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608
題名: 高雄市高中職身心障礙畢業生就業轉銜服務現況之研究
作者: 黃靜宜
貢獻者: 傅立葉博士
黃靜宜
關鍵詞: 就業轉銜
日期: 2005
上傳時間: 18-九月-2009
摘要:   國內身心障礙者福利服務主要是依其不同人生發展階段需要而由不同目的事業主管機關負責,導致身心障礙者生涯轉銜問題除了垂直銜接,還必須涉及橫向的服務系統銜接而更加複雜,轉銜服務的規劃與實施因而有其必要性,尤其高中職身心障礙者學生就業轉銜整合性服務在有關政策方案頒行後能否落實,為本研究關注的焦點。\n  本研究以高雄市作為單案分析對象,採取參與觀察研究法中「參與者的觀察(participant-as-observer)」,以「公開的研究者」身份參與研究場域中的活動,研究進行則從身心障礙高中職畢業生就業轉銜服務政策結構、執行成果與服務使用者看法三個層面切入,一方面針對高雄市就業轉銜服務資源與組織結構等系統運作情況進行分析,瞭解勞政單位對於就業轉銜服務的實施現況,一方面整理高雄市勞工局博愛職訓中心93年度開案服務之63名高中職身心障礙畢業生個案服務紀錄文件,初步分析實際提供之轉銜服務內容,同時選取已穩定就業結案的個案6名,與家長進行深度訪談,瞭解其障礙子女轉銜服務取得經驗,檢視高雄市身心障礙高中職畢業生接受就業轉銜服務現況與成效,藉以探討高中職身心障礙畢業生就業轉銜服務整合的問題和因應之道,並陳述研究限制,對後續研究方向提出建議,作為未來身心障礙者就業轉銜政策修訂、執行規劃與及相關研究之參考。
參考文獻: 一、中文部份
王國羽(1995)。殘障的定義系統與社會福利政策運用。公共衛生22(1),51-61。
--(2002)。我國身心障礙福利政策與體系:身心障礙者保護法的分析。社區發展季刊79,115-127。
-- (2003)。身心障礙研究概念的演進:論障礙風險的普同特質。發表於2003年11月29-30日台灣社會學會年會暨「邁向新世紀的公平社會─社群、風險與不平等」研討會。2006年3月26日取自台灣社會學會網站http://tsa.sinica.edu.tw/Imform/file1/2003meeting/112903_1.pdf。
王天苗(1999)。專業團隊在學校中的運作。收錄於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殊教育中心編,專業整合問題與對策研討會會議紀錄。
王敏行(2001)。職業重建的原則與系統。收錄於台北市政府勞工局編,台北市90年度職業輔導評量團隊專業訓練-職業輔導評量員研習手冊,185-187頁。
王育瑜(2004)。身心障礙者定額進用制度之研究。台北: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職業訓練局93年度委託研究計畫PG9310-0331號)。
內政部統計處(2001)。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台閩地區身心障礙者生活需求調查報告--就業服務與職業訓練篇。台北:內政部統計處。
江明志(2005)。台北市政府勞工局就業轉銜經驗分享。收錄於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編,94年度身心障礙者就業轉銜專業人員研習手冊。
吳伊雯(2001)。發展遲緩兒童家庭轉銜服務需求分析之研究-以台北市為例。東吳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邱滿艷(1997)。從美國經驗探討我國殘障學生轉銜服務之推動方向。就業與訓練15(1),45-51。
邱瑜瑾、許素彬(2003)。國中身心障礙學生轉銜服務之研究—社會體系觀點。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 7(1),99-161。
林宏熾(1999a)。身心障礙者生涯規劃與轉銜教育。台北:五南。
--(1999b)。身心障礙者轉銜教育與服務的回顧與前瞻。特教園丁季刊15(2),1-10。
--(2000)。身心障礙青年社區生活品質狀況之分析。特殊教育研究學刋20,1-21。
--(2002)。轉銜計畫在身心障礙福利服務的運用與發展。社區發展季刊79,60-79。
林宏熾、張瑋珊(2005)。身心障礙者生態觀生涯發展理論之運用與啟示:以智能障礙者職業重建為例。身心障礙研究3(2),88-101。
林萬億(1994)。福利國家--歷史比較的分析。台北:巨流。
林千惠、徐享良(1996)。台灣地區身心障礙者就業能力與意願之調查研究。南投:台灣省政府勞工處。
林千惠(1998)。影響智能障礙者就業適應相關因素之探討。社會福利135,46-54。
林幸台(2001)。身心障礙者生涯發展與轉銜服務。中等教育52(5),26-37頁。
林幸台、柯平順、周台傑、陳靜江(2001)。高(中)職智能障礙學生轉銜與職業輔導評量規劃研究計畫第三年成果報告。台北:教育部。
林賢文(2001)。台北市身心障礙者就業促進政策執行之探討。國立中正大學社會福利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昭文、朱貽莊(2002)。身心障礙者生涯轉銜服務整合之芻議。社區發展季刊97,49-59。
周月清(1996)。成年心智障礙者對家庭的影響與未來安置模式選擇因素探討。特殊教育研究學刊14,45-66。
--(1998)。身心障礙福利與家庭社會工作—理論、實務與研究。台北:五南。
--(2000)。障礙福利與社會工作。台北:五南。
--(2001)。身心障礙福利服務。收錄於呂寶靜編,社會工作與台灣社會,221-263頁。台北:巨流。
胡幼慧、姚美華(1996)。一些質性方法上的思考。收錄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141-158頁。台北:巨流。
洪婷鈴(2004)。高雄市身心障礙兒童幼小轉銜服務實施現況與家長需求之個案研究。靜宜大學青少年兒童福利學系碩士論文。
