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587
題名: 民族文化觀光產業的實踐與反思--以布農文教基金會為例
作者: 周文茵
貢獻者: 潘英海 教授<br>藍美華 教授
<br>
周文茵
關鍵詞: 民族文化觀光產業
布農文教基金會
布農
Bourdieu
日期: 2004
上傳時間: 18-Sep-2009
摘要: 摘要\n\n 論文首先透過民族史與民族誌的書寫方式,將基金會觀光產業所寄存的pasikau部落時空舞台搭建起來。另外,透過部落發展觀光產業的相關討論回顧,以期了解民族文化觀光產業推動研究議題的困境,並找尋突破可能的定位。因此,筆者選擇透過Bourdieu理論的視域,將既具體又抽象、主客觀交融的「文化」,析離成【(慣習)(資本)】+場域=日常生活言行(實踐)的生活實踐公式來理解,以期將行動者的能動性與場域兼具束縛與自由的本質展現。\n\n 接下來,筆者透過理論概念與田野資料的交錯置放,藉此產生對話,使資料產生概念層次的意義,亦使論述不至真空。資本如同場域中的入場券,因此,筆者先就「資源」與「資本」間的關係做討論。透過基金會民族文化觀光產業的例子,了解從「資源」到「資本」其間辨識、篩選與應用的界定轉換歷程。換句話說,資本因場域的認可而產生兌換價值,因此,場域成為筆者接下來的論述重點。\n\n 筆者藉由基金會觀光場域中「布農部落」、「部落劇場」、「布農之旅」三種實踐活動,展現場域多樣的動態面貌。透過「布農部落」入園動線與原住民主題風格營造的鋪陳,將基金會觀光場域的風格基調呈現,同時也反映出基金會以「非原住民」做為的遊客身分邊界。「部落劇場」的展演解說,帶出整個觀光場域的文化消費主題核心。而觀光場域中的內容與風格呈現,則是基金會與遊客的共構關係中形塑而來。而「布農之旅」是「部落劇場」故事的延伸,亦是「布農部落」空間的拓展。透過這三個相互呼應的實踐活動,希冀讓遊客產生再次投入觀光場域的渴望。\n\n 而承載資本在場域中的實踐的行動主角,在本文的例子即是基金會。其透過將自身獨具的文化資本,在場域中進行積極的資本轉換,以兌換成經濟資本。然而,基金會多元(源)的人力組成,雖透過組織架構與理念(部落文化重建),生成了內部的社會資本。但來自於社會場域不同位置的多元人力,卻在基金會內部再現了社會場域關係位置的距離與慣性。因此,基金會出現「形式」(象徵)取向與「功能」(實用)取向的美學品味衝突,產生「文化資本」與「經濟資本」孰輕孰重的內部角力。基金會外顯的觀光場域經營策略展現,正是此角力動態平衡的一個凝相。至此,筆者已透過Bourdieu的實踐理論,檢視了基金會在觀光場域的實踐邏輯。接著,筆者有意再將視野拉回到pasikau部落的相關研究以及台灣民族文化觀光產業的發展脈絡,重新回顧省視Bourdieu理論下的文化資本與實踐邏輯在此個案的意義所在。
參考文獻: 參考書目
一、期刊、論文
王美青
2003 文化表徵與族群性--魯凱族下三社群的認同結構。國立台灣大學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梅
1998 原住民文化園區規劃準則之研擬--以屏東臺灣原住民文化園區為例。國立臺灣大學園藝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筱君
2001 台灣原住民賽夏族編器研究。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應棠
2003 尋找家園--原住民文化工作者回歸部落現象中的認同轉折與家的意義重建:屏東魯凱、排灣族的案例。國立台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博士論文。
江冠明
2003 創新的認同--三地門文化產業中的現代認同與變遷。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余明德
2000 布農族崙天部落史。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研究所。
余明峰
[出版中] 布農族氏族(sidoh)在婚姻、政治、宗教、經濟面向的民族志研究—以延平鄉桃源村為例(暫定)。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研究所。
宋莉瑛
2002 觀光對原住民環境衝擊之研究--以屏東霧台鄉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碩士論文。
呂嘉泓
1999 我國鄉村社區發展之研究--以山美及蓮潭社區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近藤正已
1988 霧社事件後的「理蕃」政策。當代30:40-54。
李亦園 計畫主持
1983 山地行政政策之研究與評估報告書。台北市: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李素馨、侯錦雄
