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8551
題名: 勞動法上訴訟外紛爭解決處理機制(ADR)之研究- 以勞資爭議處理制度為中心
A study on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Focus on the resolution institution of labor dispute
作者: 陳慧敏
貢獻者: 黃程貫
陳慧敏
關鍵詞: 勞資爭議
仲裁
調解
訴訟外紛爭
Alternative Dispute Resolution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9-Apr-2010
摘要: 實務上,我國勞資爭議行政處理機制雖可分為協調、調解與仲裁三種。但絕大多數之爭議係透過協調解決,並非透過勞資爭議處理法所定之調解或仲裁機制,在調解制度約只處理10﹪之爭議,而仲裁制度更是少見。換言之,實際上確實有一定比例之勞資爭議無法透過前開紛爭處理制度解決,勞工必須循曠日費時之訴訟程序方能獲得救濟,甚且以陳情抗爭方式凸顯爭議,認為制度之設計無法確保應有權益,且相關配套措施亦欠周延。面對勞資爭議件數有逐年增加趨勢,如何強化現有勞資爭議處理機制或創設新的解決機制,使各級勞工行政人員處理爭議時有一遵循依據,成為重要課題。\r\n\r\n另一方面,行政機關在處理勞資爭議案件,長久以來迭遭質疑「主管機關介入私權」問題,有失公平性及中立性。本文爰將重心置於調解、仲裁機制,乃至於未有法律依據之協調機制之應有定位問題,同時如何在「效率性」、「程序保障」以及「紛爭解決」等要求間取得最佳之平衡進行探討。同時針對調解、仲裁制度設計之各個環節,例如調解、仲裁委員會之組成、委員之資格、選任、程序進行所應遵循之法理以及調解、仲裁成立之效力等問題併與探究,因其彼此間均具有緊密之連動關係。\r\n\r\n基上,本文之第一章主要敘明本文之研究動機、目的及方法與範圍。其第二章,探討ADR發展之歷史契機,說明ADR之核心機能,再針對不同之角度與標準,對ADR的形式和類型進行劃分,進而說明ADR之基本理論。其第三章,從行政機關之勞動統計數字及司法機關之受理爭議案件,驗證我國勞工在勞資爭議事件程序選擇上有其偏好,多數均選擇ADR機制,何以如此,則有必要就勞動關係之本質及勞動訴訟之特性予以論述及檢視。其第四章,介紹現行調解機制之相關規範,再就現行規範予以檢討及評析,並加以歸納,提出如何建構完善調解機制。其第五章,介紹現行仲裁機制之相關規範,再就現行規範予以檢討及評析,並加以歸納,提出如何建構完善仲裁機制。其第六章,彙整前述各章節所得之結論,最後提出具體之建議。
\"第一章 緒論 1\r\n第一節 研究動機與目的 1\r\n第二節 研究方法與範圍 3\r\n第三節 研究架構與內容 4\r\n第二章 ADR之理論與實務 5\r\n第一節 ADR發展之歷史契機 6\r\n第一項 美國ADR制度之興起 7\r\n第二項 新型紛爭類型多樣化 8\r\n第三項 當今社會需多元化之紛爭解決模式 8\r\n第二節 ADR之核心機能與類型 9\r\n第一項 ADR之機能 10\r\n第二項 ADR之類型 12\r\n第三節 ADR之基本理論 15\r\n第一項 行政調解之主體 16\r\n第二項 行政調解之事件 18\r\n第三項 行政調解之時序問題 20\r\n第四項 行政調解之管轄權問題 23\r\n第五項 行政調解費用方面問題 26\r\n第六項 ADR法律效力問題 28\r\n第四節 小結 30\r\n第三章 勞資爭議與ADR 31\r\n第一節 勞資爭議的類型與解決模式 31\r\n第一項 勞資爭議類型 32\r\n第二項 勞資爭議解決模式 33\r\n第二節 我國勞資爭議資源利用分析 35\r\n第一項 行政機關勞資爭議案件及爭議類型 35\r\n第二項 司法院公布之勞資爭議事件之統計 36\r\n第三項 我國勞資爭議之特點 38\r\n第三節 勞動法中勞動關係之本質 41\r\n第一項 勞動關係之特性 41\r\n第二項 集體勞資爭議 42\r\n第四節 勞動訴訟之相關問題 51\r\n第一項 現行訴訟制度之缺失 51\r\n第二項 勞動訴訟之特徵及問題 53\r\n第三項 日本勞動審判制度 55\r\n第四項 勞動訴訟制度改革之相關建言 