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49504
題名: 電視新聞框架研究-以電視新聞報導集會遊行事件為例
Framing taiwan television news: a content analysis of protest news
作者: 林常富
貢獻者: 王泰俐
Wang, Taili
林常富
關鍵詞: 電視新聞框架
電視新聞
新聞框架
框架理論
感官主義
社會運動
集會遊行
政黨偏差
責任框架
情感框架
衝突框架
經濟影響框架
道德框架
Television News Frames
Television News
News Framing
Framing
Sensationalism
Social Movement
Protest News
Partisan Bias
Attribution of Responsibility Framing
Conflict Framing
Human Interest Framing
Economic Consequences Framing
Morality Framing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8-Dec-2010
摘要:   過去國內電視新聞的相關研究中指出,國內電視新聞報導出現「時段區塊固 定」、「嚴肅新聞比例下降」、「報導內容感官主義化」、「報導形式視覺化」等情況。但僅了解電視新聞的發展趨勢似乎仍不足以了解電視新聞對國人的影響,甚至每日潛移默化的改變。\n\n  本研究提出有別以往電視新聞研究的新取徑,試圖以新聞框架理論來研究和解釋國內電視新聞的情況,並引用國外電視新聞框架的實證研究,整理出五項已知並已獲得證實的電視新聞框架:「責任框架」、「情感框架」、「衝突框架」、「經濟影響框架」、「道德框架」,以檢視國內電視新聞報導社會運動事件,特別是集會遊行時,這五種新聞框架的呈現和頻道間異同。\n\n  研究選擇以2008的「830嗆馬大遊行」作為觀察對象,經過內容分析後,本研究發現,國內電視新聞確實存在新聞框架,並且因為感官主義的媒體環境趨勢、社會運動團體的視覺訴求、新聞則數分配等原因而使得各新聞框架呈現時的差異。\n\n  國內電視新聞報導社會運動事件時,最常使用「情感框架」、「責任框架」與「衝突框架」。並且進一步發現發現,國內電視新聞報導社會運動事件時,各頻道間在新聞框架的使用上確實出現差異。\n\n  政治立場偏藍的電視新聞報導中,比偏綠的新聞台呈現更多「衝突框架」和「經濟影響框架」,其他新聞框架則無太大差異。另外,政治中立的電視台明顯比政治立場偏頗的電視台呈現更多的「衝突框架」;另外,政治偏藍的電視台也比偏綠和中立的電視台運用更多的「經濟影響框架」。
 This study examines how Taiwan television news frames protest news by investigating the prevalence of 5 news frames identified in earlier studies on faming and framing effects: frames of attribution of responsibility, conflict, human interest, economic consequences, and morality.\n\n This study content analyzed 206 television news stories in the protest against president Ma Ying-jeou’s 100th day in office in August 30th, 2008.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overall, the human interest frame was most commonly used in the television news, respectively followed by the attribution of responsibility, conflict, economic consequences, and morality. It also appeared that sensational presentation as popular outlets in Taiwan’s television news. The use of news frames not only was differenced from channels, but also in partisan stances taken by various channels.
