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401
題名: 兩岸大學生民主意識之比較研究
作者: 張裕華
CHANG YU HUA
貢獻者: 彭立忠
張裕華
CHANG YU HUA
關鍵詞: 兩岸研究
民主意識
政治社會化
政治參與
大學生
高中教科書
政治態度
Cross-straight Research
Democratic Conscious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olitical Attitude
日期: 2004
上傳時間: 18-Sep-2009
摘要: 儘管民主政治是一種不夠完美的制度,但仍係人類社會迄今為止最能尊重與保障個人平等自由生活方式的一種政治制度,故而在廿世紀下半葉廣獲世界各國青睞。透過政治文化的觀點,我們瞭解到民主政治的建立與發展,一般人民是否具有民主的精神與素養,往往要比政治制度或典則是否完善,更具有決定性的影響。因此,本研究將「民主」定義為一種生活方式,希望從人們對民主內涵之覺察與認識,從蘊含於其日常行為價值觀中的表現,探討民主價值成為個人生活方式的可能影響。\n東亞大陸上的華人社會,不論是中國大陸或台灣都肯定民主的價值,也都朝民主的方向邁進,然而二者選擇之路徑不同,歷經之階段亦不相同。台灣已成功地從威權體制轉型為民主政治,大陸則在改革開放的驅動下,著手施行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民主建設。民主轉型能否成為兩岸未來和平對話的契機?值得我們關注。\n兩岸青年雖然生活於不同的教育環境,但是資訊時代為他(她)們的成長提供了日益趨同的國際舞台。在現代化民主潮流的衝激下,他(她)們習得怎樣的民主內涵,對兩岸關係未來的發展,勢必會有重要的影響。因而本研究關切兩岸大學生政治學習的內容如何,其民主意識的內涵有何異同,兩岸大學生會有怎樣的政治參與意向,以及社會化媒介對其民主意識和政治參與意向所可能的影響。\n經由內容分析法比較兩岸大學生高中時期政治學習的內容,發現兩岸的教育重心都在強化政治知識和政治策略,但本質意涵仍有顯著差異:其中各自對「政治社群」的認同對象不同、「政治知識」的來源不同、「政治策略」的性質不同,猶有甚者,彼此教科書對「民主價值」的認知與詮釋差異甚大。大陸方面的政治教科書對意識形態的強調與堅持比台灣遠甚。\n\n本研究同時以態度量表進行經驗調查,以立意取樣的方式,在兩岸選取政治大學、成功大學、東吳大學和北京大學、人民大學、(廣州)中山大學等六所學校共1100餘位學生作為對比分析。經過冗長的統計分析與論證,本研究所提出的各項假設獲得了部分的驗證。\n根據本研究發現,兩岸大學生影響其民主意識與政治參與意向的原因容或有所不同,但從調查結果可知,雖然兩岸在政治、經濟體制上分離了五十餘年,但本研究所調查的兩岸大學生在許多方面都呈現了相同之處,並且對於民主仍充滿了肯定,甚至大陸大學生對於民主的渴望猶勝生活在自由風氣中的台灣大學生。筆者認為,這樣的共識讓兩岸有了對話的平台,在未來的兩岸關係中,這群政治與社會的菁英勢必能由此發展出新的出路。
Democratic political system which has been widely accepted in the second half of the 20th century all over the world has played the best role in respecting and guaranteeing individuals’ equal and liberal lifestyle so far, though it might not be the most perfect. Though the view of political culture, we acknowledge that in the establishment and development of democratic politics, whether the ordinary people have democratic spirits usually has more crucial effects than whether the political regimes and norms are flawless. Therefore in this research, the writer defines ‘democracy’ as ‘a lifestyle’ and tries to discuss the possible effect of democratic lifestyle through people’s awareness and understanding of democratic connotation and their daily behavior reflecting their values.\nIn the Chinese society on the Eastern Asia continent, both the Mainland China and Taiwan approve the democratic value and move toward the democracy. But they chose different ways, either the developing stages. Taiwan has successfully changed from the authoritarian system to democratic politics while the Mainland China has been performing the China Style Socialist Democracy Construction in the motivation of the market-oriented Reformation. Can the democratic transition create a peacefully conversational opportunity? It’s worth paying attention.