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49847
題名: 王白淵的文化活動與精神歷程
The cultural activities and mental world of Wang, Bai-yuan
作者: 蘇雅楨
Su,Ya Chen
貢獻者: 曾士榮
Tzeng, Shih Jung
蘇雅楨
Su,Ya Chen
關鍵詞: 王白淵
精神史
心態
臺北
東京
上海
Wang, Bai-Yuan
History of Mentalities
Mental World
Taipei
Tokyo
Shanghai
日期: 2009
上傳時間: 9-Dec-2010
摘要: 本論文試圖結合兩個層次的精神史(History of Mentalities)研究取徑-傾向個體層次的與傾向集體層次的精神史研究-來理解並建構王白淵的精神世界所體現的雙重結構:藝術心態與啟蒙心態。\n本論文主要探討他一生中在三個都市與二個世代間身份流動的軌跡,戰前與戰後之間藝術心態與啟蒙心態的消長;並從他的作品,理解其美學觀點如何展現,藉以釐清其詩文的風格與核心關懷。王白淵的這些特質與經驗都可能影響各時期他對身份的抉擇,與對身份的認同。\n一九二三年,王白淵因為藝術心態的茁壯而前往東京留學,在二O年代中期,受到影響而轉變,主要是產生啟蒙心態,並開始創作小說與詩文。啟蒙心態與藝術心態的並存,使他開始思考臺灣的問題。啟蒙的心態促使他走上文學之途。表現在他的散文與小說之中,是追求殖民地解放與自由;愛好藝術的心態令他始終未把畫筆拋去,表現在他的藝術理念上,是追求臺灣文藝的更上一層樓。而就在他意識到臺灣文藝的貧困之時,他出版詩文集《蕀の道》並開始與留學東京的學生與文化人共創「臺灣藝術研究會」,為臺灣的文藝而奮鬥。而王白淵的啟蒙心態在戰後初期的重現,使他投入媒體政治,創辦並參與多種左翼報刊,理性地提出對政府的建言與熱切的批評。戰後二.二八事件的影響下使他逐漸消音,然而卻仍持續關注臺灣文藝的發展。作為一個知識份子,王白淵始終關切臺灣的問題,並以文藝作為一條道路,他是日治時期朝向臺灣藝術文學發展的先驅,與為臺灣社會自由的目標而努力的一個典型。藉由他的例子,得以窺見日治時期文藝創作者在殖民情境下創作的「共同困境」,與理解其受到歷史事件影響下的身份抉擇與心態結構的多樣化與變遷。
The thesis attempts to reconstruct the mental world of Wang Bai-yuan, represented as a dual artistic/enlightening mental structure, through the approach of the history of mentalities of both individual and collective levels. \nThe thesis mainly examines Wang Bai-yuan’s mobile traces of identity among three cities in East Asia and related issues between two generations that he belonged, the rise and fall of his dual structure of mental world from prewar to postwar periods. In addition, the thesis explores his writing aesthetics through examining his works. \nWang’s artistic-dimension mental structure was under forming around 1923 at a time when he went to Tokyo for the study of painting. In the mid-1920s, however, the enlightening-dimension of his mental world became dominant, which led him to start his writings of poetry and novel. The formation of the dual structure of his mental world around then led him to think over issues of colonized Taiwan, while his enlightening mind in particular led him to the road of literature. After 6-year in jail during wartime, the enlightening-dimension of his mental world reemerged in early postwar Taiwan, represented as his participations in left-wing presses where he voiced his criticisms and advices toward Chinese authorities newly arrived in the island.
