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173
題名: 三角行不行? PTT中三角關係之權力語藝分析
A rhetorical analysis of power of the love triangle : perspectives from the couple, the player, and the homewrecker on PTT
作者: 戴宜庭
貢獻者: 吳筱玫
戴宜庭
關鍵詞: 三角關係
權力語藝分析
PTT
倫理學與愛情觀
電腦中介
權力與權力關係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5-Oct-2011
摘要: 三角關係的三個角色,在PTT的三個板,大老婆、第二者與第三者板,分別以自我為主體抒發心情故事,依據板規陳述自我或評價他人,現實中對三角關係的看法與解讀的權力角力,延伸到網路討論板裡的各自表述,形成若有似無的隔空對話,這種為對話的自我表述型態與權力的運作息息相關,是一種網路與現實交會所形成的特殊溝通型態:三個角色以遵循與抗拒倫理規範看待自我與他人,而宰制與抗拒是權力運作的一部分,倫理價值觀也是權力產物,板上的文章成為乘載訊息的語藝產物。\n本研究結合權力語藝分析、對倫理價值觀宰制與抗拒,分析PTT三角關係的三個角色互相指涉的文章,試圖從中找出三個角色呈現的訊息與形象、權力策略,並了解網路中的情境脈絡如何影響三角關係的三個角色,以及如何與現實社會的倫理規範對話。\n整個社會對三角關係有一套約定俗成的主流論述:男外向、女順從忍讓,第一者是受害者,不需負任何責任,第二者是背叛者,罔顧信任與責任,第三者是破壞者、壞女人。網路的匿名性使人願意分享更多在現實世界裡礙於社會規範而較少表達的各種自我告白與揭露;三個板因板規而拉起無形的界線,每個角色都是「主流」,不用擔心勢單力薄。傅柯的權力論述指出,倫理規範透過全景敞視主義使所有人同時成為監視者與被監視者。肖小穗的權力語藝分析方法:解讀權力訊息、分析權力語藝策略(選擇、內化與聯合策略)。\n從分析中得知PTT大老婆板、第二者板、第三者板的三個角色各自站在不同立場、宣示不同權力,把對倫理規範的宰制與抗拒也做為策略的一部份,運用某些相同與不相同的策略,企圖獲取認同、抒發心情。三個角色以對倫理規範的宰制與抗拒呈現其訊息、營造形象,其中三個角色多以宰制態度描述自己並指責他人,鞏固立場。以選擇策略來看,三個板中的任何角色都以符合他們角色的定位選擇發聲角度,並延伸其觀點:第一者與第三者所選擇的發聲角度大部分都較被動,第二者則有較多自主性;內化策略,第一者強調現今社會的倫理觀點,第二者強調人有權追求自由,第二者與第三者皆試圖合理化三角關係形成原因;聯合策略,三個角色運用各種論述權力的搭配強化選擇與內化策略。三個角色大部分還是選擇以自己角色為主體的板發表文章,仍有少數到不屬於自己角色的板發文,挑戰以該角色為主體的主流氛圍。文章發表者以女性為主,可能因女性易抒發情感及感受到社會對女性的約束。\n三個角色在新舊觀念接軌時,意識與潛意識仍無法擺脫傳統倫理價值觀的影響,實踐層次上,則由於外在條件改變而有新的態度與觀點。三個角色試圖與他人對話、取得認同或影響他人的同時,現實與網路世界都籠罩在權力的控制下,網路與現實也始終相連。
參考文獻: 中文部分:
九把刀(2006)。〈真命天子,你要幾個?〉,《張老師月刊》,345:12-16。
刁筱華譯(1994)。《愛慾:婚姻、外遇與離婚的自然史》。台北市:時報文化。(原書Fisher, H. E. [1992]. Anatomy of love: The natural history of monogamy, adultery, and divorce. W. W. Norton & Company, Inc.)