\nThe youth of both sides are living in the different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but the Information Age provides them an international stage more and more similar. By the wash of democratic wave, what democratic connotation they have learned will make a big impact on the cross-straight relationship in the future. So this research concerns on the undergraduates’ political study contents, the differences between their democratic connotation, their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wills and the probably effects of socialization media on their democratic conscious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wills.\nAfter comparing the political study contents in high school by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it is found that the educational cores of both sides are political knowledge and political policy, but they have distinct essences in who the political community identifies, where the political knowledge comes, what the political policy means, and the most different, how the democratic value is explained. The political textbook of the Mainland China enhances the ideology more often than Taiwan.\nMeanwhile, in this research the scaling method was adopted to execute the experience survey. With the purpose-sampling method, more than 1100 students of National Cheng Chi University, National Cheng Kung University and Soochow University in Taiwan and Peking University, Renmin University and Sun Yet-san University in the Mainland China are chosen. Through the tough statistic analysis and demonstration, the hypotheses of this research have been large partly proved.\n According to the research founds, in both sides the factors which effect the undergraduates’ democratic conscious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wills are different. This survey also tells us that the undergraduates in both sides has a lot in common although have been politically and economically separated for more than 50 years. They both feel very positive towards democracy, further more, the Mainland China undergraduates are more eager to democracy than Taiwan undergraduates who are living the liberal atmosphere. The author believes that this common opinion constructs the talk bridge between the Straights. In the future, these political and social elites will develop a new peaceful path to change the present vagu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th sides through the democratic way.
參考文獻: 參考文獻
壹、中文部分
一、專書與論文
小學思想品德和中學思想政治教材編寫委員會。2002。《思想政治》三年級全一冊(第五冊)。廣東:新華書局。
中國國民黨中央黨史委員會編,1981,《國父全集》,台北:中國國民黨黨史委員會。
文矩譯。1978。Ebenstein ,William著。《當代各種主義》。台北:龍田出版社。
王玉波。1984。《歷史上的家長制》。北京:人民出版社。
王明毅等譯。1997。Hayek , F.A. 著。《通往奴役之路》。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王樂理。2000。《政治文化導論》。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
朱雲漢、丁庭宇譯。1981。Wilson, Richard W.。《中國兒童眼中的政治:政治社會化的研究》。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朱雲漢、胡佛主持。2000。《中國文化地區的政治文化與政治參與:中國大陸、台灣、香港三地之比較研究》。台北: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
江宜樺。2001。《自由民主的理路》。台北:聯經出版社。
江炳倫。1976。《政治學論叢--續編》。台北:華欣文化事業中心。
江炳倫。1983。《政治文化研究導論》。台北:正中書局。
羊憶蓉。1994。《教育與國家發展--台灣經驗》。台北:桂冠圖書公司。
