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ease use this identifier to cite or link to this item: https://ah.lib.nccu.edu.tw/handle/140.119/51176
題名: 電視與現代家庭:1960年代平面媒體中的再現
Television and modern family: the representation in print media in1960s
作者: 張瑋
Chang, Wei
貢獻者: 柯裕棻
Ko, Yu Fen
張瑋
Chang, Wei
關鍵詞: 電視
1960年代
現代家庭
文化消費
女體
television
1960s
modern family
cultural consumption
female body
日期: 2010
上傳時間: 5-Oct-2011
摘要: 1960年代的電視機與現代生活圖景,在傳播研究史上仍有待開拓。本文試圖以1960年代之平面媒體資料,理解報紙、雜誌、書籍中電視再現的現代家庭生活樣貌,以及在都市發展過程中,電視機在新式住宅中扮演之角色。\n 結果發現,「現代化」是1960年代電視機販售推廣時常見的定義架構。現代化的「電化家庭」以現代化符碼作為販售號召,標誌著的是技術理性、進步之建構,過程中,嫁妝成為物質電器與美滿符號的具體化實踐機會。\n 「現代化」電化生活的再現中,家庭勞務之性別關係被凸顯出來。女性多以家庭主婦角色出現,展現的是勞務責任的承擔。由於女性的勞務承擔角色,她們被限縮於住宅與勞務工作之中,因此寂寞與無聊困擾之討論見於史料。電視機化做主婦的依託,提供她們對外交流的心理滿足。\n 此外,新式住宅的出現,私領域在鐵門與隔音不佳的水泥牆物質形構中漸漸形成一種心理狀態。電視機的出現,使家庭成為一個消費場域、享受空間,私領域得以深化。而電視也不僅僅成為總體居家裝飾的一部分,也成為個人地位象徵,電視消費者的分析展現現代的「高品味」與「低品味」的區分過程。\n 電視機的再現透露日本殖民、國府統戰、美國冷戰體系三股力量複雜交會的圖景。電視機造型、技術、資本,都因為日本家電廠與台廠合作之關係而承接下來,日本符號仍然沒有完全被去除,而以另外一種姿態低調地進入電視機的家庭生活再現中。\n 然而,大部分的平面媒體論述集中在美國。美國節目、美國影集大舉進入家庭之中,成為「現代生活的參照標準」。在整體對美國親近的強勢論域上,日本符號被歸依在美國的論述下。現代化被塑造成是歐美的標準,認同也指向了歐美。 但是事實上,日本符號仍然以品牌認同、簡潔理性之設計外觀出現於生活之中。\n 至於在電視機的國族方面,設置具高度宣傳意義,不過,不管是電視機販售與電視節目內容,國的宣傳身影不斷,但更強大的渴望娛樂與追求享受之消費者邏輯,正在醞釀形成。國的宣傳雖然得以進入家戶,不過卻與娛樂趨向之間,在家戶內形成角力。
參考文獻: 中文文獻
「台視二十年」編輯委員會(1982)。《台視二十年:中華民國五十一年至七十一年》,台灣電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中共中央馬克思列寧恩格斯斯大林著作編譯局編譯(2004)。《資本論》,第一卷,第一章,第2版:頁7-102。北京:人民。(原書:馬克思著[1867])。
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編纂委員會(1976)。《中華民國電視年鑑第一輯 民國五十年至六十四年》。台北:中華民國電視學會。
文馨瑩(1990),《經濟奇蹟的背後-臺灣美援經驗的政經分析(1951-1965)》。臺北:自立晚報出版。
王宏仁譯(2010)。《消費社會學》。台北:群學。(原書:Corrigan, P. [1997]. The sociology of consumption-an introduction. London : Sage Publications.)
