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38830
題名: 台灣新移民女性之公共參與:賦權的觀點
Public participation of female new immigrants in Taiwan: the perspective of empowerment
作者: 劉玟妤
貢獻者: 魏玫娟
劉玟妤
關鍵詞: 文化
公共參與
公民權利
新移民女性
賦權
日期: 2008
上傳時間: 9-Apr-2010
摘要: 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婚姻移民女性是台灣這半世紀以來最主要的新移民。隨著新移民女性(或一般所稱的「外籍配偶」)在台灣定居,攸關新移民女性之權利、義務與公民身份(citizenship)的問題因此成為不容忽視的議題。本研究從「賦權」(empowerment)的觀點切入,探究在新移民之原生國與移入社會(receiving society)的文化條件影響下,作為文化邊界標誌(cultural boundary marker)的新移民女性是否能夠藉由公共參與達到重新定義自我並建立其女性主體的地位。在檢視相關研究文獻包括關於新移民女性的一般性探討、公共參與及賦權理論的探討之後,本研究於台北縣市對26位新移民女性進行深度訪談,受訪者包括21位具代表性的新移民女性以及5位相關組織之幹部。根據訪談的結果,本研究發現:第一,雖然新移民女性在台灣公共參與的媒介不少,但是其原生國的傳統文化框架還是深深影響、甚至限制了她們公共參與的深度與廣度。第二,新移民女性的個人條件與特質也影響她們的公共參與;語言能力愈好、夫家愈支持的新移民女性,其公共參與的廣泛程度愈高,同時她們可以選擇的參與途徑也比較多。第三,新移民女性相關組織的力量也影響了新移民女性的公共參與;這些組織主要是藉由鼓勵、協助新移民女性規劃跟參與各項聯誼活動、學習課程、攸關新移民女性政策的公聽會、爭取權利的遊行示威等,來喚醒新移民女性的意識並使她們能夠從中empower themselves。最後,本研究發現,目前新移民女性的公共參與多屬於社會參與性質,很少是積極或激烈的政治活動;但是,社會參與性質的公共參與對於喚醒與提升新移民女性的權利意識有正面的影響。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Freire, Paulo原著,方永泉譯(2002),《受壓迫者教育學》,台北:巨流。
Habermas, J&Haller, M合著,章國鋒譯(2003),《作為未來的過去:與哲學大師哈伯瑪斯對談》,台北:先覺。
Huntington,Samuel P.原著,汪曉壽、汪曉壽、項繼權譯(1989),《難以抉擇:發展中國家的政治參與》,北京:華夏出版社。
Jong S. Jun原著,黃曙曜譯(1997),《公共行政:設計與問題解決》,台北:五南。
Richard T. Schaefer著,劉鶴群、連文山、房智慧譯(2002),《社會學》,台北:巨流。
Verba Sidney&Almond, Gabriel A.著,張明澍譯(1996),《公民文化》,台北:五南。
中央研究院社會學研究所(2004),〈2004年定期調查I〉,社會意向電話調查資料庫:http://www.ios.sinica.edu.tw/si/t6/si2004a/si2004a.fre,檢索日期:2008年11月23日。
內政部戶政司(2009),〈國籍之歸化取得人數按原因與原屬國籍分〉,檢索日期:2009年5月1日。
內政部統計處(2009),〈97年國人結婚之外籍與大陸港澳配偶人數統計〉,檢索日期:2009年5月10日。
王小敏(2007),〈移民與美國政治_以美國猶太人為中心的考察〉,《法制與社會》,第11期,頁852-853。
王宏仁(2008),〈台灣的移民接受政策與國家認同〉,載於《跨戒: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台北:群學出版社,頁112-126。
王宏仁、張書銘(2003),〈商品化的跨國婚姻市場:以台越婚姻仲介業運作為例〉,網址:http://ccsun.nchu.edu.tw/~hongzen/paper/agency.htm,檢索日期:2008年4月22日。
王宏仁、龔宜君(2005),〈越南革新開放後的社會階層化:以跨國女性移工的社會地位變化為例〉,分支計畫簡介,《亞太研究論壇》,第27期,頁260-265。
王甫昌(2003),《當代台灣社會的族群想像》,台北:群學。
王美文(2001),〈「增能」觀點之婦女學習〉,《社會教育學刊》,第30期,頁25-45。
王浦劬(1995),《政治學基礎》,北京大學出版社。
王雅各(2001),〈綜論質性研究〉,《資訊傳播與圖書館學》,第7卷第4期,頁15-36。
王雅各主編(1999),《性屬關係(上):性別與社會、建構》,台北:心理。
王震寰(1992),〈社會權與社會運動〉,《當代》,第69期,頁53-64。
台北市政府民政局(2007),《台北新故鄉-新移民徵文暨文化美滿家庭徵選成果集》。