施世駿(2002)。生命歷程研究對社會政策效果的探討。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刊6(1),101-145。
許天威(1992)。美國障礙法案的要義。特教園丁季刊7(3),1-8。
畢恆達(1996)。詮釋學與質性研究。收錄於胡幼慧編,質性研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研究實例,27-45頁。台北:巨流。
陳靜江、鈕文英(1994)。高職特教班智能障礙學生轉銜評量模式之研究(IV)。台北: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
--(2002)。智能障礙就業青年工作社會技能訓練方案之發展與成效研究。特殊教育學報16,199-228。
陳靜江、邱上真(1996、1997)。轉銜方案在啟智學校高職部之發展與成效研究(Ⅰ、Ⅱ)。台北:行政院國科會科資中心。
陳靜江(2002)。團隊合作與專業倫理。收錄於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編,身心障礙者就業轉銜之社區化就業服務理念與實務作業流程與工作表格使用手冊,20-26頁。
陳麗如(1999)。高中職特殊教育學校(班)學生離校轉銜服務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博士論文。
陳淑瑜(2003)。父母或主要照顧者參與智能障礙子女未來照護規劃之調查研究。特殊教育研究學刋25,85-106。
陳思妤(2003)。高職智能障礙學生家長對其子女未來生活需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系碩士論文。
陳明顯(2004)。身心障礙者職業輔導評量執行與應用結果分析—以高雄市政府勞工局博愛職業技能訓練中心為例。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教育部中部辦公室(1998),台灣地區特殊教育身心障礙畢業生調查。
程挽華(1998),我國殘障就業制度及管理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鄭麗珍(2003)。生態系統觀點。收錄於宋麗玉等人合著,社會工作理論:處遇模式與案例分析,249-280頁。台北:洪葉文化。
黃源協(1998)。照顧管理在社區照顧中的運用。社會福利135,28-37。
楊玲芳(2000)。早期療育服務個案管理者執行工作內涵與困境相關因素研究。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系碩士論文。
萬育維(1997)。如何突破殘障者就業困境--從結構與個人觀點出發。勞工行政115,26-34。
簡春安、鄒平儀(1998)。社會工作研究法。台北:巨流。
魏仕哲(2000)。我國身心障礙者就業政策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勞工所碩士論文。
劉玉婷(2001)。高職特殊學校(班)智能障礙學生轉銜服務之現況調查及其相關因素之探討。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學系碩士論文。
謝宗學(1997)。我國殘障政策發展之分析--國家、公民與政策網絡。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學系碩士論文。
謝秀蘭(1997)。啟智學校高職畢業生就業支持網絡之研究。國立高雄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蘇盈宇(2002)。高職特教班智能障礙學生就業轉銜服務現況與需求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盧琬貞(2002)。肢體障礙高職畢業生職業適應情形之研究。國立彰化師範大學特殊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Erikson, E. H.著,周怜利譯(2000)。Erikson老年研究報告:人生八大階段。台北:張老師文化。
Giddens, Anthony.著,李康、李猛譯(2004)。社會的構成。台北:左岸文化。
Jorgensen, D. L.著,王昭正、朱瑞淵譯(1999)。參與觀察法。台北:弘智文化。
Patton, M. Q.著,吳芝儀、李奉儒譯(1995)。質的評鑑與研究。台北:桂冠。
Richard, S. S.著,李茂興譯(1998)。生涯諮商:理論與實務。台北:弘智文化。
Schalock, R. L.(2004). Current Transition and Future Strategies: Continued Development of Taiwan’s Programs for Adults with Mental Retardation. 收錄於行政院勞工委員會職業訓練局編,2004年身心障礙者就業促進研討會論文集。
Turnbull, A. P. & Turnbull, H. R.著,萬育維、王文娟譯(2002)。身心障礙家庭:建構專業與家庭的信賴聯盟。台北:洪葉文化。
二、西文部份
Brolin, D. E.(1995). Career education: A functional life skill approach (3nd ed.). Columbus, OH: Prntice-Hall.
Clark, G. M. & Kolstoe, O. P.(1995). Career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Education for Adolescents with Disabilities.(2nd ed). MA: Allyn & Bacon.
