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3839
題名: 後冷戰中共外交政策之研究-以「北韓核武危機」為例
作者: 盧敬銘
貢獻者: 朱新民博士
盧敬銘
關鍵詞: 中共外交政策
和平崛起
北韓核武危機
三方會談
六方會談
日期: 2004
上傳時間: 17-Sep-2009
摘要: 中共自一九七八年戮力實施「經濟改革」以來,其在軍事、經濟等各方面的綜合國力已有大幅提昇之勢,並獲得了世界各國的極度重視與憂慮,致使近期有關「中國威脅論」或「中國即將崩潰」等各式論點已充斥於國際社會之間。而且在東亞地區存有「台海衝突」、「北韓核武危機」和「南沙群島主權爭議」等三個危機引爆點,都與中共有著密不可分的直接關係。其中北韓在後冷戰時期所引發的核武議題,已成為區域威脅的主要來源,近年來北韓飛彈的試射更使得威脅的影響遍及全球。在東亞地區的危機中首推北韓核武問題最難掌握,且危險程度也最高。因此北韓發展核武對東北亞地區的和平與安全無疑是一大挑戰,其目的就是要迫使美國進行雙邊會談,意圖藉此取得國際援助,以解決國內日益緊張的政治與經濟問題,並與美國簽訂《互不侵犯條約》,以解除因被稱為「邪惡軸心」而產生的潛在威脅。\n現階段中共在對外關係上仍是標榜「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並以靈活的外交策略,追求成為世界強權為目標。中共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標就是要維護國家的獨立和主權,努力為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創造一個長期的、良好的國際環境,以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因此為經濟發展創造有利的國際環境,仍然是中共目前國際戰略的中心目標,而且經濟發展也是中共現階段的主要任務。中共建政以來的外交政策兼具了持續性與變革性,特別強調「主權獨立」與「領土完整」的基本原則。\n北韓核武危機是當前亞太地區安全局勢中的重點。在相關強權和國際社會皆主張透過談判解決之努力下,局勢將得到緩和。台灣應支持朝鮮半島非核化,支持和平對話解決。尤其在中共積極從事北韓核武危機協商工作之際,台灣應慎防中共藉機將兩岸問題納入協商範疇,以作為對美國或國際間談判的交換籌碼,而損及台灣應有的利益。兩岸協商已中斷多年,緊張情勢已日益嚴峻。當我們身處危機的熱點中,如果仍不以安全與穩定為施政之最終考量,展現外交工作的彈性與靈活,則將斷送數十年來勤奮建設的經貿成果。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一、官方出版品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中華民國九十四年度兩岸關係之現況與未來發展報告》。民國93年8月。
國防部「國防報告書」編纂委員會。《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防部,民國91年7月。
國防部編印。《九十三年中共軍力報告書》。台北:國防部,民國93年8月15日。
楊志恆。〈鮑爾訪問東亞三國之意涵〉。行政院第2914次院會《大陸工作簡報》。台北:行政院陸委會,民國93年11月10日。
歐錫富。〈和平崛起的理論與戰略〉。行政院第2898次院會《大陸工作簡報》。台北:行政院陸委會,民國93年7月14日。
鄭偉靜摘譯。〈中共「新外交」的內部阻礙〉。《大陸工作簡報》。台北:行政院陸委會,民國93年10月13日。
二、專書
ROMU國際出版社。《閱讀世界紛爭地圖》(Reading the world disputing map),蕭志強譯。台北:世潮,民國92年。
丁中江。《戰略與世局》。台北:春秋雜誌社,民國75年8月。
丁永康。〈二十一世紀初東北亞國際政治新秩序:持續與變遷〉,收錄《新世紀亞太情勢與區域安全》,朱松柏主編,頁28-31。台北:政大國研中心,民國92年6月。
丁偉。〈「911」之後的朝鮮半島形勢及對中國安全的挑戰〉,收錄《東北亞發展的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集》,胡春惠、宋成有主編,頁10-11。台北:正中,民國92年5月。
大前研一。《中國,出租中》,許曉平譯。台北:天下雜誌,2002年。
中國軍控與裁軍協會編。《SIPRI年鑑:2003軍備、裁軍和國際安全》(SIPRI Year Book 2003: Armaments, Disarmament and International Security)。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4年4月。
