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379
題名: 中國大陸汽車產業市場結構、廠商行為與績效之分析
The Market Structure, Firm Conduct and Performance in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作者: 夏樂生
Hsia,Lo-Sheng
貢獻者: 高長,傅豐誠
夏樂生
Hsia,Lo-Sheng
關鍵詞: 汽車產業
市場結構
廠商行為
績效
結構-行為-績效
產業組織
中國大陸汽車
進入障礙
併購重組
產業政策
Automobile industry
Market structure
Conduct
Performance
S-C-P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Chinese automobile
Barrier to entry
Merger
Industrial policy
日期: 2005
上傳時間: 18-Sep-2009
摘要: 本論文主要是透過產業經濟學中的產業組織研究,運用J. S. Bain及F. M. Scherer 為首的市場結構-行為-績效(S-C-P)的分析方式,來探討中國大陸汽車產業市場結構、廠商行為與績效之間的關係。\n運用產業組織S-C-P的分析方式來研究產業的發展及績效的關係已經相當普遍,從早期的E. Mason、J. Bain到W. Shepherd、F. M. Scherer以還,此領域的研究成果相當豐富,然而多集中在實施市場經濟的西方國家,對經濟轉型的國家如東歐、中國及蘇聯等則較為少見。\n本論文研究的主要目的,即在探討大陸地區汽車產業之市場結構、產業特性、產業內廠商之營運行為及彼此間的競爭型態;並進一步運用現有的資料,以實證方法對汽車產業市場結構、廠商行為及利潤之來源加以檢定,再由實證中所發掘出的資訊,評估研判大陸汽車產業發展的走向及相關問題。由於中國大陸是一個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才自計畫經濟體制逐漸轉型為市場經濟體制的國家,本身仍具有計畫經濟的一些特質,產業政策的制訂及強制實施,對大陸汽車產業結構及行為均具有一定的影響力,因此本文亦透過大陸官方頒布的汽車產業政策來探討其對汽車產業的影響。\n經由本文對中國大陸汽車產業的分析顯示,產業組織中市場結構(S)、行為(C)與績效(P),彼此間是處於相互影響之動態關係。而實證研究亦顯示,市場結構及行為對廠商績效的產生有密切的關聯。\n在市場結構方面,大陸汽車產業的市場結構有逐漸大型化、集團化的趨勢,大型企業的市場占有率也逐年提升,市場集中度(CR4、CR8)相對提高;唯有轎車生產廠商在進入業者增多及競爭激烈之下,市場集中度有下降的現象,未來大陸汽車產業整體的市場結構有進一步緊縮並向寡頭壟斷發展的趨勢。在廠商行為方面,廠商的併購重組及價格競爭行為有助於市場結構的改善,投資研發及行銷策略等廠商行為則與市場結構及績效有相互影響。另外大陸汽車產業政策對市場結構、行為、績效則有大小不一的影響,部分產業政策目標得以實現,部分政策目標則無法完成。\n在汽車產業集中度與績效之直觀性分析方面,根據1995至2003年的相關數據顯示,不論是整車生產廠商、企業集團或轎車生產廠商,其市場集中度愈高,其績效表現相對較佳(工業增加值率愈高)。\n另外從實證分析的結果來看,與市場結構相關的5個變數,其中市場集中度(H)、市場占有率(MS)與績效為正相關;而市占率平方(MS²)及勞動密度(Labor)為負相關,大致上與我們的假設相符。另外資本密度(Capital)的實證結果則與假設有所不同,其中34家車廠樣本的檢定為正,而15家集團的結果為負,顯示大陸汽車產業目前並不具資本優勢,尤其是部分汽車集團的資產對績效的產生並不具正面效益。在行為變數方面,投資行為(Investment)對績效的影響為正相關,與我們的假設相同,顯示持續的投資對汽車廠商績效的產生具有重大正面的影響。時間趨勢(Time)變數也有所不同,實證顯示34家車廠的績效隨時間趨勢有逐漸下降的情形,而汽車集團的績效則隨時間趨勢呈上升現象。 \n正如產業組織理論所述,廠商的績效可以有多個評定考核的標準,一般均以利潤最大化或搶占最大的市占率為目標,但以大陸目前汽車產業狀況而言,本土汽車企業或大陸官方控股的汽車集團能否開發出知名的自有汽車品牌應當是重要的績效之一。根據本文的研究也發現,中國大陸目前汽車集團或大型汽車企業的短期目標是做大規模,利用規模經濟及擴大市占率來鞏固利基。但卻忽略其基本目標或長期目標應是做強企業,所謂做強企業應是運用研發成果或提升經營效率使成本降低,以提高企業的利潤率或附加價值,才算是一個成功的企業。做大企業固然不易,做強企業更是困難,但唯有持續不斷地突破、創新、研發,才能在競爭激烈的中國汽車大戰中脫穎而出,立於不敗之地。
This thesis aims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arket structure, firm conduct and performance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in mainland China by applying the structure-conduct-performance (S-C-P) mode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nThere are many outstanding studies using S-C-P approach to examine the dynamics between industrial development and performance, such as E. Mason, J. Bain, W. Sherpherd, F.M. Schere, etc. However, most of them focus on the market economies in western countries. Few of them discuss the situations in Eastern Europe, China and former Soviet Union countries that undergo economic transitions.\nThe thesis intends to explore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market structure, firm conduct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in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to examine the dynamics of S-C-P in automobile industry by regression analysis, and to evaluate the development and problems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in mainland China. Although China has been undergoing economic transitions from a planned economy to a market economy since 1980s, not all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planned economy are replaced. The regulatory policy making and implementation have significant impacts on its automobile market structure and firm conduct in this industry. In this regard, the thesis intends to discuss how China’s policy influences its automobile industry. \nParamount findings of this research suggest that, in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market structure, firm conduct and performance interact with one another. Regression analyses indicate that market structure, firm conduct and performance are strong associated.