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6481
題名: 由歐洲整合論海峽兩岸整合可能模式
作者: 梁華傑
Hua-Chieh Liang
貢獻者: 蘇起<br><br>蔡政文<br><br>朱新民
梁華傑
Hua-Chieh Liang
關鍵詞: 歐洲整合
整合理論
第三種主體樣態
聯邦主義
交流學派
新功能主義
主權
互賴
依存
政治
軍事
外交
社會
心理
日期: 2003
上傳時間: 18-Sep-2009
摘要: 建構與發展海峽兩岸的整合可能模式,涉及層面至深且廣,包括政治、經濟、軍事、外交、文化、社會、心理等諸多面向,這些因素又交互影響、彼此牽引。整合理論用來探討海峽兩岸整合時,對如何實現、預測、或解釋整合現象,應具備那些變數,無論是聯邦主義學派(federalism)、交流學派(communication)或新功能主義學派(neo-functionalism),迄今仍無一致性看法。因此,運用各學派的整合理論,在時空環境的配合,發展適用於海峽兩岸整合的理論架構與邏輯,排除解決影響整合的主要變數,始能朝海峽兩岸整合發展。\r\n海峽兩岸從1991年起,開展了「民間性、事務性、功能性、技術性」的交往與協商,卻無顯著突破與進展,兩岸間仍充滿敵意,尤其在1995年、1996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公然針對中華民國發動導彈威懾,使海峽兩岸關係急劇倒退,幾導致軍事衝突危機。\r\n以「和平方式」進行的整合,歐洲可說是國際整合最成功的案例,由歐盟整合進程所得經驗顯示,會員國間成立的不只是功能性的「專門機構」,同時包括一般性和政治性的「超國家機制」,如歐洲議會。質言之,是以經濟整合帶動政治整合。\r\n綜合整合理論觀點,並參照歐洲整合進程,可將歐洲整合的途徑歸納為「共同體途徑」、「政府間合作途徑」及「不同速度整合途徑」三個途徑,而歐洲整合成功的主要關鍵又可歸納為「超國家主義與政府間主義的整合機制」、「求同存異的整合原則」及「階段性整合模式」。\r\n在借鑑歐洲整合經驗時,海峽兩岸經貿、文化交流每年均大幅成長,但政治關係卻未同步發展,緊張情勢也無改善跡象,整合理論的「外溢」效應,無法解釋海峽兩岸關係的變遷。回顧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間的爭議,國家定位與統、獨立場,是必須首要釐清的問題。\r\n中國擁有五千年的文化歷史承傳,從歷代王朝的更迭興替史實,可以具體發現,都是以興兵作戰方式,以達江山統一的政治目的。對人類歷史來說,以「和平方式」所發展的「非武力」式整合,是創造人類最大的和平與安全。海峽兩岸整合的建構與發展,「歐洲整合」是值得參考與借境的。歐洲各國可以基於人類的和平與安全發展需要,以一種「非武力」方式來進行歐洲的整合工程,台海兩岸中國人,佔世界人口四分之一,以中國人的智慧,應該也可以創造一種「非武力」式的整合。因此,在推動海峽兩岸整合工程,就有些基本原則必須遵循,一是「暫時擱置主權爭議問題」,二是「共同追求海峽兩岸的經濟繁榮」,三是「共同努力維持和平穩定環境」。\r\n「一國兩制」是1970年代設計產物,雖可運用於港、澳地區,但港、澳是條約割讓地收回問題,與台海兩岸的問題性質完全不同。為促進海峽兩岸的雙贏、互惠、互利,應先「擱置主權爭議問題」,共同以「構建海峽兩岸整合為目標與願景」,將主權爭議留在未來的時間去解決。\r\n從政治與經濟面向探討海峽兩岸整合時,如果兩岸真的要「合」在一起,而不是五十餘年來所謂的「統一問題」或「一個中國原則」問題,就要在「暫時擱置主權爭議」、「共同追求經濟繁榮與發展」、「共同努力維持和平穩定環境」大原則下,來創造海峽兩岸整合的能動性,並以「第三種主體樣態」為整合發展的追求願景,在「有目標而無時間表」的趨同力量下,共同推動海峽兩岸的整合工程。\r\n「綜合性安全(comprehensive security)」已漸為亞太區域所重視,其安全面向已擺脫傳統的軍事安全,包括非軍事因素,將「綜合性安全」觀念,運用在海峽兩岸的整合發展,將極有助於外交與軍事面向的整合,使海峽兩岸整合呈現出「跨越式」發展。\r\n國際因素自然會影響海峽兩岸的關係,其中又以美國因素最為重要,但外部因素都比不上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彼此間的互動來得重要。假如海峽兩岸政府都有準備接受一個妥協性的解決方案,而不是一定要完全滿意的方案作為過渡措施,對中華人民共和國言,應有足夠的共識供其稍加軟化其堅持,以做為會談的開端,而非一味主張中華民國不願也不會接受的「一中原則」。讓雙方得以展開協商的妥協性基礎,可以藉由讓中華人民共和國接受中華民國正式宣布不尋求獨立的承諾,只要雙方能找出一個取代「一中原則」的會談前提。另一方面,中華民國應努力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展開談判,直到達成協議為止,在談判過程中,雙方都必須承諾不使用武力,且對協議的達成不應設有時間表。\r\n長遠的解決方案必須找出雙方都能接受的「整合模式」,且所構成的新政治單元(第三種主體樣態)中的兩個既存政府,均得以擁有海外代表,並與他國建立關係。將來可能達成的整合模式,必須獲得中華人民共和國與中華民國雙方的同意,且任何一方都要有75%以上人民的同意,才能生效。\r\n自1979年始,近二十年的交流互動所呈現的事實,海峽兩岸的交流互動會受到政治因素及其他突發狀況之影響而出現上升或下降的變化。