日本防衛廳防衛研究所。《2001東亞戰略概觀》(East Asian Strategic Review 2001),曾清貴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局,民國90年10月。
毛思迪(Steven W. Mosher)。《中國:新霸權》,李威儀譯。台北:立緒文化,民國90年6月。
王友仁。《從美國戰略論冷戰後的東北亞危機:從朝鮮半島看當前台日美之戰略互動關係》。台北:中央研究院東北亞區域研究,民國90年2月。
王良能。《中共崛起的國際戰略環境》。台北:唐山出版社,民國89年2月。
古德斯坦(Joshua S. Goldstein)。《國際關係》(International Relations),第四版,歐信宏、胡祖慶譯。台北:五南,2003年7月。
布里辛斯基(Zbigniew Brzezinski),《大棋盤》(The Grand Chessboard),林添貴譯。台北:立緒文化,民國87年4月。
白禮博(Richard Bernstein)、孟儒(Ross H. Munro)。《即將到來的中美衝突》(The Coming Conflict with China),許綬南譯。台北:麥田出版,民國86年。
皮爾森(Frederic S. Pearson)、羅徹斯特(J. Martin Rochester)。《國際關係》(Original: International Relations),第三版,胡祖慶譯。台北:五南,2002年10月。
朱松柏。〈北韓發展核武與東亞區域安全〉,收錄《新世紀亞太情勢與區域安全》,朱松柏主編,頁22。台北:政大國研中心,民國92年6月。
朱松柏。〈後冷戰時期中共與南北韓關係之探討〉,收錄《後冷戰時期南北韓與中日美俄四強的關係研討會論文集》,張啟雄主編,頁8-10。台北:中研院東北亞區域研究,1999年12月。
朱新民主編。《2003年胡溫體制權力與政策總體檢》。台北:遠景基金會,2004年2月。
艾佛利.高德斯坦(Avery Goldstein)。〈大希望:解讀中共之崛起〉,收錄《中共崛起》(The Rise of China),李育慈、黃俊彥譯,頁1-57。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國91年10月。
克里斯多夫.麥納利(Christopher A. McNally)、查理斯.摩利森(Charles E. Morrison)。《2001亞太安全觀》(Asia Pacific Security Outlook 2001),楊紫函等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國91年3月。
李其泰。《外交學》。台北:正中書局,1986年8月。
李明。〈北韓推行改革開放的前景及其限制〉,收錄《戰後東北亞國際關係》,張啟雄主編,頁31,台北:中央研究院亞太研究計畫,民國91年12月。
李明。〈後冷戰時期南北韓與美國之關係〉,收錄《後冷戰時期南北韓與中日美俄四強的關係研討會論文集》,張啟雄主編,頁91-92。台北:中研院東北亞區域研究,1999年12月。
李英明。《中共研究方法論》。台北:揚智文化,1996年5月。
李登科。〈冷戰後中共大國外交策略之研究〉,收錄《中共建政五十年》,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主編,頁386-422。台北:正中書局,2001年7月。
李登科。《冷戰後中共對中東地區的外交政策》。台北:正中書局,1995年4月。
李瓊莉。〈亞太綜合性安全合作的發展〉,收錄《新世紀亞太情勢與區域安全》,朱松柏主編,頁165。台北:政大國研中心,民國92年6月。
李寶俊。《當代中國外交概念》。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9年12月。
沈海濤。〈東北亞國際格局的演變趨勢及其制約因素〉,收錄《東北亞發展的回顧與展望國際學術討論會論文選集》,胡春惠、宋成有主編,頁149-156。台北:正中,民國92年5月。
周祉元。〈析中共五十年來的外交及其未來走向〉,收錄《中共建政五十年》,中國大陸問題研究所主編,頁423-445。台北:正中書局,2001年7月。
周煦。《冷戰後美國的東亞政策(1989-1997)》。台北:生智,民國88年2月。
杭亭頓(Samuel P. Huntington)。《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Remaking of World Order),黃裕美譯。台北:聯經,1997年9月。
林佳龍。〈中國社會的量變與質變〉,收錄《未來中國:退化的極權主義》,林佳龍主編,頁8。台北:時報文化,民國92年。
