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4865
題名: 兩岸假釋制度之比較研究
Comparative study of parole systems across the Taiwan Strait
作者: 蕭丁苑
貢獻者: 高永光<br>陳健民
蕭丁苑
關鍵詞: 假釋
保護管束
保安處分
社區矯正
施行區域
Parole
protection controls
measures of safety
community–based corrections
implementing area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19-Sep-2009
摘要: 受刑人假釋出獄,係從機構內(監獄)矯正移轉至機構外(社區)矯正,其關係著矯政體系「危險的轉移」,更關係著社會「治安的良窳」。雖然人道主義、行刑社會化與受刑人基本人權之保障是現代法治國家所共識,亦為執行刑罰的指導原則。但是,和諧社會的穩定,必須兼顧犯罪人、被害人及社會三方面利益的維護。當社區矯正制度之法制與社會客觀環境無法完全契合,勢必衝擊社會和諧。因此,面對急遽變化的社會環境,社區矯正工作應講求其務實可行,而不是倡導犯罪人人道主義或完整復健的高調。社區矯正制度為維護社會穩定的重要關鍵,面對急遽變化的社會,兩岸皆應檢討現行社區矯正相關法規制度,以建構本土化的社區矯正制度。\n\n臺灣地區假釋中付保護管束之社區矯正制度已行之有年,法律制度雖具基礎,但因在法律適用之爭議中,人權論者間有力主保障犯罪人人權,而輕忽社會安全。而政府有關部門或有忙於政治盤算、各自為政,而因應無力,加以少數基層執法人員怠於執行(處分)公務之態度,社會公安怎能令人滿意。因而培養執法人員之專業知識、敬業精神及樂業態度,強化對假釋受刑人之風險管理與危機管理,修法簡化假釋程序並完善法律,以建構完整之司法權與假釋制度,係維護社會治安之重要關鍵。\n\n大陸地區,深知和諧的社會,有賴法律制度的支撐與執政者的態度,假釋之社區矯正制度即為社會和諧穩定的基礎。大陸地區目前猶無社區矯正專法,社區矯正制度起步較晚,有關社區矯正工作,主要依據為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發布之「關於開展社區矯正試點工作的通知」,其通知係屬規章性質,雖為權宜措施與政策之宣示,但其為求事權統一,中央令示統合相關部門,全力推動社區矯正工作。目前各試點地區仍在摸索中前進,且限於經濟發展與教育文化較高之東部、中部及西部等地區,而城市及農村之客觀環境、條件不同,對大陸地區整體而言,在深化試點、總結經驗的同時,社區矯正制度的落實,除制定「社區矯正法」,以作為執行社區矯正工作之依據外,仍有待執政當局持續努力與時間的檢驗。\n\n\n關鍵詞:假釋、保護管束、保安處分、社區矯正、施行區域
How well the parole returns to his/her community relates to both the danger transiting from prison to community and the public security. The humanitarianism, socializing penalty and guarantee of the inmates’ basic human rights are recognized by the modern society, and also guiding principle for executing penalty. However, a stable and harmonious society, must take care of maintaining benefits of the criminals, the victims and the society at the same time. A community correctional system unable to match the social environment will definitely affect the social harmony. Therefore, facing rapid changing social environment, the community correctional system has to be as practical as it is focusing on criminal humanity and the complete recovery. The community correctional system is the key issue for social stability, facing the rapid changing society, both China and Taiwan should review their regulations carefully in order to establish a localizing community correctional system.\nIn Taiwan, community-based correctional system for adult probation has been implemented for decades, with legal system. However, discussion still arises on how human rights of prisoners are guaranteed without ignoring social security. People are not so satisfied with the public security partly caused by the government’s hesitation to respond or ineffective bureaucracy or some basic personnel performing their jobs with a unprofessional manner. Thus, the key to maintain public security is assisting the personnel to enhance specialized knowledge, respect for and willing to work, strengthening risk management and crisis management regarding the parolee, and simplifying procedures and constructing a integrated parole system.