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6286
DC FieldValueLanguage
dc.contributor.advisor法治斌zh_TW
dc.contributor.advisorFa, Jyn-Pinen_US
dc.contributor.author項程華zh_TW
dc.contributor.authorHsiang, Cheng-Huaen_US
dc.creator項程華zh_TW
dc.creatorHsiang, Cheng-Huaen_US
dc.date1997en_US
dc.date.accessioned2009-09-18T09:53:47Z-
dc.date.available2009-09-18T09:53:47Z-
dc.date.issued2009-09-18T09:53:47Z-
dc.identifierB2002001970en_US
dc.identifier.urihttps://nccur.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6286-
dc.description碩士zh_TW
dc.description國立政治大學zh_TW
dc.description中山人文社會科學研究所zh_TW
dc.description82261008zh_TW
dc.description86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本文首先對於長久以來質疑司法權的民主正當性的看法 從古典民主理論\r\n與修正民主理論兩者的基本差異進行分析 發現古典民主理論受到許多新\r\n興理論的挑戰 其當初理論的許多基本假設其實與許多人類共同經驗有相\r\n當大的認知差異 修正民主理論較能真正反應政治實際運作的景象 也為\r\n現代多數政治學者所接受 只要司法違憲審查的權力能夠受到民主多數的\r\n同意與其制度能夠受到多數民意隨時的改變司法違憲審查權也能獲得民主\r\n正當性 本文以先進民主國家的美國憲政運作為對象 分別 從總統固有的\r\n行政權 司法裁判權 國會的立法否決權以及獨立管制委員會幾個部份分析\r\n結果發現權力分析理論在解釋與適用上可分別採取形式論的途徑與功能論\r\n的途徑來進行為了了解我國憲政運作的實際情況 本文以大法官解釋為研\r\n究對象 權力分析為研究理論透過形式論與功能論為兩個研究途徑分析近\r\n五十年大法官所為四百二十多件解釋 相互交叉比對 所得到的二十一種關\r\n係類型 經過分析發現 整體而言大法官所採取的解釋途徑是相當平均的\r\n但是 差異是發生在與司法權相關的關係上 形式論解釋途徑的使用明顯超\r\n過功能論 本文亦發現這種途徑的特性 往往使其被用於不同意見書中以反\r\n對司法權介入某種憲政爭議上 這也適度的反證多數的司法院大法官對違\r\n憲審查權的行使是較積極的 我國國會議員在具有特權及國會自律的保障\r\n下 往往導致權力之濫用 然而國會自律功能極為不彰 對於民意代表的行\r\n為幾乎束手無策而毫無拘束力 但是司法權基於該項原則卻自我設限而給\r\n予迴避 因此本文的主張在政治哲學的價值導引下採取權力分立功能論的\r\n解釋途徑 對於民意代表的特權及國會自律加以司法上的監督 以維護憲政\r\n制度的良性運作zh_TW
dc.description.abstractThe question to the judicial power is in the view to democratic\r\nlegitimacy, the analysis from the basic difference between\r\n\"classic democracy\" and \"reformed democracy theory\". there are\r\nmany challenges to the assumptions ofthe \"classic democracy\r\ntheory\", which beyond human common experience. Most ofthe\r\npolitical scientist are able to accept \"reformed democracy\r\ntheory\". If the power of judicial review is basis on people\r\nconsent and changed by most of the people anytime, the power of\r\njudicial review is owned democratic legitimacyIn the functional\r\napproach of constitution explanation which should make\r\nthejudicial power into legislative discipline area.en_US
dc.description.tableofcontents第一章 緒論\r\n1.1 研究動機 /1\r\n1.2 研究方法 /3\r\n\r\n第二章 司法違憲審查的民主正當性\r\n2.1 前言 /4\r\n2.2 憲政主義下典範衝突 /5\r\n2.2.1 憲政主義的意義 /6\r\n2.2.2 民主主義的典範 /7\r\n2.2.3 法治主義的典範 /9\r\n2.3 民主主義典範之修正 /13\r\n2.3.1 民主主義面臨的挑戰 /13\r\n2.3.1.1 心理學對民主理論的挑戰 /13\r\n2.3.1.2 實證主義對民主理論的挑戰 /14\r\n2.3.1.3 精英理論對民主理論的挑戰 /15\r\n2.3.2 新民主理論的建立 /16\r\n2.3.2.1 熊彼得的修正民主理論 /16\r\n2.3.2.2 新舊典範的價值 /18\r\n2.4 憲政主義新的政治原理 /19\r\n2.4.1 決策方式與決策內容 /19\r\n2.4.2 多數與少數 /20\r\n2.5 司法違憲審查的民主基礎--代結論 /19\r\n\r\n第三章 權力分立理論\r\n3.1 權力分立理論的由來 /19\r\n3.1.1 洛克的分權思想 /27\r\n3.1.2 孟德斯鳩的分權制衡思想 /28\r\n3.1.3 實務與學術界之見解 /31\r\n3.2 美國權力分立的演變 /34\r\n3.2.1 總統的行政特權(Executive privilege) /34\r\n3.2.2 獨立管制委員會(Independent requlatory commissions) /39\r\n3.2.2.1 有關總統的任命權(Power of appointment) /40\r\n3.2.2.2 