王振寰(2010)。〈現代國家的興起 從殖民、威權到民主體制的國家機器〉,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編)《台灣現代性的考察》,頁101-136。台北:群學。
王唯(2006)。《透視台灣電視史》。臺北:中國戲劇藝術實驗中心出版。
王禎和(1977)。〈魏萼 「有時廣告強力推銷了社會的非必需品…」〉。《電視‧電視》,台北:遠景。
丘忠融、李紋鋒譯(2008)。《網路社會與日常生活》。台北:韋伯。(原書:Bakardjieva, M. [2005]. Internet society: The Internet in everyday life. Sage.)
台灣文獻委員會(1995)。《台灣近代史 社會篇》,台北:台灣文獻委員會。
台灣省政府新聞處(1975)。《台灣光復三十年 社會建設篇》。南投:省政府新聞處。
朱岑樓(1980)。中國家庭組織的演變。朱岑樓編,《我國社會的變遷與發展》,頁255-287。
成素梅、馬惠娣、季斌、馮世梅等譯(2000)。《人類思想史中的休閒》。雲南人民出版社。(原書: Goodale, T.L. and Godbey, G.C.eds., [1995].The evolotion of lesure: historical and philosphical perspectives. PA.: Venture Publishing Inc.)
朱謙、漆敬堯(1984)。《台灣農村社會變遷》。台北:商務。
行政院主計處(1974)。《中華民國國民所得》。台北:行政院主計處編印。
米復國(1988)。台灣的住宅政策:國民住宅計畫的社會學分析。台北:國立台灣大學土木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何貽謀(1978)。《廣播與電視》。台北:三民。
何貽謀(2002):《台灣電視風雲錄》。台北:台灣商務印書館。
吳道一(1968)。《中廣四十年》。臺北:中國廣播公司。
呂紹理(2005)。《展示台灣:權力、空間與殖民統治的形象表述》,台北:麥田。
李玉瑛(2010)。〈消費文化與現代性〉,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編)《台灣現代性的考察》,頁357-392。台北:群學。
李明哲(2006)。〈從女性影像探討個人電腦的居家化-以《PC home》雜誌廣告為分析對象〉。《台灣社會研究季刊》,(57)。
李金銓(1987)。《傳播帝國主義》。台北:久大。
周天翔(1968)。〈台灣電視公司的回顧與前瞻〉。《廣播與電視》,(8):14-20。
周雙益(1971)。《台灣五大都市消費者購買電視動機之研究》,政大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元輝(2005)。〈從史學法度論臺灣電視史之撰寫——以「臺灣電視四十年回顧與前瞻」研討會六篇主題論文為例〉。《新聞學研究》,84:205-237。
林果顯(2000)。〈「中華文化復興運動推行委員會」之研究(1933-1975)〉,政治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祐聖、葉欣怡譯(2003)。《消費文化與現代性》。台北:弘智文化。(原書:Slater, D. [1999]. Consumer culture and modernity. Polity Press.)
林純秀(2008)。《冷戰現代性的國族/性別政治:《今日世界》分析》。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碩士論文。
林麗雲(2004)。《台灣傳播研究史:學院內的傳播學知識生產》。台北:巨流。
林麗雲(2006)。〈威權主義下台灣電視資本結構的形成〉,《中華傳播學刊》,9:71-112。
柯雲路(2007)。《極端十年:中國文化大革命全過程分析》。香港:明鏡。
柯裕棻(2008)。〈電視的政治與論述:一九六○年代台灣的電視設置過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69:1-55。
柯裕棻(2009)。〈電視與現代生活:電視普及化過程中的「國」與「家」,1962-1964〉,《台灣社會研究季刊》,73:1-38。
胡國台訪問、郭瑋瑋紀錄(1993)。《劉真先生訪問紀錄》。臺北: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
唐明珠(2009)。〈石軍〉,盧慶榮、陳俊哲、李天(編)《台灣影視歌人物誌1950.1965》,頁:79-84。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翁秀琪(2001)。《大眾傳播理論與實證》,台北:三民。