1999 休閒文化觀光行為的規範—以原住民觀光為例。戶外遊憩研究12(2):25-38。
李敏慧
1997 日治時期台灣山地部落的集團移住政策與社會重建--以卑南溪流域布農族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系碩士論文。
李芳森
1995 布爾迪厄科學場域的社會學分析。南華管理學院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邱天助
1993 Bourdieu文化再制理論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教育研究所博士論文。
林志興
1999 台灣原住民的文化存續與發展。歷史月刊1999(1):84-88。
林玉婷
2002 社區營造永續觀光評估模式之研究。私立南華大學旅遊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桂萍
2004 台灣原住民的藝術表現--以力馬原住民生活工坊為例。國立台北大學民俗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頌恩
1998 台東縣延平鄉布農幼稚園鄉土文化教學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慧玲
2002 田野書寫、觀光行為與傳統再造:印尼峇里與台灣台東布農部落的文化表演比較研究。台灣社會學刊28:77-151。
洪廣冀
2000 森林經營之部落、社會與國家的互動--以新竹司馬庫斯部落為個案。國立台灣大學森林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洪泉湖、陳世昌
2003 台灣原住民的文化傳承與休閒文化產業行銷—布農部落的個案研究。發表於「2003海峽兩岸少數民族文化傳承與休閒旅遊研討會」,2003.11.22。
紀駿傑
1998 從觀光原住民到原住民自主觀光。原住民文化與觀光休閒發展研討會論文集45-60。
侯松茂 研究主持
1994 臺東縣觀光旅客消費需求及動向之研究。國立臺東師範學院社會科教育學系。
馬凱
1999 活化部落經濟生機--振興原住民族經濟及產業發展區域細部規劃。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許功明
1994 遺產觀光與經營的省思--從舊好茶聚落談起。博物季刊8(2):19-24。
高有智
1999 期待又怕被傷害:隔週休二日旅遊風潮對原住民部落的影響。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高宣揚
1991 論布爾迪厄的「生存心態」概念。思語言29(3):21-75。
1992 布爾迪厄的政權社會學。台灣大學中山學術論叢10:123-150。
1995 論布爾迪厄社會學中關於「象徵性實踐」的概念。國立台灣大學中山學術論叢13:21-51。
徐賁
2002 布迪厄論知識場域和知識份子。二十一世紀雙月刊70:75-81。
曾少千
2002 藝術與社會學的交會:哈克與布赫迪厄的自由交流。歐美研究32(1):45-105。
傳君
1998 活化部落經濟生機--振興原住民民族經濟及產業發展之研究。行政院原住民委員會委託研究報告。
張玲玲
2004 原住民部落發展旅遊之探討--以可樂部落為例。國立東華大學民族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瑋琦
1998 河東部落社區總體營造--一個想要變成社區的部落?。國立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建池
1999 阿里山地區原住民對其觀光發展衝擊認知與態度之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觀光事業研究所碩士論文。
許嘉珍
2000 台東劇團研究。私立中國文化大學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莊啟川
2002 地方居民對觀光影響的知覺與態度之研究--以山美社區為例。私立大葉大學休閒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口珈
2002 花蓮市阿美族豐年祭文化資源整體效益之評估。私立逢甲大學土地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應貴
1974 經濟適應與發展—一個台灣中部高山族聚落的經濟人類學研究。國立臺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75 光復後高山族的經濟變遷。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40:85-95。
黃應貴、胡金男