有關總統之免職權(Power of removal) /41\r\n3.2.2.3 小結 /45\r\n3.2.3 司法裁判權 /47\r\n3.2.3.1 小結 /52\r\n3.2.4 立法否決權(Legislative veto) /54\r\n3.3 形式論(Formalist approach)與功能論(Functionalist approach)的爭議 /60\r\n3.4 小結 /64\r\n\r\n第四章 我國大法官會議解釋之研究--以權力分立理論為基礎\r\n4.1 緒論 /67\r\n4.2 國民大會與總統 /78\r\n4.2.1 前言 /78\r\n4.2.2 權力分立理論雙重解釋途徑的分析 /78\r\n4.2.3 小結 /80\r\n4.3 國民大會與行政院 /81\r\n4.3.1 前言 /81\r\n4.3.2 權力分立理論雙重解釋途徑的分析 /81\r\n4.3.3 小結 /82\r\n4.4 國民大會與立法院 /82\r\n4.4.1 前言 /82\r\n4.4.2 權力分立理論雙重解釋途徑的分析 /83\r\n4.4.3 小結 /87\r\n4.5 國民大會與司法院 /87\r\n4.5.1 前言 /87\r\n4.5.2 權力分立理論雙重解釋途徑的分析 /87\r\n4.5.3 小結 /89\r\n4.6 國民大會與考試院 /89\r\n4.6.1 前言 /89\r\n4.6.2 權力分立理論雙重解釋途徑的分析 /89\r\n4.6.3 小結 /90\r\n4.7 國民大會與監察院 /90\r\n4.7.1 前言 /90\r\n4.7.2 權力分立理論雙重解釋途徑的分析 /91\r\n4.7.3 小結 /92\r\n4.8 總統與行政院 /93\r\n4.8.1 前言 /93\r\n4.8.2 權力分立理論雙重解釋途徑的分析 /93\r\n4.8.3 小結 /94\r\n4.9 總統與立法院 /94\r\n4.9.1 前言 /94\r\n4.9.2 權力分立理論雙重解釋途徑的分析 /95\r\n4.9.3 小結 /96\r\n4.10 總統與司法院 /96\r\n4.10.1 前言 /96\r\n4.10.2 權力分立理論雙重解釋途徑的分析 /96\r\n4.10.3 小結 /97\r\n4.11 總統與考試院 /97\r\n4.11.1 前言 /98\r\n4.11.2 權力分立理論雙重解釋途徑的分析 /98\r\n4.11.3 小結 /98\r\n4.12 總統與監察院 /98\r\n4.12.1 前言 /98\r\n4.12.2 權力分立理論雙重解釋途徑的分析 /99\r\n4.12.3 小結 /99\r\n4.13 行政院與立法院 /99\r\n4.13.1 前言 /99\r\n4.13.2 權力分立理論雙重解釋途徑的分析 /T00\r\n4.13.3 小結 /101\r\n4.14 行政院與司法院 /101\r\n4.14.1 前言 /101\r\n4.14.2 權力分立理論雙重解釋途徑的分析 /102\r\n4.14.3 小結 /103\r\n4.15 行政院與考試院 /104\r\n4.15.1 前言 /104\r\n4.15.2 權力分立理論雙重解釋途徑的分析 /104\r\n4.15.3 小結 /105\r\n4.16 行政院與監察院 /105\r\n4.16.1 前言 /105\r\n4.16.2 權力分立理論雙重解釋途徑的分析 /105\r\n4.16.3 小結 /106\r\n4.17 立法院與司法院 /106\r\n4.17.1 前言 /106\r\n4.17.2 權力分立理論雙重解釋途徑的分析 /107\r\n4.17.3 小結 /108\r\n4.18 立法院與考試院 /109\r\n4.18.1 前言 /109\r\n4.18.2 權力分立理論雙重解釋途徑的分析 /109\r\n4.18.3 小結 /110\r\n4.19 立法院與監察院 /110\r\n4.19.1 前言 /110\r\n4.19.2 權力分立理論雙重解釋途徑的分析 /111\r\n4.19.3 小結 /112\r\n4.20 司法院與考試院 /112\r\n4.20.1 前言 /112\r\n4.20.2 權力分立理論雙重解釋途徑的分析 /112\r\n4.20.3 小結 /113\r\n4.21 司法院與監察院 /114\r\n4.21.1 前言 /114\r\n4.21.2 權力分立理論雙重解釋途徑的分析 /114\r\n4.21.3 小結 /115\r\n4.22 考試院與監察院 /116\r\n4.22.1 前言 /116\r\n4.22.2 權力分立理論雙重解釋途徑的分析 /116\r\n4.22.3 小結 /116\r\n4.23 本章總結 /117\r\n\r\n第五章 國會自律(Legislative self-discipline)原則之分析\r\n5.1 國會自律概說 /U19\r\n5.2 美國國會自律的發展 /120\r\n5.3 我國國會自律的發展 /124\r\n5.4 司法違憲審查與國會自律的關聯 /127\r\n\r\n第六章 總結 /130zh_TW
dc.language.isoen_US-
dc.source.uri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B2002001970en_US
dc.subject憲法zh_TW
dc.subject違憲審查zh_TW
dc.subject國會自律zh_TW
dc.subjectConstitutionen_US
dc.subjectJudicial reviewen_US
dc.subjectLegislative self-disciplineen_US
dc.title我國憲法違憲審查與國會自律之研究zh_TW
dc.titleThe Judicial Review and Legislative Self-discipline Studies in The Constitution of R.O.C.en_US
dc.typethesisen
item.fulltextWith Fulltext-
item.languageiso639-1en_US-
item.openairecristypehttp://purl.org/coar/resource_type/c_46ec-
item.cerifentitytypePublications-
item.openairetypethesis-
item.grantfulltextopen-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115 BHTML2View/Open
Show simple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