\nChina fully realizes the harmonious society depending on the legal system and Authorities’ manners. Community-based correctional system for adult probation is the cornerstone for a harmonious and stable society. Unlike Taiwan, China still has no special regulations on community correctional system. The main basis is \"A notice for developing the experimental site regarding community correction \", jointly issued by the Supreme People`s Court, the Supreme People`s Procuratorate, Ministry of Public Security and Ministry of Justice. This notice serves as an expedient strategy, but also as a national order for unification and cooperation from the relevant departments. At present these experimental sites, mostly restricted in the economically, educationally and culturally developed areas, are still moving forward. Even though differences exist between city and the suburb, speaking of China as a whole, the authorities have to compile and utilize the experiences of the experimental sites, so that “the law for community–based correctional system for adult probation” will be established and carried out with continual examination.\n\nKey:Parole、protection controls、measures of safety、community–based corrections、implementing area
參考文獻: 一、臺灣地區
(一)書籍
王建今,累犯,雲五社會科學大辭典第六冊法律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71年3月。
中山大學企業管理學系,管理學,臺北,前程企業管理有限公司, 2005年2月。
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國立編譯館中華叢書編審委員會主編,邵增樺 註譯,韓非子今註今譯,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1982年9月。
方崇雄 譯,組織發展與變革,臺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月(Thomas G. Cummings & Christopher G. Worley,Organization Development & Change 7e)。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臺灣地區與大陸地區人民關係條例暨施行細則解釋彙編,臺北,1998年6月。
司法行政部,動員戡亂時期司法行政紀要,臺北,1972年1月。
司法院,少年事件處理法規函令、判例解釋、法律問題彙編,臺北,1982年10月。
司法院,中國大陸法制研究(一),臺北,1990年10月。
司徒達賢,管理學的新世界,臺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1月。
佐藤昌彥,李德義譯,刑事政策,臺北,司法行政部,1956年12月。
法務部,監獄、看守所、少年觀護所、少年輔育院法規彙編,臺北,1983年1月。
法務部,再犯預測之研究,臺北,1987年11月。
法務部,觀護工作專業化之研究,臺北,1987年12月。
法務部,假釋出獄人再犯之研究,臺北,1988年12月。
法務部,法務部史實紀要,臺北,1990年7月。
法務部,檢察行政令函彙編,臺北,1990年11月。
法務部,中共憲法概論,臺北,1991年6月。
法務部,中共刑法析介,臺北,1991年6月。
法務部,中共刑事訴訟法檢察制度之研究,臺北,1991年6月。
法務部,法務部行政解釋彙編,臺北,1992年5月。
法務部,監獄學辭典,臺北,1992年6月。
法務部,考察「美、日二國司法保護制度犯罪問題研究業務」報告,臺北,1986年5月。
法務部,考察「英、法、德、荷、西班牙司法保護制度暨檢察業務」報告,1987年6月。
法務部,考察「馬來西亞、新加坡、澳大利亞、香港司法保護制度暨檢察業務」報告,臺北,1991年6月。
法務部,犯罪被害人保護研究彙編,臺北,1998年6月。
法務部,法務部檢討暨改進當前刑事政策研究小組研究資料彙編,臺北,1999年8月。
法務部,國家賠償法令解釋彙編,臺北,2002年10月。
法務部,地方法院檢察署執行觀護案件手冊,臺北,2004年5月。
法務部,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七),臺北,2004年12月。
法務部檢察司,刑事行政令函彙編,臺北,法務通訊雜誌社,1985年8月。
法務部統計處,法務統計月報,臺北,2007年1月。
法學叢刊雜誌社主編,跨世紀法學新思維,臺北,元照出版公司,2006年1月。
林山田,刑罰學,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2005年4月修訂版。
林茂榮、楊士隆,監獄學-犯罪矯正原理與實務,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1月第5版。
林欽榮,組織理論與管理,揚智文化,臺北,2004年。
林榮耀,刑事訴訟法釋論,臺北,法學叢刊雜誌社,1988年7月。
林錫堯,行政法要義,臺北,三民書局有限公司,1999年8月第2次增修版。
吳定,組織發展理論與技術,臺北,天一圖書公司,2001年1月第4版。
吳定,公共行政論叢,臺北,天一圖書公司,1999年 4月增訂6版。
吳定、張潤書、陳德禹、賴維堯 合著,行政學,臺北,國立空中大學,2005年8月修訂4版。
吳定、鄭勝分、李盈盈 合著,組織發展應用技術,臺北,智勝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5年2月。
吳庚,行政爭訟法論,臺北,三民書局,1999年3月。
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臺北,三民書局,2002年9月增訂7版。
范瑞薇 譯,杜拉克談領導未來,臺北,知識流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7月(Peter F. Drucker,Kardinaltugenden effektiver Fuhrung)。
