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497
題名: 唐代太上皇與皇位繼承
作者: 邱裕原
貢獻者: 張治安
邱裕原
關鍵詞: 太上皇
皇位繼承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19-Sep-2009
摘要: 太上皇的數目與歷代的皇帝相較是顯得少之又少,相關的研究也是少數。儘管它是一個非常制的產物,卻可以提供我們一個切入當時政治的角度。唐朝有五位太上皇,是中國有信史以來最多的一朝,本文試圖從政治精英發動的政治鬥爭、皇位繼承來討論太上皇,希望能藉此面向對太上皇有較深入的了解與剖析,並推敲太上皇產生及少見的原因。\n\n 關鍵字:太上皇、皇位繼承
參考文獻: 一、古籍史料:
王夫之,《讀通鑑論》,里仁,1985年。
王浦,《唐會要》,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灣商務,1972年。
司馬光,胡三省注,《資治通鑑》,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灣商務,1983年。
司馬光,《資治通鑑考異》,景印文淵閣四庫全書,台灣商務,1972年。
長孫無忌,《唐律疏議》,台灣商務,1990年12月。
郭湜,〈高力士外傳〉,《麟書》,北京中華書局,1991年。
趙翼,《二十二史劄記》,中國書店出版,新華書店發行,1987年。
劉餗,程毅中點校,《隋唐嘉話》,北京中華書局,1979年。
劉肅,許德楠、李鼎霞點校,《大唐新語》,北京中華書局,1984年。
劉昫等撰,《舊唐書》,台灣商務印書館百衲本二十四史,1988年。
歐陽修等撰,《新唐書》,台灣商務印書館百衲本二十四史,1968年。
二、今人專著
王壽南,《中國歷代創業帝王》,台灣商務 2003年。
王振寰,《誰統治台灣?:轉型中的國家機器與權力結構,巨流圖書有限公司》,1996年。
朱堅章,《歷代纂弒之研究》,嘉新水泥公司文化會,1964年。
朱子彥,《後宮制度研究》,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1998年1月。
朱誠如,《中國皇帝制度》,武漢出版,1997年。
呂思勉,《隋唐五代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11月。
呂亞力,《政治學方法論》,三民書局,1997年。
李樹桐,《唐史考辨》,中華,1965年。
谷川道雄,李濟滄譯,《隋唐帝國形成史論》,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10月。
林天蔚,《隋唐史新編》,台灣東華書局,1980年,頁121~122。
周良霄,《皇帝與皇權》,古籍出版,1999年。
胡戟等箸,《20世紀唐研究》,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發行,新華書店經銷,2002年。
韋其勒等著,陶晉生等譯,《唐史論文選集》,幼獅文化事業公司,1990年。
徐遠達、朱子彥,《中國皇帝制度》,廣東教育出版社,1996年。
孫國棟,《唐宋史論叢》,香港商務,2000年。
陳寅恪,《隋唐制度淵源略論稿;唐代政治史述論稿》,里仁書局,2004年。
陳寅恪,《寒柳堂集》,三聯書店,2001年4月
程維榮,《中國繼承制度史》,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6年6月。
章太炎,《太炎文錄續編》,上海書店出版,1991年。
黃永年,《六至九世紀中國政治史》,上海書店出版社,2004年7月。
黃永年,《唐代史事考釋》,聯經,1998年。
曾資生著,陶希生編校,中國政治制度史,啟業書局,1979年10月。
雷飛龍,《漢唐宋明朋黨的形成原因》,韋伯出版社,2002年九月。
楊樹藩,《唐代政制史》,政大出版,正中發行,1967年。
楊珍,《接班政治學:清朝皇位繼承制度》,遠流,2004年。
Bottomore,《精英與社會》,尤衛軍譯,南方叢書,1991年。
Pareto,劉北成譯,《精英的興衰》,上海人民出版,2003年。
Skocpol,劉北成譯,《國家與社會革命》,桂冠,1998年。
崔瑞德(Twitchett)編,《劍橋中國隋唐史》,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西方漢學研究課題組譯,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0年。
W.Lawrence Neuman,王佳煌等譯,《當代社會研究法:質化與量化途徑》,學富文化,2002年。
期刊論文:
卞孝萱,〈《唐太宗入冥記》與玄武門之變〉,《敦煌學輯刊》,2000年第2期(總第38期)頁1~15。
尹選波,〈試論太上皇朱祁鎮的迎還及復辟〉,《中國人民大學學報》,1995年第2期,頁86~91。
