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8829
題名: 中國大陸農民抗議與國家政治行動選擇:中央與地方差異性的探討
Peasant protest and state actions:central-local relations in Mainland China
作者: 周俊宏
Chou, Chun Hung
貢獻者: 趙建民
周俊宏
Chou, Chun Hung
關鍵詞: 政治機會
國家限制
中央與地方的差異
農民抗議
國家行動
political opportunity
state restriction
discrepancy in central-local relations
peasant protest
state action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9-Apr-2010
摘要: 本文以國家行動為研究目標,意欲探究的是中共政治行動對農民抗議產生的影響以及遭遇農民抗議時中共政治行動的回應。其中,主要探討的是中共中央與地方行動上的差異性。兩者行動上的差異在本文中一方面認定為導致農民抗議產生的外部環境因素(即政治機會),一方面據以探究面對農民抗議時中共中央與地方在回應時所採取的政治行動分別為何。\r\n本文以政治機會結構理論及國家與社會互動理論作為研究理論,並在「中央—地方—農民」三分的分析框架下,提出中央與地方的差異作為研究面向。整理農民抗議的定義、特點、方式、類型及成因時,並討論與之相關的農民權益。在探究行動上的差異對農民抗議的影響以及面對農民抗議時中央與地方的各自行動時,本文從稅費問題及土地徵用來看行動差異對農民抗議的影響,而中央政府的回應行動包括國家重建、事件定調、策略防範以及守住底線。基層政權的回應行動則分別就「官方論調」、「力量對比」、「對上訪時幹部行動的參酌」、「秩序共識下的行動劇碼」,以及「角色扮演」等予以解讀。
State action is regarded as the research target, intending for the influence on peasant protest by PRC’s action and the response to peasant protest by PRC. Focusing on these two topics, action discrepancy in central-local relations is what I’d like to discuss in this research. For one thing, action discrepancy is seen as the outer environmental factor that brings about the begin of peasant protest. For another, based on action discrepancy,while responding to peasant protest, what the central do and what the local do can be explored.\r\nBased on the 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 theory and the state-society interaction theory, and analyzed on the framework of “central-local–peasant” tripartition, this research presents the discrepancy in central-local relations as main dimension. While definitions, characters, measures, types, and reasons concerning peasant protest are organized, peasant rights and interests are also discussed. The influence on peasant protest by action discrepancy and the actions separately by the central and the local when encountering peasant protest are then explored. This research examines the influence through tax-fee problem and land expropriation, and then concludes that the central actions include state-rebuilding, affair-identifying, strategy-guarding, and deadline-defending, and moreover, interprets the local regime’s actions in such ways like “official-like statement”, “power contrast”, “reference to local cadres’action toward peasant appealings to higher levels(shangfang)”, “act performance on the consensus of order”, and “role play”.
參考文獻: 一. 中文部份
(一) 專書
于建嶸,2004,《岳村政治:轉型期中國鄉村政治結構的變遷》。北京:商務印書館。
同春芬,2006,《轉型時期中國農民的不平等待遇透析》。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何明修,2005,《社會運動概論》。台北:三民書局。
呂世辰,2006,《農村社會學》。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李 英,2003,《閱讀中國:政策、權力與意識形態的辯證》。台北:生智文化事業有限公司。
肖唐鏢、李昌金等,2005,《中國鄉村報告:政府治理行為與鄉村建設》。上海:學林出版社。
李培林等,2005,《社會衝突與階級意識—當代中國社會矛盾問題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余瀟楓,2007,《非傳統安全與公共危機治理》。杭州:浙江大學出版社。
吳 江主編,2005,《公共危機管理能力》。北京:國家行政學院出版社。
黃 琴,2006,〈農村群體性事件成因再探討〉。《湖南經濟管理幹部學院學報》17(2):54-56。
喬琳琳、高一琴,2008,〈農村群體性事件的成因及解決對策〉。《企業家天地》5:199、200。
曾 鵬、戴利朝、羅觀翠,2006,〈在集體抗議的背後—論中國轉型期衝突性集體行動的社會情境〉。《當代中國研究》13(2):142-160。
楊友國,2009,〈現階段我國農民利益表達的特徵分析〉。《華南農業大學學報》8(1):24-32。
趙鼎新,2005,〈西方社會運動與革命理論發展之述評:站在中國的角度思考〉。《社會學研究》1:168-209。
趙德余,2009,〈土地徵用過程中農民、地方政府與國家的關係互動〉。《社會學研究》2:93-129。
鄭俊峰、高勇,2006,〈當前農村群體性事件的政治系統學分析〉。《岱宗學刊》10(1):40-42。
劉 能,2008,〈當代中國群體性集體行動的幾點理論思考—建立在經驗案例之上的觀察〉。《開放時代》3:110-123。
劉桂華,2002,〈關於預防和處置群體性事件的思考〉。《魯行經院學報》3:83-84。
劉錦濤,2008,〈群體性事件的本質特徵、成因與防治對策初探〉。《吉林公安高等專科學校學報》23(2):59-62。
