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321
題名: 台灣生物科技公司創新行為之研究
作者: 劉昱岑
貢獻者: 吳豐祥
劉昱岑
關鍵詞: 生物科技產業
創新行為
中小企業特質
技術知識特質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18-Sep-2009
摘要: 全球趨勢大師戴維斯(Stan Davis)曾預言說:「未來二十年將是生物科技的時代!」,也有人說:「二十一世紀是生物科技的世紀。」事實上過去幾年來,我國也將生物科技產業列為國家級重點發展科技之ㄧ,並投入相當大的金額輔助產業之發展,生物科技產業是技術與知識密集的產業,而知識是整個產業與企業發展最重要的元素,但由於生技產業在我國屬發展初期且創新能力尚嫌不足,因此,由技術知識本質來探討我國生物科技公司之創新行為便對產業會有所貢獻。\n 本研究主要採用文獻探討以及個案訪談作為主要的研究方法,先藉由文獻探討建立起論文整體之架構以及相關理論之說明定義所需探討之研究變項,之後再透過六間生技產業各領域之標竿企業的訪談加以實證。本研究所探討之創新行為是以Leonard-Barton之創新模式作為研究基礎,再以「技術知識特質」與「中小企業特質」來探索對創新行為之影響。而可得到以下初步之研究結論:\n一、生技產業專案類型與中小企業特質之關係:\n1.生物科技公司會因不同類型專案之開發目的與需求而追求技術自主性;\n2.生物科技公司正式化程度會受法令與規範之影響;\n3.生物科技公司會因不同類型專案專案人員自主性不同。\n二、生技產業專案類型與技術知識特質之關係:\n1.不同類型之生物科技公司,其技術知識特質亦不相同。\n三、中小企業特質與創新行為之關係:\n1.高度的技術自主程度,也會明顯提高組織對失敗之容忍度;\n2.高度的技術自主程度,使得深奧技術知識變的容易溝通;\n3.高度的正式化程度,使團隊很重視非正式的互動與交流;\n4.高度的專案成員自主性,較鼓勵以摩擦性創造作為解決問題的方式。\n四、技術知識特質與創新行為之關係:\n1.技術知識內隱程度會影響共同解決問題時創造性摩擦的鼓勵以及解決問題的方式;\n2.技術知識內隱程度並不會影響執行與整合新技術時使用者參與的程度;\n3.技術知識內隱程度越低,越鼓勵實驗風氣;\n4.技術知識內隱程度不同,外部學習的關鍵人物也不相同;\n5.系統複雜程度越低,會降低專案團隊織成員異質性,問題解決方式傾向專業分工處理而非密集討論;\n6.系統複雜程度會影響組織進行創新型試驗的意願;\n7.系統複雜程度會影響組織進行知識吸收來源的廣泛程度;\n8.路徑相依程度不同,會影響技術執行與整合的方式。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1.田蔚城主編(民86),「生物技術的發展與應用 1997」。
2.何玉美(民87),「臺灣沒有生技產業」,管理雜誌。
3.江晃榮(2002),「2002年生技產業回顧與展望」,食品市場資訊,92(1):頁14-18。
4.高志道、江晃榮(1991),美日生物技術的競賽-兼談我國發展生技的困境,科學月刊,80(4):頁264-271。
5.蘇遠志(民89),「生物技術產業國內外市場發展及趨勢」,生物醫學報導,第1期,頁18-36。
6.謝慶隆(2000),「從PC時代到IA時代-日本半導體廠商之技術知識特質與知識管理作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7.生物技術開發中心(民87),「台灣生物技術產業1997/1998」。
8.朱兆文著(民85),「生物技術產業現況與展望專題研究」。
9.王美音譯(1998),Dorothy Leonard Barton 著,「知識創新之泉:智價企業的經營」,台北: 遠流。
10.王緯中(1999),台灣軟體產業創新平台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1.司徒達賢、李仁芳、吳思華(民74),企業概論,台北:教育部空中大學教學委員會。
12.李仁芳、花櫻芬(1997),「技術知識類型與知識交流網路模型」,科技管理學刊,第二卷第一期,pp75-121。
13.李仁芳、張如蓮(1997),「高科技事業中創新類型與組織知識創造之研究」,第二屆管理學術定性研究研討會。
14.李仁芳、賴建男、賴威龍(1997),「台灣IC設計業中技術知識特質與組織動態能耐之研究」,1997年科技管理研討會。
15.李仁芳,『成功企業的失敗觀』,數位時代2000年3月份。
16.廖佑宗(1999), 技術知識特質與組織動態能耐之研究-以化工所為例,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17.楊子江、王美音譯,野中郁次郎(Nonaka I.)&竹內弘高(Takeuci H.) (1995),創新求勝-智價企業論,遠流出版社。
18.賴士葆(1990),「影響企業產品創新績效之內部關鍵因素」,管理新思潮,中華民國管理科學學會。
19.合作金庫調查研究室(民87),「台灣生物技術產業概況」,產業經濟,第212期,頁1-37。
