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8827
題名: 台商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貢獻:1979-2008年
Taiwan business people`s contribution to China`s economic development:1979-2008
作者: 洪家科
Hung, Chia Ko
貢獻者: 童振源
Tung, Chen Yuan
洪家科
Hung, Chia Ko
關鍵詞: 台商
中國
外商直接投資
資本形成
國際貿易
勞動就業
財政稅收
Taiwan Businesspeople
China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Capital Formation
International Trade
Employment
Fiscal Revenue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9-Apr-2010
摘要: 30年來,台商對中國經濟發展產生極大的貢獻,但兩岸官方所公佈的統計數據皆難以瞭解台商在中國發展的實際狀況。透過文獻彙整、統計數據分析與適當的估算公式,本文有系統地估計台商直接投資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貢獻。\n\n 本文估計:(1)、自1979年至2008年,累計台商在中國直接投資金額高達1,222.85億美元,佔同時期累計外商對中國直接投資金額的14.34%。(2)、自1980年至2008年,累計台商在中國國際貿易的總額為1兆4,458億美元,佔同時期中國國際貿易總額9.89%。(3)、2008年底,台商在中國雇用的就業人口數為1,443.41萬人,佔同時期中國勞動就業人口數的1.86%。(4)、自1992年至2007年,台商在中國繳納的稅賦總額約為878億美元,佔同時期中國財政稅收總額2.69%。\n\n  另外,根據以上的估計成果,本研究繼續以資本形成、國際貿易、勞動就業及財政稅收四個指標,估計台商對江蘇省、廣東省及上海市經濟發展的貢獻。本研究發現,以直接投資金額來看,江蘇省為台商在中國直接投資最高的省份,但若以進出口總額、雇用就業人口及繳納稅賦總額來看,則廣東省才是最高的省份,上海市除了繳納稅賦總額相對較高以外,其他指標都是三個省市中相對最低的。\n \n  最後,本研究以國際貿易及勞動就業兩個指標,衡量深圳鴻富錦精密工業有限公司、上海達功電腦有限公司及蘇州名碩電腦有限公司三家台商對中國經濟發展的貢獻。本研究發現,深圳鴻富錦精密工業不僅是中國最大的出口企業,也是台商在中國雇用勞動就業人口數最多的企業。此外,上海達功電腦有限公司及蘇州名碩電腦有限公司,不僅對中國國際貿易與勞動就業產生極大的貢獻,亦分別是上海市及江蘇省規模最為龐大的台商電子資訊製造業。
For 30 years, Taiwan Businesspeople provide immense contribution toward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yet the official statistical figures published by the cross-strait officials are difficult to understand the actual circumstances of Taiwan businesspeople’s development in China. Via compilation of literature, analysis of statistical data, and appropriate formula for estimation,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stimates contributions of Taiwan businesspeople via direct investment towards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n\n This paper estimates: (1). From 1979 to 2008, Taiwan businesspeople’s total direct investment amounted to USD 122 billion, accounted for 14.34% of China’s same time total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2). From 1980 to 2008, Taiwanese businesspeople in China’s total international trade amounted to USD 1,445.8 billion, accounted for 9.89% of China’s same period total trade volume. (3). By the end of 2008, Taiwanese businesspeople employed 14,434.1 thousand workers in China, accounted for 1.86% of China’s same period labor population. (4). From 1992 to 2007, Taiwan businesspeople contributed an approximated total of USD 87.8 billion in tax payment to China, accounted for 2.69% of China’s total same period fiscal revenue.\n\n In addition, based on the estimated results, the study continued assessing the contribution of Taiwan businesspeople on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Jiangsu Province, Guangdong Province, and Shanghai City with four indexes, capital formation, international trade, employment of labors, and fiscal revenue. The paper found that, in terms of the direct investment, Jiangsu Province has the largest amount of direct investment invested by Taiwan businesspeople in China. However, in terms of total volume of imports and exports, employment of working population, and total taxes paid, Guangdong Province has the largest amount of investment. Besides having relatively more total taxes paid, the values of other three indexes of Shanghai City are the smallest relatively.\n\n Finally, this paper used two indexes,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mployment of labors, to evaluate the contribution of three Taiwanese enterprises, Hong Fu 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Co., Ltd., Dagong (Shangha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and Maintek Computer (Suzhou) Co., Ltd. to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China.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Hong Fu Jin Precision Industry (Shenzhen) is not only the enterprise with the largest export volume in China but also the enterprise hiring the largest number of working population. In addition, Dagong (Shanghai) Electric Appliance Co., Ltd. and Maintek Computer (Suzhou) Co., Ltd. are not only enterprises which make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 international trade and employment of labors in China, but also are the largest-scaled Taiwanese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in Shanghai City and Jiangsu Province, respectively.