胡瑋珊 譯,管理學,臺北,臺灣培生教育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5年1月(Gary Dessler,Management: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for tomorrow’s leaders 3rd Edition)。
陳樸生,刑事訴訟法實務,臺北,1989年12月重訂版。
高仰止,刑法總論,臺北,1975年8月再版。
許春金,犯罪學,桃園,中央員警大學,1999年6月第4版。
許福生,刑事政策學,臺北,三民書局,2005年3月。
黃秉心,中國刑法史,臺北,育光書局,1966年10月再版。
黃東熊,刑事訴訟法研究,臺北,三民書局, 1981年4月。
黃東熊,刑事訴訟法論,臺北,三民書局,1985年2月。
最高法院檢察署,中共刑事訴訟法概說,臺北,1990年,4月。
黃秀媛 譯,藍海策略:開創無人競爭的全新市場,臺北,天下遠見,2005年10月(W. Chan Kim and Renee Mauborgne,Blue Ocean Strategy:How to Great Uncontested Market Space and Make the Competition Irrelevent)。
黃營杉、楊景傳 譯,策略管理,臺北,華泰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4年5月第6版(Charles W.L.Hill & Gareth R. Jones, Strategic Management Theory 6e)。
褚劍鴻,刑法總則論,臺北,1975年10月再版。
楊大器,刑法總則釋論,臺北,1978年7月第12版。
楊士隆、林健陽 主編,犯罪矯治-問題與對策,臺北,五南圖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94年。
齊思賢譯,引爆趨勢,臺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2005年7月第2版(Malcolm Gladwell,The tipping point)。
臺灣臺北地方法院編印,少年觀護實務手冊,臺北,1900年6月。
鄭正忠,兩岸司法制度之比較與評析,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2年5月。
蔡墩銘 譯,德、日刑法典,臺北,五南圖書出版有限公司,1993年12月。
蔡墩銘,刑事訴訟法論,臺北,2002年第5版。
劉金林,海峽兩岸刑罰執行制度之比較研究,臺中。
謝瑞智,刑事政策原論,臺北,文笙書局,1978年7月。
謝冠生、查良鑑,中國法制史論集,臺北,中華法學協會、中國文化學院法律研究所,1968年8月。
韓玉元,矯治機構社區處遇可行性之探討,桃園,法務部矯正人員訓練所八十八年度自行研究發展項目,1999年。
蘇景輝,社區工作理論與實務,臺北,巨流圖書公司,2005年10月第2版。
(二)期刊論文
丁道源,論美國監犯假釋與出獄人保護制度,臺北,法學叢刊,第13期,1959年1月。
法務部,刑事政策與犯罪研究論文集(七),臺北,1998年12月。
李炫德,我國少年觀護制度之研究,臺灣高雄地方法院檢察處,1989年8月。
吳耀宗,兩岸刑事簡易程序之比較研究,臺北、軍法專刊,第48卷第6期。
陳追,刑事執行之研究,臺北,臺灣高等法院檢察署,81年研究發展報告,1992年 10月。
陳韻中,限制出境法律問題之研究,輔仁大學法律學系碩士論文,2004年5月。
財團法人海峽交流基金會主辦、財團法人韓忠謨教授法學基金會承辦,兩岸法學論壇-司法改革與人權保障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北、2007年11月21日。
財團法人臺灣更生保護會、中華民國犯罪矯正協會、國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中央員警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更生保護實務與犯罪矯正學術研討會大會手冊暨論文集,臺北,2005年10月。
蔡墩銘,最近刑事政策之趨向,軍法專刊,第32卷第3 期。
蔡德輝、楊士隆,犯罪矯正新趨勢:社區處遇制度之可行性研究,臺北,法學叢刊,第179期,2000年7月。
劉邦繡、蕭丁苑,刑事執行程式中之假釋與保護管束,臺北,法令月刊,第55卷12期,2004年。
(三)網站資料
法務部全球資訊網,http://www.moj.gov.tw/mp.asp?mp=001。
法務部主管法規資料庫查詢系統,http://mojlaw.moj.gov.tw/。
二、大陸地區
(一)書籍
王金彪(主編)、劉國祥、曲玉斌(副主編),新刑法通論,北京,警官出版社,1997年12月。
王牧(主編),犯罪學論叢(第3卷),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05年8月。
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1985-2005年司法解釋,2005年1月。
李福成(主編)、李淳、郎勝、王尚新(副主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問答,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6月。
法律出版社法規中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注釋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5月。
法律出版社法規中心(編),中華人民共和國治安管理處罰法(注釋版),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年9月。
周立權、張成法,最新刑事訴訟法案例,北京,新華出版社,1997年。
周國強,社區矯正制度研究,北京,中國檢察出版社,2006年12月。
候國雲(主編),刑罰執行問題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年11月。
陳立(著者)、朱襄陽(策劃),海峽兩岸法律制度比較.刑法,福建,廈門大學出版社,1993年10月。
高憬宏 主編,減刑、假釋的法律適用與司法實際-中國‧歐盟法律和司法合作項目成果,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5年3月。
夏宗素,罪犯矯正與康復,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5年6月。
郭成偉,社會犯罪與綜合治理,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4年8月。
張全仁(主編)、翟中東(副主編),監獄行刑學,北京,中國物價出版社,2003年4月。
康樹華、張小虎(主編、),犯罪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 2004年8月。