四方報(2009.2.26),〈值得推薦的立委候選人〉,http://tw.myblog.yahoo.com/baobonphuong/article?mid=5324&prev=5329&next=5033,檢索日期:2009年3月23日。
向遠菲(2006),〈北美華人參政的客觀環境探析〉,《八桂僑刊》,第2期,頁64-67。
朱玉玲(2002),〈澎湖縣外籍新娘生活經驗之探討〉,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硏究所碩士論文。
朱陸民(2004),〈西方關於移民參政的幾種理論闡釋〉,《湖南師範大學社會科學學報》,第33卷第6期,頁87-91。
江亮演、陳燕禛、黃稚純(2004),〈大陸與外籍配偶生活調適之探討〉,《社區發展季刊》,第105期,頁66-89。
江炳倫(1983),《政治文化硏究導論》,台北:正中。
江素慧(1996),〈女性政治菁英之研究-以民進黨女性公職人員為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青蓉(2003),〈跨國婚姻移民教育初探-從一些思考陷阱談起〉,《成人教育月刊》,第75期,頁2-10。
何青蓉(2004),〈從跨國婚姻移民現象談其對當前社會教育發展的影響〉,載於《人口結構變化:外籍配偶增加對社會教育的影響及因應對策硏討會實錄》,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主編,嘉義: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頁5-27。
何青蓉(2005),〈解構跨國婚姻移民問題化思維:性別、族群與階級觀點〉,《成人及終身教育學刊》,第5期,頁54-81。
你好台灣網(2004.1.12),〈不滿選舉操弄族群議題-臺發起成立族群平等聯盟〉,http://big5.am765.com/gate/big5/www1.am765.com/xw/xwfl/tw/200706/t20070630_149820.htm,檢索日期:2009年4月30日。
吳美雲(2001),〈識字教育作為一個「賦權」運動:以「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輔導班」為例探討〉,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重禮、李世宏(2005),〈政治賦權、族群團體與政治參與2001年縣市長選舉客家族群的政治信任與投票參與〉,《選舉研究》,第12卷第1期,頁69-115。
呂美紅(2001),〈外籍新娘生活適應與婚姻滿意及其相關因素之研究-以台灣地區東南亞新娘為例〉,中國文化大學生活應用科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宋鎮照(1997),《社會學》,台北:五南。
李亦園(1978),《信仰與文化》,台北:巨流。
李品蓉(2009),〈劃界的女性婚姻移民公民權:多元文化女性主義的觀點〉,政治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李美賢(2003),〈離鄉.跨海.遠嫁.作「他」婦:由越南性別文化看「越南新娘〉,載於蕭新煌主編,《台灣與東南亞:南向政策與越南越南》,台北:中央研究院。
李美賢(2006),〈越南「好女性」的文化邊界與「越南新娘」:「尊嚴」vs.「靈魂之債」〉,《台灣東南亞學刊》,第3卷第1期,頁37-62。
李瑞金、張美智(2004),〈從文化觀點探討東南亞外籍配偶在台灣之生活適應〉,《社區發展季刊》,第105期,頁101-108。
李瑛(2006),〈邁向「他者」與「賦權」新移民女性的學習與教學之探討〉,《教育研究月刊》,第141期,頁25-36。
李桂松(2004),〈跨海建構的父權文化:宜蘭地區東南亞外籍媳婦於家庭中的權力關係〉,佛光人文社會學院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沈英名(1988),《泰國華僑概況》,華僑協會總會主編,《海外華人青少年叢書》,台北:正中。
沈英名〈1988〉,〈泰國華僑概況〉,載於華僑協會總會主編,《海外華人青少年叢書》,台北:正中。
沈倖如 (2003),〈天堂之梯──台越跨國商品化婚姻中的權力與抵抗〉,國立清華大學社會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周碧娥(1987),〈台灣地區婦女政治參與的變遷〉,《社會發展季刊》,第37期,頁13-25。
周碧娥(1996),〈台灣婦女與政治:1985—1994〉,收錄於《「婦女研究十年—婦女人權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論文集》,台北:台灣大學人口研究中心婦女研究室,頁127-153。
周麗端、吳明燁、唐先梅、李淑娟(1999),《婚姻與家人關係》,台北縣:空大。
林水吉(2005),〈從政治參與觀點探討公民投票的立法建制〉,《通識研究集刊》,第8期,頁107-148。
