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573
題名: 社群經驗與文化變遷--石門水庫淹沒區泰雅人移民史
作者: 李慧慧
貢獻者: 康培德
李慧慧
關鍵詞: 石秀坪
社群經驗
認同
文化變遷
msbtunux
日期: 2006
上傳時間: 18-Sep-2009
摘要: 本論文在研究因為石門水庫興建而被迫遷村的一群泰雅原住民。水庫移民係以原居石門水庫淹沒區msbtunux(大嵙崁前山群),是個相鄰多部落相鄰的泰雅人為研究對象社群,遷移前在有地域、族群、文化等多諸多共通性重認同基礎下,所產生的我群歸屬感與一體感,因而視為「社群」進行探討。這群移民為配合政府興建石門水庫之搬遷村政策,在一段長約三十餘年連續性的時間裡,前後共經歷三次遷移,並且分裂成不同的團體,在不同的空間中移動、適應環境改變;,研究發現,msbtunux泰雅社群文化發展,在遷移過程的各個時期之間,仍有延續性、連貫性與因果關係,不宜只單一切割出一個時期,或一個地區孤立地看。因此,傳統方法論上,以社群研究多固著於同一地域為條件的假設,對本研究案例並不成立,不僅如此,事實上仔細分辨,這期間社群存在的狀態,從「史」的角度敘述三次遷移過程看,在幾個不同時期內,社群性質、型態、範圍不斷有了改變,社群內部也有分裂成不同發展路線的現象,有的返山,有的是最後完全打散到平地各社區,成為個別家戶存在的狀態,部落集體共居的模式消失,但最終仍未失去其社群整體感。「認同」本身的變化與多層次是本移民社群值得深入觀察之處,正如謝繼昌指出的「文化的認同及族群的認同是多層次的」,「多層次」發展可用來描述這個社群的文化與認同狀態在這三十年間的變化,最初在msbtunux淹沒區的社群認同,是依賴血緣、族群性、共居地域所產生的「族群性認同」,遷移開始之後,由於受到連續三次遷移經驗影響,原來的族群性認同已由受迫經驗而強化,成為文化認同的基礎,是在原先較大範圍的族群性認同之下,具體分化為曾經共居在大潭二十多年,以「石秀坪」(日治時期所稱之「卡拉社」)象徵受迫群體「文化認同」的標誌,誠如謝繼昌綜合Astuti與Linnekin和Poyer的研究,人我區辨不一定來自祖嗣的關係,而可能來自做什麼、住在何處的共同經驗(謝繼昌2002:300)。\n因此,本論文將這群,依性質區分為四個時期:賦予這些變化以未遷之前,由於是多部落分散在msbtunux區域範圍而稱「多部落分散性社群」、初遷大溪中庄新村時期的「多部落集中性社群」、續遷觀音鄉大潭新村時期的「裂解後多部落集中性社群」、以及大潭鎘污染公害之後住戶被強迫拆遷各自散居到城市不同角落的「二次裂解後多部落散處性社群」等。\n本研究是以石門水庫淹沒區msbtunux泰雅人遷移史,探討社群經驗與文化變遷二個焦點主題。認為其中相當值得探究的是,因遷移而產生的受迫經驗與認同,以及與文化變遷之間的關係,由於遷移過程中,泰雅人察覺政府在遷移規劃及執行上似均有因「原住民」與生俱來的特殊身分,致配撥土地、安置地點、補償標準的處理上有民族身分上的出現「差別待遇」,導致經歷三次遷移,又因遷居之後經濟適應過程中,配撥耕地不適耕種,政府亦未輔導就業與轉作等,積累而遂產生集體的受迫意識經驗,惟隨著受迫經驗的累積,成員的集體感也隨著隨著經歷移住次數的不同增加,共同經歷的增多,而社群成員的集體感也產生內涵的強化,易言之,完整經過三次遷移,最後定居在大潭二十多年,二次最後裂解後散處性的社群,沒有共居地域的移民,集體感的經營較也返遷山的泰雅人更為迫切而顯著,我群意識也有更高的自覺,集體感最為深刻而顯著。\n再從文化變遷的角度看,正因為遷移探討msbtunux社群泰雅人泰雅人面對淹沒與遷移的環境變動時,傳統文化與異文化之間相互激盪、交融的變局下,激發了gaga展現自我調節、適應與創新的能力。散居成員之間,憑靠著gaga實踐的力量,強化人群網絡,推促進行各種人際互動,透過內在結構與運作與緊密聯結,例如透過婚喪喜慶、清明祭祖、殺豬活動,乃至葬禮發產生了的撿骨及興建納骨塔等異於傳統禮儀的重大變遷。這些都透露出清楚地觀察到,了從傳統中創新gaga,維繫msbtunux社群認同的力量。\n從散處性社群在不同區域、不同社會情境下所實踐的gaga的變遷過程觀察,本研究發現gaga作為社會規範的本質,具有「容許變動與創新」、「實踐」、「共負罪責與分享賜福的集體性」、「罪與罰的可替代性」等特性,使gaga與時俱進,呈現廣袤的內涵。本研究也指出,為了保存家族完整、我群繁衍,gaga在日常生活中實踐,具有跨越時空維繫家族的三個共通核心價值,分別是:不要遺棄老人(Laxi alah bnekis!)、不要忘了親友(Laxi yungi lpiumg)、不要忘了你的根(Laxi mungi buqin su!)。第一個「不要遺棄老人」充分展現utux信仰;第二個「不要忘了親友」,則是超越了親族血緣關係,發揮家族之間橫向聯繫的作用,凝聚我群的情感;第三個「不要忘了你的根」,具有縱向內聚家族的力量,同時依此觀念的實踐,自然會超越家族認同而產生民族認同。\n在葬禮演變上,由於水庫遷移的環境的變動項影響,使得原本穩定而不易變化的文化系統,在與異文化交相滲透與交融,將外來文化元素,置入gaga的文化傳統,產生漢化的撿骨行為的劇變,行之多年後,在前述三個核心價值的作用下,更發展出「家族納骨塔」的興建,其後再經「文化傳播」過程的推動,逐漸影響未受水庫遷移影響的泰雅人,推促msbtunux葬禮的變遷的動力是源自於泰雅人的主動性。\n推究這個區域葬禮的變遷係導源於是水庫遷村所衍生的現象,在眾多變遷中,葬禮的改變是直接導因於水庫興建,可以說是一個地區性的、特殊時空環境下的變異,但它也有可能是點的突破,經過長期傳播,而將全面地改變泰雅的喪葬文化,也可能只是地區性的文化突變,不構成全面性文化變異的可能,然而,這也將是日後探討文化變遷時,一個值得持續關注的問題與發展。\n簡言之,從從本研究案例就石門水庫淹沒區msbtunux社群經驗的分析,往往可看出文化發展的軌跡,可以看出而文化變遷又常根源於社群經驗,或者說,社群經驗可以提供解釋文化變遷的脈絡,因此欲了解一個區域特殊的文化演變,不能不從具體的、個別的、特有的社群經驗來尋繹其發展過程。\n\n關鍵詞:msbtunux、石秀坪、社群經驗、認同、文化變遷