58\r\n第五節 小結 60\r\n第四章 勞資爭議調解機制 62\r\n第一節 現行勞資爭議調解機制之規範 62\r\n第一項 勞資爭議調解機關之組織定位 62\r\n第二項 勞資爭議調解委員會組織成員 63\r\n第三項 調解委員之任用 65\r\n第四項 調解委員會主席及幕僚單位 65\r\n第五項 調解之程序運作 65\r\n第六項 調解成立或不成立 69\r\n第七項 調解成立之效力及強制執行 70\r\n第八項 調解之管轄權 71\r\n第二節 勞資爭議調解機制之評析 72\r\n第一項 協調與調解機制之錯置運用 73\r\n第二項 調解受理事件不明確 75\r\n第三項 欠缺調解委員專業性與中立性規範 79\r\n第四項 調解程序規範之欠缺 81\r\n第五項 調解程序中行為禁止義務檢討 84\r\n第三節 建構完善勞資爭議調解制度 86\r\n第一項 協調機制應予法制化之定位 87\r\n第二項 確立勞資爭議調解受理原則 88\r\n第三項 確保調解委員之專業性與中立性 90\r\n第四項 調解程序進行之程序保障 93\r\n第四節 小結 95\r\n第五章 勞資爭議仲裁機制 97\r\n第一節 現行勞資爭議仲裁制度之規範 97\r\n第一項 勞資爭議仲裁機關之組織定位 98\r\n第二項 勞資爭議仲裁之程序 100\r\n第三項 仲裁之效力 101\r\n第四項 仲裁之強制執行 101\r\n第二節 勞資爭議仲裁機制之評析 102\r\n第一項 勞資爭議仲裁機制存廢與否 102\r\n第二項 不當限制權利事項透過仲裁程序解決 105\r\n第三項 強制仲裁有違勞資自治原則 106\r\n第四項 仲裁效力規定之檢討 112\r\n第三節 建構完善勞資爭議仲裁機制 114\r\n第一項 行政仲裁與民間仲裁之應有定位 114\r\n第二項 限縮強制仲裁之必要性 115\r\n第三項 界定「情節重大有交付仲裁之必要」之條件 116\r\n第四項 補助鼓勵仲裁程序之利用 117\r\n第五項 為提昇運作效率宜縮減仲裁委員會之人數 117\r\n第六項 建立仲裁委員專業性與中立性之配套措施 118\r\n第四節 小結 120\r\n第六章 結論與建議 122\r\n第一節 結論 122\r\n第二節 建議 127\r\n參考文獻 131\r\n\"
參考文獻: 一、書籍類
1、王澤鑑,勞工法之社會功能及勞工法學之基本任務,收錄於氏著「民法學說與判例研究」,三民書局,2002年3月。
2、吳庚,行政法之理論與實用(增訂八版),作者自刊,92年8月。
3、吳庚,憲法的解釋與適用,作者自刊,92年4月初版。
4、吳光明,商事爭議之仲裁,五南圖書公司,2002年10月。
5、沈冠伶,訴訟權保障與裁判外紛爭處理,元照出版,2006年3月。
6、范愉,ADR原理與實務,廈門大學出版社出版,2002年11月。
7、李允傑,台灣工會政策的政治經濟分析,巨流圖書公司,81年8月。
8、陳自強,契約之成立與生效,學林出版,2002年3月。
9、黃程貫,勞動法,空中大學,90年6月修訂再版。
10、黃立,民法債篇總論,元照出版,2000年9月。
11、黃國昌,民事訴訟理論之新開展,元照,2005年10月。
12、湯德宗,行政程序法論,元照,2003年10月二版。
13、鄧學良,勞動行政法論,財團法人中華勞資事務基金會,94年8月初版。
14、劉志鵬,勞動法理論與判決研究,元照出版,2002年8月初版二刷。
15、邱聯恭,程序制度機能論,國立台灣大學法學叢書,2002年1月5刷。
16、焦興鎧、劉志鵬等,勞動基準法釋義-施行二十年之回顧與展望,臺灣勞動法學會編,2005年5月。
二、論文期刊
1、古松茂,勞資爭議處理法與仲裁法在勞資爭議處理中所面臨之困境探討,台灣勞工第三期,2006年9月。
2、朱瑞陽,勞資爭議之程序保護期間,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主辦「集體勞動關係法制-理論與實務之融合」研討會,92年12月。
3、沈冠伶,仲裁鑑定制度之研究,載於民事訴訟法之研討(十),民事訴訟法研究基金會,2001年9月初版,頁285以下。
4、吳光明,美國之訴訟外糾紛解決(ADR)機制—兼論美國仲裁協會之仲裁人教育訓練,仲裁,92年9月。
5、吳志豪,淺介美國ADR制度之意義與模式-以美國加州為例(上),司法週刊,96年2月,1324期,第2-3版。
