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7061
題名: 當代中共宗教論述建構之研究-兼論中共政教關係發展
作者: 賴皆興
貢獻者: 李英明
Li,Ying Ming
賴皆興
關鍵詞: 中共
宗教
政教關係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18-Sep-2009
摘要: 中共是一個強調「無神論」的政權,並且在建政以後做過相當多對宗教不友善的事情,壓擠宗教的生存空間,並且企圖以自己的馬列毛意識型態來取代人民對宗教的信仰。中共政權對宗教存在空間的壓迫、對宗教存在意義的否定、乃至對宗教範疇的整肅與破壞,在中國歷朝歷代中實屬罕見。\n\n改革開放以後,中共政權逐漸改變過去對宗教的種種不友善的態度,而給予宗教相當程度的活動空間,並且重新定位宗教的存在意涵,認為宗教是可以與社會主義相協調、相適應的。這種轉變,一方面標誌著中共政權企圖通過意識型態來取代宗教在人民心中的信仰位置是不成功的事實之外,並一方面也標誌著,中共政權已經意識到宗教將長期存在的問題,並且考慮的是宗教所代表的神權與國家所擁有的政權,兩者之間應該如何共處且共生共榮的問題。而在這個過程中,中共政權也通過了官方宗教論述的轉向來表現其宗教意識型態建構內涵的變遷,從而也制約與影響了非官方宗教論述的建構。\n\n因此,本文通過對中共「官方宗教論述的建構」、「政教關係發展史論述的建構」、「宗教本質論述的建構」、「反官方宗教的負面論述建構」等議題的梳理,來說明當代中共宗教論述建構的背後,到底代表何種政教關係發展意涵。我們通過這幾個議題在「宗教論述」和「政教關係」之間的辯證互動表現,探討官方的權力網絡如何在論述層面上對宗教領域產生制約、影響和互動的問題。
參考文獻: 一、中文書籍:
1. 人民出版社編,《中國共產黨第十七次全國代表大會文件匯編》,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2. 于凌波,《中國歷史上的白蓮教》,台北:慈濟文化志業中心印行,1989年。
3.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卷。
4. 中共中央馬克思、恩格斯、列寧、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馬克思恩格斯選集》,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3卷。
5.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綜合研究組、國務院宗教事務局政策法規司編,《新時期宗教工作文獻選編》,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5年。
6.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周恩來統一戰線文選》,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年。
7. 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編,《建國以來重要文獻選編》第一冊,北京:人民出版社,1992年。
8. 中共中央黨校課題組編,《現階段我國民族與宗教問題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9. 中共國家宗教事務局政策法規司編,《宗教事務條例相關的法律法規及政策手冊》,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
10. 中共問題原始資料編輯委員會編,《中共怎樣對待宗教》,台北:黎明文化出版,1984年。
11. 中共社會科學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編,《宗教研究四十年》,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12.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
13.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
14.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三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66年。
15. 毛澤東,《毛澤東選集》,第五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7年。
16. 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17. 毛澤東,《毛澤東文集》,第八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
18. 內政部編印,《宗教論述專輯》第四輯,台北:內政部編印,2002年。
19. 王平,《太平經研究》,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20. 王作安,《中國宗教問題和宗教政策》,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21. 王作安,《新中國宗教五十年—1949-1999》,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9年。
22. 王志平著,《帝王與宗教》,北京:華文出版社,1997年。
23. 王志軍,《論馬克思的宗教批判》,(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7年。
24. 王珍,《馬克思恩格斯宗教思想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
25. 王治心,《中國基督教史綱》,上海,上海世紀出版集團,2007年。
26. 王明,《太平經合校》(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27. 王章陵,《馬列主義與宗教的衝突》,台北:幼獅文化,民75年版。
