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720
題名: 共黨國家二元領導體制之研究----蘇聯與中共個案分析
Dual Leadership Regime in Communist States - A Comparison of Former Soviet Union and the PRC
作者: 包淳亮
Pao, Chwenliang
貢獻者: 趙建民
Chao, Chien-min
包淳亮
Pao, Chwenliang
關鍵詞: 半總統制
江澤民
胡錦濤
集體領導
中共政治
後共轉型
Semi-Presidentialism
Jiang Zemin
Hu Jintao
Colletive Leadership
Chinese Politics
Post-Communist Transformation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17-Sep-2009
摘要: 共黨國家雖為一黨專政,但在最高領導層常形成具有二元領導的意涵的集體領導。二元領導體制是有兩位行政領導人的體制;由於二元領導體制符合許多政治狀況的需要,全世界有四分之一以上的國家採取二元領導體制,其中多為半總統制。本文認為東歐後共國家普遍形成半總統制的原因,在於共黨統治時期採取二元領導,以使統治菁英的集體領導得以鞏固。在此二元領導體制下,黨書記通常主管黨務、軍事,總理主管行政、經濟。\n本文的重點在於第三章第二、三節的分析。第二節首先從黨內權力制衡的需要分析,指出共黨國家在初期的強人政治或單一領導之後,制度的要求與交易上的精英集體的利益極大化,共同促成一種展現為國家與黨的領導人和行政領導人的分立的二元領導體制。其後從權力繼承制度化與幹部年輕化的重要性進行分析,指出共黨國家二元領導體制要走向成熟,必須破除領導職務終身制。\n在第三章第三節,本文引入國際政治學結構現實主義的觀點,強調權力結構的「二元」穩定性,同時分析共黨國家領導層的職務分配可能性,將之區分為單一領導、典型二元領導、非典型二元領導、多元領導等類型,並以蘇聯與中國大陸的政治菁英的職務分配作為範例加以介紹,說明典型二元領導是共黨國家領導體制的趨勢。\n在此分析之後,本文在第四章分析蘇聯的領導體制變化,在第五章分析中共的職務分配趨勢。本文結論認為,中共幹部年輕化的制度壓力,使中共現任軍委主席江澤民必須盡快退休,而依據本文對典型二元領導體制的建構與利弊分析,中共政治菁英的共識將是讓胡錦濤接任中央軍委主席職務。倘若中共政局果真如此發展,則中共的典型二元領導將進一步強化。此種趨勢的進一步發展,將使中共民主化後傾向於採取半總統制。
參考文獻: 中文著作
丁學良,共產主義後與中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刁田丁 等,中國機構改革的理論與實踐----機構改革調控機制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1999年)。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歷次全國代表大會中央全會重要文件選編(上)(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1998年)。
中共中央組織部組織局,入黨教材(北京:黨建讀物出版社,1994年)。
中共中央黨校《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實務》編寫組,黨政領導幹部選拔任用工作實務(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2002年)。
中島嶺雄,中國的悲劇(台北:中央日報,1990年)。
尹慶耀,蘇維埃帝國的消亡(台北:五南,民83)。
尹慶耀,蘇聯新憲法之剖析(台北:世界反共聯盟中華民國分會,民67)。
天兒慧,中國:蛻變中的社會主義大國(台北,月旦出版社,1994年)。
戈巴契夫(Mikhail Gorbachev),我的72小時(台北:時報文化,1991)。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王年一,何蜀,「1970年的廬山會議及毛澤東、林彪衝突之起源──在『設國家主席』之爭的背後」,當代中國研究(Princeton),2001年第1期,總第72期,<http://www.chinayj.net/StubArticle.asp?issue=010109&total=72>。
王長江,現代政黨執政規律研究(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2年)。
王紹光、胡鞍鋼,中國國家能力報告(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
王貴秀、石泰豐、侯少文,政治體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設(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8年)。
王嘉州,「菁英策略互動下的中共政治變遷(一九七六至一九九六年) 」,共黨問題研究(台北), 24卷8期,民87年8月,頁4-17。
王嘉州,「論『三個代表』與政治繼承」,中國事務(台北),2002年10月,總第10期,頁22-38。
王嘉州,理性選擇與制度變遷:中國大陸中央與地方政經關係類型分析(台北: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論文,20003年)。
王滬寧,民主政治(香港:三聯書店,1993年)。
以理,「中共『十五大』黨軍關係及其未來軍隊建設研析」,中共研究(台北),1997年12月,頁89-104。
包淳亮,「『全球化:中國與兩岸關係國際學術研討會』的一些會外話」,中國大陸研究教學通訊(台北),2001年10月,第46期,頁20-22。
包淳亮,「江核心的建立----職務分配模式的觀點」,中國事務(台北),2000年7月,第一期,頁92-108。