參考文獻: Chenery, Hollis B. and Alan M. Strout, “Foreign Assistanc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Vol. 56, No. 4, September 1966, pp. 679-733.
Fei, John C. H. and Gustav Ranis, Development of the Labor Surplus Economy: Theory and Policy(Homewood, IL: Richard A. Irwin, Inc, 1964).
Johnson, Harry G., “Survey of Issues”, in Peter Drysdale, ed.,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in Asian and the Pacific(Toronto: University of Toronto Press, 1972), p. 2.
Kojima, Kiyoshi, Direct Foreign Investment: A Japanese Model of Multinational Business Operations, (London: Croom Helm, 1978).
Kuznets, Simon Smith, Modern Economic Growth: Rate, Structure and Spread(New Haven and London: Yale University Press, 1966).
McKinnon, Ronald I., “Foreign Exchange Constraint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Efficient Aid Allocation”, Economic Journal, Vol. 74, No. 294, Jun 1964, pp. 388-409.
Moran, Theodore H.,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Development: The New Policy Agenda for Developing Countries and Economies in Transition,” Washington, DC, Institute for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1998.
Perkins, Dwight H., Steven Radelet, Donald R. Snodgrass, Malcolm Gillis and Michael Roemer, Economics of Development(New York: W. W. Norton & Company, 2001), pp. 526-533.
Petrochilos, A.George,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the Development Process: The Case of Greece(Aldershot: Gower Publishing Company Ltd, 1989).
Rosenstein-Rodan, Paul N., “International Aid for Underdeveloped Countries”, 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 Vol. 43, No. 2, May 1961, pp. 107-138.
Rosenstein-Rodan, Paul N., “Problems of Industrialization of Eastern and South-Eastern Europe,” Economic Journal, Vol. 53, No. 210/211, June/September 1943, pp. 202-211.
Rostow, Walt Whitman, The Process of Economic Growth(New York: Norton, 1952).
Svennilson, Sven Ingvar, “The Strategy of transfer” in Daniel L. Spencer and Alexander Woroniak, eds., The Transfer of Technology in Developing Countries(New York: Frederich A. Praeger, 1968), pp.179.
Tung, Chen-yuan, “Made by Taiwan but Made in Mainland China-The Case of the IT Industry” in Kevin Honglin Zhang, ed., China as the World Factory(London and New York: Taylor and Francis Group, 2006), pp. 85-109.
Tung, Chen-yuan, “Trilateral Economic Relations among Taiwan, China, and the United States”, Asian Affairs: An American Review, Vol. 25, No. 4, Winter 1999, pp. 220-235.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WTO Sees 9% Global Trade Decline in 2009 as Recession Strikes, http://www.wto.org/english/news_e/pres09_e/pr554_e.pdf.
Wu, Yanrui, Foreign Direct Investment and Economic Growth in China,(Northampton: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1999),p. 3.