因此,政治因素是海峽兩岸推動整合工程影響極大的因素,交流互動的發展,若無政治因素的支持,是無法呈現正成長的。\r\n在推動海峽兩岸整合工程,建構與發展「第三種主體樣態」的基本前提,是海峽兩岸都有極強烈的意願,以「和平方式」來推動整合的進程,彼此間的任何衝突,是透過談判、協商的方式來解決,海峽兩岸間要建立這個共識,首先要結束敵對狀態,共同在國際間宣誓,並以國際締造和平的一貫方式-「簽署海峽兩岸和平協定」,以為海峽兩岸開展和平整合工程的進程,最低限度應以「類國際關係」或「域際關係」以做為推動整合工程的關係架構基礎,並以「第三種主體樣態」來共同建構與發展未來海峽兩岸整合的願景。至於要用多少時間來達成這個「政治願景」,則應視整個整合的進程與共識而定。因此,不論「政治願景」的建構時間有多長,台海地區的安定、和平是必然的基礎,同時更可為穩定亞太地區情勢,做出極大貢獻。\r\n美國政府鼓勵海峽兩岸從事有助於兩岸的對話,並為這種步驟背書,主要著眼是維護美國在亞太地區、台海兩岸地區的重大利益;然美國的利益絕無法超過海峽兩岸兩個政治實體的利益,故就維護海峽兩岸彼此間的利益言,海峽兩岸是須要和平穩定的環境,以為經濟發展的基礎。因之,由和平對話進展至「海峽兩岸和平協定」的簽署,將是符合國際體系的期望與利益。為解決這種情況,海峽兩岸整合應堅持以和平方式,並採「經濟整合與政治整合的雙軌並行非等速」的整合模式與進程,並應先簽署「海峽兩岸和平協定」,以確保整合工程是以和平方式進行。\r\n關於「世界上只有一個中國、台灣與大陸同屬一個中國」這句語,到底是指「主權歸屬」的涵義,還是指的是「領土完整」的涵義。對一個傳統的國家而言,「主權」與「領土」兩者是重疊的,但是對於分裂國家而言,則不必然重疊,對分裂國家言,台灣屬於中國的主權,但是並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主權,因為中華人民共和國並不等於中國。台灣與中國大陸都屬於「整個中國」的一部分,而「整個中國」的主權屬於兩岸所有的人民。「台灣屬於中國,但不屬於中華人民共和國政權;中華民國的政府固然不能代表整個中國,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也無權代表整個中國;台灣地區與中國大陸地區均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中國等於中國大陸地區加上台灣地區」。「誰的中國?」,應該是「中國是海峽兩岸人民的中國」。\r\n有沒有一個辦法可以讓中華民國在國際間獲得主體性,但是又不會造成「整個中國」的分割?傳統平面的「主權排他性」思考,是不可能找出答案,但如果用「垂直性思考」,可能就會找到建設性的答案。如果了解在WTO架構中,歐盟十五個國家卻擁有十六個會員體,這第十六個就是「歐洲共同體」,從WTO實際運作中,就可以了解這個「第十六個主體」所具有的法律意義。\r\n台海兩岸用整合的方式來追求未來,在相關的領域中建立共同體,一方面可以使海峽兩岸在「合」的方面建構起來;另一方面也可以在國際間解決海峽兩岸的共同出現。如果海峽兩岸能夠達成協議,創造一個除了海峽兩岸以外的「第三種主體樣態」,也就是在國際組織中海峽兩岸有三個主體存在,一個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個是中華民國,另一個就是由海峽兩岸所共組成的「第三種主體樣態」。「第三種主體樣態」的意義是海峽兩岸對對方的主體尊重,但又展現出共屬一主體的雙重思維。換言之,就是「互為主體、共享主體」的觀念。如此海峽兩岸可以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展開合作,共同創造海峽兩岸整合的能動性。\r\n「第三種主體樣態」的權利與義務,是否會隨著海峽兩岸整合的程度而逐漸加重?是否會隨著雙方整合的深廣化,由「第三種主體樣態」逐漸取代海峽兩岸的主體性?畢竟整合進程是充滿能動性的動態發展,則留待未來的時間去證明。\r\n海峽兩岸願意朝整合發展,並承諾共同建構與發展「第三種主體樣態」,自然要相互依存與信任共識。中華民國必須做出不從「整合式的中國」分裂出去,中華人民共和國則必須承諾放棄以武力解決其所稱的「台灣問題」,並以和平方式建構「第三種主體樣態」的「整合式的中國」。海峽兩岸的相互依存與信任,是海峽兩岸整合催化劑,建立一個「有目標而無時間表」的海峽兩岸整合方向,是雙方所能達到的最佳平衡點,是海峽兩岸共同創造雙贏的戰略機遇,而「第三種主體樣態」與「整合式中國」的概念,就是海峽兩岸雙贏的基本點。\r\n在借鑑歐洲整合經驗探討,並輔以整合理論從政治、經濟、外交、軍事、社會、文化等面向探討海峽兩岸整合可能模式時,所顯現的事實上是「惟有海峽兩岸在趨於一同,甚或整合為一個『第三種主體樣態』時,在全球化不可逆轉的趨勢中,始有具有競爭的充分能動性,方能成為全球範圍內的首要競爭者;若走向永久分裂及兵戎相見,均將弱化競爭效能,甚且倒退二、三十年」。因此,海峽兩岸的整合具有「合者兩利、分者兩害」關係,必須揚棄「統」、「獨」鬥爭,並放棄「一個中國原則」,以建構、發展「第三種主體樣態」為追求整合願景,在「有目標而無時間表」的動態整合進程,創造屬於海峽兩岸人民的世紀。
參考文獻: 一、英文書籍
1. A Comprehensive Glossary of Chinese Communist Terminology, Taipei:The Institute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1978.