參考文獻: 壹、中 文 部 份
牛隆光(2004)。《電視新聞「小報化」及其守門行為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永隆(1995)。〈電視新聞時段觀眾轉台行為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王石番(1991)。《傳播內容分析法》。台北:幼獅文化
王甫昌(1999)。〈社會運動〉,王振寰、瞿海源(編),《社會學與台灣社會》,頁501-536。台北:巨流。
王泰俐(2004)。〈電視新聞節目「感官主義」之初探研究〉,《新聞學研究》,81期,頁1-41。
王泰俐(2006)。〈電視新聞「感官主義」對閱聽人接收新聞的影響〉,《新聞學研究》,86期,頁91-133。
王嫦娥(1996)。《中文報紙政治立場之語用分析》。國立高雄師範大學英語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朱玉芬(1995)。《新聞結構對情感及興趣的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究所碩士論文。
朱婉清(2000年5月)。〈影劇新聞記者的人力變遷與專業素養〉,「影劇藝文記者新聞質量面面觀研討會」,台北縣新莊市。
江志釧(2000)。《新聞影片視訊場景切割及摘要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江茂山(2005)。《電視新聞播報鏡面呈現型式之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應用媒體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行政院主計處(2004)。〈社會發展趨勢調查〉,臺北:行政院主計處。
位明宇(2006)。《台灣電視新聞鏡面設計改變之研究 1962-2005》。國立政治大學傳播學院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何秋美(2007)。《政治危機處理的策略與評估—以2006年「倒扁」事件為例》。東吳大學政治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曼卿(2004)。《兩岸財經報導的競局框架 以戒急用忍政策為例(1989-2003)》,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何曼卿(2004)。《兩岸財經報導的競局框架----以戒急用忍政策為例(1989-2003)》。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碩士在職專班碩士論文。
余致力(2002)。《民意與公共政策 : 理論探討與實證?究》。臺北市 : 五南。
呂雅惠(2009)。《台灣電視新聞報導爭議女性之負面形象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巫宜靜(1997)。《台灣新聞標題語言結構之研究與華語文教學》。國立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李曉青(2009)。《媒體建構反貪腐倒扁運動之語藝視野研究-以《聯合報》、《中國時報》為例》。世新大學/新聞學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
李蕙怡(2009)。《電視與報紙選舉新聞偏差現象之研究─以2008年總統大選為例》。國立屏東教育大學社會發展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杜麗芳(1985)。《臺灣地區民眾收看電視新聞與氣象報告的動機與行為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育卉、莊伯仲(2006)。《2005電視新聞關鍵報告》。台北: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
林宜葴(2002)。《頭版設計與年輕讀者閱報效應之研究》。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怡君(2004)。《媒體吹起貧窮風:貧窮新聞的初探,兼及「新貧」議題之考據--以《聯合報》1999-2003年6月為例》,國立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怡瑩(2004)。《環境風險、環境運動與媒體 以台灣焚化爐政策爭議的媒體再現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究所碩士論文。
林珍良(1994)。《新聞言說結構對資訊處理策略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究所碩士論文。
邱玉蟬(1996)。《電視新聞影音結構對回憶的影響》。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侯博文(2006)。《全像圖組織設計運用於危機管理之研究--以警察組織處理紅衫軍倒扁行動為例》。國立政治大學公共行政研究所碩士論文。
封國晨(2006)。《從「反貪腐倒扁運動」檢視其議題建構與框架策略》。世新大學公共關係暨廣告學研究所含碩專班碩士論文。
洪美雪(2001)。《字幕對外語學習成效影響之探究》。國立成功大學教育研究所碩士論文。
胡幼偉、鄭麗琪(1999)。〈網路選舉資訊使用者素描:社會背景、政治參與及傳播行為的多面向觀察〉,《理論與政策》,13(3):65-87。
胡晉翔(1994)。《大眾傳播與社會運動 框架理論的觀點》,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究所碩士論文。
胡愛玲(1990)。《報紙報導街頭運動新聞之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究所碩士論文。
范育瑄(2001)。《電視晚間新聞暴力與血腥不雅新聞內容分析與企業外部責任》。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范碩銘(2007)。《民主化下台灣的社會運動外部策略研究》。國立政治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孫秀蕙(1993)。〈台灣電視新聞在政治民主化過程扮演的角色〉,《傳播文化》,2:103-109。
