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8507
題名: 我國兵役制度改革之研究:以二次國防精進案為例
Country military service system to reform study:Order national defense refinded to move forward
作者: 趙錦財
貢獻者: 朱新民
趙錦財
關鍵詞: 兵役制度
軍事戰略
國家安全
戰力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9-Apr-2010
摘要: 國家為了維護自身的安全,必須建立正當防衛的武力及恐嚇力量,而武力的建力除了必須有足夠的財力支援外,最重要的就是必須有適質、適量的兵員及相當的人力資源以組成軍隊,因此必須建立人力使用的制度,使國民公平合理的分擔兵役。兵役制度的健全與否,直接影響軍隊素質的高低和數量的多寡,間接影響戰爭的勝敗和國家的興亡。因此,古今中外的國家依據其國家的領土特性、人口狀況、經濟條件、敵國的威脅程度,以及研判未來戰爭的型態來決定兵役制度,在前述幾項條件改變時,如果不能及時修正或改變兵役制度,在戰場上面對敵人時,就必須付出慘痛的代價,甚至亡國滅種的危險。\n兵役制度隨著國家及其軍隊的形成而產生,又隨著國家的經濟狀況、政治制度和需要而發展變化。其作用在達成國家之安全目的,維護人民生命財產之安全,免除他國武裝侵略之可能,一如國之藩籬屏障,欲達成此一目的,自必當有強大精幹之國防武力。但如何維持強大之國防武力,且兼顧國家經濟發展與各項投資之平衡等種種要求,達到平時養兵少,戰時用兵多之多重目標,則必須從制定完善之兵役制度處著手。兵役制度是所有軍事及國防體制中最為基礎者,其並非僅消極性地止於踐履憲法中所規定人民有服兵役之義務而已。反之。其積極性的目的,在於完成軍事制度之基本制度角色,使軍事制度奠定穩固不移的磐石,從而達成國家安全目的,此為研究兵役制度之神聖使命。\n兵役制度的發展,為軍事人力資源管理的基石,自然也是變革中的一環。如何選擇適當兵役類型,俾兼顧公平、效益與質量原則,有效開發與運用軍事人力資源,乃是維持國防戰鬥力重要的因素。\n我國近十餘年來,在兵役制度的改革方面,執行了二次重大的變勤,都是由國防部所主導的,一是86年至90年的國防精實案,二是90年至101年的一、二次國防精進案,就單純兵力而言,根據國防部所公佈的資料,我國於86年實施精實案之前,部隊總員額是45萬2千人,精實案完成後是38萬5千人。民國93年元月開始實施新一波的裁軍「精進案」,到94年6月,共裁掉了8萬9千餘人,剩下29萬6千人。而整個精進案將在2008年12月底完成初期的規劃,而國軍人數也預計降為27萬5千人。\n我國當前軍事戰略的主軸,兵力結構的安排是律定志願役與義務役間的適當比例,從而兼顧戰力、效益、與公平等重要原則。其中以嚇阻與反應為目標的單位,其成員素質要求高,但數量少,顯然該以志願役人員為主;至於從事救援任務的單位,多半以後備部隊為宜,而具社會服務性質的兵役,自然以替代役為主,在二次國防精進案的初期,兵源大量縮滅之下,兵役制度的變革將不再只是人力方面的問題,因此,有關兵役制度的改革,似應朝那些方向來發展,才能真正符合我國的需要,也能夠符合全民的期待,更能滿足國防的要求,是本文所要尋找的最大目的。
參考文獻: ㄧ、中文部份
(一)期刊書籍:
1.丁渝洲。《臺灣安全戰略評估:2004-2005》。台北:遠景基金會出版,2005。
2.王景舜。〈從兵役制度探討我國募兵制之推行〉。《後備動員軍事雜誌》,73期,2006年5月。
3.王高成、滕昕雲。〈當前戰爭趨勢與兵制探討〉。《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國防部》。學術研討會,第二場次,2008年12月。
4.王傳照。〈論全民國防的兵役制度〉。《國防雜誌》。21卷1期,2006年1月。
5.史蒂芬、辛巴拉。《軍事說服力》。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10月。
6.弗蘭納根、馬提。《人民解放軍與變動的中國》。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5年1月。
7.行政院。〈擴充實施募兵制之相關配套措施〉。台北: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員會,2008年1月。
8.李振廣。台灣地緣戰略地位的形成與變遷〉。《國際政治研究》。2001年4期。
9.李保忠。《中外軍事制度比較》。北京;商務,2004年3月。
10.李昊陞。〈世界主要國家兵役制度之比較〉,《役政特刊》,第5卷/期,1995年3月。
11.李少軍。《國際政治學概論》。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12.李麒。《軍事法理論與實務》。台北:新學林出版社,2005年10月。
13.沈明室。《戰略縱横》。台北;時英出版公司,2005。
14.沈明室、蔡政迋。〈影響我國軍事組織與兵力結構規劃因素分析〉。《國防政策評論》。第四卷第二期,2003-2004,冬季號,2003。
15.沈明室。《新世紀共軍對台非武力三戰-心理戰、輿論戰、法律戰》。2005年。
16.林文程、陳鴻瑜主編。〈美國安全情勢〉。《2001年台灣安全展望白皮書》。台北:台綜院,2001年。
17.林吉郎。〈我國軍事改革與兵役制度發展的戰略思考〉。《國防雜誌》。18卷3期,2002年9月。
18.奎格瑞、甘迺迪、凱西、尼爾蘇。《軍事教育的回顧與展望》。台北:國防部部長辦公室,2007年6月。
19.侯坤宏。《役政史料(上)》。台北:國史館,1990年。
20.馬英九。(兩關係的回顧與前瞻),台北:行政院大陸委員會,1992年。
21.馬竣、吳慶權。《外國武裝力量發展史》。北京:航空出版社,2006年7月。
22.馬克、塞拉席尼。《戰爭的未來》。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4年12月。
23.郭承天。《國際建制與國際組織》。台北:時英出版社,1996年10月。