林火旺(2008),〈公民身分:認同和差異〉,生命教育全球資訊網:http://gigabyte.fxsh.tyc.edu.tw/professer/linhowang/1people.htm,檢索日期:2008年7月28日。
林君諭(2003),〈東南亞外籍新娘識字學習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社會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妗鎂(2005),〈將識字教育視為一種賦權:宜蘭縣東南亞新移民女性生活適應為例〉,佛光大學社會教育硏究所碩士論文。
林柏伸(2005),〈政治疏離感的來源與後果:以2006年北高市長為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班碩士論文。
林振春(1993),《社會工作》,台北:師大書苑。
林國民(2005),〈公民共識會議:公共參與的民主實踐〉,載於《審議式民主公民會議操作手冊》,台北:行政院青輔會。
林嘉誠(1989),《政治心理形成與政治參與行為》,台北:臺灣商務出版社。
邱琡雯(2001),〈女性移民:文化邊界標誌與認同〉,《世說》,第164期,頁92-103。
邱琡雯(2003),《性別與移動-日本與台灣的亞洲新娘》,台北:時英。
邱琡雯(2008),〈國際理解教育與女性移民的社會參與:從日常生活的歧視經驗出發〉,《教育與社會研究》,第16期,頁63-103。
邱瑜瑾(1999),〈台中市非營利組織資源網絡聯結分析-社會網絡取向〉,《國立政治大學社會學報》,第29期,頁7-165。
姜貞吟(2005),〈兩性參政之現況問題與未來展望〉,《國家政策季刊》,第4卷第1期,頁33-68。
姚楠編(1986),《東南亞與華人─王賡武教授論文集》,中國友誼出版社。
施正仁(2005),〈政治效能感與政治參與—2004總統大選的個案分析〉,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班碩士論文。
洪玉儒(2007),〈加州蒙特利公園市華人政治參與及影響(1965-2006)〉,《中興史學》,第13期,頁113-145。
洪秀菊(1989),〈美國女性選民對婦女政治參與態度之研究設計〉,《思與言》,第26卷第25期,頁90-100。
胡台麗(1985),〈台灣農村工業化對婦女地位的影響〉,收錄於《婦女在國家發展過程中的角色研討會論文集》,台大人口研究中心,頁339-353。
胡幼慧(1996),《質性硏究理論:方法及本土女性硏究實例》,台北:巨流。
胡佛(1998),《政治參與與選舉行為》,台北:三民。
胡藹若(2003),〈台灣婦女人權運動之研究-以參政權為例(1949~2000)〉,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政治學研究所博士論文。
范明秋(2008),〈潑到國外的水─國際婚姻中越南配偶與娘家間的跨國連結〉,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夏曉鵑(1997),〈女性身體的貿易:臺灣/印尼新娘貿易的階級與族群關係分析〉,《東南亞區域研究通訊》,第4期,頁72-83。
夏曉鵑(2000),〈資本國際化下的國際婚姻-以臺灣的「外籍新娘」現象為例〉,《台灣社會研究》,第39期,頁45-92。
夏曉鵑(2001),〈「外籍新娘」現象之媒體建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43期,頁153-196。
夏曉鵑(2002),《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北:台灣社會研究叢刊。
夏曉鵑(2003),〈從全球化下新女性移民人權反思多元文化政策〉,網址:http://www.ihakka.net/hakka2003/Big5/word/10.doc,檢索日期:2009年4月30日。
夏曉鵑(2006),〈新移民運動的形成-差異政治、主體化與社會性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第61期,頁1-71。
翁毓秀(2004),〈外籍配偶家庭服務〉,《社會發展季刊》,第105期,頁109-115。
高宗信(2006),〈非政府組織在外籍新娘文化適應的角色與功能之研究〉,南華大學非營利事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亞中(2004),〈移民與基本權利:移民「政治參與權」的提出〉,《政治科學論叢》,第22期,頁67-90。
張佩芬(2005),〈大陸女性配偶的家意義建構與日常生活能動實踐〉,國立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超盛(2005),《高雄市外籍與大陸配偶家庭資源建構之研究》,高雄市:高市研考會。
張雅祝(2005),〈東南亞女性外籍配偶在台灣的生活空間研究:以基隆市外籍配偶生活適應輔導班成員為例〉,臺灣師範大學地理學所碩士論文。