徐麗文(2004)。《華語電視新聞之教學設計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華語文教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秦佩佩(1996)。《英-中字幕翻譯的精簡原則》。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翁秀琪(1994)。〈我國婦女運動的媒介真實和「社會真實」〉。《新聞學研究》,48: 193-236。
翁秀琪(1997)。〈消息來源策略研究-探討中時、聯合對婦運團體推動民法親屬編修法的報導〉,《新聞學研究》,52: 121-148。
翁宜寧(2001)。《奧運運動新聞文本分析:符號學觀點的研究》。國立體育學院體育研究所碩士文。
張文強(1993)。《態度對新聞閱讀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究所碩士論文。
張依依、封國晨(2008)。〈從「反貪腐倒扁運動」檢視其框架策略與議題建構〉,《傳播與社會學刊》,5: 101-127。
張卿卿(2002)。〈競選媒體使用對選民競選議題知識與政治效能感的影響—以兩千年台灣總統大選為例〉,《選舉研究》,9(1): 1-39
張卿卿、羅文輝(2007)。〈追求知識、認同或娛樂?政論性談話節目的內容與閱聽眾收視動機的探討〉,《新聞學研究》,93:83-139。
張卿卿、羅文輝(2009)。〈政論性談話節目影響之探討〉,《新聞學研究》,98:47-91。
張桓凱(1997)。《滅族恐懼的建構:草根組織和新聞媒體對蘭嶼反核廢運動的意義建構》。國立中正大學電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桂菁(2006)。《新聞媒體如何再現犯罪新聞-以報紙新聞為例》。國立中正大學犯罪防治所碩士論文。
張詠晴(2007)。《電視監視器新聞的?實再現與釋義》。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究所碩士論文。
張錦華、林維國、陳清河、林建甫、杜聖聰(2009)。《電視新聞收視質指標建構及量測計畫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98年委託研究報告,GRB 系統編號:PG9806-0352 )。臺北: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張勤(1983)。《電視新聞》,臺北:三民。
張夢和(1991)。《電視新聞意識形態之分析--以「獨立台灣會」案之報導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甄薇(1992)。《突性社會議題之新聞框架?究 : 以台灣政治反對運動為例(1960-1991)》,私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究所碩士論文。
張耀仁(2001)。《市場導向新聞學之研究-以臺灣無線電視台之晚間娛樂新聞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究所碩士論文。
莊宜昌(1996)。《報紙版面設計對讀者閱報認知、態度影響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正翰(2010)。〈媒體政治偏執 深化朝野對立〉,《玉山電報》,47。取自 http://www.formosamedia.com.tw/?p=8158
陳月霞(1997)。《論感嘆詞之字幕翻譯》。輔仁大學翻譯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志豪(1995)。《報紙新聞標題製作公式之研究:以「交通事故」新聞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秀鳳(1990)。《我國主要報紙政治衝突事件報導初探 「中央日報」、「中國時報」、「自立晚報」,有關「民主進步黨」街頭運動報導的內容分析》,私立輔仁大學大?傳播?究碩士論文。
陳昕(1999)。《電視社會及娛樂新聞報導與收視率的研究-以華視晚間新聞為例》。國立中山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俊仁(2006)。《閱聽人對電視新聞跑馬燈收看行為與態度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威良(2008)。《反貪腐倒扁運動議題倡議之研究》,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郁仁(2008)。《2006年紅衫軍倒扁運動的媒體策略》,國立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雪雲(1991)。《我國新聞媒體建構社會現實之?究 以社會運動報導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究所碩士論文。
陳毓麒(2000)。《電視新聞雙重文本與閱聽人理解之研析》,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運璞(1985)。《我國電視新聞守門人之研究- 以台視晚間新聞為例》。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嘉爵(1995)。《選舉期間電視新聞可信度比較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銘華(2004)。《電視新聞鏡面設計對於新聞產製流程的影響以及現況分析之初探》。國立南台科技大學資訊傳播系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德譽(2005)。《臺灣電視新聞的語言風格特色之研究》。輔仁大學大眾語言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憶寧(2003)。〈2001年台北縣長選舉公關稿之議題設定研究:政治競選言說功能分析之應用image〉,《新聞學研究》,74: 45-72。
陳憶寧(2004)。〈媒體議題與公眾議題演化過程之探討:以2002年台北市長選舉為例〉,《新聞學研究》,81: 125-162。
陳憶寧、羅文輝(2010)。〈媒介使用與政治資本〉,《新聞學研究》,88: 83-134。
陳馥綺(1992)。《我國電視國際新聞報導之分析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陳韻如(1993)。《新聞事件的意義建構與受眾認知關係之研究:從受眾推論看新聞框架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究所碩士論文。
彭芸(1992)。《新聞媒介與政治》,臺北:黎明。
彭芸(2004)。《匯流時代的電視產業及觀眾》,臺北:五南。