\nThe market structure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characterizes large firms and groups, the growing market share rate of large-scale enterprises on a yearly basis and the rise of market concentration degree (CR4, CR8). However, the value of market concentration degree of sedan manufacturers decreases due to the increase of competitors in this market. As a result, the market structure of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will evolve to oligopoly in the future. Firm conducts such as merger, reorganization and price competition help to improve the market structure. Other firm behaviors like investment, R&D, and marketing strategies influence the market structure and performance and vice versa. Moreover,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ial policies have various impacts on market structure, firm conduct and performance. In practice, some goals of the automobile policies are attainable, however, others are unattainable in practice. Based on the data between 1995 and 2003,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concentration degree and performance in automobile industry suggest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that higher market concentration degree results in better performance (higher industrial added-value rate), regardless whole-car manufacturers, group enterprises or sedan manufacturers. \nThe multiple regression analyses of five variables related to market structure represents that the values of concentration degree (H) and market share (MS) alike have positive effects on the value performance whereas the values of market share rate squared (MS²) and labor density(Labor) alike have negative effects on the value of performance. These results support our hypotheses in this study. Nevertheless, the result of a relationship test for capital density(Capital) and performance is different from our hypothesis. The value of capital density of 34 car firms and the value of performance have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which echoes our assumption. Yet the hypothesis test for capital density of 15 groups leads to the opposite. It suggests that: capital advantage does not emerge in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so far. In particular, assets of some automobile groups do not have beneficial effects on business performance. Firm conduct includes one variables: investment. Regression analysis indicates a positiv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vestment and performance. The result is consistent with our hypothesis and concludes: constant investment contributes to automobile firm performance. Relationship testing for time and performance shows that: when the value of time increases, the value of 34 automobile firms’ performance decreases whereas the value of 15 groups’ performance increases, accordingly.\n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provides multiple criteria to assess firm performance which usually aims to maximize profit or market share. In the case of current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whether or not local automobile firms or state-owned enterprises achieve a successful brand building of China-made vehicles should be an important indicator of performance. This research also discovers that on one hand the automobile groups and large-scale enterprises in China embrace short-term goals to maximize firm scale and market shares so as to maximize revenues by exploiting the advantages of economy of scale, however, on the other hand, they ignore fundamental, long-term goals to be sustainable, successful and competitive corporations that invest R&D to increase business efficiency, reduce costs, and boost marginal revenue and added-value rate. Being a big firm is never easy yet being a competitive enterprise is even more difficult. Only with constant improvement in management, investment in R&D, the invention of production can an enterprise survive and succeed in the competition in China’s automobile market.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分