包淳亮,「江澤民在十六大全面退休的可能與挑戰」,共黨問題研究(台北),2000年10月,頁91-95。
包淳亮,「威權體制下的經濟發展與政治穩定--從吳玉山的綜合模型出發」,東亞季刊(台北), 33卷3期,民91年7月,頁43-60。
包淳亮,「從制度的觀點看中共十六大權力接班」,中國事務(台北),2001年10月,第6期,頁137-141。
包淳亮,「當代中共權力繼承的制度限制」,東亞季刊(台北),2002年春季,第33卷第1期,頁25-36。
包淳亮,「論中共權力接班的制度化----從十五大喬石退休談起」,東亞季刊(台北),民國90年夏季,第32卷第2期,頁75-92。
包淳亮,「蘇聯權力繼承史對中共研究的啟示」,共黨問題研究(台北),2001年6月,頁88-92。
北村 稔,「中國共產黨第十六全大會與接班人問題」,第廿九屆中、日「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台北:政治大學國關中心,民國91年)。
布隆戴爾(Jean Blondel),蔡嘉一譯,世界領袖----當代各國執政者的分析(台北:允晨,民75)。
布魯那(Georg Brunner),鄒忠科、黃松榮譯,比較政府論(台北:五南,民國84年)。
瓦茨(Kenneth Waltz),胡祖慶譯,國際政治體系理論解析(台北:五南出版社,1997年)。
田弘茂、朱雲漢編,江澤民的歷史考卷(台北:新新聞,2000年)。
申明民,「中國的代際政治」,當代中國研究(Princeton),2001年第4期(總第75期),<http://www.chinayj.net/StubArticle.asp?issue=010402&total=75>。
白萬祥,中共的過去現在與未來(台北:中國大陸月刊社,民72)。
石之瑜,大陸問題研究(台北:三民書局,民84)。
共黨問題研究叢書編輯委員會編,中共與民主政黨組織之比較(台北:司法行政部調查局,民國69年)。
多勃雷寧(Anatoly Dobrynin),蕭敏、王為等譯,信賴(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7年)。
托洛斯基(Leon Trotsky),簡文宜譯,被背叛的革命(台北:南方叢書,民76)。
朱新民,1978-1990中共政治體制改革研究(台北:永然文化,民80)。
朱鋒,《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釋義(上海:人民出版社,1993年)。
江山主編,共和國檔案----影響新中國歷史進程的100篇文章(北京:團結出版社,1997年)。
亨廷頓(Samuel P. Huntington),劉軍寧譯,第三波----20世紀後期民主化浪潮(上海:三聯書店,1998年)。
何頻,鄧小平之後的中國(台北:新新聞文化,1994年)。
何頻、高新,高幹檔案(台北:新新聞文化,1993年)。
吳仁傑,「中共加快幹部年輕化與部署第四代接班態勢」,中共研究(台北),三十四卷第九期,頁29-43。
吳玉山,「制度、結構與政治穩定」,政治學報(台北:中國政治學會),第32期,2001年12月,頁1-29。
吳玉山,共產世界的變遷------四個共黨政權的比較(台北:東大,民84)。
吳玉山,俄羅斯轉型1992~1999:一個政治經濟學的分析(台北:五南,民89)。
吳玉山,遠離社會主義------中國大陸、蘇聯和波蘭的經濟轉型(台北,正中,民85)。
吳玉山、林文程、江水平,後鄧時期對大陸及台灣的震盪(台北:國家發展文教基金會、業強出版社,1995年)。
吳安家,「中共『十四大』修改黨章的政治意涵」,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36卷第1期(民82年1月),頁5-13。
吳東野,「『半總統制』政府體系的理論與實際」,問題與研究(台北),第35卷第8期(民85年8月),頁37-49。
吳國光,逐鹿十五大(台北:遠景出版社,1997年)。
吳國光、王兆軍,鄧小平之後的中國----解析十大生死攸關的問題(台北:世界書局,1994年)。
吳稼祥,「江澤民非全退不可的八個理由----戲為總書記言後路」,開放雜誌(香港),2000年12月,頁17-19。
吳稼祥,頭對著牆----大國的民主化(台北:聯經,2001年)。
呂亞力,政治學(台北:三民書局,民國80年)。
李天民,華國鋒與華國鋒政權(台北:幼獅文化,民國70年)。
李丹陽,「從俄國的無產階級專政到中國的人民民主專政(下篇):中國的人民民主專政」,當代中國研究(Princeton),2001年第1期(總第72期),<http://www.chinayj.net/StubArticle.asp?issue=010108&total=72>。
李丹陽,「從俄國的無產階級專政到中國的人民民主專政」,當代中國研究(Princeton),1999年第4期(總第67期),< http://www.chinayj.net/StubArticle.asp?issue=990410&total=67#b5>。
李少民主編,大陸知識份子論政治、社會、經濟(台北:桂冠,1988年)。
李永全,俄國政黨史----權力金字塔的形成(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9年)。
李帕特(Arend Lijphart)編,蔡熊山等譯,新興民主國家的憲政選擇(台北:韋伯文化,1999年)。
李英明,鄧小平與後文革的中國大陸(台北:時報文化,1995年)。
李壽初,中國政府制度(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出版社,1997年)。
沙托利(Giovanni Sartori)雷飛龍譯,最新政黨與政黨制度(台北:韋伯文化,2003)。
沈大為,徐澤榮,趙紫陽崛起與陷落(香港:百姓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0年)。
汪學文,中共文化大革命史論(台北:政治大學國關中心,民78)。
邢廣程,蘇聯高層決策70年----從列寧到戈爾巴喬夫(第一至第五分冊)(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8年)。