20.牟敦剛(民85),「推動我國生物技術及相關產業昇級之課題探討」,生物產業,第七卷,第三期,頁161-172。
21.周國偉(民89),「台灣生技產業總面貌」,財訊,四月號,頁229-233。
22.孫智麗著 (民90)「建構知識經濟運作之創新系統:台灣生物技術產業發展現況與策略」。
23.張維仲(民90),「新創科技公司資金募集及研發管理關鍵要素探討」,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EMBA碩士論文。
24.吳思華(1998),知識流通對產業創新的影響,第七屆產業管理研討會。
25.吳心慈(2000),台灣生技製藥廠商之技術知識特質與技術網路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6.吳豐祥、謝慶龍(2002),『技術知識特質對知識管理作為的影響之實證研究』,2002 知識經濟與科技創造力培育國際研討會。
27.花櫻芬(1996),高科技事業中技術知識特質與知識資源吸收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8.許興豪(2000),技術知識特質、組織平台情境與組織動態能耐之研究, 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29.許文泰(2002),台灣筆記型電腦廠商兩岸產品創新分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0.涂瑞德(1998),技術特質、產品團隊特性與組織動態能耐關連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1.黃文輝(2000),技術知識特質、組織文化因素與內、外部技術網路之研究,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未出版碩士論文。
32.黃勝忠、蔡奇助(民89),「生物技術在農業生產改進上之應用」,生物產業,第一卷,第十一期,頁5-10。
33.經濟部技術處編印(2002),「生技產業白皮書2002」。
34.楊旻翰(民89),「台灣生技產業前景及各國發展模式分析」,國立中央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5.蔡新聲(民89),「生物技術與良質米育種及作物資源利用」,生物產業,第七卷,第二期,頁1-12。
36.陳怡慈、蔣國屏(民92),「三大工銀耕耘生技版圖 各自壓寶」工商時報。
37.劉麗玲(民91),「我國創業投資公司對生物技術產業的投資策略與行為之實證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8.蔣永新(民90),「創業投資公司對生物技術公司之投資行為個案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39.蘇遠志(民84),「八十四年度生物技術領域重要計畫成效研討會評述」,生物產業,第六卷,第三期,頁11-19。
40.輕部征夫(2001),「21世紀的生物技術產業」,技術經濟。
41.王美音譯(1998),Dorothy Leonard Barton著,「知識創新之泉:智價企業的經營」,遠流。
42.李仁芳、花櫻芬(1997),「技術知識類型與知識交流網路模型」,科技管理學刊,第二卷第一期,pp75-121。
43.涂可欣、李千毅(2000),Arthur Kornberg著,「金色雙螺旋:生物科技的無限商機」,天下文化。
44.李仁芳、張如蓮(1997),「高科技事業中創新類型與組織知識創造之研究」,第二屆管理學術定性研究研討會。
45.劉常勇(2003),『第四代研發管理』,http://www.cme.org.tw/technology/。
46.謝雯玲(2001),台灣生物科技產業的發展。私立淡江大學國際貿易學系碩士論文。
47.林稟彬(2000), 「資訊科技是改造組織的最大力量」,工商時報,十二月二十二日,第39版。
48.鄒健愉(民92),「論馬庫色的技術哲學」,私立東海大學哲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49.廖宏祥(2004),「太空科技如何自主」,中國時報, 5月25日,A15版。
二、英文部分
1.Booz-Allen & Hamilton.(1982), New products management for the 1980s,New York: Booz, Allen and Hamilton.
2.Clark, K. B & Wheelwright, S. C. (1992),”Organizing and Leading Heavyweight Development Teams,”Revolutionizing Product Development: Quantum Leaps in Speed, Efficiency and Quality, NY, Free Press.
