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8727
題名: 型變與思辯—《莊子》中的儒者形象分析
Transformation and Argument-Analyzing in Confucianism Image of Zhaung–zi
作者: 劉芷瑋
Liu, Chi iWei
貢獻者: 徐聖心
劉芷瑋
Liu, Chi iWei
關鍵詞: 莊子
儒者
道術
名實
命限
日期: 2007
上傳時間: 9-Apr-2010
摘要: 歷來相關研究對《莊子》的儒者形象,已存有既定的見解。這些定見所衍生的種種觀念,往往充斥於人們的認知之中,習以為常,猶不自覺。作者引論首先從對真偽認知的觀點,挑戰此種慣性思維,透過假說、立論、辨析、反思的過程,指出過往缺憾,從而攫取原貌。\n 作者以歷代莊學注疏作為解析包含儒者身影的四十五則對話,以蘭克以後的各種史學理論薰染儒者形象變化、彌存之邊界遷移軌跡,打破以單一人物、原書篇目為單位的架構,將對話內容劃歸三種主題呈現:其一、道術;其二、名實;其三、命與天道。\n 綜論中的三項議題與前四章互為表裡,是本文範圍的延伸論述,從形象的虛實,到莊、孔(道、儒)關係的古老課題之中,並追述司馬遷、朱熹、林希逸等人物面對《莊子》的心態及立場,建立一種相互理解的空間。作者並不作出優劣之分或高下之別,一切是非對錯本是相生共存。 \n 這是一種對此古老問題的新型論述,同時,也是對過往舊說的總合。
Historically there are already existed decided views about that Confucianism image of Zhaung–zi. These views have flooded in people`s cognition, and they were used to know without thinking. For this reason, this article has had to put a query at these views. It is a way to catch the facts through analyzing and the study of predecessors.\n The author not only analyzes forty-five conversations of Confucianism image in historical annotations of Zhaung-zi but adopts theories that the opposite of Ranke to explain the changes of Confucianism image. This thesis could be separated into three parts. The first part is about Tao between Zhaung -zi and Confucianism, it includes two chapters. The second part is about a name must be have its actual content or not. In the third part, the author tries to discuss Destiny and tian Dao. \n The three subjects of synthetic discussion and four chapters are a form with each other inside. They are extensions of this thesis. It includes image of reality and purely imagination, and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In the ancient issues, we could figure out their mindset and position about Si-Ma-Gian、Chu-His、Lin-His-I. And we could communicate with each other. The author doesn`t declare which one is correct or incorrect. All of the right and wrong or true and false get coexistence mutually. \n This is a new treatise on the ancient problem, on the other hand, it will be the aggregation of the discussion of the end.
參考文獻: 一、專書
(1)古籍:
司馬遷(著)、裴駰(集解)、司馬貞(索隱)、張守節(正義),《史記三家注》,台北:七略出版社,據清乾隆武英殿刊本景印,1991年。
劉安(著)、劉文典(編),《淮南鴻烈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92年。
范甯(集解)、楊士勛(疏),《穀梁傳注疏》,收錄於《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公羊壽(撰)、何休(解詁)、徐彥(疏)、陸德明(音義):《公羊傳注疏》,收錄於《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杜預(注)、孔穎達(疏),《左傳注疏》,收錄於《十三經注疏》,台北:藝文印書館,1955年。