孫立平,2004,《斷裂—20世紀90年代以來的中國社會》。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蕭唐鏢,2003,〈二十年來大陸農村的政治穩定狀況〉。《二十一世紀》76:51-60。
應 星,2007,〈草根動員與農民群體性利益的表達機制—四個個案的比較研究〉。《社會學研究》2:1-23。
顧紹梅,2008,〈我國“無直接利益衝突”探析〉。《五邑大學學報》10(3):87-90。
(五) 博、碩士論文
呂宗芬,2003,《台灣的反核四運動與政治轉型—政治機會結構的觀點》。台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玠鍇,2003,《中國大陸社會階層、社會抗議與政權穩定分析:1991到2001年》。台北:中國文化大學中國大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麗如,2003,《台灣教師人權運動的興起與政策影響—政治機會結構的觀點》。嘉義:南華大學教育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國豪,2004《政治機會結構與社會運動:香港解殖後的轉變》。新竹: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二. Bibliography
(一) Book
袁金輝,2008,《衝突與參與:中國鄉村治理改革30年》。鄭州:鄭州大學出版社。
Dahl, Robert, 1971, Polyarchy: Participation and Opposition. New Haven, Conn.: Yale University Press.
Evans, Peter B. et al., 1997, State-Society Synergy: Government and Social Capital in Development.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Gurr, Ted R., 1970, Why Men Rebel.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Johnson, Chalmers, 1966, Revolutionary Change. Boston: Little, Brown.
Kriesi, Hanspeter et al., 1996, New Social Movement in Western Europe: A Comparative Analysis. London: UCL Press.
Lukes, Steven, 1974, Power: a Radical View. New York: Macmillan.
Mann, Michael, 1993, The Sources of Social Power: The Rise of Classes and Nation-states, 1760-1914.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arx, Gary T., and McAdam, Douglas, 1994, Collective Behavior and Social Movement: Process and Structure. Englewood Cliffs, NJ: Printice Hall.
McAdam, Douglas, 1982, Political Process and the Development of Black Insurgency, 1930-1970.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McAdam, Douglas, Tarrow, Sidney G., and Tilly, Charles, 2001, Dynamics of Conten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許文惠、張成福主編,1998,《危機狀態下的政府管理》。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McAdam, Douglas, McCarthy, John D.,and Zald, Mayer N., eds., 1996,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 Political Opportunities, Mobilizing Structures, and Cultural Framing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Migdal, Joel S., 2001, State in Society: Studying How State and Society Transform and Constitute one another.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erry, Elizabeth J., 2002, Challenging the Mandate of Heaven: Social Protest and State Power in China. Armonk, N.Y.: M.E. Sharpe.
Perry, Elizabeth J., and Selden, Mark, 2000, Chinese Society: Change, Conflict, and Resistance. New York: Routledge.
Scott, James C., 1985, Weapons of the Weak. New Have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cott, James C., 1993, Domination and the Arts of Resistance. New Haven, CN: Yale University Press.
Skocpol, Theda, 1979, States and Social Revolutions.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Skocpol, Theda, 1992, Protecting Soldiers and Mothers. Cambridge, MA: The Belknap Press of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Tarrow, Sidney G., 1994, Power in Movement.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illy, Charles, 1978, From Mobilization to Revolution. Reading, Mass.: Addison-Wesley Publishing.
陳曉莉,2007,《政治文明視域中的農民政治參與》。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Tocqueville, Alexis de., 1955, The Old Regime and the French Revolution. New York: Anchor Books.
Weber, Max, 2001, Economy and Society. California.
Weiss, Linda, and Hobson, John M., 1995, Stat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A Comparative Historical Analysis. Cambridge, M.A.: Polity Press.