游進忠(1996)。《台北市民眾收看有線電視新聞之動機與滿足?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究所碩士論文。
程子龍(1994)。《音樂、色彩、字幕之於候選人廣告的效果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玉容(1994)。《觀眾價值觀與選看電視新聞評估因素之關聯性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甲乙(2004)。《臺灣新聞標題的語言研究》。彰化師範大學國文學系在職進修專班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怡嘉(2009)。《2008年電視總統選舉新聞的政治偏差》,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究所碩士論文。
黃欣然(2005)。《中文報紙之新聞標題及廣告用語中後設隱喻之語意研究》。國立師範大學英語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黃采薇(2002)。《電視新聞娛樂化與電視觀眾:以傳統三家無線電視台晚間新聞為例》。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國棟(1999)。《我國有線專業新聞台之報導多元化研究-以中天、TVBS-N、民視新聞台、環球新聞台、東森新聞台為例》。淡江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惠萍(2003)。〈媒介框架之預設判準效應與閱聽人的政策評估-以核四案為例〉,《新聞學研究》,77: 67-105。
黃惠萍(2005)。〈審議式民主的公共新聞想像:建構審議公共議題的新聞報導模式〉,《新聞學研究》,83: 39-81。
黃憶婷(2006)。《網路廣告的版面配置對視覺焦點、閱讀動線的影響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資訊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慧敏(2009年12月7日)。〈電視收視質調查 智庫建議先做新聞台〉,《中央社》。
黃耀德(1994)。《色彩形式在空中教學電視字幕呈現過程中對收視者之影響研究》。國立交通大學傳播科技研究所碩士論文。
楊孝?(1978)。《傳播研究方法總論》。台北:三民。
楊雅文(2008)。《反貪腐運動之探究─以天下圍攻事件為例》,國立成功大學政治經濟學研究所。
楊瑪利(2002)。〈你都看些什麼新聞?〉,《天下雜誌》,251:114-115。
葉千慧(2007)。《社會行銷策略及其效應之研究以倒扁運動為例》。淡江大學公共行政學系公共政策碩士班碩士論文。
葉樹姍(1992)。《主播來頓文化大餐如何-探究電視新聞中藝文報導的質與量》。國立台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葛健生(1980)。《報紙和電視新聞可信度比較之研究》。中國文化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廖述銘(2002)。《媒體議題與政策議題互動關係之?究 以核四興廢決策為例》,世新大學傳播?究所碩士論文。
臧國仁(1998)。〈新聞報導與真實建構:新聞框架理論的觀點〉,《傳播研究集刊》,3,1-102。
臧國仁(1998)。《新聞媒體與消息來源:媒介框架與真實建構之論述》。台北:三民書局。
臧國仁、鍾蔚文、楊怡珊(2001)。〈新聞記者的社會智能:再論記者與消息來源之互動〉。《新聞學研究》,69,55-94。
褚瑞婷(2004)。《電視新聞產製數位化之研究—以新聞動畫為例》。銘傳大學傳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趙剛(2006)。〈希望之苗:反思反貪倒扁運動〉,《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4:219-265。
劉幼琍、楊忠川(1997)。〈傳播科技的另一種選擇——我國隱藏式字幕的政策研究〉,《廣播與電視》,3(2):109-140。
劉幼琍、蔡琰(1995)。〈電視節目品質與時段分配之研究〉,《廣播與電視》,2(1):89-124。
劉念夏(2002)。〈民意調查與民意產製:一個框架理論的觀點〉,《新聞學研究》,72:173-205。
劉貞秀(1995)。《有線電視新聞類型節目的使用與滿足研究》。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說芳(1992)。《電視字幕對視覺及劇情理解度影響之研究》。國立成功大學工業設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惠卿(2009)。〈電視報導新聞議題之政黨偏差研究-以TVBS-N與SET-N報導 312 維新館事件為例〉,《傳播與管理研究》,9(1):33-64。
廣電基金(2000)。《1999年無線與有線電視台晚間新聞調查報告》。台北:財團法人廣播電視事業發展基金。
蔡念中(1999)。〈提昇電視新聞節目品質-電視社會新聞煽色腥現象之探討〉,《廣播與電視》,14:167-187。
蔡念中等(主編)(1996)。《電視節目製作》。台北:五南。
蔡淑芬(1988)。《電視新聞性節目觀賞者生活型態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鄧佩珊(2004)。《電視新聞畫面設計元素建構之研究》。輔仁大學應用美術學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盧鴻毅(1992)。《新聞媒介可信度之研究》。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賴俔劭(2007)。《網路政治議題參與度與網路政治新聞可信度對大學生政治社會化影響》。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霍鵬程(2005)。《台灣電視新聞播報之視覺設計研究》。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造形藝術研究所碩士論文。
謝孟哲(2009)。〈暴力與國家認同:以陳雲林訪台相關事件為例〉,《中華傳播學會:2009年年會論文》。
謝高橋(1991)。《社會學》。台北:巨流。
鍾文豪(2001)。《電視新聞內容分類與索引之研究》。國立交通大學資訊工程系碩士班碩士論文。
羅文輝(1991)。《精確新聞報導》。台北:正中。
羅文輝、侯志欽、鄧麗萍、李偉農(2004)。〈2004年電視總統選舉新聞的政黨偏差〉,《廣播與電視》,23:1-21。