佩特羅夫(Koytcho Petrov),葛志強、馬細譜等譯,戈爾巴喬夫現象------改革年代:蘇聯東歐與中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2001年)。
周陽山,「總統制、議會制、半總統制與政治穩定」,問題與研究(台北),第35卷第8期(民國85年8月),頁50-61。
林尚立,黨內民主----中國共產黨的理論和實踐(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2002年)。
林國忠,蘇聯黨軍關係之研究(1918-1964)(台北: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論文,民國76年)。
林興禮,中共領導階層權力轉移之研究(台北: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74)。
林繼文,「半總統制下的三角政治均衡」,「政治制度:理論與現實」學術研討會(台北:中央研究院,民87年6月25、26日),頁1-38。
林蘊暉、范守信、張弓,1949-1989年的中國------凱歌行進的時期(河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邱伯浩,中共政治權力繼承研究----「十一屆三中」至「十四大」(台北:中央警官學校警政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3年)。
金丁鈞,中共政治菁英與政治權力運作之研究----從「政治文化」觀點探討(台北: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論文,民國79年)。
芮斯塔(John S. Reshetar),趙先運譯,俄共簡史(台北:政工幹部學校,1965年)。
洪陸訓,「共黨國家的文武關係」,復興崗學報(台北),2002年. 9月,頁1-30。
洪朝輝,「論二十世紀中國的次強人與社會穩定」,當代中國研究(princeton),1994年第5期(總第44期),<http://www.chinayj.net/StubArticle.asp?issue=940503&total=44>。
胡偉,政府過程(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胡喬木,胡喬木回憶毛澤東(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胡繩,中國共產黨的七十年(簡本)(北京:中共黨史出版社,1992年)。
凌志軍,變化:1990年---2002年中國實錄(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徐斯勤,「新制度主義與當代中國政治研究:理論與應用之間對話的初步觀察」,政治學報(台北:中國政治學會),第32期,2001年12月,頁95-168。
徐斯儉,「中國大陸90年代之政治改革與制度變遷」,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4卷第2期,民國90年2月,頁1-27。
徐隆彬,赫魯曉夫執政史(濟南:山東大學出版社,2002年)。
浦興祖,當代中國政治制度(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3年)。
翁松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論文集(續集)(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87年)。
馬立誠、凌志軍,交鋒----當代中國三次思想解放實錄(北京:今日中國出版社,1998年)。
馬克思,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
高民政,中國政府與政治(濟南:黃河出版社,1993年)。
高朗,「評析威權轉型的總統權力」,美歐季刊(台北),第12卷第4期(民國86年冬),頁1-24。
國民大會秘書處,毛共整肅與匪幹多中心論(台北:國民大會秘書處,民57),頁140-141。
寇健文,「中共『幹部年輕化』與政治繼承」,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4卷第5期,2001年5月,頁1-17。
寇健文,「政治繼承與共黨政權結構穩定性的比較研究」,問題與研究(台北),2000年3月,頁57-73。
寇健文,「胡錦濤七一講話與江、胡兩人的權力態勢」,展望與探索(台北),2003年7月,頁1-4。
康照祥,中國權力遊戲(台北:宇河文化,2003年)。
康曉光,「中國:改革時代的政治發展與政治穩定」,當代中國研究(Princeton, N.J.),2002年秋,總第78期,頁29-59。
康曉光,「權力的轉移------1978∼1998年中國權力格局的變遷」,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2000年夏,總第30期,頁45-62。
張大雄,中共政治權力運作之研究(1978-1992)----中共政治衝突與權力繼承分析(台北: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0年)。
張立榮,中外行政制度比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2年)。
張立榮,論有中國特色的國家行政制度(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3年)。
張佑之,蘇聯領導人的權力轉移(台北: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論文,1974年6月)。
張祖樺,中國大陸政治改革與制度創新(台北:大屯出版社,民89年)。
張登及,冷戰後中共「大國外交」之研究----理論與實踐的分析(台北:政治大學東亞所博士論文,民91年)。