28. 王銘銘,《社會人類學與中國研究》,桂林: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
29. 王振輝,《中國民族主義與馬克思主義的興起:清末民初知識份子的困境與抉擇》,台北,韋伯文化,1999年。
30. 王榮華、黃仁偉主編,《中國學研究:現狀、趨勢與意義》,上海:學林出版社,2007年。
31. 王雷泉、劉仲宇、葛壯主編,《二十世紀中國社會科學:宗教學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
32. 王清淮、朱玫、李廣倉著,《中國邪教史》,北京:群眾出版社,2007年。
33. 王寧,《全球化與文化研究》,台北:揚智,2003年。
34. 石之瑜,《社會科學知識新論:文化研究立場十評》,台北:台灣大學出版中心,2005年。
35. 石之瑜,《中國的文化與中國的民》,台北:風雲時代,1992年。
36. 甘滿堂,《村廟與社區公共生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7年。
37. 任杰、梁凌,《中國的宗教政策—從古代到當代》,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38. 任杰,《中國共產黨的宗教政策》,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年。
39. 侯杰、范麗珠,《世俗與神聖:中國民眾宗教意識》,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4年。
40. 任繼愈,《中國道教史》,台北:桂冠,1991年。
41. 行政院大陸委員會編,《大陸地區宗教法規彙編》,台北:行政院陸委會編印,民84年。
42. 朱國華,《權力的文化邏輯》,上海,三聯書店,2004年。
43. 朱曉明,《宗教若干理論問題研究》,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年。
44. 肖永朋編,《化對抗為對話—葉小文與美國「國際宗教自由委員會」代表團會談實錄》,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
45. 牟鐘鑑、張踐著,《中國宗教通史》(下),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0年。
46. 呂大吉,《從哲學到宗教學:呂大吉學術論文選集》,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47. 呂大吉主編,《宗教學通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89年。
48. 何光滬主編,《宗教與當代中國社會》,北京:中國人民出版社,2006年。
49. 何虎生,《中國共產黨的宗教政策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4年。
50. 汪學文主編,《中共與宗教》,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出版,民75年。
51. 汪民安、陳永國編,《後身體文化、權力和生命政治學》,長春:吉林人民出版社,2003年。
52. 汪暉、余國良編,《全球關係中的中國處境》,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1998。
53. 沙百里著,耿昇、鄭德弟譯,《中國基督徒史》,台北:光啟文化,2005年。
54. 邢福增,《當代中國政教關係》,香港:建道神學院,2006年。
55. 周與沈,《身體:思想與修行》,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56. 金元浦,《文化研究:理論與實踐》,河南:河南大學出版社,2004年。
57. 何兆武、柳御林主編,《中國印象—世界名人論中國文化》,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1年。
58. 何清漣,《霧鎖中國—中國大陸控制媒體策略大揭密》,台北:黎明文化,2006年。
59. 杜小真,《福科集》,上海:上海遠東出版社,2002年。
60. 阮煒,《中國與西方:宗教、文化、文明比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
61. 李大釗,《李大釗全集》,第四卷,河北,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
62. 辛旗,《諸神的爭吵—國際衝突中的宗教根源》,北京:華藝出版社,2006年。
63. 李申,《宗教論》,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6年。
64. 李向平,《信仰、革命與權力秩序—中國宗教社會學研究》,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65. 李向平,《中國當代宗教的社會學詮釋》,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
66. 李英明,《閱讀中國:政策、權力與意識型態的辯證》,台北:生智,2003年。
67. 李英明,《中國:向鄧後時代轉折》,台北:生智,1999年。
68. 李英明,《中國研究:實踐與反思》,台北:生智,2006年。
69. 李英明,《中國研究:理論與實際》,台北:三民,2006年。
70. 李英明,《社會科學研究方法新論:模型、實踐與故事》,台北:三民,2007年。
71. 李祖發、唐復全、李國慶編著,《宗教與戰爭》,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03年。
72. 李毓章、陳宇清選編,《人、自然、宗教—中國學者論費爾巴哈》,北京:商務印書局,2004年。
73. 李約翰,《從希望到幻滅:一個基督徒在中共政權下》,台北:中國主日學協會出版社,1982年。
74. 李熾昌主編,《文本實踐與身份辨識:中國基督徒知識份子的中文著述:1583-1949》,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5年。
75. 卓新平,《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的相遇、求同與存異》,香港:香港中文大學崇基書院,2007年。