Adam Smith著,謝宗林、李華夏譯,《國富論》(台北:先覺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0年)。
Walt Whitman Rostow著,林鐘雄譯,《經濟成長過程論》(台北:協志工業叢書出版股份有限公司,1975年)。
〈中國將出臺政策措施穩定外商投資〉,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網,2009年6月16日,http://tinyurl.com/nf3wly。
〈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中國中央人民政府,2007年3月19日,http://tinyurl.com/ntlc3v。
〈出口重點商品量值〉,中國海關統計資訊網,http://tinyurl.com/qaje6z。
〈台商大陸投資模式正在起變化〉,中國商務部,2004年8月4日,http://tinyurl.com/kl32cp。
〈台商在粵投資增加 上半年新增項目近350個〉,廣東省人民政府,2006年8月15日,http://tinyurl.com/ydec4um。
〈外商投資企業出口額100強〉,中國投資指南,http://fdi.gov.cn/pub/FDI/qycx/qycx_ch/ExpTop500_new.jsp。
〈全國進出口額500強企業〉,中國投資指南,http://fdi.gov.cn/pub/FDI/qycx/qycx_ch/CNImpAndExpTop500_new.jsp。
〈各類型企業共同發展 稅收多元化特徵明顯〉,中國國家稅務總局,2006年3月13日,http://tinyurl.com/ljyed9。
〈江蘇去年實際利用台資同比增12%〉,新華網,2009年2月9日,http://tinyurl.com/yggugo9。
〈兩岸經貿面臨向全面開放轉型〉,中國廣告黃頁,2006年6月24日,http://tinyurl.com/y8uusgf。
〈長三角合力拼經濟紀實〉,新華網,2009年1月18日,http://tinyurl.com/mck4ul。
〈理性面對併購 維護經濟安全〉,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網,2008年9月28日,http://tinyurl.com/mng59k。
〈進出口主要國別(地區)總值〉,中國海關統計資訊網,http://tinyurl.com/phkaky。
〈盡快出台勞動合同法配套法規〉,中國人大網,2008年7月9日,http://tinyurl.com/o5vygm。
〈廣東外企拓展國內市場〉,人民網,2009年5月11日,http://invest.people.com.cn/GB/9276888.html。
〈關於劃分企業登記註冊類型的規定〉,中國國家統計局統計設計管理司,2001年10月10日,http://tinyurl.com/nsxcs4。
〈蘇州市領導陪同江蘇省副省長張衛國考察名碩電腦〉,人民網,2009年2月16日,http://tinyurl.com/n49s4f。
《工商時報》 主編,《2006大陸台商1000大 解讀台商成功密碼》(台北:商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工商時報》 主編,《2007大陸台商1000大 中概股大揭密》(台北:商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7年)。
《工商時報》 主編,《2008大陸台商1000大 兩岸和平盛世 台商大復活》(台北:商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工商時報》 主編,《2009大陸台商1000大 台商進化論》(台北:商訊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
中國上海市政府主編,《上海年鑑2008》,http://www.shanghai.gov.cn/shanghai/node2314/node22743/index.html。
中國上海市統計局 主編,《上海統計年鑑1998》,(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8)。
中國上海市統計局 主編,《上海統計年鑑2008》, http://www.stats-sh.gov.cn/2004shtj/tjnj/tjnj2008.htm。
中國上海市統計局 主編,《上海統計年鑑2009》, http://www.stats-sh.gov.cn/2004shtj/tjnj/tjnj2009.htm。
中國上海市統計局,「2008年上海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http://tinyurl.com/mz2vxs。
中國江蘇省統計局 主編,《江蘇統計年鑑1992》,(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2)。
中國江蘇省統計局 主編,《江蘇統計年鑑1998》,(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8)。
中國江蘇省統計局 主編,《江蘇統計年鑑2008》,http://tinyurl.com/m62bgc。
中國江蘇省統計局,「2008年江蘇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http://tinyurl.com/namaw4。
中國江蘇省統計局,「2008蘇州統計月報」,http://www.sztjj.gov.cn/ydtj/200812.htm。
中國投資指南,「2006中國外商投資報告」,http://www.fdi.gov.cn/pub/FDI/wzyj/yjbg/default.jsp。