參考文獻: 一、 史料、文本
《フォルモサ》,台灣藝術研究會
《台湾総督府警察沿革誌》(台湾総督府警務局,1933)
《臺北文物季刊》(臺北市文獻委員會,1954)
《臺灣新生報》(微卷,1947-1949)
《政經報》(臺北:傳文,1998)複刻本
《前鋒》(臺北:傳文,1998)複刻本
《新新》(臺北:傳文,1995)複刻本
《新知識》(臺北:傳文,1998)複刻本
《新臺灣》(臺北:傳文,1998)複刻本
《臺灣文化》(臺北:傳文,1994)複刻本
《臺灣評論》(臺北:傳文,1998)複刻本
《臺灣文學》,啟文社、台灣文學社
《臺灣藝術》,台灣藝術社
下村作次郎、中島利郎、河原功,《日本統治期台湾文学文芸評論集》(東京:緑蔭,2001)
中島利郎,《日本統治期台湾文学台湾人作家作品集》(東京:緑蔭,1999)
王白淵,《蕀の道》(盛岡:久保庄書店,1931)
石川啄木著,上田博編,《石川啄木》(東京都:日本図書センタ,1997)
池田敏雄、莊楊林合編,《臺灣新文學雜誌叢刊》複刻本(臺北:東方文化,1981)
(二)日記、口述、回憶錄
中研院近史所口述歷史編輯委員會編,《日據時期臺灣人赴大陸經驗》第5、6冊(臺北:中研院近史所,1994)
林獻堂先生紀念集委員會編,《林獻堂先生紀念集:年譜、追思錄》(臺北:海峽學術,2005)
林忠勝撰,《朱昭陽回憶錄》(臺北:前衛,1994)
林忠勝撰,《陳逸松回憶錄(日據時代篇)》(臺北:前衛,1994)
吳新榮著,張良澤譯,《吳新榮日記》(台北:遠景,1981)
黃旺成,《黃旺成日記》(1934-1935),未刊稿
二、 專書
(一)中文專書
上海百年文化史編輯委員會,《上海百年文化史》(上海科學技術文獻出版社,2002)
文訊月刊社:《現代詩學研究討論會論文集》(臺北︰文訊月刊社,1995)
文訊雜誌社主編︰《臺灣現代詩史論》(臺北︰文訊,1996)
中島利郎編,《日據時期台灣新文學雜誌──總目.人名索引》,(台北:前衛,1995)
中島利郎《台灣新文學與魯迅》(前衛,1999)
王乃信,《臺灣社會運動史(第一冊 文化運動)》(臺北:海峽學術,2006)
王育德著,黃國彥譯,《王育德全集1臺灣.苦悶的歷史》(臺北:前衛,1999)
王育德著,邱振瑞等譯,《王育德全集11創作.評論集》(臺北:前衛,2002)
王詩琅譯註,《臺灣社會運動史》(臺北縣,稻鄉,1998)
王德威,《如何現代,怎樣文學?— 十九、二十世紀中文小說新論》(臺北:麥田,1998)
矢內原忠雄著,周憲文譯,《日本帝國主義下的臺灣》(臺北:帕米爾書店,1998)
古繼堂,《台灣新文學理論批評史》(遼寧:春風文藝出版社,1993)
白雪蘭,《臺灣西洋美術思想起-詩情與土地》(臺北縣:新莊市公所,1997)
羊子喬、陳千武主編,《亂都之戀》(臺北:遠景出版公司,1982)
羊子喬,《蓬萊文章臺灣詩》(臺北︰遠景,1983)
安東尼.紀登斯著,趙旭東、方文譯,《現代性與自我認同》(左岸文化:2007)
余秋雨《藝術創造論》(臺北市:天下遠見,2006)
吳文星,《日據時期臺灣社會領導階層之研究》(臺北:正中,1992)
吳密察,《臺灣近代史硏究》(臺北:稻鄉,1990)
吳密察等著,《帝國裡的「地方文化」:皇民化時期臺灣文化狀況》(臺北市:播種者,2008)
何義麟,《跨越國境線—近代台灣去殖民化之歷程》(板橋市:稻鄉,2006)
李南衡,《日據下臺灣新文學:明集》(臺北:明潭,1977)
李歐梵,《現代性的追求:李歐梵文化評論精選集》(臺北市:麥田,1996)
李歐梵著,毛尖譯,《上海摩登— 一種新都市文化在中國1930-1945》,(北京市:北京大學出版社,2001)
巫永福著,《巫永福全集》﹙臺北:傳神福音,1996-2003﹚
尾崎秀樹著,陸平舟、間ふさ子合譯,《舊殖民地文學的研究》(臺北市:人間,2004)
周英雄、劉紀惠編,《書寫臺灣:文學史、後殖民與後現代》(臺北:麥田,2000)
周婉窈,《海行兮的年代》(臺北:允晨,2003)
河原功著,莫素微譯,《台灣新文學運動的展開》(臺北市:全華,2004)
林亨泰,《找尋現代詩的原點》(彰化市:彰化縣立文化中心,1994)
林煌洲著,《印度思想文化與佛教》(臺北市:史博館,2002)
邱貴芬,《後殖民及其外》(臺北:麥田,2003)