76. 段琦,《奮進的歷程—中國基督教的本色化》,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77. 吳安家主編,《中共政權四十年的回顧與展望》,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1990年。
78. 林本炫,《台灣的政教衝突》,台灣:稻鄉出版社,1990。
79. 林富士主編,《禮俗與宗教》,北京:中國大百科出版社,2005年。
80. 徐玉成著,《宗教政策法律知識問答》,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版。
81. 高文謙,《晚年周恩來》,香港:明鏡出版社,2003年。
82. 高師寧,《新興宗教初探》,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社,2001年。
83. 高師寧,《當代北京的基督教與基督教徒—宗教社會學個案研究》,香港:漢語基督教文化研究所,2005年。
84. 高宣揚,《布爾迪厄》,台北,生智,2002年。
85. 高宣揚,《傅柯的生存美學》—西方思想的起點與終結),台北:五南,2004年
86. 高華,《紅太陽是怎樣升起的:延安整風運動的來龍去脈》,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0年。
87. 高瑞泉,《中國近代社會思潮》,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
88. 俞可平、李慎明、王偉光主編,《馬克思主義研究論叢第七輯:宗教觀研究》,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2007年。
89. 胡芝瑩,《霍爾》,台北:生智,2001年。
90. 哈迎飛,《五四作家與佛教文化》,(上海:上海三聯書店,2002年
91. 范麗珠,《當代中國人宗教信仰的變遷:深圳民間宗教信徒的田野研究》,台北:韋伯文化,2005年。
92. 韋祖松、高愛紅,《環球同此涼熱—毛澤東的社會主義觀》,(陝西: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1993年。
93. 徐小躍,《羅教、佛教、禪學:羅教與「五部六冊」揭秘》,江蘇,江蘇人民出版社,1999年。
94. 許育典,《宗教自由與宗教法》,台北:元照出版,2005年。
95. 許寶強、袁偉選編,《語言與翻譯的政治》,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0年。
96. 夏春濤,《天國的隕落—太平天國宗教再研究》,北京: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97. 孫雄著,《聖俗之間—宗教與社會發展互動關係研究》,哈爾濱:黑龍江人民出版社,2005年。
98. 馬西沙、韓秉方著,《中國民間宗教史》,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4年。
99. 鄧小平,《鄧小平文選》,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年。
100. 梁麗萍,《中國人的宗教心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101. 黃煜文,《傅柯的思維取向—另類的歷史書寫》,台北:台灣大學文史叢刊,2000年。
102. 黃金麟,《歷史、身體、國家:近代中國的身體形成1895-1937》,台北:聯經,2005年。
103. 黃運喜,《中國佛教近代法難研究:1898~1937》,台北:法界出版社,2006年。
104. 崔之清、胡臣友,《洪秀全評傳》,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1994年。
105. 國家宗教事務局政策法規司編,《全國宗教行政法規規章匯編》,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106. 國家宗教局政策法規司編,《中國宗教法規政策讀本》,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107. 陳村富,《轉型期的中國基督教—浙江基督教個案研究》,北京:東方出版社,2005年。
108. 陳金龍,《中國共產黨與中國的宗教問題—關於黨的宗教政策的歷史考察》,廣州:廣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
109. 陳榮富,《比較宗教學》,北京:世界知識出版社,1992年。
110. 陳國符,《道藏源流考》台北:古亭書屋,1975。
111. 陳獨秀,《陳獨秀文章選編》(中),(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1984年。
112. 陳鼓應編,《道教文化研究第16輯》,北京:三聯書店,1999年。
113. 曹中建主編,《中國宗教研究年鑑:1999-2000》,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1年。
114. 曹中建主編,《中國宗教研究年鑑:2001-2002》,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
115. 曹中建主編,《中國宗教研究年鑑:2003-2004》,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5年。
116. 馮佐哲、李富華著,《中國民間宗教史》,台北:文津出版,1994年。
117. 馮友蘭,《中國哲學史新編》第六冊,台北:藍燈文化,1991年。
118. 費孝通,《美國人和中國人》,上海:三聯書店,1985。
119. 梁啟超,《中國歷史研究法補編》,台北:台北商務印書館,1996年。
120. 辜鴻銘,《中國人的精神》,海南:海南出版社,1996年。
121. 張五岳主編,《中國大陸研究》,台北:新文京出版,2004年。