24.徐博東。《大國格局變動中的兩岸關係》。台北:海峽學術出版社,2008年3月。
25.國防部。《中華民國八十九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家圖書館,2001年。
26.國防部。《中華民國九十一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家圖書館,2003年。
27.國防部。《中華民國九十三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家圖書館,2004年。
28.國防部。《中華民國九十五年國防報告書》。台北:國家圖書館,2006年。
29.黃仁廣。〈從人力資源管理觀點評析我國募兵制度的未來發展〉。《空軍學術雙月刊》。600期,2007年10月。
30.麥克奎格、納克斯;威廉森、莫瑞。《1300-2050之軍事革命變遷》。台北:國防部史政編譯室,2003年7月。
31.陳明通。《民主化臺灣、新國家安全觀》。台北:商務,2005年11月。
32.陳勁甫。〈我國推展募兵之政策建議〉。《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國防部》。學術研討會,第三場次,2008年12月。
33.陳偉華。〈台灣固若磐石的防衛建議〉。《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國防部》。學術研討會,第五場次,2008年12月。
34.陳健民。〈由替代役制度論募兵制之可行性〉。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 2002年。
35.陳新民。〈擴充實施募兵制之相關配套措施〉。研考會委託研究報告。2007年。
36.張建國。《孫子兵法》。台北:海鴿文化,2005年。
37.張馬可。〈我國兵役制度選項之研析〉。《空軍學術雙月刊》。597期,2007年4月。
38.張馬可。〈中華民國軍事戰略與兵役制度演進之研究〉。《空軍學術月刊》,582期,2005年5月。
39.張台麟。〈全募兵制與國際趨勢:以法國制度變遷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國防部》。學術研討會,第一場次,2008年12月。
40.張黎主編。《面向信息化戰爭的軍事理論創新》。北京:放軍出版社,2004年11月。
41.曾章瑞、周茂林、胡瑞舟。《新世紀國家安全與國防思維》。台北:中大學出版社,2005年。
42.彭正中。〈我國「兵役制度」發展之研究:以決策理論觀點檢視〉。《國防雜誌》,卷6期,2006年12月。
43.鈕先鍾。〈法國的武裝部隊〉,《國防雜誌》,第8卷第8期,1993年2月。
34.溫源興。〈革新兵役制度的考量因素〉。《國家政策雙周刊》。第133期,1996年4月。
45.溫源興。《世界各國兵役制度概論(下冊)》。台北:政部,1992年3月。
46.楊念祖。〈我國推動全募兵制的認知、思維與應有作為〉。《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國防部》。學術研討會,第四場次,2008年12月。
47.蔡鴻池。〈論我國募兵制可行性之探討〉。《空軍學術月刊》。561期,2003年8月。
48.熊光楷。《國際形勢與安全戰略》。北京:華大學出版社,2006年4月。
49.劉仲平。《中國軍事思想》。台北:台,1981年12月。
(二)學位論文:
1.王興國。〈21世紀初我國現行兵役制度變革之研究:從徵兵制轉型為徵募併行制之研析〉。開南管理學院公共事務管理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2.林冠琦。〈我國兵役制度興革之探討〉。國立中山大學高階公共政策碩士班碩士論文。2004年。
3.岳瑞鳴。〈我國現行兵役制度之研究〉。佛光人文社會學院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4年。
4.帥化民。〈檢視國家兵役制度發展方向〉。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4年。
5.周國勳。〈我國兵役制度之研究〉。逢甲大學公共政策研究所碩士論文。2005年。
6.周源進。〈我國兵役制度變革之研究,1949-2006〉。國立中山大學政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7.莊傳弘。〈我國兵役政策變遷之研究〉。銘傳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8.徐中慶。〈我國最適兵役制度之研究〉。國立暨南國際大學公共行政與政策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9.徐瑾。〈實施募兵制之疑慮〉。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2年。
10.翁明賢。(我國國防戰略前瞻劃),台海安全與國防戰略研討會,財團法人新世紀文教基金會舉辦,台北,2002年。
11.郭盛哲。〈戰爭社會學,一個新領域的探索〉。軍事社會科學研討會,政治作戰學校主辦。2003年11月。
12.張翊軍。〈我國現行兵役制度變革之研究〉。佛光大學公共事務學系研究所碩士論文。2007年。
13.施正鋒,〈徵兵制與募兵制的比較〉,國立中山大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2年。
14.彭兆鳳。〈從我國兵役制度演變評析募兵制之可行性〉。國立中山大學高階經營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年。
15.陳健民。〈由替代役制度論募兵制之可行性〉。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2002年。