鄭玄(注)、孫希旦(撰):《禮記集解》,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0年。
鄭玄(注),《儀禮鄭注句讀》,台北:學海書局,1978年。
胡毓寰(注),《孟子本義》,台北:正中書局,1972年。
郭慶藩(撰)、王孝魚(點校),《莊子集釋》(全三冊),北京:中華書局,2004年。
何晏(集解)、邢昺(疏),《論語注疏》,台北:中國子學名著集成編印基金會,1978年。
王弼(注)、樓宇烈(校釋),《老子周易王弼注校釋》,台北:華正書局,1981年。
王先謙:《荀子集解》,台北:華正書局,1993年。
韓愈(著)、馬通伯(校注),《韓昌黎文集校注》,台北:華正書局,1982年。
蘇軾(著)、孔凡禮(點校),《蘇軾文集》(第二冊),北京:中華書局,1996年。
褚伯秀,《南華真經義海纂微》(卷九十二),收錄於《文淵閣四庫全書》(子部.道家),台北:商務出版社,1983年。
王安石(著)、茅坤(評選),《王荊公文鈔》,台北:台灣中華書局,1960年。
朱熹(撰),《徽州本朱子語類》(卷九十七)(景日本九州大學圖書館藏本),京都:中文出版社,1982年。
朱熹,《四書集注》,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朱熹,《周易本義》,台北:大安出版社,1999年。
趙順孫(編),《四書纂疏》,台北:新興書局,1972年。
《天界覺浪盛禪師全錄》(卷三十),收錄於《中華大藏經》(第二輯)(第136冊),台北:編者,1968年。
屈復,《南華通》(二),收錄於嚴靈峰《無求備齋莊子集成初編》(第21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72年。
陸樹芝,《莊子雪》,收錄於嚴靈峰《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34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焦竑,《莊子翼》,收錄於嚴靈峰《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11-12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宣穎,《南華經解》,收錄於嚴靈峰《無求備齋莊子集成續編》(第32冊),台北:藝文印書館,1974年。
林希逸(著),周啟成(校注),《莊子鬳齋口義校注》,北京:中華書局,1997年。
(2)近人著作:
陳榮捷(編):《中國哲學文獻選編》,台北:巨流,1993年。
葛兆光,《中國思想史》(第一卷),上海:復旦大學出版社,1998年。
葛兆光,《思想史研究課堂講錄》,北京:三聯書店,2005年。
屈萬里,《尚書釋義》,台北:文化大學,1995年。
張默生,《莊子新釋》,北京:新世紀出版社,2007年。
陳鼓應,《莊子今註今譯》,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1981年。
姜聲調,《蘇軾的莊子學》,台北:文津出版社,1999年。
吳冠宏,《聖賢典型的儒道義蘊試詮》,台北:里仁書局,2000年。
黃錦鋐,《莊子及其文學》,台北:東大圖書公司,1977年。
錢穆,《論語新解》,台北:聯經出版社,1998年。
錢穆,《孔子傳》,台北:素書樓文教基金會,2000年。
錢穆,《莊老通辨》,北京:新華書店,2005年(二版)。
林存光,《歷史上的孔子形象—政治與文化語境下的孔子和儒學》,濟南:齊魯書社,2004年。
崔大華,《莊學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1997年。
楊儒賓,《莊周風貌》,台北:黎明文化,1991年。
楊儒賓(編),《中國古代思想中的氣論及身體觀》,台北:巨流出版社,1993年。
吳龍輝,《原始儒家考述》,台北:文津出版社,1995年。
張深切,《孔子哲學評論》(張深切全集卷五),台北:文經出版社,1998年。
陳品卿,《莊學新探》,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
張松輝,《莊子疑義考辨》,北京:中華書局,2007年。
譚家哲,《論語與中國思想硏究》,台北:唐山,2006年。
崔宜明,《生存與智慧—莊子哲學的現代闡釋》,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徐復觀,《中國藝術精神》,台北:學生書局,1984年。
徐復觀,《中國人性論史》,台中:東海大學,1963年。
孫作雲,《詩經與周代社會研究》,北京:中華書局,1966年。
陳啓雲,《中國古代思想文化的歷史論析》,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年。
熊鐵基、劉固盛、劉韶軍(著),《中國莊學史》,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年。
吳銳,《中國思想的起源》(全三卷),山東:山東教育出版社,2003年。
陳來,《古代宗教與倫理—儒家思想的根源》,台北:允晨,2005年。
郭沫若,《十批判書》,收錄於《郭沫若全集》(歷史編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2年。
包偉民,《歷史學基礎文獻選讀》,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2007年。
Peter Burke(著)、許綬南(譯),《製作路易十四》,台北:麥田,2005年。