何兆武譯。1987。Rousseau, Jean Jacques著。《社會契約論》。台北:唐山出版社。
余也魯譯。1985。Schramm , Wilbur著。《傳播學概論:傳媒、信息與人》。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
余英時。1984。《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吳俊瑤。2003。〈國民小學教師政治態度之研究〉。國立屏東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呂亞力、吳乃德(編譯)。2000。Locke, John著。〈政府論第二篇〉。《民主理論選讀》(頁22-35)。台北:風雲論壇。
李酉潭、陳志瑋譯。1998。Georg Sørensen著。《民主與民主化》。台北:韋伯文化事業出版社。
李柏光、林猛譯。1999。Dahl, Robert, A. 著。《論民主》。台北:聯經出版社。
李意如、胡筠若。1988。《學校德育》。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李麗卿。1989。〈國中國文教科書之政治社會化內容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六主編。2004。《公民》第二、三冊。台北:三民書局。
周陽山。1993。《民族與民主的當代詮釋》。台北:正中書局。
易君博。1970。《政治理論與研究方法》。台北:三民書局。
林有土主編。2004。《三民主義》上、下冊。台北:龍騰文化事業公司。
林有土主編。2004。《公民》第二、三冊。台北:龍騰文化事業公司。
林嘉誠、朱浤源。1990。《政治學辭典》。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林嘉誠。1980。〈台北地區大學生的政治態度與政治參與〉。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俞可平。2001。《中國政治體制》。台北:風雲論壇。
段盛華。1988。〈台灣地區五專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泉湖。1998。〈從政治學論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施〉。載於張秀雄(主編)。《公民教育的理論與實施》(頁273- 307)。台北:師大書苑。
胡佛。1998a。〈「有權」與「無權」∼政治價值取向的探討〉。載於胡佛(著)《政治學的科學探究(二)--政治文化與政治生活》(頁39-74)。台北:三民書局。
胡佛。1998b。〈政治文化的意涵與觀察〉。載於胡佛(著)《政治學的科學探究(二)--政治文化與政治生活》(頁1-38)。台北:三民書局。
胡佛。1998c。〈我國大學生對民主的態度:三系學生的研析〉。載於胡佛(著)《政治學的科學探究(二)--政治文化與政治生活》(頁137-162)。台北:三民書局。
胡佛。1998d。〈論我國傳統文化與政治〉。載於胡佛(著)《政治學的科學探究(二)--政治文化與政治生活》(頁273-283)。台北:三民書局。
胡叔仁譯。1956。Padover, Saul K.著。《傑佛遜民主言論錄》。香港:高原出版社。
苗天蕙。1991。〈台灣地區大學女生政治定向與行為模式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倪達仁譯。1995。Ranney, Austin著。《政治學》。台北:雙葉書廊。
馬振清。2003。《中國公民政治社會化問題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
高英根。1988。〈中國大陸中小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 : 中小學語文教科書的內容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涂子麟、江義德主編。2004。《三民主義》上、下冊。台北:三民書局。
張秀雄、黃景裕。2002。〈論公民社會與公民教育的改革〉。載於公民與道德教育學會主編。《邁向二十一世紀的公民資質與師資培育》。國立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系印行。
張秀雄。1993。《民主法治教育之研究》。台北:師大書苑。
張明澍。1994。《中國政治人:中國公民政治素質調查報告》。北京:中國社會科學院。
張明澍譯。1996。Gabriel A. Almond, and Sidney Verba。《公民文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張智全。2003。〈桃園地區國中教師政治態度與政治參與行為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善楠。2000。《轉變中的華人價值觀:教育、政治與社會結構之互動》。台北:商鼎文化。
張雁深譯。1998。Montesquieu著。《論法的精神》。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曹沛霖譯。1987。Almond, Gabriel & Bingham Powell著。《比較政治學--體系、過程和政策》。上海:上海譯文出版社。
淦克超譯。1971。Sartori ,Gioranni著。《民主原理》。台北:幼獅文化公司。
郭正昭譯。1972。Black, C. E. 著。《現代性的動力:一個比較歷史的研究》。台北:環宇出版社。
郭秋永。1993。《政治參與》。台北:幼獅出版社。
陳文俊。1983。〈臺灣地區中學生的政治態度及其形成因素--青少年的政治社會化〉。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文俊。1997a。《台灣的族群政治》。香港:香港社會科學出版社。
陳文俊。1997b。《政治社會化與台灣的政治民主化:大(專)學生的政治態度與價值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叢書(3)。高雄:國立中山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出版。
陳義彥。1977。〈臺灣地區大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博士論文。