參考文獻: 小島由道
1996 《番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第一卷)泰雅族》,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編譯。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山路勝彥著,林瑞壁譯
1987 《泰雅族的慣習與贖罪、祭祀以及共同體》,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大溪鎮公所
2004 《大溪鎮志地理篇、歷史篇、政治篇》,大溪。
久部良和子
1989 〈賽德克人霧社群的祖靈觀〉,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 文。
中村平
2000 〈國家意識的誕生:泰雅人的日治殖民經驗與當代的歷史追憶〉,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明珂
1997 《華夏邊緣:歷史記憶與族群認同》,台北,允晨文化。
2004 《羌在漢藏之間》,台北,聯經出版。
王嵩山
2003 《聚落經濟、國家政策與歷史:一個台灣中部原住民族的例子》,南投:國史館台灣文獻館。
王梅霞
2000 〈從gaga的多義性看泰雅族的社會性質〉,《台灣人類學刊》,1(1):77-104
2006 《泰雅族》,台北:三民書局。
王銘銘
2001 《社會人類學》,台北:五南書局。
王墨林
1986 〈斷臂中昇起的聖歌〉,《人間》,第5期,頁22-41。
尹建中
  1986 〈認識文化變遷〉,《實踐》,754卷,頁59。
尤巴斯.瓦旦
2004 〈泰雅族的祖靈祭及其變遷〉,東華大學民族發展所碩士論文。
巴蘇亞.博伊哲努
2002 《思考原住民》,台北:前衛。
台灣省文獻會
1964 《台灣情事》,成文出版社。
1996 《重修台灣省通誌卷二土地志地形篇》,南投。
1996 《桃園縣鄉土史料》,南投。
2003 《日據時期原住行政志稿第三卷》,南投。
石門水庫建設委員會
1966 《石門水庫建設誌(一)》,桃園:石門水庫建設委員會。
伊能嘉矩等編
1918-1938 《理番誌稿(第一篇~第五篇)》,台北:台灣總督府警務局理蕃課。
伊凡.諾幹
1997 〈近代農業與‘tayal〔msbtunux〕初探—殖民主義、近代文化與民族的動態〉,收錄於中國土地經濟學會編,《原住民土地與文化學術研討會》,台北。
1999 〈日治時期之林野經營與,tayal〔msbtunux〕qara土地所有的變化〉,收錄於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會編,《原住民國際論文研討會》,台北。
2000 〈近代地權制度與,tayal〔msbtunux〕初探─殖民主義、近代化與民 族的動態〉,收錄於台灣歷史學會編,《民族問題論文集》,台北:稻鄉出版。
李亦園
1962 〈祖靈的庇蔭:南澳泰雅人超自然信仰研究,《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50:91-110。
1978 《信仰與文化》,台北:巨流。
1983 〈社會變遷與宗教皈依:一個象徵人類學理論模型的建立〉,《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第56期。
李敏慧
1997 〈日治時期台灣山地部落的集團移住與社會重建—以卑南溪流域布農族為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系碩士論文。
余光弘
1980 〈泰雅族東賽德克群的部落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50:91-110。
宋龍生
1963 〈南澳泰雅族部落組織〉,《中央研究院民族所集刊》,15:165-223。
佐山融吉著,余萬居譯
1985a 《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紗績族前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1985b 《蕃族慣習調查報告書:紗績族後篇》,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折井博子
1980 〈泰雅族噶噶的研究〉,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文麒
1997 〈政府與民眾間政策溝通之研究--以桃園縣高銀化工廠鎘污染事件為例〉,中興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朝棨
