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6475
題名: 陳水扁執政時期兩岸經貿政策之分析(2000~2004年)
作者: 姚思敏
貢獻者: 李英明
姚思敏
關鍵詞: 三通
兩岸經貿
經貿正常化
積極開放、有效管理
WTO
日期: 2005
上傳時間: 18-Sep-2009
摘要: 2000年,民主進步黨籍的陳水扁以39.3%得票率當選中華民國第十任總統,完成中華民國歷史上第一次政黨輪替。陳水扁就任後,台海兩岸的政治關係雖然沒有顯著的進展,但是兩岸在經貿方面卻是屢創紀錄,兩岸貿易金額超越台灣-美國、台灣-日本之間的雙邊貿易額,中國成為台灣最大且最重要貿易夥伴。\n任何國家的經濟政策,皆必須因不同時空背景、內外環境及政策目標而適時修訂與調整。特別是在2000~2004年,兩岸先後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彼此的經貿關係從此進入國際經貿框架中。本文希望探討台灣政府如何因應加入世貿組織後的新局面,構思並提出適宜的兩岸貿易與投資政策,並嘗試分析直接通航對台灣的利弊與衝擊。因此,本文選定「小三通」政策、「8吋晶圓廠赴大陸投資」政策以及「春節包機」政策進行個案分析,探究這些政策的成效與影響。\n研究結果發現,陳水扁在首次執政期間,對於兩岸經貿的往來相當重視,也提出不少試辦性或開放部分管制措施;然而,這些動作卻是在外在壓力環境下不得不為的動作,缺乏主動性與積極性。此外,扁政府主導的大陸經貿政策受限於多方角力的制約,導致政策開放幅度與內容不盡理想,不能滿足企業的佈局和民眾之需求。本文建議,台灣政府應以積極、開放且主動的策略與中國大陸就經濟層面的議題進行合作與協商,未來亦可朝向「兩岸自由貿易區」的層次邁進,方能有效維持台灣整體競爭力與國家最高利益。
參考文獻: 一、中文參考書目
(一)、書籍
Charles E. Lindblom著,劉明德譯,政策制訂過程(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1年)。
David Smith著,齊思賢譯,歐元啟示錄(台北:先覺出版社,1999年)。
Paul Temperton,歐元新世紀(台北:寰宇出版社,2000年)。
Robert Gilpin著,楊宇光譯,國際關係的政治經濟分析(台北:桂冠圖書公司,2001年)。
Thody Phlip著,鄭棨元譯,歐洲聯盟簡史(台北:三民書局,2001年)。
Thomas R. Dye著,羅清俊、陳志瑋譯,公共政策新論(台北:韋伯文化,1999年)。
王皓昱,歐洲合眾國── 歐洲政治統合理想之實踐(台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1997年11月)。
史塔威爾,中國熱(台北:時報文化,2002年)。
沈玄池、洪德欽主編,歐洲聯盟:理論與政策(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1998年1月)。
李英明,全球化時代下的台灣和兩岸關係(台北:生智出版社,2001年12月)。
李英明、張亞中,中國大陸與兩岸關係概論(台北:生智文化事業公司,2000年4月)。
李炳南,憲政改革與國是會議(台北:永然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4月)。
李登輝,台灣的主張(台北:遠流圖書公司,1999年)。
吳東野,歐洲聯盟對台海兩岸跨世紀政策走向之研究(台北:外交部經費補助研究計畫,2000年)。
邱晃泉、張炳煌,歐洲共同體解讀(台北:月旦出版社,1993年10月)。
柳金財,大膽西進?戒急用忍?民進黨大陸政策剖析(台北:時英出版社,1998年)。
林錫山主編,兩岸關係與大陸事務研究(台北:立法院法制局,2003年4月)。
施正鋒編,歐洲統合與台灣(台北:前衛出版社,2003年8月)
高長,大陸經改與兩岸經貿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9年)。
高孔廉,兩岸經貿現況與展望(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3年3月)。
洪德欽主編,歐洲聯盟經貿政策(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2000年6月)。
翁明賢、林德澔、陳聰銘,歐洲區域組織新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1994年10月)。
陳水扁,世紀首航(台北:圓神出版社,2001年)。
陳水扁,相信台灣---阿扁總統向人民報告(台北:圓神出版社,2004年1月)。
陳春山,兩岸經貿政策解讀(台北:月旦出版社,1994年7月)。
許信良、鍾璧霞,許信良言論選集(台北:前衛出版社,1992年1月)。
黃天中、張五岳主編,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3年4月)。
黃偉峰主編,歐洲聯盟的組織與運作(台北:五南圖書公司,2003年4月)。
張亞中,歐洲統合:政府間主義與超國家主義的互動(台北:揚智文化事業公司,2001年3月)。
張俊宏,台灣的危機與轉機(台北:自立晚報文化出版社,1989年11月)。
童振源,全球化下的兩岸經濟關係(台北:生智文化事業公司,2003年2月)。