中國投資指南,「中國外商投資報告」(2003年-2006年),http://www.fdi.gov.cn/pub/FDI/wzyj/yjbg/default.jsp。
中國國家統計局 主編,《中國統計年鑑2008》,http://www.sei.gov.cn/hgjj/yearbook/2008/indexch.htm。
中國國家統計局,「城鎮勞動力調查制度」,http://tinyurl.com/lmun3s。
中國國務院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二號),http://tinyurl.com/mfcngp。
中國國務院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領導小組,「第一次全國經濟普查主要數據公報」(第三號),http://tinyurl.com/m5rzlk。
中國深圳市統計局,「深圳市2006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http://tinyurl.com/pww3hm。
中國深圳市統計局,「深圳市2007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http://tinyurl.com/qtyb6q。
中國深圳市統計局,「深圳市2008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http://tinyurl.com/owuztu。
中國深圳統計局 主編,《統計年鑑》,http://tinyurl.com/ob6t5o。
中國經濟信息網統計資料庫, http://tinyurl.com/nm42d9。
中國廣東省統計局 主編,《江蘇統計年鑑2008》,http://tinyurl.com/m62bgc。
中國廣東省統計局 主編,《廣東統計年鑑1996》,(北京:中國統計出版社,1996)。
中國廣東省統計局 主編,《廣東統計年鑑2008》,http://www.gdstats.gov.cn/tjnj/ml_c.htm。
中國廣東省統計局,「2008年廣東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http://www.gdstats.gov.cn/tjgb/t20090225_64670.htm。
中國蘇州市統計局,「2002年蘇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http://tinyurl.com/kmxb8m。
中國蘇州市統計局,「2003年蘇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http://tinyurl.com/ml77l5。
中國蘇州市統計局,「2004年蘇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http://tinyurl.com/mat6wg。
中國蘇州市統計局,「2005年蘇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http://tinyurl.com/n6rq9o。
中國蘇州市統計局,「2006年蘇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http://tinyurl.com/kqcdft。
中國蘇州市統計局,「2007年蘇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http://tinyurl.com/mzfgmm。
中國蘇州市統計局,「2008年蘇州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http://tinyurl.com/krz5a3。
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兩岸經濟統計月報」(第192期),http://www.mac.gov.tw/big5/statistic/em/192/29.pdf。
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兩岸經濟統計月報」(第193期), http://www.mac.gov.tw/big5/statistic/em/193/11.pdf。
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兩岸經濟統計月報」(第193期),http://www.mac.gov.tw/big5/statistic/em/193/13.pdf。
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兩岸經濟統計月報」(第193期),http://www.mac.gov.tw/big5/statistic/em/193/29.pdf。
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兩岸經濟統計月報」(第194期), http://www.mac.gov.tw/big5/statistic/em/194/47.pdf。
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兩岸經濟統計月報」(第194期), http://www.mac.gov.tw/big5/statistic/em/194/12.pdf。
中華民國行政院大陸委員會,「兩岸經濟統計月報」(第194期),http://www.mac.gov.tw/big5/statistic/em/194/11.pdf。
中華民國經濟部投資業務處 編,《香港投資環境簡介》,(台北:經濟部,2006年)。
中華民國經濟部統計處 編,《製造業對外投資實況調查報告》,(台北:經濟部統計處,1997年)。