柏格森(Bergson, H.L)著,張君譯,《創化論》(臺北市:先知,1976)
施淑《兩岸文學論集》(臺北:新地,1997)
柳書琴〈戰爭與文壇:日據末期臺灣的文學活動〉(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
文,1994年6月)
柳書琴,《荊棘之道:旅日青年的文學活動與文化抗爭》(聯經2009.5)
垂水千惠著,涂翠花譯,《臺灣的日本語文學》(臺北:前衛,1998)
班納迪克.安德森(Benedict Anderson)著,吳叡人譯,《想像的共同體:民族主義的起源與散布》(臺北:時報,1999)
翁鬧、巫永福、王昶雄著,張恆豪主編,《翁鬧、巫永福、王昶雄合集》(臺北:前衛,1991)
秦賢次編,《張我軍評論集》(板橋:臺北縣立文化中心,1993)
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跨界的臺灣史硏究──與東亞史的交錯》(臺北:播種者,2004)
若林正丈、吳密察主編,《臺灣重層近代化論文集》(臺北:播種者,2000)
莊永明,《台灣紀事—台灣歷史上的今天》(臺北:時報文化,1989)
張京媛編,《後殖民理論與文化認同》(臺北:麥田,1995)
張靜茹,《上海現代性.臺灣傳統文人──文化夢的追尋與幻滅》(臺北:稻鄉,2006)
西蒙帕克(Simon Parker)著,國立編譯館主譯,王志弘、徐苔玲合譯,《遇見都市:理論與經驗》(臺北市:群學,2007)
陳才崑,《王白淵.荊棘的道路》,(彰化市:彰縣文化,1995)
陳芳明,《左翼臺灣》(台北:麥田,1998年10月)
陳芳明,《殖民地臺灣》(台北:麥田,年月)
陳芳明,《後殖民臺灣》(台北:麥田,年月)
陳芳明,《殖民地摩登:現代性與臺灣史觀》(臺北:麥田,2004)
陳芳明,《謝里法與書寫台灣美術硏討會》(臺中市,臺灣美術館,2008)
陳建忠等合著,《臺灣小說史論》(臺北:麥田,2007)
陳培豐,《「同化」の同床異夢:日治時期臺灣的語言政策、近代化與認同》(臺北:麥田,2006)
陳祖恩,《上海日僑社會生活史(1868-1945)》,(上海:上海辭書出版社,2002)
彭瑞金,《臺灣新文學運動四十年》(高雄:春暉,1998)
黃繼持,《現代化,現代性,現代文學》(香港:牛津大學,1993)
黃美娥,《重層現代性鏡像:日治時代臺灣傳統文人的文化視域與文學想像》(臺北:麥田,2004)
莫渝,《王白淵荊棘之道》(臺中市,晨星,2008)
葉石濤,《臺灣文學史綱》(臺北:文學界,1987)
楊孟哲,《日本統治時代の台湾美術教育》(東京都:同時代社,2006)
楊雲萍、張我軍、蔡秋桐:《楊雲萍、張我軍、蔡秋桐合集》,(台北,前衛,1991)
楊澤編,《魯迅小說集》(臺北:洪範,2003)
廖忠俊,《臺灣鄉鎮舊地名考釋》,(臺北:允晨,2008)
霍克海默(Max Horkerheimer)、阿多諾(Theodor W.Adorno)著,林宏濤譯,《啟蒙的辯證—哲學的片簡》(臺北市:商周,2008)
魯迅,《魯迅小說史論文集—中國小說史略及其他》(臺北市:里仁,1999)
劉康著,《對話的喧聲:巴赫汀文化理論述評》(臺北:麥田,2005)
劉捷,《我的懺悔錄》(臺北:九歌,1998)
諾貝爾文學獎全集編譯委員會譯作,《川端康成》(板橋市:書華,1981)
諾貝爾文學獎全集編譯委員會編譯,《Wladyslaw Stanislaw Reymont 1923》(臺北市:九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982)
顏娟英,《台灣近代美術大事年表》(臺北市:雄獅,1998)
盧奇阿諾.伊歐瑞佐著,愛荷譯,《黑幫教父:艾爾.卡彭的傳奇人生》(圓神,
2006年)
羅秀芝,《臺灣美術評論全集 王白淵卷》,(藝術家出版社,1999)
羅曼羅蘭著,諾貝爾文學獎全集編譯委員會編譯,《荊棘叢中花盛開 : 羅曼羅蘭作品選》(臺北市:環華,2001)
謝春木,《臺灣人は斯く觀る》(臺北:臺灣新民報社,1930)
謝里法,《臺灣美術運動史》(藝術家出版社,1991)
藤井省三著,張季琳譯,《臺灣文學這一百年》(臺北:麥田,2004)
薩伊德(Said, Edward)著,王志弘等譯,《東方主義》(臺北:立緒,1999)