張雅翕(2006),〈移民社會網絡及政治參與-以「南洋台灣姊妹會」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學剛(2008),〈澳大利亞首位華裔女部長黃英賢〉,《國際資料信息》,第2期,頁33-45。
梁雙蓮(1993),〈影響台灣省女性議員參政的背景因素分析(1951-1989)〉,《社會科學論叢》,第41卷。
莊伯仲、戴靜宜(2006),〈網路虛擬同居中的女性賦權:SheSay之個案研究〉,《資訊社會研究》,第10卷,頁147-163。
許秀芬(2009),〈日久他鄉是故鄉-談台灣社會脈絡下外籍配偶及其能動性),國立台灣大學地理環境資源研究所碩士論文。
郭秋永(1993),《政治參與》,台北:幼獅。
陳志柔、余德林(2005),〈台灣民眾對外來配偶移民政策的態度〉,《台灣社會學》,第10期,頁95-147。
陳明通(1981),〈經社地位、民主價值取向及參與行為之分析-內湖地區個案研究〉,國立台灣大學政治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昭如(1998),〈女性主義法學的理論與實踐:一個初步的介紹〉,《近代中國婦女史研究 》,第6期,頁213-236。
陳美惠(2002),〈彰化縣東南亞外籍新娘教養子女經驗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美華(1998),〈解讀「比丘尼」在西方人眼中的隱含〉,《中華佛學學報》,第11期。
陳若欽(2004),〈文化適應與自我認同─以台灣的越南新娘為例〉,淡江大學東南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陸輝、耿曙(2008),〈政治效能感與政黨認同對選民投票抉擇的影響—以2002年北高市長選舉為例〉,《臺灣民主季刊》,第5卷第1期,頁87-118。
陳雪慧(2005),〈我們會是一家人?!〉,載於《不要叫我外籍新娘》,夏曉鵑主編,台北:左岸文化,頁170-191。
陳菊(1999),〈台灣婦女的政治參與〉,《第四屆婦女國是會議論文集》,http://taiwan.yam.org.tw/nwc/nwc4/papers/99nwc_301.htm,檢索日期:2009年3月31日。
陳逸君(2004),〈多元文化教育觀點下的原住民族教育:南投縣某國中學校布農族籍學生教育民族誌之初步分析〉,《研究與動態》,第11期,頁233-248。
陳源湖(2003),〈從多元文化教育觀點論述外籍新娘教育之實踐〉,《成人教育月刊》,第75期,頁20-30。
陳義彥、陳陸輝(2002),〈台灣民眾對民主政治的展望〉,《國政評論》。
陳嘉誠(2001),〈台灣地區外籍新娘幸福感之探討〉,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傅恆德(2003),《政治文化與政治參與》,台北:韋伯文化國際。
彭渰雯(1998),〈基層社區女性的參政與賦權:台北市現任女里長的參政經驗硏究〉,臺灣大學建築與城鄉硏究所碩士論文。
曾嬿芬(2006),〈誰可以打開國界的門?移民政策的階級主義〉,《台灣社會研究》,頁73-107。
項靖(2005),《數位化治理與資訊政策》,台北:秀威。
黃木蘭(2004),〈為新弱勢族群散播希望的種子〉,《師友月刊》,第441期,頁20-25。
黃光國(1991),〈儒家思想與現代化:理論分析與實徵研究〉,載於《中國人.中國心-傳統篇》,台北:遠流,頁149-192。
黃廷政、段躍芳(2008),〈從政治參與到移民參與―參與理念影響領域的擴展研究〉,三峽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第30卷第1期,頁18-22。
黃長玲(2008),〈民主深化與婦運歷程〉,載於《跨戒:流動與堅持的台灣社會》,台北:群學出版社,頁264-279。
楊吉通(1992),《團體輔導理論與實務》,台北:五南。
楊艾俐(2003),〈台灣變貌:新移民潮〉,《天下雜誌》,第271期,頁94-99。
楊昇儒(2006.4.4),〈外籍新娘抗議廖本煙歧視〉,聯合晚報,4版。
楊國樞、葉光輝(1991),〈孝道的心理學研究:理論、方法及發現〉,載於楊中芳、高尚人編,《中國人.中國心-傳統篇》,台北:遠流,頁193-250。
楊婉瑩(2007),〈政治參與的性別差異〉,《選舉研究》,第14卷第2期,頁53-94。
楊婉瑩(2009),〈矛盾的關鍵多數〉,《第259期女性電子報—新聞前線》,http://72.14.235.132/search?q=cache:lQ8P2omu9rgJ:forum.yam.org.tw/bongchhi/old/tv/tv258.htm+%E9%81%B8%E8%88%89+%E5%A4%96%E7%B1%8D%E9%85%8D%E5%81%B6&cd=40&hl=zh-TW&ct=clnk&gl=tw,檢索日期:2009年03月23日。
楊懋春(1973),《中國近百年來社會制度的變遷》,台北:財團法人楊懋春貞德紀念基金會。
葉孟宗(2004),〈跨國婚姻家庭之外籍配偶其政治社會化與國家認同硏究:以台中縣大里市跨國婚姻家庭為對象〉,國立中興大學國際政治硏究所碩士論文。