(一)書籍
F. M. Scherer, Industry 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蕭峰雄譯《產業市場結構與經濟績效》(台北:台灣銀行出版,民國80年10月)。
Jagdish N. Sheth、Rajendra S. Sisodia, The Rule of Three-Surviving and Thriving in Competitive Market, 王柏鴻譯,《企業競爭優勢-三強鼎立的市場新局面》,(台北:時報文化出版社,2002年5月)。
Paul Geroski, Richard J. Gilbert, 崔小剛譯,《進入壁壘和策略性競爭》,(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
Robert Shaw, Improving Marketing Effectiveness, 嚴麗川譯,《有效營銷》(北京:中信出版社,2004年5月)。
丁錫鏞,《中、美、日、韓、歐等國汽車工業發展之比較》(台北:台灣嵐德科技出版,1991年)。
丸山伸郎,高志前等譯,《中國工業化與產業技術進步》(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2年6月)。
大塚啟二郎、劉德強、村上直樹,《中國的工業改革-過去的成績和未來的前景》(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年3月)。
王文岩,《我國政府科研經費運作機制初探》(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5年5月)。
王洛林,《中國工業利用外商投資研究報告》(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1999年4月)。
王長勝主編,《2001年中國經濟展望》(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0年12月)。
王信賢,《組織同形與制度內捲-中國國企改革與股市發展的動態邏輯》(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民國91年3月)。
王建彬、蕭志同,《兩岸汽車及零組件專題研究》(新竹:工研院機械所出版,民國86年7月)。
王慧炯、陳小洪主編,《產業組織及有效競爭-中國產業組織的初步研究》(北京:中國經濟出版,1991年9月)。
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研所編,《中國人口年鑑2004年》(北京:年鑑雜誌社出版,2004年11月)。
中國社科院、戴姆勒.克萊斯勒公司編,《經濟發展、交通與環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1年1月)。
中國產業地圖編委會編,《中國產業地圖-汽車2005》(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5年12月)。
世界銀行經濟考察團、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國:經濟過渡時期的產業政策》(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1992)。
石育賢主編,《2004年汽、機、自行車產業年鑑》(新竹:台灣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出版,民國93年5月)。
石育賢主編,《2005年汽、機、自行車產業年鑑》(新竹:台灣工研院產業經濟與資訊服務中心出版,民國94年5月)。
白仲林、王文蓮,《中國汽車工業的市場分析與戰略優化》(北京: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3年9月)。
白雪潔,《日本產業組織研究》(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
史清棋編,《中國產業發展報告2000年》(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年1月)。
全球併購研究中心編,《中國併購報告2004》(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2004年4月)。
江小涓,《經濟轉軌時期的產業政策-對中國經驗的實證分析與前景展望》(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4月)。
江攀、左靜,《生死攸關價格戰》(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4年1月)。
庄繼德、葉福恒,《WTO與中國汽車工業》(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2年6月)。
庄繼德、鄒廣德等,《汽車工業-系統優化與技術創新》(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10月)。
年鑑編輯部編,《中國汽車貿易年鑑1995》(北京:中國商業出版社,1996年6月)。
李洪,《中國汽車工業經濟分析》(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3年11月)。
李美瑛,《台灣地區汽車、機車及自行車業之生產效率研究》(國立中央大學產業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2年6月)。
李春林、天舒,《走出困惑-中國汽車工業發展問題報告》(瀋陽:瀋陽出版社,1998年9月)。
汪俊傑,《台灣地區汽、機車業之產業組織分析-兼論對公平交易法之政策涵意》(台北東吳大學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3年7月)。
林建山,《產業政策與產業管理》(台北:環球經濟社出版,1991年4月)。
沈榮、葛鵬,《中國汽車市場》(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出版,1993年12月)。
金永生,《中國流通產業組織創新研究》(北京:首都經濟貿易大學出版社,2004年4月)。
金容奭,《中、韓兩國汽車產業之產業結構比較分析》(輔仁大學管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1年7月)。
金碚,《中國企業競爭力報告2003》(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3年11月)。
周叔蓮、裴叔平,《中國產業政策研究》(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0年12月)。
侯雁、李煉,《如何面對價格戰》(江蘇:中國礦業大學出版社,2001年8月)
洪炳輝,《我國人壽保險產業結構、行為、績效之分析》(中興大學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5年6月)。