國立編譯館、萬毓澤譯(2007)。《再會吧!公共人》。台北,群學。(原書:Sennett, R. [1974] The fall of public ma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張人傑(2006)。《台灣社會生活史:休閒遊憩、日常生活與現代性》。台北:稻鄉。
張文智、許言(1997)。〈我國電視機造形發展研究〉,《設計學報》,2(2):55-70。
張進丁(1975)。《台灣電力需求預測之研究》,政治大學統計研究所碩士論文。
張漢裕(1995)。〈台灣經濟成長中家庭所得分配及消費支出的差距變化〉,《台灣所得分配論文集》,頁:155-192,台北:聯經。
教育部文化局(1971)。《中國電影事業的現狀及展望》。臺北市 : 教育部文化局。
章英華(1986)。〈清末以來臺灣都市體系之變遷〉,瞿海源、章英華(編)《臺灣社會與文化變遷》,頁233-273。臺北:中央研究院民族學研究所。
陳本苞(1968)。《電視發展史》,台北:自由中國出版社。
陳正茂(2010)。《台灣經濟史》。台北:新文京開發出版公司。
陳光興(1996)。〈去殖民的文化研究〉,《台灣社會研究季刊》,21:73-139。
陳光興(2001)。〈爲什麽大和解不/可能?—〈多桑〉與〈香蕉天堂〉殖民/冷戰效應下省籍問題的情緒結構〉,《台灣社會研究季刊》,43:41-110。
郭肇立(2009)。〈戰後台灣的城市建築保存與公共領域〉,《建築學報》,(67):81-96。
彭明輝(2001)。《聯合報》社論對台灣重大政治事件的立場與觀點(1950-1995),國立政治大學歷史學報,(18):277-308。
程宗明(1998):〈析論台灣傳播學研究/實務的生產(1949-1980)與未來──從政治經濟學取向思考對比典範的轉向〉,「中華傳播學會1998年會暨學術研討會」論文。深坑:世新會館。
程宗明(1999)。〈新聞紙的壟斷生產與計畫性供應,1945-1967〉,《臺灣社會研究》, 36期,85-121。
程宗明(2002),〈電視政策對制度形塑的回顧與前瞻─四十年的荒原 曠野中的呼聲〉,《台灣電視四十年回顧與前瞻研討會論文集》,頁303-350。
馮建三(2004)。〈傳播政治經濟學在台灣的發展〉,翁秀琪(編)《台灣傳播學的想像》,頁665-702。台北:巨流。
馮建三譯(1991)。《電視:科技與文化形式》。台北:遠流。(原書:Williams, R. [1974]. Technology and cultural form. Routledge.)
馮建三譯(1992)。《廣告的符碼》。台北︰遠流。(原書:Jhally, S. [1987]. The codes of advertising. New York : St. Martin`s Press.)
黃英哲(2007)。《「去日本化」「再中國化」 : 戰後台灣文化重建(1945-1947)》。台北:麥田。
黃娟綺(2009)。〈陳秋燕〉,盧慶榮、陳俊哲、李天(編)《台灣影視歌人物誌1950-1965》,頁:38-43。台北:光華畫報雜誌社。
黃崇憲(2010)。〈「現代性」的多義性/多重向度〉,黃金麟、汪宏倫、黃崇憲(編)《台灣現代性的考察》,頁101-136。台北:群學。
黃順星(2007)。《記者的重量:台灣政治新聞記者的想像與實作1980-2005》。世新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楊國樞(1980)。中國人性格與行為的形成及蛻變。朱岑樓編,《我國社會的變遷與發展》。217-254。
溫世光(1983)。《中國廣播電視發展史》,台北:三民。
葉明達(1972)。《台灣家用電器行銷通路問題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葉啟政(2005)。《現代人的天命-科技、消費與文化的搓揉摩盪》,台北:群學。
詹炳發(1973)。《台灣地區消費者對外國產品態度之研究》,政治大學企業管理研究所碩士論文。
熊先舉(1992),〈實施九年國民教育初期國民中小學教科書的編印〉,《國立編譯館建館六十週年紀念專輯》。
翟強(2001),〈美援與台灣經濟的起飛〉,盧漢超(編)《台灣的現代化和文化認同》,頁3-23。台北:八方。
臺灣省政府主計處(1971)。《台灣省家庭收支調查報告 民國59年》,南投:臺灣省政府主計處。
劉成富、全志鋼譯(2010)。《消費社會》。南京:南京大學出版社。(原書:Baudrillard, J. [1998]. The consumer society: Myths and structures. Sage Publications.