毛蕾,〈翰林學士與二王八司馬事件〉,《文史知識》,1996年第1期,頁121~124。
王吉林,〈北魏繼承制度與宮闈鬥爭之綜合研究〉,《華岡文科學報》,第11期,1978年1月,頁93~125。
王炎平,〈關于李淵、李建成、李世民相互關系的幾個問題──評玄武門之變的是非〉,《四川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2期,頁82~90。
王壽南,〈論太平公主與唐玄宗之政爭〉,《第二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文津出版社有限公司,1993年,頁1081~1096。
王壽南,〈唐代的太上皇〉,《歷史月刊》,第七十九期,1994年8月,頁54~59。
王壽南,〈論王叔文之為人及其失敗之原因〉,《唐宋史研究》(中古史研討會論文集之二),香港大學亞洲研究中心,1987年,頁9~34。
王泳,〈柳子厚黨事之剖析〉(上下),《大陸雜誌》,第二十九卷第五期,1964年,頁159~169(上)、201~208(下)。
任士英,〈唐玄宗捨壽王而立肅宗原因考〉,《歷史研究》,2004年第3期,頁173~179。
任士英,〈長安宮城佈局的變化與玄宗朝中樞政局-兼及「太子不居於東宮」問題〉,《唐研究》,第九卷,北京大學,2003年,頁169~183。
朱誠如,〈清康雍朝宮廷內部矛盾與皇嗣制度改革〉,《故宮博物院院刊》,1999年第3期,頁1~11。
朱瑞熙、祝建平,〈宋代皇儲研究〉,《宋旭軒教授八十榮壽論文集》,2000年,頁89~145。
沈任遠,〈皇帝與太上皇〉,《中華文化復興月刊》,第十七卷第十期,1984年10月,頁31~38。
杜家驥,〈清朝滿族的皇家宗法與其皇位繼承制度〉,《清史研究》,第1期,2005年2月,頁32~46。
肖建新,〈南宋紹熙內禪鉤沉〉,《安徽師範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6期,2002年11月,頁714~720。
李勇、何春香,〈唐代的皇位繼承制度以及影響皇位繼承不穩定的因素〉,《遼寧師範專科學校學報》,第27卷第2期,2006年4月,頁5~9。
李英祥,〈李建成在建唐中的作用〉,《河北師範大學學報》 (社會科學版),第20卷第3期,1997年7月,頁71~74。
李樹桐,〈唐代帝位繼承之研究〉,《唐代研究論集》第一輯,新文豐,1992年,頁113~175。
李樹桐,〈玄武門及其對政治的影響〉,《唐史考辨》,中華,1965年,頁153~191。
李樹桐,〈唐高祖三許立太宗辯偽〉,《唐史考辨》,中華,1965年,頁192~213。
李敬武、董劍虹,〈遼代前期統治階級內部鬥爭問題新探〉,《社會科學輯刊》,1996年第1期 ,頁91~95。
李瓊英,〈劉宋時期宗室內亂原因之我見〉,《許昌師專學報》,2001年第1期,頁83~87。
李明仁,〈北齊北周之君主繼承制研究〉,《興大歷史學報》,第16期,2005年6月,頁147~170。
李宗保、曾敏,〈試論唐末藩鎮對昭宗朝政局的影響〉,《史學月刊》,1993年第3期,頁27~33。
吳浩,〈劉文靜之死與玄武門之變〉,《揚州教育學院學報》,1999年第3期,頁31~35。
呂亮彎,〈唐代劍南西川分立原因探析〉,《四川理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3期,2006年6月,頁78~80。
范學輝、朱宏,〈兩漢皇位繼承制度略論〉,《西南師範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3期,頁66~70。
胡戟,〈命運多舛的唐代儲君-嫡長子繼承法的反思〉,《文史知識》,1996年第1期,頁15~21。
袁剛,〈北周天元太上皇宇文贇〉,《滄桑》,2001年第4期,頁17~20。
浦薛鳳,〈皇位繼承與危機禍亂-由五因素著眼之分析統計與歸納〉,《清華學報》,第八卷,1970年,頁84-153。
浦薛鳳,〈三百四十八位帝皇-歷代皇位繼承之統計分析研究〉,《政治文集》,台灣商務,1981年8月,頁194~200。
唐華全,〈唐肅宗時期宰相政治探微〉,《河北學刊》,第22卷第1期,2002年1月,頁137~141。
唐華全,〈論唐玄宗誅太平公主事〉,《河北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7年第1期,1997年1月,頁37~43、66。
莊練,〈中國歷代的太上皇〉,《歷史月刊》,第三十七期,1991年2月,頁28~43。
陳明光,〈皇帝•宰相•宦官—晚唐中樞權力分配格局變動述略〉,《文史知識》,中華書局,1996年7月第7期,頁19~25。
陳建國,〈明代皇位繼承問題與政治鬥爭〉,《咸陽師範專科學校學報》,1998年第4、5期,頁59~63。
孫英剛,〈唐代前期宮廷革命研究〉,《唐研究》,第七卷,2001年,頁263~287。