胡鞍鋼、王紹光,《政府與市場》(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2000年1月)。
胡書東,《經濟發展中的中央與地方關係-中國財政制度變遷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8月)。
孫中山,《實業計畫》,(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78年11月)。
馬德普主編,《變革中的中國公共政策》,(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7年12月)。
馬建堂,《結構與行為-中國產業組織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1993年11月)。
馬凱主編,《台灣工業發展論文集》(台北:聯經出版社,民國83年5月)。
殷醒民,《中國工業增長模式的實證研究》(上海:立信會計出版社,1996年12月)。
徐中孟、姜守危,《行銷中國》(台北:商周出版社,2002年3月)。
泰勒爾著(法),張維迎校譯,《産業組織理論》(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1997年)。
國父全集編委會,《國父全集》(台北:近代中國出版社,民國78年11月)。
國家經貿委企業司編,《我國企業集團試點的政策與實踐》(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5年5月)。
國家機械工業局編,《國家汽車工業重要政策與法規2001》(北京:國家機械工業局出版,2001年3月)。
國家信息中心編,《1997中國汽車市場展望》(北京:中國計劃出版社,1996年12月)。
國家信息中心編,《2000年中國汽車市場展望》(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0年1月)。
國家信息中心編,《2004年中國汽車市場展望》(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1月)。
戚聿東,《中國經濟運行中的壟斷與競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
陳正澄,《海峽兩岸產業之調整-汽車產業之研究》(第一年:台灣汽車產業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民國84年8月-85年7月)。
陳正澄,《海峽兩岸產業之調整-汽車產業之研究》(第二年:中國汽車產業之研究),國科會專題研究計畫(民國85年8月-86年7月)。
陳正澄,《成長或消失-產業的管理經濟分析》(台北:華泰公司出版,民國88年6月)。
陳甬軍,《中國地區間市場封鎖問題研究》(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1994年7月)。
陳正倉、林惠玲,陳忠榮、莊春發,《產業經濟學》(台北:雙葉書局出版,民國92年7月)。
陸濤,《李書福和他的十八戒》(北京:中國文聯出版社出版,2003年1月)。
張占斌,《比較優勢-中國汽車產業的政策、模式、戰略》(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
張宇賢、冠蘭,《點擊中國汽車業》(北京:中國市場出版社,2004年11月)。
張維安編,《台灣的企業組織結構與競爭力》(台北:聯經出版社,2001年11月)。
張維熊,《中國大陸汽車業技術效率分析-隨機邊界模型之運用》(台北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91年5月)。
張進銘,《政府在經濟發展中的作用-以英、美、日、韓四國為例》(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年1月)。
張建忠,《企業集團-創新、蛻變與成長》(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7月)。
戚聿東,《中國經濟運行中的壟斷與競爭》(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7月)。
郭克莎等,《差距與趕超-中國工業與世界先進水平的比較研究》(北京:中國城市出版社,2001年9月)。
喬梁、李春波、劉孝紅,《中國汽車投資-理論vs.案例》(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5年6月)。
賀煒,《低價革命》(北京:中國紡織出版社,2003年12月)。
當代中國叢書編輯部編,《當代中國的物資流通》(北京:當代中國出版社,1993年)。
傅豐誠、蔡慧美,《大陸汽車暨零組件工業的發展及我方因應策略》(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民國82年6月)。
楊沐,《產業政策研究》(上海:上海三聯書店出版,1993年4月)。
楊蕙馨,《企業的進入退出與產業組織政策-以汽車制造業和耐用消費品制造業為例》(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2000年6月)。
葛雷弟(Christopher Galati),《台韓的技術依賴與產業政策-以汽車及半導體業為例》(台灣大學政治所碩士論文,民國83年6月)。
路風、封凱棟,《發展我國自主知識產權汽車工業的政策選擇》(北京:北京大學出版,2005年1月)
萬鋼,《21世紀讓中國的汽車工業展翅飛翔》(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2年7月)。
賈可,《中國汽車調查》(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
賈新光,《透析車界》(北京:人民交通出版社,2004年9月)。
瑪麗安.凱勒著,吳鄭重譯,《廿一世紀汽車大對決-通用、福斯、豐田三大車廠贏的策略》(台北:智庫文化出版,一九九四年四月)。
趙英,《中國產業政策實證分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7月)。
劉文綱,《企業購併中的競爭優勢轉移研究-兼論企業購併中的無形資產協同效應》(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4年4月)。
劉仁傑,《日本企業的兩岸投資策略》(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3月)。
劉仁傑主編,《讓競爭者學不像-透視台灣標竿產業經營結構》(台北:遠流出版社,2005年3月)。
劉志迎、豐志培、董曉燕,《中國轎車產業發展-基於產業組織理論的研究》(安徽:合肥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年9月)。
劉剛,《后福特制研究-生產組織方式與企業競爭優勢》(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10月)。
劉學敏,《中國價格管理研究》(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年11月)。
劉鶴主編,《中國的產業政策-理念與實踐》(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9年1月)。
蔡來興主編,《全球500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年7月)。
鄭也夫等,《轎車大論戰》(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6年9月)。
鄭新立主編,《工業發展政策-比較與借鑒》(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1996年11月)。
賴宜美,《技術移轉與組織學習之研究-以中華汽車為例》(國立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民國89年6月)。
錢振為,《21世紀中國汽車產業》(北京:北京理工大學出版社,2004年9月)。
蕭峰雄,《產業經濟學》(台北:植根雜誌社出版,民國85年9月)。
蕭峰雄,《我國產業政策與產業發展》(台北:遠東經濟研究顧問社,民國八十三年七月)。