李紀祥,《時間‧歷史‧敘事—史學傳統與歷史理論再思》,台北:麥田,2001年。
R. G. Collingwood(著),何兆武、張文杰(譯),《歷史的觀念》(The Idea Of History),北京:商務,2004年。
Keith Jenkins(著)、賈士蘅(譯),《歷史的再思考》,台北:麥田,2006年(二版)。
Natalie Zemon Davis著,江政寬(譯),《馬丹蓋赫返鄉記》,台北:聯經出版社,2000年。
哈拉爾德.韋爾策(編),《社會記憶:歷史、回憶、傳承》,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F. H. 布萊德雷(著)、何兆武、張麗艷(譯),《批判歷史學的前提假設》,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2007年。
趙連賞,《中國古代服飾圖典》,昆明:雲南人民出版社,2007年。
顧希佳,《禮儀與中國文化》,北京: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劉豐,《先秦禮學思想與社會的整合》,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3年。
張耀南,《大人論》,北京:新華書店,2005年。
梅洛龐蒂(著)、楊大春譯(序),《眼與心》,北京:商務印書館,2007年。
弗朗索瓦.于連(著),杜小真(譯),《迂迴與進入》,北京:生活.讀書.新知三聯出版,1998年。
二、學位論文
李瑞河,《曾子思想探究》,珠海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1986年。
謝明陽,《明遺民的莊子定位論題》,台灣大學中文所博士論文,2000年。
林明照,《先秦道家禮樂思想研究》,台灣大學哲學所博士論文,2005年。
楊兆貴,《先秦古籍關於孔子論、述的分析》,清華大學歷史所碩士論文,1998年。
王季香,《先秦諸子之人格類型論》,中山大學中國語文學所博士論文,2003年。
姚彥淇,《《莊子》中的「孔」/「顏」論述研究》,清華大學中文所碩士論文,2003年。
高君和,《論《莊子》的人物系譜》,台灣大學哲學所碩士論文,2004年。
任明玉,《中國孝行故事研究》,文化大學博士論文,1999年。
三、單篇論文
王叔岷,〈論莊子所了解之孔子〉,後收錄於《慕廬雜稿》,大安出版社,2001年2月。
林安梧,〈儒家道德哲學的兩個向度—以《論語》中「曾子」與「有子」為對比的展開〉,《哲學與文化》,第29卷第2期,2002年2月。
朱曉海,〈孔子的一個早期形象〉,《清華學報》,第32卷第1期,2002年6月。
楊儒賓,〈技藝與道──道家的思考〉,收錄於《王叔岷先生學術成就與薪傳論文集》,2001年8月。
謝大寧,〈莊子對孔子的評價〉,《中國學術年刊》第12期,1991年4月。
曹小晶,〈從《莊子.內七篇》中兩個不同的孔子形象談莊子的思想〉,《西安石油學院學報》第10卷第1 期,2001年2月。
羅仲祥,〈論《莊子》哲學中孔子思想的定位及其文化學意義〉,《畢節師專學報》第四期,1995年。
羅建新,〈論《莊子》對孔子的改塑〉,《太原理工大學學報》第21卷第3期,2003年9月。
張岩,〈由儒而道及道家的代言人-《莊子》中的孔子形象分析〉,《遼寧工程技術大學學報》第1卷第2期,1999年。
陳品川,〈《莊子》中的孔子形象〉,《汕頭大學學報》第10卷第3期,1994年。
方勇,〈論《莊子》中孔子形象的多面性與解說者的偏執〉,《中國文學研究》第2期,1994年。
李霞、李峰,〈從《莊子》中的孔子形象看先秦儒道衝突〉,《安徽史學》第1期,1996年。
莊文福,〈《莊子》中的孔子形象探析〉,《馬偕學報》第3期,2003年。
丁千惠,〈莊子寓言人物再論—孔門弟子〉,《台中商專學報》(文史.社會篇),第二十六期,1994年6月。
施依吾,〈試析《莊子》中儒門出現的因緣及孔子之生命思想—以內、外篇為中心〉,《國立中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集刊》第九期,2004年3月。
勞悅強:〈川流不舍與川流不息—從孔子之嘆到朱熹的詮釋〉,《中國文哲研究集刊》第二十六期,2005年3月。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中國文學研究所
94151011
96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415101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1105.pdf486.26 kBAdobe PDF2View/Open
101104.pdf325.91 kBAdobe PDF2View/Open
101103.pdf130.43 kBAdobe PDF2View/Open
101102.pdf207.98 kBAdobe PDF2View/Open
101101.pdf92.19 kBAdobe PDF2View/Open
101111.pdf168.53 kBAdobe PDF2View/Open
101110.pdf171.88 kBAdobe PDF2View/Open
101109.pdf334.8 kBAdobe PDF2View/Open
101108.pdf448.02 kBAdobe PDF2View/Open
101107.pdf431.29 kBAdobe PDF2View/Open
101106.pdf422.82 k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