葉肅科(2006),〈新移民女性人權問題:社會資本/融合觀點〉,《應用倫理研究通訊》,第39期,頁33-45。
葉肅科(2006),《外籍與大陸配偶家庭問題與政策:社會資本/融合觀點》,台北:學富文化。
葉肅科、董旭英(2002),《社會學概論》,台北:學富文化。
廖元豪(2006),〈移民—基本人權的化外之民:檢視批判「移民無人權」的憲法論述與實務〉,網址:http://72.14.235.132/search?q=cache:MkzuE5bUcfIJ:cc.shu.edu.tw/~e62/NewSiteData/20061007Conference/uploadpapers/20061004/Bruce-Y.H.%2520Liao---paper.pdf+&cd=7&hl=zh-TW&ct=clnk&gl=tw,檢索日期:2009年4月30日。
廖正宏(1985),《人口遷移》,台北:三民。
廖雅婷(2003),〈以多元文化觀進行外籍新娘識字方案之行動硏究:以嘉義縣外籍新娘識字專班為例〉,國立中正大學成人及繼續教育學硏究所碩士論文。
熊志勇(2001),〈美國華裔與美國對華政策〉,《哈爾濱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第2期,頁36-40。
趙彥寧(2003),〈書評《流離尋岸-資本國際化下的「外籍新娘」現象》〉,《台灣社會學》,第6期,頁275-278。
趙彥寧(2004),〈現代性想像與國境管理的衝突:以中國婚姻移民女性為研究案例〉,《台灣社會學刊》,第32期,頁1-58。
趙錦蓮、陳文瑛(2006),〈從美加政府公報制度探討公共參與之實踐〉,《研考雙月刊》,第3期,頁44-53。
劉秀燕(2003),〈跨文化衝擊下外籍新娘家庭環境及其子女行為表現之研究〉,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卓、楊大偉 (2005),〈從邊緣到主流:華裔美國婦女社會地位的上升歷程〉,第33卷第6期,頁71-75。
劉明君(1998).〈關於比較政治學領域中的政治冷淡主義〉.《理論與現代化》,第3期。
劉玟妤(2009),〈台灣新移民女性之公共參與:賦權的觀點〉,2009年台灣的東南亞區域研究年度研討會,中央研究院人社中心亞太區域研究專題中心。
潘文慧(2002.11.29),〈大陸新娘街頭怒吼 反對被歧視簽署愛台灣宣言〉,網址:http://www.ettoday.com/2002/11/29/328-1381498.htm,檢索日期:2009/5/10)。
潘永雄(1993),〈屏東縣排灣族政治參與行為之研究〉,政治作戰學校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潘淑滿(2004),〈從婚姻移民現象剖析公民權的實踐與限制〉,《社區發展季刊》,第105期,頁30-43。
鄭杭生、李路路主編(2005),《中國人民大學中國社會發展研究報告》,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
鄭雅雯(2000),〈南洋過台灣: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婚姻與生活探究:以台南市為例〉,國立東華大學群關係與文化硏究所碩士論文。
鄧修倫(2003),《女性與聯合國》,台北:揚智文化。
盧文婷(2008),〈變遷中的美國華人移民婦女政治地位析探〉,《興大歷史學報》,第20期,頁151-188。
蕭昭娟(2000),〈國際遷移之調適研究:以彰化縣社頭鄉外籍新娘為例〉,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地理研究所博士論文。
蕭新煌、王俊秀(1990),〈環境影響評估中的社會影響評估:對現有「環境影響評估」中「社會影響」之評估〉,《台灣大學社會學刊》,第20期,頁1-40。
賴建達(2002),〈國民小學實施外籍新娘識字教育之研究—以一所山區小學為例〉,國立臺中師範學院國民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錦慧(1998),〈族群通婚與族群觀─四季新村原住民婦女的經驗〉,東華大學族群關係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藍佩嘉(2002),〈跨越國界的生命地圖:菲籍家務移工的流動與認同〉,《臺灣社會研究期刊》,第48期,頁169-218。
藍佩嘉(2004.7),〈外籍配偶不是不斷下蛋的母雞〉,《新新聞906期》,網址:http://pclan.social.ntu.edu.tw/html/born%20or%20not%20to.htm,檢索日期:2009年4月2日。
顏錦珠(2002),〈東南亞外籍新娘在台生活經驗與適應歷程之研究〉,國立嘉義大學家庭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魏琬玲(2007),〈資本主義下臺越跨國婚姻─由後殖民女性主義觀點視之〉,網址:http://virus.thu.edu.tw/~politic/downlord/document/96Imasteragenda/A1-3.pdf,檢索日期:2009年1月4日。