張靜,「政治社會學及其主要研究方向」,社會學研究(北京),1998年3月。網路上載於中國社會學<http://wash.t500.net>以及博訊網<http://www.boxun.com/sixiang/000226/3.htm>。
畢英賢主編,俄羅斯(台北:政治大學關係關係研究中心,民84)。
畢英賢編,蘇聯(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89年)。
許崇德,中國憲法(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4年)。
郭成偉,外國政體概要(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0年)。
郭定平,政黨與政府(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
郭瑞華,「後鄧小平時期的中共權力結構與繼承」,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0卷第9期,1994年9月,頁4-13。
郭錫碬,「『江核心』權力結構面臨挑戰」,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3卷第2期,1997年2月,頁4-15。
陳一諮,「中國發展和改革戰略的現實選擇:規範性分權」,當代中國研究(Princeton),1995年第2期(總第46-47期),<http://www.chinayj.net/StubArticle.asp?issue=951202&total=46-47>。
陳永生主編,變動中的國際環境與中國大陸的「江朱體制」(台北: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國88年)。
陳東曉,「意象在美國外交決策中的作用----以美國軍事干預科索沃為例」,現代國際關係(北京),2003年第8期,頁35-40。
陳柏秀,俄共中央權力結構與領導形態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東亞所碩士論文,民76)。
陳德昇,中共國務院機構改革之研究(1978-1998)--政府再造觀點(台北:永業,1999年)。
陸南泉、姜長斌主編,蘇聯劇變深層次原因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9年)。
陶儀芬,「『十六大』後大陸的經濟改革與政治繼承」,中國大陸研究(台北),2003年3-4月,頁27-40。
博爾金,李永全等譯,戈爾巴喬夫沉浮錄(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6年)。
普里馬科夫,焦廣田等譯,大政治年代(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年)。
景杉 主編,中國共產黨大辭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91年)。
費因索德(Merle Fainsod),劉光炎譯,蘇俄政制剖析(台北:中華文化,民45)。
馮紹雷,制度變遷與對外關係(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黃衛平,「中國大陸政治體制改革理論綜述」,中國社會科學季刊(香港),2000年春,總第29期,頁151-166。
廉希聖、王玉明編,人民代表知識大全(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年)。
楊中美,江澤民傳(台北:時報文化,1996年)。
楊宏山,當代中國政治關係(北京:經濟日報出版社,2002年)。
楊開煌,「中共『十六大』之接班與人事安排--內在邏輯之探討」,遠景基金會季刊(台北),2002年7月,頁103-135。
楊開煌,「中共新領導班子的對台政策之展望」,國家政策論壇(台北),第一卷第十期(2001年12月),<http://www.npf.org.tw/monthly/00110/theme-005.htm>。
葉自成,俄羅斯政府與政治(台北:揚智文化,1997年)。
董立文,「中共『十六大』人事的初步分析—令人困惑的後江時代與第四代」,展望2003年兩岸政經發展研討會(高雄:中山大學社會科學院,台灣智庫,行政院研考會,2002年12月1日),頁39-60。(網路資料可參: <http://www.taiwanthinktank.org/archives/pro03_02.pdf>)
資中筠 主編,冷眼向洋:百年風雲啟示錄(下卷)(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2000年)。
鄒讜,二十世紀中國政治(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雷德曼(Todd Landman),周志杰譯,比較政治的議題與途徑(台北:韋伯文化,2003年)。
福凱斯(Ben Fowkes),張金鑑譯,東歐共產主義的興衰(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
趙建民,「中共『十四大』的權力構想」,政治學報(台北),民國81年12月,頁241-259。
趙建民,「中共黨國體制下立法機關的制度化」,中國大陸研究(台北),2002年9月,頁87-112。
趙建民,「黨國體制下黨與立法機構關係的若干思考--中國大陸個案分析」,中國大陸研究(台北),1999年9月,頁13-25。
趙建民,「黨國體制下黨與立法機構關係的若干思考------中國大陸個案分析」,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2卷第9期,民國88年9月,頁13-26。
趙建民,當代中共政治分析(台北:五南,民86)。
趙建民、賴榮偉,「中共『黨的領導』原則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的運作」,中國大陸研究(台北),2000年8月,頁1-21。
