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751
題名: 人民幣匯率政策選擇因素之研究
作者: 曾喜炤
貢獻者: 魏艾
曾喜炤
關鍵詞: 人民幣
匯率政策
國際貿易
資本流動
貨幣政策
日期: 2005
上傳時間: 17-Sep-2009
摘要: 本文主要從國際貿易、資本流動與貨幣政策三個因素,分析中國貨幣當局對人民幣匯率政策的選擇行為。在國際貿易因素方面,人民幣匯率政策的選擇受到出口競爭力、產業結構調整與貿易夥伴壓力的影響;在資本流動因素方面,人民幣匯率政策的選擇受到資本開放程度的影響,而資本開放程度又與金融體制的市場化程度有關;在貨幣政策因素方面,人民幣匯率政策的選擇受到貨幣政策自主性,以及宏觀調控有效性的影響。\n本文研究發現,中國貨幣當局對人民幣匯率政策的選擇,是在制度轉型與結構調整的限制條件下,與出口貿易競爭力、資本自由流動和貨幣政策自主性三者之間相對重要性的權衡結果。在1994年至1997年期間,人民幣匯率政策選擇實質目標法,意即匯率政策服從於貿易政策,目的在增加出口競爭力與創造外匯收入。1997年至2005年前間,人民幣匯率政策選擇名目錨方法,意即匯率政策服從於穩定政策,目的在防範金融危機與總體經濟失衡,人民幣緊釘美元出現了「超穩定現象」。2005年以來,由於釘住美元的弊端與成本日益上升,包括人民幣低估造成出口高速成長所帶來的貿易夥伴促升壓力,資本管制效力下降造成熱錢流入所帶來的升值壓力,以及貨幣政策自主性下降造成宏觀調控效果不佳所帶來的升值壓力,中國貨幣當局調整了釘住美元的匯率政策,選擇了較具彈性的參考通貨籃的管理浮動匯率政策。不過,由於調整幅度不大,人民幣匯率的升值幅度在匯改初期相當有限,但從2006年5月以來升值幅度有稍微擴大的趨勢。展望未來,中國貨幣當局對於人民幣匯率將採取「緩中趨升」的政策,在此過程中,國際貿易、資本流動與貨幣政策三個因素仍將深深地影響人民幣匯率政策的選擇。
參考文獻: 中國人民銀行(1993),《中國人民銀行關於進一步改革外匯管理體制的公告》,中國人民銀行網站,1993年12月28日。
中國人民銀行(2005),《中國人民銀行關於完善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的公告》,中國人民銀行網站,2005年7月21日。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分析小組(2006),《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2005年第四季度》,中國人民銀行網站,2006年2月21日。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1998a),《存款準備金制度的理論與實踐》,北京:企業管理出版社。
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司(1998b),《金融調控方式的重大改革:取消國有商業銀行貸款限額控制學習材料》,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
中國國家統計局(2005),《關於我國國內生產總值歷史數據修訂結果的公告》,中國國家統計局網站,2005年12月20日。
王信、馬昀(2005),「單靠匯率變動不能有效地調整經常項目—中國貿易品、非貿易品相對價格的變化與經常項目調整」,《國際經濟評論》,第3-4期,頁1-8。
王國剛(2003),「直面資本帳戶開放的中國金融政策選擇」,王國剛主編,《資本帳戶開放與中國金融改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王智勇(2005),「從國際收支分析人民幣匯率變動」,《台灣經濟研究月刊》,第28卷第2期,頁87-93。
王磊、袁康(2003),「貨幣替代與中國貨幣政策獨立性分析」,《金融與保險》,第12期,頁38-41。
王曉春(2005),「中國資本帳戶開放程度研究」,《上海財經研究》,第5期。
北京大學中國經濟研究中心宏觀組(2000),《中國通貨緊縮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余維彬(2003),《匯率穩定政策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吳超林(2002),「宏觀調控的制度基礎與政策邊界分析:一個解釋中國宏觀調控政策效應的理論框架」,《中國社會科學》,第4期。
李若愚(2005),「央行被迫創新,外匯佔款加大使貨幣政策面臨尷尬」,《上海證券報》,1月26日,版A12。
李婧(2004),「解析人民幣釘住美元制」,余永定、何帆主編,《人民幣懸念:人民幣匯率的當前處境和未來改革》,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李揚(1999),《中國金融改革研究》,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
李揚、彭興韵(2005),「金融形勢和貨幣政策」,劉國光、王洛林與李京文主編,《中國經濟前景分析:2005年春季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慶雲、宋芳秀(2005),「中國外匯儲備的來源結構與政策啟示」,《金融與保險》,第3期,頁41-43。
沈中華(1999),「不可能的三頭馬車—金融風暴與新加坡」,《金融財務》,第2期,頁55-65。
汪小亞(2003),「利率政策與匯率政策」,楊堅白主編,《中國宏觀經濟政策選擇》,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周立群、伍志文(2005),「利率政策的有效性問題研究—兼論加息之爭」,《金融與保險》,第1期,頁58-65。
易綱(2000),「匯率制度的選擇」,《金融研究》,第9期。
易綱、湯炫(2001),「匯率制度角點解假設的一個理論基礎」,《金融研究》,第8期。
易憲容(2002),《透視變幻中的金融市場》,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林祖嘉(2005),《兩岸經貿與大陸經濟》,台北:天下遠見。
邱宏輝(2005),「中共面對人民幣升值壓力的困境」,《中共研究》,第39卷第7期,頁37-59。
金勞、李子奈(2005),「中國資本管制有效性分析」,《世界經濟》,第8期,頁22-31。
姜波克、傅浩、錢鋼(1999),《開放經濟下的政策搭配》,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范錦明(1999a),「穩中求進:中國大陸因應亞洲金融風暴的大原則」,《戰略與國際研究》,第1卷第2期,頁1-31。
范錦明(1999b),「亞洲金融風暴威脅下的港幣與人民幣」,《經濟前瞻》,頁52-57。
唐國興、徐劍剛(2003),《現代匯率理論及模型研究》,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
馬勇、高翔(2003),「現行匯率制度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制約」,《國際金融研究》,第9期,頁68-72。
高長(2005),「當前人民幣升值風波之解析」,《展望與探索》,第3卷第6期,頁1-4。
張延群(1998),「1998~1999年季度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劉國光、王洛林、李京文主編,《1999年中國:經濟形勢分析與預測》,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張斌、何帆(2005),「如何調整人民幣匯率政策:目標、方案和時機」,《國際經濟評論》,第3-4期,頁1-14。
張禮卿(2004),《資本帳戶開放與金融不穩定:基於發展中國家(地區)相關經驗的研究》,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曹鳳岐等(2003),《中國資本市場發展戰略》,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陳濤、王羽農(2003),「淺析熱錢流動對我國貨幣政策的影響」,《金融與保險》,第11期,頁67-68。