顧長永(1998),《臺灣與東南亞的政治經濟關係:互賴發展的順境與逆境》,台北:風雲論壇。
顧長永(2005),《東南亞政治學》,台北:巨流。
顧燕翎、尤詒君(2004),〈建立支持系統及倡導多元文化-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外籍與大陸配偶輔導政策〉,《社區發展季刊》,第105期,頁20-29。
顧燕翎、鄭至慧主編(1999),《女性主義經典─十八世紀歐洲啟蒙,二十世紀本土反思》,台北:女書文化。
龔向和、袁立(2008),〈以人權為核心度量發展的四個維度〉,《河北法學》,第11期,頁40-45。
英文部分
Airhihenbuwa, C. O. (1994), “Health Promotion and the Discourse on Culture: Implications for Empowerment.”, Health Education Quarterly, Vol.21, No.3, pp. 345-353.
Albrow, Martin(1997), The Global Age: state and society beyond modernity. New York: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Almond, Gabriel A. and Sidney Verba(1963), The Civic Culture. Princeton, New Jersey: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Baker, K. L.(1973),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Political Efficacy, and Socialization In Germany.” , Comparative Politics, Vol.6, No.1, pp.73-98.
Bobo, Lawrence, and Gilliam, Franklin(1990), “Race, Sociopolitical Participation, and Black Empowerment.”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Vol.84, No.2, pp.376-393.
Campbell,A., Gurin,G., & Miller,W.(1954), The Voter Decides. Evanston, Ill.: Row Peterson.
Chen, Yu-Hua(2007), Individual and Structural Determinants of Marital Stability: An Exploration of Cross-Border Marriages in Taiwan ,conference on International Migration in Asia.
del Rosario, Virginia O(1994), Lift in the Smoke Screen: Dynamics of Mail-Order Bride Migration from the Philippines. Institute of Social Studies, The Hague. Ph.D.Dissertation.
Easton, D. (1965), .A System Analysis of Political Life. New York: John Wiley & Sons, Inc.
Finkel, Steven E. (1985), “Reciprocal Effects of Participation and Political Efficacy: A Panel Analysis.” American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Vol.29, No.4, pp.891-913.
Form, W.H. and Huber J.(1971), “Income, Race, and the Ideology of Political Efficacy.",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Vol.33, No.3, pp.659-88.
Freire, P. & Macedo, D. (1987), Literacy:Reading the Word & the World, Massachusetts: Bergin & Garvey.
Freire, P. (1970b), “Cultural Action and Conscientization”, Harvard Education Review, Vol.40, No.3, pp. 45-77.
