wisconsin P. pp.44-75.
Ryan, Bill (1991) Making Capital from Culture: The Corporate Form of Capitalist Cultural Production. New York: Walter de Gruyter.
Sahin, H. and J. P. Robinson (1980) ‘Beyond the realm of necessity: television and the colonization of leisure.’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no3, pp. 85-95.
Smith, Adam.著,謝宗林與李華夏 譯 (2000)《國富論》。台北:先覺。
Smythe, D. W. (1978) ‘Rejoinder to Graham Murdock’, Canadian Journal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Theory, vol. 2, no. 2, pp. 120-8.
Smythe, D. W. (1981) Dependency Road: Communications, Capitalism, Consciousness, and Canada. Norwood, N.J. : Ablex Pub.
Smythe,W.D.著 (1992)"Communications:Blindspot of Western Marxism`, 馮建三 譯,《島嶼邊緣》第4期,頁6- 33。
Streeter, T. (1994) ‘Selling the air: property and the politics of US commercial broadcasting.’ Media, Culture and Society., vol.16, pp.91-116.
Tunstall, Jeremy (1993) Television Producers. London: Routledge.
Williams, R.著, 馮建三 譯 (1992)《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台北:遠流。
Williams, Raymond (1980) Problems in Materialism and Culture. London: Verso.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廣播電視學研究所
90453006
9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04530062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53006201.pdf20.49 kBAdobe PDF2View/Open
53006202.pdf120.4 kBAdobe PDF2View/Open
53006203.pdf129.6 kBAdobe PDF2View/Open
53006204.pdf93.12 kBAdobe PDF2View/Open
53006205.pdf215.51 kBAdobe PDF2View/Open
53006206.pdf181.64 kBAdobe PDF2View/Open
53006207.pdf542.94 kBAdobe PDF2View/Open
53006208.pdf149.6 kBAdobe PDF2View/Open
53006209.pdf74.73 kBAdobe PDF2View/Open
53006210.pdf288.11 kBAdobe PDF2View/Open
53006211.pdf101.86 k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