趙春山,「中共政治體制沿革--問題與對策」,中共研究(台北),2000年6月,頁77-85。
趙春山,「論轉型階段的俄羅斯軍方角色」,東亞季刊(台北),1998年夏,第29卷第3期。
趙春山,蘇聯領導權力的轉移--從列寧到戈巴契夫(台北:桂冠,1990)。
齊墨 編,新權威主義----對中國大陸未來命運的論爭(台北,唐山出版社,1991年)。
劉少奇,劉少奇選集(上卷)(北京:新華,1983年)。
劉向文,俄國政府與政治(台北:五南,2002年)。
劉明哲,俄羅斯國家杜馬運作之研究:1993年12月---1996年6月(台北:淡江大學俄羅斯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6年12月)。
劉松福,中共最高領導制度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政治學系碩士論文,1999年6月)。
劉軍寧,「憲法修改與總統制」,英國國家廣播公司(BBC)網站,2003年11月12日,<http://news.bbc.co.uk/hi/chinese/china_news/newsid_3263000/32638031.stm>。
劉智峰,中國政治體制改革問題報告(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9)。
劉傳繼,越南國家機關在改革過程中的角色(台南: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德岡 仁,「後江澤民之中共----以接班人問題為中心」,第二十八屆中日「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東京:日本「大陸問題研究協會」與中華民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合辦,2001年3月25日至3月29日)。
熱西達(John S. Reshetar),殷海光譯,怎樣研究蘇俄(台北:桂冠,1990年)。
鄭永年,朱鎔基新政:中國改革的新模式(N.J., USA: Global publishing Co.Inc.(八方文化),1999年)。
鄭永年,江澤民的遺產----在守成和改革之間(N.J., USA: Global publishing Co.Inc.(八方文化),2002年)。
鄭永年,政治漸進主義(台北:吉弘資訊,民89)。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年)。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鄧偉志主編,變革社會中的政治穩定(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
魯競,「中共『依法治國』的歷史、理論與實踐分析--兼述中共黨法關係(上)」,中共研究(台北),1998年5月,頁57-68。
魯競,「中共中央領導機構人事佈局分析」,中共研究(台北),1997年11月,第31卷第11期,頁61-74。
魯競,「中共黨內領導體制改革走向分析」,中共研究(台北),1995年12月,第29卷第12期,頁28-39。
魯競,中共黨政研究論文集(下集)(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1999年)。
蕭全政,「兩種社會科學典範」,政治科學論叢(台北),第5期,民83年4月,頁59-85。
蕭寒,「江澤民在『十六大』的創史表演」,中共研究(台北),2002年11月,頁22-24。
諾斯(Douglass C. North),劉瑞華譯,制度、制度變遷與經濟成就(台北:時報文化,1994年)。
龍飛,「中共『九屆人大』對高層人事佈局之探討」,中共研究(台北) ,1998年4月,頁13-23。
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下卷)(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3年)。
薄一波,若干重大決策與事件的回顧(上卷)(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社,1991年)。
謝慶奎,當代中國政府(瀋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96年)。
韓麗,「中國立法的非正式性及其政治功能」,當代中國研究(Princeton),2002年第2期(總第77期),<http://www.chinayj.net/StubArticle.asp?issue=020206&total=77>。
顏國秉,中共憲法發展與演變----權利與權力的辯證(台北:博知文化,2001年)。
羅成徽,中國當代政治制度(廣東:中山大學出版社,1993年)。
羅斯金(Nichael G. Roskin),鄭又平等譯,各國政府與政治----比較的觀點(台北:韋伯文化,1999年)。
關海庭,20世紀中國政治發展史論(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關素卿,蘇俄黨政演變之評析(下)(台北:黎明文化,1983年)。
蘇紹智,「鄧小平時代中共政治體制改革的理論和實踐」,當代中國研究(Princeton),1999年第3期(總第66期),<http://www.chinayj.net/StubArticle.asp?issue=990305&total=66>。
外文著作
Ahdieh, Robert B. Russia’s Constitutional Revolution – Legal Consciousness and the Transition to Democracy, 1985-1996 (Pennsylvania: the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1997).