陳義彥。1991。〈我國大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十五年來政治價值與態度之變遷〉。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
陳瑤華。2001。〈自主與民主〉。《公民與國家學術研討會》第六場第二篇:1-14。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章詒和。2004。《最後的貴族--往事並不如煙》。台北:時報文化。
彭立忠。1985。〈大學生對國父思想教育之態度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立忠。1995。〈中國人的國民性與政治民主化之關聯性研究:先秦儒學在民主價值上的轉化〉。國立政治大學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彭懷恩。1978。〈中華民國大學生政治支持〉。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彭瀧森。1985。〈國中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板橋地區國三學生公民教育調查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
曾俊傑。1995。〈台灣地區專科學生政治社會化之研究〉。國立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閔琦。1989。《中國政治文化--民主政治難產的社會心理因素》。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
隋杜卿。1985。〈台灣地區大學生政治文化類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人傑、鄧毓浩主編。2004。《三民主義》上、下冊。台南:南一書局。
黃城主編。2004。《公民》第二、三冊。台南:南一書局。
黃裕美譯。1998。Huntington, Samuel P. 著。《文明衝突與世界秩序的重建》。台北:聯經出版社。
楊孝濚。1985。〈內容分析〉。載於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下冊(頁805- 831)。台北:東華書局。
楊國樞、張分磊。2002。〈中國大學生價值取向及其變遷〉。載於朱賜麟、袁世敏(主編)《近代中國的變遷與發展--人文及社會科學的探索》(頁334-389)。台北:時報文化出版公司。
楊國樞。1984。〈人格的定義〉。載於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九冊(頁202-204)。台北:商務印書館。
楊國樞。2002。〈中國人的社會取向:社會互動的觀點〉。載於楊國樞著,《華人心理的本土化研究》(頁79-118)。台北:桂冠出版社。
楊順富。2000。〈海峽兩岸高中政治教育之比較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博士論文。
葉佳文。2001。〈台灣高中職學生政治社會化--以桃園地區為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詹長皓。1987。〈中華民國大學生民主價值取向之研究:台北地區五所大學學生之分析〉。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鄒克蘭。2004。〈我國高中政治教育課程知識內涵之研究--現行公民科教科書的內容分析〉。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班碩士論文。
趙渭榮。2001。《轉型期的中國政治社會化研究》。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
劉軍寧。1998。〈共和•民主•憲政〉。載於《共和•民主•憲政--自由主義思想研究》(頁102-135)。上海:上海三聯書局。
劉軍寧譯。1994。Huntington, Samuel P.著。《第三波:二十世紀末的民主化浪潮》。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
劉姝言。1997。〈自由主義與公民教育〉。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清榕。1995。〈機率與取樣〉。載於楊國樞、文崇一、吳聰賢、李亦園(主編)《社會及行為科學研究法》上冊(頁67-86)。台北:東華書局。
歐用生(主編)。1992。《大陸小學教育政策與教育內容之研究:語文組》。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歐用生、李麗卿。1994。〈海峽兩岸小學語文教科書政治意識形態之比較分析〉。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語文教育學系主編《海峽兩岸小學語文教學研討論文集》:1-42。台北:國立台北師範學院。
歐用生。1995。〈內容分析法〉。載於黃光雄、簡茂發(主編)。《教育研究法》(頁229- 254)。台北:師大書苑。
歐陽教。1994。《大陸高中教育政策與教育內容之研究:思想政治組》。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中心。
蔣崇禮。2004。〈我國大學院校學生菁英政治態度之研究:以桃竹苗地區二十一所大學院校為例〉。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研究所公共管理與社區發展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蔡英文。2003。〈台灣民主理念的發展及其問題〉。載於江宜樺、李強(主編),《華人世界的現代國家結構》(頁4-37)。台北:商周出版社。
鄭宏文。1993。〈政治社會化媒體對政治態度與行為的影響:臺灣地區大學生之個案研究〉。東海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鄭淑芬。2002。〈國中學生家庭政治文化與其政治行為傾向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在職進修碩士班碩士論文。