劉進慶、涂照彥合著,雷慧英、吳偉健、耿景華漢譯(2003)。《台灣之經濟-典型NIES之成就與問題》,台北:人間。
劉精明譯(2000)。《消費文化與後現代主義》。南京:譯林出版社。(原書:Featherstone, M. [1991]. Consumer culture and postmodernism. Sage Publications.)
劉毅志(1975)。《中日廣告比較研究 1945-1975》。台北:國際工商傳播公司。
潘光哲(2005)。〈想像「現代化」── 一九三O年代中國思想界的一個解剖〉,《新史學》,16(1):85.124。
鄭自隆(2008)。《廣告與台灣社會變遷》。台北:華泰。
盧非易(1998)。《台灣電影:政治、經濟、美學(1949-1994)》。台北:遠流。
盧非易(2003)台灣電視節目資料庫之建構,1990—2003。行政院國家科學委員會專題研究計畫成果報告,未出版,台北。
賴金波(1972)。《台灣經濟發展對報業之影響》。國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碩士論文。
總統府(1955.01.22)。〈電影檢查法〉,《總統府公報》,570。
蘇碩斌譯(2009)。《媒介文化論 給媒介學習者的15講》。台北,群學。(原書:吉見俊哉[2004]。メディア文化論:メディアを学ぶ人のための15話。)
蘇蘅(1992)。《我國電視節目文化意涵的研究:以方言節目為例》,政治大學新聞研究所博士論文。
中文周刊
《電視周刊》(1962.10.10)。〈台灣電視公司電視服務區域〉,1:11。
《電視周刊》(1962.11.07)。〈我們為什麼不創辦彩色電視〉,5:8-10。
《電視周刊》(1962.11.19)。〈連續播映的──家庭教育電視劇:歡樂家園〉,6:30。
《電視周刊》(1962.12.03)。〈台灣電視公司的廣播收視區域〉,8:2-3。
《電視周刊》(1963.04.29)。〈看!我抽了第一獎〉,29:2。
《電視周刊》(1964.11.30)。〈節目簡報 我們的政府〉,112:27。
丁宗裕(1963.11.11)。〈TTV〉,《電視周刊》,57:32-33。
王亞(1963.11.18)。〈約法三章〉,《電視周刊》,58:45-46。
朱亞杰(1963.11.11)。〈等明年〉,《電視周刊》,57:31。
江春標(1970.03.01)。〈電視帶來了歡欣〉,《中國電視周刊》,19:19。
吳金治(1970.05.10)。〈為晶晶流淚〉,《中國電視周刊》,29。
李玲芝(1963.12.09)。〈最便宜的娛樂〉,《電視周刊》,61:52-53。
林瑞雲(1970.05.03)。〈邊看邊做家事〉,《中國電視周刊》,28:30。
武又林(1963.12.16)。〈跳到月亮上去〉,《電視周刊》,62:47。
洪文忠(1962.12.01)。〈漫談婚前的第一課題─辦嫁粧〉,《大同月刊》,44(12)。
范祥麟(1963.12.02)。〈我的至友〉,《電視周刊》,60:20-21。
張家祝(1963.11.25)。〈小電視迷〉,《電視周刊》,59:45。
盛占雄(1963.11.18)。〈快樂家庭〉,《電視周刊》,59:46。
章經緯(1963.12.09)。〈電視緣〉,《電視周刊》,61:53。
陳秀琴(1963.11.25)。〈願與電視同在〉,《電視周刊》,59:44-45。
路曾靖民(1967.11.27)。〈電視機畔〉,《電視周刊》,268:24。
電視周刊節目部(1962.11.26)。〈觀眾與讀者〉,《電視周刊》,7:48。
趙繆素蓮(1970.05.03)。〈如果沒有它,日子怎麼過〉,《中國電視周刊》,28:31。
緯文(1963.12.16)。〈三年的積蓄〉,《電視周刊》,62:48-49。