資訊市場情報中心,中國大陸資訊關鍵零組件產業崛起對台灣之挑戰(台北:資訊市場情報中心,2003年12月)。
趙相林、曹俊主編,外商投資法律實務(北京:中信出版社,2002年11月)。
鄭竹園,大陸經濟改革與兩岸關係(台北:聯經出版社,2000年)。
蘇起,危險邊緣---從兩國論到一邊一國(台北:天下文化,2003年)。
(二)、期刊論文
王文娟,「FTA議題之發展趨勢」,經濟情勢暨評論(台北),第9卷第3期(2003年12月),頁79~95。
王文娟,「區域性貿易協定之發展趨勢及最新動態」,經濟情勢暨評論(台北),第8卷第3期(2002年12月),頁48~66。
王文娟,「應該關心的WTO投資議題」,經濟前瞻(台北),第86期(2003年3月),頁90~93。
王思粵,「兩岸『三通』的近況與開放直航對台灣總體經濟的影響」,經濟前瞻(台北),第82期(2002年7月),頁76~80。
王儷容,「WTO新回合關於投資自由化規範之探討」,經濟情勢暨評論(台北),第10卷第2期(2004年9月),頁1~19。
李國雄,「『中國-東協自由貿易區』的政經背景分析」,立法院院聞月刊(台北),第31卷第11期(2003年11月),頁70~84。
何彩滿、黃崇哲,「兩岸經貿政策回顧與展望」,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台北),第26卷第3期(2003年3月),頁13~19。
佐藤和美,「日本推動FTA策略之探討」,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台北),第25卷第7期(2002年7月),頁25~31。
吳竹君,「ASEAN加三動態分析」,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台北),第25卷第7期(2002年7月),頁54~60。
邵宗海,「從政治角度看兩岸經貿關係」,理論與政策(台北),第12卷第1期(1998年2月),頁24~40。
吳重禮、嚴淑芬,「我國大陸經貿政策的分析:論兩岸經貿互動對台灣地區經濟發展之影響」,中國行政評論(台北),第10卷第2期(2001年3月),頁135~166。
林祖嘉,「加入WTO後 兩岸經貿互動趨勢之探討」,國家政策論壇(台北),第1卷第10期(2001年12月),頁56~61。
林祖嘉、譚瑾瑜、林美萱、陳金隆,「開放直航對我國經濟與產業影響」,國家政策論壇(台北),2003年秋季號(2003年7月),頁171~204。
林欽明,「東協區域經濟整合」,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台北),第25卷第7期(2002年7月),頁61~68。
周鉅原,「兩岸經貿的新架構與新思維」,中國事務(台北),第3期(2001年1月),頁88~98。
吳福成,「亞洲區域FTA的現況與展望」,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台北),第26卷第5期(2003年5月),頁23~29。
吳福成,「新加坡推動FTA戰略」,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台北),第25卷第7期(2002年7月),頁32~36。
吳榮義、江啟臣,「WTO架構下的國際貿易與台灣的因應策略」,國家政策季刊(台北),第2卷第2期(2003年6月),頁1~28。
吳榮義、洪財隆,「中國與東協簽署FTA對我國的影響與因應策略」,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台北),第28卷第3期(2005年3月),頁98~109。
高長,「加入WTO後兩岸經貿互動對台灣經濟的影響」,中國事務(台北),第2期(2000年10月),頁43~54。
高長,「製造業赴大陸投資經營當地化及其對台灣經濟之影響」,經濟情勢暨評論(台北),第7卷第1期(2001年6月),頁138~173。
高孔廉,「由兩岸經貿政策看台灣經濟出路」,經濟前瞻(台北),第87期(2003年5月),頁73~78。
高孔廉,「兩岸經貿整合的起點---自由貿易區」,國家政策論壇(台北),第2卷第7期(2002年7月),頁26~44。
高孔廉,「從兩岸經貿情勢論政策走向」,國家政策論壇(台北),2003年秋季號(2003年7月),頁142~156。
高孔廉、郭岱賢,「評民進黨政府兩岸海空直航政策」,國家政策論壇(台北),2004年春季號(2004年1月),頁87~92。
翁永和、許光中、徐世勳,「WTO架構下兩岸三第經貿受排除條款及直航之影響」,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台北),第13卷第2期(2001年),頁169~193。
徐世勳、吳秉叡,「WTO架構下開放對大陸投資之經貿影響評估」,台灣經濟預測與政策(台北),第33卷第1期(2002年10月),頁75~110。
徐世勳、蔡名書,「區域貿易協定的發展對APEC及我國的經貿影響與可能因應對策--以『東協加三』成立自由貿易區為例」,亞太經濟合作評論(台北),第8期(2001年12月),頁77~91。
夏麗冰,「兩岸『小三通』漸入佳境」,交流(台北),第64期(2002年8月),頁12~14。
郭正亮,「兩岸三通的政治邏輯」,東吳政治學報(台北)第10期(1999年9月),頁65~95。