6、吳志豪,淺介美國ADR制度之意義與模式-以美國加州為例(下),司法週刊,96年2月,1325期,第2-3版。
7、邱聯恭,調解制度之功能-闡述其在司法改革過程所扮演的角色,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及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主辦「調解制度與司法改革研討會」,92年10月。
8、邱駿彥,勞資爭議處理法草案中裁決制度之粗探,勞資關係論文集,行政院勞工委員會編印,93年。
9、邱琦,「移付調解與強制仲裁-以美國伊利諾州庫克郡巡迴法院借鏡」(上),司法週刊,95年9月14日,1304期,第2-3版。
10、林佳和,調解制度的前世、今生與未來,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主辦「集體勞動關係法制-理論與實務之融合」研討會,92年12月。
11、陳計男,民事調解之效力,載於民事訴訟法之研討(三),民事訴訟法研究基金會,89年12月5刷。
12、許士宦,憲法解釋與訴訟權之保障-以民事訴訟上之適時審判請求權為中心,司法院大法官九十三年度學術研討會,93年12月。
13、盛子龍,公務人員保障程序中調解制度之研究,中原財經法學第5期,89年7月。
14、黃程貫,勞動法中關於勞動關係之本質的理論,政大法學評論,第59期,87年6月。
15、黃程貫,關於權利事項與調整事項勞資爭議之區分,勞動法裁判選輯,元照出版,1998年9月。
16、黃明陽,我國行政機關ADR制度之理論探討-以行政調解制度為中心(上),政大法學評論第89期,95年2月。
17、黃明陽,我國行政機關ADR制度之理論探討-以行政調解制度為中心(下),政大法學評論第90期,95年4月。
18、黃明陽,消費爭議調解與其他調解在制度上之比較,消費者保護研究(十),93年12月。
19、黃國昌,事證開示義務與舉證責任(上)-由台北地方法院八十九年度簡上字第八一五號判決出發,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1期。
20、黃國昌,事證開示義務與舉證責任(下)-由台北地方法院八十九年度簡上字第八一五號判決出發,台灣本土法學雜誌,第62期。
21、廖義男,現行勞資爭議法規與抗爭手段規定之檢討,臺大法學叢刊,第19卷第1期,78年12月。
22、鄭津津,我國勞資爭議處理制度之現況與檢討,國立中正大學法學集刊第6期,91年1月。
23、劉宗德,憲法解釋與訴訟權之保障-以行政訴訟為中心,司法院大法官九十三年度學術研討會,93年12月。
24、劉志鵬,評述基隆客運股份有限公司勞資爭議仲裁事件──解釋論及立法論之觀點,收錄於衛民等合著我國勞資爭議仲裁委員與仲裁案例分析,1993年12月。
25、鄧學良,改進我國勞資爭議處理程序之具體建議,月旦法學雜誌第14期,1996年。
26、謝政達,勞資爭議調解仲裁紀錄之製作及強制執行,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主辦之「92年度勞工行政人員勞資爭議及訴訟法令研習會」,92年12月。
27、衛民,中英勞資爭議仲裁制度比較研究,政大法學評論,第64期,89年12月。
28、藍瀛芳,訴訟外解決爭議的方法(ADR)之現代功能與展望,全國律師雜誌第3卷第3期,88年3月。
29、藍瀛芳,國外調解制度介紹,台灣大學法律學院及民間司法改革基金會主辦「調解制度與司法改革研討會」,92年10月。
30、韓仕賢、劉思龍,集體勞資爭議調解與仲裁制度之現狀與未來,行政院勞工委員會主辦「集體勞動關係法制-理論與實務之融合」研討會,92年12月。
三、學位論文
1、江玉梅,我國勞資爭議仲裁法制之研究,中正大學法律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1年9月。
2、林佳和,勞動關係去管制的憲法界限-以德國法為中心之國家學嘗試-,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博士論文,94年6月。
3、陳毓秀,環境糾紛處理之研究-以裁判外糾紛處理途徑為中心,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80年。