林秋山。《韓國綜論:南北韓關係篇》。台北:水牛,民國87年6月。
邱坤玄。〈中共外交政策〉,收錄《中國大陸研究》,張五岳主編,頁139-162。台北:新文京開發,民國92年7月。
阿嘎瓦拉(Ramgopal Agarwala)。《中國的崛起:威脅還是機遇?》(The Rise of China: Threat or Opportunity?),陶治國等譯。太原:山西經濟出版社,2004年1月。
俞正梁。《全球化時代的國際關係》。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2000年。
俞正梁等著。《大國戰略研究:未來世界的美、俄、日、歐(盟)和中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1998年10月。
姜遠珍。〈北韓核武爭議懸而未決〉,收錄《2004世界年鑑》,王永志主編,頁484-485。台北:中央通訊社,民國92年12月。
洪停杓、張植榮。《當代中國外交新論》。香港:勵志出版社,2004年3月。
約瑟夫.波丹斯基(Yossef Bodansky)。《北韓危機:金日成之死與核武威脅的效應》(Crisis in Korea)。台北:新新聞文化,民國83年9月。
胡鞍鋼。《挑戰中國:後鄧中南海面臨的機遇與選擇》。台北:新新聞文化,民國84年4月。
倪世雄。《當代國際關係理論》。台北:五南,民國92年。
孫國祥。《亞太綜合安全年報2003-2004》。台北:遠景基金會,民國93年8月。
徐緯地。〈中美戰略關係穩中有升〉,收錄《國際戰略形勢分析(2002-2003)》,頁197-220。北京:國防大學出版社,2003年5月。
張登及。《建構中國:不確定世界中的大國定位與大國外交》。台北:揚智文化,2003年12月。
許嘉主編。《冷戰後中國周邊安全態勢》。北京:軍事科學出版社,2003年10月。
陳向陽。《中國睦鄰外交:思想、實踐、前瞻》。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
陳鴻瑜。〈九0年代中共的亞太政策〉,收錄《後鄧小平時期的中國大陸》,江振昌主編,頁131。台北;政大國研中心,民國84年6月。
陸伯彬(Robert S. Ross)。〈和平的地理格局:廿一世紀的東亞〉,收錄《中共崛起》(The Rise of China),李育慈、黃俊彥譯,頁257-317。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國91年10月。
章家敦(Gordon G. Chang)。《中國即將崩潰》(The Coming Collapse of China),侯思嘉、閻紀宇譯。台北:雅言文化,民國91年。
傅高義(Ezra F. Vogel)。《廿一世紀的美國與中共關係》(Living with China: U.S.-China Relations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吳福生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國89年8月。
傅高義(Ezra F. Vogel)。《與中國共處:21世紀的美中關係》,田斌譯。北京:新華出版社,1998年5月。
凱洛琳.龐芙瑞(Carolyn W. Pumphrey)編。《中共在亞洲崛起之安全意涵》(The Rise of China in Asia : Security Implications)。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國92年5月。
彭懷恩。《國際關係與現勢Q&A》。台北:風雲論壇,2001年。
飯田健一主編。《東亞戰略概觀(1996-1997)》(East Asian Strategic Review 1996-1997),胡台生譯。台北:國防部軍務局,民國87年5月。
葉宗奎、王杏芳主編。《國際組織概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1年。
維特.烏托葛夫(Victor A. Utgoff)。《浮現中的核武危機:核武擴散、美國利益與世界秩序》(The Coming Crisis: Nuclear Proliferation, U.S. Interests, and World Order),林宜瑄、邱明瀚譯。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民國92年11月。
趙全勝。《解讀中國外交政策:微觀-宏觀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台北:月旦出版社,1999年5月。