2. Ake, Cluade, A Theory of political Integration, Homewood, Ill:Dorsey Press,1967.
3. Cheng chu-yuan, Taiwan Model and Mainland’s Modernization, Taipei:United Economic Publishing Company,August 1986.
4. Chiang Ching-Kuo, China’s Reunification and the World Peace, Taipei:China Publishing House,November 1986.
5. Chiang Kai-shek, Soviet Russia in China, London:George G. Harrap & Co., 1957.
6. China Directory 1993, Tokyo:Radiopress, Ins.,1992.
7. Chiu Hungdah,(ed.), China and the Question of Taiwan, New York: Praeger,1973.
8. Chiu Hungdah,(ed.),Chinese Yearbook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Affairs, Volume 5 (1985), Taipei:The Chinese Society of International Law-Chinese(Taiwan) Branch of the International Law Association,1986.
9. Chiu Hungdah and Downen, Robert,(ed.), Multi-system Nations and International Law: The International Status of Germany, Korea and China, Baltimore: University of Maryland School of Law, Occasional Papers / Reprints Series in Contemporary Asian Studies, No. 8-1981(45).
10. Clougy, Ralph N., Island China,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78.
37. 《兩岸交流中我開放政策與中共緊縮政策之比較分析》。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81年8月。
38. 《兩岸直航的問題與展望》。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83年5月。
39. 《兩岸社會交流研討會論文集》。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81年5月。
40. 《兩岸貿易手冊》。北京:當代出版社,1989年。
41. 林佳龍、邱澤奇主編。《兩岸黨體制與民主發展-哈佛大學東西方學者的對話》。台北:月旦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1999年9月。
42. 林正義。《中美關係報告1990-1991》。台北:中央研究院歐美研究所,民82年7月。
43. 林碧炤。《歐洲整合:理論與爭議》。中山社會科學譯粹,第2卷第2期,1987年4月,頁116。
44. 《近年來中共在國際間謀我事例》。台北:外交部新聞文化司,民84年3月。
45. 《政治經濟學小辭典》。香港:朝陽出版社,1975年10月。
46. 耶魯兩岸學會。《邁向21世紀的兩岸關係》。台北:時報文化出版企業有限公司,1995年11月25日。
11. Cohen, Jerome Alan and Chiu Hungdah, People’s China and International Law: A Documentary Study, Vol. 1, Princeton, N. 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4.
47. 若林正丈。《台灣:分裂國家與民主化》。台北:月旦出版社,1994年7月。
48. 徐小波、薛琦。《在台灣設立亞太營運中心可行性研究》。台北:經濟部投資業務處,民83年1月。
49. 馬英九。《兩岸關係的回顧與前瞻》。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81年3月。
50. 高孔廉。《兩岸經貿現況與展望》。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83年12月。
51. 高長。《大陸經改與兩岸經貿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公司,民83年8月。
52. 張旭成、拉沙特主編。《如果中共跨越台灣海峽》。台北:允晨文化公司,民84年5月。
53. 張保民。《中國大陸研究基本文件》。台北:人間出版社,1994年11月。
54. 張榮豐。《對於中國大陸的經貿政策-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台北: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民80年11月。