3.Dosi, G.(1982), “ Technological Paradigms and Technological Trajectories, “ Research Policy, Vol. 11, No. 3, pp. 147-162.
4.Edvinsson, L. & Sullivan, P.(1996), “ Developing a Model for Managing Intellectual Capital, “ European Management Journal, Vol. 14. No. 4.August pp.356-364.
5.Garud, R. & Kumarasawamy, A.(1995), “ Technological and organizational designs for realizing econo-mies of substitution, “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6: 93-109.
6.Garud, R. & Nayyar, P. R.(1994), “ Transformative Capacity: Continual Structuring by Intertemporal Technology Transfer, “ Strategic Management Journal, 15(5): 365-385.
7.Gibbs, D. (2000), “Globalization, the bioscience industry and local environmental responses.”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 Vol. 10, pp.245-257.
8.Hamilton, W. F. & Singh, H.(1992), “ The Evolution of Corporate Capabilities in Emerging Technologies, “ Interfaces, Vol. 22(4), pp13-23.
9.Iansiti, M. and Clark, K. B. (1994) ,.”Integration and Dynamic Capability :Evidence from Product Deve lopment in Automobiles and Mainframe Computers” .ICC , pp.557-605.
10.Leonard-Barton, Dorothy(1995).”Well spring of knowledge , Boston Mass: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1.Nonaka & Takeuchi (1995), “The knowledge-creating company”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2.Nonaka, I.(1998) ,“The concept of ba: Building a foundation of knowledge Creation,”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40, No.3, pp.40-54.
13.Oakey, R.P. & Cooper, S. Y. (1989).”High Technology Industry, Agglomerationand Potential for Peripherally Sited Small Firms,”Regional Studies, 23(4),347-360.
14.Oakey, R.P.(1993),”Predatory networking:The role of small fir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British biotechnology industry,”International Small Business Journal, Vol.11, No.4, pp.9-22.
15.O.T.A. (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 (1984), Commercial Biotechnology: An International Analysis, Washington, D.C.: U.S. Congress, OTA-BA-218.
16.O.T.A. (Office of Technology Assessment), (1988). New developments in bio-technology: U. S. investment in biotechnology. Washington, DC: U. S. Government Printing Office.
17.Polanyi, M.(1958), Personal Knowledge, London:Routledge.
18.Roberts, E. B. & Mizouchi, R. (1989). Inter-firm Technological Collaboration:The Case of Japanese Bio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Management, 4(1), 43-61.
19.Rosen, A. (1994), “Knowledge use in direct practice,” Social Service Review, 68: 561-577.
20.Simon, H. (1979),”The Architecture of Complexity. The Science of the Artificial,” Cambridge, MA: MIT Press.
21.Spalding, B. J. (1986). “How Biotechnology is Farming as a Industry,“ChemicalWeek, 139(23), 9-13.
22.Teece, D. J. (1996), “Firm Organization, Industrial Structure,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 Organization. 31:193-224.
23.Tushman, M. and Nadler, D. (1986), “Organizing of Innovation,” California Management Review, Vol.28, No.3, Spring.
24.Teece,D.J. (1992) ,”Competition,cooperation,and Innovation : Organizational arrangements for regimes of rapid technological progress”, Journal of Economic Behavior and Organization,pp.1-25.
25.Tyre, M.(1991), “ Managing the Introduction of New Process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Differences in a Multi-Plant Network,“ Research policy, 20: 57-76.
26.Utterback, J. M.(1994),“Mastering 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 Boston (MA):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7.Yin, R.K.(1989), Case study Research:Design and Method , California:Sage Publication.
28.Zand, D.(1981), Information, organization and Power-Effective Management in the Knowledge Society, New York:McGraw-Hill, pp.11-12.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科技管理研究所
91359016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1359016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35901601.pdf71.83 kBAdobe PDF2View/Open
35901602.pdf106.85 kBAdobe PDF2View/Open
35901603.pdf116.51 kBAdobe PDF2View/Open
35901604.pdf190.97 kBAdobe PDF2View/Open
35901605.pdf344.61 kBAdobe PDF2View/Open
35901606.pdf177.19 kBAdobe PDF2View/Open
35901607.pdf465.29 kBAdobe PDF2View/Open
35901608.pdf519.78 kBAdobe PDF2View/Open
35901609.pdf151.24 kBAdobe PDF2View/Open
35901610.pdf139.21 kBAdobe PDF2View/Open
35901611.pdf83.85 k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