Bachman, David M. Bureaucracy, economy, and leadership in China : the institutional origins of the great leap forward (Cambridge;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1).
Barghoom, Frederick C. the USSR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66).
Baylis, Thomas A. “Presidents versus Prime Ministers – Shaping Executive Authority in East Europe,” World Politics, No. 48, April 1996, pp. 297-323.
Belloni, Frank P. and Dennis C. Beller ed. Faction Politics: Political Party and Fac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Santa Barbara, Col.: ABC-Clio, 1978).
Bialer, Seweryn. Stanlin’s Successors – Leadership, Stability, and Change in the Soviet Union (N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0).
Blondel, Jean. “Dual Leadership in the Contemporary World,” in Arend Lijphart ed., Parliamentary versus Presidential Govern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pp. 162-172.
Breslauer, George W. “Political Succession and the Soviet Policy Agenda,” Problems and Communism, May-June 1980, pp. 34-52.
Brooker, David C. “Founding Presidents of Soviet Successor States: A Comparative Study,” Demokratzatsiya – The Journal of Post-Soviet Democratization, vol. 12, no. 1, winter 2004, p. 134.
Brzezinski, Zbigniew. The Grand Failure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 1990).
Christiansen, Flemming and Shirin M. Rai. Chinese Politics and Society – An Introduction (Hertfordshire: Prentice Hall Europe, 1996).
Cocks, Paul, Robert V. Daniels and Nancy Whittier Heer ed. The Dynamics of Soviet Politic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6).
Cornell, Richard ed. The Soviet Political System (N.J.: Prentice-Hall, Inc., 1970).
Crawford, Beverly and Arend Lijphart. “Explaining Political and Economic Change in Post-Communist Eastern Europe,” Comparative Political Studies, vol. 28, no. 2, July 1995, pp. 171-199.
Dallin, Alexander and Thomas B. Larson ed. Soviet Politics since Khrushchev (N.J.: Prentice-Hall, Inc., 1968).
Dittmer, Lowell. “Chinese Informal Politics,” The China Journal, no. 34, July 1995, pp. 1-39.
Dittmer, Lowell. China Under Reform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94).
Duverger, Maurice. “A New Political System Model: Semi-presidential Government,” in Arend Lijphart ed., Parliamentary versus Presidential Govern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pp. 142-149.
Duverger, Maurice. “The Political System of the European Union,” European Journal of Political Research, vol. 31, January 1997, pp 137-146.
Elgie, Robert ed. Semi-Presidentialism in Europ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Feldbrugge, F. J. M. The Constitutions of the USSR and the Union Pepublics: Analysis, Texts, Reports (Alphen aan den Rijn, the Netherlands: Sijthoff & Noordhoff International Publisher, 1979).
Fisher, George. The Soviet System and Modern Society (N.Y.: Atherton Press, 1968).
Gilboy, George and Eric Heginbotham. “China’s Coming Transformation,” Foreign Affairs, vol. 80, no. 4, July/August, 2001, pp.26-39.
Gill, Graeme. The Collapse of a Single-Party System – The Disintegration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the Soviet Un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4).