(二) Article in Book
Nordlinger, Eric A., 1987, Taking the State Seriously. In Understanding Political Development, edited by Mellon Weiner. Boston Blount Publisher. Pp.387-390.
Gamson, William A., and Meyer, David S., 1996, Framing Political Opportunity.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 edited by McAdam, Douglas, McCarthy, John D., and Zald, Mayer 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275-290.
Kriesi, Hanspeter, 1996, The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of New Social Movements in a Political Context.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 edited by McAdam, Douglas, McCarthy, John D., and Zald, Mayer 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52-184.
Lieberthal, Kenneth, 1992, Introduction: The‘Fragmented Authoritarianism’Model and It’s Limitations. In Bureaucracy, Politics, and Decision-Making in Post-Mao China, edited by Lieberthal, Kenneth, and Lampton, David M.. Californi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p. 1-30.
McAdam, Douglas, McCarthy, John D., and Zald, Mayer N., 1996, Introduction: Opportunities, Mobilizing Structures, and Framing Process: Toward a Synthetic, Comparative Perspective on Social Movement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 edited by McAdam, Douglas, McCarthy, John D., and Zald, Mayer 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1-20.
O’Brien, Kevin, 2004, Neither Transgressive Nor Contained: Boundary-Spanning Contention in China. In State and Society in 21st-century China: Crisis, Contention, and Legitimation, edited by Gries, Peter Hays., and Rosen, Stanley. New York: Routledge Curzon. Pp. 105-122.
曹錦清,2000,《黃河邊的中國》。上海:上海文藝出版社。
Ostrom, Elinor, 1997, Grossing the Great Divide: Coproduction, Synergy, and Development. In State-Society Synergy: Government and Social Capital in Development, edited by Evans, Peter B. et al..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p. 85-118.
Skocpol, Theda, 1985, Bring the State Back in: Strategies in Current Research. In 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 edited by Evans, Peter B. et al..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 3-37.
Tarrow, Sidney G., 1996, States and Opportunities: The Political Structuring of Social Movements. In Comparative Perspectives on Social Movements, edited by McAdam, Douglas, McCarthy, John D., and Zald, Mayer 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Pp.41-61
Tilly, Charles, 1984, Social Movements and National Politics. In Statemaking and Social Movements: Essays in History and Theory, edited by Bright and Harding. Ann Arbor: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 Pp. 297-317.
(三) Article in Periodical
Eisinger, Peter K., 1973, “The Conditions of Protest Behavior in American Citie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67: 11-28.
Goodwin, Jeff, and Jasper, James., 1999, “Caught in a Winding, Snarling Vine: The Structural Bias of Political Process Theory.” Sociological Forum14(1): 27-54.
Goodwin, Jeff, and Skocpol, Theda, 1989, “Explaining Revolutions in the Contemporary Third World.” Politics and Society17(4): 489-509.
Kitschelt, Herbert, 1986, “Political Opportunity Structures and Political Protest: Anti Nuclear Movements in Four Democracies.” British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16: 57-85.
Meyer, David S., 2004, “ Protest and Political Opportunity.”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30: 125-145.
陸學藝主編,2004,《當代中國社會流動》。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Tarrow, Sidney G., 1988, “National Politics and Collective Action: Recent Theory and Research in Western Europe and the United States.” Annual Review of Sociology14: 421-440.
Tarrow, Sidney G., 1996, “ Social Movements in Contentious Politics: A Review Article.”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90(4): 874-883.