16.陳明照。〈我國施行募兵制可行性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公共研究所。2004年。
二、英文部份:
1.John Fuller。鈕先鍾譯。〈西洋軍事史 II〉。台北:精粹社。1968年。
2.H. Rothfel, “Clausewitz”, in Makers of Modern Strategies, edited by Edward Mead Earle, (Princeton: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1952年
3.James F. Dunnigan。劉正侃譯,〈戰爭之道〉臺北。黎明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1987年6月
4.Stephen J.Flanugan and Michael。佛蘭納根、馬提。〈人民解放軍與變動的中國〉。USA.National Desense Uniuersety prss。台北:政編釋館。2005年1月。
5.Anderson, Martin。Registration and the Draft。Proceedings of the Hoover-Rochester Conference on the All-Volunteer Force。 Hoover Press。1982。
6.Asch J Beth,Hosck R James, Military compensation trends and policy option。1999。
7.Barkgrounder。 Military Readiness:Good News, Bad News And Questions For The Future CSBA。On Line。1998
8.Doug, Bandow。The volunteer military:better than a draft。 On line。Available。1991。
9.Brown, W。 Charles。 Moskos, C Charles Jr。The American Volunteer Soldier。 Available。1976。
10.Bowman。 R。 William。 Little, D。 Roger。, Sicilia G。 Thomas(1986)The all-volunteer force after a decade- retrospect and prospect。 Pergamon-Brassey。 International Defense Publishers.。
11.Carter B Ashton。 & White P。John。Keeping the Edge- Managing Defense for the Future。 Ensuring quality people in defense。 On line。 Available。2000。
12.Mac Gregir Knox,Williamson Murray.The Dynamics of Millitary Reuolution,1300-2020.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1。
13.Gregory C.Kennedy,Keath Nelson.MILITARY EDUGATION;Past,Present and Future.praeger.2002。
14.Stephen J.Cimbala.Military Persuasion in war and policy the power of soft.praeger.2002。
15.Marc Cerasini.The Future of war;The Face of 21st.Centrry Warfare.Alpha Books.2003。
16.Stephen J.Flanugan and Michael E.marti.National Desense Uneversity.2003。
三、網路部份:
1.http://ks.cn.yahoo.com/question/1406052404448.html
2.www.cmilitary.com/forums/general/archive/articles/38.html
3.www.defence.org.cn/Article-13-32500.html
4.www.gf81.com.cn/second_link/hbll/21.html
5.http://hi.baidu.com/suzuki85/blog/item/6dc0c5ced201e5093457e59.htm
6.http://gtoc.ningbo.gov.cn/art/2006/8/3/art_473_138273.html
7.http://big5.xinhuanet.com/
8.http://www.chinamil.com.cn/
9.h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CL/091/CL-C-091-104.htm
10.http://www.mnd.gov.tw/rdrc/announce
11.幼獅樂讀網,<學生兵役實務>,網址:http://www.youth.com.tw/yachi/military-1.htm(2005.5.27)。
12.陳健民,<由替代役制度論募兵制之可行性>,財團法人國家政策研究基金會,網址:ttp://www.npf.org.tw/PUBLICATION/CL/091/CL-C-091-104.htm。(2006.04.01)。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安全與大陸研究碩士在職專班
96981028
9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981028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