曹子丹、候國雲,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精解,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1997年3月。
儲槐植、陳興良、張詔彥主編,理性與秩序:中國勞動教養制度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02年8月。
趙秉志(主編)、於志剛(著),新刑法典拆解比較與適用,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1997年4月。
梅德衡、傅跌建、芧家義、朱娛齊、劉燦璞,預防犯罪對策,北京,中華工商聯合出版社,1995年8月。
楊殿升(主編),監獄法學,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第2版。
國務院法制辦公室(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實用版),北京,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年1月。
榮容、肖君擁 主編,社區矯正的理論與制度,北京,中國民主法制出版社,2007年3月。
樊崇文、呂萍,刑事訴訟法學,北京,中國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2年8月。
韓玉勝 主編,刑事執行制度研究,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7年1月。
(二)期刊論文
北京市朝陽區陽光社區矯正服務中心,北京朝陽區陽光社區矯正服務中心2005至2006年報,2007年。
(三)網站資料
上海司法行政-政府資訊公開,
http://61.129.65.35/renda/sfqn/xxgk/gkml/zcfg/sqjz/gwxwj/index.html。
中國政府網,http://www.gov.cn/gjjg/2005-08/28/content_27083.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http://www.court.gov.cn/lawdata/explain/etc/200703230020.htm。
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http://www.legalinfo.gov.cn/moj/mojindex.htm。
中國事務網, http://www.cn15.net/statute/list.asp?id=17761&title。
王瓊、邵雲偉、章志偉、楊勤容、顧瀟斐,行刑社會化(社區矯正)問題之探討(上),http://www.legalinfo.gov.cn/moj/zgsfzz/2004-07/23/content_119481.htm,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中國司法。
北大法律信息網-北大法寶,http://www.lawyee.net/Act/Act_Display.asp?RID=319527。
北京市司法行政網-社區矯正及相關政策法規,http://www.bjsf.gov.cn/sqjz/default.htm。
北京市公安局-法律法規列表,
http://www.bjgaj.gov.cn/net_office/law_rule/info_list.jsp?pages=5&keyword=&year=&month=&day。
安徽法院網,http://www.ahcourt.gov.cn/big5/ahgy_2004/flfg/ygwj/userobject1ai2883.html。
李袁婕,社區矯正與中國刑事法律,http︰//www.legalinfo.gov.cn/moj/zgsfzz/2005-02/01/content_184938.htm,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中國司法。
吳宗憲,關於社區矯正若干問題思考, http://www.legalinfo.gov.cn/moj/zgsfzz/2005-01/13/content_178119.htm,中華人民共和國司法部,中國司法,。
南奧員警公安法制,http://www.gdga.gov.cn:82/gate/big5/210.76.65.131/gafz/zcgd/t20030911_66123.htm。
重慶司法行政網,http://www.cq.gov.cn:82/gate/big5/jsf.cq.gov.cn/class_list.asp?sort_id=5&Sort_Parent。
姜明安,行政訴訟應進一步降低“門檻”,
http://law.chinalawinfo.com/Newlaw2002/SLC/SLC.asp?Db=art&Gid=335570516。
韋群林,WTO環境下我國行政訴訟受案範圍的研究,http://law.chinalawinfo.com/Newlaw2002/SLC/SLC.asp?Db=art&Gid=335579297。
趙德關,論行政賠償的歸責原則, http://law.chinalawinfo.com/Newlaw2002/SLC/SLC.asp?Db=art&Gid=335566634。
三、外國書籍
Joan Petersilia,Probation and Parole,Edited by Michael Tonry,The Handbook of Crime and Punishment,New York ‧ Oxford University 1998。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行政管理碩士學程
94921020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921020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2001.pdf46.57 kBAdobe PDF2View/Open
102002.pdf56.12 kBAdobe PDF2View/Open
102003.pdf88.28 kBAdobe PDF2View/Open
102004.pdf51.37 kBAdobe PDF2View/Open
102005.pdf323.21 kBAdobe PDF2View/Open
102006.pdf440.77 kBAdobe PDF2View/Open
102007.pdf362.62 kBAdobe PDF2View/Open
102008.pdf480.31 kBAdobe PDF2View/Open
102009.pdf416.78 kBAdobe PDF2View/Open
102010.pdf288.67 kBAdobe PDF2View/Open
102011.pdf291.94 k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