蕭清村(1963.11.04)。〈一見鍾情〉,《電視周刊》,56:3-4。
簡文發(1963.01.01)。〈辦嫁粧與主婦勞務負擔〉,《大同月刊》,45(12):14。
中文報紙
〈二批合營住宅 將動工興建〉(1960.11.18)。《聯合報》,第二版。
〈大千世界 電視影響兒童睡眠 日人熱中研習英語〉(1963 8 13)。《聯合報》,第四版。
〈子女教養 兒童賭博的原因及預防〉(1967.02.03)。《聯合報》,第七版 聯合副刊。
〈子女誤入歧途 父母難辭其咎〉(1964.06.29)。《聯合報》,第三版。
〈中日合營電視 日方節目取銷〉(1962.06.08)。《聯合報》,第二版。
〈中南部及外島 今日起可收看電視〉(1965.10.10)。《聯合報》,第二版。
〈中視九日起 試播檢驗圖〉(1969.10.06)。《聯合報》,第五版。
〈中視國慶開播 排定特別節目〉(1969.10.08)。《聯合報》,第五版。
〈今電視表演 有籃賽節目〉(1960.05.26)。《聯合報》,第二版。
〈中廣電視示範表演〉(1960.05.23)。《聯合報》,第二版。
〈丙級無線電商 准買賣電視機〉(1963.05.14)。《聯合報》,第五版。
〈外片進口配額 維持上年數量〉(1970.06.28)。《聯合報》,第三版。
〈台北市府編列預算 廣建市民住宅〉(1960.07.18)。《聯合報》,第二版。
〈北市興建國民住宅 下年度共千五百戶〉(1961.04.06)。《聯合報》,第二版。
〈台視明天轉播 國慶大會實況〉(1969.10.09)。《聯合報》,第五版。
〈台視記者抵金 拍戰地實況片〉(1967.10.05)。《聯合報》,第六版。
〈台語片不倫不類 電檢處從嚴取締〉(1962.12.16)。《聯合報》,第六版。
〈北縣首批公教住宅 三十戶今發包〉(1961.05.05)。《聯合報》,第二版。
〈台灣的電視 琉球可看到〉(1963.09.06)。《聯合報》,第二版。
〈台灣電視公司 國慶正式開播〉(1962.10.04)。《中央日報》,第七版。
〈台灣電視明天開播 每日五小時〉(1962.10.09)。《聯合報》,第二版。
〈本省創設電視 年內可開播〉(1961.03.25)。《聯合報》,第二版。
〈各廣播電台 今天都有特別節目〉(1960.05.20)。《聯合報》,第二版。
〈信義路市宅 問津者不多〉(1961.05.29)。《聯合報》,第二版。
〈建立電視計劃 教部將提出 呈政院批准〉(1958.07.06)。《聯合報》,第三版。
〈家庭教育崩潰 社會問題開始〉(1961.06.24)。《聯合報》,第三版。
〈家庭電氣化的演進 唱機大行其道 電視十月開播〉(1962.03.19)。《聯合報》,第五版。
〈海外華僑歡欣鼓舞 熱烈慶祝雙十國慶〉(1964.10.11)。《聯合報》,第二版。
〈祝雙十國慶 台視播演 旗正飄飄〉(1964.10.08)。《聯合報》,第八版。
〈教育電視台 明下午試播〉(1962.02.11)。《聯合報》,第二版。
〈教育電視台播日語節目〉(1962.05.03)。《聯合報》,第二版。
〈第一部美重要影片 定今在匈牙利開拍〉(1967.10.09)。《聯合報》,第八版。
〈第三任總統副總統 昨日隆重宣誓就職〉(1960.05.21)。《聯合報》,第二版。
〈發展大眾傳播設備 教部擬定方案〉(1962.02.12)。《聯合報》,第二版。
〈當局配合經濟發展 決定擴大興建住宅〉(1960.06.07)。《聯合報》,第二版。
〈電視公司籌備處稱 日方播送節目 我有取捨之權〉(1962.04.18)。《聯合報》,第二版。
〈電視今增播映時間〉(1966.10.10)。《聯合報》,第八版。
〈電視台及廣播台 今推出特別節目〉(1968.10.10)。《聯合報》,第九版 聯合副刊。