貳、英 文 部 份
Bennet, W. L. (1996). News: The politics of illusion (3rd ed.). New York: Longman.
Bird, S. E., & Dardenne, R. W. (1988). Myth, chronicle and story: Exploring the narrative qualities of news. In J. W. Carey (Ed.), Media, Myths, and Narratives: Television and the Press (pp. 67-88). Beverly Hills: Sage Publications.
Brookes, R. (2000). Tabloidization, media panics, and mad cow disease. In Tabloid tale: Global debates over media standards (C. Sparks & J. Tulloch , Eds., pp. 195-209.). Oxfor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Calabrese, A.(2000). Political Space and the Trade in Television News. (In Colin Sparks & John Tulloch Eds). Tabloid Tales: Global Debates over Media Standards, 43-61.
Cappella, J. N., & Jamieson, K. H. (1997). Spiral of cynicis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Chung, Wei-Wen (鍾蔚文) & Tsang, Kuo-Jen (臧國仁) (1993). News frames reconsidered: What does frame do to reality.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EJMC Convention, Washington D.C.
David Domke, Kelley McCoy, & Marcos Torres. (1999). News media, racial perceptions, and political cogni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6: 570-607.
de Vreese, C. H., Peter, J., & Semetko, H. A. (2001). Framing politics at the launch of the euro: A cross-national comparative study of frames in the news.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8 (2), 107-122.
Dietram A. Scheufele. (2000). Agenda-setting, Priming, and Framing Revisited: Another Look at Cognitive Effects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Mass Communication & Society, 3(spring & summer), 297-316.
Doris A. Graber. (1990). Seeing is remembering: How visuals contribute to learning from Television New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0, 134-155.
Edelman, M. (1993). Contestable categories and public opinion.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0, 231-242.
Entman, R. (1991). Framing U.S. Coverage of International News: Contrasts in Narratives of the KAL and Iran Air Incident.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1, 6-27
Entman, R. (1993). Framing: Toward clarification of a fractured paradigm.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3(3), 51-58.
Entman, R., & Rojecki, A. (1993). Freezing out the public: Elite and media framing of the U.S. Anti-Nuclear Movement.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0, 151-167.
Fallow, J. (1997). Breaking the news: How the media undermine American democracy. New York: Pantheon Books.
Fang. Y.-J. (1994) "\"Riots\" and Demonstrations in the Chinese Press: A Case Study of Language and Ideology`, Discourse and Society, 5(4): 463-81.
Fishman, M. (1980). Manufacturing the News. Austin: The 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
Fiske, J. & Taylor, S. E. (1991). Social cognition. NewYork: McGraw-Hill.
Fridriksson, L. (1995). Media framing of a crisis in the Washington Alliance.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EJMC Convention, Washington D.C.