55. 張亞中。《歐洲統合:政府間主義與超國家主義的互動》。台北:揚智文化公司,1998年10月。
56. 張亞中。《兩岸統合論》。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8月。
12. Crawford, James, The Creation of State In International Law,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74.
57. 《統一祖國人人有責》。北京:北京出版社,1985年。
58. 郭立民。《中共對台政策資料選輯1949-1991(上、下冊)》。台北:永業出版社,民81年。
59. 張福昌。《邁向「歐洲聯盟」之路》。台北:三民書局,民91年1月。
60. 郭秋慶。《歐洲聯盟概論》。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9月。
61. 《台灣主權論述論文集》<上><下>。台北:國史□,民90年12月。
62. 陳春生。《台灣主權與兩岸關係》。台北:翰蘆圖書出版有限公司,2000年9月。
63. 陳德昇。《兩岸政經互動》。台北:永業出版社,民83年6月。
64. 陳衛平譯。《主導美國的勢力》。台北:允晨文化公司,民73年。
65. 陳鴻瑜。《政治發展理論》。台北:桂冠圖書公司,1992年。
66. 陳鴻瑜。《臺灣-邁向亞太整合時代的新角色》。台北:臺灣書店,民85年10月。
13. Deng Xiaoping, Fundamental Issues In Present-Day China, Beij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87.
67. 陳勁。《歐洲聯盟之整合與體制運作》。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4月。
68. 陸鏗。《統一問題論戰》。香港:百姓文化公司,1988年。
69. 傅學啟。《中國外交史》。台北:台灣商務書局,民72年。
70. 童振源。《全球化下的兩岸經濟關係》。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2月。
71. 鈕先鍾譯。《國際關係中的學派與理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76年5月。
72. 黃天中、張五岳。《兩岸關係與大陸政策》。台北:五南圖書公司,民82年4月。
73. 黃昆輝。《大陸政策與兩岸關係》。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82年10月。
74. 黃昆輝。《國統綱領與兩岸關係》。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81年12月。
75. 黃琛瑜。《歐洲聯盟:跨世紀政治工程》。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1999年3月。
76. 《當代中國歷史辭典》。北京:中國國際廣播出版社,1987年12月。
14. Deutsch Karl W., The Analysi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Englewood Cliffs, N. J. : Prentice-Hall, Inc., 1988.
77. 《對外關係與外交行政》。台北:外交部,民81年12月。
78. 葉芸芸。《中共對台政策與台灣前途》。台北:人間出版社,1988年6月25日。
79. 廖文中。《中共躍向遠洋海軍戰略》。台北:中共研究雜誌社,民84年10月。
80. 趙建民。《兩岸互動與外交競逐》。台北:永業出版社,民83年7月。
81. 蔡政文、林嘉誠。《台海兩岸政治關係》。財團法人張榮發基金會,民78年7月15日。
82. 鄭海麟。《兩岸和平統一的思維與模式》。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1年12月。
83. 鄧小平。《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年。
84. 《鄧小平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
85. 《鄧小平文選(第三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86. 蕭萬長。《兩岸關係之回顧與前瞻》。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84年4月。
15. Deutsch Karl W., Nationalism and Its Alternatives, New York: Alfred A. Knopf, 1969.
87. 錢復。《我國參與聯合國與大陸政策的互動關係》。台北:外交部,民82年11月。
88. 錢復。《近年來中共在國際間謀我事例》。台北:外交部新聞文化司,民84年3月。
89. 謝長廷。《民主進步黨》。台北:自由時報出版書刊系列十。
90. 謝正一。《一個中國與統獨大戰》。台北:環宇出版社,1995年10月。
91. 《黨的統戰工作辭典》。北京:中國展望出版社,1988年。
92. 蘇起、鄭安國。《「一個中國,各自表述」共識的史實》。台北: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民91年10月。
三、英文論文
1. Barnett, Robert W., “China and Taiwan: The Economic Issues”, Foreign Affairs, 50, 3, April (1972): 444-458. (USA)
2. Bellows, Thomas J., “Normalization: A Taiwan Perspective”, Asian Affairs, 6,6 July/August (1979): 339-358. (USA)
3. Caporaso, James A. and Pelowski, Alan L., “Economic and Political Integration in Europe: A Time-Series Quasi-Expermental Analysi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65, 2, June (1975): 421-422. (USA)
16. Deutsch Karl W., Nationalism and Social Communication: An Inquiry Into The Foundations of Nationality, Cambridge, Mass.: The M.I.T. Press, 1962.
4. Chang, Parris H., “Evolution of Taiwan’s Political Leadership After Chiang Ching-Kuo”, AEI Foreign Policy and Defense Review, 6,3, (1986): 10-18.
5. Chang, Parris H., “Taiwan in 1982: Diplomatic Setback Abroad and Demands for Reforms at Home”, Asian Survey, XXXIII, 1, January (1983): 38-46. (USA)
6. Chao Chien-min,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A Theoretical Analysis”, Asian Affairs, Summer (1987): 107-124. (USA)
7. Chiou, C. L., “Dilemmas in China’s Reunification Policy Toward Taiwan”, Asian Survey, 26:4, April (1986): 467-482. (USA)
8. Chou, David S., “International Status of the Republic of China”, a 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ce on Some Issues of International Law and Affairs, held by Istitute of Asia and the World, Taipei, Taiwan, R.O.C., 30 August 1986.
9. Chou, Yangsun and Nathan, Andrew J., “Democratizing Transition In Taiwan, Asian Survey, 273, March (1987): 277-299.(USA)
10. Fairbank, Joseph, “Taiwan—The Most Stable Part of China?” The World Today, June (1976): 199-202.(UK)
11. Galtung, Johan, “A Structural Theory of Inregration”, Journal of Peace Research, 5, 4,(1968): 377.(USA)
12. Gold, Thomas B., “The Status Quo Is Not Static: Mainland-Taiwan Relations”, Asian Survey, XXVII, 3, March (1987): 300-315.(USA)
13. Hass, Ernst B., “The Study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Reflections on the Joy and Anguish of Pretheorising”,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24, 4, Autumn (1970): 607-646.(USA)
17. Deutsch Karl W., et al., Political Community and the North Atlantic Area: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in the Light of Historical Experience, Princeton, N.J.: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7.