Goldstein, Avery. From bandwagon to balance-of-power politics : structural constraints and politics in China, 1949-1978 (Stanford, Calif.: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1).
G&ouml;nen&ccedil;, Levent. Prospects for Constitutionalism in Post-Communist Countries (Hague, the Netherland: Kluwer Law International, 2002).
Guo, Sujian. “Democratic Transi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China and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Issues & Studies, vol. 34, no. 8, August 1998, pp. 63-101.
Hazan, Baruch A. From Brezhnev to Gorbachev – Infighting in the Kremlin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87).
Hazan, Baruch A. The East European Political System – Instruments of Power (Boulder: Westview Press, 1985).
Holmes, Leslie. Post-Communism: An Introduction (Durham, NC: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7).
Hough, Jerry F. and Merle Fainsod. How the Soviet Union Is Governed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9).
Huntington, Samuel P. Political Order in changing Society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8).
Ishiyama, John T. and Ryan Kennedy. “Superpresidentialism and Political Party Development in Russia, Ukraine, Armenia and Kyrgyzstan,” Europe-Asia Studies, Vol. 53, no, 8, Dec. 2001, pp. 1177-1191.
Kelley, Donald R. Soviet Politics From Brezhnev to Gorbachev (New York: Praeger Publishers, 1987).
Kostecki, Wojciech, Kataryna Zukrowska and Bogdan Goralczyk ed. Transformations of Post-Communist States (Palgrave Macmillan Press, 2000).
Kryshtanovskaya, Olga and Stephen White. “From Soviet Nomenklatura to Russian Elite,” Europe-Asia Studies, vol. 48, no. 5, July 1996, pp. 711-33.
Lam, Willy Wo-Lap. China After Deng Xiaoping (Singapore: Wiley, 1995).
Lane, David and Cameron Ross. The Transition from Communism to Capitalism (New York: St. Martin’s Press, 1999).
Li, Cheng and Lynn White. “The Six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Hu Gets What?” Asian Survey, vol. 43, no. 4, April 2003, pp. 553-597.
Li, Cheng and Lynn White. “The Thirteenth Central Committee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From Mobilizater to Managers,” Asian Survey, vol. 38, no. 4, April 1988, pp. 371-399.
Li, Cheng. “Jiang Zemin’s Successors: The Rise of the Forth Generation of Leaders in the PRC,” The China Quarterly, no. 161, March 2000, pp. 1-40.
Li, Cheng. China’s Leaders – The New Generation (Marylan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2001).
Lieberthal, Kenneth G. and David M. Lampton. Bureaucracy, Politics and Decision Making in Post-Mao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2).
Lieberthal, Kenneth G. Governing China: from revolution through reform (New York: W.W. Norton, 1995).
Lijphart, Arend ed. Parliamentary versus Presidential Government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2). White, Stephen, Alex Pravda and Zvi Gilelman ed. Developments in Soviet Politics (Hampshire: MacMillan Education Ltd., 1990).
Lin, Chia-lung. “Semi-Presidentialism and Constitutional Stability: Taiwan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paper presented in the Taiwan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annual conference (Taipei), Dec. 13-14, 1997, pp. 1-52.
Menon, Rajan and Daniel N. Nelson ed. Limits to Soviet Power (Lexington, Massachusetts: Lexington Books, 1989).
Nathan, Andrew J. and Bruce Gilley. China’s New Rulers: The Secret Files (London: Granta Publications, 2003).
Pye, Lucian W. “Factions and the Politics of Guanxi: Paradoxes in Chinese Administrative and Political Behaviour,” The China Journal, no.34, July 1995, pp. 35-53.
Pye, Lucian W. “Jiang Zemin’s Style of Rule: Go for Stability, Monopolize Power and Settle for Limited Effectiveness,” The China Journal, no.45, January 2001, pp.45-51.
Pye, Lucian W. The Dynamics of Chinese Politics (Cambridge: Oelgeschlager, Gunn and Hain, Publishers, Inc., 1981).
Reshetar, John S. Jr. The Soviet Polity – Government and Politics in the U.S.S.R. (New York: Dodd, Mead & Company, 1971).
Rigby, T. H., Archie Brown and Peter Reddaway ed. Authority, Power and Policy in the USSR (London: The MacMillan Press Ltd., 1983).