Gamson, W. (1992). Talking politics.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Gamson, W. A. (1984). What’s News: A game simulation of TV news (Chap.2: News frames). New York: The Free Press.
Gamson, W. A. (1988). Political discourse and collective action. In B. Klandermans, et al. (Eds.). International Social Movement Research, Vol. 1. Greenwich, CN: JAI Press.
Gamson, W. A. (2001). Foreword. In S. D. Reese, O H. Gandy, Jr., & A. E. Grant (Eds.), Framing public life: Perspectives on media and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social world (pp. ix-xi).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 Associates.
Gamson, W. A., & Modigliani, A. (1989). Media discourse and public opinion: A constructionist approach. American Journal of Sociology, 95, 1-37.
Gitlin, T. (1980). The whole world is watching: Mass media in the making and unmaking of the new left. Berkeley, CA: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Gitlin, T. (1984). Making protest movements news worth. In Doris A. Graber ed. Media Power in Politics (pp. 230-250). Washington, D. C.: Congressional Quarterly Inc.
Goffman, Erving. (1974). Frame Analysis: An Essay on the Organization of Experience. New York, NY et al.: Harper & Row.
Grabe, M. E., Zhou, S., & Barnett, B. (2001). Explicating Sensationalism in Television News : Content and the Bells and Whistles of Form. Journal of Broadcasting & Electronic, 45(4), 356-56.
Graber, D. (1988). Processing the news: How people tame the information tide. New York? Harper & Row.
Graber, D. (1993). Mass media and American politics. Washington, DC: CQ Press.
Hallahan, K. (1999). Seven models of framing: Implications for public relations. Journals of Public Relations Research, 11(3), 205–242.
Hallin, D. C. (1994). We keep American on top of the world: Journalism and the public sphere. New York: Routledge.
Hayashi, K.(2000). The Home and Family Section in the Japanese Newspaper. (In Colin Sparks & John Tulloch Eds., 147-62.). Tabloid Tales: Global Debates over Media Standards.
Holli A. Semetko & Patti M. Valkenburg. (2000). Framing European Politics: A Content Analysis of Press and Television New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0(2), 93-109.
Iyengar, S. (1987). Television news and citizens’explanations of national affairs. American Political Science Review, 81(3), 815-831.
Iyengar, S. (1991). Is anyone responsible? How television frames political issues.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Iyengar, S., & Kinder, D. R. (1987). News that matter.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Iyengar, S., & Simon, A. (1993). News coverage of the Gulf crisis and public opinion: A study of agenda-setting, priming, and framing.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0, 365-383.
Jamieson, K. H. (1992). Dirty politics. New York: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Manning, P. K. & Hawkins, K. (1990). Legal decisions: A frame analytic perspective. In S. H. Riggins (ed.), Beyond Goffman: Studies in communication, institution, and social interaction (pp. 203-233). N. Y.: Mouton de Gruyter.
Maxwell E. Mcombs, Juan P. Llamas, Esteban Lopez-Escobar, and Frederico Rey. (1997). Candidate Images in Spanish Elections: Second-level Agenda-setting Effects.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4, 703-716.
McLeod, D. & Detenber, B. (1999). Framing effects of television news coverage of social protest.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9(2), 3-23.
McLeod, J. M., Kosicki, G. M., & McLeod, D. M. (1994). The expanding boundaries of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effects. In J. Bryant and D. Zillmann (Eds). Media effects, 123-162. New York: Erlbaum.
Meyers, M. (1992). Reporters and beats: The making of oppositional news. Critical Studies in Mass Communication, 9, 75-90.
Neuman, W. R., Just, M. R., & Crigler, A. N. (1992). Common Knowledge.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Norris, P. (1995). The restless searchlight: Network news framing of the post-cold war world.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2, 357-370.
Pan, Z., & Kosicki, G.M. (1993). Frame analysis: An approach to news discourse. Political Communication, 10, 55-75.
Patterson T. E. (2001). Doing well and doing good : how soft news and critical journalism are shrinking the news audience and weakening democracy- and what news outlets can do about it. Harvard university.
Patterson, T. (1993). Out of order. New York: Knopf.