〈電視示範表演 今介紹中姐〉(1960.05.25)。《聯合報》,第二版。
〈電視收音機執照費 改由廠家繳付〉(1971.07.22)。《聯合報》,第二版。
〈電視開播觀眾多〉(1962.10.26)。《中央日報》,第四版。
〈電視節目 今映越劇光武中興〉(1960.05.24)。《聯合報》,第二版。
〈電視機、收音機執照費 元月一日開始 改為一次征收〉(1969.12.31)。《聯合報》,第二版。
〈電視機將限由甲級無線電廠商經營〉(1962.08.23)。《聯合報》,第五版。
〈影星歡渡雙十國慶瑣記〉(1964.10.11)。《聯合報》,第八版。
〈廣播〉(1966.10.09)。《聯合報》,第二版。
〈慶祝國慶特別節目 陸軍士校千人合唱〉(1970.10.08)。《聯合報》,第五版。
〈慶祝雙十國慶 電視轉播 閱兵大典〉(1963.10.10)。《聯合報》,第八版。
〈潛在的癲癇病 可遭電視誘發〉(1964.05.04)。《聯合報》,第三版。
王建柚(1965.03.27)〈家庭佈置 個性擺飾品〉。《聯合周刊》,家庭 第三版。
司馬桑敦(1964.09.28)。〈七千記者雲集東京 世運現況各地可見〉,《聯合報》,第三版。
古懷(1965.04.24)。〈注意兒童 心理健康〉。《聯合報》,第十五版。
甘露(1970.08.28)。〈妻子嗜賭 怎麼辦?〉。《聯合報》,第九版 聯合副刊。
何凡(1960.09.30)。〈玻璃墊上 ◆◆處去﹖〉。《聯合報》,第七版 聯合副刊。
何凡〈玻璃墊上 民以住為天〉。(1964.04.10)。《聯合報》,第七版 聯合副刊。
吳心柳(1962.11.20)。〈香港電視苦撐五年〉。《徵信新聞報》,第三版。
李壽光(1972.05.21)。〈電視迷談電視 方言節目何多〉《聯合報》,第八版。
其正(1963.10.15)。〈電視能否取代電影或廣播〉,《聯合報》,第九版 聯合副刊。
孟義(1971.04.16)。〈家長們應有限度的選擇電視節目〉。《聯合報》,第九版 聯合副刊。
孟義(1971.09.01)。〈婦女兒童 看電視要小心〉。《聯合報》,第九版 聯合副刊。
芯萱(1971.02.17)。〈如何安排孩子看電視〉。《聯合報》,第九版 聯合副刊。
金真(1967.06.17)。〈家事與幸福〉。《聯合報》,第九版 聯合副刊。
韋(1964.07.23)。〈電視帶來的新疾病〉,《聯合報》,第七版 聯合副刊。
凌雲(1962.11.28)。〈台灣電視四十天 我們的一些批評和建議〉。《聯合報》,第六版。
婉茹(1969.12.20)。〈如何拯救不良少年〉。《聯合報》,第九版 聯合副刊。
紫金(1966.11.14)。〈談節育問題〉。《聯合報》,第五版。
毅振(1970.02.20)。〈替孩子選擇電視節目〉。《聯合報》,第九版 聯合副刊。
薇薇夫人(1967.02.23)。〈圍牆〉。《聯合報》,第七版 聯合副刊。
薇薇夫人(1967.06.22)。〈重播〉。《聯合報》,第九版 聯合副刊。
薇薇夫人(1969.06.21)。〈很可惜的轉變〉。《聯合報》,第九版 聯合副刊。
薇薇夫人(1970.01.19)。〈看電視之爭〉。《聯合報》,第九版 聯合副刊。
薇薇夫人(1970.04.25)。〈設法另闢道路〉。《聯合報》,第九版 聯合副刊。
鍾梅音(1965.08.24)。〈新居二三事〉。《聯合報》,第七版 聯合副刊。
英文部分
Barlow, T. E., Dong, M. Y., Poiger, U. G., Ramamurthy, P., Thomas, L. M. & Weinbaum, A. E. (2005). The modern girl around the world: a research agenda and preliminary findings, Gender & History, 17(2), 245-294.