鄧文勤。1995。〈台北市高一學生學校政治社會化成效的實證分析〉。東吳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薛光祖(主編)。1994。《海峽兩岸國民(初級)中學公民類科教科書之比較研究》。台北:國立編譯館。
謝銘賢。1998。〈國中公民與道德教科書之政治社會化內容分析〉。國立臺東師範學院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韓幼賢。1987。《心理學》。台北:中央圖書出版社。
瞿海源、許大柱譯。1987。Barnouw , Victor著。《心理人類學》。台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二、期刊、報紙文獻
大陸新聞中心。2005。〈未備案網址關閉--言論緊縮〉。聯合報》,2005/06/26:A16版。
王向陽、董武清、辛景亮。2003。〈安徽大中學生思想道德和政治素質特徵分析及優化措施〉。《廣西社會科學》89:242-244。
任靖。2003。〈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中的問題分析與思考--21省、市(直轄市)高中思想政治課教學現狀的調查〉。《思想政治課教學》6:28-30。
江炳倫。1988。〈我國學校的政治教育與政治社會化〉。《東方雜誌》22,4:29-34。
谷賢林、王敏洋。2000。〈我國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課教材比較研究〉。《教育理論與實踐》20,9:46-49。
林水波。1973。〈家庭在政治社會化中的角色〉。《思與言》11,2:29-34。
林火旺。2005。〈賣台--獨裁語言,自由敵人〉。《聯合報》,2005/5/8:A15版。
林嘉誠。1987。〈新生代公民的政治社會化〉。《東吳政治社會學報》11:237-271。
胡海可。2001。〈近二十年我國政治社會化研究述評〉。《雲南行政學院學報》6:20-24。
祝基瀅。1982。〈政治傳播與政治社會化〉。《新聞學研究》30:21-49。
袁頌西。1969。〈政治社會化:政治學中一個新的研究頌域〉。《思與言》7,4:216-226。
張濤。1989。〈大學生對民主的認知、情感與評價〉。《政治學研究》4,26:18-22。
盛治仁。2003。〈台灣民眾民主價值及政治信任感研究--政黨輪替前後的比較〉。《選舉研究》10,1:115-163。
陳文俊。1998。〈臺灣地區學生的政治文化--中、大學生的政治態度與臺灣民主化的前景〉。《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季刊》1,3:23-60。
陳文俊。2000。〈政治的孟德爾定律?家庭與台灣國小學童的政治學習〉。《國立中山大學社會科學季刊》2,4:97-132。
陳伯璋。1988。〈政治社會化與教育--從政治權力的「時」、「空」觀談起〉。《中國論壇》27,4:18-22。
陳義彥。1985。〈台灣地區大學生政治參與傾向影響因素之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學報》51:77-114。
陳漢卿譯。1973。Greenstein, F. I.著。〈政治社會化〉。《憲政思潮》24:16-20。
陳駿德。1995。〈政治文化的研究途徑〉。《思與言》33,4:193-230。
喻國明。1998。〈北京人社會政治心態的調查述評〉。《民主與科學》1:6-12。
黃秀端。1995。〈一九九四年省市長選舉選民參與競選活動之分析〉。《選舉研究》2,1:51-76。
黃秀端。1998。〈我國大學生政治權利態度之分析〉。《東吳政治學報》9:171-202。
楚成亞。2002。〈當代中國大學生政治亞文化分析〉。《青年研究》2:25-29。
楊國樞、瞿海源。1974。〈中國人的現代性:有關個人現代性的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7:1-38。
雷弢。1994。〈北京選民選舉心態與參與行為調查〉。《城市問題》5:42-47。
廖添富、劉美慧、董秀蘭。1998。〈我國師範院校學生「公民參與態度」與「公民教育觀點」相關性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公民訓育學報》7:1-26。
趙明。2002。〈當前大學生思想狀況調查分析〉。《中原工學院學報》13,S1:111-113。
劉江、畢霞。2003。〈當代大學生政治素質現狀分析及其評價〉。《蘭州學刊》134:172-174。
三、網路文獻
GEOHIVE。2005。〈GEOHIVE : Global Statistics〉。http://www.geohive.com/。2005/7/1。
王曉義。1993。〈中國大百科全書〉網路版。http://library1.lib.nccu.edu.tw/cpedia/Content.asp?ID=18002&Query=1。2004/12/3。
台北市公民科輔導團。2002。〈台北市公私立高級中學九十學年度--主義、公民及現代社會課程安排與各版本使用情形調查結果與分析〉。http://w3.nhsh.tp.edu.tw/~citizencontent/share/2_1.htm。2005/3/1。
行政院主計處。1995。〈戶口普查中人口與居住調查項目〉。http://www.dgbas.gov.tw/census~n/six/lue5/HT4602.HTM。2005/2/19。
孫文。1916。孫文於觀潮後所題墨寶。http://xml.lib.hku.hk/syshk/F.jsp。2005/5/14。
國家統計局。2004。〈2004年中國統計摘要〉。http://www.cpirc.org.cn/tjsj/tjsj_cy_detail.asp?id=2630。2005/2/19。
楊心恆。1993。〈中國大百科全書〉網路版。http://library1.lib.nccu.edu.tw/cpedia/Content.asp?ID=18027&Query=8。2004/12/4。
蔡定劍。2003。〈公民素質與選舉改革調查〉。http://www.usc.cuhk.edu.hk/wkgb.asp。2004/8/25。
鍾庭耀。2004。〈如何使用與報道滾動調查〉。http://hkupop.hku.hk/chinese/resources/workshops/20040814/handout.pdf。2005/1/12。
聶海峰、曾曉潔。2005。〈戶籍制度改革的模式與策略分析:實物期權的方法〉。http://www.usc.cuhk.edu.hk/webmanager/wkfiles/3090_1_paper.doc。2005/5/19。