于而彥譯(1996)。《外遇:情感出軌的真實告白》。台北市:張老師。(原書Morton, H. [1969]. The affair : A portrait of extra-marital love in contemporary America. Nebraska:World Pub. Co.)。
王世哲(2000年11月)。〈以情慾的觀點論析男性的外遇〉。「台灣歷史文化研討會-性別與文化論文研討」,高雄縣。
王瑞琪、莊雅旭、莊弘毅、張鳳琴譯(1992)。《金賽性學報告》。台北市:張老師。(原書Reinisch, J. M., & Beasley, R. [1991]. The Kinsey Institute new report on sex. NY: St. Martin’s Press.)
田晶瑩、王宏仁(2006)〈男性氣魄與可「娶」的跨國婚姻:為何台灣男子要與越南女子結婚〉,《台灣東南亞學刊》,3(1):3-36。
朱建民、葉保強、李瑞全(2005)。《應用倫理與現代社會》。台北縣:空大。
江靜之譯(2003)。《網際網路的衝擊:網際空間與網際網路的文化與政治》。台北縣:韋伯文化。(原書Jordan, T. [1999]. Cyberpower : the culture and politics of cyberspace and the Internet. London; NY: Routledge.)
吳姝蒨(1996)。《電腦中介傳播人際情感親密關係之研究:探訪電子布告欄(BBS)中的「虛擬人際關係」》。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吳筱玫(2003)。《網路傳播概論》。台北市:智勝文化。
宋繼杰譯(2003)。《追尋美德:倫理理論研究》。南京市:譯林。(原書MacIntyre, A . [1984]. After Virtue: A Study of Moral Theory. University of Notre Dame Press)
李承貴(1998)。《「貞節」觀念的歷史演變及現代啟迪》,《孔孟學報》,75。
李桂梅(2009)。《中西家庭倫理比較研究》。長沙:湖南大學。
沈力、謝石譯(1990)。《性史》。台北市:結構群文化。(原書Foucault, M. [1978]. The history of sexuality.)
肖小穗(2000)。〈權力語藝批評初探〉,《傳播文化》,11:149-174。
卓紋君(1994)。〈中國人的愛情風格〉,《高市鐸聲》,5(1):70-77。
卓紋君(2000)。〈台灣人愛情發展的歷程初探兼論兩性輔導之重點〉,《諮商輔導文粹》,5:1-30。
林憬屏(2003)。《訐譙龍歌曲文本之權力語藝分析》。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靜伶(2000)。《語藝批評:理論與實踐》。台北市:五南。
林靜伶譯(1996)。《當代語藝觀點》。台北市:五南。(原書Foss, K., Foss, A., & Trapp, R. [1991]. Contemporary perspectives on rhetoric, 2nd ed. Illinois:Waveland Press.)
徐昌錦(2006)。《通姦除罪化:案例研究與實證分析》。台北市:五南。
栗筱雯譯(2007)。《婚外情的公式》。台北市:大塊文化。(原書Moore, J. [2004]. Infidelity: Exploding the myths. New Zealand : HarperCollins.)
袁廷棟(1989)。《普通倫理學》。台北市:黎明。
張存華譯(2007)。《愛、慾望、出軌的哲學》。台北市:商周。(原書Koisser, H., & Schulak, E. [2005]. Wenn eros uns den kopf verdreht philosophisches zum seitensprung. Orac: Auflage.)
張岱年(1991)。《中國倫理思想研究》。台北市:貫雅文化。
陳宗韓、陳振盛、劉振仁、鄭錦宏(2006)。《倫理學的理論與應用》。台北縣:新文京開發。
陳秉章(2000)。《道德規範與倫理價值》。台北縣:業強。
陳芸芸、劉慧雯譯(2003)。《特新大眾傳播理論》。台北縣:韋伯文化。(原書McQuail, D. [2000]. McQuail’s Mass Communication Theory. US: Sage Publications.)
陳特(1994)。《倫理學釋論》。台北市:東大。
陳靜儀(2004)。《噤與進:婚姻第三者的主體敘說與意義建構》。國立彰化師範大學輔導與諮商學系碩士論文。
彭莉惠(2005)。《女性婚外情慾歷程之研究》。東吳大學社會學系碩士論文。
曾仰如(1993)。《社會倫理學》。台北縣:空大。
游康婷(2002)。《網路友誼的形成與維繫:電子布告欄使用者交友行為研究》。國立師範大學大眾傳播研究所碩士論文。
黃欣儀譯(2003)。《情與慾》。台北市:匡邦文化。(原書Michel, M. [2002]. 5 Lügen, die Liebe betreffend. German : Lübbe.)