謝偉,《追趕和價格戰-中國彩電和轎車工業的實證分析》(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1年4月)。
韓朝華主筆,《戰略與制度:中國企業集團的成長分析》(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0年12月)。
魏后凱,《市場競爭、經濟績效與產業集中-對中國制造業集中與市場結構的實證研究》(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2003年3月)。
蘇波主編,《中國民營經濟產業發展報告2004年》(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4年3月)。
(二)期刊
于春暉、戴榕,「我國轎車工業的產業組織分析」,中國工業經濟(北京),2002年8月,頁15-22。
王小廣,「工業化中期的汽車業及其在中國的前景」,戰略與管理(北京),2000年4月,頁78-85。
王小廣,「中國汽車工業景氣分析及展望」,輯於《中國投資年鑒2003》(北京:新華出版社出版,2003年12月),頁109-114。
王文杰,「中國大陸反不正當競爭法之研究」,中國大陸研究(台北),民國90年7月,頁53-81。
王秀清、郝冬梅,「中國煙草加工業的市場結構與績效研究」,中國農業經濟研究(北京),2003年1月,頁23-38。
王東岩,「2003年中國的就業狀況」,輯於中國社科院人口與勞動經研所編,《中國人口年鑑2004年》,頁251-253。
王塗發,「台灣、韓國汽車工業關聯效果之比較研究」,輯於馬凱主編,《台灣工業發展論文集》,頁471-512。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信息部,「2001年汽車行業經濟運行形勢分析」,輯於《中國汽車工業年鑒2002年》,頁342-344。
巴曙松,「中國入世後的産業結構變遷與就業結構調整」,2002年11月15日,中國勞動力市場網站:www.lm.gov.cn。
台灣工業技術研究院,「2005年中國大陸汽車產業發展趨勢與展望」,IEK-ITIS計畫(新竹),2005年4月,頁3-3-74。
白重恩、杜穎娟、陶志剛,「地方保護主義及產業地區集中度的決定因素和變動趨勢」,經濟研究(北京),2004年第4期,頁29-40。
平新喬、魏軍鋒,「中國汽車工業的市場規模和企業數量研究」,經濟研究(北京),2001年第11期,頁52-62。
田島俊雄,「經濟轉軌過程中的汽車銷售流通體制:亞運村市場模式走向何方?」,發表於第四屆中國宏觀經濟運行與政策論壇,2003年12月11~12日在北京國際飯店舉行。
田昆,「一汽集團聯合兼併的企業發展之路」,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http://www. unirule.org.cn。
江小涓、劉世錦,「競爭性行業如何實現生產集中—對中國電冰箱行業發展的實證分析」,管理世界(北京),1996年第1期,頁102-113。
安同良、楊羽雲,「易發生價格競爭的產業特徵及企業策略」,經濟研究(北京),2002年6月,頁46-54。
朱金生、柳雲,「自主研發是提高核心競爭力的必由之路」,汽車工業研究(北京),2005年第5期,頁21-25。
李曉丹,「對入世後我國汽車工業發展的思考」,廣東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廣州),2002年2月,頁14-20。
杜震華,「出口依賴中國大陸會讓台灣邊緣化嗎?」,國家發展研究(台北)第3卷1期,2003年12月,頁37-71。
袁木,「加入WTO後我國汽車工業面臨的形勢及對策」,管理現代化(北京),2001年2期,頁4-8。
孫秀潔,「2001年國內汽車業重組綜述」,輯於《中國汽車工業年鑒2002》(天津:年鑒編輯部出版,2002年9月),頁273-275。
馬廣奇,「産業經濟學在西方的發展及其在我國的構建」,外國經濟與管理(北京),2000年第10期,頁8-15。
馬曉河,「中國汽車産業的對外開放與發展」,改革(重慶),2005年第9期,頁5-12。
高明華,「艱難轉型中的巨人-一汽案例」,輯於《戰略與制度:中國企業集團的成長分析》,頁268-292。
殷醒民,「論中國制造業的產業集中和資源配置效益」,經濟研究(北京),1996年1月,頁11-21。
唐要家、唐春暉,「國有權集中對中國工業績效影響的實證分析」,上海財經大學學報(上海),2004年第2期,頁3-11。
徐東海、夏樂生,「近期大陸國企改革問題之研究-”債轉股”問題淺析」,共黨問題研究(台北),26卷3期,民國89年3月,頁27-40。
夏樂生,「大陸汽車工業集團化發展之分析」,共黨問題研究(台北),民國88年11月,頁43-57。
夏樂生,「中國大陸新頒《汽車產業發展政策》的內涵與爭論」,展望與探索月刊(台北)2卷8期,民國93年8月,頁105-112。
通用汽車中國公司公關部,「奏出“全球化和本土化”交響的最和諧音—通用汽車榮膺“2004中國最具影響跨國企業”」,2005年1月18日,www.gmchina. com/chinese/news。
國家發展銀行,「對中國汽車工業的戰略性思考」,中國流通經濟(北京),2001年12月25日,頁27-45。
陳建國、張宇賢,「跨國汽車公司在華戰略調整對中國汽車產業的影響」,宏觀經濟研究(北京),2004年第3期,頁8-15。
郭海濤,「我國汽車產業的國有產權、市場結構與市場績效研究」,北京工商大學學報(北京),2005年6月,頁8-13。
陸江,「以黨的十五大精神為動力推動代理配送制改革的健康發展」,中國流通經濟(北京),1997年第6期,頁1-6。
張宇賢、楊合湘、王佳元等,「汽車工業發展對國民經濟的促進作用-量化研究與國際比較」,輯於《中國產業發展報告2000年》,頁155-169。
張正智,「再創歷史新輝煌-記2003年汽車工業取得全面進展」,輯於《中國汽車工業年鑒2004年》,頁1-5。
張海洋,「R&D兩面性、外資活動與中國工業生產率增長」,經濟研究(北京),2005年第5期,頁107-117。
張峽,「民營汽車產業發展報告」,輯於蘇波主編《中國民營經濟產業發展報告2004年》,頁113-129。
張家銘、吳政財,「奇蹟與幻象:台灣汽車產業的發展經驗」,輯於張維安編,《台灣的企業組織結構與競爭力》,頁143-182。
張峰,「當前我國利用外資的發展趨勢及預測」,輯於《2001中國經濟展望》,頁86-99。
張偉兵、呂愛兵,「企業併購重組的正確路線」,經濟導刊(北京),2005年5期,頁12-17。
孫治方,「從必須改革『複製古董、凍結技術進步』的設備管理制度談起」,新華文摘(北京),1979年第6期,頁24-31。
曹建海,「中國民航運輸業的競爭與規制」,輯於戚聿東主編,《中國經濟運行中的壟斷與競爭》,頁352-380。
黃文芳,「兩岸車輛產業之展望」,發表於2002年我國產業生命力之新契機研討會(民國91年3月18日在台北世貿中心會議廳舉辦)。
黃癸華,「台灣汽車業赴大陸投資之配銷通路策略研究」,共黨問題研究(台北),民國88年7月,頁77-92。
黃詩喻、黃仲正、張瑞芳,「台灣地區汽車製造業通路權力移轉之研究」,發表於2005年台灣行銷研討會(台北),2005年4月17日在台北劍潭青年活動中心舉行。
郭克莎,「加入WTO之後中國大陸汽車工業面臨的影響及應對思路」,發表於海峽兩岸產業發展與結構調整研討會論文(台北中經院主辦),2002年1月8日。
郭海濤,「我國汽車產業的國有產權、市場結構與市場績效研究」,北京工商大學學報(北京),2005年6月,頁8-13。
馮飛,「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與競爭力分析」,2005年11月7日,www.tongji.edu.cn/ ~yangdy/car/paper2。
賀桂芬,「雖成淨出口國,大陸汽車貿易仍逆差」,商業周刊(台北),2005年12月19日,頁158-159。
路風,「中國汽車工業的自主開發道路行得通嗎?」,轉引自北京天則經濟研究所258次雙周學術討論會,http://www.unirule.org.cn/symposium/c258.htm。
趙鵬飛,「中國汽車工業專利工作現狀分析及對策研究」,知識產權雙月刊(北京),2004年第3期,頁32-36。
劉小玄,「中國工業企業的所有制結構對效率差異的影響-1995年全國工業企業普查資料的實證分析」,《經濟研究》(北京),2000年第2期,頁17-25。
劉志迎、張瓊,「中國MPV產業組織分析及發展建議」,汽車工業研究(北京)2005年第5期,頁9-13。