122. 張訓謀,《歐美政教關係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123. 張志剛,《宗教研究指要》,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124. 張榮明,《殷商政治與宗教》,台北:五南,1997年。
125. 張榮明,《權力的謊言:中國傳統的政治宗教》,台北:星定石出版,2001年。
126. 張登及,《建構中國—不確定世界中的大國定位與大國外交》,台北:揚智,2003年。
127. 張煥卿、段家鋒、周玉山主編,《中國大陸研究》,台北:三民,1991年。
128. 張傳立、陳立新、彭啟福,《宗教、科學、迷信》,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2年。
129. 喻松青,《民間秘密宗教經卷研究》,台北:聯經,1994年。
130. 湯一介,《魏晉南北朝時期的道教》,台北:東大圖書,1988年。
131. 詹石窗,《道教文化十五講》,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132. 鄒讜,《二十世紀的中國政治:從宏觀歷史與微觀行動角度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1994年。
133. 鄒讜,《中國革命再詮釋》,香港:牛津大學出版社,2004年。
134. 楊大春,《傅柯》,台北:生智,1997年。
135. 楊陽,《王權的圖騰:政教合一與中國社會》,台北:星定石文化,2002年。
136. 楊念群,《再造『病人』:中西醫衝突下的空間政治(1832-1985)》,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137. 葉小文,《宗教問題—怎麼看、怎麼辦》,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7年。
138. 葉仁昌,《近代中國的宗教批判---非基運動的再思》,台北:雅歌出版社,1988年。
139. 當代中國研究所編輯,《中共中央關於宗教問題的論文集:1959-1965》,(香港:當代中國研究所出版,1972年)。
140. 葉仁昌,《五四以後的反對基督教運動—中國政教關係的解析》,台北:久大文化,1992年。
141. 葉永文,《宗教政治論》,台北:揚智,2000年。
142. 葉菁華,《尋真求全:中國神學與政教處境初探》,香港:基督教中國宗教文化研究社,1997。
143. 黎志添,《宗教研究與詮釋學—宗教學建立的思考》,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2003年。
144. 翟學偉,《人情、面子與權力的再生產》,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5年。
145. 賈二強著,《唐宋民間信仰》,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年。
146. 熊自健,《中共政權下的宗教》,台北:文津出版,1998年。
147. 蔡文輝,《社會學理論》,台北:三民,1994年。
148. 廖蓋隆,《毛澤東思想史》,台北:洪葉,1994年。
149. 鄭志明,《無生老母信仰溯源》,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5年。
150. 鄭志明,《先天道與一貫道》,台北:正一善書出版社,1990年。
151. 鄭志明,《宗教思潮與對話》,台北:大元書局,2006年。
152. 鄭樑生主編,《第二屆中國政教關係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台北:淡江大學歷史系,1990年。
153. 趙匡為,《世界各國主要國家的政教關係》,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1998年。
154. 趙建民,《當代中共政治分析》,台北:五南出版,1997年
155. 劉精誠,《中國道教史》,台北:文津出版社,1993年。
156. 劉旭,《底層敘述:現代性話語的裂隙》,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年。
157. 劉述先、林月惠主編,《當代儒學與西方文化宗教篇》,台北: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2005年。
158. 劉再復、林崗,《傳統與中國人》,香港:牛津出版社,2002年。
159. 劉滌凡,《道教入世轉向與儒學世俗神學化的關係》,台北:學生書局,2006年。
160. 韓作,《毛澤東評傳》,台北,天元出版社,1987。
161. 韓敏著,陸益龍、徐新玉譯,《回應革命與改革:皖北李村的社會變遷與延續》,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7年。
162. 蕭俊明,《文化轉向的由來》,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4年。
163. 蕭登福,《漢魏六朝佛道兩教之天堂地獄說》,台北:學生書局,1989年。
164. 蕭登福,《周秦兩漢早期道教》,台北:文津出版,1998年。
165. 薛曉源、曹榮湘主編,《全球化與文化資本》,北京: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年。
166. 戴康生、彭耀,《社會主義與中國宗教》,江西:江西人民出版社,1996年。
167. 戴康生、彭耀主編,《宗教社會學》,台北:宗博出版社,2006年。
168. 羅竹風,《中國社會主義時期的宗教問題》,上海:上海社會科學出版社,1987年。
169. 羅偉虹,《世界邪教與反邪教研究》,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2年。
170. 羅偉虹、姚民權,《中國基督教簡史》,(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0年。
171. 蘇和,《神秘信仰之謎:一種社會學與心理學的解讀》,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172. 龔學增,《宗教問題幹部讀本》,北京:中共中央黨校出版,2000年。
173. 龔學增,《宗教問題概論》第三版,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年。