貳、英文部分
Aberbach, J. D. & J. L. Walker (1970) Political trust and racil ideology.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4(4): 1199-1219.
Apter, D. E. (1965) The politics of moderniza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Berelson, B. R. (1954) Voting: a study of opinion formation in presidential campai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Chaffee,S. H. & L. S. Ward & L.P. Tipton (1973) Mass communication and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In J. Dennis (ed.), Socialization to Politics: A Reader. 391-409. John Wiley & Sons.
Cohen, C. (1971) Democracy. New York: Free Press.
Coleman, J. S. (1965) Educaiton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Dawson, R. E. & K. Prewitt (1969)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 an analytic study. Boston : Little, Brown.
Easton, D. & J. Dennis (1969) Children in the political system : origins of political legitimacy. New York : McGraw-Hill.
Farner, R. F. Jr. & D. B. German (1974) Cross-national research o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and education processes, in Allen R.Wilcox(ed.), Public Opinion and Political Attitudes.321-340. N. Y. : John Wiley & Sons.
Gamson, W.(1971) Political trust and its ramifications. In Gilbert Abcarian & John W. Soule(ed.), Social psychology and political behavior. 40-55. New York: Charles E. Merrill.
Gerbener, G..& L. Gross & M. Morgan & N. Signorielli (1986) Living with television: the dynamics of the cultivation process. In J. Brynant & D. Zillmann(eds.). Perspectives on media effects, Hillsdale. 17-48.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Gerbener, G..& L. Gross & M. Morgan & N. Signorielli (1994) Growing up with Television: The cultivation Perspective. In J. Brynant & D. Zillmann(eds.) Media effects: advances in theory and research. 17-41. New Jersey: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Greenstein, F. I.(1963) Personality and politics: problems of evidence, inference, and concetualization .Chicago: Markham Publishing Company.
Halliwell,S.(1986) Aristotle`s poetics. Chapel Hill :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Press.
Henry, N.B. (1954) Mass media and education.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Hess, R. D. & J. V. Torney (1967) The development of political attitudes on children. Garden city . N. Y. :Doubleday & Company, Inc.
Hyman, H. H.(1959)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 a study in the psychology of political behavior. New York : Free Press.
Jennings, M. K. & R. C. Niemi (1974) The political character of adolescence : the influence of families and schools.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Kahl , J. A. (1966) The measurement of modernization : a study of values in Brazil and Mexcio. Austin: The University of Taxas Press
Kaiser, H. F. (1974) An index of factorial simplicity. Psychometrika 39: 31-36.