劉雨亭,「汽車工業50年發展與回顧」,輯於《中國汽車工業年鑑2003年》(天津:汽車工業年鑒編輯部出版,2003年9月),頁5-15。
劉國新,「中國汽車產業的市場行為與市場績效分析」,中國機械工程(湖北武漢),2001年第7期,頁821-824。
劉爾鐸, 「關注再就業」,人民網強國論壇問答會,2002年9月20日。
劉鶴,「產業政策的制定和實施」,輯於《中國的產業政策-理念與實踐》(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9年1月),頁41-45。
魯志強,「汽車工業產業組織結構和發展政策分析」,輯於王慧炯主編,《產業組織及有效競爭-中國產業組織的初步研究》,頁365-388。
衛志民,「産業組織理論70年」,參見http://www.jjxj.com.cn。
鄭玉歆、張曉、張思奇,「技術效率、技術進步及對生產率的貢獻」,工業經濟(北京)1996年第4期,頁74-81。
鄭豫、徐滬初,「汽車企業如何在併購中領先」,中國企業家(北京),2005年8月5日,頁98-99。
滕伯樂,「回顧汽車工業歷史性跨越『三步走』」,輯於《中國汽車工業年鑒2003年》,頁15-19。
閻曉虹,「大陸汽車在近十年三階段高速發展」,亞洲周刊(香港),2003年3月3日,頁16-17。
蕭志同、陳文典,「大陸汽車勞動與資本生產函數比較-無母數可加性模型之應用」,企銀季刊(台北),21卷第4期,1999年9月,頁107-119。
薛凌,「2007中國汽車業將呈寡頭型市場,進入新競爭格局」,21世紀經濟報導(廣州),2005年4月13日,頁33-36。
鍾師,「透析汽車連銷秘招」,連鎖與特許月刊(北京),2003年第3期,頁28-30。
龍永圖,「中國汽車工業很爭氣」,2005年9月20日,http:/finance.sina.com.cn。
關志雄,「中國會成為汽車出口大國嗎?」RIETI(日本經濟產業研究所)實事求是專欄,2005年1月14日。
蘇源泉、陳俊鴻,「中國重型汽車市場的發展分析」,陝西省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西安),2004年1月,頁63-66。
二、英文部分
Amsden, Alice , Asia’s Next Giant South Korea and Late Industrialization(N.Y.: Oxford Univ. Press,1989)。
Aoki, Masahiko. And Murdock, Hiromichi and Fujiwara, Okuno., “Beyond the East Asian Miracle: Introducing the Market Enhancing View”, in Aoki Masahiko eds.,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n Economic Development: Comparative Institutional Analysis(N.Y.: Clarendon Press, 1996)
Atkinson, Anthony&Stiglitz, Joseph,Lectures on Public Economics(N.Y.: McGraw-Hill, 1980)。
Bain, J. S., Barriers to New Competition, Cambridge, ( Mass: Harvard Univ. Press, 1956).
Bain, J. S. “Relation of Profit Rate to Industry Concentration: American Manufac -turing, 1936-1940”,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 vol.65, Aug.1951, pp.293-324.
Baumol,W. J., Business Behavior, Value, and Growth (N. Y.: Harcourt, Brace and World, 1967).
Balassa, Bela , Development Strategies in Semi-Industrial Economies(Baltimore: Johns Hopkins Univ. Press,1982)。
Bennett, Mark, Public Policy and Industrial Developmen—The Case of the Mexican Auto Parts Industry, (Colorado: Westview Press, 1986).
Busser, Rogier and Yuri Sadoi eds. Production Networks in Asia and Europe: Skill Formation and Technology Transfer in the Automobile Industry(London: Routledge Curzon ,2004)。
Caves,Richard E., American Industry: Structure, Conduct, and Performance , Fifth ed. ( Englewood Cliff, Prentice Hall, 1982).
Chan, Man-hung, ”Chinese Automobile Industry and the Possible Impact of China’s Accession to WTO”, Paper for “Conference on China’s WTO Accession and Its Impact on Northeast Asia”, organized by the Korea-China Economic & Business Forum, 28-29 June 2000, Seoul.
Chang, H-J, The Political Economy of Industrial Policy(N.Y.:ST. Martin,1994)。
Chen, Qiao-sheng, “On the Adjustment of China’s Industrial Structure: The Lateral Unification of Automobile Industries”, ed. by China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Politics, Economy and Society, (Aoyama Gakuin Univ., 1997).
“China’s Vehicle Imports: Demand Continues to Shift Upmarket into 2004”, Fourin China Auto Weekly, ( Jul 5,2004)
Chu, Yun-han, ”The State and the Development of the Automobile Industry in South Korea and Taiwan”, in Joel D. Aberbach、David Dollar eds. The Role of the State in Taiwan’s Development,(N.Y.: M.E. Sharpe, 1994), pp.125-169。
Church, Jeffrey and Ware, Roger, Industrial Organization-A Strategic Approach,(McGraw-Hill companies, 2000).
Clark, C.K. and Fujimoto, T., Product Development Performance,(Boston: Harvard Business School Press, 1991)。
Clark, R. and W..S. Davies (1982), “Market Structure and Price-Cost Margins.” Economica, vol.49, pp.277-287.
Cornwell,C. , Schmidt, P. and Sickles,R., “Production frontiers with cross-sectional and Time-series variation in efficiency levels”, Journal of Econometrics , vol.46, October 1990.