二、 中文譯著
1. 安德魯.基恩(Andrew Keen)著,尤傳莉譯,《你在看誰的部落格?》,台北:早安財經,2008年。
2. 寇爾森(Charles Colson)著,《當代基督教與政治》,陳泳譯,(台北:校園書房,1992。
3. 穆勒(F.max muller)著,金澤譯,《宗教的起源與發展》,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年。
4. 路希維德.費爾巴哈(Feuer Bach)著,榮震華、王太慶、劉磊譯,《費爾巴哈哲學著作選集》(下卷),北京:商務印書館,1984年。
5. 齊美爾(Georg Simmel),曹衛東、王志敏、刁承俊譯,《現代性、現代人與宗教》,台北:商周,2005年。
6. 費德希克.格霍(Frederic Gros)著,何乏筆、楊凱麟、龔卓軍譯,《傅柯考》,台北:麥田,2006年。
7. 黑格爾(Hegel G.W.)著,魏慶征譯,《宗教哲學》,北京:中國社會出版社,1999年。
8. 秦家懿(Julia Ching)、孔漢思(Hans Kung)著,吳華主譯,《中國宗教與西方神學》,台北:聯經出版,1989年。
9. 何偉亞(James L. Hevia)著,鄧長春譯,《懷柔遠人:馬嘎爾尼使華的中英禮儀衝突》,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2年。
10. 史景遷(Jonathan D.Spence)著,溫洽溢譯,《追尋現代中國—革命與戰爭》,台北,時報文化,2001年。
11. 史景遷(Jonathan D.Spence)著,溫洽溢譯,《天安門—中國的知識份子與革命》,台北:時報文化,2007年。
12. 黎安友(Andrew J.Nathan)著,柯洛漪譯,《蛻變中的中國:政經變遷與民主化契機》,台北:麥田出版,2000年。
13. 韋伯(Max Weber),康樂、簡惠美譯,《宗教與世界》,廣西,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4年。
14. 伊薩克(Malet et Isaac)著,劉增泉譯,《歐洲文化史》,台北:漢唐出版社,2004年。
15. 馬顏克.西哈亞(Mayank Chhaya)著,莊安祺譯,《達賴喇嘛新傳—人、僧侶和神秘主義者》,台北:聯經,2007年。
16. 麥克爾.馬凱爾(Michael Mulkay)著,林聚任等譯,《科學與知識社會學》,北京:東方出版社,2001年。
17. 米歇爾.傅柯(M.Foucault),王德威譯,《知識的考掘》,台北:麥田出版,2001年。
18. 米歇爾.傅柯(M.Foucault),莫偉民譯,《詞與物—人文科學考古學》,上海:三聯書店,2001年。
19. 米歇爾.傅柯(M.Foucault),劉北成、楊遠櫻譯,《瘋癲與文明》,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
20. 米歇爾.傅柯(M.Foucault),劉北成譯,《臨床醫學的誕生》,北京:三聯書店,2001年。
21. 米歇爾.傅柯(M.Foucault),劉北成、楊遠櫻譯,《規訓與懲罰》,北京:三聯書店,2003年。
22. 柯文(Paul A.Cohen)著,林同奇譯,《在中國發現歷史—中國中心觀在美國的興起》,台北:稻鄉出版社,1991年。
23. 布爾迪厄(Pierre.Bourdieu),楊亞平譯,《國家菁英—名牌大學與群體精神》,北京:商務印書館,2004年。
24. 杜贊奇(Prasenlit Duara)著,王憲明譯,《從民族國家拯救歷史:民族主義話語與中國現代史研究》,北京:社會科學研究出版社,2003。
25. 理查.哈里斯(Richard Harries)、亨利.梅爾-哈亭(Henny Mayr-Harting )編著,晴天譯,《基督宗教簡明史》(牛津版),台北:啟示出版社,2006年。
26. 羅伯托.希普里阿尼(Roberto Cipriani)著,高師寧譯,《宗教社會學史》,(北京:人民出版社,2005年。
27. 羅伊.波特(Roy Porter)著,張大慶主譯,《劍橋插圖醫學史》,(台北:如果出版社,2008年。
28. 羅斯‧特里爾(Ross Terrill)著,胡為雄、鄭玉臣譯,《毛澤東傳》,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6年。
29. 韋思諦(S.C.Averill)編,陳仲丹譯,《中國大眾宗教》,南京:江蘇人民出版社,2006年。
30. 謝淑麗(Susan L. Shirk)著,溫洽溢譯,《脆弱的強權—在中國崛起的背後》,台北:時報文化,2008年。
31. 伊格爾頓(T.Eagleton)著,方杰譯,《文化的概念》,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2003年。
三、期刊論文
1. 毛國慶,〈論毛澤東宗教思想〉,《山東醫科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94年第1期,頁58-61。
2. 王冬麗,《中國共產黨的宗教觀研究》,北京:中共中央黨校,2007年。
3. 王冬麗,〈抗日戰爭時期中國共產黨的宗教政策研究〉,《寧夏黨校學報》,第7卷第5期,2005年9月,頁27-30。
4. 王俊翔,《從人民日報言論分析中共宗教政策之演變 : 改革開放迄十五大期間》,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1999年。
5. 王獻軍,〈政教合一制史話」,《西藏民族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1996年第1期,頁51-58。
6. 王亮,〈十一屆三中全會以來黨的宗教政策發展的歷史脈絡〉,《廣西師院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1卷第12期,2000年12月,頁77-81。
7. 方立天,〈論中國化馬克思主義宗教觀〉,《中國社會科學》,2005年4月,頁41-52。
8. 田桂民,〈早期中國神仙信仰的形成與演化〉,《南開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年第6期,頁39-44。
9. 邢福增,〈當代中國政教關係探討—兼論對基督教的發展影響〉,《新世紀宗教研究》,第2卷第2期,2003年12月,頁111-161。