劉宏煊主編。《中國睦鄰史:中國與周邊國家關係》。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1年4月。
鄭宇碩。《中國與亞洲》。香港:商務,1990年8月。
盧國學。〈一波三折的朝美核爭端〉,收錄《2004年: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李慎明、王逸舟主編,頁162。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1月。
錢其琛。《外交十記》。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2003年10月。
閻學通、王在邦等著。《中國崛起:國際環境評估》。天津:人民出版社,1998年4月。
閻學通。《中國國家利益分析》。天津:人民出版社,1996年。
謝益顯主編。《中國外交史: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1979-1994》。河南: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
羅伯.卡普蘭(Robert D. Kaplan)。《戰之華:美國帝國主義大戰略》(Warrior Politics: Why Leadership Demands a Pagan Ethos),杜默譯。台北:時報文化,2002年4月。
譚若思(Ross Terrill)。《一中帝國大夢》(The New Chinese Empire),楊明暐等譯。台北:雅言文化,2004年。
顧關福。《戰後國際關係(1945-2003)》,第二版。北京:時事出版社,2003年8月。
三、期刊論文
一民,〈中國外交展示大國風範〉,《時事報告》,第3期(2003年),頁4-5。
于有慧。〈911事件對美國與中共關係的影響〉。《立法院院聞》,第31卷第1期。民國92年1月,頁90。
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編印。〈「十六大」後中共外交的轉變〉。《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425期。民國92年11月26日,頁27。
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編印。〈中共「和平崛起論」的始末〉。《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446期。民國93年10月6日,頁28-29。
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編印。〈中共可能選擇在台海動武的理由〉。《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443期。民國93年8月25日,頁25-26。
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編印。〈中共的核武戰略與戰力〉。《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447期。民國93年10月20日,頁4-5。
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編印。〈美「中」互動關係的最新形勢〉。《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448期。民國93年11月3日,頁28。
中國國民黨中央政策委員會編印。〈第二回合六方會談的探討與分析〉。《大陸情勢雙週報》,第1432期。民國93年3月10日,頁37。
王俊奇。〈中國在朝核問題上應當有所作為〉。《社會政治研究》,第2期。2004年,頁100-101。
朱松柏。〈兩韓和解與東北亞新秩序〉。《問題與研究》,第40卷第1期。民國90年2月,頁3。
朱松柏。〈東北亞情勢的新發展〉。《中華歐亞基金會-政策專題研究》。民國91年11月25日,頁5。
朱松柏。〈南北韓高峰會的意義與前景〉。《問題與研究》,第33卷第10期。民國89年10月,頁56。
朱鋒,〈六方會談後的朝核危機:問題與前景〉,《現代國際關係》,第9期(2003年),頁9-15。
吳南。〈2003年中共外交〉。《中共研究》,38卷2期。2004年2月,頁61-62。
吳建德。〈後冷戰時期中共的核武與戰略〉。《共黨問題研究》,第22卷4期。民國85年4月,頁27。
李才義。〈冷戰結束與中美關係研究〉。《黨史研究與教學》,總第153期。2000年,頁18。