三. 網路資源
于建嶸,2007,〈中國的騷亂事件與管治危機〉,中國勞工通訊,http://www.china-labour.org.hk/chi/node/140745。
2006,〈會議實時報導〉,商貿通,http://www.qyxxpt.com/ypnew_view.asp?id=1044。
張淳翔,2007,〈中國社會安定重大問題資料庫建置與資料蒐集分析計畫成果報告(一)〉,http://ics.nccu.edu.tw/document/newsletter/13_02.pdf。
2009,〈六大原因誘發群體性事件〉,透明中國,http://www.chinatransparency.org/NewsInfo.asp?NewsID=3136。
〈國家與社會互動理論研究述評〉,中央編譯局,http://www.cctb.net/xszm/200904100006.html。
謝岳,2008,〈社會抗爭:國家性變遷的民間反應〉,中國智庫,http://www.chinathinktank.cn/ShowArticle.asp?ArticleID=9815&ArticlePage=1。
2008,〈預防和化解群體性事件的法律探討〉,人民網,http://npc.people.com.cn/BIG5/28320/134415/134691/8084954.html。
張厚安、徐勇主編,1995,《中國農村政治穩定與發展》。武漢:武漢出版社。
2006,〈中共中央關於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全文)〉,中國網,http://big5.china.com.cn/policy/txt/2006-10/18/content_7252336.html。
〈社會統計年鑑〉,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http://www.stats.gov.cn:82/tjsj/qtsj/shtjnj/。
2006,〈當前農村地區群體性事件的特點、成因與對策〉,寧海普法網,http://www.nhpf.gov.cn/news_view.asp?newsid=103。
陳錫文,2009,〈08年發生多少群體性事件 現在正在統計中〉,國際在線,http://big5.cri.cn/gate/big5/gb.cri.cn/20264/2009/02/02/107s2411295.html。
2008,〈淺談農村群體性事件的成因及解決對策〉,中國平安網,http://www.chinapeace.org.cn/palt/2008-12/25/content_62270.html。
2009,〈六大原因誘發群體性事件 地方政府與民奪利是禍首〉,透明中國,http://www.chinatransparency.org/NewsInfo.asp?NewsID=3136。
於德寶,2006,〈當前群體性事件的特點和原因(2)〉,人民網,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41038/4511520.html。
2005,〈湖南農村群體性事件的調查和分析〉,價值中國網,http://www.chinavalue.net/Article/Archive/2005/8/25/139023_2.html。
于建嶸,2003,〈當代中國農民的維權活動與政治〉,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b5/4/7/2/n585372p.html。
何清漣,2009,〈中國經濟模式與社會抗爭之間的關係〉,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b5/9/4/18/n2498626p.html。
曾 峻,2005,《公共秩序的制度安排—國家與社會關係的框架及其運用》。上海:學林出版社。
2005,〈中國三農問題政治經濟學〉,二十一世紀網路版,http://www.cuhk.edu.hk/ics/21c/supplem/essay/0411005.html。
2009,〈社會抗逆力:風險管理理論的新思考〉,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theory.people.com.cn/BIG5/49154/49156/8777583.html。
2006,〈群體抗爭頻繁 中共授權軍隊參與鎮壓〉,大紀元,http://www.epochtimes.com/b5/6/11/17/n1524795.html。
張 靜主編,1998,《國家與社會》。浙江: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0,《基層政權—鄉村制度諸問題》。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2006,《現代公共規則與鄉村社會》。上海:上海書店出版社。
張 檸,2005,《土地的黃昏—中國鄉村經驗的微觀權力分析》。北京:東方出版社。
楊建華主編,2006,《經驗中國 以浙江七村為個案 第二編 村落的政治》。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楊繼繩,2000,《中國社會各階層分析》。香港:三聯書店。
廖小軍,2005,《中國失地農民研究》。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趙旭東,2003,《權力與公正:鄉土社會的糾紛解決與權威多元》。天津:天津古籍出版社。
趙鼎新,2006,《社會與政治運動講義》。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
蔡文輝、李紹嶸,2006,《社會學概論》。台北:三民書局。
劉一皋、王曉毅、姚洋,2002,《村莊內外》。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
潘天群,2002,《博弈生存—社會現象的博弈論解讀》。北京:中央編譯出版社。