Galaskiewicz, Joseph(1979), Exchange Network and Community Politic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Huntington, Samuel and Nelson, Joan(1976), No Easy Choice: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Cambridge, Mass.: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Isabelle Cheng(2008),”Immigrants and National Identity of Taiwan: A Preliminary Study on Multiculturalism Practice.”, http://www.soas.ac.uk/taiwanstudies/eats/eats2008/43182.pdf,2008/11/22。
Joanne, P.S.(1996), “Gendering Nationhood: A feminist engagement with national identity”. In N. Duncan (ed), Bodyspace. NY: Routledge.
Kazee, Thomas A.(1981).“Television Exposure and Attitude Change:The Impact of Political Interest.", The Public Opinion Quarterly, Vol.45,No.4, pp.507-18.
Kenny, Christopher(1998).“The Behavioral Consequences of Political Discussion:Another Look at Discussant Effects on Vote Choice.", The Journal of Politics, Vol.60, No.1, pp.231-44.
Lane, Robert Edwards(1962), Political Ideology:Why The American Common Men Believes What He Does. New York: Free Press of Glencoe.
Lim,I.S.(1997)Korean immigrant woman’s challenge to gender inequality at home : The interplay of economic resources, gender, and family. Gender and Society, Vol. 11, No. 10.
Lipson, J. G.(1992). “The health and adjustment of Iranian immigrants.” Western Journal of Nursing Research, Vol.4, No.1, pp.10-24.
Lucian Pye(1985), Asian Power and Politics. Cambridge, Mass. :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Marshall, T. H. (1991), “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1950]”. In T. H. Harshall, Citizenship and Social Class and Other Essays. London: Pluto Press.
McClosky, Herbert(1968),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 Vol. XII. New York: Macmillan Company.
Milbrath, Lester and Goel, Madan Lal(1976), Political participation: how and Why do people get involved in politics? Chicago: Rand McNally College Publishing Company.
Myron, Weiner(1971),“Political Participation: Crisis of Political Process.” In Leonard Binder (ed), Crisis and Sequences in Political Development . New York: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Norman, Nie and Verba, Sideny(1975), “Political Particapation.” In Fred Greenstein and Nelson Polsby (eds.), Handbook of Political Science, Mass.: Addison-Wesley Publish company.
Portes, Alejandro and Bach, Robert(1985), Latin journey :Cuban and Mexican immigrants in the United States. California: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Pred, A. & Palm, R. (1978). “The status of American women: A time-geographic view.” In A. Pred & R. Palm (eds.), An invitation to Geography. New York: McGraw-Hill.
Pye, Lucian(1985), Asian Power and Politics : The Cultural Dimension of Authority.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Schwartz, David C(1973). Political Alienation and Political Behavior. Chicago, IL:Aldine Publishing Co.
Verba, Sidney and Norman, Nie(1972), Participation in America : Political Democracy and Social Equality. New York: Harper & Row Publishers.
Wallerstein N., and Berstien E.(1988), “Empowerment Education: Freire`s Ideas Adapted to Health Education: A Case Study of Alcohol and Substance Abuse Prevention (ASAP)”, Health Education Quarterly, Vol.15, No.4, pp.379 394.
Wallerstein, Immanuel (1980) ,”The Future of the Capitalist World System.”In Terence Hopkins and Immanuel Wallerstein. (eds) Processes of the world-system. Beverly Hills, Calif.: Sage Publications.
Zhou, Min. and Logan, John(1989),“Returns on human capital in ethnic enclaves:New York city’s Chinatown.” American Sociology Review, Vol.54. pp. 809-820.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國家發展研究所
952610091
97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952610091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009101.pdf96.39 kBAdobe PDF2View/Open
009102.pdf145.96 kBAdobe PDF2View/Open
009103.pdf128.94 kBAdobe PDF2View/Open
009104.pdf113.08 kBAdobe PDF2View/Open
009105.pdf485.75 kBAdobe PDF2View/Open
009106.pdf274.36 kBAdobe PDF2View/Open
009107.pdf462.29 kBAdobe PDF2View/Open
009108.pdf438.15 kBAdobe PDF2View/Open
009109.pdf458.45 kBAdobe PDF2View/Open
009110.pdf166.24 kBAdobe PDF2View/Open
009111.pdf287.12 kBAdobe PDF2View/Open
009112.pdf145.95 kBAdobe PDF2View/Open
009113.pdf132.12 k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