蘇新,《未歸的台共鬥魂:蘇新自傳與文集》(臺北:時報,1993)
(二)日文專書
下村作次郎,《よみがえる臺灣文學:日本統治期の作家と作品》(東京:東方,1995)
中島利郎,《「台湾民報‧台湾新民報」総合目録:付台湾靑年‧台湾》(東京:緑蔭,2000)
中島利郎,《日本統治期台湾文学小事典》(東京都:緑蔭,2005)
何義麟,《二.二八事件—「台湾人」形成のエスノポリティクス》(東京都:東京大學出版會,2003)
(三)英文專書
Pierre Bourdieu,1996.translated by Susan Emanuel, The Rules of Art︰Genesis and Structure of the Literary Field, Stanford University Press.
Tzeng,Shih-jung,2009.From HōntoJin to Bensheng Ren :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
三、學位論文
Tzeng, Shih-jung, 2006. From hōnto jin to bensheng ren : the origin and development of Taiwanese national consciousness : based on the examination of two diaries (1920-1955). Ph.D.University of Oxford.
杉森藍〈翁鬧生平及新出土作品研究〉(國立成功大學臺文所碩士論文,2007)
李怡儒,〈王白淵的藝術與文化活動〉(國立中正大學臺文所碩士論文,2008)
李怡儀,〈日據時代的臺灣新文學──以翁鬧的作品為主〉(東吳大學日本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1993)
何義麟,1993年3月,《台湾知識人における植民地解放と祖国復帰:謝南光の人物とその思想を中心として》,(東京:東京大学大学院總合文化研究科国際関係論修士學位論文)
柳書琴,〈戰爭與文壇──日據末期臺灣的文學活動〉(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碩士論文,1993)
高梅蘭〈王白淵作品及其譯本研究-以《蕀の道》為研究中心〉(國立台北師範學院語文教育系碩論,2005)
徐秀慧《戰後初期台灣的文化場域與文學思潮的考察》(1945-1949)(國立清華
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文,2004)
陳沛琪〈日治時期新詩之現代性符號探尋〉(南華大學文學研究所碩論,2003)
陳允元,〈島都與帝都:二、三○年代臺灣小說的都市圖象(1922~1937)〉(臺灣大學臺灣文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崔末順(現代性與臺灣文學的發展(1920-1949),(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博士論
文,2004)
許秦蓁《重讀臺灣人劉吶鷗(1905-1940):歷史與文化的互動考察》(國立中
央大學中國文學研究所碩論,1998)
許佩賢,《台灣近代學校的誕生-日本時代初等教育體系的成立(1895-1911)》(國立臺灣大學歷史研究所博士論文,2000)
許倍榕〈30年代啟蒙「左翼」論述—以劉捷為觀察對象〉(國立成功大學臺灣文
學研究所碩士論文,2006)
許慧琦,《「娜拉」在中國:新女性形象的塑造及其演變(1900s~1930s)》(臺北:國立政治大學歷史系,2003)
曾士榮,〈戰後台灣之文化重編與族群關係:兼以「台灣大學」為討論例案(1945-50)〉(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1994)
蔡美俐〈未竟的志業:日治世代的台灣文學史書寫〉(國立清華大學臺灣文學研
究所碩士論文,2008)
四、期刊論文
毛燦英、板谷榮城作,黃毓婷譯,2000,〈盛岡時代的王白淵(上)〉,《文學臺灣》34期(2000.04),頁272-285