中華民國經濟部統計處 編,《製造業對外投資實況調查報告》,(台北:經濟部統計處,1999年)。
中華民國經濟部統計處 編,《製造業對外投資實況調查報告》,(台北:經濟部統計處,2000年)。
中華民國經濟部統計處 編,《製造業對外投資實況調查報告》,(台北:經濟部統計處,2004年)。
中華民國經濟部統計處 編,《製造業對外投資實況調查報告》,(台北:經濟部統計處,2005年)。
中華民國經濟部統計處 編,《製造業對外投資實況調查報告》,(台北:經濟部統計處,2006年)。
中華民國經濟部統計處 編,《製造業對外投資實況調查報告》,(台北:經濟部統計處,2007年)。
中華經濟研究院 編,《2003年赴中國大陸投資事業營運狀況調查分析報告》,(台北: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2003年)。
中華經濟研究院 編,《2004年赴中國大陸投資事業營運狀況調查分析報告》,(台北: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2004年)。
中華經濟研究院 編,《2005年赴中國大陸投資事業營運狀況調查分析報告》,(台北: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2005年)。
中華經濟研究院 編,《2006年赴中國大陸投資事業營運狀況調查分析報告》,(台北: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2006年)。
中華經濟研究院 編,《2007年赴中國大陸投資事業營運狀況調查分析報告》,(台北:經濟部投資審議委員會,2007年)。
中華徵信所 主編,《2008台灣地區大型集團企業研究》(台北:中華徵信所企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方志堅、傅國華、李非,〈台商在大陸投資效率的實證分析〉,《亞太經濟》(福建)(2007年4月),頁57-61。
王志樂 主編,《2007跨國公司中國報告》,(北京:中國經濟出版社,2007年)。
王洛林、裴長洪、盧聖亮,〈中國外商投資狀況與發展趨勢〉,《財貿經濟》(北京),1997年第10期(1997年10月)頁16-24。
王洛林主編,《中國外商投資報告》(北京:經濟管理出版社,1997年)。
王麗,〈郭台銘重披戰袍〉,《中國台商》(上海),第53期(2009年1月),頁115。
丘慧慧,〈富士康轉型〉,《中國外資》(北京),第178期(2008年7月),頁54-56。
白德華,〈多項利空衝擊 台商大舉內遷〉,《中國時報》(台北),2008年1月24日,版A17。
朱炎,《台商在中國-中國旅日經濟學者的觀察報告》(台北:財訊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江小涓,〈從加工組裝向製造基地轉變:外商在華投資進入新階段〉,《國際貿易》(北京),2002年第3期(2002年3月),頁44-47。
江小涓,《中國的外資經濟—對增長、結構升級和競爭力的貢獻》(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2年)。
江丙坤,〈二次江陳會的歷史意義〉,第四屆「兩岸和平研究」學術研討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東亞所主辦,2008年12月25日。
宋泓,〈必將消失的特殊性:從投資與貿易視角探析中國與世界經濟的融合〉,《國際貿易》(北京),2003年第1期(2003年1月),頁47-50。
李保明、劉震濤,〈台商投資的貿易效應與實證分析〉,《經濟科學》(北京),2004年第3期(2004年3月),頁106-112。
李健,〈轉軌經濟中外商直接投資制度效應的理論分析〉,《中國經濟問題》(福建),1999年第3期(1993年3月),頁33-39。
周軍,〈台商在祖國大陸-訪中國社會科學院台灣研究所經濟室主任孫升亮〉,《統一論壇》(北京),2008年第1期(2008年1月),頁41-44。
林則宏,〈中國出口十大 台商佔六席〉,《經濟日報》(台北),2009年5月27日,版A12。
林則宏,〈富士康工會成軍 逾千人入會〉,《經濟日報》(台北),2007年3月27日,版A5。
林則宏,〈廣東將實施台胞落地簽證〉,《經濟日報》(台北),2006年3月16日,版A7。
林貞美,〈前八月自大陸出口四億元〉,《經濟日報》(台北),2002年9月9日,版33。
姚洋,〈非國有經濟成分與我國工業企業的技術效率〉,《經濟研究》(北京),1998年第12期(1998年12月),頁29-35。
胡再勇,〈外國直接投資對我國稅收貢獻及影響的實證分析〉,《國際貿易問題》(北京),2006年第12期(2006年12月),頁78-82。
胡祖六,〈中國引進外資的三大問題〉,《國際經濟評論》(北京),2004年第3期(2004年3月),頁24-28。
夏樂生,〈台商赴大陸投資現況及其對台灣經濟的影響〉,《展望與探索》(台北),第2卷第4期(2004年4月),頁23-40。
徐尚禮,〈昔日水淹陸家嘴 今變成金融巨人〉,《中國時報》(台北),2009年2月6日,版A16。
徐明天,《郭台銘與富士康》(台北:泰電電業股份有限公司,2008年)。
柴敏,〈外商直接投資對中國內資企業出口績效的影響-基於省際面板數據的實證分析〉,《管理世界》(北京),2006年第7期(2006年7月),頁46-52。
耿慶武,〈中國大陸區域經濟發展〉,《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3卷第8期(2000年8月),頁47-67。
袁明仁,〈內外資企所稅併軌影響評估〉,《大陸台商簡訊》(台北),第164期(2006年8月)。
高長,〈台商在大陸投資趨勢及其對大陸經濟之影響〉,《經濟情勢暨評論》(台北),第3卷第1期(1997年5月),頁134-152 。
高長、季聲國,《台商與外商在大陸投資經驗之調查研究-以製造業為例(第三年)》(台北:中華經濟研究院,1997年)。