Bignell, J. & Fickers, A. (2008). Introduction: comparative European perspective on television history. In J. Bignell & A. Fickers (Eds.), A European television history (pp.1-54). MA: Blackwell.
Geertz, Clifford. (1973). The interpretation of cultures. New York: Basic Books, Inc., Publishers.
Gomery, D. (2008). TV replaces radio in the living room. In Gomery (Ed.), A history of broadcasting in the United States (pp. 107-141). USA: Blackwell publishing.
Goss, J. (1992). Modernity and postmodernity in the retail landscape in cultural geographies. In K. Anderson & F. Gale (Eds.), Inventing places: studies in cultural geography (pp. 159-176). N. Y.: Wiley, Halsted Press.
Hickethier, K. (2008). Early TV: imagining and realizing television. In J. Bignell & A. Fickers (Eds.), A European television history(pp.55-78). MA: Blackwell.
Morley, D. (1995). Theories of Consumption in Media Studies. In D. Miller (Ed.), Acknowledging consumption (pp. 296-328). N. Y.: Routledge.
Mustata, D & Bondebjerg, I. (2008). American Television: Point of Reference or European Nightmare? In J. Bignell & A. Fickers (Eds.), A European television history (pp. 154-183). MA: Blackwell.
Pinch, T. & Bijker, W. E. (1989).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facts and artifacts: or how the sociology of science and the sociology of technology might benefit each other. In T. Pinch, T. P. Hughes & W. E. Bijker (Eds.), The social construction of technological systems (pp. 17-51). Cambridge: MIT.
Puddephatt, A. J. (2005). Mead has never been modern: Using media theory to extend the constructionist study of technology. Social Epistemology, 19(4), 357-380.
Sivulka, J. (2001). Soap, sex, and science, 1900 to 1920. In J. Sivulka (Ed.), Stronger Than Dirt: A Cultural History of Advertising Personal Hygiene in America, 1875-1940 (pp. 107-160). N. Y.: Humanity Books.
Spigel, L. (1992a). Installing the television set: popular discourses on television and domestic space, 1948-1955. In L. Spigel & D. Mann (Eds.), Private screening: television and the female consumer (pp. 3-38). Minneapolis: 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
Spigel, L. (1992b). Television in the family circle. In L. Spigel (Ed.), Make room for TV: television and the family ideal in postwar America (pp. 36-72). 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Sterne, J. (1999). Television under construction: American television and the problem of distribution, 1926-62. Media Culture Society, 21, 503-530.
Yoshimi, Shunya. (1999). Made in Japan: the cultural politics of ‘home electrification’in postwar Japan. Media Culture & Society, 21, 149-171.
Yoshimi, Shunya. (2000). Consuming ‘America’: from symbol to system. In Chua Beng-Huat (Ed.), Consumption in Asia (pp. 202-224). Routledge.
Yoshimi, Shunya. (2003). Television and Nationalism: historical change in the domestic TV formation of postwar Japan. European Journal of Cultural Studies, 6(4), 459-487.
描述: 碩士
國立政治大學
新聞研究所
97451019
99
資料來源: http://thesis.lib.nccu.edu.tw/record/#G0097451019
資料類型: thesis
Appears in Collections:學位論文

Files in This Item:
File SizeFormat
101901.pdf79.12 MBAdobe PDF2View/Open
Show full item record

Google ScholarTM

Check


Items in DSpace are protected by copyright, with all rights reserved, unless otherwise indicated.