4、蔡文育,調解制度之研究-從訴訟外紛爭解決制度的角度出發,台灣大學法律研究所碩士論文,82年。
5、賴芳伶,爭議解決替代途徑在我國勞資爭議處理機制中的角色與功能之研究,文化大學勞動學研究所碩士論文,93年。
四、研究報告
1.成介之,台灣各地方法院91年審理勞資爭議訴訟案件統計分析,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專案研究計畫,92年12月。
2、呂榮海,日本勞動委員會組織與功能之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委託研究,81年10月。
3、林佳和,勞資爭議處理法修正草案中裁決處理程序相關問題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專案研究計畫,93年5月。
4、陳金泉,勞資爭議調解與仲裁委員會之組成相關問題研究,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專案研究計畫,93年6月。
5、黃程貫,勞動基準法法院判決及行政解釋彙編,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委託研究,95年12月。
6、黃茂榮,行政機關介入私權爭議之研究,行政院研究發展考核委 員會委託研究,89年8月。
7、黃茂榮、張志銘,交通事業勞資爭議處理辦法之研究,交通部委託研究,88年10月。
8、黃國昌,勞資爭議訴訟及仲裁費用暨必要生活費用補助辦法,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專案研究計畫,93年5月
9、黃國昌,勞資爭議處理法下調解及仲裁機制之檢討,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專案計畫,94年11月。
10、劉宗德,環境保護協定簽訂輔導及公害糾紛處理專題專案工作計畫,行政院環境保護署委託研究,89年12月。
11、劉士豪,我國勞資爭議協調與調解制度之分析與檢討,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專案計畫,95年12月。
12、劉志鵬,法院審理勞資爭議訴訟案件之分析-93年度及94年度之勞資爭議訴訟案件為例,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專案研究計畫,96年4月。
13、魏千峰,勞資爭議處理法修正草案第六十條第三項民間團體設立之調解、仲裁機構管理辦法,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專案研究計畫,93年12月。
14、行政院法規委員會,行政調查制度之研討,行政院94年度第2次法制研討會實錄,95年7月。
15、Timothy J.Christian,Q.C. Interest-Sased Negotiations in Multi-Party Disputes as An Alternative to Litigation in Aboriginal Case in Canada:A Case Study.多當事人利益協商:加拿大訴訟外爭議處理案例評析,政大勞動學報,第12期,91年7月,頁51-76。
16、Theodore J.St.Antoine,Labor Dispute Resolution:A Comparision of systems In U.S.,Canada,and United kingdom勞資爭議處理制度:美國、加拿大與英國之比較,美國密西根Degan講座教授,2006年4月於行政院勞工委員會專題演講講稿。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法學院碩士在職專班
92961015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2961015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115 BHTML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