14. Hass, Ernst B., “Turbulent Field and the Theory of Regional Integration,”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30, 2, Spring 1976, pp.173-212. (USA)
15. Hass, Ernst B., “The Uniting of Europe and the Uniting of Latin Ameroca”, Journal of Common Market Studies, June (1967): 315-343. (UK)
16. Hayward, Fred M., “Continuities and Discontinuities Between Studies of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Political Integeation: Some Implica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Effort’s,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24, 4, Autumn (1970): 917-941. (USA)
17. Inglehart, Ronald, “An End to European Integration?”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LXI, 1, March (1967): 91-105. (USA)
18. Johnston, Ray E., “Alternative Frameworks for Assessing the International Status of Multi-System Nations: Germany, Korea, China/Taiwan”, The Journal of East Asian Affairs, 11, 1, Spring/Summer (1982): 90-123.(South Korea)
19. Lee, Edmund, “Beijing’s Balancing Act”, Foreign Policy, Summer (1983): 40-47.(USA)
20. Nye, Joseph S., “Comparative Regional Integration: Convept and Measurement”,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XXII, 4, Autumn (1968): 855-880(USA)
21. Pye, Lucian W., “Taiwan Developments and Their Implovatinns for US-PRC Relations”, The Rand Publications Series, N-2138, March (1984): 1-123.(USA)
22. Su, Chi, “The Functionalist Approach to the Problem of China During the 1990’ s”, Issues & tudies, 29:9, September 1993.
23. Taylor, Paul, “The Functionalist Approach to the Problem of Integration Order: A Defence”, Political Studies, XVI, 3, (1968): 393-410. (UK)
18. Deutsch Karl W., Political Community at the International Level Problems of Definition and Measurement, Garden City, N.y.: Doubleday & Co., 1954.
24. Wu An-Choa, “One Country, Two Systems”: A Model for Taiwan?” Issues & Studies, No. 21, 7, July (1985): 33-59. (ROC)
25. Yee, Herbert S., “China’s Reunification Offensive and Taiwan’s Policy Options”, The World Today, January (1982): 33-38. (UK)
26. Yin Ching-yao, “The Bitter Struggle Between the KMT and the CCP”, Asian Survey, XXI, 6,   June (1981): 622-631.(USA)
27. Zhao Quansheng, “An Analysis of Unification—The PRC Perspective”, Asian Survey, 23, 10, October.
四、中文論文
1. 《辜汪會談共同協議》。交流(台北),第9期,民82年5月,頁31-35。
2. 丁力。《從國際經濟發展趨勢看一國兩制決策的重大戰略意義》。河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3期,1986年,頁10-15。
3. 方生。《評經濟上依賴大陸會危及台灣安全》。第四屆海峽兩岸關係研討會論文,北京,1994年8月2日至4日。
4. 王升。《李登輝關於兩岸關係定位的主張之演變》。第四屆海峽兩岸關係研討會論文,北京,1994年8月2日至4日。
5. 王群洋。《德國統一與歐洲整合》。中山社會科學季刊(高雄),民80年12月,頁96-106。
19. Deutsch Karl W., Political Community and Government: How People Decide Their Fate, Boston, Mass.: Houghton Mifflin Company, 1980.
6. 白成。《中共海軍力量的擴張》。中國大陸研究,民81年12月,頁67-73。
7. 石之瑜。《對中共表意作風的分析與對應》。理論與政策,民83年,頁78-90。
8.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兩岸經濟統計月報,第三十期,民84年2月。
9.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兩岸經濟統計月報,第三十一期,民84年3月。
10. 余克禮。《從海峽兩岸關係說明書看台當局大陸政策的本質特徵》。第四屆海峽兩岸關係研討會論文,北京,1994年8月2日至4日。
11. 吳玉山。《兩岸關係對台灣經濟成長模式的影響》。問題與研究,民84年2月,頁1-19。
12. 吳國華。《產業空洞化還是產業高度化》。第四屆海峽兩岸關係研討會論文,北京,1994年8月2日至4日。
13. 吳新興。《台北務實外交與兩岸關係的意義》。中國大陸研究,卷37期10,民83年10月,頁25-38。
14. 吳新興。《台灣務實外交的內部因素》。南京大學台灣研究所主辦之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南京,1995年2月10日至11日。
15. 吳新興。《整合理論及其對中國問題解決的應用》。問題與研究,卷34期2,民84年2月,頁20-31。
20. Dougherty, James E. and Pfaltzgraff, Robert L. Jr., Contending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New York: Harper & Row, 1981.