傅豐誠(2006),「中國經濟動向—通貨膨脹隱憂揮之不去」,《經濟前瞻》,第106期,頁15-18。
華爾街日報(2005),《中國財經現場》,台北:財訊出版社。
覃東海、何帆(2004),「誰在製造人民幣升值論」,余永定、何帆主編,《人民幣懸念:人民幣匯率的當前處境和未來改革》,北京:中國青年出版社。
黃瑞玲(2005),《匯率穩定機制—以釘住匯率制下的貨幣危機為視角》,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管濤(2003),「資本帳戶開放與中國外匯管理體制改革」,王國剛主編,《資本帳戶開放與中金融改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劉義聖(2002),《中國利率市場化改革論綱》,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蔡慧美、高長、陳元保(2005),「人民幣匯率的走向會是如何?」,《經濟前瞻》,第97期,頁58-65。
賴景昌(1993),《國際金融理論:基礎篇》,台北:茂昌圖書。
魏艾(2005),「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的影響與意涵」,《展望與探索》,第3卷第8期,頁1-4。
邊裕淵(2005),「人民幣均衡值之研究(下)」,《中共研究》,第39卷第1期,頁91-111。
嚴宗大(2002),「加入WTO對中國大陸金融業的影響」,《中央銀行季刊》,第24卷第2期,頁15-30。
蘇平貴(2003),「匯率制度選擇與貨幣政策效應分析:蒙代爾-弗萊明模型在我國的適用性、改進及應用」,《國際金融研究》,第5期,頁4-9。
Bakardzhieva, D. and B. Karmar (2005), “Economic trilemma and exchange rate management in Egypt,” Review of Middle East Economics and Finance, Vol.3,No.2, pp.91-114.
Ball, Laurence (1999), “Policy Rules for Open Economics,”in Monetary Policy Rules, ed. John B. Taylo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pp.127-156.
Bertola, G., and L. E. O. Svensson (1993), “ Stochastic Devaluation Risk and the Empirical Fit of Target-Zone Models,” Review of Economic Studies, 60, pp.689-712.
Bhagwati, Jagdish N. (1998), “The Capital Myth: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rade in Widgets and Dollars,” Foreign Affairs, May/June.
Calvo, G.A. and C.M. Reinhart (2000),“Fear of Floating,” NBER Working Paper,7993, Nov.
Clarida, R., J.Gali, and M.Gertler (1998), “Monetary Policy Rules in Practice: Some International Evidence,”European Economic Review, pp.33-67.
Corden, M. (1993), “Exchange Rate Policies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Economic Journal, No.103, pp. 198-207.
Eichengreen, B. J. and P. Masson (1998), “Exit Strategies: Policy Options for Countries Seeking Greater Exchange Rate Flexibility,” IMF Occasional Paper, 168.
Eichengreen, B.J. (1994), International Monetary Arrangements for the 21st Century, Brookings Institution Press.
Fleming, J.K. (1962), “Domestic Financial Policies under Fixed and under Floating Exchange Rates,” I MF Staff Papers, 9(3): 369-379.
Krugman, Paul (1999), The Return of Depression Economics, N.Y.: W.W. Norton & Company.
Krugman, Paul and M. Obstfeld (2003), International Economics:Theory and Policy, Boston: Pearson Education.
Mundell, R.A. (1963), “Capital Mobility and Stabilization Policy under Fixed and Flexible Exchange Rate,”Canadian 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29(4): 475-485.
Mundell, R.A. (1968),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New York: Macmillan.
Obsfeld, M. and K. Rogoff (1995), “ The Mirage of Fixed Exchange Rates,” Journal of Economic Perspective, Vol.9, No.4.
Rodrik, Dani (1998),“Trde Policy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Sub-Saharan Africa,” NBER Working Papers, 6562.
Summers, L. (2000),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Crises: Causes, Prevention, and Cures,“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90, No.2.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86260506
9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6260506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506101.pdf64.27 kBAdobe PDF2View/Open
506102.pdf69.59 kBAdobe PDF2View/Open
506103.pdf68.85 kBAdobe PDF2View/Open
506104.pdf74.8 kBAdobe PDF2View/Open
506105.pdf161.38 kBAdobe PDF2View/Open
506106.pdf199.64 kBAdobe PDF2View/Open
506107.pdf191.17 kBAdobe PDF2View/Open
506108.pdf300.08 kBAdobe PDF2View/Open
506109.pdf293.79 kBAdobe PDF2View/Open
506110.pdf118.99 kBAdobe PDF2View/Open
506111.pdf113.67 kBAdobe PDF2View/Open
506112.pdf157.3 k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