Karatnycky, A.(2003) The anniversary freedom house survey liberty’s advances in a troubled world. Journal of Democracy 14(1):100-113.
Kwong, J.(1975) Changing political culture and changing curriculum—an analysis of language textbooks in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Comparative Education 21(2): 197-208.
Lane, R. E.(1959) Political life.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Langton, K. P.(1969)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nheim, J. B.(1975) The political within: a primer in political attitudes and behavior. Englewood Cliffs. N.J. : Prentice-Hall, Inc.
Mansfiled, E. D. and J. Snyder (1995) Democratization and the danger of war .Inernational Security 20(1):5-38.
Martin, R. (1975) The socialization of children in China and on Taiwan—an analysis of elementary school textbooks. The China Quarterly 62 : 242-262.
Meyer, J.F.(1988) A subtle and silent transformation: moral education in Taiwan and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William K.C.(Ed.), The Revival of Value Education in Asia and The West. 109-130. New York: Pergamon Press.
Milbrath, L. W.(1971)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how and why do people get involved in politics? Chicago: Rand Mcnally & Company.
Miller, A.H.(1974a) Political issues and trust in government:1964-1970.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8(4): 951-972.
Miller, A.H.(1974b) Rejoinder to “ Comment” by Jack Citrin: political discontent or ritualism? .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8(3): 989-1001.
Mussen, P. H. & A. B. Warren (1970) Personality and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Roberts S. Sigel(ed.), Learning about politics: A reader i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New York: Random House.
Palma, G. D.(1970) Apathy and participation: mass politics in western societies. N.Y.: The Free Press.
Protess, L. D. & M. E. McCombs (1991) Agenda setting: Readings on media, public opinion, and policymaking. Hillsdale,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Ridly, C. P.& P. Godwin & D.J. Doolin (1971) The making of a model citizen in communist China. Stanford. Calif: The Hoover Institude Press.
Rokeach, M.(1973) The nature of human valu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Russett, B. (1990) Controlling the sword: the democratic governance of national security.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alvadori, M.(1957) NATO:a twentieth-century community of nations. Princeton, N.J. : Van Nostrand.
Scaff, L.A.(1975) Participation in the western political tradition: a study of theory & practice. Arizona: The University of Arizona Press.
Schonfeld, W.R.(1971) The focus of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research. An evaluation world politics 1(23): 501-559.
Sigel, R. S.(1970) Learning about Politics: A Reader in Political Socialization. New York : Random House.
Trommsdorff, G.. (1983)Value change in Jap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tercultural Relations 7: 337-360.
Verba, S. & L. W. Pye (1971) Political culture and political development. Taipei : Rainbow Bridge Book Co..
Verba, S. & H. N. Norman (1972). Participation in American : social equality and political democracy. New York: Harper& Row.
Verba, S. & H. N. Norman (1975).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Fred I. Greenstein & Nelson W. Polsby(eds.), Nongovernmental Politics.1-74. Reading Mass: Addison-Welsley Publishing Company.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
89261019
9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89261019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61019101.pdf15.48 kBAdobe PDF2View/Open
61019102.pdf101.12 kBAdobe PDF2View/Open
61019103.pdf90.76 kBAdobe PDF2View/Open
61019104.pdf20.43 kBAdobe PDF2View/Open
61019105.pdf99.45 kBAdobe PDF2View/Open
61019106.pdf371.88 kBAdobe PDF2View/Open
61019107.pdf597.27 kBAdobe PDF2View/Open
61019108.pdf829.69 kBAdobe PDF2View/Open
61019109.pdf1.24 MBAdobe PDF2View/Open
61019110.pdf628.31 kBAdobe PDF2View/Open
61019111.pdf478.81 kBAdobe PDF2View/Open
61019112.pdf330.49 kBAdobe PDF2View/Open
61019113.pdf360.53 kBAdobe PDF2View/Open
61019114.pdf209.19 k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