高長、季聲國、吳世英,《台商與外商在大陸投資經驗之調查研究-以製造業為例(第二年)》,(台北: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1995年)。
高敏雪 主編,《對外直接投資統計基礎讀本》,(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5年)。
張毓茜,〈外國直接投資對中國對外貿易影響的實證分析〉,《世界經濟文匯》(上海),2001年第3期(2001年3月),頁36-38。
張運祥,〈廣達可望三度蟬聯上海出口龍頭〉,《經濟日報》(台北),2003年8月14日,版11。
張毅,〈進出口企業排名揭曉〉,《人民日報》海外版(北京),2002年5月30日,版2。
莊奕琦、許碧峰,〈國際貿易、外人直接投資與產業生產力:中國大陸實證研究〉,《經濟論文》(台北),第29卷第2期(2001年6月),頁221-249。
陳永生,〈外國直接投資與中國大陸的經濟發展〉,《中國大陸研究》(台北),第44卷第3期(2001年3月),頁17-42。
陳添枝,〈全球化與兩岸經濟關係〉,《經濟論文叢刊》(台北),第31卷第3期(2003年9月),頁331-345。
陳策,〈外國直接投資對中國進出口貿易的影響:2000-2007〉,《社會科學輯刊》(遼寧),2008年第5期(2008年5月),頁123-126。
陳麗瑛,〈台灣對中國投資現況及影響評估〉,《經濟情勢暨評論》(台北),第10卷第3期(2004年12月),頁129-145。
傅豐誠,〈1986年以來台商在中國大陸的地位與角色的演變〉,高希均、李誠、林祖嘉主編,《兩岸經驗20年:1986年以來兩岸的經貿合作與發展》(台北:天下遠見出版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
喻美辭,〈台商投資中國大陸對大陸就業的影響—基於大陸7個省市面板資料的實證分析〉,《國際經貿探索》(廣東),第24卷第8期(2008年8月),頁62-66。
童振源,〈大陸政策與兩岸經貿關係〉,國家政策講座,台北:國立政治大學社會科學院行政管理碩士學程主辦,2007年3月1日。
童振源,〈外商對中國直接投資的情勢及對中國經濟發展之貢獻〉,遠景基金會,《中國大陸經濟分析》專題研究(台北),第2期,(2003年8月),頁1-4。
童振源,〈兩岸經濟全球分工與互賴〉,《經濟情勢暨評論》(台北),第7卷第3期(2001年12月),頁116-141。
童振源,〈控管台商資金 適得其反〉,《中國時報》(台北),2001年3月23日,版15。
童振源,《全球化下的兩岸經濟關係》(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2003年)。
黃忠榮,〈中國圍堵奇美 禁建抽銀根〉,《自由時報》(台北),2004年6月7日,http://tinyurl.com/luq3sd。
黃國華、張炳政、鐘雁明、孫丹、潘暉、鄭炳耀,〈中國外貿200強〉,《中國海關》(北京),2008年第4期(2008年4月),頁13-16。
楊強、周兼,〈台商直接投資對中國大陸產業結構的影響〉,《當代經濟研究》(吉林),2008年第10期(2008年10月),頁36-39。
楊瑪利、邱莉燕,〈珠三角求生 不轉型就淘汰〉,《遠見》(台北),第272期(2009年2月),頁147-153。
趙凌旎、倪維,〈找尋大陸最佳投資地點的9大評估要素〉,《投資中國》(台北),第104期(2002年10月),頁106-108。
趙晉平,《利用外資與中國經濟增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年)。
廣達電腦股份有限公司,http://www.quantacn.com/。
歐陽勛、黃仁德,《國際金融理論與制度》(台北:三民書局股份有限公司,1985年)。
潘悅,〈在全球化產業鏈條中加速升級換代:我國加工貿易的產業升級狀況分析〉,《中國工業經濟》(北京),2002年第6期(2002年6月),頁27-36。
蔡昉、王德文,〈外商直接投資與就業-一個人力資本分析框架〉,《財經論叢》(浙江),2004年第1期(2004年1月),頁1-14。
蔡練生,〈台商赴大陸投資之探討〉,《今日會計》(台北),第72期(1998年9月),頁73-85。
薛琦,《技術引進途徑之分析》,(台北:財團法人中華經濟研究院,1985年)。
謝偉姝,〈廣達上海擴廠 NB產能將佔全球1/3〉,《經濟日報》(台北),2004年1月2日,版2。
藍孝威,〈深圳富士康 工會成立〉,《聯合報》(台北),2007年3月27日,版A13。
羅長源、張軍,〈轉型時期的外商直接投資:中國的經驗〉,《世界經濟文匯》(上海),2008年第1期(2008年1月),頁27-42。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96261016
9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6261016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101601.pdf151.57 kBAdobe PDF2View/Open
101602.pdf264.89 kBAdobe PDF2View/Open
101603.pdf406.47 kBAdobe PDF2View/Open
101604.pdf440.68 kBAdobe PDF2View/Open
101605.pdf561.04 kBAdobe PDF2View/Open
101606.pdf463.49 kBAdobe PDF2View/Open
101607.pdf473.44 kBAdobe PDF2View/Open
101608.pdf300.51 kBAdobe PDF2View/Open
101609.pdf265.84 k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