Cowling, K. and Waterson, M. “Price-Cost Margins and Market Structure”, Economica , vol.43, Aug 1976, pp.267-274.
Demsetz,H., “Industry Structure, Market Rivalry, and Public Policy”, 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 vol.16, April 1973, pp.1-10.
Geroski, P A & Murfin, A, \"Entry and Intra-industry Mobility in the UK Car Market,\" Oxford Bulletin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Blackwell Publishing, vol.53 no.4, 1991, pp.45-57.
Georski, P.A., and R.Pomroy, “Innovation and the Evolution of Market Structure,”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 vol.38 ,no.3 ,1990.
Geroski, P.A., and R.T.Masson , “Dynamic Market Models i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vol.5, no.1, 1987.
Gerschenkron, Alexander, Economic Backwardness in Historical Perspective: A Book of Essay,(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2)。
Hall , M. and L. Weiss, “Firm Size and Profitability”,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49, 1967, pp.319-331.
Harwit, Eric,“The Automobile Industry in China after WTO entry”, Harvard China Review, Spring, 2004.
Harwit, Eric, China’s Automobile Industry: Policies, Problems and Prospects ( N.Y.: M. E. Sharpe, 1995).
Hsiao, C., Analysis of Panel Data(N.Y.: Cambridge Univ. Press, 1986).
Hirschman, Albert, The Strategy of Economic Development(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58)。
Hwa ,Erh-Cheng, “Economic and Financial Challenges in China”, Taiwan Perspective e-paper, Issue No.85,2005-11-07.
Jagdish N. Sheth、Rajendra S. Sisodia, The Rule of Three-Surviving and Thriving in Competitive Market, (The Free Press, 2002).
Johnson, Chalmers, MITI and the Japanese Miracle: the Growth of Industrial Policy, 1925-1975 (Stanford: Stanford Univ. Press, 1982)。
Krueger, Anne O., Political Economy of Policy Reform in Developing Countries(Cambridge: MIT Press, 1993).
Kwan ,C. H., “ Coastal China is Still Poor” , August21, 2002, Research Institute of Economy, Trade and Industry (RIETI), http://www.rieti.go.jp/en/index.html.
Lau ,Lawrence J.、Qian, Yingyi and Gerard Roland,“Reform without Losers: An Interpretation of China’s Dual-Track Approach to Transition”, 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 2000,vol.108, no.1.
Lustgarten, S., “ Gains and Losses from Concentration-A Comment”, 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 vol.22, April 1979, pp.190-208.
Martin Posth, “ The Automobile Sector”, ed. by Heike Holbig and Robert Ash, China’s Accession to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London: Routledge Curzon , 2002).
Mutoh , Hiromichi, ”The Automotive Industry”, in Ryutaro Komiya ed., Industrial Policy of Japan(Tokyo: Academic Press Japan, 1988)。
Peltzman, Sam. “The Gains and Losses from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Journal of Law & Economics, vol.20, Oct.1977, pp.229-264.
Phillips, Almarin, “Concentration, Scale, and Technological Change in Selected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1899-1939”, 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1956),4, pp.179-193.
Rauen ,Aloysius, The Future of World’s Automobile Industry,ed. by Chinese Academy of Social Sciences, Economic Development, Mobility and Environment (Peking: China Social Science Documentation Publishing House, Jan, 2001)。
Scherer, F. M., Industry Structure, Strategy, and Public Policy, (N.Y.: HarperCollins College Publishers, 1996).
Scherer, F. M., Industrial Market Structure and Economic Performance, Second Edition (Boston: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80).
Sen, Anindya , Introduction to Industrial Organization.1st ed. (Delhi: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6).
Shin, Jang-Sup,The Economics of the Latecomers(N.Y.: Routledge, 1996)。
Tirole,J., The Theory of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Cambridge, MA: MIT Press, 1988).
Wade, Robert, Governing the Market: Economic Theory and the Role of Government in East Asian Industrialization(N. J.: Princeton Univ. Press, 1990)。
Weiss,L., “The Concentration- Profits Relationship and Anti-trust”, H. J. Goldschmid et al. (ed.) , Industrial Concentration: The New Learning (Boston: Little Brown Publication , 1974).
Wieda, Christopher, Rents, Technology Acquisition and the Development of Enterprise Groups in China, ( N.Y. State Univ. phd paper, 2004).
William H. G., Econometric Analysis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Press, 1997).
World Bank, The East Asian Miracle: Economic Growth and Public Policy, a World Bank Policy Research Report(N.Y.: Oxford Univ. Press, 1993).