─────────────―,2000,〈盛岡時代的王白淵(下)〉,《文學臺灣》35期(2000.07),頁235-262
何義麟,〈被遺忘的半山—謝南光(上)〉,《台灣史料研究》第3號(1994.02),頁152-170
───,〈被遺忘的半山—謝南光(下)〉,《台灣史料研究》第4號(1994.06),頁119-130
───,〈戰後初期灣出版事業發展之傳承與移植(1945~1950):報紙目錄初編後之考察〉,《臺灣史料研究》第8號(1997.12),頁3-24
───,〈『政經報』與『臺灣評論』解題:從兩份刊物看戰後臺灣左翼勢力之言論活動〉,《臺灣史料研究》第10號(1997.12),頁 25-34。
───,「臺灣知識人の對日觀—謝南光と王白淵を中心として」《淡江史學》第十期(1999.06),頁349-368
林銘章,〈王白淵(1902-1965)〉,《傳記文學》91卷6期(2007.12),頁146-150
星名宏修,〈從一九三○年代之貧困描寫閱讀複數的現代性〉,《臺灣文學學報》10期(2007.06),頁111-129
柳書琴,〈帝都的憂鬱:謝春木的變調之旅〉,《臺灣文學學報》2期(2001.02),頁67-90
───,〈反現代與反殖民論述的演繹:王白淵的泰戈爾論與甘地論〉,《成大歷史學報》28期(2004.06)頁137-168
───,〈臺灣文學的邊緣戰鬥:跨域左翼文學運動中的旅日作家〉,《臺灣文學研究集刊》3期(2007.05),頁51-84
張文薰,〈1930年代臺灣文藝界發言權的爭奪—《福爾摩沙》再定位〉,《臺灣文學研究集刊》創刊號(2006.02),頁105-125
陳千武,〈臺灣的新詩精神(esprit nouveau)〉,《臺灣文學評論》1卷1期(2001.7.01)
陳俊宏,〈「朱昭陽回憶錄」中的「賴」冠「王」戴〉,《臺灣文學評論》2卷3期(2002.07),頁132-135
郭誌光,〈「真誠的純真」與「原魔」—王白淵反殖意識探微〉,《中外文學》33卷5期(2004.10),頁129-158
楊雅惠,〈詩畫互動的異境—從王白淵、水蔭萍詩看日治時期臺灣新詩美學與文化象徵的拓展〉,《臺灣詩學學刊》1期(2003.05),頁27-84
莫渝,〈嗜美的詩人—王白淵論〉,《臺灣文學評論》1卷2期(2001.10),頁85-99
葉笛,〈王白淵的荊棘之路〉,《創世紀詩雜誌》127期(2001.06),頁62-68
五、 研討會論文集
陳芳明主編,《臺灣文學的東亞思考:臺灣文學藝術與東亞現代性國際學術硏討會論文集》(臺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2007)
《臺灣美術百年回顧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臺灣美術館,2001.3)
《跨領域的台灣文學研究學術研討會論文集》,(臺南:國家文學館,2006)。
顏娟英,〈一九三O年代台灣美術與文學運動〉,《日據時期台灣史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國立台灣大學歷史學系:1993.6)
六、網路資源:
「二水公學校」網站:http://www.erhshui.gov.tw/story/index3_1.htm
淡江大學歷史系教授黃繁光「彰化二水地區的人地發展關係—生存於山水之間的歷史智慧」網站:http://www.erhshui.gov.tw/story/index6_4.htm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台灣文學研究所
95159009
98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5159009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Description SizeFormat
900901.pdf833.24 kBAdobe PDF2View/Open
900902.pdf9.19 MBAdobe PDF2View/Open
900903.pdf1.67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