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6149
題名: 拜公媽--邵族家庭的通婚與繼嗣的民族學意義
作者: 王鈺婷
貢獻者: 林修澈
王鈺婷
日期: 2001
上傳時間: 18-Sep-2009
摘要: 邵族於2001年被正式認定成為原住民第十族。邵族人口在355-450人之間,通婚率高達90%,收養Ho-lok人的比例達10%。邵族家庭的通婚與繼嗣現象造成血緣稀釋,再加上與Ho-lok人混居、受Ho-lok文化影響,語言流失的情形日益嚴重。而唯一使邵族堅定構築一道清晰邊界以有別於其他民族的是他們的公媽籃仔。公媽籃仔的傳承,是家族的延續,更是民族維繫的命脈。本論文即透過拜公媽的研究,探討邵族家庭的通婚與繼嗣的民族學意義。\r\n 邵族的傳統宗教信仰是公媽籃仔,他們以一只籐製的籃子,裝盛祖先的衣物及首飾,用以表示祖先靈魂之存在。這只籃子邵語稱做ulalaluan,現在邵族人大多以Ho-lok話稱之為「公媽籃仔」。平日將公媽籃仔安置於家中,每逢邵族傳統歲時祭儀,每戶便將公媽籃仔請至祭場,由先生媽集體祭拜。或邵戶遇到家中有婚喪喜慶之情事,則請先生媽到家中祭拜以告知祖先,此即邵族的祖靈信仰。\r\n 民間信仰與基督教傳入邵族社會之後,使邵族家庭拜公媽的形式產生不同的變化。邵戶拜公媽的形式可區分為「單拜公媽籃仔」「單拜公媽籃仔但燒香」「並拜公媽籃仔與公媽牌」、「共奉公媽籃仔與十字架」、「單拜公媽牌」等五大類。再進一步探討通婚與繼嗣現象是否為造成邵族拜公媽形式變異的因素,發現通婚與收養造成邵族血緣稀釋,但不影響家族與民族的運作。通婚改變了拜公媽的形式,但不動搖拜公媽籃仔的傳統;收養不阻礙公媽籃仔的傳承,「社會血」重於「生物血」。\r\n 民族邊界維繫的基礎是語言、是宗教(民族宗教),並因為民族聚居而強化及傳承。邵族社會正面臨人口外移、血緣稀釋、語言流失的危機,語言的流失使邵族失去有利的屏障,模糊了民族邊界。而拜公媽籃仔不僅只是緬懷家族祖先的行為,更是辨認邵族邊界的重要象徵,透過全民族參與的祭拜活動,宣示家系傳承與民族延續。因此,邵族民族邊界的維繫是公媽籃仔。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民族研究所
87259012
90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91NCCU2592012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115 BHTML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