16. 李家泉。《海峽兩岸關係的現狀和展望》。第四屆海峽兩岸關係研討會論文,北京,1994年8月2日至4日。
17. 李慎之、資中筠。《未來十年的台灣》。台灣研究季刊(北京),第1期,1988年,頁1-5。
18. 余元洲。《一國兩制與中國統一問題之研究》。中共華中師範大學科學社會主義所博士論文,1993年。
19. 周志懷。《現階段兩岸關係性質的雙重性格》。南京大學台灣研究所主辦之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南京,1995年2月10日至11日。
20. 林正義。《後冷戰時代台灣的安全戰略》。理論與政策,卷7期4,民83年,頁39-51。
21. 林正義。《美國對台政策檢討的意義》。理論與政策,卷9期1,民83年,頁3-14。
22. 林勁。《現階段台灣當局大陸政策的基本目標及其影響》。第四屆海峽兩岸關係研討會論文,北京,1994年8月2日至4日。
23. 林郁方。《參與建構亞洲安全體系之意義與策略》。理論與政策,卷7期3,民82年,頁118-130。
24. 邱淑美。《兩岸關係與歐盟經驗(上)》。新世紀智庫論壇季刊,第12期,2000年12月30日,頁82。
25. 邱淑美。《兩岸關係與歐盟經驗(下)》。新世紀智庫論壇季刊,第13期,2001年3月30日,頁99。
21. Downen, Robert L., The Taiwan Pawn in the China Games: Congress to the Rescue, Washington, D.C.: Georgetown University, 1979.
26. 茅家 。《兩岸關係之回顧和展望》。南京大學台灣研究所主辦之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南京,1995年2月10日至11日。
27. 修春萍。《「南向政策」與兩岸關係》。台灣研究,北京,1994年第4期。
28. 徐博東、蕭敬。《分裂國家模式與兩岸關係和中國統一問題──評台灣當局的台海兩岸關係說明書》。第四屆海峽兩岸關係研討會論文,北京,1994年8月2日至4日。
29. 高長。《大中華經濟圈的理想、現實與展望》。中國大陸研究,卷35期10,民81年10月,頁30-36。
30. 郭秋慶。《歐洲議會在歐洲聯盟中的超國家發展》。美歐月刊,台北:第11卷第7期,民國85年7月,頁29~39。
31. 崔之清。《李登輝集團大陸政策的危險動向》。第四屆海峽兩岸關係研討會論文,北京,1994年8月2日至4日。
32. 崔之清 。《對海峽兩岸衝突問題之思考》。南京大學台灣研究所主辦之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南京,1995年2月10日至11日。
33. 張五岳 。《兩岸高層接觸商談的條件》。南京大學台灣研究所主辦之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南京,1995年2月10日至11日。
34. 張保民。《台灣獨立的意義及代價》。理論與政策,卷9期1,民83年,頁91-99。
35. 張亞中。《歐洲統合過程中的國家主權問題》。美歐月刊,台北:第9卷第11期,民國83年11月,頁98~114。
22. Etzioni, Amitai, Political Unification: A Comparative Study of Leaders and Forces, New York: Holt, Rinehart and Wiston, 1965.
93. 張亞中。《兩岸統合之理論與實踐:歐盟經驗的啟示》。美歐季刊,第14卷第1期,2000年春季號,頁39。
36. 張惠玲。《兩岸政治談判的困境與未來》。共黨問題研究,第26卷第7期,2000年7月,頁78-79。
37. 張洋培。《浴火重生的鳳凰:歐洲聯盟的和平整合與擴張》。歷史月刊,第144期,2001年1月,頁51-52。
38. 張洋培。《從阿姆斯特丹條約論歐盟的整合原則—加強合作與求同存異》。《美歐季刊》,第14卷第2期,2000年夏季號,頁154。
39. 張洋培。《國家主權與歐洲統合》。新世紀智庫論壇季刊,第13期,2001年3月30日,頁22-23。
40. 陳孔立。《兩岸交流中的政治文化問題》。台灣研究集刊(廈門),第40期,1993年5月,頁5-10。
41. 陳力生。《論中共的統戰策略》。中國大陸,民75年6月,頁14-17。
42. 陳信吉。《第二世界大戰後的歐洲整合》。認識歐洲,第5期,2000年3月29日。
43. 程林勝。《一國兩制初探》。社會科學月刊(北京),第11期,1984年11月15日,頁36-38。
44. 童星。《大陸當前社會問題的特點和對策》。南京大學台灣研究所主辦之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南京,1995年2月10日至11日。
23. Frankel, Joseph,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Theory and the Behabior of State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73.
45. 楊力宇。《務實外交與亞銀模式》。當代月刊(香港),第29期,1993年8月15日,頁34-37。
46. 楊開煌。《三黨「大陸政策」簡介》。交流(台北),第11期,民82年11月,頁9-10。
47. 葉明德。《從黨政、經濟角度看中共十四大》。理論與政策,卷7期1,民81年,頁9-14。
48. 趙建民。《台灣經濟發展與南向政策》。南京大學台灣研究所主辦之海峽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南京,1995年2月10日至11日。
49. 趙春山。《兩岸經貿關係的政治意涵》。兩岸關係學術研討會論文,財團法人民主文教基金會主辦,台北,民81年11月12日。
50. 劉映仙。《九十年代兩岸經貿關係發展的動因和障礙》。瞭望週刊(海外版),第四期,1992年1月27日,頁24。
51. 劉國深。《海峽兩岸關係白皮書比較分析》。第四屆海峽兩岸關係研討會論文,北京,1994年8月2日至4日。
52. 劉勝驥。《中共對於國民黨十三大的反應》。中國大陸研究,卷31期2,民77年8月,頁5-11。
53. 蔡政文。《東西德經驗與兩岸的將來》。問題與研究,卷34期2,民84年2月,頁50-63。
54. 繆群、金效琦。《否認台灣問題,為了製造兩個中國──評台灣當局只有有中國問題,沒有台灣問題》。第四屆海峽兩岸關係研討會論文,北京,1994年8月2日至4日。