劉 婭,2004,《解體與重構:現代化進程中的“國家—鄉村社會”》。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劉創楚、楊慶,2001,《中國社會:從不變到巨變》。香港:中文大學出版社。
鄭永年,2004,《胡溫新政:中國變革的新動力》。新加坡:八方文化。
鄭永流等,2004,《農民法律意識與農村法律發展:來自湖北農村的實證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鄭 欣,2005,《鄉村政治中的博奕生存》。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戴東雄,2005,《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係1989-2002—以鑲嵌之社會團體自主性為例》。台北:秀威資訊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蘇 力,2000,《送法下鄉:中國基層司法制度研究》。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龐金友,2006,《現代西方國家與社會關係理論》。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
(二) 專書中論文
王銘銘,1997,〈民間權威、生活史與群體動力—台灣省石碇村的信仰與人生〉。收錄於王銘銘、王斯福主編,《鄉土社會的秩序、公正與權威》。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頁258-315。
李小云、左停、李鶴,2007,〈《農業法》第九章“農民權益保護”實施情況研究總報告〉。收錄於李小云、左停主編,《中國農民權益保護研究:《農業法》第九章“農民權益保護”實施情況調查》。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3-53。
李連江、歐博文(Kevin J. O’ Brien),1997,〈當代中國農民的依法抗爭〉。收錄於吳國光主編,《九七效應:香港、中國與太平洋》。香港:太平洋世紀研究所。頁141-169。
李連江,2003,〈中國農民的國家觀與依法抗爭〉。收錄於張茂桂、鄭永年主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台北: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頁281-298。
武玉坤,2007,〈農村社區的社會控制〉。收錄於張興杰、游艷玲、譚均樂等著,《農村社區建設與管理研究》。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頁303-324。
孫立平,2000,〈“過程—事件分析”與當代中國國家—農民關係的實踐形態〉。《清華社會學評論特輯》。福建:鷺江出版社。頁1-20。
———,2004,〈改革以來中國國家與社會關係的演變〉。收錄於孫立平著,《轉型與斷裂 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結構的變遷》。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頁137-171。
———,2004,〈機制與邏輯:關於中國社會穩定的研究〉。收錄於孫立平著,《轉型與斷裂 改革以來中國社會結構的變遷》。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頁347-364。
孫立平、郭于華,2000,〈軟硬兼施:正式權力非正式運作的過程分析〉。《清華社會學評論特輯》。福建:鷺江出版社。頁21-46。
徐 勇,2003,〈現代國家建構中的非均衡性和自主性分析—《非均衡格局中的地方自主性》序〉。收錄於氏著,《鄉村治理與中國政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337-355。
郭正林,2003,〈當代中國農民的集體維權行動〉。收錄於張茂桂、鄭永年主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台北: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頁299-315。
陳德昇,2007,〈中國市場轉型與「和諧社會」建構:變遷與挑戰〉。收錄於陳德昇主編,《中國市場轉型與社會發展:變遷、挑戰與比較》。台北:國立政治大學國際關係研究中心。頁127-159。
鄒靜琴,2007,〈農村社區的民主實踐〉。收錄於張興杰、游艷玲、譚均樂等著,《農村社區建設與管理研究》。廣州:華南理工大學出版社。頁87-106。
張 靜,2005,〈政治社會學及其主要研究方向〉。收錄於李培林、覃方明主編,《社會學:理論與經驗(第二輯)》。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163-179。
鄭永年,2003,〈國家重建、大眾抗議和集體行動〉。收錄於張茂桂、鄭永年主編,《兩岸社會運動分析》。台北:新自然主義股份有限公司。頁235-262。
鄭永年、黎良福,2005,〈「非典」和中國政治制度的危機管理〉。收錄於陳德昇主編,《兩岸危機管理:SARS經驗、教訓與比較》。台北:晶典文化事業出版社。頁207-242。
樊 志,2005,〈村莊政治與空間建構—對山西貝村村委會選舉的一個解讀〉。收錄於羅沛霖等主編,《當代中國農村的社會生活》。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頁126-151。
劉祖雲,2007,〈農民:一個典型的結構性弱勢群體〉。收錄於氏著,《中國社會發展三論:轉型.分化.和諧》。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160-168。