李明。〈後冷戰時期北韓政經動向和亞太地區安全〉。《國際關係學報》,第8期。民國82年,頁78。
李明。〈朝鮮半島四邊會談的功能與限制〉。《亞洲研究》,40期。2001年9月18日,頁44。
李蒲、李忠潔。〈中共軍事事務革命對兩岸關係的影響〉。《空軍學術月刊》,第569期。民國93年4月1日,頁39。
李蒲。〈六方會談觸動了東北亞區域政治與軍事鬥爭的神經〉。《國防雜誌》,第19卷第2期。民國93年2月,頁9。
汪徐和。〈國際軍控與裁軍的發展趨向〉。《現代國際關係》,1998年第4期。1998年4月,頁30。
邱坤玄。〈冷戰後中共與朝鮮半島的權力平衡〉。《中國事務》,第4期。2001年4月,頁90-102。
金東信(Dong-Shin Kim)。〈朝鮮半島的安全現況與南韓之民主發展〉(Security Situations on the Korean Peninsula and Democracy Development in South Korea)。《國防政策評論》,第4卷第3期。2004年春季,頁6-8。
約禮。〈判讀研析美中(共)關係〉。《日本研究雜誌》,第416期。民國88年8月,頁22。
胡志強。〈中共大國外交及我國因應之道〉。《政策月刊》,第50期。1999年9月,頁29。
唐仁俊。〈後冷戰時期中共對朝鮮半島外交政策之分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6卷第7期。民國89年7月,頁60。
時殷弘。〈北京六方會談與中國外交作為〉。《教學與研究》,第10期。2003年,頁21-23。
殷天爵。〈中共「大國外交」與「夥伴關係」之研析〉。《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3期。民國88年3月,頁82-93。
班樂義(Rommel C. Banlaoi)。〈從東南亞觀點看中共的崛起:911事件後之區域安全〉(Southeast Asian Perspectives on the Rise of China: Regional Security after 9/11)。《國防譯粹》,第31卷第9期,胡元傑譯。民國93年9月,頁96-102。
張登及。〈中共朝鮮半島戰略偏好架構試擬〉。《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5期。民國93年5月,頁111。
張雅君。〈中共在朝鮮半島核武危機中的影響力〉。《中國大陸研究》,第37卷第8期。民國83年8月,頁44。
張廖年仲。〈中共與第二次北韓核武危機〉。《展望與探索》,第2卷第3期。民國93年3月,頁36-50。
梁正邦。〈當前中共外交政策走向〉。《國防雜誌》,19卷6期。民國93年6月1日,頁111。
許志嘉。〈九一一事件後美國對中共政策的調整〉。《問題與研究》,第42卷第3期。民國92年5-6月,頁81。
郭隆隆。〈中國和平崛起與中美關係〉。《國際展望》,總489期。2004年4月15日,卷首語。
黃鴻博。〈中共與「北韓核武危機」〉。《共黨問題研究》,第22卷第2期。民國85年2月,頁44-45。
楊中旭、馮亦斐。〈「和平崛起」指引中國未來〉。《新聞週刊》,第178期。2004年5月3日。
楊洁勉。〈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中美關係〉。《國際問題研究》,第4期。2004年,頁9。
楊鈞池。〈六邊會談及其對東北亞地區秩序之影響與分析〉。《復興崗學報》,80期。民國93年6月,頁241。
葉自成、馮茵。〈中美關係十論:紀念中美1972年上海聯合公報發表30周年〉。《世界經濟與政治》,第5期。2002年,頁21。
廖真翊。〈六方會談大剖析:朝鮮半島危機對美、中、台戰略利益消長的影響〉。《新聞大舞台》,第17期。2004年11月8日,頁52。
劉德海。〈九0年代中共的朝鮮半島政策與兩韓研究〉。《韓國學報》,第13期。民國84年6月,頁189。
劉德海。〈後冷戰時期中共對朝鮮半島政策與日本政策〉。《國際關係學報》,第9期民國83年,頁138。
劉興漢。〈北韓核武危機:論美、「中」、(北)韓三邊會談的意涵〉。《國防雜誌》,第18卷第11期。民國92年5月1日,頁105。
蔡明憲。〈亞太區域安全關鍵之鑰〉(The Key to Asia-Pacific Region Security)。《國防政策評論》,第4卷第3期。2004年春季,頁2。
蔡裕民。〈中共對於核武擴散問題的立場〉。《遠景季刊》。民國89年7月,頁124-126。
蕭朝琴。〈後冷戰時期中共對亞太地區的外交戰略〉。《共黨問題研究》,第25卷第10期。民國88年10月,頁41-42。
閻學通。〈冷戰後中國的對外安全戰略〉。《現代國際關係》,第8期。1995年8月,頁24。