陳光榮,「加入WTO後,對台灣經貿與兩岸產業互動關係之影響」,經濟情勢暨評論(台北),第8卷第2期(2002年9月),頁114~134。
陳欣之,「東亞經濟整合對台灣政經之影響」,全球政治評論(台中),第7期(2004年7月),頁19~46。
陳恆鈞、黃婉玲,「台灣半導體產業政策之研究:政策工具研究途徑」,中國行政(台北),第75期(2004年12月),頁1~28。
陳淼,「紐西蘭FTA策略」,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台北),第25卷第7期(2002年7月),頁18~24。
陳榮昌,「金廈『小三通』之探討」,交流(台北),第57期(2001年6月),頁45~47。
馮正民,「加入WTO後兩岸通航之衝擊與效益」,國家政策論壇(台北),創刊號(2002年10月),頁71~78。
張五岳,「兩岸直接三通的政經評析」,經濟前瞻(台北),第83期(2002年9月),頁40~44。
張亞中,「兩岸統合之理論與實踐:歐盟經驗的啟示」,美歐季刊(台北),第14卷第1期(2000年春季號),頁35~81。
馮昭奎,「10+3:走向東亞自由貿易區之路」,世界經濟與政治(北京),第3期(2002年),頁21~26。
童振源,「台灣與『中國』經貿關係---經濟與安全的交易」,遠景季刊(台北),第1卷第2期(2000年2月),頁31~81。
童振源,「評陳水扁經濟安全發展戰略的兩岸經貿政策」,經濟前瞻(台北),第68期(2000年3月),頁92~96。
黃財源、陳育萱,「戒急用忍政策及其對兩岸經貿影響之統計證驗」,國立屏東商業技術學院學報(台北),第5期(2003年10月),頁115~140。
張淑真,「台商赴大陸投資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國立高雄應用科技大學學報(高雄),第30卷(2000年12月),頁389~414。
曾國烈,「在WTO架構下,兩岸金融業務往來」,國家政策季刊(台北),第卷第2期(2003年6月),頁51~72。
張惠玲,「中共與東協建立『自由貿易區』之戰略考量評析」,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8卷第7期(2002年7月),頁4~16。
程超澤,「亞太經濟區域化趨勢」,問題與研究(台北),第32卷第6期(1993年6月),頁19~29。
張維邦,「國際經濟整合的概念與界說,兼評中華經濟圈、華南經濟圈的提法」,法政學報(台北),第4期(1995年7月),頁61~75。
傅豐誠,「新政府大陸經貿政策剖析與展望」,經濟前瞻(台北),第69期(2000年5月),頁72~75。
張顯超,「兩岸『三通』的開放調整與協商」,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6卷第6期(2003年11、12月),頁1~28。
渡邊洪一郎,「加入WTO對兩岸經濟之影響」,亞太經濟合作評論(台北),第7卷(2001年),頁85~102。
楊開煌,「台灣對兩岸交流的內在顧慮---『台灣安全』的創新思考」,投資中國(台北),第86期(2001年4月),頁58~60。
劉文斌,「『小三通』對台灣之影響」,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7卷第2期(2001年2月),頁79~87。
蕭全政,「東亞區域主義的發展與台灣的角色」,政治科學論叢(台北),第14期(2001年6月),頁201~222。
蔡宏明,「『小三通』對兩岸互動的影響」,遠景季刊(台北),第2卷第2期(2001年4月),頁135~161。
蔡宏明,「兩岸加入WTO台灣對大陸經貿政策的挑戰與調適」,台研兩岸前瞻探索(台北),第22期(2000年7月),頁115、117~154。
蔡宏明、高孔廉,「由全球經濟整合經驗看兩岸經貿互動新架構」,國家政策論壇(台北),第1卷第10期(2001年12月),頁39~55。
蔡笛韻,「ASEAN間金融合作」,台灣經濟研究月刊(台北),第25卷第7期(2002年7月),頁69~74。
編輯部,「編輯部評論」,兩岸關係(北京),2000年第11期(2000年11月),頁4。
蔡學儀,「兩岸三通之發展與分析」,展望與探索(台北),第2卷第2期(2004年2月),頁34~50。
蔡學儀,「亞洲經貿區域化與台灣因應之道」,問題與研究(台北),第42卷第2期(2003年3~4月),頁23~54。
魏艾,「從兩岸『小三通』看兩岸關係發展」,共黨問題研究(台北),第27卷第2期(2001年2月),頁3~5。
蘇麗華,「西進政策大豐收」,卓越雜誌(台北),第164期(1998年4月),頁56~58。
(三)、博碩士論文
毛孟超,「台灣對大陸經貿政策演變之研究—從『戒急用忍』到『積極開放,有效管理』」,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江文祥,「轉折中的大陸經貿政策分析─從『戒急用忍』到『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中國文化大學大陸研究所碩士在職專班(2004年)。
林欣翰,「兩岸經貿往來對台灣經濟安全之影響」,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1年)。
邱德宏,「台灣的大陸經貿政策(1987-1998)」,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碩士論文(2000年)。