24. Galenson, Walter, (ed.), Economic Growth and Structual Change in Taiwan, Ithaca: Cornell University Press, 1979.
55. 嚴家其。《一國兩制的科學意義及其特質》。紅旗,北京,1986年3月16日,頁18-20。
56. 蘇秀法。《歐洲聯盟起步維艱》。問題與研究,第33卷第5期,民國83年5月,頁21~39。
五、英文期刊
1. Backgrounder (Taipei, American Institute in Taiwan) (USA)
2. Beijing Review (Peking Review before 1979) (BR or PR) (PRC)
3. China Reconstructs (PRC)
4. The Economist (UK)
5. Far Eastern Economic Review (HK)
6. International Bussiness (USA)
7. Newsweek (USA)
25. Glahn, Gerhard von, Law Among Nations: An Intronation to Public International Law, New York: MacMillan Publishing Co., 1981.
六、中文期刊
1. 九十年代(香港)
2. 工商雜誌(中華民國)
3. 中國之春(美國)
4. 中國論壇(中華民國)
5. 中華雜誌(中華民國)
6. 天下(中華民國)
7. 台聲雜誌(中華人民共和國)
8. 民進報週刊(中華民國)
9. 百姓半月刊(香港)
26. Gold, Thomas B., State and Society in the Taiwan Miracle, ArMonk, N.Y.:M.E. Sharpe, 1986.
10. 明報月刊(香港)
11. 爭鳴月刊(香港)
12. 香港經濟導報(香港)
13. 時報新聞週刊(中華民國)
14. 新新聞(中華民國)
15. 遠見(中華民國)
16. 廣角鏡(香港)
17. 瞭望,海外版(中華人民共和國)
18. 鏡報月刊(香港)
七、英文報紙
27. Groom, A. J. R., and Taylor, Paul, (eds.), Theory and Practice in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Functionalism, New York: Crane, Russak, 1975.
1. The Asian Wall Street Journal(HK)
2. The Cristian Science Monitor(USA)
3. The Free China Jounal(ROC)
4. Hung Kong Standard(HK)
5. International Herald Tribune(USA)
6. The New York Times(USA)
7. South China Morning Post(HK)
8. The Washington Post(USA)
八、中文報紙
1. 人民日報(中華人民共和國)
28. Hass, Ernst, B., The Uniting of Europe: Political, Social, and Economic Forces 1950-1957,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58.
2. 人民日報,海外版(中華人民共和國)
3. 大公報(香港)
4. 工商時報(中華民國)
5. 中央日報(中華民國)
6. 中央日報,國際版(中華民國)
7. 中時晚報(中華民國)
8. 中國時報(中華民國)
9. 文匯報(香港)
10. 光明日報(中華人民共和國)
11. 羊城晚報(中華人民共和國)
29. Hass, Ernst, B., Beyond the Nation-State: Functionalism and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Stanford, C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1964.
12. 青年日報(中華民國)
13. 經濟日報(中華民國)
14. 聯合報(中華民國)
30. Henderson, Gregory, Lebow, Richard Ned, and Stoessinger, John G. (eds.), Divided Nations In A Divided World, New York: David Mckey Company, 1974.
31. Holsti, K. J., International Politics: A Framework for Analysis, 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Inc., 1977.
32. Huntington, Smuel P. and Moore, Clement J.,(eds.), Authoritarian Politics in Modern Society: The Dynamics of Established One-Part Systems, New york: Basic Books,1970.
33. Jacob, Philip E. and Toscano, Janes V. (eds.), The Integration of Political Communities, Philadelphia: J.B. Lippincott Co., 1964.
34. Johnson, U. Alexis, (ed.), China Policy for the Next Decade, Cambrisge, Mass.: Oelgeschlager, Gunn and Hain, 1984.
35. Kirgis, Frederic L. Jr., 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s In Their Legal Setting, St. Paul, Minn.: West Publishing Co., 1977.
36. Kissinger, Henry A., While House Years, Boston: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1979.
37. Kusnitz, Leonard A., Public Opinion and Foreign Policy: America’s China Policy, 1949-1979, Westport, Conn.: Greenwoon Press, 1984.
38. Lasater, Martin L., Taiwan: Facing Mounting Threats, Washington, D.C.: The Heritage Foundation, 1984.
39. Lipset, Seymour M., Political Man: The Social Bases of politics, Baltimor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1981.
40. Mao Tse-tung, Selected Works of Mao Tse-tung, Volume Ⅱ, Pek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69.
41. Mao Tse-tung, Selected Works of Mao Tse-tung, Volume Ⅳ, Pek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75.
42. Mao Tse-tung, Selected Works of Mao Tse-tung, Volume Ⅴ, Peking: Foreign Languages Press, 1977.
43. The Military Balance, London: the International Instisute for Strategic Studies, 1988, 1989, 1990, 1991, 1992, 1993.
44. Mitrany, David, A Working Peace System, Chicago: Quadrangle Books, 1966.
45. Muller David G. Jr., China As A Maritime Power, Boulder, Colo.:Westview Press, 1983.
46. Myers, Ramon H., (ed.), Two Chinese States, Stanford, Ca.:Hoover International Studies, 1979.
47. Neville, Betty, (ed.), The China Factor: Sino-America Relations and the Global Scene, Englewood Cliffs, N. J.: Prentice-Hall, Inc., 1981.