Piven, F. F. & R. A. Cloward. (1992). \"Normalizing collective protest,\" in crontiers in social movement theory. (eds.) AD. Morris and CM. Mueller. (pp. 301-325) New Haven, CT: Yale University Press.
Price, V., Tewksbury, D., & Powers, E. (1997). Switching Trains of Thought The Impact of News Frames on Readers` Cognitive Responses.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4, 481-506.
Rehee, J. W. (1995). The interaction between news frames and an interpreter’s schemata: A theory and a simulatio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EJMC Convention, Washington D.C.
Renita Coleman & Stephen Banning. (2006). Network TV News` Affective Framing Of The Presidential Candidates: Evidence For A Second-Level Agenda-Setting Effect Through Visual Framing. 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83(2), 313-328.
Robin L. Nabi. (2003). Exploring the Framing Effects of Emotion: Do discrete emotions differentially influence information accessibility, information seeking, and policy preference? Communication Research, 30(2), 224-247.
Robinson, M. J., & Levy, M. R. (1986). The main source: Learning from television news. Beverly Hills, CA: Sage.
Rouner, D. et al. (1995). Inability to recognize news source bias and perception of media bias.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EJMC Convention, Washington D.C.
Ryan, C. (1991). Prime time activism: Media strategies of grassroots organizing. Boston: South End Press.
Saris, W. E. (1997). The public opinion about the EU can easily be swayed in different diretions. Acta Politica: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Political Science, 32. 406-435.
Scheufele, D. A. (1999). Framing as a theory of media effect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49, 103-122.
Schonbach, K.(2000). Does Tabloidization Make German Local Newspaper Successful? (In Colin Sparks & John Tulloch Eds., 63-74.). Tabloid Tales: Global Debates over Media Standards.
Semetko, H. A., & Valkenburg, P. M. (2000). Framing European politics: A content analysis of press and television news.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50, 93-109.
Shannon L. Bichard. (2006). Building Blogs: A Multi-Dimensional Analysis Of The Distribution Of Frames On The 2004 Presidential Candidate Web Sites.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83(2), 329-345.
Sparks, C. (2000). Introduction:The Panic over Tabloid News. (In C. Sparks & J. Tulloch, Eds., 1-40. ). Tabloid Tales: Global Debates over Media Standards. Oxford: Rowman & Littlefield Publishers, Inc.
Tankard, J. W. Jr.; Hendrickson, L.; Silberman, J.; Bliss, K.; & Ghanem, S. (1991). Media Frames: Approaches to conceptualization and measurement. Paper presented at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in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Boston, MA.
Tarrow, S. (1998). Power in movement: Social movements and contentious politics. (second ed.).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Thomposon, D. R. (1991). Framing the news: A methodological framework for research design. Paper presented at the AEJMC Convention, Washington D.C.
Tuchman, G. (1978). Making news: A stud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reality. New York: Free Press.
Tulloch, J. (2000). The Eternal Recurrence of New Journalism. (In Colin Sparks & John Tulloch Eds., 131-46.). Tabloid Tales: Global Debates over Media Standards.
Tulloch, J. (2000). The Eternal Recurrence of New Journalism. (In Colin Sparks & John Tulloch Eds., 131-46.). Tabloid Tales:Global Debates over Media Standards.
Valkenburg, P. M, Semetko, H. A. & de Vreese, C. H. (1999). The effects of news frames on readers’ thoughts and recall. Communications Research, 26, 550-569.
Wolfsfeld, G. (1993). Introduction. In A. A. Cohen & G. Wolfsfeld (eds.). Framing the Intifida: People and Media. Norwood, NJ: Ablex.
Woo, J. (1994). Different frames and the same mechanism: Comparing TV news coverage of the 1987 and 1992 Korean presidential elections. Paper presented to the ICA convention, Sydney, Australia.
Zaller, J. (1992). The nature and origins of mass opinion. New York: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Zoch, L., & Turk, J. V. (1999). Women making news: Gender as a variable in source selection and use. Journalism and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75, 762-775.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93451004
9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3451004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45100401.pdf1.95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