Roeder, Philip G. Red Sunset – The Failure of Soviet Politics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3).
Roper, Steven D. “Are All Semipresidential Regimes the Same? A Comparison of Premier-Presidential Regimes,”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 34, no. 3, April 2002, pp. 253-272.
Schwartz, Donald V. ed. Resolutions and Decisions of the Communist Party of the Soviet Union, Vol. 5, The Brezhnev Years 1964-1981 (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82).
Sedelius, Thomas. “Semi-Presidentialism in Post-Communist Countries - An Outline for Dissertation Project on Executive-Legislative Relations in Transitional Semi-presidential Countries,” paper for presentation at the XIIIth Nordic Political Science Association (NOPSA) Conference in Aalborg, August 15-17, 2002, < http://www.socsci.auc.dk/institut2/nopsa/arbejdsgruppe24/sedelius.pdf>.
Sharlet, Robert. Soviet Constitutional Crisis – From De-Stalinization to Disintegration (Armonk, N.Y.: M. E. Sharp Inc, 1992).
Shirk, Susan L. The Political Logic of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93).
Shugart, Matthew Soberg, and John M. Carey, Presidents and Assemblies: Constitutional Design and Electoral Dynamic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Shugart, Matthew Soberg. “Executive-Legislative relations in Post-Communist Europe,” Transition, vol. 2, no. 25, December 13, 1996, pp. 6-11.
Skocpol, Theda. State and Social Revolutions: A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France, Russia, and China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79).
Solnick, Steven L. Stealing the State – Control and Collapse in Soviet Institutions (Cambridge, Massachusett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98).
Steinmo, Sven, Kathleen Thelen and Frank Longstreth ed. Structuring Politics – Historical institutionalism in comparative analysi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2).
Taras, Ray. Post Communist President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7).
Taras, Raymond ed. Leadership Change in Communist States (Boston: Unwin Hyman, Ltd., 1989).
Teiwes, Frederick C. “Normal Politics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The China Journal, no.45, January 2001, pp.69-82.
Teiwes, Frederick C. “Politics at the ‘Core’: The Political Circumstances of Mao Zedong, Deng Xiaoping and Jiang Zemin,” China Information, vol. 15, no.1, January 2001, pp.1-65.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Russian Federation (Finnish Lawyers’ Publishing, 1994).
Unger, Aryeh L. Constitutional Development in the USSR – A Guide to the Soviet Constitutions (London: Methuen & Co. Ltd, 1981).
White, Gordon. “Democratization and Economic Reform in china,” The Australian Journal of Chinese Affairs, no. 31, January 1994, pp. 73-92.
White, Gordon. Riding the Tiger - The Politics of Economic Reform on Post-Mao China (Stanfor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3).
White, Stephen; Judy Batt and Paul G. Lewis ed. Developments in Central and East European Politics (Durham: Duke University Press, 1998).
Wu, Yu-Shan. “From Reform to Bureaucratic Stability in the PRC,” Issues & Studies (Taipei), vol. 33, no. 8, August 1997, pp. 81-104.
Xu, Xiang-lin. Bureaucratic Elite Transformation in Post-Mao China: The Policy Process of Nationwide Cadre Rejuvenation and Professionalization (Irvine: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95).
Yakovlev, Alexandre. The Bear that Wouldn’t Dance – Failed Atempts to Reform the Constitution of the Former Soviet Union (Canada: University of Manitoba, 1992).
Zang, Xiaowei. “Elite Formation and the Emergence of the Bureaucratic-Technocracy in Past-Mao China,” Asian Survey, vol. 24, no. 1, March 1991, pp. 114-123.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88260505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8260505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6050501.pdf10.23 kBAdobe PDF2View/Open
26050502.pdf11.75 kBAdobe PDF2View/Open
26050503.pdf10.41 kBAdobe PDF2View/Open
26050504.pdf14.21 kBAdobe PDF2View/Open
26050505.pdf332.45 kBAdobe PDF2View/Open
26050506.pdf254.44 kBAdobe PDF2View/Open
26050507.pdf315.09 kBAdobe PDF2View/Open
26050508.pdf432.49 kBAdobe PDF2View/Open
26050509.pdf397.82 kBAdobe PDF2View/Open
26050510.pdf30.44 kBAdobe PDF2View/Open
26050511.pdf59.84 k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