1957 《台灣省通志稿卷一土地志地理篇》,台灣省文獻會。
林榮泉
1987 〈泰雅人與漢人生命禮俗之比較研究〉,文化大學民族與華僑研究所。
官鴻志
1986 〈再見,林投花〉,《人間》,第5期,頁6-21。
范玉梅
1999 〈關於觀音「大潭」:一個聚落的生活空間史的研究〉,中原大學室內設計系碩士論文。
邱韻芳
2002 〈祖靈、上帝與傳統--基督長老教會與Truku人的宗教變遷〉,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依婉.貝林
2006 〈Utux、空間、記憶與部落建構:以alang Tongan與 alan Sipo為主 的討論〉,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廣冀
2003 〈碎形經濟:兩個泰雅民族誌的比較分析〉,《靠文.By Culture研討會論文》。
洪英聖
1993 《台灣先住民腳印》,台北:時報。
孫大川
2000a《夾縫中的族群建構》,台北:聯合文學。
2000b《山海世界—台灣原住民心靈世界的摹寫》,台北:聯合文學。
徐鼐
1965 《石門水庫》,桃園:石門水庫建設委員會
洪敏麟
1983 《台灣舊地名之沿革(第二冊)》,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班納迪克.安德森著,吳叡人譯
2000 《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台北:時報文化出版。
桃園縣文獻會
1983 《桃園縣志》,桃園:成文出版公司。
桃園縣文獻會
1983 《桃園縣志卷一土地志地理篇》,桃園。
桃園縣文獻會
1983 《桃園縣志卷四經濟志商業篇》,桃園。
鹿野忠雄
1946 《東南亞細亞民族學先史學研究》,東京,矢島書房。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
1935 《高砂族系統所屬の研究》,東京:刀江書院。
陳文德
2002 〈試論「社群」(community)研究的意義:一個卑南聚落的例子〉,《社群研究的省思》陳文德、黃應貴主編:43-92。
陳其澎、范玉梅
2002 〈日久他鄉是故鄉:石門水庫移民遷徙歷程之研究〉,收錄於文化研究學會年會編,《重訪東亞:全球‧區域‧國家‧公民》,台北。
陳政三
2006 〈翱翔福爾摩沙—郇和台灣記行(三)郇和北泰雅印象:奎輝社記 行〉,《台灣博物季刊》,25卷,第2期,頁50-51。
傅琪貽
2003 〈大嵙崁事件〉,收錄於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編,《原住民重大歷史事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
郭倩婷
2002 〈族群性與文化認同—池上阿美族豐年節慶的重構〉,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森丑之助
1979 《台灣蕃族志(第一卷)泰雅族》,台北:南天書局。
黃宣衛
1980 〈傳統社會與西洋宗教:三個台灣高山族的例子〉《思與言》18(1): 101-115
2005 《異族觀、地域性差別與歷史阿美族研究論文集》,台北,中央研究院民族研究所。
黃應貴
1972 〈Epstein 與 Geertz 之經濟研究:現代經濟人類學研究之二例〉,《人類與文化》 1: 14-18。
黃厚源等編
《我家鄉桃園縣》,桃園文獻會。
黃國超
2001 〈「神聖」的瓦解與重建:鎮西堡泰雅人的宗教變遷〉,國立清華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有志
1987 〈民生主義的喪葬理念與實踐研究〉,政治大學三民主義研究所。
張鴻藝
2001 〈utux、gaya與真耶穌教會:可樂部落太魯閣人的「宗教生活」〉,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曉春
1974a 〈台北地區山地移民調適初步調查研究〉(上),《思與言》,第11卷第6期,頁:293-313。
1974b 〈台北地區山地移民調適初步調查研究〉(上),《思與言》,第12卷第1期,頁27-37。
童元昭
2002 〈固定的田野與游移的周邊:以大溪地華人為例〉,《社群研究的省思》陳文德、黃應貴主編:303-330。
詹素娟
2002 〈地域與社群:大台北地區原住民族的多群性〉,《歷史.文化與族群台灣原住民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葉春榮主編:363-392。
復興鄉公所
2000 《復興鄉志》,桃園。
楊索
1994 〈失去部落三十四年年的卡拉社人〉,《中國時報》,民國83年12月5日,23版
楊士範
2005 《平和(Piuma)排灣族、城鄉遷移與社會文化變遷》,台北:國立編譯館。
廖正宏
1999 《人口遷移》,台北:三民。
廖守臣
1985 《泰雅族的社會組織》,花蓮:私立慈濟醫學暨人文社會學院原住民健康研究室專刊。
翟振孝
1996 〈經驗與認同:中和緬華移民的族群構成〉,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星皓
2004 〈「一報還一報」裡的「禮物」〉(The Gift Measure for Measure)《中外文學》,33(6):85-104。
衛惠林