柳金財,「民主進步黨大陸政策(1986~1994)---『一中一台』取向」,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1995年)。
洪儒明,「民進黨執政後的中共對台政策」,國立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大陸組碩士論文(2003年)。
陳永豐,「兩岸半導體產業結構與未來發展策略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國際高階經營管理碩士班碩士論文(2003年)。
郭圍洲,「戒急用忍政策之政經分析」,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3年)。
張多馬,「台灣推動兩岸『小三通』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在職專班碩士論文(2004年)。
衛民,「主權爭議下之兩岸經貿政策(1990-2000)--戒急用忍政策之新制度分析」,國立台北大學公共行政暨政策學系博士論文(2001年)。
劉生仁,「兩岸經貿關係發展之研究(1979∼2001)-整合理論觀點」,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四)、研討會論文及工作報告
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2000年台商大陸投資意見調查報告(台北:中華民國全國工業總會,2001年1月)。
民主進步黨,「民主進步黨的外交政策---獨立自主的國際地位」政策白皮書(台北:民主進步黨中央黨部,1993年8月)。
自由貿易專案小組報告,東協與中國大陸擬十年內成立自由貿易區對我國之影響及因應對策(台北:經濟部國際貿易局,2002年7月)。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兩岸「小三通」推動方案及執行計畫(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2000年12月)。
台灣經濟研究院 編,兩岸經濟統計月報,第146期(2004年12月)。
台灣經濟研究院 編,兩岸經濟統計月報,第147期(2005年1月)。
邱義仁、郭一凡,「民進黨與兩岸關係發展」,發表於90年代關係學術研討會,香港:香港中文大學主辦,1992年7月15~16日。
高長,兩岸三通問題之探討(台北:台灣區電機電子工業同業公會委託案,2000年)。
高長、史惠慈、楊書菲,「放寬赴大陸投資限制對台灣經濟之影響」,發表於「民國91年大陸經濟發展研討會」,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主辦,2002年10月。
陳水扁,「跨世紀的兩岸經貿關係」,發表於「『廿一世紀的中國』國際研討會」,台北:民主進步黨主辦,1999年11月7日。
陳其林,「經濟發展與結構提升---『入世』後兩岸經貿的互動關係」,發表於「WTO架構下的兩岸經貿關係」學術研討會,台北: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國立政治大學社科院、中國時報主辦,2002年9月17日。
陳麗瑛、王思粵、郭迺峰、楊浩彥,「兩岸三通對台灣產業之影響---總體經濟效果之評估」,發表於「91年大陸經濟發展研討會」,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主辦,2002年10月3日。
張五岳,「兩岸三通之政經評估」,政策研究系列專題91002(台北:中華歐亞基金會,2003年)。
張顯超,「兩岸『三通』的開放調整與協商」,發表於展望2003年兩岸政經發展研討會,高雄:行政院研考會、台灣智庫、國立中山大學社科院主辦,2002年12月1日。
新潮流辦公室、新國會研究室台中關係研究小組,「對中國經貿政策報告書」,新潮流評論(台北),第19期(1991年4月)。
經濟部,中華民國台灣地區製造業經營實況調查(台北:經濟部,2001年)
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對大陸投資統計月報(台北:經濟部,2004年2月)
蔡英文,「加入WTO後兩岸經貿政策」,發表於「WTO架構下的兩岸經貿關係」學術研討會,台北: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國立政治大學社科院、中國時報主辦,2002年9月17日。
監察院,監察院公報第2386卷(台北:監察院,2002年10月)。
魏艾,「經濟全球化下的兩岸經貿關係:問題與展望」,發表於「WTO架構下的兩岸經貿關係」學術研討會,台北:兩岸交流遠景基金會、國立政治大學社科院、中國時報主辦,2002年9月17日。
二、英文參考書目
(一)、書籍
August, Ray, International Business Law (New Jersey: Prentice Hall, 1993)
Balassa, Bela, The Theory of Economic Integration (Homewood: Richard D. Irwin Ltd., 1961).