謝昌生。〈後冷戰時期中共亞太多邊安全協作關係之探討〉。《共黨問題與研究》,第24卷第12期。民國87年12月,頁33。
四、研討會論文
朱松柏、李明峻。〈朝鮮半島情勢與亞太安全:理性計算的不理性遊戲〉,第31屆台、日「中國大陸問題」研討會。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主辦,2004年3月25-26日。
李明。〈第二次北韓核武危機與本區域安全〉,外交政策公共論壇(朝鮮半島和波灣情勢發展對台灣安全的意義)。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主辦,民國92年2月21日。
李明。〈朝鮮半島危機與信心建立措施〉,信心建立措施與國防研討會。台灣綜合研究院戰略與國際研究所主辦,民國88年6月12日。
五、座談會發言資料
朱新民、陳梓龍。全球化時代下中國大陸的政治發展趨勢座談會。遠景基金會主辦,民國91年6月13日。
李明峻、林正義、郭建中。由北韓看亞太安全座談會。台灣新世紀文教基金會主辦,民國92年3月9日。
曾永賢。江澤民訪日之戰略意涵與大國外交戰略運作之關連座談會。遠景基金會主辦,民國87年12月10日。
六、報紙及網路新聞
《人民日報》,http://www.gog.com.cn。
《人民網》,http://www.people.com.cn。
《大紀元》, http://www.dajiyuan.com。
《中央日報》,http://www.cdn.com.tw。
《中央社》,http://www.cna.com.tw。
《中非新聞網》,http://www.zaobao.com。
《中國互聯網新聞中心》,http://www.china.org.cn。
《中國時報》,http://news.chinatimes.com。
《中國網》,http://www.china.org.cn。
《中華日報》。
《世界日報》,http://www.hccbbs.net。
《台灣時報》。
《台灣新生報》。
《民眾日報》。
《共同通信社》,http://www.kyodo.co.jp。
《自由時報》,http://www.libertytimes.com.tw。
《亞洲時報》,http://www.asiatimes-chinese.com。
《青年日報》,http://youth.elo.com.tw。
《南華早報》,http://www.scmp.com.hk。
《海外中文網站大全》,http://www.9999cn.com。
《新華網》,http://big5.xinhuanet.com。
《解放軍報》,http://www.jfjb.com.cn。
《聯合早報》,http://www.zaobao.com。
《聯合晚報》,http://www.udngroup.com.tw。
《聯合報》,http://www.udngroup.com.tw。
《蘋果日報》,http://www.appledaily.com.tw。
七、網際網路專文
〈2003年中國周邊外交〉,http://www.jfdaily.com.cn/gb/node2/node171/node173/node607/userobject1ai365688.html。
〈六方會談商討兩實質問題〉。2004年6月23日,http://hk.news.yahoo.com/040623/12/11fat.html。
〈巴科學家指北韓有三個核彈〉。2004年4月13日,http://hk.news.yahoo.com/040413/12/yx5z.html。
〈北韓願有條件放棄核武計畫〉。2004年6月23日,http://hk.news.yahoo.com/040623/12/11flv.html。
〈美國之音:傳胡錦濤向北韓發出最後通牒式勸告〉。2003年8月25日,http://www.cdjp.org/01/archives/00004197.shtml。
朱松柏。〈朝鮮半島情勢〉,http://iir.nccu.edu.tw/2003report/2003report.htm。
李明峻。〈北韓核武危機與東北亞局勢〉,http://www.taiwanncf.org.tw/seminar/20030309/20030309-1.html。
李華球。〈北韓核武會談-北京的如意算盤?〉,92年8月25日,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NS/092/NS-C-092-260.htm。
林文程。〈美國東亞戰略下的中共政策〉,2004年3月6日,http://www.phoenixtv.com/home/zhuanti/xwshj/xyh01/200403/06/213291.html。
邱坤玄。〈二十一世紀中共的外交策略〉,http://www.inpr.org.tw/inprc/pub/jounals/160-9/m161_6.htm。