10. 左紹棠,《中國大陸基督教政教關係》,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論文,2004年。
11. 何啟林,〈試析中國共產黨第三代領導集體的宗教理論〉,《青海民族學院學報》,第28卷第4期,2002年9月,頁23-26。
12. 李理、孟歷,〈當代大學生宗教信仰狀況調查〉,《中國經貿》,2007年11月,頁143-144。
13. 李英明、賴皆興,〈中共國家觀念的建構:從建黨到延安整風時期〉,《展望與探索》,第4卷第2期,民95年2月,頁22-35。
14. 李英明,《馬克思異化論之研究》,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博士論文,1986年。
15. 李廣毅,《共產主義宗教觀:中共「宗教自由」的真相》,台北:政治作戰學校碩士論文,民72年。
16. 河北省秦皇島市政研會課題組,〈關於當前農村封建迷信活動的調查〉,《政工研究動態》,2007年2月,頁42-44。
17. 卓新平,〈基督宗教在當代中國社會的作用與影響〉,《新世紀宗教研究》,第2卷第2期,2003年12月,頁37-53。
18. 胡述寶,〈新農村建設中的宗教問題探討〉,《中共鄭州市委黨校學報》,2008年第1期,頁70-72。
19. 程松杰,〈中共三代領導核心對馬克思主義宗教理論的繼承和發展〉,《焦作大學學報》,2005年4月,頁97-100。
20. 洪強強,〈從後啟蒙的視角和費爾巴哈的宗教批判〉,《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6年12期,頁54-58。
21. 郭承天,〈基督教與美國民主的建立:新制度論的重新詮釋〉,《人文及社會科學集刊》,12卷第2期,民91年6月,頁175-209。
22. 陳自強,《論邪教組織的司法認定》,成都:四川大學法學院碩士學位論文,2003年。
23. 陳重成,〈中國大陸村落社會中的象徵體系與權力架構〉,《新世紀宗教研究》,第1卷第3期,2003年9月,頁109-141。
24. 陳始發,《新中國宗教政策的歷史考察》,北京:中共中央黨校,2001年。
25. 曹曉峰,《論邪教的打擊與防範》,吉林:吉林大學碩士論文,2006年。
26. 楊開煌,〈中共宗教管理政策和社會文化基礎評析〉,《東亞研究》,第35卷第1期,2004年1月,頁39-63。
27. 楊華、高鳳潔,〈簡論費爾巴哈對宗教的批判〉,《哈爾賓市委黨校學報》,2002年5月,總21期第3期,頁37-38。
28. 馬強,〈90年代以來我國宗教政策述評〉,《西北民族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1年第1期,頁117-122。
29. 張家麟,〈當代中國大陸宗教政策變遷極其影響—菁英途徑論述〉,《新世紀宗教研究》,第2卷第2期,2003年12月,頁57-107。
30. 張顥,〈論江澤民宗教理論創新〉,《廣西社會科學》,2005年第1期,頁14-16。
31. 張緒剛,〈中國傳統的國家觀〉,《通化師範學報》,1994年第三期,頁62-66。
32. 陳秋月,〈鄧小平論宗教的特點及對馬克思主義宗教理論的貢獻〉,《貴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2卷第6期,2004年11月,頁11-13。
33. 萬斌、金利安,《馬克思恩格斯宗教理論探要》,(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2006年),頁2-4。
34. 萬丙策,〈在黑格爾與馬克思之間-再論費爾巴哈哲學對馬克思哲學的影響〉,《求是》,2006年2月,頁147-149。
35. 劉毅強,〈毛澤東宗教思想研究〉,《黃河科技學報》,第7卷第2期,2005年6月,頁51-54。
36. 劉曉玲、梁丹,〈大學生宗教信仰問題的調查與對策研究〉,《求索》,2007年12月,頁115-117。
37. 趙社民,〈農村青年宗教信仰狀況調查—以河南省為例〉,《當代青年研究》,2004年6月,頁29-35。
38. 羅曉南,〈九0年代『反西化思潮』理路探源—從『後學』論爭談起〉,《東亞研究》,第31卷第4期,民89年10月,頁1-28。
39. 賴洪毅,〈當代中國大陸政府與宗教的關係〉,《中山人文社會科學期刊》,第12卷第2期,2004年12月,頁21-49。
40. 賴皆興,《中共意識型態的後殖民意涵:從『馬克思主義中國化』到『三個代表』》,台北:政治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41. 賴皆興,〈六朝時期道教神仙思想系譜之建構與接合〉,《新世紀宗教研究》,第4卷第1期, 2005年9月,頁148-176。
42. 魏琪,《馬克思主義宗教觀研究》,北京:中央民族大學哲學宗教學系博士論文,2005年3月。
43. 魏宛斌、張奕陽,〈當代中國的馬列主義宗教觀研究〉,收錄於曹中建主編,《中國宗教研究年鑑》(2001-2002),(北京:宗教文化出版社,2003年),頁84-103。
44. 釋靜心,〈論宗教法制與行政管理〉,收錄於內政部編印,《宗教論述專輯第》第三輯,(台北:內政部印行,2001年),頁86-93。
四、 報章網路
1. 葛兆光,〈中國大陸宗教史的百年回顧〉,《哲學在線》,中國人民大學哲學院,網址:http://philosophyol.com/pol04/Article/religion/r_principle/200410/1196.html
2. 〈關於建國以來黨的若干歷史問題的決議〉,http://hk.geocities.com/rickychung39_f3chihist/chin_meeting.htm
3. 江澤民,「在全國宗教工作會議上的講話」,《人民日報》,2001年12月13日。
4. 張佩芝,〈美報告:中國政府仍違反宗教自由〉,《大紀元》,2006年12月22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6/12/22/n1565563.htm
5. 秦越、李明〈中共頒活佛轉世管理辦法,掌審批活佛權〉,《大紀元》,2007年8月6日,http://www.epochtimes.com/b5/7/8/6/n1792953.htm
6. 〈中共頒佈活佛轉世管理辦法,掌審批活佛權〉,《大紀元網系》,http://www.epochtimes.com/b5/7/8/9/n1792953.htm.