———,2007,〈社會轉型與社會和諧—探討社會和諧的又一視角〉。收錄於氏著,《中國社會發展三論:轉型.分化.和諧》。北京:社會科學文獻出版社。頁187-193。
應 星、晉 軍,2000,〈集體上訪中的“問題化”過程—西南一個水電站的移民的故事〉。《清華社會學評論特輯》。福建:鷺江出版社。頁80-109。
(三) 譯著
Coser, Lewis A.著,孫立平等譯,1991,《社會衝突的功能》。台北:桂冠圖書股份有限公司。
Della Porta, Donatella, and Diani, Mario著,苗延威譯,2002,《社會運動概論》。台北:巨流圖書有限公司。
Max Weber著,康樂編譯,1989,《支配的類型:韋伯選集Ⅲ〔修訂版〕》。台北:遠東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Huntington, Samuel P., and Nelson, Joan M.著,汪曉壽、吳志華、項繼權譯,1989,《難以抉擇:發展中國家的政治參與》。北京:華夏出版社。
Huntington, Samuel P.著,張岱云等譯,1994,《變動社會的政治秩序》。台北:時報文化。
(四) 期刊論文
于建嶸,2004,〈九十年代以來的農民維權抗爭〉。《二十一世紀》86:53-61。
———,2005,〈土地問題已成為農民維權抗爭的焦點—關於當前我國農寸社會形勢的一項專題調研〉。《調研世界》3:22、23。
———,2007,〈利益表達、法定秩序與社會習慣—對當代中國農民維權抗爭行為取向的實證研究〉。《中國農村觀察》6:44-52。
———,2008,〈中國的社會泄憤事件與管制困難〉。《當代世界與社會主義》1:4-9。
王佳慧,2009,〈農民權利保護的關鍵:農民主體地位的確立〉。《長白學刊》1:99-104。
王信賢,2006,〈中國大陸國家權力與社會運動分析〉。《政治學報》40:85-114。
王章佩、董良杰,2008,〈農村社會轉型背景下的村民集體行動邏輯探析〉。《陝西行政學院學報》22(4):92。
王精忠,2007,〈農村群體性事件原因分析及處理原則〉。《山東社會科學》7:121-125。
王曉毅,2000,〈村莊結構與村莊內部的緊張〉。《中國農村觀察》2:55-63。
何明修,2004,〈政治機會結構與社會運動研究〉。《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37:33-80。
何紹輝,2008,〈隱性維權與農民群體性利益表達及困境—來自湘中M村移民款事件的政治人類學考察〉。《人文雜誌》6:170-176。
李翠霞,2005,〈論國家與農村社會良性互動的路徑—農民的政治參與〉。《貴州社會科學》4:74-76。
李燕凌、李麗君,2007,〈我國農村社會突發事件分類研究〉。《農業經濟問題》8:11-18。
金太軍,2002,〈村莊治理中三重權力互動的政治社會學分析〉。《戰略與管理》2:105-114。
周作翰、張英洪,2008,〈農民與國家關係的演變模式及前景〉。《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5-11。
周飛舟,2006,〈從汲取型政權到“懸浮型”政權—稅費改革對國家與農民關係之影響〉。《社會學研究》3:1-38。
吳 毅,2007,〈“權力—利益的結構之網”與農民群體性利益的表達困境—對一起石場糾紛案例的分析〉。《社會學研究》5:21-45。
吳 毅,2009,〈基層官民關係新動向〉。《人民論壇》4:38、39。
尚學忠,2008,〈淺析群體性突然事件的成因及法律對策〉。《山東省農業管理幹部學院學報》23(3):121-123。
吳興國、蘭 松,2009,〈略論農民權利的性質和表徵—兼及實現農民權利的路徑選擇〉18(1):14-19。
柳金財,2006,〈中國的農民負擔、稅費改革與鄉村治理〉。《育達學院學報》11:185-211。
袁方成,2007,〈“政府與社會”:“The State-Society Relations”的一種繼替性表達〉。《社會主義研究》3:62-65。
徐 賁,2007,〈「群體性事件」和暴力問題〉。《二十一世紀》102:86-94。
郭于華,2007,〈再讀斯科特:關於農民反抗的日常形式〉。《中國圖書評論》8:53-55。
陳亞平,2008,〈論基層政府權威的缺失與農村群體性事件—基於巴納德“權威接受論”的原因分析及其對鄉村治理的啟示〉。《行政與法》8:10-12。
曹 勇,2008,〈和諧社會背景下農村社會衝突的原因及對策〉。《企業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論版)》8:243、244。
寇健文,1999,〈共黨統治下的大規模反抗運動與共黨預防策略:理論探討」〉。《問題與研究》38(12):55-72。
康曉光,2002,〈未來3-5年中國大陸政治穩定性分析〉。《戰略與管理》3:1-15。
康曉光、韓恒,2005,〈分類控制:當前中國大陸國家與社會關係研究〉。《社會學研究》6:73-89。
彭正德,2007,〈我國轉型期農民政治認同的弱化傾向探析〉。《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3:40-44。
黃凌娟,2007,〈群體性事件概念之簡析〉。《公安教育》3:32-34。
賀雪峰,1997,〈國家與農村社會互動的路徑選擇—兼論國家與農村社會雙強關係的構建〉。《浙江社會科學》4:96-100。
———,1999,〈“三分法”與“國家與社會”分析框架的深化〉。《學術探索》6:23-26。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92261010
9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22610102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index.html115 BHTML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