1999 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小誌。民族學研究所資料彙編13:1-18。
黃國超
2003 原住民觀光與社區自主權--泰雅族鎮西堡部落發展生態旅遊之研究。原住民教育季刊秋季號。
陳茂泰
1975 從旱田到果園:道澤與卡母界農業經濟變遷的調適。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集刊36:11-33。
陳敏郎
1994 文化秩序與社會秩序:布迪厄(P. Bourdieu)論文化正當性的建構及其再生產。思與言32(3):113-137。
陳永龍
1994 觀看、地方自主性與社會權力--試論觀光互動過程中的看與被看。山海文化月刊2:47-51。
陳昭妙
2003 布農部落屋的後現代氛圍:從營運現象及戶外裝置展談起。藝術論衡9:93-111。
陳朝興
1998 原住民休閒產業發展策與社區總體營造。原住民文化與觀光休閒發展研討會:77-96。
陳膺仁
2004 原鄉地區觀光產業經營策略之研究--顧客滿意度的觀點。中華大學科技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世昌
2004 台灣原住民文化產業與文化行銷之研究--布農部落屋的個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博士論文。
陳溪園
2003 梨山風景區原住民對觀光衝擊及發展策略認知之研究。世新大學觀光學系碩士論文。
游景德
1999 文化行銷--台灣原住民文化展現分類之探討。國立東華大學企管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英海
1998 傳統文化?文化傳統?--關於「平埔族群傳統社會文化」的迷思。發表於「平埔族群與台灣歷史文化學術研討會」,1998.05.16-17。
潘盈方
[出版中] An Exploration Into Cultural Heritage As Tourism Commodity- Aboriginal Tourism in Taiwan(台灣原住民文化資產與觀光發展的探討).Toursim and Heritage Management Service Industry Department of Bournemouth University.
蔡善神
2004 內本鹿地區布農族遷移史研究(1942年之前)--以遷往台東縣延平鄉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研究所。
蔡旻玠
2001 去殖民?再殖民?--以布農文教基金會為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蔡佩雯
2001 部落產業發展策略之研究--以嘉義阿里山鄉山美村為例。朝陽科技大學建築及都市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文生
1984 台灣山地社會經濟結構性變遷之探討--台灣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乃靜
2001 慣習與資訊行為。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8(1):87-94。
裘亞飛
1992 台灣原住民的政治經濟學涵義。島嶼邊緣5:33-43。
鄭賢女
1996 太魯閣國家公園情境中的太魯閣人—政權觀點與原住民的網絡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民族學系研究所。
趙蕙鈴
1995 布狄厄論「文化資本」的再生結構—文化區辨與社會區辨的社會建構 過程。思與言 33(1):161-184。
劉維公
1998 習性( Habitus )與偶成性( Kontingenz ): P. Bourdieu 與 N. Luhmann的理論介紹。臺大社會學刊26:1-51。
1999 布爾迪厄與生活風格社會學研究:兼論現在社會中的社會學危機。社會理論學報2(2):347-374。
2001 當代消費文化社會理論的分析架構:文化經濟學、生活風格與生活美學。東吳社會學報11:113-136。
劉秋雲
2001 布農族人的語言使用與民族認同—以台東縣延平鄉桃源村為例。發表於「90學年度國立政治大學研究生論文發表會」。
謝世忠
1992a 觀光活動,文化傳統的塑模,與族群意識:烏來泰雅族Daiyan認同的研究。考古人類學刊48:113-129。
1992b 偏離群眾的菁英:試論「原住民」象徵與原住民菁英現象的關係。島嶼邊緣5:52-60。
1994 觀光過程與「傳統」論述—原住民的文化意識。民族文化會議論文集1-18。
謝祿宜
2004 社會產業與社區發展—布農文教基金會的個案分析。發表於「快樂兒童、活力老人、健康社區—建構台灣社會福利的新願景」研討會,2004.05.28。
蕭芬芳