7. 〈清算中共迫害宗教罪行〉,香港時報,1956年7月5日,引自《當代中國基督教發展簡報數據庫》,http://libproject-hkbu.edu-hk/
8. 「大紀元時報」;http://tw.epochtimes.com/;
9. 「澳洲光明網」,http://www.guangming.org/,
10. 顏清明,〈世界宗教版圖〉,參閱網址:http://blog.pixnet.net/yuanctw/post/12816029
11. 劉仲宇,〈當代中國人宗教信仰調查〉,轉引自「中國反邪教網」,http://www.cnfxj.org/Html/liluntantao/2007-5/15/152345702_2.html
12. 左鵬,〈當代大學生宗教信仰〉,2005年12月29日,引自北京社科規劃,http://www.bjpopss.gov.cn/bjpssweb/n10744c11.aspx
五、英文書籍
1. Adam Yuet Chau, Miraculous Response :Doing Popular Religion in Contemporary China,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Stanford, California ,2006
2. Arthur Wolfed..Gods, Ghost and Ancestor.Religion and Ritual in Chinese Society ,Standford Calif.:Stanford,1974.
3. A.N.Whitehead, Religion in the making , New York : The Macmillan Company,1926.
4. Argyle, Michael. Religious Behavior. New York : Routledge. 1998.
5. Barker, Chris. Cultural studies : theory and practice,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0.
6. Carl G.Jung, Psychologie und Alchemie. New York, N.Y.: Pantheon Books, c1953.
7. C.K. Yang ,Religion in Chinese society : a study of contemporary social functions of religion and some of their historical factors,Taiwan : [s.n.],1970
8. Daniel Bell, The Cultural Contradictions of Capitalism,LonDON:Heinemann , second edition, 1979.
9. Dominic Strinati,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ies of Popular Culture ,2nd.ed John Fiske,
10. 1989.
11. Emily Aherb.Chinese Ritual and Politics,Cambridge(U.K.);New York: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1.
12. E.Durkhiem, The Elementary Forms of Religious Life .New York,1926.
13. Fowler, B. Pierre Bourdieu and cultural theory : critical investigations, London : Sage,1997.
14. Georg G. Iggers,Histography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From Scientific Objectivity to the Postmodern Change ,Hanover,NH.:University Press of New England,1997.
15. Hayden White,Metahistory:The Historical Imagination in the Nineteeth-Century Europe, Baltimore: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1973
16. John Storey, An Introductory Guide to Cultural Theory and Popular Culture,2nd.,Harvester Wheatsheaf,1993.
17. James S.Coleman, Foundations of Social Theory , Harrard University press,1990.
18. James Miller, Chinese Religion in Contemporary Societies, Santa Barbara,Calif. : ABC-CLIO、2006.
19. Joseph A.Adler,Chinese Religious Traditions,Upper Saddle River,New Jersey,2002
20. Keith Jenkins,Re-thinking History,London:Routledge,1994.
21. Kenneth Dean,Taoism and Popular Cults in Southeast China.Princet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2. Lou Zhufeng,Editor,Religion Under Socialism in China,Armonk,New York London,England 1991.
23. Max Weber The Religion Of China,Translated and Edited by Hans H. Gerth New York : Free Press, 1968.
24. Max Weber,The Protestant Ethic and the Spirit of Capitalism, trans;ated by Talcott Parsons, London and New York
25. May Brodbeck,Readings in the Philosophy of the Social Sciences,(University of Minnesota,1968
26. M.Foucault, Madness and civilization : a history of insanity in the age of reason, translated by Howard、Richard, (New York : Pantheon、c1965.