三、日文部分
八幡成美、水野順子,《日系進出企業と現地企業との企業間分業構造と技術移轉》(東京:アジア経済研究所,1990年8月)。
丸山惠也,《中国自動車產業の發展と技術移轉》(東京:柘植書房出版,2001年2月)。
丸山惠也、趙亨濟編著,《日韓自動車產業の全容》(東京:亞紀書房出版,2000年3月)。
丸川知雄、高山勇一,《グローバル競争時代の中国自動車産業》(東京:蒼蒼社,2004年4月)。
小宮隆太郎、奧野正寛、鈴木興太郎等編,《日本の産業政策》(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1984年)。
土屋勉男、大鹿隆,《日本自動車產業の実力》(東京:ダイヤモンド社,2002年10月)。
三十木健,《現代アメリカ產業組織論》(東京:多賀出版社,2004年5月)。
山岡茂樹,《開放中国のクルマたち-その技術と技術體制》(東京:日本經濟評論社出版,1996年2月)。
山崎修嗣,《戦後日本の自動車產業政策》(東京:法律文化社出版,2003年3月)。
下川浩一,「技術革新の嵐の中で-自動車部品メーカーの事業環境変化と技術革新の展望」,輯於《日本の自動車部品工業》(東京:蒼蒼社,1982年)。
王健,《中国自動車工業の發展構造-1980年代における企業成長を中心に》,京都立命館大學博士論文,1994年3月)。
水野順子,《韓國の自動車產業》(東京:アジア経済研究所,1996年12月)。
FOURIN中国自動車調查月報(日本名古屋)。
日本貿易振興會技術交流部編,《中国自動車產業及び關連產業の現狀と展望》,(東京:日本貿易振興會出版,2003年3月)。
肖威,《中国自動車產業の經營構造分析》(京都:晃洋書房,2000年2月)。
肖威,「中国乘用車產業の技術導入-合併企業と國營企業の比較」,龍谷大學社會科學研究所期刊,1997年4月,頁35-47。
李春利,《現代中国の自動車產業-企業システムの進化と經營戰略》(東京:信山社,1997年2月)。
李益文,《中国自動車產業における生產、經營方式の革新-精益生產方式の普及関する實証の研究》,名古屋大學博士論文,1997年3月。
河村能夫編,《中国経済改革と自動車産業》(京都:昭和堂,2001年1月)。
岡崎哲二、奧野正寬、石井晋等,《戦後日本資金の配分-產業政策と民間銀行》(東京:東京大學出版會,2002年3月)。
谷浦妙子,《產業發展と產業組織の變化-自動車產業と電機電子產業》(東京:アジア経済研究所,1994年5月)。
岩原拓,《中国自動車產業入門》(東京:東洋經濟新報社出版,1995年5月)。
柳川隆,《產業組織と競爭政策》(東京:勁草書房,2004年3月)。
植草益、井手秀樹、竹中康治、堀江明子、菅久修一等,《現代產業組織論》(東京:NTT出版株式會社,2002年3月)。
座間紘一、藤原貞雄編,《東アジア生產ネットワ-クー自動車、電子機械を中心として》(東京:シネルウア書房出版,2003年3月)。
孫飛舟,《自動車ディーラ システムの國際比較-アメリカ、日本と中國を中心に》(東京:晃洋書房,2003年3月)。
野上務,《自動車部品業界が危ない》(東京:エ-ル出版社,1990年2月)。
渡邊真純,《2000年的中国自動車產業》(日本東京:蒼蒼社,1996年6月)
陳正澄,「中国自動車產業の產業政策と國產化戰略-SVW社を例として」,社會科學研究(日本東京大學),46卷2期,1994年2月。
陳晉,《中国乘用車企業の成長戰略》(東京:信山社,2000年6月)。
陳晉, 「中国軍事產業中有關自動車生產の進出と擴張戰略」,アジア経営研究(東京),1999年第5號。
塩地洋,「中国自動車流通の現狀と課題-日本からの進出を展望しつつ」,自動車販賣(東京),2004年10月,頁20-26。
塩地洋,「中国における自動車流通徑路:指令性分配から市場取引への過渡的特質」,流通研究(東京),3卷1期,2000年,頁73-79。
塩見治人,《移行期の中国自動車產業》(東京:日本經濟評論社出版,2001年4月)。
豊田英二,《決断》(東京:日本経済新聞社,1985年)。
雷新軍,《日本の經濟發展における政府の役割-產業政策の展開過程の分析》(東京:日本東修大學出版局出版,2003年3月)。
趙容,《中国自動車産業経営史の研究-第一汽車集団公司の発展史をめぐって》,東京日本大學博士論文,2000年3月。
関滿博、池谷嘉一編,《中国自動車產業と日本企業》(東京:新評論出版社,1997年7月)。
劉芳,《轉換期における中国の自動車流通-分配制からフランスチャイズ.システムへの段階の移行》,日本京都大學博士論文,2002年1月。
劉進慶、朝元照雄,《台湾の產業政策》(東京:勁草書房,2003年1月)。
鶴田俊正,《戦後日本の産業政策》(東京:日本経済新聞社,1982年)。
藤本隆宏,《日本のもの造り哲學》(東京:日本経済新聞社出版,2004年6月)。
藤本隆宏,《能力構築競爭:日本の自動車產業はなぜ強いのか》(東京:中央公論新社出版,2003年6月)。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86261507
9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6261507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6150701.pdf64.48 kBAdobe PDF2View/Open
26150702.pdf89.53 kBAdobe PDF2View/Open
26150703.pdf123.48 kBAdobe PDF2View/Open
26150704.pdf143.41 kBAdobe PDF2View/Open
26150705.pdf225.54 kBAdobe PDF2View/Open
26150706.pdf315.71 kBAdobe PDF2View/Open
26150707.pdf481.08 kBAdobe PDF2View/Open
26150708.pdf448.21 kBAdobe PDF2View/Open
26150709.pdf634.46 kBAdobe PDF2View/Open
26150710.pdf284.96 kBAdobe PDF2View/Open
26150711.pdf408.12 kBAdobe PDF2View/Open
26150712.pdf283.49 kBAdobe PDF2View/Open
26150713.pdf304.6 kBAdobe PDF2View/Open
26150714.pdf396.52 k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