邱坤玄。〈北韓核武第三輪六方會談評析〉,http://www.fics.org.tw/monthly/2004/200408.htm。
胡聲平。〈評「和平崛起與兩岸關係」〉,http://www.peaceforum.org.tw/onweb.jsp?webcd=33333332:4&webitem_no=846。
宮秀川。〈海外媒體關注中國「和平崛起」〉,http://big5.china.com.cn/chinese/zhuanti/xxsb/548670.htm。
秦家驄。〈漂亮的外交行動-評中共在三方會談中的作用〉。2003年4月24日,http://www.china.org.cn/chinese/ch-yuwai/320164.htm。
張麟徵。〈大選後的美國對台政策〉。《海峽評論》,4月號。2004年5月9日,http://www.huaxia.com/la/mtcz/00200688.html。
敖廣。〈朝核危機關係中國安全利益〉。《艦船知識》。2003年8月11日,http://www.nanfangdaily.com.cn/southnews/zt/gjzt/hewu003/200312160777.asp
陳少廷。〈正確認識美國對台政策〉,1998年5月,http://www.taiwannation.org.tw/republic/rep1-10/no04_05.htm。
陶威廉(William T. Tow)。〈台海問題與亞太安全〉(The Taiwan Straits Issue and Asia-Pacific Security),http://www.inpr.org.tw/inprc/pub/jounals/110-9/m111_2.htm。
楊永明。〈美國與北韓會談後朝鮮半島情勢展望〉,2003年5月5日,http://140.112.2.84/~yang/Comment-050503.htm。
楊釗、謝賢熺。〈兩岸緊繃,攻台雜誌北京到處買的到〉,2004年11月 21日,http://tw.news.yahoo.com/041121/39/16fx3.html。
裴遠穎。〈小平外交出大牌,樹大國形象〉。2004年8月17日,http://news.jschina.com.cn。
蔡瑋。〈美國的亞太戰略情勢〉,http://iir.nccu.edu.tw/2002report/ustoasia.htm。
鄭迎平。〈美國亞太安全戰略調整及對中國周邊安全的影響〉,http://www.crf.org.cn/newsletter/200402/002.htm。
貳、外文部分
一、英文專書
Aron, Raymond ,Peace and War. Garden city. New York:Doubleday, 1996.
Denny, Roy, China’s Foreign Relations. London:MacMillan Press Ltd., 1998.
Hong-Yung, Lee, “China’s and Two Koreas: New Emerging Triangle,” in Young Whan Kihl ed., Korea and the World: Beyond the Cold War, p.99.
Kennedy, Paul, The Rise and Fall of Great Powers: Economic Change and Military Conflict from 1500 to 2000. NY:Random House, 1987.
Kenneth, Liberthal, and Oksenberg Michel, Policy Making in China:Leaders, Structures, and Processess. New Jersey: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98.
Keohane, Robert O. Institutional Institutions and State Power. Bould, Colorado:Westview Press, 1989.
Kim, Samuel S. China and the World: New Directions in Chinese Foreign Relations. Boulder:Westview Press, 1989.
Pumphrey, Carolyn W. The Rise of China in Asia: Security Implications. Carlisle: Pa. US Army War College, Strategic Studies Institute, 2002.