黃慶明(1993)。《實然應然問題探微》。台北市:鵝湖。
甯應斌(2007)。《性無須道德:性倫理與性批判》。桃園縣:中央大學性/別研究室。
楊大春(1996)。《傅柯》。台北市:生智。
楊國樞(1994)。〈傳統價值與現代價值觀能否同時並存?〉。楊國樞(編),《中國人的價值觀:社會科學觀點》,頁65-119。台北市:桂冠。
董倩文(2009)。《網路自白的敘事分析》。輔仁大學大眾傳播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劉北成、楊遠嬰譯(1993)。《宰制與懲罰:監獄的誕生》。台北市:桂冠。(原書Foucault, M. Discipline and punish : the birth of prison.)
劉慧琪(2001)。《青少女愛情關係中之性別論述-以三為高職女生為例》。國立師範大學家政教育輔導所碩士論文。
盧彥君(2004)。《解構婚姻的圍城:論婚外情中的主體與權力》。淡江大學傳播學系碩士論文。
蕭英玲(2003)。〈女性外遇:動機、發展歷程與態度〉,《中華心理衛生學刊》,15(4):1-29。
錢俊譯(2005)。《傅柯:超越結構主義與詮釋學》。台北縣:桂冠。(原書Dreyfus, H. L., Rabinow, P. Michel Foucault, beyond structuralism and hermeneutics.)
簡春安(1991)。《外遇的分析與處置》。台北市:張老師。
英文部分:
Adkins, M., & Brashers, D. E. (1995). The power of language in computer-mediated groups. Management Communication Quarterly, 8(3), 289-322.
Beck, U. (2001). Ecological enlightenment: Essays on the politics of the risk society. US: Humanity Books.
Chiou, W. B., & Wan, C. S. (2006). Sexual self-disclosure in cyberspace among Taiwanese adolescents: Gender differences and the interplay of cyberspace and real life. CyberPsychology & Behavior, 9(1), 46-53.
Derlega, V. J.,& Berg, J. H. (Ed.). (1987). Self-Disclosure: Theory, Research and Therapy. US: Springer.
Glass, S. P., & Wright, T. L. (1992). Justifications for extramarital relationships: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attitudes, behaviors, and gender. Journal of Sex Research, 29(3), 361-388.
Irma, S. G. (1994). The ethics of the powerful and the power of ethics. American Journal of Community Psychology, 22(1), 1492-1512.
Joinson, A. N., McKenna, K. Y., Postmes, T., & Reips, U. (Eds.). (2007). The Oxford handbook of Internet psychology.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Jones, S. G. (1997). Virtual culture: Identity and communication in cybersociety. London: Sage.
Levinger, G. (1965). Marital cohesiveness and dissolution : An integrative review. Journal of Marriage and the Family, 27, 19-28.
Levinger, G. (1979). A social exchange view on the dissolution of pair relationships. In R. L. Burgess & T. L. Huston (Eds.), Social exchange in developing relationships (pp. 169-196). New York : Academic Press.
Rheingold, H. (2000). The virtual community: Homesteading on the electronic frontier. Cambridge, MA: MIT Press.
Shaffer, D. R., Pegalis, L. J., & Cornell, D. P. (1992). Gender and self-disclosure revisited: Personal and contextual variations in self-disclosure to same-sex acquaintances.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132(3), 307-315.
Smart, B. (1985). Michel Foucault. Key Sociologists.
Sproull, L., & Kiesler, S. (1986). Reducing social context cues: Electronic mail in organizational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Science, 32(11), 1492-1512.
Sproull, L., & Kiesler, S. (1991). Computers, network and work. Scientific American, 84-91.
Walther, J. B. (1996).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mpersonal , interpersonal and hyperpersonal interaction. Communication Research, 23(1), 3-43.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97451005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451005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0501.pdf1.41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