48. Nye, Joseph S., Pan-Africanism and East African Integration,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65.
49. Nye, Joseph S., Peace in Part: Integration and Conflict in Regional Organization, Boston: Little, Brown, 1971.
50. Pentland, Charles, International Theory and European Integration, London: Faber and Faber, 1973.
51. Puchala, Donald J., International Politics Today, New York: Dodd & Mead, 1971.
52. Rankin, Karl Lott, China Assignment, Seattle: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 1964.
53. Sanford, Dan C., The Future Association of Taiwan With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1981.
54. Snyder, Glenn H., and Diesing, Paul, Conflict Among Nations,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77.
55. Sun, Yat-sen, The Three Principles of the People, Taipei: China Publishing Co., 1981.
56. The Taiwan Issue: Its History and Resolution, Beijing: Beijing Reviw, 1987.
57. Weiner, Myron, (ed.), Modernization: The Dnamics of Growth, Washington, D.C.: Voice of America Forum Lectures, 1966.
58. White, Wilbur W., White’s Political Dictionary, Cleveland, Oijo:World Publishing Company, 1947.
59. Wu, Hsin-hsing, Bridging the Strait, Hong Kong: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4.
60. Young, Kenneth T., Negotiating With the Chinese Communists: The United States Experience, 1953-1967, New York: McGraw-Hill Book Company, 1968.
61. Zimmern, Alfred, Modern Political Doctrines, London: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39.
62. Zhuang Qubing, Zhang Hongxeng, and Pan Tongwen, China & the World, Beijing: Beijing Review Foreign Affairs Series, 1982.
二、中文書籍
1. 《大陸工作法規彙編(修訂三版)》。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印,民84年2月。
2. 中共國務院台灣事務辦公室新聞局編。《兩岸關係與和平統一》。北京:華藝出版社,1992年。
3. 《中共關於解放台灣的文件集》。香港:當代中國研究社,1972年。
4. 《中國統一之路》。台北:中央日報社,民70年。
5. 《中華人民共和國年鑑1984》。北京:新華出版社,1984年。
6. 《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外交年鑑》。台北:外交部,民81年。
7. 《中華民國參與聯合國》。台北:外交部,民82年5月。
8. 毛家琦。《台灣三十年1949-1979》。河南:人民出版社,1988年。
9. 王皓昱。《歐洲合眾國:歐洲政治統合理想之實踐》。台北:揚智文化,1997年11月。
10. 王元。《中共的權力鬥爭與路線鬥爭》。台灣:國立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民71年。
11. 王萬里譯。《歐盟手冊》。台北;中國生產力中心,1999年6月。
12. 王玉玲。《由兩岸關係探討台灣的統獨問題-以博奕理論析之》。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1996年10月。
13. 王榮華、楊元華等,《“三個代表”重要思想概論》。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年5月。
14. 丘宏達、任孝琦主編。《中共談判策略研究》。台北:中央日報社,民76年。
15. 石之瑜。《兩岸關係飛龍在天》。台北:世界書局,1995年9月。
16. 石之瑜。《天網-大陸政策觀微直斷錄》。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0年12月。
17. 申相振。《分裂國家-交叉承認模式》。台北:臺灣商務印書□,民76年8月。
18. 《台胞探親手冊》。北京:中國建設出版社,1987年。
19. 《台海兩岸關係說明書》。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83年。
20. 台灣研究基金會國防研究小組。《國防白皮書》。台北:台灣研究基金會,民78年5月。
21.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信徒手冊》。台灣台南:台灣基督教長老會總會,1986年。
22. 《民主進步黨政策白皮書(綱領篇)》。台北:民進黨政策研究中心,1993年7月。
23. 朱新民。《到中國統一之路》。台北:永然文化出版股份有限公司,民80年1月。
24. 何頻。《鄧小平之後的中國》。台北:新新聞文化公司,1994年4月。
25. 吳安家。《中共政治發展》。台北:國際關係研究中心,民83年6月。
26. 吳昱輝。《台灣的未來》。高雄:新台書籍系列一。
27. 吳昱輝。《自決與獨立》。高雄:新台書籍系列五。
28. 吳國光、王兆軍合著。《鄧小平之後的中國》。台北:世界書局,1994年4月。
29. 《我們對辜汪會談的看法》。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民82年9月。
30. 李念祖、石之瑜著。《規範兩岸關係》。台北:五南圖書出版公司,民81年4月。
31. 李家泉。《台灣總覽》。北京:中國友誼出版社,1991年。
32. 李國威。《國際關係新論》。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民80年8月。
33. 李登輝。《經營大台灣》。台北:遠流出版社,民84年。
34. 李英明。《全球化時代下的台灣和兩岸關係》。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0年12月。
35. 李英明、張亞中。《兩岸主權論》。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98年11月。
36. 杜漸。《中國人民解放軍簡史》。北京:戰士出版社,1982年。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外交學系戰略與國際事務碩士在職專班
90922008
92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0922008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115 BHTML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