張劍光與鄒國衛,〈玄宗朝初期政治鬥爭論略〉,《求是學刊》,1998年第5期,頁110~114。
張肖梅,〈劉禹錫與王韋集團〉,《國立編譯館館刊》,第11卷第2期,1982年,頁109~126。
張振,〈唐永王璘事件考辨〉,《青島大學師範學院學報》,第22卷第4期,2005年12月,頁10~16。
程定飛,〈宋代皇帝的內禪〉,《歷史教學》,1996年第2期,頁53~55。
程義,〈劉文靜之死與初唐黨爭的關係〉,《史學月刊》,2006年第4期,頁26~30。
黃約瑟,〈試論垂拱四年李唐宗室反武之役〉,《黃約瑟隋唐史論集》,中華書局出版,1997年,頁45~60。
葉達雄等著,〈中國古代皇位的常與變〉,《歷史月刊》,1997年9月號,頁32~63。
萬軍杰,〈李建成建唐功績探析〉,《武漢水力電力大學學報》,第19卷第5期,1999年9月,頁71~74。
雷艷紅,〈武德年間的唐突關系與玄武門之變的爆發〉,《中國邊疆史地研究》,第14卷第3期,2004年9月,頁79~87。
董四禮,〈金代皇位繼承制度試探〉,《史學集刊》,1995年第3期,頁14~17。
蔡靖文,〈宋、魯二國君位嗣繼制析疑〉,《文與哲》,第5期,2004年12月,頁57~81。
劉乃亮,〈歷史上的太上皇〉,《華夏文化》,02期,1997年,頁22~23。
劉樹友,〈試評李建成〉,《渭南師專學報》 (社會科學版),總第32期,1996年第2期,頁54~59。
劉興雲,〈試論唐玄宗與肅宗地位之嬗變〉,《南都學壇》(哲學社會科學版),第18卷,1998年第4期,頁25~28。
賴亮俊,〈隋唐時期的東宮兵〉,《第五屆國際唐代學術會議論文集》,麗文文化,2001年,頁787~830。
謝元魯,〈隋唐的太子親王與皇位繼承制度〉,《天府新論》,1996年第2期,頁70~75。
學位論文:
任士英,《唐玄、肅之際中樞政局研究》,首都師範大學歷史學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5月。
吳行健,《明英宗朝權力的運作》,國立臺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89年6月。
李明仁,《北朝、隋及唐朝前期繼承制之研究》,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硏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陳明中,《元代帝位繼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民族研究所碩士論文,1990年。
雷艷紅,《唐代君權與皇族地位研究-以儲位之爭為中心》,廈門大學博士論文,2002年8月。
賈如銀,《唐代東宮制度研究》,西北師範大學碩士論文,2004年5月。
蔡天助,《中央集權與地方分權-兩岸地方精英態度傾向之比較研究》,中山大學中山學術研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9月。
蔡金仁,《北魏皇位繼承不穩定性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史學研究所博士班,2004年。
賴亮俊,《六朝隋唐的東宮研究》,國立師範大學歷史學硏究所博士論文,2001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政治研究所
93252010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252010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5201001.pdf60.39 kBAdobe PDF2View/Open
25201002.pdf64.85 kBAdobe PDF2View/Open
25201003.pdf70.92 kBAdobe PDF2View/Open
25201004.pdf271.39 kBAdobe PDF2View/Open
25201005.pdf325.23 kBAdobe PDF2View/Open
25201006.pdf333.88 kBAdobe PDF2View/Open
25201007.pdf293.95 kBAdobe PDF2View/Open
25201008.pdf226.88 kBAdobe PDF2View/Open
25201009.pdf204.38 kBAdobe PDF2View/Open
25201010.pdf247.86 kBAdobe PDF2View/Open
25201011.pdf85.86 kBAdobe PDF2View/Open
25201012.pdf132.96 kBAdobe PDF2View/Open
25201013.pdf93.98 k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