The International Instit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 The Military Balance (2000-2001).” 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0.
Voichi Funabashi, Michel Oksenberg, and Heinrich Weiss, An Emerging China in A World of Interdependence. New York: The Trilater Commission, 1994.
二、期刊論文
Goldstein, Avery. “Great Expectations: Interpreting China’s Arrival,”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2, No. 3 (Winter 1997/98), pp. 36-73.
Pinkston, Daniel A. and Phillip C. Saunders, “Seeing North Korea Clearly. Survival,” Vol. 45, No. 3 (2003): 87-88.
Bachman, David. “The United States and China: Rhetoric and Reality,” Current History, Vol. 100, No. 647 (September 2001): 257-258.
Laney, James T. and Jason T. Shaplen, “How to Deal With North Korea,” Foreign Affairs, Vol. 82, No. 2 (2003): 27.
Park, Kyung Ae. “China’s Korean Policy and the role of the Korean-Chinese in Inter-Korean Relations,” Korea Observers, Vol. XXII, No. 2, (Summer 1991): 213-215.
Hong-Yung, Lee, “China’s Triangle with Two Koreas,” China Studies, No. 4, (Spring 1998): 92.
Lee, Manwoo, “North Korea: The Cold War Continues”, Current History, Vol.95, No.605 (December 1996): 438-442.
Gurtov, Mel, “Common Security in North Korea: Quest for a New Paradigm in Inter-Korean Relations,” Asian Survey, Vol. 42, No. 3 (2002): 399.
Abramowitz, Morton, and Stephen Bosworth, “Adjusting to the New Asia,” Foreign Affairs, Vol. 82, No. 4 (July/August 2003): 119-131.
Jia, Qingguo, “New Priorities, New Opportunities: Sino-American Relations Since 9-11,” Asian Perspectives, Vol. 4, Issue 2 (Spring 2002): 11-12.
Dujarric, Robert, “North Korea: Risks and Rewards of Engagement,”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Affairs, Vol. 54, No. 2 (2001): 466.
Ross, Robert S. “The Geography of the Peace: East Asi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3, No. 4 (Spring 1999): 49-80.
Snyder, Scott, “Pyongyang’s Pressure,” The Washington Quarterly, Vol. 23, No. 3 (2000): 163-170.
Cha, Victor D. “Hawk Engagement and Preventive Defence on the Korean Peninsula,” International Security, Vol. 27, No. 1 (2002): 46.
Yi, Xiaoxiong, “Dynamics of China’s South Korea Policy: Assertive Nationalism, Beijing’s Changing Strategic Evaluation of the United States, and the North Korea Factor,” Asian Perspective, Vol.24, No.1, (2000): 89.
Song, Yung Sun, “North Korea’s Nuclear Issue and Relationship with U.S. and Japan,” Korea Observer, Vol. XXXIII, No. 1, (Spring 1992): 84-85.
三、報紙
“Beijing’s closed political hinders new diplomacy”, Financial Times, September 13 2004.
“Bush’s Foreign Policy,” The New York Times, November 21 1999.
Lampton, David M. “China: Fed Up with North Korea?” The Washington Post, June 4 2003, p.A2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92922025
9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922025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2025101.pdf47.8 kBAdobe PDF2View/Open
22025102.pdf90.8 kBAdobe PDF2View/Open
22025103.pdf79.16 kBAdobe PDF2View/Open
22025104.pdf210.32 kBAdobe PDF2View/Open
22025105.pdf500.13 kBAdobe PDF2View/Open
22025106.pdf743.57 kBAdobe PDF2View/Open
22025107.pdf478.25 kBAdobe PDF2View/Open
22025108.pdf423.15 kBAdobe PDF2View/Open
22025109.pdf219.39 kBAdobe PDF2View/Open
22025110.pdf215.63 kBAdobe PDF2View/Open
22025111.pdf153.83 k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