27. M.Foucault, The birth of the clinic; an archaeology of medical perception, Translation by A. M. Sheridan ,New York : Pantheon, c1973.
28. M.Foucault,The Order of Thing:An Archaeology of The Human Sciences,Translated form the French,New York : Vintage Books,1973
29. M.Foucault, The archaeology of knowledge Translation by A.M.Sheridan Smith,London London ; New York : Routledge, 1991.
30. M.Foucault, Discipline and punish : the birth of the prison, Translated by Alan Sheridan ,New York : Vintage Books, 1979.
31. M.Foucault,The Use of Pleasure ,New York:Vintage Books,1990.
32. Maurice Meisner ,Mao,s China and After: A Histor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Third Edition,New York,1999.
33. Ninian Smart ,The world`s religions ,Cambridge, U.K. ; New York :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98.
34. Perry, Michael, Religion in Politics: Constitutional and Moral Perspectives.N.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7.
35. Pierre Bourdieu, translated by Richard Nice. Sociology in question, London : Sage, 1993.
36. Pierre Bourdieu, Language and Symbolic Power, translate by Raymond and Matthew Adamson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1991.
37. Pierre Bourdieu & Loic J.D.Wacquant,An Invitation to Reflexive Sociology,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92.
38. Pierre Bourdieu & Jean-Claude Passeron ,Reproduction in Education, Society and Culture. London : Sage,1990.
39. Prasenjit Duara Culture, Power, and The State :Rural North China, 1900-1942 ,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1998
40. Pual Tillichi, Theology of Culture,Oxford,1959.
41. Rajan Gita, A Cultural studies reader : history, theory, practice, London ; New York : Longman, 1995.
42. Robert Redfield,Peasant Society and Culture: An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to Civilization, Chicago & London: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6.
43. Robert P. Weller ,Unities and Diversities in Chinese Religion.New York & London: McMillan 1987.
44. Stuart Hall,Critical Dialogues in Cultural Studies ,New York:Routledge,1996.
45. Swartz, D. Culture & power : the sociology of Pierre Bourdieu, Chicago [Ill.] :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97.
46. S.Freud ,Totem and Taboo: some points of agreement between the mental lives of savages and neurotics, New York : Norton
47. Stenphan Feuchtwang,The Imperial Metaphor : Popular Religion in China. London: Routledge,1992
48. Thomas S.Kuhn, 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 Secord Edition , Enlarged ,
49.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62.
50. White ,Harrison. Identity & Control : A Structural Theory of Social Action :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92.
51. William James,The Varieties of Religious Experience, Macmillian Publishing Co., Inc., First Collier Books Editior,1961.
六、 英文期刊
1、Chan Kim-Kwong ,Alan Hunter,”Religion and Society in Mainland China in the 1 990s,”Issue & Studies,Vol.30,No.8,(August 1994).
2、Merle Goldman ,”Religion in Post-Mao China”,in Religion & the State:The Struggle for Legitimacy & Power,ed.Robert J.Myers, The Annals of the American Academy of Political & Social Science,Vol.483(Beverly Hills:Sage pub.,1986
3、Pitman B.Potter,”Belief in Control:Regulation of Religion in China , ”The China Quarterly,Vol.174(June 2003) 150-15
4、Pierre.Bourdieu,”Rethinking the State: 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Bureaucratic Field”,in Practical Reason: On the Theory of Action, Cambridge Polity press,1998,pp35-63.
5、Sabrina P.Ramet,”Adaptation & Transformation of Religious Policy in Communist & Post- Communist System”,in Adaptation & Transformation in Communist & Post- Communist System,ed. Sabrina P.Ramet(Boulder:Westview Press,1992),141-183.
6、Tony Lambert,”The Present Religious Policy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Religious, State & Spciety, Vol. 29, No.2 (June 2001)
7、Pitman B.Potter, ” Belief inControl:Regulation of Religion in China”,The China Quarterly, Vol.174(June2003).
描述: 博士
國立政治大學
東亞研究所
91260503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1260503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60503101.pdf91.62 kBAdobe PDF2View/Open
60503102.pdf138.07 kBAdobe PDF2View/Open
60503103.pdf135.73 kBAdobe PDF2View/Open
60503104.pdf375.42 kBAdobe PDF2View/Open
60503105.pdf337.75 kBAdobe PDF2View/Open
60503106.pdf407.19 kBAdobe PDF2View/Open
60503107.pdf513.24 kBAdobe PDF2View/Open
60503108.pdf419.45 kBAdobe PDF2View/Open
60503109.pdf443.37 kBAdobe PDF2View/Open
60503110.pdf360.49 kBAdobe PDF2View/Open
60503111.pdf292.98 k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