Baldwin ed., Neorealism and Neoliberalism: The Contemporary Debate(New York: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93b).
Davis, L., Mckibbin, W. and Stoeckel, A., Economic benefits from an AFTA-CER free trade area: Year 2000 Study (Canberra and Sydney: Centr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June 2000).
Friedrick, Carl , Man and His Government: An Empirical Theory of Politics (New York: Mc Graw Hill, 1963)
Healey, Nigel M., The Economics of the New Europe: From Community to Union (London: Routledge, 1995)
Hoekman,Bernard, Mattoo, Aaditya, and English, Phlip, eds., Development, Trade, and the WTO(Washington, DC: The World Bank, 2002).
Ito, Takatoshi and Krueger, Anne ed., The Role of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in East Asian Economic Growth(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2000).
Jackson, John H., International Economic Relation (St. Paul, Minn.: West Publishing, 2002),
Keohane, Robert and Nye, Joseph S., Power and Interdependence(New York: Harper Collins Publishers, 1989).
Viner, Jacob, The Cusstons Union Issue (New York: Carnegie Endowment for International Peace, 1950).
(二)、期刊論文
Karl J. Holsti, “A New International Politics? Diplomacy in Complex Interdependence,”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Vol.32, No.2(Spring 1978), pp.524.
Takashi Terada, “Constructing an‘East Asian’Concept and Growing Regional Identity: From EAEC to ASEAN+3,” The Pacific Review, Vol.16, No.2 (2003)
(三)、研討會論文
Drusilla K. Brown, Alan V. Deardorff and Robert M. Stern, “CGE 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Multilateral and Regional Negotiating Options,” presented for Issues and Options for US-Japan Trade Policies (Ann Arbor: University of Michigan ,2001).
(四)、工作報告
Frankel, J. A. and Rose, A. K., Estimating the effects of currency union on trade and output Working Paper 7858 (Cambridge MA.: National Bureau of Economic Research, August 2000).
Joint Media Statement, The 17th Meeting of the ASEAN Free Trade Area Council, 1 September 2003, Phnom Penh, Cambodia.
Scollay, R. and Gilbert, J. P., “New regional trading arrangements in the Asia Pacific?” Policy Analysis in International Economic 63 (Washington DC.: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 May 2001).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Introduction to the WTO(Geneva: WTO Publications, 2001).
三、網站資源
中華民國總統府網站,http://www.president.gov.tw/ 。
中國商務部網站,http://www.mofcom.gov.cn/。
中國海關總署網站,http://www.customs.gov.cn/。
台灣彰化銀行網站www.chb.com.tw/html/service_obu/Obu_main.html。
台灣經濟研究院網站,http://www.tier.org.tw/910309.htm。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網站,http://www.mac.gov.tw/。
行政院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網站,http://www.moeaic.gov.tw/。
行政院經濟部國際貿易局網站,http://cweb.trade.gov.tw/。
兩岸經貿網,http://www.seftb.org/。
南開經貿網,http://202.113.23.180:8010/upfile/東亞貿易合作對入世後中國經濟的影響.htm。
廈門大學網站,http://ctwr.xmu.edu.cn/displaynews.asp?id=620。
遠景基金會網站,http://www.future-china.org.tw/。
華夏經緯網,http://big5.huaxia.com/wangzhanjj.htm。
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站,http://www.npf.org.tw/。
歐盟經貿辦事處網站,http://www.deltwn.cec.eu.int。
歐洲聯盟研究協會網站,http://eusa-taiwan.org/P2-a2.htm。
四、報紙
工商時報。
中央日報。
中國時報。
民生報。
自立早報。
經濟日報。
聯合報。
聯合晚報。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1260019
94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1260019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