1995 日常生活的社會(再)團體化-對布爾迪厄(P. Bourdieu)品味觀點之探討與反省。私立東海大學社會研究所碩士論文。
羅世宏
1992 民意與文化的生態—波笛爾的文化社會學初探。當代77:42-51。
Axel Honneth
1992[1986] 片段化的象徵世界—波笛爾文化的社回學醒思,劉維公譯。當代77:14-31。
Nicholas Garnham & Roymond William
1992[1980] 波迪爾的文化社會學,鄭明椿譯。當代77:32-41。
二、專書
交通部
2002 交通部政策白皮書:觀光。台北:交通部。
瓦歷斯•尤幹
1992 荒野的呼喚。台北:晨星出版社。
台東縣政府(島嶼工程顧問有限公司)
2000 延平鄉桃源村布農家園修景計畫—2000年工作介紹與展望。台東市:台東縣政府。
林美瑢
1991 原住民與觀光--從社區主權、文化尊嚴、經濟價值談起。台灣基督教長老教會花東社區發展中心。
徐明淵
2001 台東跨世紀向前行:台東縣陳建年縣長縣政八年專輯1994-2001。台東市:台東縣政府。
洪健榮、田天賜 主編
2004 延平鄉志。台東縣:延平鄉公所。
移川子之藏、宮本延人、馬淵東一
1935 臺灣高砂族系統所屬&#12398;研究(第三章),黃文新譯。東京:刀江書院。中研院民族所特藏室。
黃應貴
2001 台東縣史•布農族篇。台東市:台東縣政府。
陳國川 等
2000 台東縣史•產業篇。台東市:台東縣政府。
孫大川
1993 久久酒一次。台北:張老師出版社。
張雙利、陳祥勤
2000 解放神學。台北市:揚智文化。
楊正寬
2003 觀光概論。台北市:揚智文化。
夏黎明、李敏慧等
1999 台灣第名辭書•卷三•台東縣。南投:台灣省文獻會。
曾聖元
2000 台東縣史.觀光篇。台東市:台東縣政府
謝世忠
1994 山胞觀光--當代山地文化展現的人類學詮釋。台北:自立晚報社。
劉大和 等
2001 APEC議題精選系列2--觀光與文化節慶。臺北市:APEC研究中心。
藤井志津枝
1997 理蕃。台北:文英堂出版社。
Bourdieu P.
2004[1977] 實作理論綱要,宋偉航譯。台北:麥田出版社。
Bourdieu P. & Wacquant, L.D.
1998[1992] 實踐與反思—反思社會學導引,李猛、李康 譯。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三、布農文教基金會資料
2004 「共創原住民世紀之夢」募款專刊。
[未出版] 「布農部落」園區藝術創作簡介。
[未出版] 「長虹的跨越」演出說明文案。
[未出版] 「布農之旅」導覽流程企劃。
[未出版] 「布農之旅」解說文案。
[未出版] 基金會媒體報導簡報資料集。
[未出版] 基金會組織圖。
[未出版] 蜂巢志工團的源起與目的簡介。
[未出版] 2005年「布農志工招募」招募文案。
[未出版] 紀錄片「布農文教基金會的美麗與哀愁」。
四、網路資源
布農文教基金會:http://www.bunun.org.tw/main.html,20050525。
鹿野鄉農會:http://www.luyeah.com.tw,20050525。
台九線--357k: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kaviiaz/,20050525。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研究所
90259010
93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0259010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59010101.pdf43.07 kBAdobe PDF2View/Open
59010102.pdf101.32 kBAdobe PDF2View/Open
59010103.pdf84.67 kBAdobe PDF2View/Open
59010104.pdf89.3 kBAdobe PDF2View/Open
59010105.pdf676.43 kBAdobe PDF2View/Open
59010106.pdf338.91 kBAdobe PDF2View/Open
59010107.pdf1.06 MBAdobe PDF2View/Open
59010108.pdf397.4 kBAdobe PDF2View/Open
59010109.pdf313.38 kBAdobe PDF2View/Open
59010110.pdf522.8 kBAdobe PDF2View/Open
59010111.pdf414.36 kBAdobe PDF2View/Open
59010112.pdf168.16 kBAdobe PDF2View/Open
59010113.pdf191.25 k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