1963 〈泰雅族的父系世系與雙系共作組織〉《台灣文獻》14(3):20-27。
盧聖真
1997 〈泰雅族宗教變遷的地理意涵─以桃園縣復興鄉三光村為個案研究〉,台灣師範大學地理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繼昌
2005 〈文化、接觸與族群〉,《現代化研究》,專刊第33卷,頁87-96。
2002 〈認同與文化:台灣原住民之研究〉,《歷史.文化與族群台灣原住民國際研討會論文集》葉春榮主編:297-308。
謝世忠
1987 《認同的污名:台灣原住民的族群變遷》,台北:自立晚報。
2004 《族群人類學的宏觀探索:台灣原住民論文集》,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
謝世忠、孫寶鋼主編
1990 《人類學研究》,慶祝芮逸夫教授九秩華誕論文集。
羅素玫
2000 〈都蘭阿美人的掃墓節:一個社會文化的變遷與轉換之探討〉,《東台灣研究》,第五期。
藤井志津枝
2001 《台灣原住民史政策篇》,南投市:臺灣省文獻委員會。
Marcel Mauss著,汪宜貞、何翠萍譯
1990 《禮物: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台北:遠流。
艾瑞克.霍布斯邦著,李金梅譯
1997 《民族與民族主義》,台北:麥田。
艾尼斯特.葛納爾著,李金梅、黃俊龍譯
2001 《國族與國族主義》,台北:聯經。
史徒華著,張恭啟譯
1984 《文化變遷的理論》,台北:新橋。
馬淵東一原著,鄭依憶譯
1985 〈台灣土著民族〉,收錄《台灣土著社會文化研究論文集》,台北:聯經。
Barth, Fredrik.
1969 “Panthan Identity and Its Maintenance.”In Ethnic Groups and Boundaries, Fredirk Barth ed. pp:117-134. Boston: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Geertz, Clifford
1973 “Religion as a Cultural System,” In Interpretaion of Cultures, Clifford Greetz, pp:87-125,NY:B.Asic Books.
Cohen, A.p.
1992(1985) The Symbolic Construction of Community. N.Y.:Routledge
Marcus Bank
1996 Ethnicity:Anthropological constructions. London, British.
Karen Wigen
1993 The Making of a Japanese Periphery 1750-1920. London, England.
Han Knapen
2001 The environmental history of Southeast Borneo 1600-1880. Netherlands
Michael D. Green
1985 The politics of Indian removal. University of Nebraska press Lincoln and London.
H. Derosier
1989 The removal of the Choctaw Indians. American Knoxville.
Angie Debo
1986 Indian removal:The Emigration of the Five Civilized Tribes of Indians. Norman.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研究所
93259003
95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259003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5900301.pdf44.99 kBAdobe PDF2View/Open
25900302.pdf145.19 kBAdobe PDF2View/Open
25900303.pdf105.38 kBAdobe PDF2View/Open
25900304.pdf86.07 kBAdobe PDF2View/Open
25900305.pdf310.69 kBAdobe PDF2View/Open
25900306.pdf1.2 MBAdobe PDF2View/Open
25900307.pdf801.98 kBAdobe PDF2View/Open
25900308.pdf476.93 kBAdobe PDF2View/Open
25900309.pdf406.51 kBAdobe PDF2View/Open
25900310.pdf399.65 kBAdobe PDF2View/Open
25900311.pdf1.45 MBAdobe PDF2View/Open
25900312.pdf208.49 kBAdobe PDF2View/Open
25900313.pdf205.21 kBAdobe PDF2View/Open
25900314.pdf522.95 k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