Cooney, B.F.(2002). Exploring perspective on transition of youth with disabilities: Voice of young adults, parents, and professionals. Mental Retardation, 42(6), 425-435.
Everson, J. M., Rachal, P. & Michael, M. G.(1992). Interagency Collaboration for Young Adult with Deaf-Blindness: Toward a Common Transition Goal.(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345456).
Everson, J. M. & McNulty, K.(1992). Interagency Teams: Building Local Transition Programs through Parental and Professional Partnerships. In F. Rusch, L. Destefano, J. Chadsey-Rusch, L. Phelps & E. Szymanski(Eds.), Transition from School to Adult Life: Models, Linkages and Policy (p.341-351). Sycamore, IL: Sycamore.
Feichtner, S. H.(1989). School-to-work Transition for At-risk Youth. Information Series No. 339. Columbus: ERIC Clearinghouse on Adult, Career,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Center 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for Employment,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15666).
Grigal, M., Neubert, D. A. & Moon, M. S.(2002). Postsecondary options for students with significant disabilities. TEACHING Exceptional Children, 35(2), 68-73.
Halpern, A. S.(1993). Quality of Life as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Evaluation Transition Outcomes. Exceptional Children, 59(6), 487-510.
--(1994). The Transition of Youth with Disabilities to Adult life: A Position Statement of the Division on Career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Career Development for Exception Individuals, 17(2), 115-124.
Kohler, P. D., DeStefano, L., Wermuth, T. R. & McGity, S.(1994). An analysis of exemplary transition programs: How and why are they selected?. Career Development for Exception Individuals, 17(2), 187-201.
Kohler, P. D.(1996). Preparing youth with disabilities for future challenges: A taxonomy for transition programming.(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99722).
Kohler, P. D., Field, S.(2003). Transition-focused Education: Foundation for the Future. Journal of Special Education, 37(3), 174-183.
National Transition Network(1996). Transition Planning for Success in Adult Life. Office of Special Education and Rehabilitative Services, Washington.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395415).
Nelson, R., & Laughlin, L. (1997). The challenge of school to work transition in a rural state. Colorado.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406 113).
Repetto, J. B. & Correa, V. I.(1996). Expanding Views on Transition. Exceptional Children, 62(2), 551-563.
Rosenkoetter, S.E., Whaley, K. T., & Hains, A. H.(2001). The Evolution of Transition Policy for Young Children with Special Needs and Their Families: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Topics in Early Childhood Special Education, 21(1), 3-15.
Rusch, F. R.(1990). Supported Employment: Models, methods, and issues. Sycamore, IL: Sycamore.
Sitlington, P. L., Neubert, D. A., & Leconte, P. J.(1997). Transition Assessment: The Position of the Division on Career Development and Transition. Career Development for Exceptional Individuals, 20(1), 69-79.
Steere, D. E., Wood, R., Panscofar, E. L. & Butterworth, J.(1990). Outcome-based School-to-work Transition Planning for Students with Severe Disabilities. Career Development for Exceptional Individuals, 13(1), 57-69.
Szymanski, E. M., Hanley-Maxwell, C., & Asselin, S. R.(1992). System Interface: 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 Special Education and Vocational Education. In F. Rusch, L. Destefano, J. Chadsey-Rusch, L. Phelps & E. Szymanski(Eds.), Transition from School to Adult Life: Models, Linkages and Policy (p.153-171). Sycamore, IL: Sycamore.
Vaughn, B. J., Wyatte, M. L. & Dunlap, G.(2002). We can’t expect other people to understand: Family perspectives on problem behavior. Exceptional Children, 68, 437-450.
Wehman, P. & Hill, J. W.(1985). Transition from School to Work. Richmond: Virginia Commonwealth Univ. (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 ED 259 525).
Wehman, P.(1996). Identitying the scope and vision of transition. Life Beyond the Classroom: Transition Strategies for Young People with Disabilities.(2nd ed, p.3-34). Maryland: Paul H. Brookes.
Wehman, P. & Revell, G.(2005). ‘Lessons Learned From the Provision and Funding of Employment Services for the MR/DD Population. Journal of Disability Policy Studies, 16(2), 84-101.
Will, M. G.(1984).OSERS programming for the transition of youth with disabilities: Bridges from school to working life.(ERIC Document Reproduction Service No.ED 256132).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社會學研究所
89254007
9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89254007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25400701.pdf12.68 kBAdobe PDF2View/Open
25400702.pdf23.36 kBAdobe PDF2View/Open
25400703.pdf14.88 kBAdobe PDF2View/Open
25400704.pdf29.67 kBAdobe PDF2View/Open
25400705.pdf101.16 kBAdobe PDF2View/Open
25400706.pdf39.87 kBAdobe PDF2View/Open
25400707.pdf346.89 kBAdobe PDF2View/Open
25400708.pdf44.45 kBAdobe PDF2View/Open
25400709.pdf36.8 k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